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島二手私宅買賣登記 上半年升三成半

1 : GS(14)@2018-07-09 16:25:5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125&issue=20180709
【明報專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本港主要三個區域,包括港島、九龍及新界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均較2017年下半年錄得超過兩成升幅。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上升,反映二手樓市氣氛暢旺,今年上半年樓價向升,多個新盤熱賣,加上本港低息持續,刺激市民釋放購買力。

新界半年逾萬宗 升近三成

三個區域中,港島區為升幅最大的區域,上半年港島區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錄得5433宗,較2017年下半年的4011宗明顯上升35.5%。

新界區上半年的二手買賣錄10,362宗,較去年下半年的8047宗上升28.8%。九龍區的二手私宅交投上半年錄8717宗,比去年下半年的7160宗增加21.7%。

九龍塘二手買賣升六成最勁

據24個分區的二手樓市表現,上半年有22個區份的買賣錄得升幅。買賣宗數升幅最多的5個區份,港島及九龍各佔二個,新界佔一個。當中以九龍塘/石硤尾最為突出,宗數按半年上升63.2%;銅鑼灣/跑馬地升52%居次;何文田/太子道升47.6%,排名第三位。離島/東涌/愉景灣升46.7%,北角/鰂魚涌升45.4%,分別排名第四及第五位。

港島方面,除銅鑼灣/跑馬地及北角/鰂魚涌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宗數升幅較多外,2018年上半年灣仔、香港仔/鴨脷洲及筲箕灣/柴灣的買賣升幅亦達三成以上,分別按半年上升44.8%、44%及37%。九龍方面,除九龍塘/石硤尾及何文田/太子道的表現較為突出外,上半年宗數升幅超過四成的區份還有旺角/大角嘴及西貢/將軍澳,分別按半年上升41.9%及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755

一手私宅潛在供應9.3萬伙 較高峰減5000伙

1 : GS(14)@2018-07-28 09:05:0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651&issue=20180728
【明報專訊】特首宣布將9幅私宅地改作公營房屋發展後1個月,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量為9.3萬伙,比3月底公布數字9.6萬伙跌3%,下挫主因是熟地上可動工項目按季跌26%至1.7萬伙。潛在供應量屬連續兩個季度下跌,累跌4%,若相對2017年6月底高位9.8萬伙則下挫5%。有分折指出,局方公布數字仍未反映新房策影響,若發展商減慢旗下項目的建築步伐,以減低空置稅負擔,有機會令潛在供應量跌至約9萬伙。

熟地隨時動工量 3年半首跌穿2萬伙

運房局數據指出,9.3萬伙潛在新供應中,包括9000伙已落成但未售單位、6.7萬伙建築中單位(減去已預售單位),以及1.7萬伙在熟地上可隨時動工項目的單位;上述9.3萬伙的數字,較上一季(即今年3月底)減少3000伙或3%,整批潛在新供應中,估計有7.37萬伙,為實用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79%。

值得一提的是,當中1.7萬個在熟地可隨時動工單位,按季減少6000伙或26%,屬近3年半按季新低,亦是3年半來首次跌穿2萬伙水平。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2015至2017年,上述按季數字最高3.1萬伙,最低亦有2.1萬伙。

數字未反映新房策 業界料或跌至9萬伙

高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認為,潛在供應量下跌,主要是熟地可隨時動工項目,由2.3萬伙減至1.7萬伙,但計算官地、鐵路及市建局發展項目等,相信短期要提升供應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張指出相關數字未反映新房策的影響,如發展商放慢新盤興建步伐,以降低空置稅負擔,或令有關數字跌至約9萬伙。

至於次季一手私宅施工量涉9000伙,按季增61%,令上半年一手私宅施工量總數增至1.46萬伙,比去年上半年同期按年升72%。另次季私宅落成量涉5000伙,按季上升3倍,令上半年私宅落成量總數增至6200伙,但比去年上半年按年跌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892

