投資故事:股市跳水,香港股民棄股買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422.html
投資故事:股市跳水,香港股民棄股買樓
一財網 羅琦 2015-07-09 22:37:00
由於香港樓市的穩定性高於股市,加上美國加息訊號暫時還沒出現,相信在負利率因素的支持下,香港樓市有可能成為市場資金避難所,而未來“棄股換樓”的個案會越來越多。
“你看,股市都跌了這麽多吧,大哥你就便宜點兒吧?”
“不行,一口價!”
“恒指今天跌2000點了噢,你看再要高價可能要砸手里了,我來做接盤俠吧,便宜點吧!”
“那……減16萬,最低457萬了。”
“好,成交!”
林安(化名)是住在香港元朗區的居民,他有買房的想法已經很久了,但香港樓市完全沒有下跌的跡象。然而7月6日開始,他覺得機會來了!當天香港恒生指數受希臘危機及A股下跌的影響,開啟了暴跌模式,林安感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決定馬上棄股入市,在看房兩天後,他就有了跟賣房大哥砍價的對話,在業主對恒指暴跌戰戰兢兢時,林安迅速出手,成功做上業主。
7月8日,香港恒生指數一度暴跌超過2000點,這一跌幅也成為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點數跌幅。這一次暴跌也讓不少香港股民的小心臟有點受不了了,賣房業主像找到接盤俠一樣,立即減價16萬港元,簽下了這筆房屋買賣協議。
這只是這幾天以來的一個案例而已,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由於香港樓市的穩定性高於股市,加上美國加息訊號暫時還沒出現,相信在負利率因素的支持下,香港樓市有可能成為市場資金避難所,而未來“棄股換樓”的個案會越來越多。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股市持續下跌對豪宅的沖擊是最大的。今年年初,香港豪宅市場異常火爆,中原地產代理稱,今年第一季,價值1200萬港元以上的房產銷量已經達到了2012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今年香港豪宅價格也有5%至10%的升幅,不少市場人士原本估計,香港豪宅的價格升幅將達到15%至20%。
隨著香港股市的暴跌,購買豪宅的買家真的開始退卻了。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認為,下半年豪宅市道可能轉弱,全年樓價升幅可能收窄至5%,意味著接下來的時間里,香港豪宅的價格很可能停滯不前,甚至下跌。
仲量聯行香港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曾煥平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由於豪宅買家通常是本身已經有房子住的,所以對於市場的敏感度會比其他中小剛需盤要高得多,一旦有風吹草動,這部分買家可能會選擇持有觀望態度。
布少明稱,如果股市持續下跌,對樓市的買賣氣氛將會產生一定影響,除了準買家會抱著謹慎的態度入市,投資者也會持有觀望態度,預計未來2至3個月,每月的二手樓房成交量將跌破4000宗。
不過,由於目前香港利率水平長期仍處於偏低的水平,令香港樓價的抗跌性大大增強,不少市民更透過買房來保值。根據經絡按揭數據顯示,香港按揭利率持續高於通脹率,截至今年5月份,經絡實質按揭利率仍處於-1.84%,而這種負利率的水平已經持續了整整6年時間。
布少明認為,這種利率水平令業主的持貨能力非常強,所以香港樓市不會像股市一樣,出現大量急需“割肉”求售的情況,預計樓價將保持平穩發展,直至第三季還可能出現1%至2%的幅度。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滬指跳水跌逾7% 觸發二次熔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470

1月4日,一名股民站在江蘇南通一證劵營業廳的顯示屏前。 (新華社/圖)
據新華網消息,2016年1月7日,兩市大幅低開後,滬指一路下挫。滬深300跌至5%,開盤半小時內觸發熔斷機制。根據有關規定,兩市交易將暫停15分鐘。15分鐘暫停交易後,滬指繼續下挫,滬深300跌至7%觸發二次熔斷。截至新華網10點02分發稿,滬指報3115.89點,下跌245.96點,下跌7.32%。根據相關規定,兩市暫停交易直至收盤。
【熱點】航企增加運力戰春運 除夕機票價格要“跳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952.html
【熱點】航企增加運力戰春運 除夕機票價格要“跳水”
一財網 陳姍姍 2016-01-22 16:51:00
根據東航的市場預測,2016年春運,國內熱點集中於三亞、海口、成都、重慶、哈爾濱、沈陽等傳統旅遊和返鄉航線;國際及地區熱點集中於泰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地區等旅遊市場
今年春運將於1月24日拉開大幕,到3月3日結束,為期40天。對於航空公司來說,賺錢的小旺季又來了。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預計,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1億人次,較2015年春運增長3.6%。
上海虹橋機場也預計,今年1月24日至3月3日春運期間,虹橋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20萬人次,同比增長3.13%;起降航班2.85萬架次,同比增長1.96%。預計今年除夕前一周為出港客流高峰;初四過後一周為進港客流高峰,春運高峰單日進出虹橋機場旅客有望超過11.5萬人次。
