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首個新型城鎮化PPP項目啟動 投資超百億

上海首個落地實施的新型城鎮化PPP項目——青浦區重固鎮新型城鎮化PPP項目啟動,這也是上海入選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的唯一重點推薦項目。

8月25日,上海青浦區重固鎮新型城鎮化PPP項目民生工程集中啟動,首批啟動的是養護院、農貿市場、動遷安置房、道路、交通樞紐等五大重點民生工程。

該項目由青浦區政府授權重固鎮人民政府與中國建築旗下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建方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采用PPP模式合作開發建設。項目合作周期10年。合作業務涵蓋規劃策劃、土地整治、基礎設施、公建配套、保障房建設、城鎮更新和產業服務運營等方面。

重固鎮地處青浦區東部,鎮域面積2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郊區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全鎮戶籍人口1.6萬,外來人口4萬,經濟實力在青浦區處於中等水平。

青浦區區委書記趙慧琴說,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不能靠政府唱“獨角戲”。“我們希望通過市場化運作,使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百姓需求有效對接,從而激發三方共奏一場新型城鎮化‘交響樂’。”

中建八局副總會計師儲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項目一期靜態投資120億,資金來源有三,一是各股東方根據投入資金需求所需投入的註冊資本金;一是政府給予的政策性城鎮化基金支持;一是市場化的金融機構融資。

中建八局副總經理、城鎮化公司董事長高波說,為推動項目建設,中建聯合體、青浦區、重固鎮兩級平臺公司按照一定股權比例合資設立了項目公司——中建(上海)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實施主體,其中,政府和社會資本之比約為3:7。

而在政府的30%中,重固鎮集體經濟組織作為政府性基金還占了1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項目公司與農民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聯合體、利益共同體,從而使政府、集體、農民與企業實現多重收益、多方共贏,從根本上解決純農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問題。

整個PPP項目采用“1+X”的模式。“1”是指青浦區政府一次性、排他性授權中建聯合體負責項目範圍內的新型城鎮化建設;“X”是指根據各子項目的性質不同,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比如,經營性項目采用特許經營權模式,準經營性項目采用特許經營權授予與缺口補償結合模式,非經營性項目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模式。

對當地政府而言,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很好地規避了融資負債運營的問題。

而對中建八局來說,也意味著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中建八局董事長黃克斯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中建集團也正在探索轉型發展的新機遇,要從建築商、地產商、投資商進一步成長為城市運營商,而重固新型城鎮化PPP項目就是個不錯的實踐機會。經過長期的建設和運營,城鎮發展的潛力和價值將會被進一步得到挖掘。

儲小彬說,中建八局通過PPP方式來做的綜合投資,主要有兩類項目,一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比如深圳地鐵9號線、南京軌道交通2號線等;二是片區綜合開發,比如小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鎮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24

大病保險已覆蓋10.5億城鄉居民 個案最高賠付超百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0/1046607.html

____.thumb_head

黃洪表示:“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方式,使得群眾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016年1-9月,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提升了13.85%。目前,個案最高賠付達111.6萬元。”

大病保險正在醫改中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從2009年,廣東湛江在全國率先探索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試點至今,先後湧現出湛江、番禺、太倉、江陰、鄭州等典型模式,這種創造性地從基本醫保基金中拿出一小部分購買商業保險的方式,放大了基本醫保的保障效應,拓展和延伸了基本醫保制度。

10月19日,保監會在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創新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大病保險已經覆蓋10.5億城鄉居民。其中,16家保險公司在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大病保險,承辦大病保險605個項目,覆蓋9.2億人,占比87.6%。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大病保險存在統籌層次偏低,醫療機構、社保部門和保險公司信息共享不暢,部分保險公司對大病保險意義認識不足,經營理念存在偏差,將大病保險片面等同於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等問題,亟待解決。

對此,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當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將從完善機制設計,發揮大病保險優勢;提升承辦能力,確保相關各方滿意;改革支付方式,控制醫療費用上漲;加強過程監管,嚴守合規經營底線;繼續助力醫改,完善醫療衛生體制五個方面推動大病保險發展。

實際報銷比例提升13.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因地制宜”是大病保險的重要特征。各統籌地區依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醫療消費水平和社會負擔能力等制定了大病保險保障範圍,科學合理測定籌資標準、支付比例,設置較為靈活的起付線、報銷比例以及合規醫療費用標準。

以籌資水平、項目類型和合作方式為例,各統籌地區籌資標準普遍在15-60元之間;既有保險公司承擔主要風險的保險合同型,也有委托管理型,還有保險公司與政府分擔風險的共保聯辦型;探索開啟“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意外保險+護理保險”等政企合作模式。

以區域為例,在廣東江門,保險公司在社區建立家庭醫生門診,簽約定點藥店,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康複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務,探索分級診療、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和醫藥分家的改革試點平臺。

黃洪表示:“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方式,使得群眾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016年1-9月,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提升了13.85%。目前,個案最高賠付達111.6萬元。”

“與此同時,群眾大病就醫體驗明顯改善。”根據黃洪介紹,2016年,保險業承辦的大病保險項目中有414個項目基本實現了“一站式結算”,80個項目實現異地結算。2015年,保險公司承辦大病保險項目中有86.37萬人轉外就醫,異地結算金額73.08億元。2016年1-9月,30.88萬人享受轉外就醫,異地結算案件達4.75萬人,異地結算金額達2.52億元。

目前,這種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正在延續和深化。例如,醫保管辦分立、政府購買服務在一些地方已經大膽探索。其中,青海、安徽等省已經試點將基本醫保交由保險公司經辦;在遼寧盤錦等地,經辦工作涵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及低保和優撫對象救助、工傷補充保險等。

省級統籌項目13個

不過,大病保險統籌層次偏低、相關機構信息共享不暢、部分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不規範等問題依然存在。

對此,黃洪介紹了保監會在大病保險上的工作規劃。在制度設計上,“充分發揮保險機構全國統一法人的制度和網絡優勢,推動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提高大病保險統籌層次,爭取實現省級統籌;研究推動大病保險向貧困群眾適當傾斜;探索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障相結合的制度機制。”

