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恒大地產(03333.HK)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今年以來“一手圈錢、一手圈地”的戰略思路已演繹到極致。
該集團29日接連發布的3條公告顯示,恒大從香港富豪鄭裕彤旗下的新世界發展和周大福兩家公司旗下子公司分別簽訂多筆轉讓協議,以總計高達204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接盤位於北京、上海、青島、成都、貴陽的多個地產項目。
這是恒大今年第N次從香港富豪手中接盤內地資產,涉及在港上市公司包括信和置業(00083.HK)、華人置業(00127.HK)及中渝置地(01224.HK等,所動用資金粗略統計約高達600億元人民幣。
幾乎在同一時間,以鄭裕彤為代表的幾大富豪,又反過來認購恒大地產發行的15億美元永續債券。
若幹交叉的買賣,使得看淡內地樓市或陷入經營困境的港資富豪得以從直接的地產運營業務中輕松抽身,通過持有恒大債券獲得固定回報;而恒大則借機跑馬圈地擴大旗下地產版圖,大有向行業老大逼宮之勢。
千億並購跑馬圈地
恒大最近的一次並購,是從鄭裕彤旗下的新世界和周大福手中獲得。該集團29日接連發布兩則公告稱,恒大以總計高達204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接盤位於北京、上海、青島、成都、貴陽的多個地產項目。
這是許家印近期第二度從鄭裕彤手中接手地產項目,前一次是以135億元收購新世界位於海南海口、湖北武漢、廣東惠州三大城市的4個超大型項目。
根據恒大地產披露的公告,此番向新世界發展收購了兩個子公司股權,兩個公司分別持有位於成都河畔項目60%股權,以及貴陽市金陽區金西北路以東,龍潭路以南、金陽北路以西及金朱路以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100%權益。目前兩個項目都處於在建狀態。
另一份公告則顯示,恒大從周大福旗下接盤了五個關聯公司股權,從而獲得了青島市黃島區羅浮山路的開發項目100%權益、上海青浦F、G兩個項目,以及北京麗來花園項目。
恒大今次收購的多個項目中,當數北京麗來花園代價最高,為76億。資料顯示,北京麗來花園項目位於北京市順義中央別墅區,南臨溫榆河。現時住宅、商業總計劃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約20萬平方米;在建約8萬平方米;待開發約12萬平方米,未售約24萬平方米。
梳理恒大地產今年以來的多宗並購交易可發現,其收購多數項目來源於香港上市公司在內地的房地產資產,有土地儲備,有在建工程,也有經營成熟的項目。涉及的主要標的包括以70億港元代價向信和置業、華人置業及中渝置地收購重慶禦龍田峰,以65億港元從華人置業手中接盤成都三個項目,以及斥資125億港元收購華人置業位於香港的地標建築美國萬通大廈。
僅僅幾筆有公告信息可查的大宗收購,恒大動用的資金就高達約600億元。
除此之外,恒大所參與的小宗土地收購同樣讓人咋舌。有媒體披露,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許家印曾下令要求所有地產公司總裁專職買地,並開出了高昂的獎懲條款,使得一時之間,恒大各地區公司的負責人奔波於轄區城市四處找地。消息顯示,恒大在2015年用於土地收購的總資金已高達1000億元。
多渠道大肆舉債
恒大地產在土地市場上能夠有恃無恐地並購,與其今年的多筆融資不無關系。在2014年全年未曾發債融資之後,進入2015年,該集團在國內和境外資本市場上幾乎用盡絕大多數可供其使用的融資手段。
今年2月,恒大率先發行了10億美元票面利率為12%的5年期海外優先票據,用於償還原有債務。
之後的5月下旬,該集團動用股權融資,以每股5.67港元的價格配售8.2億股,籌集資金約46億港元(約合36.8億元人民幣)。鑒於恒大配股時機不甚理想,香港資本市場波動較大,使得恒大此番配股並未達到該集團預期,以大幅折讓17.95%的代價得以完成配售。
上述兩筆境外融資,相較於恒大過往多年的正常資本運營而言,看不出特殊之處。真正讓資本市場側目的運作還在後頭。
2015年6月,恒大宣布完成發行50億境內人民幣債券,發行票面利率為5.38%;一個月之後,該集團再度宣布完成150億境內債券發行,票面利率同樣是5.38%。
這還僅僅是上半場。10月15日,恒大再度發布公告稱,公司以兩種利率發行了合計20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債券,分別為3+2年期合計175億利率為7.38%的債券,以及5年期合計25億利率為7.88%的固定利率債券。3+2年期的債券約定,前三年利率為7.38%,三年後債權人有權提出調整利率水平或者提前贖回債券。
這還不是全部,12月23日,恒大公告顯示,公司計劃發行規模為15億美元可轉股債券,債券利率為7%,換股價為8.06港元,較發行前一日收盤價溢價27%。
根據當時的市場消息,許家印的老朋友鄭裕彤,以及素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中渝置地老板張松橋、新加坡商人黃鴻年參與了是次認購。
不過12月29日,恒大再度發行公告稱,已調整了一周前披露的15億美元可轉債發行相應條款,改為發行同等規模永續債券,債券票面利率也由原先的7%調整為9%。消息稱,新世界發展及子公司買入恒大地產發行的6億美元永久證券。
2015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並非火熱一團,相反,局部城市的喧囂難以掩飾全盤的蕭條,未來的樓市也難言樂觀。在此背景下,恒大地產2015年的種種運營,也許只是再一次證明行事作風大開大合的許家印逆勢而為的膽識,但同時也流露出他急於擴張的野心。