上季私宅施工量1900伙 一年低位

1 : GS(14)@2018-10-28 11:52:5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577&issue=20181027
【明報專訊】樓市氣氛近日轉勢之際,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本港未來3至4年一手潛在私宅供應為9.3萬伙,按季計沒有升跌(相對6月底數字),較去年6月底高位9.8萬伙下跌5%;可留意的是,今年第三季私宅施工量只有1900伙,按季下跌7100伙或近八成,惟今年首3季施工量仍高見1.65萬伙,仍達去年全年1.7萬個的97%。

潛在供應量維持9.3萬伙

運房局發言人表示,預計未來數月將有18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8200個單位,較上一季的5200個單位多3000個單位,增幅58%。

至於9.3萬個潛在新供應單位中,運房局發言人表示,估計有7.33萬個單位,為實用面積少於70方米的中小型單位(約753方呎),較上一季少400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79%,比率與上一季相同。

近八成單位小於753呎

另外,9.3萬伙潛在新供應中,包括9000伙貨尾(按季沒有改變)、建築中但減去已預售單位為6.6萬伙(按季減少1000伙或1.5%),以及1.8萬伙在熟地上可隨時動工單位(按季增加1000伙或6%)。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私宅施工量按季大跌、僅錄1900伙,按季大跌78.8%,屬去年第三季錄800伙以來的1年最低紀錄,但首三季施工量錄1.65萬伙,已佔去年全年錄1.7萬個的97%。

分析:增公營房屋或減私宅

落成量方面,今年第三季錄得6400伙,按季增加1400伙或28%,累計首三季共錄1.27萬伙落成,為去年全年1.78萬伙的71%。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在政府持續積極賣地下,預料短期私宅新供應仍持續穩企9萬伙水平,但政府考慮將公私營發展比例,由現時六四比改為七三比,此舉雖然有助加公營房屋供應,但大前提是未來整體新供應必須同時增加,否則增加公營房屋發展,變相令私宅發展土地供應減少,屆時將導致未來私宅潛在新供應明顯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460

港島二手私宅登記 上月彈逾一成半

1 : GS(14)@2018-12-10 04:42: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429&issue=20181210
Share  
【明報專訊】隨着業主願意減價,刺激買家入市,令二手交投開始反彈。中原研究部數據顯示,全港3個主要區域中,港島買賣升幅最顯著,上月份香港區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錄得505宗,較10月的436宗上升15.8%。新界區的二手私人住宅交投上月錄得748宗,較10月的698宗上升7.2%。不過,九龍區二手買賣錄得跌幅,11月錄567宗,較10月的652宗下跌13%。

九龍區交投按月跌13%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上月份全港主要3個區域中,香港及新界區錄得的二手私宅買賣合約登記較10月上升,九龍區的買賣錄得下跌,反映樓價調整回軟,部分業主減價出售,吸引買家入市,刺激成交增多,港島及新界的二手交投回升。

他又預計,12月份中美貿易戰暫停,消息利好樓市,加上有居屋向隅客回流私樓市場,預期整體二手住宅市道將會回穩。

料反映樓價回軟 刺激買家入市

據全港24個分區的二手樓市表現,上月份有10個分區的買賣登記宗數較10月份錄得上升,3個持平,11個下跌。買賣宗數升幅最多的5個區,港島及新界各佔兩個,九龍佔1個。當中以九龍塘/石硤尾表現最為突出,宗數按月急升54.5%,銅鑼灣/跑馬地按月升44.9%居次,西上中環升41.7%,排名第三。另離島/東涌/愉景灣升30.9%,以及北區上升21.8%,分別排名第四及第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33

上月私宅呎租跌2% 重返2017年底水平

1 : GS(14)@2019-01-10 07:49:3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504&issue=20190110
【明報專訊】樓價回軟拖累租金下滑,中原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12月份全港107個大型私人住宅實用面積平均租金每方呎錄得35.9元,按月下跌1.9%,並重返2017年12月份水平,近月的租金跌幅已抵消全年升幅。事實上,去年8月租金曾創下37.8元歷史高位後,不過其後連跌4個月,合共累跌5%,其中11月份跌2.1%,12月份跌1.9%,租金跌幅有收窄的迹象。