目前,部分地區已經將原來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交由同一部門管理,並把統籌層次提升到地市級。2016年,保險業承辦的605個大病保險項目中,省級統籌項目13個,地市級統籌324個,縣區級268個。

黃洪還表示,在承辦能力上,“發揮保險公司在精算定價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可持續、高水準、最公平的大病保險實施方案建議;發揮商業保險機構全國網絡等優勢,為參保群眾提供異地結算服務。”

一位保險公司高層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在實踐中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通過醫療巡查、醫療費用智能審核平臺等方式,剔除了虛假就醫、掛床住院、違規醫療,聯合管控費用;並對醫療行為的合理性和適當性向醫療機構或衛生行政等部門提出了建議。”

此外,黃洪坦言:“改革支付方式,控制醫療費用上漲也是重要方向之一。”2015年,保險公司承辦大病保險項目審核發現問題案件43.67萬件,拒付不當醫療費用22.67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地區醫療費用過快上漲、過度醫療現象普遍等問題。

未來,“保險監管機構還將加強過程監管,嚴守合規經營底線,將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簽訂、籌資標準、待遇水平、支付流程和年度收支等情況向社會公開,並定期及時公布大病保險運行和監管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創新醫療費用報銷方式、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和推進醫療責任保險等方式,跟蹤總結保險公司承辦基本醫保的經驗,推動保險公司承接更多醫療保障公共服務職能,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更多路徑選擇。”黃洪最後總結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61

農村“兩權”抵押貸悄然推開 浙江農信貸款超百億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所提出的“探索農村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可抵押”的改革方向,正在農村金融機構一線悄然推進。目前,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圍繞林權、農房、土地承包經營權“三權”抵押貸款累計放貸額已經達到113.52億元。這是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在浙江省調研了解到的情況。

此外,11月4日,浙江省政府轉發了該省農信社制定的《進一步推動實施浙江農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動計劃(2016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末,將累計投入100億元用於普惠基礎設施建設。

在中國金融論壇·普惠金融創新發展(浙江)峰會上,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表示,浙江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以及G20峰會關於普惠金融的有關共識,結合數字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要求,堅持方向、創新方式、提升質量,不斷深化普惠金融的發展。

“三權”抵押貸款超百億

2015年8月,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開展農村“兩權”(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今年3月,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下稱“兩個辦法”)。

“兩個辦法”從貸款對象、貸款管理、風險補償、配套支持措施、試點監測評估等多方面,對金融機構、試點地區和相關部門推進落實“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明確了政策要求。

目前“兩權”抵押貸款已經在浙江省內推開。浙江農信圍繞農村產權改革,創新推出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農房)等“三權”抵押貸款。根據浙江農信普惠金融報告2016,目前浙江農信林權抵押貸款45.56億元,占全省銀行業52%,支持了3.63萬戶農戶。

此外,浙江省農房抵押貸款60.5億元,占全省銀行業58%,支持2萬戶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7.46億元,支持802戶農戶。浙江農信林權、農房、土地承包經營權“三權”抵押貸款累計已達113.52億元。

浙江省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沈睡的資源”之所以能夠變成“流動的資本”,其中少不了政府對於土地確權以及流轉平臺的相關配套工作。

朱從玖在上述論壇峰會上稱,浙江14個縣是全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試點縣,這些地方積極推動農村產權的確權、登記,探索推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住房財產權,著力盤活農村“沈睡的資產”。

與此同時,走在前面的浙江省“兩權”金融創新,始終嚴控風險,銀行資產質量沒有出現承壓的跡象。截至2016年9月末,浙江省農信系統不良貸款率2.31%,低於全省銀行業0.28個百分點,2015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95億元,占全省銀行業的三分之一,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農信機構創新放貸手段,凈利潤逆勢增長。

利用科技實現普惠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傳統意義上我們金融機構是采用抵押品、擔保等方式管理信用風險,但是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卻難以提供相應的擔保品,導致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

但是,現在金融企業可以利用用戶在商業活動形成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如POS機這些數據會幫助金融機構利用歷史數據,通過統計的方法對借款人進行精細化分析和判斷,能夠精確地實現對同一類借款人的信用測量以及定價。在現在大數據時代,尤其是在電商下鄉興起以來產生的大數據,可以更好地模擬消費者行為,更好地測量不良率和定價,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徐忠表示,科技金融在中國還是大有可為,目前中國還有8億農民,仍然有1500多個金融空白鄉鎮。這些地方正規金融機構不願意去,而目前設立的村鎮銀行又未到這些地方,可以通過科技金融的方式來進行覆蓋。在中國發展科技金融解決普惠金融還有很多“硬件”優勢,從物理條件來看,我國手機銀行發展的硬件已經發展成熟,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95%,手機網銀規模超過5億戶,三大運營商全面采用4G牌照,我國采用科技金融扶貧的條件已經具備。

螞蟻金服副總裁徐浩在上述論壇指出,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目前,不管是邊遠地區,還是弱勢群體,都基本能平等享受金融服務。

據了解,在整個浙江,隨著“互聯網+”公共服務的合作深化,已經誕生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務服務及政務雲平臺 、全國第一個省級的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全國第一個采用實人認證進行省級政務服務的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59

周星馳簽10.4億對賭協議;樂視首款量產車曝光,售價或超百萬;馬雲:未來納稅最好的企業是用好互聯網的企業|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70.shtml

周星馳簽10.4億對賭協議;樂視首款量產車曝光,售價或超百萬;馬雲:未來納稅最好的企業是用好互聯網的企業|黑馬早報
i黑馬 i黑馬

周星馳簽10.4億對賭協議;樂視首款量產車曝光,售價或超百萬;馬雲:未來納稅最好的企業是用好互聯網的企業|黑馬早報

周星馳賣公司控股權 為26億估值簽下超十億對賭協議

靜靜早上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眼天氣推送,今天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顯示為363!看到嚴重汙染的空氣靜靜起床的動力頓時削減了一半…… 但我們在等待治理霧霾的過程中,可以做的其實有很多,譬如節約用水、隨手關燈……每一個環保舉動都能讓世界變得美好~ 最後,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戴好防霾口罩!

