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丁磊在媒體上發聲:“BAT大家的模式不同,阿里和百度還是流量模式,網易是內容供應商。三小虎(京東、小米和奇虎360)利潤加起來還沒有網易多。所以,別把不吭聲的鱷魚當壁虎。”
在今天互聯網公司普遍焦慮,不斷尋找尋找戰略突圍的今天,網易顯得有些自我,無論是養豬,公開課,或是網易雲音樂,網易做東西都有一個宗旨——是丁磊喜歡的。
<img alt="\" src=">
丁磊做網易雲音樂的原因很簡單。2012年春節,他在美國休假,想在聽一些高質量的音樂,發現所有的中文音樂應用都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於是他打算自己做一個——滿足自己對音樂需求的應用。
丁磊說:“真正聽音樂的人,第一非常註重音質,音質里面有細節,這個細節哪怕很小,哪怕零點幾秒鐘的聲音都很性感,很好聽。”
丁磊回國後,找到時任網易娛樂頻道主編王磊,在杭州的一個酒吧中,他們討論要做一個提升中國人音樂品味的音樂應用——這聽起來不像個互聯網CEO的願景,而是一個大學生或者文青,但網易雲音樂產品總監王磊再次確認了這個故事,那天他們在酒吧喝得暈暈乎乎,討論的是“中國人整個音樂審美水平太低下了”。
當時江湖上還有其他7大音樂應用,百度、QQ、多米、蝦米、酷狗、酷我、千千動聽,網易雲音樂是最後一個進來的。但一年半後,網易雲音樂就積累了4000萬用戶。
丁磊做產品,已經不太講究藍海紅海,或是戰略布局,而是自己喜歡。這也讓網易的產品在這個時代有著鮮明的特點,丁磊就是網易最大的產品經理,他甚至會去“扣產品”,會關心到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以前的音樂是以唱片的形式發行,你有沒有註意過,一張唱片拿來第一首到第十二首,你把里面的次序打亂,你這樣聽音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沒有按照專輯整理,都是按照單曲,我們是按照一張一張專輯在整理。音樂可以拼湊,可以做成歌單的形式,我把一類的歌整理出來給你聽,就像串燒一樣。”
“網易雲音樂的界面用的是黑膠唱片,這不僅僅是一個視覺上的感覺,你們註意到黑膠唱片旋轉的速度嗎?有人做的效果轉得非常快,結果用戶就覺得心臟撲通撲通亂跳不爽,但是我這個轉速調得人看了比較爽,就按照這個速度轉,轉的時候下面有一個小菜單出來,里面有一個相似的歌曲,你就可以知道聽這首歌曲的人還在聽什麽樣的音樂。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很多評論,說網易雲音樂太屌了。”
“屌”除了周傑倫之外,似乎也是丁磊的口頭禪,在說到自己的產品時,他經常會用“屌”來形容。
丁磊的紫牛
獵豹CEO傅盛在前段時間專訪中分享了自己做產品的心得,傅盛提出了“紫牛方法論”——“邊緣切入,做紫牛,單點極致”。
“邊緣切入即要避開在今天最核心的這種領域的競爭,從高地的旁邊,去重造一塊高地; 不做風口上的豬,做紫牛,保持獨特性;單點做到極致就是把一件事情抽象到一個極簡單的點並做到極致”
(i黑馬註:“紫牛”一詞最早指一種營銷思維,來自雅虎副總,營銷大師裁賽思·戈丁,指具有生命力的產品或服務應該像黑白奶牛群中冒出的紫牛一樣,讓人眼前一亮——只有擁有與眾不同的產品或者創意,你才能在市場中處於領跑者的地位,你才能取得非同凡響的業績。)
許多人詬病網易做產品太過於自我,不考慮趨勢和布局,但是網易的產品在近年來卻表現亮眼。無論是有道詞典、有道雲筆記,或是網易新聞客戶端,還是網易雲音樂,丁磊總是把產品做得非常極致,很多網易很多產品在同類中都處於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丁磊認為只要把產品做到極致,再晚也不遲:“在那些公司已經把用戶聽音樂的習慣培養起來了,就像人們現在開始懂得品紅酒了,然後是法國紅酒,再是五大名莊,一步一步來。”
就如小米副總裁黎萬強最近發表的新書《參與感》中描述的,由於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極度扁平且快速,互聯網已經進入口碑時代,產品的口碑會戰勝任何廣告和無用的流量優勢。