上海浦東機場則預計春運期間旅客流量將達到700萬人次,航班起降5.1萬架次,預計同比分別增3.86%和4.8%。根據往年春運客流量規律,除夕前一周為出港客流高峰,初三過後的一周為進港客流高峰,預計浦東機場日高峰進出港旅客將超過20萬人次。
航空公司加班備戰
鑒於客流量的上升,航空公司也開始紛紛加碼運力搶市場。比如今年春運期間,南方航空(600029.SH)就預計承運旅客將超過1000萬,南航計劃在170余條熱點航線上增加航班近6000班次。
“今年春節期間航空業需求較旺盛,從目前航班銷售的情況看,傳統返鄉熱點航線及人口密集的省會與二線城市間往返航線旅客需求較高,銷售也比較火爆。”南航營銷委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一些傳統的春運探親航線,如廣州、深圳往返武漢、長沙、重慶、南充;北京往返長沙;武漢、貴陽往返虹橋等航線,座位已經非常緊俏。還有春節期間很多旅客選擇”北賞雪“、”南踏浪“,因此一些旅遊航線,比如廣州、哈爾濱往返海口;北京往返海口、長白山也很受歡迎。

各大航空公司、機場已經啟動春運模式(網絡資料圖)
國際方面,過年出境遊也依舊持續升溫 ,春節期間南航在國際及地區航線上增加航班近700班,主要熱點市場為華南地區往返東南亞、臺灣,東北地區往返日韓等,主要增班航線有廣州往返胡誌明、芽莊;大連、長春往返東京和首爾;廣州、深圳往返臺北等。
東方航空(600115.SH)預計春運期間執行航班9.7萬班,投入座位數1600萬個,日均計劃航班量近2400班。東航著力增加了上海、西安、昆明三大樞紐市場的運力投入,三大市場加班為計劃總數的73%。
根據東航的市場預測,2016年春運,國內熱點集中於三亞、海口、成都、重慶、哈爾濱、沈陽等傳統旅遊和返鄉航線;國際及地區熱點集中於泰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地區等旅遊市場。
而中國國航(601111.SH)在春運期間預計投入航班46420班次(日平均計劃航班量達到1160班次,正月初六當日將達到峰值1207班次),同比增加2432班次,增幅為5.5%;投入座位數882萬個,同比增加43.13萬個,增幅為5.1%;安排加班航班3216班次(國內航班2896班次,國際及地區航班320班次),基本覆蓋了探親、返鄉和旅遊人群較為集中的國內、國際熱點航線。
除夕當日票價跳水
由於春運期間是航空公司賺錢的好時機,機票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根據攜程旅行網的統計數據,春節前出行的最高峰期在2月4日~6日,在該時段,熱門航線的機票價格已處於高位。不過,在除夕當日,機票價格呈現“跳水”趨勢,國內熱門航線最低價格平均跌幅逾四成。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從北上廣深飛向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的航線是春運時期的熱門航線。由於需求旺盛,其價格也水漲船高。通過攜程旅行網查詢可以看到,2月6日,北京至成都,機票最低價1243元(7.5折);深圳至重慶,機票最低價格1340元(全價);上海至西安,機票最低價1326元(9.7折);廣州至武漢,機票最低1420元(9折)。幾乎所有的熱門航線價格都9折以上或全價。
然而,時間往後推一天,在2月7日也即除夕節當日,熱門航線的機票價格呈現“跳水”趨勢,熱門航線最低價格平均降幅超過40%。比如2月7日,北京至成都,機票最低價636元,比前一天便宜49%;深圳至重慶,機票最低價768元,降幅為43%;上海至西安,機票最低720元,也比6日最低價下降四成;廣州至武漢,機票最低630元,降幅達到了56%。
攜程機票大數據顯示,除夕當日的熱門航線的機票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呈持續下降趨勢,其中,上午(6:00-12:00)的航班價格平均降幅約20%,其次是下午(12:00-18:00)的航班平均降幅約36%,最便宜的是在晚上(18:00-24:00),平均降幅約47%。
對此,攜程機票專家建議,盡管除夕當日是國定春節放假的第一天,但受旅客出行習慣因素影響,出行高峰在節前已經到來,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熱門航線機票價格。綜合時間與價格因素考慮,旅客可以選擇在除夕中下午起飛的航班,即可以錯開出行高峰,節省機票費用支出,也可以及時趕回家中與家人吃一頓溫馨的年夜飯。
編輯:陳姍姍
日本央行正式邁入負利率 日元跳水至歷史新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898.html
日本央行正式邁入負利率 日元跳水至歷史新低
一財網 薛皎 2016-01-29 14:06:00
今日(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0.1%,成為繼歐洲央行後又一邁入負利率的主要國家。近期,因日本央行實施多年的質化及量化寬松(QQE)政策並未使日本成功走出經濟疲軟以及通縮風險,市場預計日本央行或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但今日宣布的負利率著實令市場大為吃驚,導致日元應聲大幅跳水,日本股市大漲。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部分日本央行內部官員認為,此次貨幣政策會議上關於是否宣布擴大貨幣寬松刺激措施將存在一定爭議,兩方觀點“勢均力敵”。最終,今日通過的負利率決議以5比4的投票比例通過,並將從2月16日開始實施。