數據顯示,恒大地產截至11月底的合同簽約額已達到1724億元。日前,該集團旗下巨無霸項目海花島開盤銷售122億元,使得恒大全年銷售突破2000億幾無太大懸念。市場預期,萬科今年的全年銷售約在2500億元,這意味著,恒大與行業老大的相對差距已進一步縮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中國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怎麽看?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態稱,前途是光明的。
3月6日,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舉行記者發布會,特邀厲以寧、陳錫文、易綱、常振明、許家印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十三五”經濟發展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各抒己見。
會上,許家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目前經濟形勢作出分析,他認為新常態的未來走勢“前途光明”。他表示,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我們國家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而且有很多的發展優勢。“尤其是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同心同德,我相信,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我們非常有信心。”
而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6.5-7%。在談到增長目標時,許家印明確表態,認為經濟增長會超過7%,“我們非常有信心、非常看好。”
我相信,我們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作出更大貢獻。”許家印還表示,前幾天總書記在政協小組會議上的講話,讓所有民營企業都受到很大鼓舞,更加增強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在恒大“攪局”以來,截至8月16日,萬科A連續第三個漲停。8月15日,中國恒大(03333.HK)披露,在過去一周,公司又買了萬科A2.56億A股。
自恒大入局萬科之後,外界各種猜測就一直不斷。然而,萬科、廊坊發展也並非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初次登臺。從2002年試手資本市場,到2006年鎩羽而歸,如今又借著地產行業“一枝獨秀”、萬科股權之爭“亂局”待解等基本面因素高調殺回A股市場,縱橫捭闔14年,許家印終於完成了從房地產大佬到資本大鱷的身份嬗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4年以來,短短兩年時間里,許家印通過麾下的中國恒大及旗下其他平臺,控股或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上市公司已達18家,成為橫跨A股、H股、新三板多個不同市場的資本巨獸。
征戰14年 開局並不順利
舉牌萬科A(000002.SZ)、廊坊發展(600149.SH),雖然兇猛淩厲,但在許家印的資本運作生涯中,卻只能稱之為“蠶食”。此前,目前已更名為恒大健康(0708.HK)、恒騰網絡(0136.HK)等數家港股公司上,許家印所展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手法:和風細雨的同時,一舉鯨吞,將目標收入自己囊中。正是通過這一手法,包括A股在內,如果不算萬科、廊坊發展,短短兩年時間,許家印也已經拿下5家A、H股上市公司。
2016年8月15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從8月8日到8月15日,該公司通過附屬公司,再次在二級市場收購萬科2.56億股A股,連同此前收購,其所持萬科A股股份已達7.53億股,持股比例增至6.82%,收購代價共計達到人民幣145.7億元。
而無論萬科,還是廊坊發展,不過是許家印及其執掌的中國恒大在資本市場的最新獵物。實際上,三年前的2014年開始,許家印的一只腳就已踏入資本市場,並在2015年全面發力。鮮為人知的是,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秀,已經是頗為遙遠的十四年之前。而其瞄準的第一個獵物,是如今已更名為綠景控股(000502.SZ)的原瓊能源。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2002年8月16日,當時名為廣州恒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大集團),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以5442萬元的代價,接手瓊能源4186萬股法人股,成為持股26.89%的第一大股東。
控股瓊能源之後不久,許家印及恒大集團即已顯示進入資本市場的意圖,並馬不停蹄的進行資本運作。