不多說啦,一起來看我們的早報吧~

1、關於樂視的兩則新聞

樂視首款量產車普通版2018年交車,售價或超百萬

樂視FF昨日在北美CES展正式發布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FF91最大馬力1050馬力, 百公里加速時間為2.39秒。今年3月推出特別版,普通版將於2018年交車,定金5000美元。

在發布會現場,樂視及FF均未對外披露其首款車型的售價,FF披露顯示,用戶可以在ff.com網站上以5000美元的預付款進行預定,首次預定數量為300輛,車輛交付時間約為2018年。據路透社報道,FF 91其售價在15-20萬美元之間(約合104萬-139萬人民幣)。

@米勒: 提醒一下,今年已經2017年了,真的可以2018年交車嗎??

賈躍亭展示樂視電動車自動泊車尷尬失敗

昨日上午,樂視投資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Future)在CES發布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LeRCO創始人兼CEO賈躍亭(YT)駕駛著FF91震撼登場。除了把FF91開到舞臺上,賈躍亭還在現場演示了新車的“自動泊車”功能,沒想到按下“自動泊車”按鈕之後,等了好久車依然沒有動靜,頗為尷尬。FF設計副總裁Richard Kim連忙打圓場說:“看來今晚這車有點懶。”

@一只蘿蔔蔔蔔:這可就尷尬了……

2、周星馳賣控股權 為26億估值簽下超十億對賭協議

昨日,新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新文化香港以10.4億元購買PDAL 40%股權,另一家公司Young & Young”以2.86億元購買PDAL 11%的股權。PDAL是2003年5月22日在香港登記的公司,在本次股權交易前,周星馳持有PDAL 10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馳為此項交易簽下對賭協議。

@湯遠博: 不明覺厲

3、 關於Master的兩則新聞

古力認輸:60勝0負!Master網戰結束

隨著古力認輸,Master對人類頂尖高手的戰績停留在60勝0負1和,而令人尷尬的是這唯一一場和棋還是因為棋手掉線系統自動判和,並不是棋盤上的局勢真的勢均力敵了。包括聶衛平、柯潔在內的數十位中日韓圍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對決中落敗。在與“阿爾法狗”對弈後,圍棋大師古力表示,“不論勝負,人類與人工智能共同探索圍棋世界的大幕即將拉開”。

@鐵桃核: 遺憾也好,傷感也罷。這不是宿命,這是人類即將面對的新時代。請微笑以待。

@陳小耗子SEED: 這只能說現代技術算機在邏輯戰略判斷領域超越人腦,可在非線性思維上基本沒有突破

自報家門了 神秘圍棋高手Master就是AlphaGo

昨日晚間,神秘圍棋高手Master與聶衛平的對戰結束豪取59勝後,主動暴露身份,自稱Alpha Go團隊的黃士傑博士為執子。

@語詩宇瞻: 所以我現在想看阿爾法狗的左右手互博……

4、馬雲:未來納稅最好的企業是用好互聯網的企業

馬雲再次回應實體虛擬經濟之爭:未來納稅最好的企業是用好互聯網的企業。1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等七項數據。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螞蟻金服集團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了超過3000萬的就業機會。

此外,阿里巴巴此次還公布了七組數據,證明它是一個馬雲口中的好企業和新實體經濟。2016年阿里集團與螞蟻集團全年納稅238億元,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如今馬雲有了新的預言:“未來整個中國納稅最多的企業就是今天使用好互聯網,使用好大數據的企業,是挖掘消費和真正的服務行業的企業。”

@喜歡吃海鮮的才女: 是的,不會用互聯網開拓業務的企業就會被逐步淘汰

5、微信公眾號打賞資金將調整為7天後結算

微信發布官方消息,為了更好地維護贊賞用戶的利益,從2017年1月11日起,贊賞資金將調整為7天後結算。

在結算周期內,若發現帳號存在濫用贊賞功能等違規行為,平臺能夠及時凍結贊賞資金,保障贊賞用戶的權益,提升贊賞資金的安全性。

@海森堡的量子理論: 資金沈澱有有了更大的余地了

6、海爾旗下日日順物流獲阿里13.16億港元債轉股

海爾電器昨日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投資海爾電器附屬日日順物流的13.16億港元債轉股生效,該可轉換債券轉換成日日順物流24.1%股份,日日順物流同意向菜鳥集團提供物流服務。

@halamila: 頂尖戰略布局。

7、地方新規出臺 外賣小哥也要考證上崗了?

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著重強調要加強對快遞、送餐行業非機動車的管理;上海、青島等地交警則先後對快遞、送餐行業電動車開展了專項整治。這意味著,外賣和快遞從業人員或將成為下一個重點規範的對象。

@好吃的我: 國家取消了一批證件,又上新了一批。

8、陰陽師手遊遭遇災難性BUG 市場擔心走向用戶雪崩式下滑危機

《陰陽師》在今年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遭遇危機,業原火副本BUG和所謂的退款渠道關閉事件持續發酵,目前已經登上微博話題榜第8位,遭遇退款和口碑危機。

@叉教授光頭痛: 第一次認真投入精力打的遊戲,心都寒了,馬上六星鳥,把她升好就算有個交代了,然後刪遊戲

9、英特爾寶馬下半年推自動駕駛汽車 40輛全球路測

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今日在#2017CES#展會上宣布,三方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約40輛自動駕駛汽車,以進行路測。去年7月,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曾宣布,將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並在2021年正式推出。

@Jerison: 下半年路測2021年推出,然而某ppt廠商現在廠房還沒修好2018年就要交車了這就尷尬了

10、被夏普拋棄後,三星尋求LG Display供應LCD面板

韓聯社昨日援引三星高管的消息稱,三星電子正與LG Display談判,商討為其供應電視機LCD面板事宜。三星電視業務主管Kim Hyun-suk今日稱:“兩家公司正在進行嚴肅、認真地談判,但目前尚未達成協議。”

@Q不遠了: 三星自己好像這些年都在專心OLED LCD不怎麽管了

@不知名的張大胖同學: 三星高端產品OLED 中低端LCD

11、摩拜單車完成新一輪2.15億美元融資,騰訊、華平領投

智能共享單車平臺摩拜單車昨日宣布完成新一輪(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本輪,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均跟投本輪融資。

