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加息试探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91498&time=2010-10-23&cl=115&page=all

货币政策宽松结束了,紧缩还有多远?
《新世纪》周刊 记者 霍侃 于海荣

 

  那些预测央行“会做什么”的分析师,并没有摸到观察中国经济决策的水晶球。在多数观点认定中国今年不会或不必加息时,央行祭出利率工具。

  10月19日晚,央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 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这是中国时隔34个月后首次加息。上一次是在资产泡沫见顶不久的2007年12月,随后是连续降息,进入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代。此番加息,标志着这个时期的正式终结。

  “政策意图可以理解,但时机突然。”一位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当天的这个评论,代表了国内观察者普遍的看法。

  此前一天,讨论“十二五”规划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落幕,而两天后,中国统计部门将公布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选择此时上调利率,分析人士纷纷认为中国最新通货膨胀定如预期一样再攀今年新高,而经济增速也可能强于预期。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猜测。2010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6%,略高于财新传媒调查的均值9.5%;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走高,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总的判断是,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三季度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主要还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今年主动采取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

  而此前,市场更多的声音是,外部发达经济体复苏迟缓,中国加息也无助于从供需上解决食品价格上涨,且中国与美国等利差扩大,更将招致短期投机资本(“热钱”)流入。

  显然,决策者有更多的考虑。

  就在宣布加息前一天,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出席一场研讨会时表示,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总体上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当前仍面临着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艰巨任务。较强的信贷持续扩张动力、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泡沫等便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经济复苏企稳越来越得到确认后,现行本质上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该逐渐淡出,便是随之而来的问题。3月以来一度出现的加息呼声,后被“二次探底”之说淹没。

  此刻,决策层终于动用利率利器,是应对短期通胀攀高的权宜之计,还是着眼于长远风险防范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谋远虑?

压通胀

加息释放了一个信号,表明货币政策面对物价上涨压力会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调控

  此次加息让市场感到意外的只是时机的选择,而非政策趋势。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本刊记者,加息时点有些出乎市场意料,之前一直担心会加息,但10月之后房地产二次调控政策出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略微做了调整,因而对加息有点放松警惕。

  “不过,现在加息也算亡羊补牢,其实早就应加息,政府想稳定房价和通胀预期,如果利率变本加厉成为负数,的确很不利。”汪涛说。

  为何决策者行动延缓至今?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担忧中国经济复苏尚不稳固,以及预计三季度CPI已经见顶,年末通胀压力将逐步回落。

  这些原因正在发生变化。从相关的指标来看,5月以来的经济回落,在三季度末趋于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自6月以来一直保持在13%-14%之 间,而且增长速度有向近三年的平均增速收敛的迹象;前九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是24%,只比上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最近三个月的月度出口额 也在1450亿美元左右高位波动。

  “从实体经济的表现,从三大需求的表现来看,三季度国民经济出现企稳态势。”盛来运称。

  但是,通胀水平并未像市场预期的那样见顶回落。9月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再次同时上升。同比3.6%的涨幅中,翘尾因素贡献了1.3个百分点,占比36%,新涨价因素占到64%,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

  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与CPI之差简单计算,自2010年2月至今,中国实际利率为负已持续八个月。这显然与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目标相悖。

  央行在9月底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已经表现出了对通胀的特别关注。例会后发出的信息显示,与此前一直采用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次序不同,“防通胀”被提到首位,且认为“任务依然艰巨”。

  “加息表明央行对通胀预期和通胀风险的管理更加担忧。”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宏观分析师张智威认为,这可能是经济增长出现触底迹象,以及近几周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也认为,加息意味着决策层看到了CPI之外更大的通胀风险。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来的几次主要通胀,都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不能轻视食品价格通胀。近两个月CPI环比增速都达到0.6%,折年算7.2%,这完全高 于央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CPI可能低估通胀,因为‘商品篮子’不能充分反映服务业价格的变化。”

  此次加息中,期限较长的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活期存款利率却保持不变。张智威认为,这意味着央行主要针对中长期通胀预期,将抑制近期存款活期化趋势。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甚至认为,中国国内的通胀预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表明实际通胀压力很可能高于官方CPI显示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开始选择使用加息工具,也符合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用两年的时间逐步降低通胀压力”的论点。

