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題籽】百呎窗簾布店不敵加租 26年手藝暫別上水街坊

1 : GS(14)@2017-02-11 18:58:57

上水舖租上升,六年前舖租八千元,最近業主加租至兩萬,蔡錦蓮被迫把窗簾店關門大吉。



【專題籽:舖仔小店】近年本港舖租回落,小店鬆一口氣,惟獨上水反常——舉目四望都是為人民幣服務的水貨店,舖租加加加、小店執執執,經營窗簾店的蔡錦蓮(Pat),正是無得留低的受害者。最近業主獅子開大口,把舖位呎租加至200元,貴過中環食肆,她負擔不起,決定下月12日暫別上水,熟客大嘆不捨,但她堅信凡事有轉機,希望找新舖位繼續經營。



上水新功街是水貨客集中地,滿街喧鬧的普通話交談聲不絕於耳,走到後街以為可遠離煩囂,誰知仍逃不過水貨店的入侵,但有間紫色招牌的店舖尤其安靜,老闆Pat不慌不忙拿起布,量度尺寸,不受外在紛擾影響,開動衣車車窗簾,急速的車衣聲,不掩其氣定神閒,盡顯她26年車衣的深厚功力。每塊窗簾布堅持自家車,用料也講究,Pat解釋:「唔係大陸布,喺本港布行攞料。」可惜她難逃業主加租命運,「呢間舖一百呎,?家租金萬五蚊,佢加到二萬,唔包水電、差餉等雜費,小本經營好難做㗎。」她不禁回想六年前租下這個後街舖時,只用了8,000元,租金加幅逾一倍,都是水貨店惹的禍,「出面呎價未必有上水咁貴,業主唔租畀你,淨租畀賣水貨嘅人,佢哋唔介意租金,有吉舖就租,抬高晒租金。」中環部份食肆地舖,呎租都不超過100元,這裏呎租卻加至200元,業主獅子開大口,扼殺Pat此等小租戶,她聽說附近有些經營多年的小店也捱不住,「租貴,乜都貴,成條街變晒,以前有真正賣藥材的藥房,賣成衣、茶葉,?家越嚟越少,甚至唔見咗。」商舖百花齊放,變成千篇一律,社區還變得越來越陌生。



明柔布藝只有一百呎,麻雀雖小,卻是蔡錦蓮的窗簾工場。

上水街坊鄧太(右)是熟客,有空便來跟蔡太聊天。

窗簾店門外較少人,隔壁水貨店卻有不少水貨客光顧。


樓價高企生意卻淡薄

那些年製造業興旺,Pat亦跟很多車衣女工一樣學到一技之長,26年前朋友鼓勵下,便在上水開店賣窗簾,行業跟樓市唇齒相依,1997年她於將軍澳開店,生意不錯,可惜往後金融風暴,很多人變負資產不在話下,樓市差,窗簾需求自然下降,她無奈慨嘆:「啲人對窗簾無咁講究,覺得可有可無。」更無奈是租金照樣加,兩年後被迫結業,休息一年。2001年,Pat於上水另覓新舖重新出發,直至六年前搬往現址經營,現在樓價高企,生意相對淡薄,扎根上水多年,大多依賴熟客宣傳,有些更變成朋友,「有些客人隔了十年再買屋或裝修都嚟搵我。」熟客鄧太在Pat農曆新年啟市後首天,便帶孫兒前來聊天,得知店舖下月中結業感到驚訝,屈指一算,她們不經不覺相識20年,鄧太不忘大讚:「上水做窗簾手工最好係佢,唔係話讚朋友,行內人都知。」究竟點好法?「價錢大眾化,朋友拎上大陸車,手工唔好,或者車細咗,甚至客人度錯尺寸,唔係佢錯,佢都願意免費改。」謙虛的Pat意圖打斷鄧太,只因她宅心仁厚,不想怪罪客人,良心老闆就係呢啲。不做本行,出來打工更難,希望她在租金高企的世代,繼續於這行業發光發亮。



蔡錦蓮選用本地布行訂購的布料車窗簾,有品質保證。

上水有一些小店抵受不了昂貴租金,快將結業。

記者:梁慧琳攝影:梁志永編輯:梁浩維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1/199242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