@Miracle_Yoo: 這2.15億主要用於修理已經壞了的單車

@半坡瘋: 單車,滴滴,公車,地鐵,動車高鐵,飛機…真想賣了我那小破車。

今日思想

人心有一種惱人的傾向,即只把壓倒它的東西稱作命運。

——加繆

黑馬早報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6

余承東:華為研發投入已超過蘋果 今年預計投超百億美元

“智能手機加人工智能,就是華為的智慧手機。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智慧手機,將結合機器語音、機器視覺、先進算法、大數據、雲服務、更多的傳感器等技術,成為一種沒有長胳膊和腿的機器人,更加聰明的個人助理,”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首席執行官余承東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據新華社報道,當天早些時候,余承東在2017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發表主旨演講。在這個已有50年歷史的全球最大消費技術盛會上,由中國企業高管做主旨演講,迄今還十分少見。依照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的說法,在這個全球許多公司高管期望獲得的演講平臺上,作為全球重要企業,華為傳遞的信息,正是人們期待聽到的。

在當天演講中,余承東宣布華為將分別與業內領先的谷歌和亞馬遜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兩大領域開展合作。“融合是未來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分工是社會化的必然產物,先進時代已不可能只是自己做東西,而需要最好的合作夥伴一起生產最好的東西,”余承東對記者說,“除了谷歌和亞馬遜,華為還將與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2015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08億臺,成為繼三星、蘋果之後全球第三家年出貨量達億臺的智能手機品牌,也是中國手機廠商首次邁入“億臺俱樂部”。

不過,第三名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位置。“華為的高端產品將主要和蘋果、三星兩家競爭,目前(出貨量)接近1.4億臺,未來兩年左右時間內,預計增長超過2億臺,屆時市場份額或將達到世界第二,有望超過蘋果,”余承東對記者說。

“對於華為來說,2017年將是關鍵一年。我們需要時間獲取消費者的信任,”余承東說。他透露,華為今年會有更好的產品發布,比如今年春季預計將發布結合亞馬遜語音助理“亞歷克薩”和谷歌服務的智能手機P10和P10Plus,而搭載人工智能技術正是這兩款產品最主要的特性。

今天的華為,已不僅僅是一家中國公司,更是一家國際企業。據介紹,華為在過去10年間的研發投入達到約380億美元。在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排名前十的企業中,華為名列第九,約92億美元,已超過蘋果、思科等巨頭。

“華為的研發投入每年都在增長,2017年預計超過100億(美元),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我們總會達到第一,”余承東說,“華為不僅只做一個東西,在工程、工藝、芯片、算法等方面都在開展研發。”

余承東說,作為一家非上市企業,“華為沒有追求短期利益或是一夜暴富,而是更註重長遠,更多地投資未來,是一名‘長跑型選手’”。而這,或許正是華為與不少同行最大的區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03

地熱“十三五”:重點開發京津冀 商機超百億元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正式印發《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要求在“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總量相當於替代化石能源7000萬噸標準煤。

地熱開發以京津冀為主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2015 年調查評價結果,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 1.25 萬億噸標準煤,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 19 億噸標準煤;埋深在 3000-10000米的幹熱巖資源量折合 856 萬億噸標準煤。

與此同時,我國地熱能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加快開發利用地熱能不僅對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加就業均具有顯著的拉動效應,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十三五”時期,隨著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供暖需求的增長,集中供暖將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各省(區、市)面臨著壓減燃煤消費、大氣汙染防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給地熱能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新增地熱(制冷)包括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 7 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 16 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 530MW。

《規劃》顯示,2020 年地熱能年利用量 7000 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 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參與編寫該規劃的中石化新星公司副總地質師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劉金俠向第一財經分析了京津冀占比高的原因:京津冀地熱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大且技術成熟。

京津冀地區構造上位於渤海灣盆地中部的冀中坳陷與滄縣隆起,獨特的構造演化特征成就了京津冀地區豐富的地熱資源。北京有10個地熱田、天津有8個地熱田,河北省有30個地熱田。這些地熱田在平面上連片分布,為規模化開發奠定了資源基礎。

根據《支撐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調查報告(2015)》,京津冀地區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熱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其中淺層每年可開采熱量折合標準煤9200萬噸;水熱型年可開發量折合2.5億噸標煤),相當於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94%,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

供暖市場方面,京津冀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度512人/平方千米,高於全國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千米,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化石能源消耗密度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太行山、燕山環繞,大氣環流不暢,這是導致該區頻發大範圍霧霾的重要原因。地熱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鍋爐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不產生汙染物。地熱供暖為當前大氣汙染治理提供一條重要的路徑。

劉金俠介紹,經過40余年的開發利用,京津冀地區已經形成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先進,培育了中國石化、北京地礦局、天津地熱院、恒有源等一批有實力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

地熱發展仍有諸多制約

《規劃》認為,目前地熱能發展仍存在諸多制約,主要包括資源勘查程度低,管理體制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標準等方面。

劉金俠認為,目前對全國地熱資源潛力的認識尚停留在估算水平上,勘查僅限於少數城市或地熱田,經資源儲量管理部門審批可供進一步開發規劃利用的地熱田更少。

管理體制方面,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職能分散在國土、住建等部門,管理體系的不完善限制了地熱能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導致了地熱能開發中出現問題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與此同時,行業內存在行業準入門檻低、管理混亂、地熱尾水回灌比例低等問題,造成環境汙染和地下資源枯竭。

此外,在“十三五”時期,我國還將開展幹熱巖開發試驗工作,建設幹熱巖示範項目。通過示範項目的建設,突破幹熱巖資源潛力評價與鉆探靶區優選、幹熱巖開發鉆井工程關鍵技術以及幹熱巖儲層高效取熱等關鍵技術,突破幹熱巖開發與利用的技術瓶頸。

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此前分析,“十三五”期間如果有5%的供暖通過地熱實現,蘊含的商機將超過百億元。目前國內涉及地熱能開采利用的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江西華電、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發展公司、河南萬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山東海利豐地源熱泵公司等均將受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94

12家金融租賃公司業績大比拼:凈利潤總和超百億

第一財經近日獲悉,河南九鼎金融租賃成立9個月,總資產規模超過80億元,凈利潤為0.99億元,凈資產收益率(ROE)高達17.99%。

亮眼的數據後面映射著近年來整個金融租賃行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財經統計,包括河南九鼎金融租賃在內,已經披露2016年財報的12家金融租賃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已接近110億元。

