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個月拆息5年新高 供樓負擔升

1 : GS(14)@2016-01-19 22:37:50

■專家認為,拆息上升速度溫和,但H按用家要有心理準備,稍後或有機會要轉用P按。資料圖片


【本報訊】資金流走效應下,本港銀行同業拆息抽高,3個月拆息升至0.44871厘,屬2010年中以來逾5年新高,新造或已造H按的業主,供樓負擔略為上升,惟有分析指出,在龐大的銀行結餘下,拆息僅會緩慢向上。目前3個月美元拆息約為0.62厘,與同期港息差距約0.17厘,分析指,若果資金加速流走,將會使本港加息步伐加快與美息貼近,而港滙跌穿7.8心理關口下,3個月港元拆息(H)微升3、4點子至約0.45厘。渣打香港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認為,拆息升幅雖然輕微,但可算是美國去年底加息後,首次港息跟隨美息向上走,惟目前港元銀行體系結餘仍然龐大,港元息率上升速度不會很急。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稱,離岸隔夜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但一周及以上拆息相對較高,預計情況屬短期,料很快回歸正常水平。拆息向上最首當其衝的,是H按用家。據本報統計,假設樓價400萬元,承造八成按揭,分25年攤還,3個月港元拆息上升後,每月供款將由13,751元,增加47元至13,798元。假設樓價是600萬元,每月供款則由20,627元,增加70元至20,697元。




用家稍後或需轉用P按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目前八成選用H按,拆息上升速度溫和,而且H按設封頂(與P按睇齊)。不過H按用家要有心理準備,稍後或有機會要轉用P按。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表示,H按實際利率為1.96厘,仍較P按為低,要拆息抽升至0.45厘,H按才與P按睇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9/19457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33

房價負擔超越香港深辣招抑炒樓 增二手交易稅

1 : GS(14)@2016-03-16 14:20:49

■內地一線城市樓價暴漲是兩會焦點議題,圖為上海一個遭鏟平的住宅用地。法新社


【兩會聚焦】一線城市房價暴漲!深圳房價負擔已超過「全球房價之巔」香港了,昨推新招4月上調交易稅五成。全國住建部部長昨被問及樓市會否崩盤,大耍太極,又稱穩定一線城市房價已收一定成效。「等於甚麼也沒說!」網民狠評官員廢話,也有人聽出弦外之音:「部長口中的『穩定房價』等於『穩定上漲』。」全國人大住建部昨日記者會,部長陳政高昨被追問樓價暴升問題,稱春節後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現在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穩定一線城市和部份二線城市房價。被問到有指現中國房地產市場和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中國樓市會否崩盤?」陳回應稱時代不同,而且中日國情不同,不能相提並論。陳形容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企穩回升,但分化日趨嚴重,三四線城市庫存嚴重;仍強調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變,對房產市場平穩發展充滿信心。有記者問「有機構估算深圳的房價負擔已經超越香港成為世界第一了,您怎麼看?」部長回答:「有能力也有條件逐步穩定本市(深圳)房地產市場。」



「買得起房的都可移民了!」

深圳樓市昨傳出新調控,央視報道4月1日起深圳二手房交易評估價格將上調約50%,交易稅費將同比大增,分析稱此舉可打擊短線炒房客,為房價過快上漲降溫。據中原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去年深圳二手住宅價格上漲59%,刷新國內單個城市年度房價漲幅紀錄。深圳地產仲介梁小姐告訴《蘋果》,炒得最火的南山區,去年一年樓價翻倍,近期各種調控風聲確令近兩個月樓價稍穩:「客人觀望中,看是現在買還是等年底,深圳樓價不看跌啦!這陣子正在炒東莞和惠州,因通地鐵。」上海2月份取代深圳領漲全國,昨央行上海總部宣佈,上海個人住房貸款2月份增加了209.6億元人民幣。目前上海市區樓楊浦區為例,隨便都要七、八百萬人民幣一套,市民興嘆:「買得起房的,都可以移民了!」