此外,日本央行還以8比1的比例維持了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公布前,彭博社對於42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僅有6人預計日本央行將在此次會議上加大刺激力度,但大部分經濟學家並不排除日本央行近期將實施這一舉措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分析稱,日本的這個“負利率”是指銀行將過剩資金存放在日本央行賬上的利率(與歐央行的Deposit Facility Rate類似),這個利率並非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利率。早在2013年4月推出QQE時,日本央行就已經將貨幣政策目標從基準利率改為基礎貨幣發行量(即,放棄了傳統的盯住隔夜利率的貨幣政策操作模式)。
1月22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公開表示,如果未來有需要,將會推出更多刺激舉措,日本央行“有進一步擴大貨幣寬松的空間”。他還強調,這種行動將有很多種方式,日本央行在寬松努力方面“不存在任何局限”。
在12月份的利率決議上,日本央行選擇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並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但同時日本央行設立新的ETF購買計劃;將日本不動產投資信托(J-Reit)購買規模從當前占J-Reit發行總量的5%上調至10%;同時延長日本國債持有平均期限至7-12年。
在此次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黑田東彥表示,負利率政策將與QQE舉措同步實施,並且未來將繼續審視風險,如有必要會采取額外的舉措,不排除進一步下調利率。
負利率目前已引發日本市場巨震。日元對美元瞬間暴跌近300點,創下2014年以來最大跌幅。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日元對美元報119.80,跌幅為0.91%;日內日元最低貶至121.41,突破120“大關”。

同時,日本股票與債券市場亦出現明顯波動。日經225指數在負利率決議宣布後一度直線拉漲3.07%,東證指數漲2.3%。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不斷刷新歷史新低,目前降至紀錄低點0.185%。日本2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紀錄低點-0.075%。
通縮風險成為日本央行近年來多的主要困擾,黑田東彥在1月22日時表示,如果不計入能源部分的影響,日本目前整體通脹率維持在1%至1.5%之間。在此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依然延長了2%的通脹目標,並預計2017財年將實現這一通脹目標。數據顯示,2015財年日本核心CPI升幅預期為0.1%,並且下調了2016財年的核心CPI預期至0.8%,此前預期為1.4%,此外繼續維持2017財年核心CPI預期為1.8%不變。
今日早上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12月核心通脹水平依然在零附近徘徊,12月全國核心CPI(除生鮮食品)同比0.1%,預期0.1%,前值0.1%。不計食品和能源後,12月全國核心-核心CPI同比0.8%,不及預期和前值的0.9%。工業產出、家庭支出大幅低於預期。此前日元上漲、油價下跌都加劇了日本通脹前景的進一步惡化,也使得日本央行進一步實行寬松政策的壓力增大。
對於未來經濟的總體預計日本央行也顯得不及此前樂觀。此次會議上,日本央行將2015財年實際GDP預期由此前的1.2%下調至1.1%,但小幅上調了2016財年實際GDP預期由1.4%至1.5%,並且維持2017財年實際GDP預期為0.3%不變。
編輯:聶偉柱
節後旅遊產品價格大跳水 錯峰出遊最高可省10000多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15/983941.html
與春節期間相比,2月15日以後出發的國內遊、出境遊售價比春節平均便宜了30%~40%,部分熱門線路幾近“腰斬”,錯峰遊最高可省近萬元。
每經記者 夏冰
春節黃金周剛一結束,旅遊市場迎來今年第一個錯峰出遊季,旅遊產品價格隨之應聲而落。
2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各大旅行社了解到,與春節期間相比,2月15日以後出發的國內遊、出境遊售價比春節平均便宜了30%~40%,部分熱門線路幾近“腰斬”,錯峰遊最高可省近萬元。
上海市民陳小姐告訴記者,她在攜程網上預訂了一條情人節出發的泰國蘇梅島入住五星酒店的行程,兩個人共花了14000元左右,比春節出發便宜七八千元。“春節過後景區、公共設施遊人少,旅遊服務和體驗都更好。”陳小姐表示。
“跟團遊方面,國內長線遊從正月初五開始回歸至平時價格,出境遊報價在春節假期結束之後也大幅回落。相較於春節旺季,價格普遍下浮20%左右。”途牛旅遊網高級市場總監李媛表示,3月可視為一年中出遊“價格窪地”。比如,三亞是猴年春節國內遊最熱門目的地,3月團期報價為3000元左右,春節團期則在5000元左右;澳大利亞作為炙手可熱的出境遊目的地,3月團期8天行程產品報價一般為1萬元,比春節團期便宜近50%。
攜程方面介紹,由於節後機票、酒店和人力成本下降,加上線下線上旅行社大促,春節後出境遊產品的降幅約為20%~60%。攜程提供的出境產品平均賣價顯示,節後出境熱門目的地路線平均售價跳水千元到五六千元不等,降幅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分別為印度、美國、泰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柬埔寨和埃及。