網易雲音樂產品總監王磊,另一個身份也是音樂人,一頭長發的他總在周末幫別人制作歌曲。而網易已經為雲音樂買了500萬首曲庫,每年還會支出數千萬去購買音樂版權。王磊說:“中國人最常聽得音樂不過2萬首,普通人可能聽歌的範圍也就1000首,很多人現在就把網易雲音樂當播放器,但是沒關系,我們會通過算法推薦等產品改進方式給大家推薦更多好音樂。”
201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網易二季度總收入為29.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環比增長17.2%,各項業務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凈利潤為1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環比增長7.0%。
網易的錢,看似在為丁磊的理想買單,但也為網易的未來創造了無限的可能。丁磊已經在互聯網混了二十年,做產品有一種“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氣魄。
打開網易微博的首頁,會發現上方出現“網易微博將遷移到LOFTER”的字樣,我按照提示後發現,確實是進入了網易的輕博客產品LOFTER頁面,搬家後會得到一個LOFTER的個人主頁,網易微博就這麽輕輕的離開了。
網易微博於2010年1月20日開始內測,成立至今已有5年的光景,全盛時期的網易微博用戶量也達到數千萬級別,網易CEO都曾親自為網易微博掛帥。2011年6月29日,丁磊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表示:“我親自掛帥做微博,而且我有這種信心可以比新浪做得好。我其實在潛水、每天上,還發言,而且我用的還是新浪微博。我覺得要超越競爭對手,必須要CEO親自去體驗競爭對手,而且要鼓勵下面的員工一起用,你才知道他們的弱點在什麽地方。”估摸著是丁磊潛水潛的太深了,網易微博已經找不到丁磊的ID了。
百度手機助手顯示網易微博的下載量為19萬次,應用寶上網易微博的下載量為2.5萬次,360手機助手的下載次數為10萬次,豌豆莢的上的下載次數為13萬次。其最近更新的版本為AndroidV2.4.0,版本的更新時間為2013年9月12日,距今已有一年之久,如此長的時間不出現版本更新,在移動應用里幾近絕跡。
如果非要說網易微博有所創新,那麽可能是在它的發布字數限制上,其他的微博字數限制是140以內,而網易微博的字數限制是163,這個是它唯一的亮點。
離開微博“戰場”,去LOFTER
網易微博總有一天會離開,但沒想到會是今天離開。CNNIC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14年6月,微博用戶量為2.75億,網民使用率比2013年12月下降1.9%,微博和社交網站成為用戶使用率下降的唯一的兩款產品。微博在全盛時期的用戶量是3.3億,網民使用率達到了56%,之後就一直處於下跌狀態。
從網易微博遷移到LOFTER(作者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一個是微博產品,一個是輕博客產品,兩者能兼容嗎?說不清楚。那麽,LOFTER是什麽呢?
LOFTER是網易於2011年8月推出的輕博客產品,彼時市場上的輕博客產品是非常流行的,如許朝軍的點點網、盛大旗下的推他、新浪的Qing博客、人人小站、鳳凰快博等,不久之後推他關閉,而許朝軍則將重心放到了移動社交應用“啪啪”上,這兩個主流的輕博客產品都不溫不火,市場上的其他輕博客產品也都難以承載博客之後的新產品大夢想。
相比較微博產品而言,網易在LOFTER上花的精力顯然更多。百度手機助手的下載次數達到了54萬次,遠超網易微博的下載次數,其安卓版本甚至達到了4.0.0版,而且也有IOS版,第三方站長工具統計顯示,LOFTER的百度權重達到了7。
LOFTER產品更輕,一種小清新風格,和微博類產品差別甚大。將網易微博的內容遷移過去,大部分用戶在短期內是不適應的。微博自身是一個媒體屬性很強的產品,而輕博客更像是一本個人的日記,媒體屬性低,屬重度用戶使用產品,一個是閱讀傳播和互動,而一個重內容制造。
搜狐微博去哪兒?
