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牽頭通過大成基金專戶與科通芯城(400.HK)簽訂協議,以12.5港幣溢價入股,認購不少於1.248億股新股,並於六個月內訂立具有明確條款的配售協議。科通芯城周五收市價為10.96港元,此次溢價收購將在周一公布。
科通芯城目前股本約13.58億股,大成國際將認購的股份約占現有股份的9.19%至13.78%,但大成國際不會成為其主要股東,故相關持股將計入公眾持股量之中。
據此前科通芯城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科通芯城總收入約2.43億元,按年增長27.3%。公司權益股東應占純利顯著增加,約為0.85億元,同比增長19.0%。毛利率為8.1%。
該公司三大業務,自營平臺、在線第三方平臺以及供應鏈融資業務都取得一定程度增長,總GMV共計人民幣38.868億元,年增長56.0%。整體其中,硬蛋貢獻的GMV逾4億元,占總GMV的10.3%。科通芯城指出,由於季節性因素,第一季度一貫是公司全年營業額最少的季度,大約占全年18%到20%的比重。
據科通芯城CEO康敬偉透露,目前公司賬上還有足夠現金,同時其商業模式能夠帶來維持運營的足夠現金流,因此此次總額2到3億美元融資將會用於三個方向:行業的整合、投資新興行業以及國際擴張。“目前來講,公司還沒有和任何一家M&A(企業並購)的目標公司簽訂任何的協議,但是已經有幾個標的公司,預計當完成這一輪增發以後,下半年將與目標公司接觸。”康敬偉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媒體表示。
在新興產業方向,科通芯城將布局IC器件,而旗下硬蛋也將布局智能汽車、機器人、新材料等五個新興領域。“布局完成以後,硬蛋的供應鏈將不光是元器件這個領域,其涉及領域將比科通芯城廣泛。”康敬偉表示。
作為科通芯城全力打造的一站式供應鏈資源連接平臺,截至16年一季度,硬蛋已擁有超過8.9萬名粉絲及超過10000個物聯網項目,同時,平臺與百度、京東、 微信、 360、微軟等互聯網公司開展戰略合作。
今年一季度,公司正式成立硬蛋實驗室。作為一個專註於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新空間,研究院及企業孵化器,硬蛋實驗室技術集合到這個平臺上,並推廣給需要的企業。
今年3月 ,硬蛋新材料子生態與香港硬蛋空間一並落地香港數碼港,硬蛋與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立硬蛋香港新材料中心,最終建立工程材料行業的分享平臺。本月,硬蛋與 Intel牽手,共同打造機器人生態,建立機器人領域創新創業平臺,提供以供應鏈和技術支持為核心,涵蓋項目融資、市場營銷等資源對接服務。可以預見,這次融資資金投入,將極大促進硬蛋兩大平臺的完善。
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對於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但目前的問題是,大量僵屍企業退出渠道不暢,占用了社會資源。
“之所以有很多的企業難以退出,特別是國有企業難以退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6月18~19日舉行的2016北大匯豐金融論壇上,央行前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表示,為了解決企業退出後人員安置的問題,要用擴大中央財政債務和劃撥國有企業股權的方法,充實社會保險基金,完善社會政策托底工作。
吳曉靈表示,中國經濟的杠桿率在全球處於中等水平,非金融企業杠桿率較高,政府和居民還有增加杠桿的余地,為促進企業活力,有必要調整杠桿。
吳曉靈進一步解釋說,非金融企業債務率比較高,杠桿率比較高,這是與我國以間接金融為主的金融體系有關系的,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融資主要是靠銀行信貸融資。
那麽怎麽調杠桿結果呢?吳曉靈表示,可以用政府加杠桿為優勝劣汰的市場運行機制創造條件,為企業降低社會保障負擔。如何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運行機制?首先用安全、環境、技術、質量等標準限制淘汰高汙染、高消耗的企業,然後還要用公平競爭和財務可持續的財經紀律,讓善於控制成本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企業市場退出渠道不暢,優勝劣汰機制難以建立,許多僵屍企業占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降低了社會資源使用的效率。
對此,吳曉靈表示,讓這些低效率的企業從市場退出有兩大問題,第一是資產和債務如何處理;第二是人員如何安排。在債務重組和資產處置時,應秉承市場的原則,讓買賣雙方自由定價。同時,在銀行債務處理問題方面,應該盡快廢止貸款通則,把銀行債務重組的處置權、主動權交給銀行股東。
由於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人員的安置成為低效率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難以退出市場的障礙。吳曉靈提出,要用擴大中央財政債務的方法和劃撥國有企業股權的方法,充實社會保險基金,完善社會政策托底工作。
吳曉靈說,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統籌層次比較低,現在提出要實現省級統籌,最終實現全國統籌,但很多省並沒有實現真正的省級統籌,很多地區面臨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巨大缺口。特別是在資源枯竭地區的企業,其退出面臨養老金、失業保險入不敷出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要盡快實現養老金、失業保險全國統籌,用劃撥國有企業股權和中央財政舉債的方式彌補資金缺口。
她表示,一些破產企業的職工不離開企業,是因為當地社保基因無法給足企業該給職工的錢,為了彌補這個缺口,可以把國有資產的一部分,包括國有股權劃歸給社保基金,這是有根據的。