另外,與跟團遊相比,今年自助遊產品報價降幅更大,記者登錄某OTA在線旅遊網站發現,國內三亞、雲南、廈門以及出境方向東南亞、韓國、巴厘島等目的地最為明顯。除出境遊之外,節後的國內遊市場價格普遍下調30%~50%。記者從攜程網站上了解到,“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8日7晚跟團遊”節後僅售2000多元,價格比春節“腰斬”。
從預訂情況來看,錯峰出遊群體以“銀發族”、休假時間自由靈活的白領等為主。“現在旅遊消費已經成為剛性需求,什麽時候出行成為省錢的關鍵因素。”攜程旅遊事業部營銷總監戴宇表示,消費者選擇春節值班節後調休,預訂節後出發的出境長線產品,加班費加上旅遊差價最多能“掙”10000多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4月金融數據跳水 9個月來M2首次跌破13%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346.html
5月13日下午,央行發布了4月金融數據。數據顯示,4月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總量大幅回落,其中新增貸款5556億,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低值,社融總量7510億元,為6個月最低,M2增長12.8%,9個月來首次跌破13%。
從數據觀察,信貸與社融表現確實較低。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業內人士解釋了原因:4月金融數據相比1季度出現大幅回落,說明經濟本身的增長動能在結構調整中存在不足。這是國內經濟去產能、調結構,以及全球經濟沒有顯著複蘇,內外需疊加的雙重因素。但也與4月份後央行對信貸采取審慎態度有關,因此暫時無法得到金融數據轉壞是經濟疲軟或需求不足的結論。
考慮到權威人士近期在《人民日報》發聲,反對加杠桿硬推經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代表了今後信貸政策的走向,意味著央行對信貸的審慎態度將會是長期狀態,信貸井噴局面應已就此結束。
社融同比降至13.2%
數據顯示,4月新增社融7510億,同比降至13.2%。表內外和直接融資均新增規模均有所回落。
融資增速的突然回落,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這意味著信貸對經濟增長的驅動效應結束,這將導致本輪經濟企穩的短周期已臨近尾聲,其長度較市場預期更短,經濟下行壓力將提早顯現。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如果人為管控確實壓制了真實的融資需求,則代表著新一輪金融壓抑的回歸,這反而加大了實體經濟獲得資金的難度,債務借新還舊壓力將顯現,或帶來更多債務違約風險,如何在穩增長與控制系統性風險間把握平衡,對央行來說不是一道容易回答的問題。
民生固收團隊認為,表內融資下降,一方面因季節性因素,一季度沖量過猛,4月信貸歷年一般都會慣性回落;另一方面因信用風險釋放,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加大了票據融資力度,企業中長期信貸出現負增長。表外回落因企業融資需求不足疊加表內融資渠道放開,信用風險釋放,企業取消發行增多,新增企業債融資大幅下降。
信貸井噴結束
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56億元,貸款需求整體低迷。
貸款結構中,個人信貸表現突出,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加4280億元,延續了高增態勢。劉東亮認為,這表明地產成交繼續保持活躍,但短期貸款出現64億元下降,需關註居民消費和個體工商戶經營的穩定性;公司戶中長期貸款減少430億元,為2012年底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受季節時點性因素和前期快速投放後減速等因素影響,新增貸款超預期回落。需要關註的是債務置換對新增貸款的影響可能十分顯著。
“信貸投放結構上,居民中長期貸款仍受樓市影響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企業短期、中長期貸款出現負增長,票據融資逆勢增加較多與銀行規避小微企業風險,普遍對小微企業采用票據融資方式給予授信有關。”陳冀說。
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56億元,低於市場預期,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將原因歸結為,商業銀行按照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要求主動調整信貸投放,在保持住房按揭貸款平穩增長的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出現負增長。同時,受企業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影響,企業債券融資較上月大幅下降。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也認為,4月新增信貸明顯低於3月,從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博弈的視角看,宏觀審慎框架實施初始階段,商業銀行可能會在沒有信貸規模管控的情況下,考慮到自身業績考核壓力,信貸可以保持季度的平衡,但單月來看可能出現某月信貸陡增,某月信貸急速下降的情況。從節奏上來看,3月信貸數據較大,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博弈4月可能較強,為6月MPA考核留余地。隨著4月一線房地產銷售逐漸降溫,房地產新增貸款增速放緩或是信貸放緩的需求面因素,但總體影響不大。房地產貸款和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仍是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主要中長期貸款需求。
