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保學者預測:今年養老保險財政撥款將超5000億

由於老齡化日益加速,領取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而養老保險收不抵支情況越加嚴重,各級財政將加大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貼力度,據學者測算,今年的財政補貼額預測將超過5000億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近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老齡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高層論壇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養老保險收支壓力增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總數超過2.2億人,未來還將以每年1000萬的人數增加。

老齡化的迅速發展使得養老壓力迅速加大。2015年,全國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之比)為2.88,也就是說,不到三個在職人員繳納養老保險,一個老人領取養老保險,這一比值在未來會迅速下降。在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東北,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已經降至1.55。

從全國範圍看,越來越多的省份出現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現象。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今年2月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15年,即使加上財政補貼,當期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經達到7個,比2014年增加了4個。而如果不算財政補貼,當期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有20多個。

從中國現實看,未來養老金缺口將成為一個常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的“超老齡社會”課題研究,15年後,中國養老金缺口將達4.1萬億元,35年後,這一缺口將約為6.1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歷年的統計顯示,自2002年至2014年,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超過了2萬億元。2014年各級政府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4716億元。

今年四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楊燕綏用“兩面楚歌”來形容目前各省面臨的這一窘境。“企業繳費率降1個點,從20%降到19%企業就活了嗎?這邊可支付月數只有9個月,那以後怎麽辦?兩面楚歌的信號已經響起。”

打造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不斷增加的財政補貼無法解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面對這種困境,楊燕綏帶領的清華大學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課題組提出建議,首先在政策上要夯實基礎養老金。如果保持2015年的發放水平,要夯實費基,可以在目前企業繳費率20%的基礎上降低10個點,個人繳納4個點,財政補貼4個點,按照每個點1395.6億,乘以4就是5000億左右。這樣,企業、個人、政府三家共同打造18個點的繳費率,企業繳費降了10個點,可以同時做大職業年金,因為這個基礎養老金只能保吃飯,還需要職業年金等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楊燕綏認為,想做大職業年金就應該把存量用好,實現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和失能護理險互動發展。職工尤其是新入城的農村居民,可以用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買首住房。首住房一定要限價,首住房的貸款還完,住房公積金轉化為職業年金,封閉賬戶,投資運營。這樣,工作的人未來可以得到相對豐厚的養老金,這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從歐美等發達國家應對老齡化的經驗來看,完善和改革社會保障制度非常關鍵。大力建設多支柱的養老保險制度亟需盡快落實。

2.2億老年人既是需要贍養的對象,同時也是具有消費能力和人力資本價值的主體。複旦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認為,人的壽命延長影響整個社會的儲蓄和消費傾向,這是第二次人口紅利。關鍵是如何通過對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關註,通過提高年輕人勞動生產率和老年勞動參與率緩解養老金收支缺口,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

楊燕綏還提出,中國需要一個國家運作的社保總局,需要社會保障的一卡通,需要銀行設立的福利賬戶,這樣就可以按照個人的生命周期來實現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以及當養老金達到一定額度轉化為長期護理險這樣的互動發展,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