不少人將騰訊在騰訊開了微博視為其向新浪微博認輸的標誌,這一說法雖未得到定論,但是騰訊微博的萎靡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四大門戶當中,除新浪微博上市,騰訊微博低迷,網易微博離場,剩下的就是搜狐微博了。
和網易微博類似的是,搜狐CEO張朝陽親自承認過搜狐微博的失利並提出創新戰略。“微博是這個時代網絡傳播的標準配置,社交網絡在中國的形態還沒有完全形成,創新會經常顛覆人們既定的想法。搜狐微博與搜狐平臺也許是下一次創新的驅動者。”張朝陽的上一條搜狐微博停留在2014年3月3日,是為搜狐視頻與騰訊視頻合並辟謠的。
和網易不同的是,搜狐沒有輕博客,只有搜狐博客產品,顯然將搜狐微博的內容搬到搜狐博客上來是不適宜的,產品還能“返祖”麽?本來微博就是從博客當中進化出來的,如今又退回去,顯然不可能。
再說了,博客產品本就沒有當初的火熱,基本上也是處於“等死”的狀態,兩者很難相互融洽的。搜狐微博又能去哪兒呢?很值得商榷的一個話題,畢竟也是積攢了5年的內容精華,總不能就這樣徹底丟掉吧,多浪費呀,那麽多字。
和搜狐微博命運相同的是,其他的諸如各個新聞門戶的微博產品,地方門戶的微博產品,他們又去哪兒呢?大大的問號。據我了解,一些中小型的微博產品,不少都直接關閉了,當然,他們的名氣沒有四大門戶的微博名氣大。
不得不說微博催生了大批從草根走出來的名人,但是隨著微博產品的使用率逐漸下降,圍繞微博所走的這一個生態又將去往何方呢?沒有答案。沒有人會為失敗的產品過多惋惜,用戶總是“狼心狗肺”的,誰熱就喜歡誰,誰過氣就離開誰,網易微博不是最後一個離場者,會有更多的微博產品離開,甚至包括新浪微博,新的黎明又在哪里呢?LOFTER?微信?新聞客戶端?移動互聯網?我們都在高調、低調的前行著。
11月5日網易微博頁面截圖。 (網易微博頁面截圖/圖)
11月5日,網友“FateParadox”在微博上寫道,“昨天打開網易微博輸入框寫著:我要出嫁了,再和我說說話吧。網易微博人氣低,功能弱,除了‘偏愛’,確實找不出用戶用網易微博的理由了,整合到Lofter也好。”
當日,網易微博頁面提醒用戶:“網易微博將遷移到LOFTER,使用LOFTER的搬家功能,保存您在微博的點點滴滴。”
網易微博頁面提醒用戶將遷移到輕博客LOFTER以保存原內容,這意味著原網易微博用戶關系鏈的斷裂,網易微博將不複存在,網易微博宣布將正式關閉。
目前,網易微博主要的活躍用戶為公眾賬號,而網易娛樂等賬號發布的微博,其轉發、評論和點贊等功能點擊量幾乎為零;而一些微博名人的賬號,轉發數、評論數和點贊數也僅為十幾二十次。
此外,對於其推出的“網熱點”,最新話題也僅有5790人參與。相反,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參與人數遠高於此,例如11月5日推出的“少年遭冤殺案重審”閱讀超過800萬次,討論超過2萬人,粉絲達5456人。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自新浪推出開放平臺後,騰訊和網易也快速跟進。其中,網易微博於2010年1月20日正式上線內測,2010年7月13日19:00起正式開通。單純從微博用戶量級來看,新浪2010年10月底用戶數5000萬,騰訊2011年初用戶量級超8000萬。至於搜狐和網易,業界普遍預測用戶數在2000萬-3000萬之間。
當時據業內人士分析,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品牌影響力大範圍領先情況下,網易再走同樣的道路,已很難追趕,比如在競爭關鍵用戶這塊。
其後,微信、易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的出現,對整個微博行業形成一大沖擊,甚至導致騰訊戰略性放棄騰訊微博。
