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季績勝預期 純利增36%
1 :
GS(14)@2017-01-26 18:05:13【本報訊】受惠中國零售平台和阿里雲收入增長強勁,阿里巴巴第三財季業績勝市場預期,純利錄224.9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6%;收入達532.48億元,按年升54%。阿里表示,將上調截至3月底止全年收入目標,由增長48%調整至53%。受消息刺激,阿里巴巴昨晚在美市早段曾升逾4%。
數字媒體娛樂收入飆273%
原本據彭博統計市場預期中位數,阿里第三季收入為500.9億元,故是次阿里交出表現遠勝預期。「雙11」推動下,季內核心電商業務收入增長45%至465.76億元。另外3項業務增長均為雙位數或以上。雲計算方面,內容分發網絡、數據庫服務等服務使用量增加,付費客戶數大升100%至76.5萬,帶動收入增長115%。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創新項目及其他業務收入分別升273%和61%。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武衛表示,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收入快速增長,估計收購優酷土豆帶來的協同效應加強之下,其EBITDA虧損率將會收窄。移動端收入比例持續提升,佔中國零售平台收入由65%增至80%,收入達324.51億元。首席執行官張勇指,用戶逗留時間延長、點擊率上升,加上買家消費提高,均有利營銷服務收入。截至12月,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按季淨增4,300萬戶,至4.93億戶,其平均年化移動收入166元,增逾五成。武衛指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集團錄得49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足以在全球投資具增長的領域,如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以及創新項目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8125
名設計師8餐廳申上創板 去年收入逾2億 純利僅24萬
1 :
GS(14)@2017-04-22 10:13:32【明報專訊】繼人稱「幟哥」的黃永幟旗下龍皇集團之後,再有本港著名設計師梁志天變身「金融才俊」,將旗下8間餐廳打包申請創板上市,不過據招股初步文件,梁志天的餐飲企業1957 & Co.去年收入雖逾2億元,純利卻僅24萬元。有業界人士表示,證監近期對創板新股審批把關趨嚴,而餐飲業縱使盈利能力不高,「至少真係有間餐廳」,料較易獲批上市。
明報記者 陳子凌
1957 & Co.主席梁志天(Steve Leung)是香港頂尖設計師之一,曾參與包括九肚山峰、深灣9號及匯萃等多個樓盤的室內設計。去年傳出,上交所的江河創建打算將梁志天設計集團分拆來港上市,就在建議仍待中證監審批之際,梁志天已率先將旗下餐廳打包,申請創板上市。
每間餐廳收支平衡 最快兩月
據初步招股文件,1957 & Co.擁有安南、權八、芒果樹、家上海及竹壽司共5個餐飲品牌,合共8間餐廳,但財務資料顯示,當中有兩間去年仍錄得虧損。而公司去年收入雖然按年升34.6%至2.18億元,但受到一筆一次過開支影響,令純利從2015年的208萬元減少至24.4萬元,如扣除該筆開支,去年純利約為500萬元。另外,文件披露,每間餐廳達到收支平衡,最快只要兩個月,最慢亦只需1年,惟投資回本期最快要兩年,最慢更要6至7年。
耀才﹕餐廳股隨時一年只賺幾萬
雖說市道困難,餐飲難做,但縱觀過去一年,已上創板的餐飲股已有8隻,單今年以來便有包括高門(8412)、持有小肥牛的國茂控股(8428)等4隻餐飲新股,然而這些創板餐飲股純利往往只有百萬之數,多隻新股更因計入上市開支費,最近財務數據更出現虧損(見表)。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表示,餐飲股「隨時一間餐廳一年只賺幾萬蚊」,但近期仍然有相關企業申請上市,不排除與去年建築新股大炒,令證監盯得緊有關。
「至少真係有間餐廳,而且業務簡單,符合條件便可以上」,但植耀輝稱,這些餐飲股規模細,行業上難有競爭優勢,掛牌後股價卻短期瘋炒,需要警惕;惟對內地莊家而言,這類公司市值不高,正正適合做殼。
去年多隻餐飲股賣殼
事實上,去年已有多隻餐飲股賣殼,例如譽宴(1483)易手予中資,富臨(1443)也打算賣盤予內地企業,惟膳(8213)亦被內地服裝生產商陳建春收購,更名新智控股;至於馳名甜品店發記甜品母公司新煮意(8179),新年前也易主予本地商人黃泰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00&issue=20170420
日清去年中港純利不足1億
1 :
GS(14)@2017-05-13 05:14:07【明報專訊】日本杯麵生產商日清食品昨向港交所(0388)提交主板上市申請,擬分拆中港業務在港上市,並由野村保薦。根據其初步提交的招股文件披露,日清去年收入達26.3億元,其中四成來自香港地區、56%來自中國地區;但純利僅得9077萬元,按年跌11.6%,主要由於終止營運並關閉松江生產廠房而產生逾3600萬元額外開支所致。