吳曉靈進一步解釋說,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所有利潤都上交給了財政,並沒有給企業留下養老的錢。但這些利潤上交後,其實都變成了國有股權。那麽現在企業職工他要養老了,過去沒有量化到個人的社會保障的錢,其實還是應該劃給企業。但是即使這樣,第一有量的差距,第二也有能不能馬上變現的問題。因為如果全部變現也會有問題,有一些流動性的缺口,應該用中央財政舉債的方法來加以彌補。
吳曉靈還提出,在彌補了資金缺口的同時,要延長企業和個人繳費的年限,並降低養老金和失業保險的費率。
她說,現在養老金繳費1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國外基本上要繳費30年到40年,只要你參加工作,就應該繳費,用你參加工作的繳費來支付你以後退休的生活費用。如果中國延長了年限,提高了統籌層次,應該能降低整體的養老金和失業保險的繳費費率,這也符合當前降成本的宗旨。
8月19日晚,永鼎股份披露半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1至6月實現營業收入10.50億元,同比增長8.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 21.11%;基本每股收益0.121元。
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股東總數為45405戶。
其中,全國社保基金118組合、108組合分別持有公司4148萬、1650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 4.39%、1.75%。
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能組合B持有公司股份 1284.8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6%,為公司第五大流通股股東;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傳統組合A持有公司股份475.21萬股,約占公司總股 本的0.50%,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東。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是降低企業成本的一項重要舉措。有人擔心,降低社保繳費率會導致職工福利待遇縮水。其實,我國社保繳費率高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當前存在階段性下調空間。只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就不會導致職工福利待遇縮水。
社保繳費率高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
受人口老齡化影響,主要社會保險制度的贍養結構呈現持續老化態勢,帶動繳費率高企。我國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普遍采用現收現付制,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和醫療 費用報銷均來源於單位和在職職工繳費,而職工養老和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又占到五項社會保險繳費的絕大部分,所以,社會保險制度的籌資水平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非常敏感。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提高,離退休職工人數的增速快於在職職工人數的增速,導致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贍養率(制度內領取保險金的人數與繳納保險 費的人數之比)攀升,繳費率自然走高。
社會保險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擡高了繳費率水平。社會保險險種設計繁複,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社保基金地區間調劑能力不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 保繳費率。我國針對勞動者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分別設計了不同的社會保險項目,但險種設計繁複導致對同類風險重複保障,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險種 基金大量結余,繳費未能得到充分使用。各項社會保險的統籌層次偏低,養老保險以省(區、市)為單位制定繳費政策和領取辦法,醫療保險等險種則是地市統籌、 分級管理,形成社會保障的逆向轉移支付格局,地區間風險平衡能力差,出現部分地區繳費結余而部分地區需要財政補貼的現象,造成資金浪費。
繳費基數調整與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關聯,導致中小企業名義費率與真實社保繳費負擔背離。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為社保繳費基數,由於社會平均工 資往往高於中小企業職工實際工資收入,因而中小企業所負擔的實際繳費率高於名義繳費率。近些年,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的社保繳費連年上漲,進一步加重了中 小企業的負擔。以北京市為例,2015年7月,養老、失業兩個險種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不低於2585元,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不低於 3878元,而同期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僅為每月1720元,這意味著中小企業的實際社會保險負擔水平遠高於名義繳費率。