據南方周末此前報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至2014年6月底,中國微博用戶數2.75億,較2013年底減少543萬,網民使用率為43.6%;手機微博用戶數1.89億,下降794萬,使用率為35.8%。與此同時,以微信、易信等為代表的手機即時通信工具的用戶數卻高達4.59億,比2013年底增加2842萬,使用率高達87%。
同時,新浪CEO曹國偉也曾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承認微博受微信沖擊,表示將通過微博的私人分享功能進行應對。
而隨著微博用戶活躍度和用戶數的不斷下降,2014年10月27日,騰訊宣布,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進行戰略調整,將騰訊網與騰訊微博團隊進行整合。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整正式宣告了微博業務被騰訊戰略放棄。騰訊方面對此說法並未否認但也沒有承認,“此輪調整後,微博產品仍正常運營。同時新的戰略方案下,騰訊微博產品運營團隊將與騰訊新聞團隊進行整合,以強化整體社交資訊服務功能。”
前述南方周末消息,從2012年8月,張朝陽坦陳“過去兩年間,我們確實輸掉了微博之戰”,搜狐微博認輸了;到2013年8月,網易和中國電信聯手推出“易信”,從此不提網易微博;再到騰訊微博事業部在成立3年又3個月(2011年4月-2014年7月)後解散,究竟是新浪微博太強大,還是微博產品形態本身已經走到末路?
“整個微博行業都進入末期了,新浪微博一家獨大又如何?”知名IT評論人士洪波對京華時報表示,微博最大的問題在於用戶使用率、黏度下降,普通微博用戶都很容易能感受到。“微博正在失去用戶的進程之中,一方面是太多社交產品如微信、貼吧等分流了用戶對微博的註意力,另一方面微博自身的商業化、廣告營銷與其媒體定位相沖突。”洪波說,微博的價值來自於其對用戶活躍度的商業兌現,但是商業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體驗,進而造成用戶活躍度的降低。
據新浪科技消息,網易微博宣布退出,並提示老用戶轉移至LOFTER,LOFTER是網易2011年推出的輕博客業務,搬家到LOFTER後,網易自動通過原賬號開通輕博客業務,也包含類微博的信息流展示。
而此次網易微博業務跳轉至輕博客,意味著對前者的基本放棄,而此前網易將微博業務、輕博客和郵箱整合,希望借助郵箱用戶數和活躍度拉動其他業務,不過目前看來成效甚微。
網易微博用戶“李不白y”表示:“我覺得網易這個輕博客也壽命不長,和企鵝空間很相似,一個人在後花園玩的感覺。完全沒有微博的快速廣泛傳播的優勢。還是及早到新浪紮根吧。”
今天淩晨,網易公司突然發布聲明稱,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存在不法行為,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妻子所在公司輸送利益。並且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
本周一,陌陌剛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增補文件(F-1/A),文件顯示:該公司已入選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陌陌的上市時間為12月11日。股票交易代碼為“MOMO”。
我的觀點如下:
1、陌陌IPO或受影響,看投資人咋擺平。投資就是投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CEO顯然是企業最重要的精神領袖和代言人,矽谷有一個觀點就是“創始人對企業的價值無論怎麽高估都是合理的”。而且,這次網易可不是口水噴噴算了,而是一口氣拋出違反契約、涉嫌腐敗、刑責記錄三宗罪啊。茲事體大,將對陌陌IPO產生一定影響。當然也不是不能幕後搞定,租車公司一嗨上市就被對手舉報搞得延期,幾天後還是搞定正常IPO,其中漢理資本錢學峰等投資人發揮了很大作用。