申請港主板上市
據招股文件披露,日清為香港最大的即食麵公司及第二大冷凍點心公司,於去年按零售額及零售銷量計算,分別佔本港即食麵及冷凍點心市場逾六成及兩成市場份額,旗下品牌包括「出前一丁」、「日清」、「合味道」、「公仔點心」及「福」。
按產品劃分,公司去年共銷售5.21億份即食杯麵及碗麵,收益達16.5億元,佔整體收入62.7%;2.92億份袋裝即食麵,收益達6.98億元,佔整體收入26.5%。至於點心、餃子等等冷凍食品及其他產品亦銷售3354萬份。
公司於今年3月收購捷菱51%股權,涉資4246萬元,並設5年禁售期,以進一步擴大港澳的產品組合,並將透過捷菱分銷多個品牌的飲料、加工食品及醬料。公司稱,是次集資所得將用作擴建及升級生產廠房及設施、銷售及分銷網絡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23&issue=20170513
保險業務虧損 巴郡純利跌15%
1 :
GS(14)@2017-08-06 18:40:13【本報訊】「股神」畢菲特投資旗艦巴郡季績失色,受保險業務和投資錄虧損影響,純利按年倒退15%。巴郡股價上周五創收市新高,收報每股27萬美元,升0.61%。巴郡今年內累升10.6%,跟標普500指數今年累升10.63%看齊。截至今年6月止的第二季,純利按年跌14.7%至42.62億美元(約332.43億港元),經營溢利為41.19億美元(下同)。按巴郡業務表現計,保險承銷業務去季由盈轉虧,錄得2,200萬經營虧損。保險投資收入方面,經營溢利按年略減1%至9.65億。鐵路、公用和能源業務的經營溢利增至14.74億。
投資和衍生工具損手
巴郡保險承銷業務去季表現不濟,主因旗下保險公司索償金額上升,而汽車保險公司Geico為擴大市佔率調低保險收費也受影響。此外,巴郡投資和衍生工具盈利減少,投資錄得1.85億盈利,較去年同期3.8億少近半。衍生工具投資亦「損手」,錄4,200萬元虧損,遜去年同期賺1,400萬元。巴郡的股票持倉規模,按年升12.3%至1,371.11億元。截至今年第2季,巴郡五大股票持倉包括富國銀行、蘋果公司、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和國際商業機器(IBM)。據巴郡去季財務報表顯示,畢菲特大幅增持蘋果公司,持倉規模由去年同期的71億元增至194億元,相反減持IBM和富國銀行,IBM持倉規模由去年同期135億元降至83億元,富國銀行持倉規模則由276億元減至273億元。此外,巴郡現金儲備亦持續遞增,去季創紀錄新高至997億元(約7,777億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6/20112933
阿里首季純利140億 增長近倍 電商收入逾430億股價飈6%後回落
1 :
GS(14)@2017-08-18 07:32:57【明報專訊】中國電商零售增長強勁,阿里巴巴截至今年6月底止財年的首季營收及盈利勝預期,純利為140億元(20.7億美元),按年增長近一倍,刺激股價在盤前交易升逾5%,開盤後亦一度升近6%,惟後繼乏力,至昨晚10時半升幅收窄至3.6%,報165.16美元,市值跟巨無霸亞馬遜仍有相當距離。
阿里巴巴截至6月底止3個月收入按年增長56%至502億元人民幣(74億美元),收入大增主要由零售業務帶動,期內核心電商收入為430.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58%,其中中國電商零售收入按年升57%,跨境電商零售收入更飈升136%;而批發業務略顯遜色,中國批發和跨境批發收入分別僅增長30%和12%。
跨境電商零售收入飈136%
由3月底至6月,中國零售平台年度活躍買家增加1200萬人至4.66億人,中國零售平台手機端每月活躍用家增加2200萬人至5.29億人。首季天貓銷售額(GMV)按年增長49%,而淘寶GMV未被提及。公司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增加在天貓的投入。
不過除電商之外,阿里其他業務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雲計算業務收入按年增長96%至24.3億人民幣(3.59億美元),雲計算付費用戶由87.4萬人增加至101萬人,首次突破百萬。惟經營虧損進一步上升至5.32億人民幣(7800萬美元)。至於同樣將雲業務視為未來增長動力的騰訊(0700),財務報表未將雲計算單獨列出,而是和支付服務收入合併一起,不過管理層透露雲計算業務上半年增長達三位數,且已經有些微溢利貢獻。
雲計算收入增96% 虧損擴大
另外,阿里數字媒體娛樂業務第一季經營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8.53億元擴大至33.88億元,主要因視頻網站優酷土豆購買內容成本增加,無獨有偶,騰訊的成本開支連年上升,主要原因之一亦是視頻內容成本不斷增加。阿里巴巴總收入成本上升33%,和騰訊上半年86%的增幅相比仍算適當。
收入成本升幅料較騰訊慢