2003年1月,瓊能源正式更名為恒大地產。一個星期後,雙方宣布資產置換,許家印將其持股99%的廣州恒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廣州花都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54億元,以資產置換方式置入恒大地產,瓊能源則將名下海南昌江農業園、三亞東方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票投資和債權、土地租賃使用權等,作價1.42億元置出上市公司。
然而,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戰,最終鎩羽而歸。入主瓊能源之後的三年時間里,正值A股市場低迷,恒大地產期間股價跌幅一度達到85%,恒大未能通過這一平臺進行任何融資。2006年12月,失去耐心的恒大,將所持恒大地產股份,全部轉讓給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根據當時披露,此次交易作價7889萬元。
在A股市場棄殼而去,許家印將恒大資本運作的方向,轉向了H股市場。2008年3月,已經啟動招股,並計劃公布定價的恒大地產,再次遭遇滑鐵盧,因市況不佳等種種因素,其IPO計劃被迫推遲。
借殼無果而終,IPO受阻推遲,成為恒大、許家印資本運作歷史中,遭遇的兩次嚴冬。不過,恒大此後很快卷土重來。2009年11月,恒大地產終於在H股IPO成功,融資金額約32億港元。
然而,雖然登陸H股市場,但估值卻長期低迷,也不時受到“做空因素”幹擾,許家印並不滿意恒大的股價表現,2015年7月份開始,許家印大量回購恒大股份。公開信息顯示,7月8日到7月29日間,恒大斥資48.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的代價,在二級市場回購了10.36億股。此後,許家印再度出手,2015年全年共計回購恒大19.23億股,動用資金約103億港元。
然而,從市場反應看,上述巨資回購對恒大股價的刺激作用還不如此次征戰A股市場的消息來得明顯,最近兩周,中國恒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許家印此次在A股市場出手立竿見影。
股市三線並舉:兩年鯨吞5家公司
回購恒大的同時,許家印也沒有閑著,而是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將旗下文化、體育、互聯網等資產分拆,借道H股、新三板等途徑進入資本市場。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許家印的資本版圖中,至少已經囊括了至少16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包括12只A股、4只H股。
許家印最近兩年的資本運作軌跡,發軔於港股市場,呈現H股、新三板、A股三線並舉的清晰路徑,也展示了不同的資本運作手段。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恒大地產本身外,其還控股了3家H股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恒大健康、恒騰網絡、德泰新能源(0559.HK)。而許家印馳騁港股市場,更多的是使用受讓原股東股權的方式進入。
恒大在港股市場首先瞄準的“獵物”,是已經更名為德泰新能源的國藏集團。根據公告披露,2014年10月,恒大獲得國藏集團30.813億股股份,總認購價為12億港元。
此後,許家印、恒大在資本市場的布局,一發不可收。2015年2月底,恒大以9.5億港元的代價,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新傳媒74.99%股份,成為後者控股東,隨即將其更名為恒大健康。
隨後,2015年6月23日,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公告,騰訊控股、恒大與其訂立新股認購協議,兩者共同出資7.5億港元認購新股,占認購完成後已發行股本75%。根據馬斯葛當年7月31日披露的交易細節,恒大持有其55%的股份。兩個月後,馬斯葛更名為恒騰網絡。
而在A股市場,迄今為止,其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包括嘉凱城(000918.SZ)、寶鷹股份(002047.SZ)。但進入的方式,不同於萬科、廊坊發展上的疾風暴雨,恒大采取的策略,與控股上述3家香港上市公司類似,顯得頗為溫和。
根據嘉凱城4月28日披露,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恒大從國有股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手中,以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受讓嘉凱城9.52億股,成為持有該公司52.78%股份的控股股東。
進入寶鷹股份同樣如此。今年4月13日,恒大人壽與寶鷹股份簽訂股份認購協議,以9.42元/股的價格,認購寶鷹股份定增的6900萬股,認購金額總計約6.5億元。定增完成後,恒大人壽將持有寶鷹股份6.25%的股份。
多元化布局
從介入的上市公司來看,許家印、恒大一直鐘情於盤子較小、主營業務萎縮的殼資源。無論是H股的馬斯葛、新傳媒,還是A股的廊坊發展、嘉凱城均是如此。