  “通过动用价格型工具,对于抑制明年物价上涨是非常有好处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告诉本刊记者,由于今年的货币政 策不够“适度”宽松,可能对明年的物价产生较大压力,加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国内资源品价格改革压力需要释放,明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但从目前的 情况看,加息后利率水平与历史平均相比还是偏低的,加息更多是一个信号作用,表明货币政策面对物价上涨压力会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调控。

新紧缩

未来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或“中性”,还是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时隔近三年后的首次加息,是应对短期通胀压力的单独行为,还是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中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这是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各方判断尚存分歧之处。

  此次加息之前,9月最后一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向多家银行发行了共计255亿元的一年期定向央票。10月11日,央行将四大国有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50个基点。

  “宽松的政策已经结束。”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近期央行动作异常,加息可能代表决策层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和通胀预期的看法有所转变,预示着新一轮的政策收紧正提前到来。

  “一旦存款利率上调,一般将会持续到负利率消失。”沈建光预计到明年年中,一年期存款利率可能再次上调50个或75个基点。

  汪涛也认为,本次加息将拉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序幕。即便在目前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情况下,明年也应该加息三次,直至利率正常化至危机前的水平,具体加息时点将视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及通胀形势而定。

  加息周期已经重启的看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此次加息标志着政策达成共识,可以容忍更低的GDP增速, 表明政府解决负利率问题的决心。他预计,明年货币政策会从今年的“宽松”转向“稳健”或“中性”,如果明年CPI目标定在3%,就意味着决策层应该接受明 年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现实要求。

  野村证券亚洲区(除日本)经济研究副主管木下智夫甚至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可能将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胀,这是政府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合适的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胀的重要手段,小幅渐进加息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

  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此次加息很可能是一次孤立行为。

  “负利率持续仅仅是货币政策调整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汇丰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从此开始进入 连续加息的周期。在未来总需求温和降温的背景下,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水平之间的产出缺口收窄,需求面拉动价格上涨的压力将逐渐减弱,供给方面,粮 食、猪肉等主要农产品都比较平稳,消费物价指数继续保持高位的推动力量不足。

  中金公司张智威认为,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条件限制了利用加息来收紧货币政策的空间,央行将继续采用数量型调控(包括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存款准备金、银行信贷窗口指导),来使银行信贷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数量型调控仍将继续成为货币调控的主要工具。

  还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新一轮加息周期是否启动,将视通胀和资产价格走势而定。

  “是否进入加息周期,要看物价是否进入了大通货膨胀周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告诉本刊记者,今年的物价指标会控制在3%以内,明 年上半年CPI还会比较高,还应该有一次加息的机会,但是明年下半年的通胀走势尚待观察,目前还不能判断是否进入通货膨胀周期。

  他认为,随着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经济增速会有所下降,对物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如果明年“十二五”开局年各地都大干快上,下半年的通胀压力就会很大,加息周期才能真正开始。“现在还处于负利率阶段,加息只是警示一下不要太过热。”

  范剑平也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是否继续加息,还要看物价走势,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物价确实超出预期,国内资金不计成本盲目发展的倾向也没有改变,则会继续适当提高利率。

  未来一两个月将是评估此番加息效果的关键观察期。“如果资产价格未能作出反应,央行还将继续加息,2011年上半年加息两次。”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李炜预计。

  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陈剑波则认为,当前的状况与2004年较为类似,此次加息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进入常规化的观察期,年内再次加息的概率较小。若明年一季度数据再次确认经济不存在探底之忧,且物价未出现实质性回落,明年二季度将再度成为加息敏感期。

股市地产不同凉热

加息是否会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关键在于后续加息的频率和力度

  此番加息,除了剑指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称,“也能顺便压一下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高涨以高居不下的房价居首。房地产调控“国十条”(《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半年来,房价仍未见松动。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5%。9月29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第二轮调控政策出炉。

  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10月A股上演了一轮上涨。从9月29日至加息前的10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390点,连续站上2700点、2800 点、2900点、3000点四个整数关口。10月19日,上证指数收于3001.85点,为近六个月来首次站上3000点。10月11日至15日的一周, 上证指数上涨8.49%,创20个月最大周涨幅。面对股市连日上涨,多家投行预言,在充裕流动性的推动下,新一轮牛市即将甚至已经启动。