民生固收團隊認為,新增貸款需求低迷,居民中長貸動力仍存。但4月新增居民中長貸仍維持4280億,主要因為房地產銷售改善延續,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一線周邊及部分二三線城市,改善型需求和二手房交易仍是主要增長點,居民部門加杠桿動能持續。
此外,4月企業中長貸減少430億元,大超預期,原因在於基建投資增長逐漸進入季節性淡季,疊加地方債置換和過去城投融資充裕,企業新增融資動力有所減弱,且信用風險壓力增大,避險需求新增票據融資增幅較大。考慮到目前公共部門融資條件較為寬松,儲備項目仍多,房地產銷售持續改善房企購地意願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轉暖是大概率事件,後續企業中長期信貸有望恢複增長。
9個月來M2首次跌破13%
貨幣供給方面,M2增長12.8%,9個月來首次跌破13%。
陳冀認為,新增貸款的萎縮是M2減速的重要原因,M1未明顯減速在於去年同期M1增速較低和前期投放較多,市場整體流動性較為充裕。
“M2增速回落明顯,表明貨幣供應壓力有所緩解,通脹前景進一步轉向溫和,對貨幣政策的掣肘也不必太過憂慮,但需關註M2減速的持續性,但換個角度來看,M2的回落其實也預示不久後經濟指標將見頂回落。”劉東亮說。
M2同比12.8%,增速放緩因表內外融資下降疊加信用風險事件增加企業取消發行增多導致存款派生力度減弱。陳冀提醒,值得註意的是財政存款新增9318億,超越季節性規律,這一方面解釋了為什麽4月財政繳款時資金面偏緊,另一方面也說明財政支出並不積極,與4月較弱的財政支出數據一致。
陳冀認為對債市來說,後續需觀察地產基建回升力度,以及制造業的邊際改善傾向,貨幣政策要觀察央行是否有主動下調短端利率的動力。金融數據羸弱,後續經濟數據大概率低於預期,避險需求有利於短期利率表現,但同時需警惕信貸下降加劇企業信用風險的壓力。
李建軍則認為,M2增長和貸款的回落,又主要是在房地產出臺調控政策之後,相關的按揭貸款和投資放緩關系密切。同時,在1季度銀行為了實現放大貸款規模後,後續優質項目減少、出現所謂的資產荒有一定關系。同時,也和銀行加強了風險管控、控制不良貸款增長、審慎放貸有一定的關系。
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
盡管4月份金融數據低於3月,李建軍從近期的政策走勢分析,通過政策刺激和加杠桿實現經濟增長的路徑已經被否定,相信未來貨幣增速較為平穩,中性適度會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常態。同時,考慮到物價水平已經有所上升,同樣對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有抑制的作用。
“貨幣政策盡管是總量政策,但是在結構調整中仍會發揮一定作用,主要是體現在定向調控方面,包括對涉農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上,平衡好增長和結構改革的雙重目標。”李建軍說。
溫彬表示,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強調了貨幣政策穩健的基調。從數量看,今年M2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長目標均為13%左右,圍繞這個目標基本可以滿足實體經濟對貨幣和融資需求;從價格看,將貨幣市場利率和法定存貸款基準利率保持在合理穩定水平,與貨幣信貸規模保持匹配,既可以降低投融資成本,鼓勵投資和消費,又可以避免利率過低導致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促進結構性改革。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開局首季問大勢》,強調“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認為,這體現的是中國的經濟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供給側改革會以相對柔和的方式推進。去杠桿不會通過貨幣寬松的方式來稀釋,經濟增長不會以強刺激的方式來強求。股匯樓三市的核心指導思想是各回各位,而非作為保增長手段。“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真正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真正穩健。”權威人士專訪對前期貨幣寬松的預期或許有一定修複。
收評:A股尾盤跳水真相 下一目標位曝光
在亞太股市大漲的背景下,A股周一早盤也呈現出震蕩走高態勢,然而午後股指快速跳水逐步吞沒漲幅。從盤面上看,受監管趨嚴導致欣泰電氣退市影響,題材股炒作遇冷,市場風格切換,以白酒、黃金為首的防禦性板塊受到市場追捧,而前期市場熱捧的次新股遭資金大面積拋售,板塊內多只個股奔向跌停。截止收盤,滬指及深成指接近平盤報收,創業板指下跌近1%。