降低社保繳費率具有現實可行性
引起社保繳費率高位運行的因素,有人口老齡化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剛性因素,也有制度設計方面的可調整因素。因此,從控制、降低繳費率和保質提標幾方面發力,當前階段性降低社保繳費率有一定空間,而且不會引起職工福利待遇縮水。
內涵降費。這是指通過精簡歸並不合理社保項目、加強基金調劑使用、下調部分險種繳費率和完善降繳緩繳機制等方式,直接降低企業社保總成本,使企業能夠 在經濟周期內合理分攤福利成本,促進職工與企業共擔經濟周期性風險。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快健康風險保障類險種“合並同類項”;加快推動職工養老保險基礎養 老金全國統籌,可先按照中央和省級雙重架構統籌管理基金,統一各省(區、市)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進一步完善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豐富投資領域和投資工 具,以投資反哺籌資;根據當前失業保險基金積存過多的情況,可階段性適當降低失業保險繳費率,並擴大失業保險基金在預防失業、促進就業方面的支付範圍。
外延控費。這主要是指建立抑制繳費負擔進一步攀升的籌資“防火墻”。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本質上屬於收入再分配,在基金支付需求具有剛性的前提下,在社保 繳費環節進行節流的空間是有限的。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財政等再分配籌資工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國有企業收益反哺力度,發揮好社 保基金的增值功能,通過開源的方式減輕單位和在職職工的當期繳費壓力,為降低社保繳費率騰出空間。
保質提標。保障待遇低於參保人員預期,是參保人員繳費意願低、企業不堪重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充分考慮社會保險的福利棘輪效應(指福利待遇易於 上調、難以下降的現象),降低社保負擔不能以社保待遇下調或變相下調為條件。同時,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提高保障水平,拓展保障項目,促進保障公平,織牢 織密社會保障網,提高參保人員的獲得感。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財政部網站消息,8月30日,財政部組織召開了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股份公司”)創立大會,標誌著東方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東方股份公司了解到,公司註冊資本554億元,由財政部和社保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
東方股份公司建立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組成的公司治理結構。其中,吳躍當選為董事長,聘任張子艾為總裁,李欣當選為監事長。
自1999年成立以來,東方資產主要開展不良資產收購、管理、處置和風險金融機構托管等業務。近幾年,公司積極開展商業化業務轉型,已在全國設有26家辦事處和經營部,通過處置不良資產和重組風險金融機構,重組控股了多家子公司,業務涉及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租賃、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以及投資等金融和非金融領域。
截至2016年6月底,東方公司集團合並總資產6,649億元,凈資產835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556億元,與1999年成立時國家投入100億元資本金相比,增長了4.56倍。
東方股份公司成立,標誌著繼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商業化轉型取得新的進展。
財政部稱,推進東方股份公司正式成立,有利於進一步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獨特功能和專業優勢,對於化解金融風險,盤活存量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署,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發展。
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我國企業職工五項社保總費率過高,在列入統計的173個國家地區中列第十三位,引起多方關註。
前幾年,也曾有過“我國社保費率太高,全球前十”的研究結果。對此,人社部已多次解釋過,就社保費率簡單地做國別對比和排序不盡合理。有的國家社保籌資通過一 般稅收的方式來實現,有的國家通過強制的商業保險進行,這些國家的社會保障籌資不計算在社會保險費率之中,拿中國的情況與之相比肯定不合理。還有一些發展 中國家,保障項目相對較少,覆蓋範圍較窄,表現出來的費率不高。
雖然不好說全球第幾,但我國社保費率處於國際中等偏上水平,特別是其中養老保險費率偏高也是事實。養老保險費率高,有轉軌因素。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部分積累制度模式,而在此之前已退休的“老人”和“中人”沒有積累或積累較少,其“視同繳費”期間的待遇,需要通過現在的單位和在職職工繳費來彌補,推高了現行的養老保險費率。此外,為應對老齡化高峰的挑戰,確保養老金持續按時足額發放,也需要維持一定的養老保險費率。
然而,這種較高的社保費率的確成為企業不輕的負擔。去年以來,國家已兩次下調社保費率助企業渡過難關。給企業降成本,誰都沒意見。但是,社保一頭連著企業現實負擔,一頭連著員工未來保障。擔心下調社保費率影響待遇水平也是難免的,如果收得少了,還能發得多嗎?