連跌4個月 跌幅開始收窄

上一次租金向下調整,早於2015年10月份開始,當時租金同樣結束連續4個月創歷史新高的局面,連跌6個月,累跌10.9%。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受中美貿易戰及環球經濟不穩影響,去年第四季本港租金跟隨樓價向下調整,第四季租金跌幅少於半成,預期今年首季調整幅度同樣少於半成,並展望租金於第二季能找到支持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93

去年私宅空置量5.1萬伙 10年新高

1 : GS(14)@2019-03-31 15:09:4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488&issue=20190330
【明報專訊】港府料快將落實開徵一手物業空置稅之際,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物業報告指出,去年全港私宅空置率上升至4.3%,相對2017年的3.7%,除了按年上升0.6個百分點外,亦屬2012年錄得4.3%空置率後的6年新高。去年全港私宅空置量涉51,430伙,較2017年的42,940伙按年增加8490伙或20%,屬2010年錄得5.15萬伙空置後的10年新高(見圖)。

空置率4.3% 創6年新高

根據差估署的定義,空置量是指在年終進行統計調查時,實際上未有使用的單位數目,部分空置住宅單位於佔用許可證(俗稱入伙紙)發出後仍未獲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正在裝修的單位亦會界定為空置。此外,空置量與發展商已售出的單位數量等並無關係。不過,去年亦不乏已獲批入伙紙並已開售的新盤,尚餘一定數量的貨尾(見表)。

報告續指,2018年空置的51,430伙單位中,有42,340伙屬實用面積小於1076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82%)、另外9090個屬實用面積1076方呎及以上的大型單位(佔18%)。另一可留意的是,上述5.14萬伙空置單位中,約11,240伙空置單位是於入伙紙發出後,尚未獲批滿意紙或轉讓許可證的單位,數量比2017年錄得的9370伙,按年升約20%。

報告並指出,去年私宅落成量為20,970伙,較2017年錄得的17,790伙,按年上升3180伙或約18%,創2005年以來的13年新高紀錄。當中的新落成單位,56%來自新界,28%來自九龍,16%來自港島。至於2019年、2020年私宅預測落成量分別為20,420個和20,180個;若以地區計,今年和明年的預計落成量,新界分別佔66%和62%,仍是最多的地區。

業界料今年空置率或回落

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去年空置率上升,部分原因是新盤推售進度較慢,部分已取得入伙紙的新盤積存較多貨尾;加上去年下半年市况轉差,導致全年新盤售出數字明顯回落。不過隨着政府落實開徵一手空置稅,多家發展商已於去年第四季起加快旗下現樓新盤的銷售進度,預料今年繼續加快推售現樓貨尾,相信今年空置率不會再明顯增加,反而有機會回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403

今季新盤6700伙入伙 7年按季最多 龍譽天寰交樓 啟德私宅租金料受壓

1 : GS(14)@2019-04-08 11:21:4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233&issue=20190408
【明報專訊】第二季(4至6月)為新盤入伙高峰期,據本報統計,今季預計有10個主要新盤入伙,涉近6700伙單位,單位總伙數料創自2012年以來、逾7年來按季新高。本季入伙盤中,半數為單位總數達800伙或以上的大型項目,料大量租盤將衝擊市場。分析認為,個別湧現新入伙樓盤的地區如東九龍啟德,業主叫租能力相對較弱,區內租金料有一定壓力。

明報記者 謝穎怡

綜觀過去7年新盤入伙情况,對上新盤入伙高峰期為2015年首季,當時有逾6400個單位入伙,主要項目包括荃灣環宇海灣、大埔鳳園嵐山I期等。

至於今季,將有數個涉約千伙的大型屋苑入伙,包括長實(1113)荃灣西海之戀‧愛炫美、新地(0016)南昌站匯璽II、華懋荃灣西全.城匯、內房保利(0119)啟德龍譽和建灝地產的啟德天寰,5盤共涉5332伙。按地區劃分,今季入伙盤聚焦九龍,有4個新入伙盤、涉3035伙,佔本季新入伙單位的45%,其中啟德兩個大型新盤龍譽和天寰,料為東九龍帶來大量新租盤。

