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薛宇飛)北京市住建委近期發布通知,擬將二手房房屋買賣合同自行成交版和經紀成交版合二為一,並以合同約定的房屋成交價格作為繳納稅費的依據。對此,有媒體認為,這將使北京二手房網簽價格大幅度提高,同時個人需要繳納的個稅及增值稅也會大幅增加,“北京二手房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表示,上述解讀並不準確。該項政策對北京的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並不大,打擊“陰陽合同”,需要在稅費征繳和普通住房認定上努力。
據了解,在北京二手房市場上,一直存在著“陰陽合同”的做法,即達成兩個合同。一個是房屋實際成交價格的合同,另一個則是通過減少家具、裝修等款項,降低成交價格,並用該合同向相關政府部門報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網簽合同,以此達到降低稅費的目的。
2017年12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及相關經紀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意見),擬規定,《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將自行成交版和經紀成交版合二為一,並將涉及經紀服務的內容納入經紀服務合同文本予以規範。
北京市住建委介紹,該合同範本明確房屋成交價格的構成及金額,在文本中指明,“該房屋附屬設施、家具家電、裝飾裝修等有關價格已全部包含在上述房屋成交價格內”,並進行了詳細列舉,防止買賣雙方為了規避稅收,將房屋成交價格拆分為凈房屋價格和裝飾裝修等價格的情況發生。同時文本要求房屋轉讓價款、申請貸款與申報的房屋價款、繳納稅收時申報的房屋價款一致,減少交易中出現的“陰陽合同”。
該合同範本中寫道,買賣雙方不得為規避房屋交易稅費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格的合同,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此,有市場人士解讀稱,如果該合同範本正式執行,就意味著“陰陽合同”這一潛規則將退出歷史舞臺,北京二手房網簽價格將大幅度提高,同時個人需要繳納的個稅及增值稅也會大幅度提高。
如果該項政策真正實施,二手房網簽價和稅費會大幅提高?
張大偉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這項政策或許並不能起到打擊“陰陽合同”的作用。雖然官方給出合同範本,但具體如何使用,還是房屋買賣雙方自己決定。
張大偉認為,由於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所謂的會對北京房地產市場產生的影響並不大。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此次征求意見,是對房屋交易價格給予了更大的規範,會減少房屋產權糾紛的發生,對規範交易秩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陰陽合同”長期存在於二手房交易市場,不僅導致二手房市場價格失真,也不可避免地在房屋買賣交易中產生一些產權糾紛。
究其原因,張大偉認為,買賣雙方之所以簽署“陰陽合同”,壓低網簽價格,主要是為了規避交易稅費。
2014年9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調整了北京普通住房的價格認定標準。除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以下兩條硬性標準外,價格紅線設置在了五環內為單價低於3960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468萬元;五環到六環為單價低於3168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374.4萬元;六環外為單價低於2376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280.8萬元。至今,關於普通住宅的標準,再未調整過。
據了解,北京市普通住房交易的稅費主要包括契稅、個稅、增值稅及附加,若被買賣房屋上次交易時間超過2年,將免征增值稅;如果達到“滿五唯一”的標準,個稅和增值稅都將免征。
但是,一旦房屋交易價格超過上述標準,就將被認定為非普通住房,除契稅外,5.6%的增值稅在所難免,同時還要繳納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這無疑增加了購房人的負擔。如今,經過本輪房價上漲,在北京的二手房市場上,已經難覓普通住房身影。對普通住房的認定,已經明顯偏低。
張大偉表示,正是出於對稅費的規避,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就出現大量的壓低網簽價格的現象。而要正在解決“陰陽合同”,則需要在稅收征繳和普通住房認定上有所改變。
嚴躍進則提醒,對於二手房買賣來說,購房者一定不要有做虛假交易的做法。他稱,將網簽價格調低,稅費可能下降,看上去比較劃算,但無形中形成的新費用會增加。若是出現房屋買賣糾紛,虛假交易本身也不受保護,這些都需要購房者嚴格按照交易秩序進行。
中新經緯客戶端了解到,在一些實際操作中,壓低網簽價格後,房屋總價格的下降,會導致購房人從銀行申請到的貸款減少,反而需要更多的首付款,提高了買房難度。
“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10%是我們的目標,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從4月1日開始執行第一批措施,也就是說有的企業在5月初交4月份電費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變化。”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今日(19日)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張滿英所說的降電費措施,在國家發改委剛剛發布的《關於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有所體現。
《通知》顯示,4月1日起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全面落實已出臺的電網清費政策;督促電網企業組織清退已向電力用戶收取的臨時接電費,減免余熱、余壓、余氣自備電廠政策性交叉補貼和系統備用費;推進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改革;進一步規範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臨時性降低輸配電價;將省級電網企業已核定的規劃新增輸配電投資額轉為用於計提折舊的比例由平均75%降至70%,減少本監管周期定價成本,並相應降低輸配電價。
近年來,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取得了積極成效。
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2017年,通過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清理金融、進出口等領域和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規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等措施,累計減輕企業負擔超過5000億元。
其中,降低企業用能成本,超過3200億元;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為企業減負超過300億;規範金融領域收費超過300億元;清理規範其他經營服務性收費超過了900億元;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480多億元。