2、緘默期,好報仇!按中國人傳統,平時甭管多大的仇,一般人家紅白喜事也不鬧騰。可是在中國互聯網江湖,可不是這樣。IPO前期的緘默期正是有仇報仇、有怨抱怨。當年奇虎360上市前期,不知被XX系下了多少黑手。世紀佳緣上市前期,也被各種舉報和網絡曝光。凡客更是被對手投資人舉報到IPO夢碎。陌陌公關水平其實很不錯,但是否就此做了危機預案?當然前提是老板得交底。
3、網易和唐巖有梁子,離職後請厚道。說一個未經證實的段子:網易在陌陌推出後也曾經做了一個移動社交產品,用戶量一直上不去,產品負責人一直一籌莫展去找丁磊求救,丁磊說你去問唐巖去。關鍵是這個產品負責人真去了問唐巖怎麽辦,唐巖把此人拉過來,在耳邊悄悄地說:“我他媽的告訴誰,也不告訴你。”未知真假,但是你可以發現當媒體熱捧陌陌是網易系創業成功的代表時,網易方面和高層從未正面說過。但如果是真的,說明唐巖性格太鮮明,如果會做人、低調一點不會發生這些。
4、讓法律的歸法律,讓情義的歸情義。首先,網易公司此舉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其實真的沒什麽可指責的。但放在中國文化環境中,大家同情弱者,一個是員工,一個是企業。一個是大公司,一個是創業公司。能否槍口擡高一寸,放人一馬,這樣更顯氣度。不過事已至此,已經撕破臉皮了,難。
什麽仇,什麽怨,要IPO前夜突襲“突然死亡”?創業難,IPO更難。在職時老實工作,離開了厚道做人。這些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難啊!
求(唐巖以後)求低調,求(網易現在)放過,求(所有人)厚道。
附:以下為網易聲明原文:
網易公司對前員工唐巖(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在網易工作期間不法行為做出正式聲明:
1、唐巖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間在網易工作。2011年7月,唐巖擅自在外開設陌陌公司謀取私利。唐巖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網易提供的各種信息、技術資源,私創“陌陌”,從而竊取網易公司商業利益,喪失基本職業操守。其行為違反《勞動合同》及對公司做出的在職期間競業限制的承諾,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2、唐巖作為網易前總編輯,利用公司對其信任,向其妻(張思川)做創始人的四度(北京)廣告有限公司輸送上百萬元經濟利益。此行為涉嫌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腐敗,嚴重損害網易公司權益。
3、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作為網易高級員工,唐巖未就此事向公司如實通報。目前,網易公司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陌陌創始人唐巖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利益輸送行為,對其工作8年的網易公司造成了名譽損失與商業損失。網易公司保留對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全部不當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特此聲明。
網易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
2011年,方三文辭職創立雪球網,唐巖忽然意識到原來大家最終都逃不過天各一方的命運。這位網易門戶總編輯開始琢磨,不然自己出來幹吧。”IT江湖:丁磊對離職創業的人都懷恨在心?