下調費率和保證待遇,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在不影響參保者待遇水平前提下,仍有一定空間為企業減負。
社會保險制度自身的完善能夠發揮開源節流的作用。擴大社保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通過投資運營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這些已經明確將逐步推出的改革舉措能 夠增強收支平衡能力,為降低費率創造條件。目前我國財政用於社會保險的支出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在總繳費水平不變的前提下,財政多支付一些,國企收益反哺力度大一些,企業和個人的壓力就可以小一些,社保待遇也不會因此縮水。
9月22日,從南京政府法制辦獲悉,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和南京市公安局發布公告,就《南京市戶籍準入管理辦法》和《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公開征集意見,外地人來寧落戶政策將有重大變化,以往單純的購房60平米以上、交滿一年社保落戶政策將取消。
新辦法草案規定,符合本辦法相關條件的非南京市戶籍人員,可以申請將戶口遷入南京市。不符合本辦法相關條件的,可以通過積分制方式,申請將戶口遷入南京市。申請積分落戶,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持有本市有效的《江蘇省居住證》;(二)在本市城鎮有合法穩定住所;(三)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2年;(四)累計積分達到100分;(五)無嚴重刑事犯罪記錄。
在具體的積分規則中,申請者擁有合法穩定住所,面積1平米計1分,最高不超過100分。租賃住房不計分。政府提供的共有產權住房,按本人產權比例計分。多套房面積不累計計分。繳納南京市社會保險(不含補繳),每滿1年加10分。累計補繳年限,每滿1年加5分。也就是說,外地人來購房來寧落戶的話,除去繳滿兩年社保得20分之外,還差80分,買房落戶的話就得選擇80平米以上的房子了。
據揚子晚報消息,根據這次公示的新規,取得落戶資格的申請人應在本人、配偶或者未成年子女取得有不動產產權證明的房屋落戶。無前款落戶條件的,可在申請人錄(聘)用單位集體戶,或者省、市、區人才服務中心集體戶落戶。無前兩款落戶條件的,可以在就業地社區集體戶登記戶口。獲得落戶資格的申請人有產權住房的,準予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隨遷;隨遷時應當按照公安部門戶口遷移的有關規定提交相應材料。
這一落戶新政尚開始征詢意見,具體實施時間未定。草案中明確,本辦法施行前符合購房入戶條件,可以在本辦法施行後3個月內,申請辦理戶口遷入。
附:
南京市戶籍準入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科學調控人口規模,優化人口結構,促進本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國家、省、市戶籍制度改革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符合本辦法相關條件的非南京市戶籍人員,可以申請將戶口遷入本市。不符合本辦法相關條件的,可以通過積分制方式,申請將戶口遷入本市。
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省相關政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部門申請,公安部門辦理:
(一)軍隊幹部轉業安置南京的;
(二)被江蘇省聘為大學生村官並在本市工作的;
(三)屬於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的;
(四)持有《江蘇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或者《南京市人才居住證》B證,並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五)博士後出站人員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六)在國(境)外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留學歸國人員,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七)應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含職業院校畢業生)按照畢業生就業政策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八)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或者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科學歷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畢業生,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本科學歷畢業生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專科學歷畢業生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2年的;
(九)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者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員,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十)具有國家職業資格一、二級,或者具有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員,在本市區域內就業或者創業的;
(十一)經省、市政府批準引進的其他人員。
屬於本條第一款第一、三、四、五、十一項情形的,允許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落戶。
第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公安部門申請辦理:
(一)投靠配偶,且配偶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的;
(二)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該子女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父母年齡均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且遷入後該住所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本市住房保障面積的;