九龍4盤將入伙 佔本季45%

據了解,龍譽開始收樓入伙,現有約80個放租盤,市場消息指,龍譽1B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228方呎開放式戶,以月租1.1萬元獲承租,實用呎租48.2元,呎租創該區入伙盤新高;據悉,業主於2017年以489萬元買入,享租金回報近2.7厘。

另同區天寰快將入伙,項目於2月錄得首宗預租,單位為3座中層N室,屬實用面積330方呎一房戶,以約1.31萬元獲承租,實用呎租39.7元,業主料享租金回報2.3厘。

新界區入伙新盤數目居次,有4個新盤合共2990伙,當中荃灣西全‧城匯可望率先入伙,市場消息指,發展商將於月內發信給業主收樓,目前項目在市場上約有65個放租盤,平均每呎叫租44元;月租叫價1.8萬元起,單位為5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429方呎,屬2房間隔,每呎叫租近42元。

另荃灣同區海之戀繼今年初入伙後,項目第2期海之戀‧愛炫美有機會於季內收樓,涉及1436伙,為今季規模最大的入伙盤;目前市場錄得約10個單位放租,平均每呎叫租49元,入場單位為3B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529方呎,屬2房間隔,月租叫價2萬元,每呎叫租37.8元。

全‧城匯平均每呎叫租44元

值得留意的是,本季新入伙樓盤中,有3個屬鐵路項目,分別為匯璽II、全‧城匯和海之戀‧愛炫美,合共3577伙,佔今季入伙盤54%,料獲追求交通便捷的租客垂青,其中預計6月底入伙的匯璽II,近月已累錄約5宗預租。

受傳統租務淡季影響,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2月份私樓租金指數連跌4個月,指數報192.1點,按月跌0.21%,4個月累跌2.78%。本季料仍有大量租盤釋出市場,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有較多新入伙盤的地區如啟德和將軍澳,業主叫租不會太高;惟他預計整體租金將企穩,因為租金指數雖然呈下跌勢頭,惟跌幅已收窄,隨着樓價回穩,預計租金亦會企穩,甚至本季或有2%至3%的上升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465

首季私宅落成僅千伙 按季跌近九成

1 : GS(14)@2019-04-27 07:17:3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396&issue=20190427
【明報專訊】今年首季私宅落成量明顯放緩;運輸及房屋局公布,今年截至3月底,首季私宅落成量僅1000伙,按季急挫7300伙或88%,為2015年第一季錄900伙後的4年按季新低;不過,私宅施工量按季微升,首季錄得2300伙,較去年第4季2000伙增加300伙或15%。

潛在供應維持9.3萬伙

運房局同時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量約9.3萬伙,屬連續4個季度維持此水平,當中包括9000個貨尾單位、6.2萬伙興建中但未售出單位,以及2.2萬伙在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單位。運房局指,在9.3萬伙當中,估計有7.3萬伙為實用面積小於70方米、即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79%,比率與上一季相同。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陳坤興認為,整體市場潛在供應已連續4季保持不變,即使近月發展商積極促銷現樓貨尾,但截至第一季尾,已落成而未售出單位總數維持9000伙,自2017年第三季起連續一年半保持不變,反映現時新盤銷售與市場潛在供應增加速率相若,市場潛在供應仍處於「樽頸」,樓市長遠供求關係,仍然偏向緊張。

跑道區新地皮招標 最高估值132億

仲量聯行估價部資深董事謝偉鴻表示,預期空置稅將令發展商對市况更敏感,以調整新盤建築工程進度。假如市况及前景不樂觀,發展商擔心日後銷情欠佳,或將拖慢建築工程,尤其豪宅項目,以減輕支付空置稅的負擔。