此外,阿里巴巴創新及其他業務經營虧損由15.72億元增加至16.12億元,主要因投資高德地圖、雲平台YUNOS等,而阿里特別提及AI(人工智能),指此前發布基於AI的智慧喇叭,未來會進一步投資。除此以外,阿里股權投資錄得13.88億元虧損,在口碑網、菜鳥的投資分別錄得3.9億和2.45億元虧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40&issue=20170818
咖啡商捷榮申主板上市 半年純利3190萬 集資最多7.8億
1 :
GS(14)@2017-09-17 11:26:24【明報專訊】本地咖啡及紅茶品牌捷榮申請主板上市,根據招股書所載,客戶包括麥當勞、吉野家、翠華(1314)等連鎖快餐店,旗下飲品在超市及便利店等零售商戶亦有出售,今年上半年純利為3189.9萬元,中銀國際及上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據消息指,捷榮初步擬集資不多於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捷榮為三代家族經營的咖啡紅茶供應商,擁有85年歷史,在港亦有零售咖啡服務,在2001年曾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在2013年以流通量低為由而私有化除牌,當時市值為4.074億元,並已開始計劃回港上市。集團退市後,一度引入日本三井物產為主要股東,惟三井去年退股,將股權悉數售回黃氏家族。
85年歷史 曾星洲上市
大股東黃達堂為創辦人黃喬之孫,公司上市後將為控股股東。黃達堂在港及上海亦持有餐廳甜聖美食的股權,並有從事雪糕業務的公司。
捷榮主要業務為向餐廳供應咖啡、紅茶及奶等,稱為「餐飲服務策劃」業務,佔集團收入77%;另外於4年前開展食品服務,提供急凍預製食品服務,在香港及內地均有銷售。目前捷榮在港業務佔總收入超過七成,在內地的主要客戶包括麥當勞中國及航空公司,除直銷渠道外,捷榮亦會透過145間分銷商作銷售。捷榮近年亦有向快餐店及茶餐廳提供咖啡機連同咖啡產品。
捷榮﹕成本漲無法轉嫁有風險
銷售成本上升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上升所致,咖啡豆今年頭半年比去年同期上升13%,至每磅10.2元,加工茶葉價格亦見上升18%,至每磅13.6元,加上奶產品的平均採購價格亦見升幅,拖累毛利率由41.4%跌至今年頭半年的36.8%。捷榮指成本上漲而無法轉嫁消費者,將會是風險因素之一,又指產品組合變動將影響盈利能力,咖啡及紅茶的毛利率明顯較高,最高可至49.2%,奶產品及食品則分別只有29%及6.8%。
捷榮表示集資所得將用作發展食品業務,尤其用作發展潛在服務或股份收購、合營企業等,以拓展市場滲透率,另外亦將會用作拓展業務至東南亞,或收購製造廠以改善生產效率及降低經營成本。捷榮在上市前6個月向股東分派8660萬元股息,2016及2015年年度則分別派息2330萬及2810萬。
內地美容產品德寶申上創板
另外,內地美容產品公司德寶申請創業板上市,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今年頭4個月虧損為925.8萬元,比去年同期的44.4萬元虧損擴大,德寶解釋指銷售客戶以海外為主,業務容易受到匯兌影響。德寶指集資生意的將用作擴建香港總部及參與美容展覽之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55&issue=20170914
國壽第三季純利大增3.65倍
1 :
GS(14)@2017-10-30 00:46:57【本報訊】受投資收益增加帶動,國壽(2628)一如早前盈喜預告,首三季純利按年大增98.3%,至268.25億元(人民幣.下同);單計第三季純利更按年增3.65倍,至145.83億元。建行(939)首三季純利則錄2,012.42億元,按年升3.82%,第三季增速較上半年加快。國壽指,期內加大固定收益資產配置力度,帶動淨投資收益率按年提升0.44個百分點,至4.99%;總投資收益率則升0.65個百分點,至5.1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282.37%,維持較高水平。核心業務方面,首三季保費收入4,499.92億元,按年增19.6%,已超去年全年水平。保費結構亦有改善,首年期交保費佔長險首年保費61.84%,按年提高7.3個百分點。國壽宣佈,擬與旗下財險公司共同購置位於天津市商務中心區域的不動產,預期建築面積約7.3萬平方米,投資金額不超過20.76億元。此外,國壽廣東省分公司亦擬與廣發銀行在廣州市內購建不動產,打造「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國壽出資額預計不超過39.05億元。
建行首三季多賺4%
另外,建行(939)首三季純利錄2,012.42億元,按年升3.82%。利息淨收入3,333.24億元,按年升5.55%,但淨利息收益率按年下降0.1個百分點,至2.1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則錄936.49億元,微升1.4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84%,較去年底跌0.14個百分點。資產質素方面,不良貸款餘額為1,909.49億元,較去年底增6.86%,但不良貸款率較上半年跌0.01個百分點,至1.5%。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7/20196218