(三)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且父母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的;
(四)原籍系本市居民的現役軍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投靠現役軍人父母,現役軍人父母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的;
(五)現役軍人父母投靠現役軍人配偶,父母年齡均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現役軍人配偶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且遷入後該住所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本市住房保障面積的;
(六)夫妻雙方均為現役軍人,現役軍人的未成年子女投靠現役軍人父母,現役軍人父母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的;
(七)夫妻雙方均為現役軍人,現役軍人的父母投靠現役軍人成年子女的,現役軍人成年子女在本市城鎮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且遷入後該住所住房面積不低於本市住房保障面積的;
(八)本市生源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含職業院校畢業生),申請戶口從高等院校學生集體戶遷回本市城鎮的;
(九)港澳臺同胞經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批準定居本市城鎮的;
(十)原戶籍系本市居民的華僑,回國申請恢複戶口的;
(十一)原戶籍系本市居民的刑滿釋放戶口註銷人員,申請恢複戶口的;
(十二)原戶籍系本市居民,後因下放、支邊、支援三線建設等原因戶口遷入外地,現在本市有合法穩定住所,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十三)父母均為本市集體戶(高校學生集體戶、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服務指導中心除外)的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
本條第一款第一、三、四、六項情形中,被投靠人無合法穩定住所的,被投靠人戶口登記地的合法穩定住所應為其直系親屬所有。
第五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民政部門申請,公安部門辦理:
(一)從本市應征入伍的士兵退伍;
(二)非本市應征入伍的士兵退伍易地安置南京的;
(三)軍隊幹部離退休安置在南京的;
(四)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安置在南京的。
屬第三項情形,允許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落戶本市。
第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軍隊有關部門申請,公安部門辦理:
(一)駐寧部隊現役軍人的家屬隨軍;
(二)駐寧部隊女士官的未成年子女。
第七條 退役運動員安置南京並被用人單位錄用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體育部門申請,公安部門辦理。
第八條 符合定居本市條件的華僑,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本市城鎮,並向僑務部門申請,公安部門辦理。
第九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申請遷往本市農村地區,並向公安部門申請辦理:
(一)投靠配偶的,配偶在本市農村地區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
(二)父母投靠成年子女的,該子女在本市農村地區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父母年齡均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未享受城鎮社保待遇,在本市城鎮無合法穩定住所,且曾為遷入地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三)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父母在本市農村地區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
(四)原戶籍系本市農村地區的高等院校(含職業院校)畢業生,戶口掛在高等院校學生集體戶或者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集體戶的;
(五)曾為村集體經濟組成成員且在本市農村地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和家庭承包土地,遷移人無合法穩定就業、未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在本市城鎮無合法穩定住所的,允許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落戶;
(六)原籍是本市農村地區軍轉幹部自主擇業恢複戶口的;
(七)具有本辦法第四條第四項至第七項投靠情形,被投靠人在本市農村地區有家庭戶口和合法穩定住所的;
(八)原籍是本市農村地區的退伍士兵恢複戶口的。
屬前款第七項情形的,遷入後人均住所面積不作限制。
第十條 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十項至第十二項、第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七項規定情形中,申請戶口遷入本市農村地區的,應當經村民會議決定同意並由村(居)委會出具書面證明材料後,公安部門方可予以辦理。
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九條第一款中通過投靠進行戶口遷入的,應當征得戶主、被投靠人和合法穩定住所所有權人(住所合法使用權人)同意。
第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的直系親屬,是指本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本辦法所稱合法穩定住所,是指購買、自建、繼承、受贈的住宅性質產權住房,以及在本地房產管理部門或者單位辦理租賃登記備案的租賃住房,但不包括租賃私人的住房。具體範圍由公安部門會同房產部門制定。
本辦法所稱的合法穩定就業,是指有合法職業、與在本市區域內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或在本市區域內辦理工商註冊、取得營業執照、具有穩定收入並依法納稅。