另地政總署公布,推出啟德第4C區1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3號用地於5月3日起招標、6月14日截標;上述地皮位於跑道區前排,可享維港景,面積約10.2萬方呎,指定作非工業(不包括辦公室、倉庫、酒店及加油站)用途,最高可建樓面面積71.4萬方呎。業界估計,地皮估值85.72億至132.16億元,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2萬至1.85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75

代理統計:今年落成私宅已售出半數

1 : GS(14)@2019-04-30 08:52:0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409&issue=20190430
【明報專訊】發展商今年積極推盤,中原地產統計,截至今年首季,預計2019年落成的私人住宅,有18,382個,其中未推售單位有4343個,貨尾單位5094個,合共待售單位9437個,即預計今年落成的私人住宅,已經售出約半數單位,估計到今年年中,可以售出約七成的單位。

1.84萬落成 9400待售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預計今年落成單位中,待售單位佔全年落成量51.3%,售出比例48.7%,其中登記售罄項目有4個,貨尾佔一成或以下的項目有8個。

他補充,2018年落成的私宅有20,968個,其中未推售單位有905個,貨尾單位1617個,合共待售單位2522個,待售單位佔全年落成量的12%,售出比例88%,登記售罄項目有12個,貨尾佔一成以下的項目有21個。

2017年落成的私宅有17,791個,其中未推售單位有562個,貨尾單位1822個,合共待售單位2384個,待售單位佔全年落成量的13.4%,售出比例86.6%。2016年及以前落成的私人住宅,未推售有137個,貨尾1158個,合共待售單位1295個,待售單位佔整體落成量0.4%,售出比例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91

上月買賣登記逼萬宗 6年半最勁 二手私宅交投旺 4年首破5000宗

1 : GS(14)@2019-05-03 09:03:0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836&issue=20190503
【明報專訊】樓市交投活躍,整體樓宇買賣登記量亦創近年新高。代理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主要反映3月樓市表現的4月份整體樓宇(包括一手私宅、二手住宅、一手公營房屋、工商舖、純車位及其他)買賣登記量共9899宗,較3月6428宗按月增加約54%,並創自2012年政府實施買家印花稅(BSD)後近6年半按月新高。

明報記者 甘潔瑩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一手私宅買賣登記激增外,二手私宅買賣登記為2015年1月後首度破5000宗,創2014年7月近5年按月新高,反映購買力大爆發。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4月份住宅及非住宅買賣登記宗數均全線上升,帶動整體買賣登記量逼萬宗水平。若撇除一手公營房屋,4月一手私樓登記量錄2788宗,較3月份1470宗,按月大增約89.7%,註冊量創逾2年半新高。二手住宅方面,4月份二手私宅登記量錄5401宗,較3月3995宗上升約35.2%,創自2014年7月5560宗後、57個月(即近5年)新高。

自2012年實施BSD辣稅後最勁

除住宅買賣登記外,上月份工商舖、純車位等非住宅買賣登記量亦同報捷,以工廈宗數佔最多,共涉543宗,較3月241宗按月升1.25倍,寫字樓及舖位宗數分別錄117宗及110宗,分別按月升37.6%及29.4%;至於純車位等物業上月份錄677宗,按月亦升52.8%。

事實上,隨着二手交投回勇,小業主叫價漸見心雄,隨着叫價回升,二手交投料短期勢將回軟,發展商亦睇準形勢,積極推盤搶吸二手客源。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住宅市場經過連續兩個月上衝後,料需略作回氣,二手市場需待盤源補充。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預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5月內有機會突破去年8月188.64點高峰,而CCL有望在年底前突破200點。

學者料未來數月一手主導樓市

學者料未來數月樓市將由一手主導。中大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認為,自去年第三季起,因外圍因素如中美貿易戰、加息等令樓市氣氛轉差,當時成交量亦見新低,個別物業價錢調整達10%。至今年3月初,樓市氣氛轉好,二手回升之餘,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並以貼市價開盤,準買家擔心「遲買會更貴」,釋放大批購買力,令成交量大增。他續指,政府實施空置稅亦影響發展商持貨成本,發展商亦調整其銷售部署,趁旺勢積極推售新盤,預計樓市將由一手樓主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