  财新网专栏作家曹仁超对此表示,加息是经济向好的信号,虽然短期会引起市场波动,但不会影响A股的走势。

  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共同助涨资产价格。大量的闲资并不愿意被通胀侵蚀购买力,只能到处寻找出路,或房市,或股市,甚至包括今年以来被轮番炒作的绿豆等小宗农产品、白糖,以及玉石、艺术品等。

  资产泡沫已经进入决策层的视野。加息前一天,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论宏观审慎政策的一个研讨会上即提出,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

  “实际负利率将造成投资品价格飙升,导致中国面临资产泡沫的风险。”澳新银行刘利刚认为,央行开始使用加息手段,表明中国开始重视资产泡沫问题。

  此次加息看似对称,实则非对称,活期储蓄存款利率没有变化,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提高幅度比贷款更大。五年期存款利率提高0.60个百分点;一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仅提高0.20个百分点。

  中长期存款多为居民存款。德意志银行马骏认为,将五年期存款利率提高60个基点,表明央行试图将投机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拉回银行。

  加息后首日,A股低开高走,几乎以平盘报收。地产板块大跌,124只地产股中,100余只下跌。

  10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称,将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17个百分点,至3.50%;五年期以上从3.87%调整至4.05%,上调0.18个百分点。

  与已经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仅提高第二套、第三套房贷利率不同,提高基准利率将影响所有购房者和存量按揭贷款持有人的成本。“这对社会的震动更大,相信下一步‘国十条’的政策效果会进一步显现。”范剑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多数住房按揭贷款为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本次加息后,五年期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从5.94%提高至6.14%。粗略计算,100万元20年期的商业住房贷款,月供增加116 元,增幅1.6%;若是100万元的30年期贷款,月供增加约170元,增幅约3%。

  如此看来,加息对首套房的购房成本增加有限,但对于第二套甚至第三套的购房者,在密集的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出台的情况下,可谓雪上加霜。在高善文 看来,很多购房者的杠杆率并不低,房价涨这么高,加息以后很多人感到“月供的水线已经淹到嘴了,再往上就把鼻子压住了,这会影响支付能力和还款能力,产生 实实在在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旦启动加息,市场会形成持续加息预期,对购房者、尤其是投资性和改善性住房购房者的心理影响远大于月供的增加。“如果真正到了加息周期,这事就麻烦大了,因为现在部分城市家庭住房的杠杆率都达到20%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对本刊记者说。

  国泰君安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孙建平认为,“未来销量萎缩和房价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挤出投机、投资和保值需求之后,仅靠自住需求无法维持现有销量,也难以支撑目前的价格。

  加息会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吗?关键在于后续加息的频率和力度。

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加息正是从日本吸取教训”

  政策往往利弊兼有。加息可能带来这样的局面:由于中美息差扩大加剧“热钱”流入中国,推高外汇储备,进而强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其基本前提是,假设国际资本是瞄准利差,进入中国后老老实实待在银行吃利息。

  上述假设多数情况下是不成立的,“热钱”更多是看重中长期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瞄准中国的资产价格上升空间,伺机流入股市房市。中国几乎每次房地产市场超常增长和股市非理性繁荣的背后,都有“热钱”的影子,最近的例子就是2007年的A股大牛市。

  加息对“热钱”流入有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利率上升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同时,加息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产生向下的压力,又有利于抑制“热钱”流入。沈建光认为,总体看,“第二个影响可能更大”。

  一位央行研究部门人士说,考虑“热钱”流入对利率政策的制约,不能忽视中国很特别的一点,即资本项目还是受管制的,尽管管制效率可能有下降,但 跟资本项目完全开放还是不同,“热钱”通过贸易和外商投资等渠道偷偷摸摸进入,面临政策和法律风险,所以,大规模的短期资金流动不太可能。

  甚至有观察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在加息后加强对外汇流入的管制力度,暂时加强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以应对美国可能推出的二次量化宽松措施释放出的流动性,阻止“热钱”流入。

  不过,高善文认为,从8月和9月的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数据看,“热钱”在规模和量级上并不是太大,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都足以吸收,动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就真是“用大炮轰蚊子了”,用制度性的措施来解决短期内总量调整产生的一点影响是没必要的。