本辦法所稱的專業技術資格,是指參加國家統一考試、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評定的專業技術資格。
本辦法所稱的職業資格證書,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授權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進行評價和論證後頒發的國家資格證書。
第十二條 公安、房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單位應當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南京市戶籍準入登記暫行辦法》(寧政發〔2004〕140號)同時廢止。本辦法施行前符合購房入戶條件,可以在本辦法施行後3個月內,申請辦理戶口遷入。本市其他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照本辦法執行。
由於老齡化日益加速,領取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而養老保險收不抵支情況越加嚴重,各級財政將加大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貼力度,據學者測算,今年的財政補貼額預測將超過5000億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近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老齡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高層論壇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養老保險收支壓力增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總數超過2.2億人,未來還將以每年1000萬的人數增加。
老齡化的迅速發展使得養老壓力迅速加大。2015年,全國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之比)為2.88,也就是說,不到三個在職人員繳納養老保險,一個老人領取養老保險,這一比值在未來會迅速下降。在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東北,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已經降至1.55。
從全國範圍看,越來越多的省份出現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現象。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今年2月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15年,即使加上財政補貼,當期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經達到7個,比2014年增加了4個。而如果不算財政補貼,當期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有20多個。
從中國現實看,未來養老金缺口將成為一個常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的“超老齡社會”課題研究,15年後,中國養老金缺口將達4.1萬億元,35年後,這一缺口將約為6.1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歷年的統計顯示,自2002年至2014年,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超過了2萬億元。2014年各級政府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4716億元。
今年四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楊燕綏用“兩面楚歌”來形容目前各省面臨的這一窘境。“企業繳費率降1個點,從20%降到19%企業就活了嗎?這邊可支付月數只有9個月,那以後怎麽辦?兩面楚歌的信號已經響起。”
打造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不斷增加的財政補貼無法解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面對這種困境,楊燕綏帶領的清華大學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課題組提出建議,首先在政策上要夯實基礎養老金。如果保持2015年的發放水平,要夯實費基,可以在目前企業繳費率20%的基礎上降低10個點,個人繳納4個點,財政補貼4個點,按照每個點1395.6億,乘以4就是5000億左右。這樣,企業、個人、政府三家共同打造18個點的繳費率,企業繳費降了10個點,可以同時做大職業年金,因為這個基礎養老金只能保吃飯,還需要職業年金等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楊燕綏認為,想做大職業年金就應該把存量用好,實現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和失能護理險互動發展。職工尤其是新入城的農村居民,可以用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買首住房。首住房一定要限價,首住房的貸款還完,住房公積金轉化為職業年金,封閉賬戶,投資運營。這樣,工作的人未來可以得到相對豐厚的養老金,這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從歐美等發達國家應對老齡化的經驗來看,完善和改革社會保障制度非常關鍵。大力建設多支柱的養老保險制度亟需盡快落實。
2.2億老年人既是需要贍養的對象,同時也是具有消費能力和人力資本價值的主體。複旦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認為,人的壽命延長影響整個社會的儲蓄和消費傾向,這是第二次人口紅利。關鍵是如何通過對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關註,通過提高年輕人勞動生產率和老年勞動參與率緩解養老金收支缺口,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
楊燕綏還提出,中國需要一個國家運作的社保總局,需要社會保障的一卡通,需要銀行設立的福利賬戶,這樣就可以按照個人的生命周期來實現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以及當養老金達到一定額度轉化為長期護理險這樣的互動發展,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財政部網站9日發布關於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6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總支出39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1%;本年收支結余723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58893億元。