關於下一步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的具體措施,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嶽修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外,今年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電信資費和交通物流領域進一步采取措施,同時規範部分中介服務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涉及金額超過700億元;加強地方天燃氣輸配價格的監管,指導地方抓緊制定出臺省(區、市)內天然氣短途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監管規則,及時開展成本的監審,重新核定省(區、市)內輸配價格,規範輸配企業收費行為,把天然氣用戶的負擔降下來,涉及金額約10億元。
“我們預計今年可以減輕社會負擔超過1500億元,加上財政部牽頭負責的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措施,就可以圓滿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的目標。”嶽修虎說。
在制度建設上,法律法規不再做強制性要求的服務項目,其收費一律從目錄清單中取消,對於有條件形成充分競爭的服務項目,其收費一律放開。同時,將進一步取消、停征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持續做好清理規範涉企收費、降低企業成本工作,給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嶽修虎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通過三方面措施,預計今年可以減輕社會負擔超過1500億元,加上財政部牽頭負責的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措施,就可以圓滿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的目標。
嶽修虎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降低企業用能、物流等成本,讓企業真正得到實惠。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預計全年可減輕社會負擔超過1500億元,加上財政部牽頭的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可以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地方一起,註重標本兼治,規範費權,降費到位,努力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以下為文字實錄: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我想問的是除了剛才介紹的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之外,還有哪些具體的工作安排?謝謝。
嶽修虎: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這項工作,我們在“兩會”期間就開始做落實準備,“兩會”一結束,我們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進相關工作。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今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剛才已經介紹過的降低電價方面的措施。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還是我們減負工作的重頭,今年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涉及的金額超過了800億元。二是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在電信資費和交通物流領域也進一步采取措施,同時規範部分中介服務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涉及金額超過700億元。三是加強地方天燃氣輸配價格的監管。我們會指導地方抓緊制定出臺省(區、市)內天然氣短途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監管規則,及時開展成本的監審,重新核定省(區、市)內輸配價格,規範輸配企業收費行為,把天然氣用戶的負擔降下來。這部分措施涉及金額約10億元。
通過這三方面措施,我們預計今年可以減輕社會負擔超過1500億元,加上財政部牽頭負責的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措施,就可以圓滿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的目標。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我們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還要加強制度建設,在長效機制和規範費權上下功夫,主要是完善全國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將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比如說法律法規不再做強制性要求的服務項目,其收費一律從目錄清單當中取消,對於有條件形成充分競爭的服務項目,其收費一律放開。同時,我們也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取消、停征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持續做好清理規範涉企收費、降低企業成本工作,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
記者10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根據近日簽署的中日間有關社會保障協定,日本將免除中國在日本投資企業的派遣員工、船員、空乘人員、外交領事機構人員和公務員繳納厚生年金和國民年金的義務,中國將免除日本上述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義務。
據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協定》的簽署將有效維護兩國在對方國就業人員的社保權益,減輕雙方企業和人員的社保繳費負擔,進一步便利兩國經貿和人員往來。
據了解,中日政府間社會保障協定談判於2011年正式啟動,雙方於2018年1月共同對外宣布實質性結束談判。此前,中國已分別與德國、韓國、丹麥、芬蘭、加拿大、瑞士、荷蘭、法國、西班牙、盧森堡簽署了雙邊社會保障協定。
2樓提及
都係呢句, 可賣7-8K 一尺
借9乘
30萬上車, 供35年
大把人OK
上車無望, 在乎有冇吉士, 不在乎有冇實力
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8樓提及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
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8樓提及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
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10樓提及8樓提及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
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係三代
7樓提及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11樓提及10樓提及8樓提及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
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係三代
試用根以往作比較, 50年前,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等
一層樓幾錢? 普通人既工資大約幾多?