  三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储备达到1940亿美元,为单季新高,分项考虑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美元升值导致的货币折算效应,以及资产价格变动和储备收益等因素后,粗略可视为“热钱”的约一两百亿美元。

  在政策工具运用方面,人民币汇率适度升值,配合以货币政策回归中性,或许是更优的组合,将帮助中国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不少人将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的泡沫经济,归咎于“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大幅升值,并以此作为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由之一。野村证券亚洲区 (除日本外)经济部副主管木下智夫指出,上述看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只凭“广场协议”无法完全解释当时日本经济的状况,最关键的是日元迅速升值的同时, 日本央行维持非常低的利率,最终导致泡沫。

  “加息正是从日本吸取教训。”范剑平告诉本刊记者,人民币在不盲目屈服于压力大幅升值的同时,国内货币政策亦不能盲目宽松,应保持在国内实体经济需要的范畴内,通过这样微调,力争使中国经济泡沫少一点。

  从抑制通胀的目标看,加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升值压力。范剑平说,如果物价很高,利率很低,抑制通胀的所有压力都集中在汇率上,但汇率升值只对抑制输入性通胀有效,加息后,通过升值抑制通胀的必要性就下降了。

  “从避免政策叠加效应造成超调的角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也应该放缓。”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因为加息和升值对国内经济都有紧缩效应。

  高善文也认为,11月美国中期选举后,随着国际压力的减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速度可能出现明显放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4

國信證券事件試探監管底線 「保薦王」的罪與罰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411

「保薦王」國信證券是否受到證監會嚴厲懲罰,不僅關係其承銷的55家擬上市公司,更關係資本市場的監管紅線。

2013年3月26日晚間,國信證券「出事」的消息傳開——其保薦的上市公司隆基股份發佈業績預虧的修正公告,成為A股首家上市當年告虧的公司,按證監會相關規定,保薦人很可能暫失保薦資格。

國信證券在業界大名鼎鼎,被認為是「史上激勵手段最強、上升勢頭最猛」的「保薦王」。此時,國信證券還承銷了另外55家IPO申報企業,申報材料因受2012年A股IPO停滯的影響,正壓在證監會。如果國信證券的保薦資格出現問題,這55家企業可能集體面臨「撤單」的命運。

眼下,A股因IPO開閘的消息「跌跌不休」,而新任證監會主席因數百家IPO企業排隊淤積成了「堰塞湖」愁得沉默寡言,國信證券這事兒被業界戲稱為非常應景地給新主席肖鋼送了一份大禮。

投資者一直對IPO「撤單」數量不滿意,如果一次解決掉55家企業,顯然對A股市場是重大利好。同時,鑑於此前上市公司頻繁出現的業績變臉已經激起眾怒,要求嚴懲保薦機構國信證券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根據證監會出台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暫停保薦機構的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是國信證券可能面臨的最高處罰。

罰與不罰,輕重之間如何抉擇,無不試探著監管紅線。

保薦資格岌岌可危

隆基股份的「突發」狀況,將國信證券推向「首例」受罰。

2013年3月23日,隆基股份發佈業績修正公告,稱預計2012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約5400萬元的虧損。這份公告使隆基股份成為A股首家上市當年告虧的公司。

按照證監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71條規定,如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虧損,證監會自確認之日起暫停保薦機構的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並撤銷相關人員保薦代表人資格。這意味著,國信證券保薦的55家擬IPO公司也面臨被「撤單」風險。

鏈接

保薦人的責任:由保薦人負責發行人的上市推薦和輔導,核實公司發行文件和上市文件中所載資料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協助發行人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並承擔風險防範責任,在公司上市後的規定時間內,保薦人需繼續協助公司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督促公司遵守上市規定,完成招股計劃中所提標準,並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負連帶責任。

「這55家擬IPO企業,如果要繼續申報就必須更換中介機構,重新走一遍遞交材料的程序,時間會很長。如果不更換保薦人就需要等三個月後再向監管層重新遞交申請。」上述投行高管稱。

而自《辦法》實施以來,還沒有保薦機構因觸犯該條規定被暫停保薦業務。而隆基股份的「突發」狀況,會不會將國信證券推向「首例」?