5家千億公司凈盈利均超10億

第一財經梳理這11家金融租賃公司2016年度未經審核財務報表發現,總資產規模超過千億的金融租賃公司共5家,2016年凈盈利規模均超過10億元。

無論是在資產規模上還是在盈利規模上,交銀金融租賃都居首。截至2016年年末,交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達1719.02億元,實現凈利20.01億元。

招銀金融租賃、華融金融租賃、建信金融、興業金融租賃緊隨其後。具體來看,截止到2016年末,招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370.19億元,凈利潤17.03億元;華融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184.67億元,凈利潤為14.72億元;建信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265.21億元,凈利潤為12.66億元;興業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179.11億元,凈利潤13.80億元。

據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天津)研究院統計,目前資產規模在千億元以上的金融租賃公司有工銀金融租賃、國銀金融租賃、交銀金融租賃、民生金融租賃、招銀金融租賃、建信金融租賃、興業金融租賃、華融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有渤海金控、遠東租賃、平安租賃。

凈利潤5億至10億有4家

第一財經統計,2016年凈盈利5億元至10億元的金融租賃公司有4家。其中,江蘇金融租賃位居該區間第一,截止到2016年底,江蘇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417.71億元,凈利潤為8.22億元。

其余依次是光大金融租賃、中國外貿金融租賃、皖江金融租賃。具體來看,截止到2016年末,光大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645.47億元,凈利潤為5.38億元;中國外貿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511.01億元,凈利潤為5.51億元;皖江金融租賃為383.87億元,凈利潤為5.07億元。

凈盈利在5億元以下的有3家,包括河北金融租賃、哈銀金融租賃以及河南九鼎金融租賃。截止到2016年末,河北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317.24億元,凈利潤為4.16億元;哈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72.27億元,凈利潤為2.15億元。

銀監會官員毛宛苑在2016年12月29日舉行的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稱,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國共開業52家金融租賃公司(未包含3家專業子公司),行業資產總額1.94萬億元,實收資本1545.97億元,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82.25億元,行業不良租賃資產率0.93%,撥備覆蓋率25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03

獨家|現金凈流入超百億仍陷危機 輝山乳業的錢究竟去哪兒了?

現金流以百億元凈流入,四年半自身造血亦近百億,輝山乳業(06863.HK)暴跌危機,仍有大量懸疑待解。

輝山乳業於2013年9月27日在港交所上市之後,現金流表現為持續凈流入。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3財年到2016財年,及2017年財年中期,輝山乳業經營、融資所得現金凈額分別達到98億元、164億元,扣除投資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出160億元,累計現金凈流入達到100億元以上。

融資環境頗佳,基本面尚屬良好,輝山乳業為何陷入今天的困境?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爆了輝山乳業的全面危機?大量資金究竟又流向了哪里?

3月28日,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否認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楊凱挪用公司資金。但蹊蹺的是,2016財年,輝山乳業在經營所得現金凈額平穩、融資所得資金較大增長的情況下,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陡升陡降。

2014年以來,輝山乳業股價出現多次下跌,楊凱巨資增持,資金需求明顯增加,不得不通過股權質押大量融資,其持有輝山乳業股份,眼下已質押殆盡。此外,楊凱名下還有一家房地產公司。頗為吊詭的是,輝山乳業負責融資、財務的執行董事葛坤,與楊凱關系密切,上周末突告失聯。

輝山乳業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葛坤

現金流充沛

3月28日,輝山乳業發布公告,承認3月23日與23家銀行債權人召開會議,在遼寧省政府的協助下,討論該公司今年的計劃,並尋求銀行債權人按正常方式續貸。公告稱,中國銀行、九臺農商行、浙商銀行於會上表示,將繼續對該公司保持信心。但鑒於最近股價大幅下跌和媒體報道,不能保證這些銀行的意見將維持不變。

3月24日,輝山乳業暴跌之後,關於其負債的數據隨即開始流傳,輝山乳業總資產382.6億元,總負債418.82億元,整個輝山乳業已經資不抵債。其中,中國銀行、九臺農商行分別為其第一、第二大債權人。

然而,輝山乳業的情況究竟如何?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輝山乳業(上市板塊,下同)流動資產為140億元,非流動資產為201億元,兩者合計341億元,凈資產尚有129億元。仔細審視歷年財報不難發現,如果披露數據屬實,輝山乳業的情況不但未至山窮水盡,而且現金流尚屬優良。

2013年到2016年,輝山乳業產生了大規模資本支出,金額超過百億元。財報數據顯示,2013財年,其資本支出為7.62億元,2014、2015財年兩年迅速擴張,分別達到46.61億元、43.9億元,2016財年降至16.97億元,四年合計約為115.1億元。

2013年9月,輝山乳業在香港主板上市,當時發行股票約37.88億股,每股發行價2.67港元,共募集資金約101.13億港元,折合約78億元人民幣。上市四年里的資本支出規模,遠遠超過了IPO募集資金,差達到37億元以上。額

僅僅依靠IPO融資所得,根本無法覆蓋輝山乳業的開支用度。但輝山乳業的可用資金,並非只有上市募集資金,經營所產生的現金流,亦可為其提供資金支持。而且按照輝山乳業披露,其上市以來經營現金均為正流入。

根據輝山乳業定期報告披露,2013財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經營現金流均呈凈流入,且規模頗為可觀,具體金額分別為14.4億元、11.5億元、20.8億元、20.7億元。而在2017年財年中期報告中,則為30.6億元,四年半合計達98億元,完全可以覆蓋其資本支出37億元的缺口。

不僅如此,融資也帶來持續的現金凈流入。除了完成IPO,輝山乳業的融資活動以銀行貸款為主,2013財年到2017中期財報,新增銀行貸款所得金額為12.4億元、57.2億元、55.2億元、84.4億元、78.3億元,合計達到287億元以上;償還貸款金額為8.6億元、24億元、36.1億元、43.2億元、47億元,合計約為159億元,累計貸款凈額為128.6億元。

整個融資活動也是如此。加上2013年上市募集所得資金,扣除其他融資活動的支出後,2013財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的融資所得資金凈額分別達91億元、25億元、6.16億元、15.8億元,四年累計金額為138億元,加上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25.7億元,共計接近164億元。

投資是主要的資金凈流出項目。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投資產生的凈現金流為-13.67億元、-59.2億元、-50.8億元、-40.5億元;而截至2016年9月30日,則為正流入3.35億元,合計為-160億元左右。三者簡單相抵,上述財年中,輝山乳業現金凈流入接近104億元。

大量借款 股份質押殆盡

3月24日,輝山乳業股價暴跌後,債權人會議曾統計,該公司總資產為340億元,總負債為199.5億元,與輝山乳業財報披露基本一致。

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爆了輝山乳業的全面危機?