嘉凱城業績預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將虧損10.1億元,虧損額同比將增加4.5倍以上。而在2015年,嘉凱城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凈利潤虧損2.34億元,同比下降6252%,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虧損2.59億元。2013年、2014年,雖然實現盈利,但也僅有5715萬元、3809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2014年虧損6253萬元。
更名前的國藏集團同樣如此。據其收購前的財報,主營酒類、上市證券投資、銅桿、電纜等業務的國藏集團,2014年上半年營業後入僅為4.39億港元,但股東應占利潤卻虧損4100萬港元。
而從恒大的資本布局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產業多元化的運作平臺,第二種是地產產業鏈的延伸,第三種則是同屬地產同業。
在恒大目前掌控的上市、新三板公司中,多元化產業運作平臺,主要由新三板掛牌的恒大淘寶(834338.OC)、恒大文化(834899.OC)承擔。2015年7月,恒大文化在新三板掛牌,包含了從恒大集團拆分出來的恒大院線、恒大音樂、恒大動漫、恒大文化經濟等六大板塊。而2015年11月掛牌的恒大淘寶,主要資產則是恒大足球俱樂部的相關業務。根據今年初完成的40元/股的定增價計算,恒大淘寶市值已高達198億元。
收購而來的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則充當這恒大產業鏈延伸的角色。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3月以來,恒大健康收購了位於天津的整形醫院,並成立了“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根據披露,其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均設在恒大開發的樓盤之內。
現已更名為恒騰網絡的馬斯葛,在恒大產業鏈延伸中的作用更為明顯。根據該公司去年7月披露的12個月業務發展計劃,其將建立互聯網社區服務網上平臺,具體包括包括物業服務、鄰里社交、生活服務、互聯網家居、社區金融五大板塊,並在此後上線了多個線上平臺。
而對地產同業的布局,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有嘉凱城。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嘉凱城項目主要位於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區域,以及武漢、青島、重慶等華中、華北、西南核心城市,共計約50個項目,剩余總可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
收購嘉凱城這一資本平臺,讓恒大在A股市場的運作意圖顯露無余。恒大明確表示,此舉可以豐富其土地儲備資源,進一步增加一、二線城市項目數量占比,優化土地儲備結構。
更為重要的是,恒大對A股資本運作平臺的渴望,已經顯然無余。在要約收購報告中,恒大稱,通過此舉,其將擁有A股上市平臺,通過嘉凱城的戰略整合,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而恒大人壽入股金螳螂(002081.SZ)、騰達建設(600512.SH)、寶鷹股份等,則是另有用意,這些上司公司的業務,均與其地產主業相關。寶鷹股份的主營業務的建築裝修設計、施工。2015年全年,其來自裝修工程施工的營業收入,達到55.7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超過98%。
近年來,寶鷹股份還涉足互聯網領域。2014年4月,該公司對上海鴻洋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20%股權投資,涉足家裝、家居O2O電商平臺。2015年,該公司又增資參股武漢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涉足二維碼技術的物聯網領域。而在8月13日,寶鷹股份公告稱,與恒大人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股東等相關方的信息、渠道、資源等優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優先為對方提供業務信息。
嘉凱城8月19日晚間發布2016年半年度報告,報告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1.42億元,同比增長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5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房地產業務方面,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7.26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6.17億元,回籠資金17.73億元;公司在建工程項目10個,施工面積161.66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交付項目2個,完成交付面積144,704.23 平方米。
城鎮商業方面,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4,295.72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4,732萬元,回籠資金16,339萬元;公司在建工程項目7個,施工面積268,767平方米;2016年完成交付項目2個,完成交付面積86,584平方米。公司繼店口、塘棲、雙林、橫村等四個城市客廳項目開業後,海鹽城市客廳項目於2016年4月成功開業,以上項目開業率達到 80%以上。