除了媒體圈,此事一出後,投資圈IT江湖上也普遍反映,在上市前,下次黑手,老東家丁磊也太狠了吧。
一位混跡網易數年的江湖人士稱,他曾在網易工作,並是一個和丁磊工作上頻繁打交道的人,丁磊的極品事情再多了,寫完知乎都得翻個好幾頁。
”唐巖將廣告交給他老婆公司做,當時也是調查了好久,最後結果依然是沒任何利益輸送,因為價格比市場價格還低很多,屬於他老婆幫網易的忙,丁磊不感謝人家,還拿以前的事說事,就是不提調查結論。“此人士坦言,看不慣丁磊這樣對待和他共事的人。”每個離職創業的人,他都懷恨在心,這個人到底是什麽內心?“
朋友圈人也紛紛吐槽,丁磊心胸狹隘,支持唐巖稱,當你要成功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小人出現,也許會遲到,到永遠不會缺席。
![]()
被炮轟作風有問題 上市前夜被老東家擺刀
聲明中稱,2011年7月,唐巖擅自在外開設陌陌,竊取網易公司商業利益,其行為違反《勞動合同》及對公司做出的在職期間競業限制的承諾,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陌陌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增補文件(F-1/A),將上市時間確定為12月11日,股票交易代碼為“MOMO”,發行區間為每股ADS 12.50美元至14.50美元。
以下為聲明原文:
網易公司對前員工唐巖(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在網易工作期間不法行為做出正式聲明:
1、唐巖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間在網易工作。2011年7月,唐巖擅自在外開設陌陌公司謀取私利。唐巖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網易提供的各種信息、技術資源,私創“陌陌”,從而竊取網易公司商業利益,喪失基本職業操守。其行為違反《勞動合同》及對公司做出的在職期間競業限制的承諾,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2、唐巖作為網易前總編輯,利用公司對其信任,向其妻(張思川)做創始人的四度(北京)廣告有限公司輸送上百萬元經濟利益。此行為涉嫌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腐敗,嚴重損害網易公司權益。
3、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作為網易高級員工,唐巖未就此事向公司如實通報。目前,網易公司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陌陌創始人唐巖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利益輸送行為,對其工作8年的網易公司造成了名譽損失與商業損失。網易公司保留對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全部不當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特此聲明。
網易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唐巖離職創業時,還曾受到過的祝福,是不是如果創業失敗,也許就不會有今天這場震驚科技圈的炮轟事件呢?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64
魏劍鴻早有先例
當年的網易遊戲事業部副總經理魏劍鴻從網易離開之後創辦了廣州市擎天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然後隨後魏劍鴻卻因為涉嫌抄襲“大話西遊”遊戲遭到了警方調查,不過這倒並沒有引起大的風波。
此後的兩年時間里,網易與擎天柱公司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之勢。然而騰訊大手筆投資擎天柱卻給了丁磊一個危險的信號。
在國內,騰訊是第一大遊戲公司,網易當排行老二。擎天柱團隊以及魏劍鴻本人對網易遊戲可謂是了如指掌。如果騰訊控股了擎天柱,那麽騰訊遊戲憑借著QQ強大的平臺將會徹底擊敗網易,一統中國遊戲市場。
於是,魏劍鴻再次因為和2年前同樣的原因被警方調查。當時外界甚至還一度傳聞網易CEO丁磊親自帶領警方抓捕了包括魏劍鴻在內的離職創業的3名前員工。
對網易來說,在線遊戲是其收入的最重要來源,如果沒有了這項收入,網易只是一個空殼的門戶網站。丁磊自然不能容忍他人觸犯自己的核心利益。
陌陌既讓丁磊嫉妒,也讓丁磊感受到了威脅
網易的前總編輯唐巖從網易辭職之後正式創辦了陌陌,隨後陌陌竟然奇跡般地在移動互聯網崛起,這讓丁磊大為眼紅。
想想網易傾盡全力打造的移動社交產品易信,如今也算是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陌陌卻憑借著陌生人社交從微信口中分了一杯羹,想想自己都幹不過手底下的一個兄弟,丁磊面子上也多少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更讓丁磊嫉妒的不是這個,而是陌陌在移動遊戲領域的成功。截止到2014年9月,陌陌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602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2.8%,平均日活躍用戶也達到了255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40.6%。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網易的移動社交產品易信。
憑借著活躍用戶的不斷提升,陌陌成功地推出了多款移動遊戲,而且移動遊戲占據陌陌總收入的比例越來越高。陌陌在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移動遊戲營收的總收入分別為0、90萬美元、440萬美元。
陌陌在移動遊戲領域的成功讓丁磊不僅僅是眼紅,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威脅。微信和手機QQ自然奠定了騰訊這個老大的位置,這也是丁磊無法覬覦的。但是如果任由陌陌移動遊戲繼續發展下去,取代網易遊戲老二位置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網易功臣,丁磊相煎何太急?