盤面上,黃金、白酒、軍工、稀土等板塊漲幅居前;次新股現跌停潮。
截至收盤,滬指漲0.23%,報2994..92點;深證成指跌0.16%,報10594.82點;創業板指跌0.91%,報2218.59點。
消息面上:
1、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6月CPI同比1.9%,預期1.8%,前值2%,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1%;6月PPI同比-2.6%,預期-2.5%,前值-2.8%。分析認為,CPI數據基本穩定,工業價格仍未有明顯起色,縮陰影仍在,企業信心低迷導致的投資增速下降拖累價格改善,經濟增加壓力猶在。
2、彭博稱,中國的養老基金即將成為股票投資者。中國地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約有2萬億元人民幣(3000億美元)資金可用於投資,他們將把部分資金交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進行股票等證券的投資運營。中金公司和聯昌國際證券認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下半年將開始部署這些資金。
3、河南國企改革指導組入駐“三煤一鋼”,總體方案8月上報。從省國資委獲悉,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安鋼集團、鄭煤集團改革指導組已正式入駐企業開展工作,結合企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梳理下一步改革的工作思路和打算,總體方案要在8月份制定完成並上報。
4、16位證券律師連署致函證監會,建議先行賠付實施聽證機制。由證券時報維權律師團成員之一的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共同起草,來自全國8個省市16位從事證券維權的一線律師共同討論,並連署致函證監會劉士余主席、黃煒主席助理,建議在欣泰電氣先行賠付案中實施聽證制度,並對興業證券(601377)先行賠付基金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建議函和意見書已通過郵寄與電郵方式送至證監會。
巨豐投顧認為,短期未能連續上攻下,須謹防3000點上方回落。但在寬松預期繼續升溫以及資金支撐明顯的刺激下,股指回落洗盤性質較大,逢低要敢於積極低吸,除了有業績支撐的底部個股外,近期回調的次新股還可重點跟蹤。
開源證券認為,強制退市利好大盤,3200點不見不散。上周末一則創業板公司欣泰電氣被強制退市的消息發布,它成為“最嚴退市新規”出臺後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短期看,對創業板投機炒作風氣有所遏制。但從大局來看,對A股市場尤其是主板藍籌股形成重大利好。他徹底改變了資本市場只進少出的原則,為市場投資人確立正確投資理念,防止劣幣驅除良幣打下基礎。
海通證券荀玉根認為,震蕩市里面短期市場的波動,取決於經濟和政策的動態變化,經濟不好時政策松、股市漲,經濟好時政策緊、股市跌,目前再次步入政策走向偏松的情況,且改革仍在推進中。從市場形態看,利空階段性出盡,多方力量已經占上風,成交量和換手率逐步加大,均線系統成多頭排列,風險偏好已經在回升中,融資余額不斷增加。短期行情已經走在多頭市場的路上,保持積極。
湘財證券表示,技術上看,市場在上周如預期突破了2950壓力位,在突破該點位之後,下一目標位置將是3060點,上周的行情走勢再次驗證了之前的分析。上周動量與反轉策略都超越了指數,但反轉策略沒有超越動量策略,預計本周上證指數波動區間2950-3060。
快訊:滬指震蕩翻綠 創業板指跳水跌近1%
15日開盤滬指漲0.09%,深成指平開,創業板指跌0.17%。盤初滬指維持窄幅震蕩,創業板指跌幅不斷擴大,臨近10:30兩市小幅跳水,滬指翻綠,創業板指跌近1%。
行業板塊方面,次新股、煤炭采選、家電行業、工程建設等板塊漲幅靠前,增強現實、軍工、二胎概念、充電樁、國產軟件等板塊跌幅靠前。
招商證券:下半年市場情緒或繼續在經濟不行催生寬松刺激以及央行穩健操作的雙向預期反複糾偏中起伏,除非發生重大扭轉預期的事件,箱體內震蕩走勢延續的概率較大。因此,操作上,堅持區間震蕩逆向思維不提前搶跑策略。短期均線多頭排列,仍有機會挑戰箱體上軌,大盤20日均線上方仍可以維持短多思路。中期看,鑒於A股市場整體的估值偏高,市場難以走出單邊行情,機會仍是在震蕩中尋找行業景氣回升支撐的確定性機會,如受益於國防現代化加速列裝的軍工信息化、軍工裝備制造板塊、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代表的新能源板塊等。
華林證券:上證指數已不知不覺站上3024點,有繼續上攻3097點的可能,但不僅僅是簡單的權重行情,盤面強勢的題材比較單一,且輪動很快,持續性不足,市場賺錢效應較弱,盤中分化嚴重,存量資金博弈跡象明顯,這個時候,最忌諱追漲殺跌的操作,行情來了,該做的唯有堅持,若上攻3097點仍沒有出現普漲行情,則做適當減倉操作。
中銀國際:總體來看,在企業盈利增速未出現有效回升、金融監管政策持續加強、改革效果尚待檢驗的背景下,市場反彈信號仍需驗證,依然維持市場震蕩走勢的觀點。配置方面,一方面推薦受益於供給側改革以及價格上漲的部分周期品種,另一方面也推薦業績與估值匹配度較高且具有高景氣度的成長行業,如電子、通信、智能制造等。此外,進入中報業績披露期,建議布局中報業績可能超預期的個股。
收盤分析丨A股數度跳水“有驚無險” 一類股有望率先反攻