披露信息表明,輝山乳業基本面尚屬良好。這是否能說明,如果上市公司沒有太大問題,危機可能出在大股東身上?此前,做空機構渾水發布報告稱,楊凱至少從公司竊取1.5億元資產。股價暴跌當天,“董事長楊凱挪用上市公司30億元資金”的說法開始流傳,但3月28日上午,輝山乳業公告否認了這一說法。

除了輝山乳業,楊凱本人及其控制的主體,也在大量借款,這些貸款可能並未流入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顯示,2015年,楊凱實際控制的冠豐有限公司(下稱“冠豐”)曾將所持輝山乳業股份,質押給平安銀行,獲得24港元貸款。截至目前,貸款余額為21.42億港元,質押的輝山乳業股份總數為34.34億股。對於資金用途,輝山乳業並未披露。

根據輝山乳業3月28日公告,稱除了質押給平安銀行的股份,冠豐還為自身貸款,將持有的19.4億股質押;為楊凱控制的其他公司貸款質押7.5億股;且在股票經紀賬戶中存入33.4億股,為冠豐獲得保證金融資。這些質押融資,均為楊凱及冠豐自身用途。

盡管否認楊凱挪用資金,但疑竇並未解開。輝山乳業2017財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該公司短期銀行借款已經高達110.8億元,比2016年3月底的71.3億元,增加了39.5億元,所獲貸款仍在持續增長。此前,輝山乳業債權方透露,截至2016年9月,該公司銀行授信余額140.2億元,其中信用免擔保15.5億元,擔保貸款103.5億元,抵押貸款21.2億元,與輝山乳業披露數據存在30億元差額。

更為蹊蹺的是,融資、經營所得凈現金均有結余的情況下,輝山乳業擁有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卻呈下降態勢,而在2016年9月又突然大增。

2015財年,輝山乳業當期經營、融資凈現金流入合計約26.9億元,2016財年則為36.5億元,2017財年的上半年則接近60億元。但蹊蹺的是,輝山乳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在明顯減少。截至2015年財年末,這一數字為26.8億元,2016年只有21.9億元,減少了4.9億元。到了2016年9月底,又陡增到82億元。

對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陡升陡降,輝山乳業在定期披露報告中未有說明。而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財務負責人,對此應有無法撇開的關聯。在3月28日的公告中,輝山乳業承認,自3月21日起,董事會便無法聯系執行董事葛坤。2013年上市前,葛坤便為楊凱團隊成員,負責集團財務和現金業務,並管理集團與其主要銀行的關系。

資金流向何處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輝山乳業走到如今的田地,大量資金究竟又流向了哪里?目前來看,似乎都與楊凱存在密切關系。

楊凱的資金消耗,一部分來自增持輝山乳業。公開信息披露,2014年12月之後,楊凱對輝山乳業進行了四波大規模增持。具體增持時間分別為2015年1月初、2015年4月、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0月底、2016年2月底,增持數量合計多達34.5億股。增持完成後,楊凱持股數量由此前的64.2億股,增加到98.7億股,動用資金達到63.2億元之巨。而楊凱增持輝山乳業,或實屬無奈之舉,股價一再下跌,令其陷入惡性循環。2013年9月登陸港股後,輝山乳業股價曾有過短暫輝煌,一度摸高至3.2港元/股以上。但股價穩定期結束後,數次遭到部分股東拋售,造成股價多次下跌。

2014年2月14日到4月29日期間,輝山乳業出現上市後的第一波大跌,最大跌幅達41.5%,最低價跌至1.6港元左右。事後披露表明,兩名財務投資者在此期間分別拋售了2.85億股、5.18億股股份。此後,經過半年多的反複震蕩,輝山乳業在2014年11月28日再次暴跌。截至當年12月29日,其股價最低跌至1.13港元/股,跌幅達32%。

在此背景下,楊凱或不得已於2014年12月出手增持,增持數量190萬股,並在此後迎來了一波反彈。但時隔不久,輝山乳業股東折價大幅拋售。面對危局,楊凱不得不斥巨資接盤,動用資金達20.2億元。

經此一役,楊凱的資金鏈可能已經高度緊繃,其在平安銀行的貸款便發生在此時。此後不久,輝山乳業股價開啟新一輪下跌,這讓剛向平安銀行進行了股權質押融資的楊凱壓力劇增。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0月底,楊凱連續增持輝山乳業達30余次。 然而,在平安銀行質押融資所得資金,遠不足以滿足增持需要。

而就在此時,楊凱仍斥資買入作為其第二大債權人的九臺農商銀行。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2017年1月12日,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上市之時,楊凱大手筆出資5.38億港元,以發行價4.56港元,買入該行1.18億股H股,占後者所發行H股的17.88%。據境外媒體報道,楊凱買入九臺農商銀行,正是通過冠豐完成。

大股東挪用資金懸疑

不僅如此,關於楊凱挪用輝山乳業30億元資金投資沈陽房地產,但資金無法收回的傳言,也得到部分證實。根據天眼查資料,楊凱名下確實有一家房地產公司,一家名為沈陽萬鼎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萬鼎房產”)的企業,現任法定代表人亦名為楊凱。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註冊為沈陽市沈北新區輝山經濟開發區輝山街20號,註冊資金1000萬元,由楊凱、劉朝濱分別出資60%、40%,執行董事、總經理亦由楊凱擔任。

而萬鼎房產還成立了另外兩家房地產公司。資料顯示,這兩家房地產公司分別為沈陽金田置業有限公司、沈陽凱美置業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註冊資金均為10萬元,成立時間為2013年5月,全部由萬鼎房產出資,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亦為楊凱。