說起網易在陌陌上市之際給唐巖捅了一刀確實有點狠。當然了,丁磊也不是對所有從網易離職出來的員工創業進行了制裁,不過那僅僅是因為其他人還沒有在市場對網易構成威脅。
即便魏劍鴻和唐巖兩人分別在在線遊戲和移動遊戲領域都威脅到了網易的利益。丁磊采取如此手段也確實讓業內外人士有些汗顏,為何不能采取正規的市場競爭,提升網易遊戲的競爭力呢?更何況唐巖和魏劍鴻都是當年在網易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物,他們跟隨丁磊多年,多少也有些交情吧?
互聯網時代,跳槽、員工單幹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個公司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就應該鼓勵內部員工創業,甚至給內部想創業的員工進行投資、扶持,這樣的公司才能做得更長久。
微信公眾號:bangkeji
========================================
以下為陌陌在更新的招股書中做出的回應:
2014年11月,陌陌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巖收到網易的律師函,稱因唐巖在供職於網易期間,於2011年7月成立陌陌,8月推出相關應用,違反就業協議和在受雇期間不會與網易競爭的承諾。律師函要求,唐巖向網易書面道歉,網易保留進一步采取行動的權力。
唐巖認為,這一指控並無價值,並計劃就此展開積極的自我辯護。
2014年12月10日,網易在其網站上發表正式聲明,指責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的職業和個人道德問題。這些指控並未不針對陌陌,而其所指控的內容均發生於唐巖正式加入陌陌之前。唐巖已向公司通報,稱這些指控是惡意的,並計劃積極展開自我辯護。
我們無法預測網易可能采取的進一步行動,也無法預知網易是否會繼續發表針對唐巖、陌陌及陌陌其他高管的公開聲明。一旦網易最終選擇訴諸於法律,我們無法預測此類程序將會持續的時間長度或結果,而這也將影響唐巖對陌陌業務的關註。
如果網易在將來的訴訟中獲得勝訴,唐巖的名譽或將因此受損,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雖然網易在律師函中並未提及陌陌,但我們不能確定其是否會在未來對陌陌提起訴訟,而這將會影響管理層的註意力,並對公司聲譽、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i黑馬:在四大門戶中,網易是最早投入在線教育的公司,依托自身的門戶資源,或許有意無意中成就了一個有道系列與網易公開課,但是對於網易的關註源於網易有道,因為在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網易所做的在線教育產品一直都是不慍不火。但是網易並非知道怎麽做在線教育,而是它們在迷路了,不知道怎麽做。
在四大門戶中,網易是最早投入在線教育的公司,依托自身的門戶資源,或許有意無意中成就了一個有道系列與網易公開課,但是對於網易的關註源於網易有道,因為在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網易所做的在線教育產品一直都是不慍不火,說是低調可以,說是發展不好也可以,總之難說。暫且不論網易遭受到什麽攻擊,但是似乎網易押寶在在線教育,從有道系到網易雲課堂的投入可見一斑。但是網易並非知道怎麽做在線教育,而是它們在迷路了,不知道怎麽做。
垂直專註成人,可又浮想聯翩
從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中國MOOC大學,以及有道系,我們均可以看到網易在線教育的布局更多是針對職業甚至是成人方面。這種專註度,讓我們能夠避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以及沈心於一個領域,嘉榔很早就說過從垂直出發的平臺,未來會大放光彩,而網易還不夠專註,說白了更多是占位,而完全沒有投身在線教育,一直在迷茫要不要重金。從今年4月份有道在線教育平臺發布會後,到現在我們似乎看不到有道系有什麽好的創新以及舉措,反而是網易公開課又冒頭了,進而最近比較火熱的中國MOOC大學。起碼很多人都搞不懂網易到底要做什麽?其實網易有著有道的產品,本來打算進軍K12,從他們的一些合作夥伴:新東方、滬江網、華爾街英語等,但是他們或許會發現做平臺比起做一個APP更加困難,進而進退兩難,然後又搖擺到成人上面,但是至今為止除了秋葉,還拿不出更好的成績單。