同時,公告還稱,截止本報告披露日,恒大地產要約收購及協議轉讓事宜均已完成過戶登記,恒大地產持有公司952,292,502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2.78%,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許家印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恒大集團20日在官網上公告稱,8月19日,公司發現有關網站報道“接盤寶能安邦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對此,公司鄭重聲明,此報道內容純屬謠言。對於有關單位歪曲事實、利用互聯網編造及傳播虛假信息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公司已聯系並要求有關單位澄清和道歉,並將向相關部門舉報和投訴,同時保留進一步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稍早,保監會曾發布聲明,稱“接盤寶能安邦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的網站報道純屬謠言。
此前有網站報道,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親自出馬,會同保監會廣東監管局找到許家印,要求恒大不計成本地買入萬科股票。其最終目標是,恒大買下51%的萬科股票,從而控制萬科。保監會而言,它無法承受寶能爆倉的政治風險,以及跨行業監管風險。在寶能已經公開的9個資管計劃中,2個曾接近爆倉,不得不繳納了數量不菲的保證金。在監管部門看來,這不只是一個企業的倒掉,更意味著數以千萬計保戶的索賠,整個保險行業或將面臨擠兌風險。所以保監會不得不出手。
報道稱,按照保監會思路,恒大的收購路徑,除了二級市場(空間有限),也包括寶能和安邦手中的所有股票。兩者目前持股比例分別為25.40%和6.18%,再加上恒大現有的6.82%,合計約38.4%。
報道並稱,寶能、安邦態度不明,還在談,保監會的意思是越快越好。而恒大當然不會做虧本生意,保監會給恒大的承諾是,16塊錢保底。超過16塊錢的部分,將在未來以其它形式補償返還。
嘉凱城8月19日晚間發布2016年半年度報告,報告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1.42億元,同比增長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5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房地產業務方面,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7.26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6.17億元,回籠資金17.73億元;公司在建工程項目10個,施工面積161.66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交付項目2個,完成交付面積144,704.23 平方米。
城鎮商業方面,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4,295.72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4,732萬元,回籠資金16,339萬元;公司在建工程項目7個,施工面積268,767平方米;2016年完成交付項目2個,完成交付面積86,584平方米。公司繼店口、塘棲、雙林、橫村等四個城市客廳項目開業後,海鹽城市客廳項目於2016年4月成功開業,以上項目開業率達到 80%以上。
同時,公告還稱,截止本報告披露日,恒大地產要約收購及協議轉讓事宜均已完成過戶登記,恒大地產持有公司952,292,502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2.78%,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許家印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中國保監會20日在官網上公告稱,保監會註意到,今天上午有網站報道“接盤寶能安邦 保監會要求許家印買下萬科51%股份”。對此,中國保監會鄭重聲明,此報道內容純屬謠言。中國保監會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正在聯系並要求有關單位作出道歉聲明,並保留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
此前有網站報道,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親自出馬,會同保監會廣東監管局找到許家印,要求恒大不計成本地買入萬科股票。其最終目標是,恒大買下51%的萬科股票,從而控制萬科。保監會而言,它無法承受寶能爆倉的政治風險,以及跨行業監管風險。在寶能已經公開的9個資管計劃中,2個曾接近爆倉,不得不繳納了數量不菲的保證金。在監管部門看來,這不只是一個企業的倒掉,更意味著數以千萬計保戶的索賠,整個保險行業或將面臨擠兌風險。所以保監會不得不出手。