專家指人造繁榮易爆破

內地降息降準加槓桿,入市的錢越來越多。去年底以來樓市熱也延至部份二線城市,南京、蘇州、杭州、武漢、合肥等。高盛報告指降價不是政府調控目的,中國一線房產仍會升:「政策更可能旨在抑制漲幅,而非尋求房價轉漲為跌。」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刊出內地多名專家文章,警惕中國房地產泡沫,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劉淵表示,中國樓市是人造繁榮:「目前,房價高速增長已脫離收入和經濟增長的基本面。」財經作家葉檀指:「以往內地一線城市防漲總以香港作指標,去年按房價收入比算,深圳早已超於香港,泡沫之聲不絕於耳」。《蘋果》記者/新浪網/中國證券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6/195314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21

30%可負擔房屋都唔夠?市議員:100%才可解決迫遷

1 : GS(14)@2016-05-21 17:49:34

由美國三藩市市長李孟賢(Ed Lee)提出的「可負擔住宅密度獎勵計劃」(Affordable Housing Density Bonus Plan)不斷遭市議會及社運團體批評無法解決低中收入家庭迫遷的問題,有市議員就提出100%可負擔住房的替代方案,希望可以有關問題。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李孟賢的獎勵計劃藉地積比率的嘉獎制度,換取發展商額外興建30%低中收入可負擔房屋;除了規定的12%可負擔房屋,發展商只要方案中再增加18%中收入可負擔房屋,意味發展計劃的用地可增加兩層樓,並享受多項政策鬆綁。惟有關計劃被批評無法照顧中低收入家庭,反而令迫遷情形惡化。除了「可負擔」的價格有爭議外,若發展商興建的是豪宅或一般市場價格的房屋,將會拉高鄰近社區的樓價,導致更多人「有樓無錢住」。第一區市議員馬兆光(Eric Mar)及第三區市議員佩斯金(Aaron Peskin)提出替代方案,在「可負擔」的定義、獎勵資格及發展政策鬆綁三方面提出改善方法。他們多次強調絕對支持發展,但要顧及公平正義,「正確的密度獎勵辦法」(density done right)。他們的計劃目標是100%的可負擔房屋,即是整棟樓宇均是可負擔住宅的發展方案,才能獲得地積比率上的嘉獎。因此,市政府為「密度獎勵計劃」提供的200多個發展地點,將能興建1.5萬個可負擔住宅單位。新方案若通過,「可負擔」的定義也會不同。都市規劃委員吳心維(Cindy Wu)透露,目前市政府的「區域」(regional)計算方式把灣區較富裕的區域,例如馬林郡(Marin City)也算進去,地區收入中位數(Annual Median Income, AMI)因此會上調。賬面上,單人100%的AMI金額約7,000美元(約5.46萬港元),「但實際上其實比較低」。他們計劃將「區域」計算改為「社區」收入的衡量,這樣根據各社區狀況,可負擔房屋的設計和提供會較有彈性。雖然市政府幕僚保證不會容許迫遷或拆除原住屋,但吳心維直言:「我從來沒有看到白紙黑字寫在法例上。」至於替代方案是否有足夠誘因讓發展商捨棄建造市場價格的樓宇,轉而選擇興建可負擔房屋,佩斯金認為若再有市政府補貼,會更吸引,「不管興建哪一類型的樓宇,其實都可以有獲利,所以其實是有錢賺的」。他又指,這樣的密度和高度優惠在發展法例相對嚴格的三藩市,其實不常見,故新方案在不破壞原社區文化和生態的情形下,確有其經濟和規模效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9/19618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11