而通過劉朝濱,則牽出了與楊凱有關的另一家房企。根據天眼查資料,劉朝濱還擔任沈陽永豐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永豐房產”)法定代表人,並持有該公司100%股權。註冊於2006年的永豐房產,目前註冊資金2000萬元。

2006年11月27日,永豐房產進行了多項工商變更。變更前,該公司註冊資金800萬元,股東為沈陽高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楊凱,變更後,股東變為楊凱一人。變更記錄還顯示,在此次變更前,楊凱就是該公司董事長。2007年7月,永豐房產增資至2000萬元,但仍由楊凱全額出資。直到2008年12月31日,該公司股東、董事長才變更為劉朝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77

上線3個月用戶數超百萬 美圖定制如何扛起美圖變現的又一大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0/164063.shtml

上線3個月用戶數超百萬 美圖定制如何扛起美圖變現的又一大旗?
王亞奇 王亞奇

上線3個月用戶數超百萬  美圖定制如何扛起美圖變現的又一大旗?

美圖電商業務是手機之外美圖亟待開發的第二條變現路徑

i黑馬 7月10日消息 近日,美圖定制以合作夥伴身份亮相淘寶造物節。美圖電子商務高級副總裁張君表示,“淘寶這樣的電商巨頭選擇與美圖定制合作,主要是看重了美圖定制在個性化定制方面的實力以及背靠美圖的巨大流量優勢。接下來,我們將在更多領域尋求新的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選擇。”

美圖定制上線於今年3月29日,其與美鋪共同組成的美圖電商業務是美圖手機之外美圖亟待開發的第二條變現路徑。目前美圖定制用戶數超百萬,定制商品包括T恤、涼拖、帆布包、家居產品、手機殼等,6月26日原內嵌於潮自拍的美圖定制接入超5億用戶數的美圖秀秀,從而共享美圖更大流量。

在美圖定制中,用戶可得到三種模式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第一,美圖定制與優選OEM制造商進行合作,為用戶生產定制的優質商品;第二,美圖定制與知名品牌合作,用戶可以在此合作商品基礎上做個性化定制,然後通過美圖定制優選OEM制造商生產;第三,美圖定制與授權IP合作,為用戶提供創意素材,通過美圖定制優選OEM制造商生產。

據了解,未來美圖定制將與更多的熱門IP,設計師、設計團隊以及品牌商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個性消費選擇。而基於美圖逾11億海量用戶及680億張的年圖片處理數據,美圖定制將進一步打通美圖核心app矩陣,為全平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以下為美圖電子商務高級副總裁張君問答實錄(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1、美圖定制與其他定制類平臺有何異同?

張君:做定制我們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美圖每天會產生兩億張照片,我們希望通過美圖AI技術可以轉化成可以定制的,更有效果的圖案,定制成不同的商品。

供應鏈是定制的核心。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店的定制,但是沒有規模,在品質和定制玩法上都很老套,基本都是C2M定制,很多商家是跟不同工廠合作,成批下單,一個單可能要15天左右才能發貨,因為它要規模化生產,要開模,我們是不需要模板的,可以直接成衣,今天下單明天發貨,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

這背後我們跟一家全球最頂尖的供應鏈工廠簽了獨家戰略合作,他們為這個項目投資兩億在建所有供應鏈的機型設備,我們前端的數據和供應鏈是完全打通的,用戶下單後直接導入後臺的機器設備打印,出來就可以包裝發貨,每天能做到幾萬單到幾十萬單的量產。

我們主要負責選擇面料、款式等,到這個設備上實現生產,每個商品出廠時我們會做QC檢測。這個設備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實現服裝、手機殼、家居產品等任何品類的生產。現在美圖定制接入了美圖秀秀,用戶在美圖秀秀修圖到保存分享時可以把這個圖片直接拿來做定制。現在在做測試,保存頁面分享每天有四五千個流量。

2、如果這個設備這麽厲害,是否意味著別人也可以做到?

張君:是機器+我們,有設備,沒有那麽多用戶流量,沒有產生那麽多照片也沒用,美圖的核心在圖片影像的改變和大量用戶群體,產品的設計,供應鏈是可以適配你的影像做各種個性化的打印,是可以單件起定的,每人都可以定一件,第二天就可以發貨,處理能力很強。

3、傳統工廠應該是規模化生產,可以減少單件成本,但是一個人下單,如何去控制成本?

張君:柔性供應鏈是可以實現單件生產,我們過去看到的是要開模的,定一套衣服萬件起才便宜。新的設備是一塊布,進去之後可以出來一件衣服,直接機器裁剪,不需要開模,我們只有面料的成本。

4、目前美圖定制的品類並不多,未來有拓品計劃嗎?

張君:不會一下擴得很多,一個潮牌沒有幾個品類也能做得很大,把一個單品做到極致是很牛的,關鍵是這個單品是不是能夠吸引用戶,多不一定好,少不一定做不大,美圖手機一款也能做到很大。美圖定制是基於用戶怎麽能把每一款做爆,一下子做很多會死得很快。

5、單品爆款和網易嚴選有點像,模式上有什麽差別嗎?

張君:嚴選整體模式是ODM,找到全球最好的供應鏈,基於品質做性價比的商品,我們跟他們在供應鏈上是一只的,只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做了增值服務,給消費做了個性化升級,可以定制自己的玩法。

6、對於美圖定制而言,現階段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張君:創新,產品的玩法上要不斷調整。美圖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同的玩法,今天上了一個新的濾鏡,用戶覺得很棒,大家去玩就會有轉發。美圖的核心是圖片處理的技術能力,我們會出不同的玩法,馬上可能會上一個基於美顏LOGO的玩法,玩自己名字的LOGO。怎麽把效果前置,我們希望幫助用戶用技術手段把藝術做得更好。

7、純用戶定制之外,未來會不會加入更多美圖的設計?