缺乏創新
對於丁磊而言,在線教育或許是一個公益的事情,因為他曾經說過網易暫時不考慮盈利。因此,也間接造成了一個問題:平臺沒有動力。網易內部那麽多項目,能夠切實給公司帶來盈利,每個公司都喜歡,而一味的花錢眼色能夠好看嗎?雖然不至於漠視,但是起碼重視度沒有那麽高。
另外一個,無論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實在沒有多少的創新。在平均每天浮現2家在線教育平臺,打著各式各樣的概念的時候,網易除了在平臺上面放置課程似乎找不好的點子。這點跟騰訊的精品課一樣,網易的公開課和網易雲課堂更多是一個課程的展示,而學習者到底如何很難說。說得難聽點,它們就是某貝網早期的時候,但是後來人家通過老師的個性化來實現盈利,但是網易反而沒有這種覺悟,是因為想不到,還是因為沒有動力,均不可得知。YY的老師化的教學,是目前在線教育行業最容易,也是最佳的一種盈利方式,從邢帥學校、鄭仁強、劉洪波等可見一斑。
太單調了
作為一個在線教育平臺,什麽是最吸引用戶?滿足用戶的學習需求,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何而來,最直接的是老師。但是看看自己弄的,就是一味的針對機構,對個人老師的挖掘做到了多少份?對老師的支持,又做到多少分?更何況,如果單純成為機構與網易合作的一個場所,或者一個公共性為主的平臺,那麽可想而知,其他機構會跟你談什麽情懷,你有其他業務支撐,但是我機構就沒有,難道讓我們放棄精力去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那樣還不如自己做了。
另外一方面,看看課程的呈現形式與整體的平臺架構,簡直就是太簡單,比起一個新創的在線教育平臺還不如,那麽還有什麽好談的。不要老吹噓自己怎麽樣,例如在12月,在杭州網易舉辦的在線教育媒體交流會上透露的一份數據:
(1)網易公開課,於2010年11月上線,目前有3000余門課程,覆蓋22類內容領域,超過2萬集視頻資源,原創專題400多期,用戶超過2000萬,移動端安裝量超過2000萬。
(2)網易雲課堂,於2012年12月上線,目前有近5000門課程,覆蓋近20個教學領域,超過4萬個課程視頻,500萬註冊用戶。
(3) 中國大學MOOC,於2013年5月上線,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匯集985高校優質課程,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文MOOC學習平臺。目前合作高校26所,教師超過500位,選課人次超過100萬。還有有道系的幾億的學習用戶,但是請放下這些數據,好好做好自己的平臺,做好創新,用戶是需要留住的,當我們花人均100元的價格吸引一個用戶來的時候,而用戶也只是看一天就離開,第二天就丟到西伯利亞的話,那麽有什麽用處,就是一個硬邦邦的數據,連分析價值都沒有。
一位迷路者,好好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麽?不然再過段時間就沒有這種時間。在線教育行業日新月異,一年前嘉榔認識不過不到100位平臺,到今天遠超1000個了,多到連嘉榔都記不清。每個行業都在瞄準在線教育,每個互聯網企業都在瞄準在線教育,比如盛大聯手教學邦做平臺,說不定明天就回有陌陌也做在線教育平臺,競爭越激烈,留給思考的時間與改正的時間越短。為什麽新東方害怕?一直以來都認為教育是漸進的行業,但是從拍一張就能夠獲得答案後,就已經讓無數老一批教育人士大跌眼鏡,近乎不認識這個世界,另外一方面就是原有教育系統技術是嚴重的落後的,技術改變世界難道是空號嗎?當然不是了,從這方面新東方就不得不加快腳步了,還有不少的原因,這個就不談了。
網易在線教育的相關負責人不知道有因為這波行情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反正在這一年教育行業見怪不怪了,但是請好好做好,還有請承接在線教育東方成為獲利者的某些教育機構的高管們,要記住是局勢推動你們,你們也要拿出該有的實力來掌握它,否則後果是怎樣,大家都知道吧。
以上都不是真的,嘉榔不負責!
作者註:黃嘉榔,在線教育自媒體(微信號:hjia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