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的收入均超預算完成。2015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65億元,比上年減少15億元,減少1.1%,完成預算的97.4%。
全文如下:
關於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報告已報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情況公布如下:
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6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總支出39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1%;本年收支結余723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58893億元。分項情況如下:
一、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26554億元,比上年增加3281億元,增長14.1%,完成預算的109.2%。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21096億元,比上年增加2370億元,增長12.7%,完成預算的107.9%;財政補貼收入3893億元,比上年增加624億元,增長19.1%,完成預算的106.0%。本年支出23092億元,比上年增加3295億元,增長16.6%,完成預算的102.3%。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22227億元,比上年增加3182億元,增長16.7%,完成預算的102.4%。本年收支結余3462億元,年末滾存結余33838億元。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2879億元,比上年增加536億元,增長22.9%,完成預算的104.6%。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708億元,比上年增加26億元,增長3.8%,完成預算的104.0%;財政補貼收入2044億元,比上年增加520億元,增長34.1%,完成預算的104.9%。本年支出2135億元,比上年增加542億元,增長34.0%,完成預算的108.2%。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2069億元,比上年增加532億元,增長34.6%,完成預算的108.0%。本年收支結余744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604億元。
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8926億元,比上年增加1072億元,增長13.6%,完成預算的107.6%。其中:基本醫療保險費收入8497億元,比上年增加1033億元,增長13.8%,完成預算的107.1%。本年支出7386億元,比上年增加854億元,增長13.1%,完成預算的100.6%。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出7258億元,比上年增加836億元,增長13.0%,完成預算的100.1%。本年收支結余1540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0733億元。
四、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5405億元,比上年增加928億元,增長20.7%,完成預算的104.6%。其中:個人繳費收入1114億元,比上年增加271億元,增長32.1%,完成預算的105.1%;財政補貼收入4212億元,比上年增加650億元,增長18.2%,完成預算的104.4%。本年支出4785億元,比上年增加542億元,增長12.8%,完成預算的99.3%。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出4540億元,比上年增加465億元,增長11.4%,完成預算的99%。本年收支結余620億元,年末滾存結余2706億元。
五、工傷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729億元,比上年增加58億元,增長8.6%,完成預算的102.7%。其中:工傷保險費收入685億元,比上年增加62億元,增長10.0%,完成預算的102.5%。本年支出576億元,比上年增加38億元,增長7.1%,完成預算的97%。其中,工傷保險待遇支出569億元,比上年增加42億元,增長8.0%,完成預算的97.3%。本年收支結余153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263億元。
六、失業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1365億元,比上年減少15億元,減少1.1%,完成預算的97.4%。其中:失業保險費收入1243億元,比上年減少42億元,減少3.3%,完成預算的95.5%。本年支出737億元,比上年增加122億元,增長19.8%,完成預算的98.9%。其中,失業保險金支出270億元,比上年增加37億元,增長15.9%,完成預算的97.5%。本年收支結余628億元,年末滾存結余5081億元。
七、生育保險基金
本年收入496 億元,比上年增加57億元,增長13.0%,完成預算的108.5%。其中:生育保險費收入472億元,比上年增加57億元,增長13.7%,完成預算的109.0%。本年支出407億元,比上年增加44億元,增長12.1%,完成預算的100.2%。其中,生育保險待遇支出405億元,比上年增加50億元,增長14.1%,完成預算的100%。本年收支結余89億元,年末滾存結余668億元。
11月11日,南京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發布公告,宣告註銷134份購房證明,原因是這些市民提交違規補繳的社保證明騙取購房證明。
公告中稱,李某等134人提交違規補繳的社保證明騙取購房證明,相關補繳的社保證明經市社保中心認定無效,其行為已違反了開具購房證明的有關政策規定,決定對134份購房證明予以註銷,對其中已交易備案的,撤銷備案;已登記受理的,作出不予登記決定;同時上述購房人的不良行為通報有關部門,記入其個人征信系統。
南京不動產登記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