報道稱,按照保監會思路,恒大的收購路徑,除了二級市場(空間有限),也包括寶能和安邦手中的所有股票。兩者目前持股比例分別為25.40%和6.18%,再加上恒大現有的6.82%,合計約38.4%。
報道並稱,寶能、安邦態度不明,還在談,保監會的意思是越快越好。而恒大當然不會做虧本生意,保監會給恒大的承諾是,16塊錢保底。超過16塊錢的部分,將在未來以其它形式補償返還。
據新華社報道,16日,北京召開了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公布了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這也是今年首次頒發該獎項。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創造丹寨精準扶貧模式獲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
此外,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泛海集團董事長盧誌強、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等企業家因其在扶貧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據悉,2014年12月,王健林決定對口幫扶貴州省丹寨縣整體脫貧,王健林本人和公司先後十多次赴丹寨調研當地貧困情況和扶貧項目,結合丹寨實際,確定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小鎮、扶貧專項基金三大扶貧項目,總投入扶貧資金14億元,於2016年初開始實施。丹寨職業技術學院總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0名學生,主要招收丹寨籍學生,每年擇優錄取50%畢業生到萬達集團就業。丹寨旅遊小鎮總投資6億元,將打造成貴州獨具特色的民族旅遊名片,不僅創造經濟效益,而且將新增2000至3000個永久就業崗位,緩解丹寨縣城就業難的問題。
王文彪(左)、許家印(中)和盧誌強
王文彪帶領億利資源集團28年堅持治沙扶貧不動搖,不改初衷,不為旁動,先後投入10多億元用於治沙技術研發,公益投入30多億元綠化內蒙古庫布其沙漠6353平方公里,使曾經的“死亡之海”變為了經濟綠洲。投資300多億元通過發展生態產業幫助10萬沙區群眾走向了富裕,助力地處沙漠腹地的鄂爾多斯杭錦旗摘掉了國家級貧困旗縣的帽子,創造出治沙生態產業扶貧“庫布其模式”。
盧誌強帶領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近50億元,其中捐資近8億元資助家庭困難大學生,資助公益項目300多個。2016年至2020年,計劃在廣西、重慶、湖北、貴州、山東、陜西6省區市每年各捐贈5000萬元,每年各無償資助1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應屆大學新生5000元/人,5年共計資助30萬名大學生。
另外,許家印帶領恒大集團結對幫扶貴州畢節大方縣,計劃三年無償投入30億元,通過產業幫扶、易地搬遷、吸納就業、實施創業、發展教育和特困群體生活保障等綜合措施,到2018年實現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據悉,全國脫貧攻堅獎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在“十三五”脫貧攻堅期間,每年開展一次評選表彰活動,以表彰為脫貧攻堅作出突出貢獻的各界人士。全國脫貧攻堅獎設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新獎,每個獎項每年不超過10名獲獎者。
【獲獎名單(38人)】
奮進獎:
王秀芝、鄧迎香、玉努斯·尼亞孜、申紀蘭、朱玉國、李娜倮、黃勇、蔣乙嘉、廖秀英、譚澤勇;
貢獻獎:
王劍輝、王曉陽、蘇慶亮、時聖宇、吳樹蘭、陳正拜、趙亞夫、胡世財、高德榮、程蘊昭;
奉獻獎:
王文彪、盧誌強、許家印、楊國強、張近東、陳秀、羅官章、姜業蘭、韓興旺;
創新獎:
王健林、石踐、李振生、陳純山、吳丹、房向陽、高中海、屠鵬飛、熊尚兵。
房地產行業是最容易產生富豪的行業。在剛剛發布的《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總榜中,地產行業上榜富豪財富總和為各行業最高,但上榜人數占比從去年的16.1%下降到了15.4%。
胡潤研究院18日發布胡潤百富榜子榜之一《2016胡潤房地產富豪榜》,這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十一次發布“胡潤房地產富豪榜”前50名。與胡潤百富榜總榜不同,房地產富豪榜只計算企業家在房地產領域的財富。
根據榜單,62歲的首富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150億元第六次成為“地產首富”; 58歲的許家印以505億元上升兩位到第二,恒大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首次超過萬科,登上行業第一位置;75歲的北京地產女王陳麗華以490億位居第三。
粵派實力最強
從企業總部來看,廣東增加6人,時隔五年多強勢回歸,超過北京成為最多地產富豪設立企業總部的地區,有18位上榜;北京今年減少2位至14位,退居第二。浙江超過福建排名第三,有5位上榜。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房地產市場發展也最早,市場化程度也最高,整體實力也最為強勁。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去年的房地產百強前10名中,廣東就占了6家。