澳門青年 呻要家人助上車指供應不足 樓價回落仍難負擔

1 : GS(14)@2016-06-06 03:15:16

■澳門樓價經過兩年的深度調整,近月開始有回穩上揚的趨勢。



【海外樓市】澳門與香港一樣有樓價堅離地的問題,即使過去兩年澳門樓價由高位回落約45%,仍然處於超過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的水平,記者到澳門直擊,發現澳門年輕人對買樓感到無力,有意見認為沒有家人的幫助,基本上無法上車,「屋企人都要幫手先畀到首期」。受訪的澳門人坦言,不期望政府能夠幫助市民上車,「澳門人好沉默,唔似香港人敢出嚟抗議」。記者:溫潤潔 陳新政攝影:黃耀興


今年30歲的梁先生從事文職工作,他認為澳門樓價的確好貴,就算近年回落仍然對市民上車無幫助:「澳門樓價跌咗幫助唔大,五年前開始已經有升嘅迹象慢慢升上去,都係畀人炒。」



冀政府遏地產商炒樓

梁先生表示自己兩年前花了300多萬元買了一個單位,都是要靠家人幫助才能上車:「屋企幫手畀首期,而家供樓係人工三分一,都好犀利。」他認為澳門供應其實不足,加上有外勞,更令到整個澳門不夠屋住,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出手:「出啲政策限制地產商唔可以炒樓,好似外國咁都會保障番啲市民,唔會話畀啲地產商任意去炒樓。對政府不滿都有嘅,但因為澳門人比較沉默,唔似香港人會示威咁,小型示威都有嘅,但冇乜作用。」朱先生今年40多歲,十年前已經在澳門置業,「買咗樓好耐,而家升到十倍以外。點解澳門樓咁貴,因為人多、樓少,賭場開咗人工高咗,租客多咗。人工高咗,租樓嘅人多咗,冇地方住就要買。」27歲的張先生更指自己根本冇可能買到樓:「咁貴點睇啫?」



4月成交價量俱升

澳門樓市由2004至2014年,經歷黃金十年,惟博彩毛收入由2013年高峯期3,618億元,降至2015年2,318億元,跌幅約36%,拖累期內物業交投縮減。參考澳門財政局資產轉移印花稅住宅單位統計,2014年4月高位平均實用呎價達12,225元,至今年3月實用呎價報6,758元,累跌幅度約45%。經過兩年深度調整,4月市況明顯反彈,優質物業成交帶動下,新報實用呎價7,316元,按月回升約8%。成交宗數有1,087宗成交,按月大幅增加84%,為近兩年來首次單月錄得逾千宗,價量俱升,扭轉弱勢局面。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5月博彩毛收入183.89億元,按月上升6%,連同首4個月735.17億元,合共919.06億元,利嘉閣澳門地產區域董事馮偉航估計,今年博彩毛收入約2,000億元,未必超越去年,但樓價升跌亦取決供求,現有成交支持,趨向正面發展,冀望全年樓價上升5%至8%。


■梁先生

【澳門居民心聲】

梁先生:「本身30歲,覺得澳門樓價好貴,基本兩萬蚊(月薪)樓下都好難買得起囉,都要靠屋企人幫先有機會買到,就算樓價跌咗都幫助唔大。」


■張先生


張先生:「27歲都冇可能買到樓,一定要父母幫手先得,就算近期推出澳門政府經濟房屋(等同香港居屋)也不一定有份,因排完仲要抽籤。」


■朱先生


朱先生:「今年40幾歲,十年前已經喺澳門置業,覺得澳門樓貴得離譜,因為人多、樓少,賭場開咗人工高咗,租客多咗。冇地方住就要買㗎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5/19641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08

港樓價高 負擔唔起

1 : GS(14)@2016-09-24 23:29:05

模特兒Fiona本來與家人住港島東區公營房屋,由於內櫳細小,沒有自己房間,私隱度及貯物地方不足,近年搬出來租住私樓單位梗房,與業主相處融洽,感覺良好。雖然有想過買樓,但覺得樓價太高,負擔不起。「1萬幾蚊人工,但1呎都萬幾蚊,只能買1塊階磚,唔知儲到幾時,太大壓力,買完都唔開心」。
Fiona指出,樓價高得不值,以很貴的價錢,買到的單位不大,即使將來有錢,未必在香港買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4/19779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813