28日早盤兩市微幅低開,滬指報2980.5點,深成指報11386.83點,創業板指點2150.32。兩市低開低走,受軍工類、信托概念板塊發力,指數震蕩回升,滬指一度重返3000點,但是持續力度不足,指數出現回落。午後維持窄幅震蕩後,在上海國資改、量子通信等板塊反彈下,指數隨之上行,創業板指數上漲力度相對較弱,滬指翻紅但未收複3000點,尾盤稍微回跌。

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94.32點,上漲2.32點,漲幅0.08%,成交額2,17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396.31點,下跌9.54點,跌幅0.09%,成交額3,396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39.74點,下跌15.65點,跌幅0.73%,成交額934億元。
熱點板塊:
在銀行理財新規影響下,信托板塊表現強勢,陜國投A率先封上漲停,安信信托(600816)跟隨大漲;汽車整車也由於整體估值偏低,市場資金較為認可,長安汽車(000625)領漲盤中沖擊漲停,長城汽車(601633)、宇通客車(600066)、上汽集團(600104)等紛紛跟隨上漲;上海國資改革板塊午後快速拉升,開創國際(600097)領漲盤中一度封上漲停,新華傳媒(600825)、耀皮玻璃(600819)、上海梅林(600073)、上汽集團等紛紛大漲。 另外,鎢品價格現2015年來單日最大漲幅,中鎢高新(000657)午後封上漲停帶動有色板塊走強,章源鎢業(002378)、金貴銀業(002716)漲等跟隨大漲。
技術面上,滬指今日探底回升,滬指今日連續收複5日、10日、20日線,未來還要看能否在30日線獲得支撐。後市或將繼續在3000點左右震蕩。 市場資金面上,滬股通今日凈流出逾1.6億元。終結此前連續13個交易日的凈流入的局面。兩融方面,兩市融資余額回落至8800億下方,截至7月27日,兩市融資余額合計8726億元,比前一交易日減少115.51億元,創7月18日以來新低。
今日消息面有:
1、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法制化市場化去產能力度,推動企業淘汰落後產能;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確保金融企業營改增後稅負只減不增;合理設定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期限,不得隨意抽貸、壓貸、斷貸。
2、監管層對投行業務的監管全方面展開。證監會啟動13家保薦機構現場檢查,也要求券商針對IPO在審企業進行新一輪的財務自查;同時強調進一步強化監管,加強IPO全過程監管。
3、上海市發改委:要加快制定實施上海市推進“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工作方案,加大“殼體企業”清理處置力度。
4、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報道稱,銀監會正抵制一些大型銀行要求降低撥備覆蓋率的遊說,或暫未考慮銀行調整撥備覆蓋率的訴求,中資銀行二季報中的撥備覆蓋率仍按現行指標要求編制。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主要工作任務是供給側改革,市場有望聚焦重點是國有企業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以及抑制資產泡沫。對應機會以及風險是國央企改革、股市等金融市場去杠桿、樓市和債市資產泡沫。市場風格有望轉向藍籌股等周期股。供給側改革、國央企改革值得提前布局。特別是昨天部分殺跌嚴重的國企改革質優股可以考慮逢低吸納,而對於沒有業績支撐,只是炒作熱點和概念的板塊和題材個股則要考慮分批撤出。
方正證券:關於市場擔心的兩個問題,我們的認識是:1)監管加強影響市場風險偏好,導致反彈過程一波三折,實際上 2 月底以來的反彈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受到抑制,3 月份擔憂滯漲,4 月份擔憂信用風險,5 月份擔憂聯儲 6 月加息,6 月份擔憂 MSCI和脫歐,7 月份再次擔憂監管,風險偏好的變化導致配置上投資者選擇景氣支撐的確定性品種,流動性引發的估值反彈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2)政策放松趨勢難以改變,一方面經濟企穩已被證偽,貨幣需求下降導致廣譜利率回落,央行只是最終的確認者;另一方面掣肘貨幣政策的因素正在邊際改善,通脹壓力不大,匯率持續貶值的壓力不大,房價環比增速已經有所回落。
北京股商:總體來看,股指開盤小幅下探後呈現震蕩走勢,市場恐慌性拋盤逐漸減弱,但並無明顯熱點出現。管理層遏制炒作題材股的高壓近日明顯加大,“深交所提醒對幾個熱點題材要保持高度敏感”,對於涉及到的相關題材股,因其前期漲幅較大成為調整重災區。而與此同時,短期政策信號明顯,國企改革成為下半年的重中之重。短期股指仍有進一步下行動能,操作上控倉位觀望為主等待市場企穩,市場後期結構性行情將明顯。
中證投資:繼周三出現斷頭鍘式下跌後,今日A股延續弱勢表現,昨日尾盤權重股護盤的面積有所擴大,使得大盤振幅顯著縮小,但監管趨嚴預期對於中小創的交投熱情依然存在較大壓制,造成創業板指表現疲軟。值得註意的是,今日市場跳水時量能並未出現放大,顯示資金恐慌拋售情緒明顯緩解,因此投資者無需過於悲觀。
源達投顧:周四早盤開盤兩市延續昨日的弱勢,慣性走弱,隨後在軍工、改革、汽車、民航等二線藍籌的反彈下,上證指數震蕩回升,但3000點未能收複,行情回到震蕩格局,創業板指振幅稍大,題材熱點繼續降溫,關註下方2130點附近的支撐,操作上不要著急抄底進場或者補倉,還需要耐心等待機會,重倉的可考慮逢高減減倉,短期以規避風險為主。