在廣東,房企巨頭不僅有“招保萬金”(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金地集團)四大國有控股房企,民企里有威震全國的華南五虎(恒大、碧桂園、富力、合生創展、雅居樂、),更有去年以來因萬寶之爭而聲名在外的寶能,以及星河灣、佳兆業、花樣年、奧園、卓越、時代、龍光、茂業、敏捷等一眾品牌實力房企。
2002年,富力地產通過招投標斥資32億元拿下了北京廣渠門東五廠“地王”,在業內引起轟動,打響了粵派房企“北伐” 的第一槍,現在粵派房企已經在全國房地產市場開花結果。而當初的粵派房企也大多完成了全國戰略的布局。
敢於創新、務實內斂、細膩精致、講究“風水”,是粵派房企的一大特色。同時,或許是由於語言和文化(比如很多廣東企業家習慣了說粵語,普通話表達不夠流暢)等因素,相比“北派”的張揚和抽象,粵派地產的沈穩和務實一直令人矚目。
比如,在廣東的地產富豪里,你幾乎看不到類似像潘石屹、孫宏斌、馮侖等喜歡玩微博或者在媒體面前發表觀點的,也看不到類似宋衛平這樣用《論語》里的話來考應聘者的。廣東的富豪們,奉行的是務實、低調。
在華南一眾地產民企中,出新聞最多的當屬恒大,老板許家印來自河南,並不精通粵語的他與低調的粵商還是有較大差別。
在廣東之後,北京是地產富豪設立企業總部第二多的地區。都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來自一個地方的企業,總會帶有一些共性。對於北系房企的特點,可以用“大氣粗獷、風格硬朗”來形容。北派開發商在個性方面,也遠遠比南派要張揚。劉曉光、馮侖、任誌強、潘石屹等一批“名嘴”,用他們敏銳的思考和犀利的言論,把“北派”張揚的個性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位居北京的地產企業總部中,有不少是屬於在其他地方發展壯大後,總部遷過來的,比如萬達的總部就從大連搬到了北京,同樣情況的還有王健林的小兄弟孫喜雙創辦的一方;龍湖地產的總部也從重慶搬到北京。
在廣東和北京之後,總部位居浙江的地產企業家數量位居第三,共有5家。浙派地產入圍榜單包括了新湖、濱江、銀億等企業。
從總部所在城市來看,北京第一,其次是深圳,有10位。
閩系:富貴險中求
從企業家出生地來看,粵商又比去年增加5位,以16位上榜遙遙領先;閩商減少3位,以6位保持第二名。
這幾年,房地產市場中,“閩系”房企正快速成為房地產業的重要力量。自2013年起,以泰禾、陽光城為代表的閩系房企通過布局北京、長三角等核心區域,隨後其他房企紛紛效仿,閩系房企在全國攻城略地引發廣泛關註。
這其中,泰禾、陽光城成為閩系房企的典型代表。2013年和2014年,泰禾集團曾在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城市大舉拿地引發廣泛關註。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去年底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介紹,泰禾2013年和2014年總共拿地花了350億,如果到2015年再去拿,可能要700億了。
與此同時,陽光城2013年也連續在福州、上海、蘇州 、蘭州、西安等城市拿下十余幅地塊,拿地金額逾130億元。
到今年,閩系房企繼續在全國迅猛擴張。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至今年8月,11大閩系房企2016年拿地已經投入1406.9億,刷新了歷史紀錄。包括陽光城、泰禾、建發、正榮、融信、禹洲等在內的“閩系”開始頻頻於上海、北京、杭州、合肥等一二線城市以高溢價率壓倒其他龍頭房企拿地。從布局區域看,閩系房企在深耕福建大本營的同時,大多選擇北上進入到北京、長三角市場,並向中部核心城市合肥、鄭州、武漢等滲透。
而對於珠三角,除了泰禾意外,其他閩系房企基本沒有涉及,這大概是因為廣東房企實力太強,閩系房企揚長避短的選擇。
大手筆拿地的同時,多數閩系開發商都走高周轉模式。他們的標桿是以高周轉見長的融創中國,大部分閩系開發商都喜歡融創中國的速度加萬科的管理模式。
廣義的角度看,閩系地產富豪中,既有總部位於福建的泰禾、陽光城、正榮、中駿、禹洲、融僑等,也有總部設立在北京上海的福建籍地產富豪,比如世茂、旭輝、融信、升龍、寶龍等總部都位居上海,世紀金源、金輝等總部則位於北京。
不過相比粵系、北派地產企業,閩系地產企業大多起步較晚,規模與粵派等仍有不小差距。比如,目前進入前30強的閩系房企仍比較少,這也是為何在胡潤的地產富豪榜中,閩系的波動較大的一大原因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福建商人信奉“愛拼才會贏”的打拼精神,其實除了愛拼,閩商還信奉“富貴險中求”。敢於冒險、勇於拼搏,也使得他們在地產江湖里面迅速殺出一片天地。在2016年中國房地產100強名單中,閩系房企占20席。前50強名單中,閩系更是占到了14席。
表:地產富豪企業總部所在地及出生地
數據來源:《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
-對比去年排名不變 ↑對比去年排名上升 ↓對比去年排名下降 *對比去年新上榜
每經記者 魏瓊 隋丕寧
在輿論關註恒大人壽掃入哪些A股市場上市公司之時,恒大地產也再度出手了。這一次的標的,依舊是廊坊發展。