供樓負擔無計入通脹

1 : GS(14)@2016-10-17 08:07:42

■有學者指,由於物業可再出售,成為業主投資收入,故國際慣例不會將置業成本計入CPI。



【本報訊】經常有人批評消費物價指數(CPI)未能反映居民負擔,尤其是供樓並沒有納入計算,有學者解釋供樓屬投資,不算是消費,故不獲納入,惟外國早有輿論倡議樓價須計算在內。


租金佔CPI比例升幅小

CPI有計算租金支出,若果調查住戶屬自置戶,則會採用租金等值法,假定其居是租住而非自住,以評估租金支出。星展香港經濟師盧明俐謂,租金支出屬量度樓價的代理指標(Proxy),樓價升租金亦升,經已反映樓價升跌。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由於物業可以再出售,成為業主的投資收入,不算一次性支出,是故國際慣例均不會將置業成本計入CPI,而且現時差估處指數、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亦能反映市民負擔。英國亦是自2013年起,才將租金等值法納入CPI指數,以反映供樓者負擔。不過,當地早有人批評,接近65%英國人自置物業,對他們而言物業屬居所,不屬投資,故此CPI未反映居民負擔。事實上,本港過去5年CCL已經接近倍升,不過租金支出佔比僅升3個百分點至34.3%,在居民收入未有顯著上升情況下,反映CPI確實有盲點。麥萃才謂,樓價確實影響用戶每月支出,不反對推出結合供樓負擔(每月供款、按揭息)及家庭支出的新指數,不過相信統計有困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33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78

高富諾:逾兩成港人指樓價難負擔

1 : GS(14)@2016-10-18 08:13:46

【本報訊】高富諾亞太區分公司昨日就香港居民對生活質素看法,發表民意研究報告,結果發現有超過三成市民認為香港未能提供優質生活,當中約有三成人認為未能提供良好的管治及政治環境,以及人口密度太高,另有逾兩成人認為難以負擔物業。同時,對於香港住宅單位面積有越來越細的現象,高富諾亞太區行政總裁查燿中認為,隨着城市化發展,世界各地都面對人均居住面積減少的問題,不止是香港。近期樓市的確是回升,但他強調公司自身在香港市場投資是長線,不會因短期波動而加大或減少在香港投資。有關研究計劃早前聯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合作,於今年8月底至9月中期間,電話訪同共1,000名香港18歲以上的市民。結果發現,有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滿意甚至非常滿意其居住的社區,另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提供良好生活質素,其中交通便利(42.1%)及方便購買必定品(19.5%)是受訪者喜愛其社區的主因。此外,有21.6%受訪者最希望可改善交通便利及社區設施(15.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8/19804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16

美勢加息 港拆息衝高分析:Hibor料明年見0.6厘 供樓負擔恐增

1 : GS(14)@2016-11-17 11:10:56

【本報訊】美國聯儲局下月加息機會高達96%,市場對加息0.25厘近乎沒有懸念,1個月港元拆息亦率先從今年低位,攀升0.17厘至0.37厘,6個月期拆息亦創7年半新高,分析認為,美國來年將會加息最少2次,港銀拆息將在現水平升至少0.2厘,意味使用H按的供樓一族負擔將略增;不過香港最優惠利率(P)及儲蓄利率料難跟加。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陳家雄



聯邦儲備基金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下月14日加息可能性高達96%,創今年新高,反映目標利率將會由0.25至0.5厘,升至0.5至0.75厘。