張君:我們正在做設計師平臺,會拉更多有設計能力的人進來,比如不同美院的學生,他們可以在美圖定制開不同的社區店。設計師的作品我們是跟他分成的,社區電商的模式,我們是提供核心的供應鏈玩法,更多的有2C能力的設計師包括用戶在里面可以有他們的玩法和作品,申請不同的小鋪去服務更多C端用戶。

美圖定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33

上市公司並購掛牌公司掀高潮 三季度披露交易金額超百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9/1152619.html

每經記者 冷輝 每經編輯 畢陸名

近期,新三板掛牌公司被A股上市公司並購的公告可謂不絕於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發現,截至9月末,2017年三季度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案例宗數、交易金額均再掀高潮,分別達到45宗、164億元。與此同時,2017年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披露可查的交易規模已經高達380億元,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交易規模,是2016年全年的1.25倍,為歷年最高。

對此,中國民族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廣澤峰認為,新三板公司數量眾多,很多好的企業都已經在新三板市場上掛牌了,上市公司尋求並購重組標的無需再像以前,找券商投行、投資顧問、中介機構等尋求標的。新三板公司治理相對規範、財務數據和信息披露透明,從新三板市場來尋找並購標的,要比以前省事兒得多,可能上市公司直接從新三板市場多尋找一下,自己就跟掛牌公司聯系上了。

上市公司淘金新三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以首次公告日為時間節點,剔除目前“停止實施”、“未通過”、“暫停中止”的並購項目,截至9月末,2017年第三季度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並購掛牌公司案例有45宗,披露的並購交易規模高達164億元,為史上最大季度。

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淘金新三板切切實實地掀起了一波熱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上述數據統計方式梳理發現,截至9月末,首次披露可查的2017年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披露可查的交易規模已經高達380億元,為歷年最高。

自新三板市場擴容以來,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經從2013年底的不到400家,迅猛增加到11590家(截至2017年9月27日),而這相較於2016年底的過萬家掛牌公司數量僅凈增長一千多家。顯而易見,掛牌公司數量走過了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的快速生長後,在2017年增長明顯放緩。

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的交易金額增速變動趨勢也是類似的情形。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該並購規模僅有4.3億元,此後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四年每年都能保持至少一倍以上的同比增長速度。2015年全年,上市公司並購掛牌公司的交易金額已經達到208億元,這是歷年中首次超過百億元規模。2016年全年並購交易規模再上臺階達303億元,同比增長46%;今年來已有380億元的並購規模,相較於之前幾年的基數低、增長快,增速已經明顯走低、但規模更巨。

就近期來看,2017年8月和9月(截至9月24日)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的案例屢屢見諸相關公司公告,兩個月份均有14宗。例如,大北農(002385,SZ)9月19日公告稱,擬以現金2.8億元收購榮昌育種(430762,OC)45.61%的股權。同日,中環裝備(300140,SZ)公告稱,擬以發行股票並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兆盛環保(836616,OC)控股權。9月20日,科大智能(300222,SZ)披露重組預案稱,擬重組對象包括新三板掛牌公司英內物聯(837970,OC)100%股權。

新三板並購池效應凸顯

一方面是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交易案例的大量出現和資產並購規模的上升;另一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新三板做市指數卻跌跌不休。從2017年3月29日三板做市指數創下近十個月內的新高1162.54點之後,新三板做市交易就一直不斷地萎靡,截至9月27日三板做市指數收盤1005.52點,而前一日更是盤中創下1002.87低點,三板做市指數不斷逼近千點大關。

記者據Choice數據統計,在2017年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案例中,有據可查的37宗交易案例並購標的市盈率中,27宗的市盈率均低於25倍,市盈率10倍以下的也有13宗。那麽,三板做市指數的不斷下跌,帶動市場板塊的估值整體下移,是否促進了並購交易規模的上升?

對此,廣澤峰認為做市指數的持續下跌更多的是流動性問題,新三板公司估值的下降也有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變化等因素。市場估值的下降是導致並購增多的一個因素,但並購也提供了一個退出的路徑,以前投資機構等股東方可以從掛牌公司轉為做市轉讓之後進行退出,現在就比較困難了,而被上市公司並購可以更容易實現退出。

此外,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認為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案例的增多有多種原因。一是並購增多也確實說明新三板太低迷,並購增多一般發生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二級市場活躍的時候並購才低迷。新三板現在確實處於“冰點”,流動性很差、做市指數逼近千點,之前的某些政策期待未達預期、未來的政策預期不明朗,新三板公司只有去A股IPO排隊、或者被並購,才能更好地解決企業的流動性問題,也能解決那些新三板投資基金的退出問題。另外新三板市場低迷,並購的話一方面企業願意賣、一方面價格也不會太高,投資基金也能實現退出。二是IPO提速A股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並購市場潛在買家變多了。三是A股公司大多是傳統型企業,有不少轉型升級需求,新三板又是最大的一個新興產業並購池,吸引A股公司來尋找新興產業標的,這是產業結構所決定的。四是新三板有一萬多家企業,公司基數大、被並購的概率自然會高,掛牌公司也相對更加規範、透明,以後也會更加規範透明,優勝劣汰留下的大多都是好的企業,也更便於被收購。

“聯姻”並非易事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上市公司淘金新三板的進程也並非都能成功,最後終止並購的案例也不在少數。華圖教育(830858,OC)此前曾多次征戰A股,最後均告失利。而最新的案例是,融鈺集團(002622,SZ)日前表示“因受到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暫時無法形成具體可行的方案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即終止現金購買駿伯網絡100%股權的事項。

從2016年以來的逾200宗並購案例來看,TMT等互聯網類行業獨得上市公司青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分列前三。並購案例標的新三板公司股東戶數在50戶以下的有140宗,協議轉讓方式的超過160宗。而並購目的,則主要是多元化戰略、行業整合、橫向整合三種居多,其他有業務轉型、借殼上市等。

廣澤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只要不是並購重組新規等明確禁止的情形,屬於正常的上下遊整合等類型的資產重組,大概率都能成功,前提是價格等方面得談攏。

張馳認為,並購重組事項一般流程多、時間跨度長,本身成功的案例十占其五就已經不錯了。中間比如完成盡調、商談價格、出現第三方競價等都可能會有問題存在,一旦開始停牌籌劃並購重組、雙方開始商談,最終能否成功都是不確定的。同時新三板公司如果小股東過多,不好協調也可能會導致並購失敗,一旦企業做市了、散戶太多也會麻煩,所以協議轉讓、股權結構簡單、股東數量少的公司更容易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