10月30日晚間,廊坊發展發布公告稱,於10月29日收到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來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於2016年10月28日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1900萬股,成交均價29.35元/股,共計耗資5.58億元,占公司總股本5%。這是自4月11日、12日買入廊坊發展以來,恒大地產第四次買入廊坊發展。本次權益變動後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6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
前後四次買入,耗資不菲,那麽恒大地產究竟賺了多少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自4月11日、12日首度買入廊坊發展以來,恒大隨後又進行了三次增持。4月11日、12日,恒大地產連續兩次買入廊坊發展,共計1902.8萬股,均價15.3元/股,累計耗資2.91億元。
7月27日至29日,恒大再度分三次買入廊坊發展,共計1899萬股,均價14.06元/股,累計耗資2.67億元。
8月4日,恒大又增持廊坊發展,共計1900萬股,均價20.98元/股,共耗資3.99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恒大買入廊坊發展前後共耗資15.15億元。以10月28日收盤價29.18元/股來簡單計算,截至目前,恒大通過廊坊發展已經實現7.05億元浮盈。
根據廊坊發展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廊坊發展前三季度虧損擴大,恒大對廊坊發展青睞有加,究竟為何?恒大頻繁在A股市場買入股票,攪熱A股“一池春水”,又隱藏著怎樣的野心?
恒大再出手持股廊坊發展20%
根據廊坊發展10月30日發布公告顯示,恒大再度出手增持廊坊發展,截至目前,持股比例達到20%,超越廊坊控股,再度成為第一大股東。
早在8月8日,廊坊發展曾公告顯示,恒大地產在持股達到15%之後表示,自前次增持之日起12個月內,恒大地產擬通過在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廊坊發展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5000萬元。
需要註意的是,面對恒大的一步步增持,廊坊控股也不願放棄第一大股東的位置,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持股比例達到15.3%。而通過恒大的此次增持,改變了兩大股東持股相當的狀態。
據廊坊發展發布的三季報顯示,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1651.35萬元,同比增長275.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0.6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0.0403元,上年同期虧損0.0053元,虧損擴大。
為何恒大會不斷增持虧損的廊坊發展?接近恒大的內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主要是看中京津冀地區的長遠發展,廊坊發展優質的土地儲備為恒大未來發展帶來利好。
廊坊控股官網顯示,其在臨空經濟區、萬莊新城、新興產業示範區分別擁有權益建面達到4500萬平方米、924萬平方米、5472萬平方米。
業內人士表示,廊坊發展為廊坊市國資委唯一的上市平臺,在開發廊坊區域園區土地方面擁有一定優勢,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區位優勢將凸顯。恒大的管理模式對廊坊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也能穩定和提升股價,為股東帶來利好。
恒大投資股票的初衷
目前A股市場已經成為恒大的一大主戰場,恒大所到之處,股價波動加大。自恒大4月11日入股以來,廊坊發展股價上漲幅度已經超100%。
“恒大概念股”攪熱了A股市場的“一池春水”。繼國民技術三季報曝出恒大人壽已成第一大股東後,梅雁吉祥的三季報又顯示,恒大人壽也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10月27日晚,積成電子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傳統組合A持有積成電子2.81%的股份,位列公司的第八大股東。而前一天,恒大人壽還出現在棟梁新材與中設集團的三季報中。
據不完全統計,恒大人壽在A股市場已經持股超20家上市公司股份。
從投資的上市公司所在行業來看,恒大傾向於購買地產股票,包括嘉凱城、廊坊發展、金科股份、粵宏遠A、深深房A、以及萬科A在內的6只股票均為地產股,還投資了3只建築裝飾股,屬於房地產上下遊產業。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概念股在A股市場上還是很受追捧的,曝光之後帶來股價上漲,有利於恒大後續的持倉。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劉策認為,在資本配置荒之下,房地產被調控,大量的資金需要尋求出路。從寶能入股萬科,姚振華一躍躋身地產富豪前十名可見,在股票市場的投資可能獲得比地產業務更大的回報,這也許是恒大投資的初衷。
接近恒大的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人壽在A股大面積買入股票,是為了進行資產管理,是財務投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