最優惠利率未必跟加

昨日財資市場公會顯示,同業拆息(Hibor)6個月期見0.9975厘,較昨日0.98012厘上升,若果明天升破1厘水平,將會是自2008年5月以來首次。此外,反映供樓負擔的1個月期H,則報0.37134厘,較今年5月低位累計抽升近0.17厘。銀行家普遍認為,在現時銀行體系結餘高達2,600億元下,除非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實施更激進的財政政策,令貨幣政策有更大收縮空間,否則即使下年美國加息最少2次,香港最優惠利率及儲蓄利率難升,並非影響樓價的最主要因素。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稱,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能否落實企業減稅暫未知,但基建政策較容易落實,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取代寬鬆貨幣政策,估計最少可以加兩次息,若特朗普主張都能落實,加息次數可高達3至4次。即使儲局由現水平加息至1厘、1.5厘,馮孝忠不認為會令本港資金急速流走,始終銀行體系總結餘仍水浸,「下年H或會由現水平0.37厘,升至0.6厘」。


港滙明年料續偏強

馮孝忠指,港美息差亦不會闊至令港滙急跌,「P亦無條件加,除非特朗普的政策讓人始料不及」。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若果H持續上升,與P差距收窄,銀行將會有加P的誘因,不過要視乎H上升速度,而這取決於銀行體系總結餘的流走速度,而資金流走速度則取決於美息。林俊泓估計,下年美國聯儲局加息兩次,對港息影響輕微,「除非P與H差距收窄至僅得2厘至3厘(目前逾4厘),否則香港好難加息」。展望港滙走勢,他認為下年可試7.77水平,仍處於較強水平。渣打香港個人金融業務存款主管麥傑良表示,近日本港拆息上升,主要是因為港美息差拉闊所致,至於未來本港儲蓄利率會否上升,則視乎本港資金流走度,近日亦只有1至2間銀行加港元存息。中原按揭經紀董總經理王美鳳指,港美息差至少要拉闊至0.5厘,才會對港息造成較明顯影響,而本港銀行體系結餘高度充裕,仍有足夠緩衝帶讓資金流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7/198364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66

拆息6年新高 供樓負擔增滙豐:升勢料難持久 明年港加息機會微

1 : GS(14)@2016-11-30 23:52:33

■港元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創近6年新高,會令業主供樓負擔增加。 資料圖片



【本報訊】美國加息陰霾逼近,港元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創近6年新高,業主供樓負擔增加,不過按揭龍頭行滙豐銀行認為,近日拆息上升主要是銀行資金配對不周導致,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裕,料拆息不久後將會回落,又認為下年香港加息機率相當微。記者:周家誠



昨日1個月Hibor按日微升不足1點子,至0.39714厘,升穿今年1月有外資炒港元脫鈎時的高位0.39043厘,創自2010年以來新高;與今年5月時0.2厘低位比較,則累升約1倍。



資金配對不周扯高拆息

滙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指出,近期拆息波動主要是銀行頭寸問題,簡而言之是銀行出現資金配對不周情況,部份公司有資金要求,令短期息率扯高。倫敦銀行美元拆息(Libor)上升亦是原因之一。所謂資金配對不周,即銀行借出長期貸款,並在同業市場拆入短錢支持,兩種資金到期日不相同,故此短錢必須按時借新還舊(roll over),若果銀行忽然新增長期貸款,但未有同年期資金支持,則會在市場拆入短錢,拆息有機會因而上升。梁兆基認為,拆息上升情況未會持續,因為資金配對不周情況稍後會回順,而且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仍然相當充裕,若果拆息持續上升,總結餘可以提出部份資金,故此1個月Hibor並無條件大幅上升,相信不久會掉頭向下。被問到息率前景,梁兆基表示,即使美國聯儲局下月宣佈加息,本港由於資金充裕,加息機會相當輕微。他又稱現時評論美國來年息率預期言之尚早,但個人觀察是下月美國若果順利加息,「應該要好長時間先有機會再加息」,故此香港下年加息機會並不高。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則認為,市場的確有些微資金錯配情況,不過認為情況不算極端。他認為1個月Hibor上升主因是跟隨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步伐,料升勢會持續,而有中小型銀行年結前應付銀行流動性需求,亦令短錢需求急升。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H按常用之1個月期Hibor由平均0.27厘上升至最近0.4厘,不過對H按用家影響相當輕微,每100萬元貸款計,每月供款僅約增加63元,利息支出增加約108元。她指出,拆息因應港美息差進一步拉闊,上升屬正常現象,料1個月期Hibor上升至約1厘水平,香港才會正式上調存貸息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9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01