事實上,針對隆基股份的處罰在2013年1月已經開始。

2012年4月28日,隆基股份上市第13個交易日,隆基股份便公佈了一份下滑幅度超過90%的一季度財報。按照相關規定,2013年1月,證監會對國信保薦代表人王延翔、曲文波採取了「12個月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的監管措施,採用的是這一條款中最重的處罰。

不過,處罰的只是保薦代表人,而不是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是業界公認的「保薦王」。根據《經濟參考報》報導,2012年發行的153只新股中,國信證券就承銷了22家,以8.63億元的首發承銷和保薦費用領跑所有券商。

但「保薦王」近期的日子並不好過。據同花順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月27日,共有115家2012年掛牌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當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出現下滑的共有34家,國信證券就包攬7家。2013年1月24日,證監會針對IPO業績「變臉」開出了罰單,國信證券已經吃進一張警示函。

眼下,資本圈子裡的氣氛微妙,有人試圖為同行辯護,有人則已經瞄上國信可能丟失的業務蛋糕。感同身受和幸災樂禍,兩種很難共存的情緒,如今卻真切出現在很多投行人士身上。

「應當不會遭到如此嚴重的處罰。2008年,一些上巿企業營業利潤下滑50%,但證監會、交易所考慮到金融危機的大背景,未根據該辦法懲罰保薦代表人和保薦機構。」一位保薦代表人信心滿滿地推測。

「撤下來的55家企業對其他的券商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南方一家券商投行部高管對記者表示,儘管這樣想顯得不那麼道義,但此次國內券商投行圈子對隆基股份事件的極大關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於此。

而時下撩動眾人神經的隆基股份事件究竟會如何收場?

「國信證券還在準備申辯的材料,目前他們準備以不可抗力來申辯,是否能得到證監會的『諒解』還很難說。」上述高管對記者表示,「過去發行人上市當年出現大幅業績下滑的案例,處罰主要集中在保薦代表人。但上市當年即虧損的案例還沒有出現過,結果很難說。」

記者聯繫了國信證券媒體負責人,但該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暫不便發表評論。

《辦法》的「人情味」

業績下滑是否真的源於不可抗力是國信能否免責的主要考量因素。

不過,國信證券還有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按照《辦法》規定,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能夠向證監會提出申辯。

如果申辯成功,國信證券或許能夠免責,從而逃過一劫。

申辯的理由可以涉及五方面。「一是發行人或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故意隱瞞重大事實,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二是發行人已在證券發行募集文件中做出特別提示,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三是發行人因不可抗力致使業績、募集資金運用等出現異常或者未能履行承諾;四是發行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持續督導期間故意違法違規,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主動予以揭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五是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的其他情形。」

《辦法》制定得頗有人情味。很明顯,保薦人是否勤勉、風險提示是否充分、業績下滑是否真的源於不可抗力是國信能否免責的主要考量因素。

隆基股份在2013年3月23日的公告顯示,業績虧損的主因是尚德太陽能「實施破產重整」,公司依據謹慎性原則對尚未收回的應收款項加大了計提壞賬準備。

在隆基股份的招股書中,國信證券在風險因素中提及過客戶集中的風險、經營業績的不確定性。「公司下游的光伏電池前十強企業佔我國全部光伏電池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無錫尚德近年佔國內市場份額30%以上。無錫尚德及其關聯方(包括洛陽尚德和上海尚德)在報告期內為隆基股份的第一大客戶。上述客戶如果經營狀況發生問題而減少或者取消訂單,將對公司的銷售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業績下滑原因的判斷,以及風險提示的認定,以及業績下滑情況,也就是證監會強調的信息披露的完備性的認定非常重要。」

「從上週末公佈的申報企業情況來看,國信項目依然還在流程之中,短期內還難有結果,最起碼應該要等到隆基股份的年報出來。」該投行高管認為,「不過,經過這樣的事件,此次IPO抽查中,國信的項目可能會被重點關照。」

2013年3月29日,證監會最新發佈的IPO申報企業名單中,新增77家「撤單」企業,至此,年內撤銷IPO申請的企業數量達到123家,而國信證券有11家。

板子總打在保代身上

保薦代表個人成了被打的出頭鳥。

和A股市場的大多數規章制度一樣,保薦人制度的實施也是舶來品之一。

這種制度最先起源於英國的二板市場AIM市場,隨後,美國NASDAQ市場、中國香港創業板市場等也相繼引入該制度。

所謂保薦人,是指按照法律規定為上市公司申請上市承擔推薦職責,並為上市公司後一段時間的信息披露行為向投資者承擔擔保責任的證券公司。

很明顯,保薦人制度的建立目的在於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增強上市公司信用,保障市場穩健運行。