科德投資:昨天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第一、近期監管層不斷加碼對股價異常波動的監管力度,落實貫徹全面監管、從嚴監管,通過約談、發函、停牌核查、出臺監管新規等措施,嚴控市場的炒作行為,導致以創業板為首大幅下挫。第二、政治局會議罕見提抑制資產泡沫,引發市場擔憂。第三、近期市場交易持續縮量震蕩,市場信心不足,略有風吹就過度敏感。在三大利空因素的匯集下導致市場出現非理性恐慌下跌。但是,急跌之後必有反彈,所以操作上不建議繼續殺跌,而是逢低吸納。
“最強國家隊”日銀加倉ETF:日股卻跳水了
去年中國股市巨震之際,各界都對證金概念股、匯金概念股深表詫異。然而,就全球來看,日本央行才是“最強國家隊”。
7月29日,日本央行按兵不動——宣布維持利率、QQE(量化和質化寬松)規模不變,這令市場大失所望。不過,日本央行宣布將擴大ETF購買規模至6萬億日元。這是一個看似令人振奮,但卻又危險的信號。
消息公布後,日股跌幅再次擴大,日元再次上漲,這一市場走勢顯然與央行的初衷相悖,日本央行的窘境再度凸顯。截至北京時間12:40記者發稿前,日經225指數跌幅約1.3%,報16262點。


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安倍經濟學”框架的主導下,日本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扭曲程度繼續加劇。“龐大的量化寬松規模已經使得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約1/3的日本國債,在ETF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並已經成為日經225指數中的200多家公司的前10大股東。資產價格也由於央行的購買行為被顯著拉升。”
在此前的寬松計劃下,日本央行每年將購買3萬億日元的ETF(可見如今已經翻倍)。據悉,雖然日本央行並沒有揭露其換算之後等同於多少的單一企業持股,但透過央行過去的購買紀錄以及企業和ETF 的報表推算,估計日本央行至少在超過200家日經225企業是前10大股東,其中,料持有迅銷9%的股權、龜甲萬5%的股權,在樂器制造商山葉及建築公司大和建設都是第3大股東。現在日本央行對日本藍籌股的持股,已經超越2大基金貝萊德及先鋒集團。
其實,日本央行對股市的強力支持也無可厚非。貝塔基金創始人、原某海外宏觀對沖基金投研總監郭濤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政府的政策目標在海外投資圈有一個稱號,叫做“頂住股市”。日本央行希望將QQE的財富效應發揮到極致,這也將對刺激消費、提振通脹有一定作用。
QQE的具體政策主要分為四大點:第一,擴大基礎貨幣規模。通過調節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來影響基礎貨幣;第二,擴大國債購買規模、擴展國債剩余期限,鼓勵收益率曲線中利率的進一步下降;第三,擴大ETF和J-REIT的購買規模,以降低資產價格的風險溢價;第四,持續推行QQE,以實現2%的物價穩定目標。最為主要的是,央行希望通過改變實質性預期,從而實現物價上漲2%的目標。
盡管如此,日本經濟至今毫無起色,通脹更是在早前一度滑入零區間。日本央行在債市的過度幹預已為人詬病,負利率政策甚至導致日元不貶反升、銀行利潤承壓,如今再通過加碼ETF來托舉股市,這可能進一步扭曲上市企業的合理估值。
NLI Research Institute 首席股票分析師 Shingo Ide 表示,“希望股價上升的人自然對日本央行持續買進的行為拍手叫好,但這很明顯地將會扭曲股票市場。”更有投資人士表示,日本央行的持股量驚人,儼然成為一只對沖基金。
此外,KVB昆侖國際外匯分析師陳家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披露了一個規模28萬億日元(2650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該計劃將於下周由內閣批複。此舉給日本央行施加了要求其幫助重振經濟和通脹的壓力。
此次,日本央行也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直升機撒錢”的事宜。“直升機撒錢”與普通意義上的QE不同,簡言之,即財政部新發行的國債,由央行直接買走。其實,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近期也表示這一做法不合法。
盡管由於年初的全球市場動蕩,日元的避險地位凸顯,但是當前眾多經濟學家對於日本的前景表示悲觀。“雖然最近一段時期,日本一直是國際資金的避風港,但是在我們看來,日本並不安全。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加劇了日本主要金融市場的扭曲程度,政府債務堆積如山並仍在持續增長,人口因素繼續惡化,並且沒有可以預見的政策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日本可能早已不再是躲避金融風暴的安全港。”宋林對記者表示。
除了加碼ETF,日本央行此次也並未采取其他市場期待的舉措。無獨有偶,在英國脫歐後,在其長期影響還未明了之前,各大央行紛紛選擇觀望——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美聯儲在7月均未調整基準利率,維持原有貨幣政策不變。
面對全球的“流動性陷阱”和長期增速低迷,G20成員國也已經達成共識——貨幣政策已經過度承壓(over-burdened),要要用盡一切工具,結合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的目標。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