16歲做《童黨》家陣光頭叔小妖再拍戲:冇負擔先得

1 : GS(14)@2016-12-07 08:01:02

■小妖一名來自《童黨》的角色名,他原名則叫謝偉傑。



【《蘋果》專訪】在電影《逃學威龍》中,除周星馳跟鉸剪腳黃局長之外,最出位的是以「昇龍拳」打星爺的小妖,原名謝偉傑的他,16歲出道拍劉國昌執導的電影《童黨》,戲中「小妖」的名字就成為他日後行走娛樂圈的諢號。



■以半戲劇形式接受訪問,小妖笑言可以大過戲癮。

小妖謝偉傑2001年獨自回流香港後,曾做運輸、廚房等工作,現在他是位私人司機。

有位圈外女友的小妖,坦言暫時未有計劃結婚。


曾移居加國

在八、九十年代,小妖於多套電影惡形惡相、蝦蝦霸霸,戲中角色被放到現實中,他說:「遇到壞人就話打我一身,有個friend話『我阿媽叫我唔好同你玩』,最初接受唔到,有時打工都有難聽說話,乜做呢行呀?」先後跟周星馳、張家輝、郭富城等影帝合作的小妖,97年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後退出娛樂圈。最後頂不住當地苦悶生活,於01年回流返港,曾做過運輸、物流、廚師等行業,現時40多歲的小妖,替一對醫生夫婦擔任私人司機,住公屋有女朋友,暫未打算結婚。曾有人斟洽小妖拍攝電影,他笑言自己現有佛相,不輕言再投身影圈,他說:「而家有份工作唔想放棄,娛樂圈一定要後生,冇負擔先做到。如果畀嚿錢我拍,但之後咁點呀?又要再搵工。」小妖形容以前影圈是花碌碌世界,他說:「嗰陣真係有星探,成班僆仔casting,導演都好鍾意我,由冇人識(喺片場)杯都冇隻,做到有人識你。」



小妖坦言拍電影收入並不穩定,故有生活負擔的人不太適合。

當年小妖是被星探發掘而入行。


張曼玉最索

到今時今日小妖仍然要多謝星爺,他說:「真係多得星爺,個個都認到,佢講乜啲人都識笑啦!啲人見到我就實會哈哈兩聲啦!食粉擦啦!同星爺合作冇走雞。」而他跟劉德華等合作時,在片場會聊自己最愛的電單車。圈中最索女演員他選張曼玉:「佢拍《富貴吉祥》着皮褸駕電單車,真係一絕。本身已靚女,再着住皮褸冇得輸。」與圈中人差不多已沒聯絡,早前跟《童黨》的導演劉國昌、副導演和演員梁十一等打邊爐,他說:「30年冇見,我冇晒頭髮佢哋仲認到我。」採訪:王連連攝影:仇志中


■《逃學威龍》中,小妖跟星爺有不少對手戲。劇照

■《記得……香蕉成熟時》跟鄧一君合作。劇照

■小妖第一部演出電影,就是拍劉國昌執導的《童黨》。劇照


於電影《記得...香蕉成熟時》內扮演鄧一君的同學teddy。

小妖於電影《壯志雄心》中,與張家輝、陳國邦等扮演警察少年。

在電影《童黨之街頭霸王》內,小妖跟郭富城有不少對手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7/19857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