阿里次季純利升逾倍 業績前夕蔡崇信減持 套4.7億
1 :
GS(14)@2017-11-04 15:38:48【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季度業績繼續強勁增長,2018財政年度第二季度純利大升1.3倍至176.68億元(人民幣.下同),攤薄後每股盈利6.78元,按年上升128%。阿里表示,由於下一季度起將合併公布菜鳥網絡業績,因此將2018財年全年收入指引由原先的45%至49%,上調至49%至53%。受業績表現帶動,阿里昨晚在紐約股價高開逾2%,截至晚上10時,報189.31美元,升1.8%。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截至今年9月底第二季度,阿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1%至551.22億元,主要由中國零售業務、國際零售業務和阿里雲的收入强勁增長所帶動。
電商增長續強勁 收入增63%
集團核心電商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季度收入同比升63%至464億元,其中中國零售平台本季度收入,受惠客戶管理收入及佣金收入分別增長58%及47%,同比增64%至395.57億元。
分析電商平台表現,佣金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天貓實物商品成交金額(GMV)快速增長49%,尤以消費電子及快速消費品較為暢銷。9月份平台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5.49億,同比增長22%。本季每位活躍消費者帶來年化收入為293元,同比升36.3%。國際零售業務方面,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15%至28.78億元,動力來自東南亞平台Lazada及中國出口平台全球速賣通的增長。
付費用戶急增 雲收入升近倍
雲計算業務季度收入同比增長99%至29.75億元,動力來自付費用戶強勁增長,以及高附加值服務令收入結構優化。公告指,未來3年將在研發方面投資逾150億美元。
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3%至47.98億元,主要是由於UCWeb移動增值服務帶來收入提升,優酷視頻日均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180%。另外,創新項目及其他業務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7%至8.87億元。
公告又披露,阿里已完成對菜鳥的53億元增資,持股比例增至51%,有助進一步提高物流能力。公司擬與菜鳥網絡共同於未來5年投入1000億元,加強發展全球物流網絡。
業績公布前夕,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紐交所沽32萬股阿里股份,每股平均價188.28美元,套約6025萬美元(約4.7億港元)。連同主席馬雲,二人9月時已向美國證交會披露,自10月起12個月內將減持550萬股的計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50&issue=20171103
華置料去年度純利最多跌47%
1 :
GS(14)@2018-02-12 07:16:25【明報專訊】近年積極投資的華人置業(0127)發盈警,預期去年全年度純利按年下跌37%至47%,收入減少55%至65%。不過,集團瘋狂掃入的恒大(3333)股份帳面盈利「大賺」,截至去年底止未變現公平值收益高達99億元,惟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相關收益不會計入集團損益表內。
連環沽售物業 租金收入挫
華置解釋稱,預期盈利下跌,主要由於近年連環出售多項出租物業,拖累租金收入下跌34%至44%,同時集團去年買賣物業銷售亦較前一年度減少,應收遞延代價所產生的名義利息收入,以及持作買賣的上市投資及財資產品所得收入,通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司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而產生的收入,以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收益均告減少所致。按華置2016年度純利約63.6億元計,去年度純利估計約33億元。
不過,集團近年與創辦人劉鑾雄的太太、大股東「甘比」聯手入市狂掃恒大股份,單計目前集團手上持有的恒大股份,去年度未變現公平值變動收益已高達99億元,加上盛京銀行(2066)已變現公平值收益21億元,公司期內全面收益總額或錄得3.73倍至3.83倍的顯著上升。
恒大股份帳面「勁賺」99億元
不過,根據現行會計制度,上述相關收益不能直接計入損益表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95&issue=201802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