買一層樓, 儲首期儲幾耐?
利息幾多? 供幾多年?
以前買樓同而家買樓, 邊樣難D?
11樓提及10樓提及8樓提及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
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係三代
試用根以往作比較, 50年前,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等
一層樓幾錢? 普通人既工資大約幾多?
買一層樓, 儲首期儲幾耐?
利息幾多? 供幾多年?
以前買樓同而家買樓, 邊樣難D?
15樓提及
樓我冇咩意見, 不過樓價太高會令好多人不能安居樂業. 其實05-06年既樓價就是最好啦.
13樓提及11樓提及30年前,一層全新居屋應該係十幾萬-穗禾苑,當時普通打工仔(藍領)應該係月薪$2k-3k左右現在,一層30年樓齡既穗禾苑,百幾二百萬,而家普通打工仔(白領)月薪都係$10-20k10樓提及試用根以往作比較, 50年前,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等一層樓幾錢? 普通人既工資大約幾多? 買一層樓, 儲首期儲幾耐? 利息幾多? 供幾多年? 以前買樓同而家買樓, 邊樣難D?8樓提及係三代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17樓提及13樓提及11樓提及30年前,一層全新居屋應該係十幾萬-穗禾苑,當時普通打工仔(藍領)應該係月薪$2k-3k左右現在,一層30年樓齡既穗禾苑,百幾二百萬,而家普通打工仔(白領)月薪都係$10-20k10樓提及試用根以往作比較, 50年前,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等一層樓幾錢? 普通人既工資大約幾多? 買一層樓, 儲首期儲幾耐? 利息幾多? 供幾多年? 以前買樓同而家買樓, 邊樣難D?8樓提及係三代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不能用居屋
18樓提及17樓提及咁用九龍站呢便來講,當日九龍站有幾個盤都是四千蚊,現在都過萬了13樓提及不能用居屋11樓提及30年前,一層全新居屋應該係十幾萬-穗禾苑,當時普通打工仔(藍領)應該係月薪$2k-3k左右現在,一層30年樓齡既穗禾苑,百幾二百萬,而家普通打工仔(白領)月薪都係$10-20k10樓提及試用根以往作比較, 50年前, 30年前, 20年前, 10年前等一層樓幾錢? 普通人既工資大約幾多? 買一層樓, 儲首期儲幾耐? 利息幾多? 供幾多年? 以前買樓同而家買樓, 邊樣難D?8樓提及係三代7樓提及依家都可以去到35年了遲D可能有40年或者50年再者變到日本咁 供三年
我做銀行個朋友同我講... 上面有指引, 全部客只要UNDER 40 全部SELL 30-35年....
22樓提及
其次, 呢個諗法本身己唔太要得 我地80後80年出世, 2000年岩岩20歲 望咁早可以參考, 但講當年有咩意思, 連自己未出世前既樓都想買埋? 貪心都唔好咁過份丫... 當年經歷日本仔, 國共, 67暴動, 紅衛兵就在新界隨時衝過黎, 83 年前景未明 個時既風險危機, 點能同而家相比, 就算個時樓價較低, 亦絕對合理 但的人就用同等數字去計, 得出黎既結果點會正確? 連參考價值都無
26樓提及
買乜都要有吉士, 鉛筆小生兄道出重點了 至於手邊有冇錢, 就是個人考慮了 而家一代人就係又要貪心又無膽, 這才是最大問題 上一代人又貪又有膽, 走得切上岸, 走唔切就哈哈哈 倫敦情況比你想像惡劣 像所有大城市一樣, 舊唔舊睇邊一忽啦 但倫敦中心區, 海德公園個頭己經全部係阿拉伯人, 俄羅斯人的天下 英國人己經無能力負擔個度既樓價, 被逼出外圍 過多20年, 香港會否變到咁, 仍是未知數呢...
28樓提及
20年後....富貴地方主要用國語...哈哈 真新穎的想法, 現在聽有點天荒夜談的感覺 細細想想也未必不可能 希望不會有這麼一天的降臨吧 因為真到那一天, 香港的價值己徹底消失...
30樓提及
如果北大人完全進駐香港 香港己淪為大陸的一個城市, 又怎及得上北京, 上海, 甚至深圳? 我意思是香港沒有利用價值 正解是真有那一天, 香港的利用價值己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