2003年末中國證監會發佈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和2004年5月第一批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公佈,意味著證券保薦制度正式在我國推行,也正式拉開了我國證券發行審核制度革命性變革的序幕,

在保薦人制度實行之後3年,證監會對保薦人的處罰行為主要是針對保薦代表人的談話提醒。最嚴重的懲罰出現在2006年。當年,財富證券因失誤導致其保薦的南嶺民爆暫停發行,被證監會處以「3個月不受理保薦機構的推薦」的處罰。

但一直以來,A股上市公司頻繁業績變臉、財務造假等問題的發生,令投資者對保薦人制度積怨很深。

2011年末,郭樹清新政實施以來,保薦人制度改革便成為其新政重點之一。配合以信息披露為重心的新股發行改革,以及對違法行為的「零容忍」,市場一度對其改革寄於厚望,但從勝景山河、萬福生科等案例來看,監管層對懲罰制度定位依然不及預期。

萬福生科是最新案例(詳見《南方週末》2012年11月29日報導)。儘管該公司2013年3月10日發佈公告稱,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調查,但目前為止,監管機構並未對萬福生科的保薦人平安證券採取任何措施。僅僅是IPO保薦代表人吳文浩、何濤受到深交所通報批評。

而在萬福生科之前,平安證券也是名噪一時的勝景山河IPO造假一案的保薦人。

2010年10月27日,勝景山河IPO獲中國證監會發審委通過,但在12月17日勝景山河即將登陸深交所的前夜,有媒體發文稱其招股書披露不實,涉嫌虛增銷售收入等情況,監管緊急叫停,公司申請暫緩上市。

2011年4月6日,中國證監會撤消了勝景山河的IPO申請,勝景山河在招股說明書中未披露關聯方及客戶信息,構成信息披露的重大遺漏。

7個月後,中國證監會向保薦機構開出了「史上最嚴罰單」,即向保薦人平安證券出示警示函,並撤銷平安證券勝景山河項目兩名簽字保薦代表人資格。

在此之前,證監會針對保薦人的監管措施僅限於對保薦代表人採取談話提醒、出具警示函、撤銷資格等,而絕少有針對保薦機構的處罰。

在此之後,監管機構在對保薦人採取監管措施時,不僅處罰保代,還將保薦人納入了處罰範疇。比如,2012年9月以來,愛建證券、中信證券、東吳證券、國信證券和光大證券分別因所保薦項目的問題收到了警示函。

不過,細心人士都會發現,在看似越來越嚴的懲罰中,保薦代表個人成為了被打的出頭鳥。而作為強勢主體的保薦機構卻只是不痛不癢地被警告了一下,並未感受到違規帶來的切膚之痛。

「監管層對保薦機構的考察更加注重於制度層面,比如風控是否健全。因此,如果不是保薦機構本身存在的制度性問題,一般不會對保薦機構開出罰單。」上述投行高管稱。

「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關係不明確,權利和責任不清,一直都是保薦制度存在的問題,這使得保代承擔了與保薦機構相同甚至更大的責任。」國內一家合資券商保代頗有些憤憤不平,「保代還要對其他中介機構的專業意見進行審慎核查,以這次財務核查為例,保代甚至要去核查企業家的私人賬戶,這已經超越了保代的權限。」

記者也發現,在《辦法》中,因發行人問題而可能使保代遭到處罰的規定合計有13項,而處罰保薦機構的則只有3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70

港股周策略:先派一个侦查分队试探下敌人火力!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675

作者:潇湘  (国信港股)


先讲观点:在中长线坚定做多及短期下跌出现企稳迹象的情况下,当前策略如下:轻仓者,当可逢低加一部分仓位,待政改利空或深港通利多兑现时,全力出击。仓位重者,暂不操作为宜。


上周五港交所与深交所开个会,使得港股尾盘出现明显异动拉升,说明天下苦港久矣,人心思涨啊!今天我们从近期荐股、深港通重点股票池和重要事件解读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市场:


一、国信香港投顾中心目前重点荐股及深港通股票池的说明。

1、重点推荐个股分别是:上海电气、金山软件、金邦达宝嘉、国泰君安国际、中航科工、中芯国际。(后两个为本次新推荐品种)

【上海电气】

【金山软件】

【金邦达宝嘉】

【国泰君安国际】

【中航科工】 

【中芯国际】


2、深港通潜在重点标的股票池

二、 下面就政改及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两件事做一个点评分析

1、政改问题。林郑月娥12日表示对泛民的游说徒劳无功,政改一次通过的机会渺茫。并进一步表示:若政改方案遭否决,上届特区政府争取回来的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全数失效,“原地踏步都讲(说)轻了,是在退步”。

政改问题其结果无非三种:1、通过;2、否决,双方互不妥协,管控不当,引发新一轮混乱;3、否决,但采取较灵活措施,为后续破局预留空间。第一种情况,皆大欢喜;目前不通过是大概率,关键是发展成第二还是第三种的问题。当前市场反映的是第二种,这一最差的可能。即使这种情况,中央必会有维稳措施对冲,也仍然改变不了深港通、两岸基金互认、QDII2 这些政策,只能是加速催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绝不可能因一小部分泛民的政改诉求而放弃港股这一关键载体。在资金渠道打通后,资金将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持续流动。

当前在政改失败,整个香港都输的预期下,一旦被否,市场或有最后的一次悲观宣泄。那时,我们可以做一回为国解盘的大侠! 唯有敢于在乱世中横刀立马,奋勇出击,方可开创一番新局面!

2、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这是中国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前奏,后续很快会有重大措施出台。其中关于进一步完善、升级沪港通、开启深港通,试点QDII2 等都将对港股带来重大影响。一直以来香港缺乏独立的货币政策,其市场资金过于受制于国际资本流动,简单说没有根,只是一个附体。只有与内地建立起畅通的资金流动机制后,她才算落叶归根,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届时,她将焕然一新,展现出勃勃生机!


【结语】当下港股犹如深宫里被失宠的少妃,稍加撩动,便忍不住春情荡漾。一个简单的道理,弹簧圧得越紧,反弹就越迅速、猛烈。在《国信港股6月策略:坚定信心,静以待机!》的策略指引下。当前就是一个出击点,我们先派一个侦查分队去试探下敌人火力,见机行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378

金立出了一款萬元手機 中國廠商試探價格天花板

“以前是沒錢(的)買華為手機,現在是沒(有)錢買華為手機了。”這原本是華為上個月在發布高端機後手機圈里的玩笑話,但現在看來,玩笑開始成為了現實。

在二手物品交易平臺鹹魚上,一款華為Mate 9保時捷款的手機售價被炒到了16000元至24000元不等,這比官方售價高了近一倍。而電商品牌中,一向講究性價比的榮耀,magic機型的價格也將近4000元,創下了互聯網手機的價格新高。

並且,價格飆高的不僅僅只有華為。進入下半年以來,“把手機賣貴點”似乎成為了國產手機的集體共識。小米、OPPO、vivo等國產廠商紛紛發布售價3500元~4000元的手機機型,金立更是把價格拉升到了萬元線以上,16999元的定制商務機在金立的策略中甚至被放在了戰略級別。

看上去,這並不像一次簡單的集體試水。挑戰高端市場,國產手機的大佬們也許是動真格的。

行業內的競爭環境加劇是國內手機企業紛紛瞄準高端市場的原因之一。

最近幾年,從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制造工藝、軟件開發到品牌建設,部分國產品牌持續發力,不僅縮小了實力差距,同時不斷分食了巨頭的市場份額。但在利潤上,卻依然與蘋果相較甚遠。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總利潤達到了90億美元,其中三星智能手機利潤為1000萬美元,占比為0.1%,在全球排名第九,蘋果手機在三季度營業利潤高達85億美元,占據了全球智能機行業營業利潤91%的份額。

與此同時,手機廠商在供應鏈方面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手機廠商的很多物料基本都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下跌,帶來的影響已經顯現,芯片、屏幕、攝像頭、內存等都是面臨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

酷派手機CEO劉江峰表示,美元漲1毛錢,他們的成本要增加20塊,壓力很大。

所以,不管廠商還是供應商都希望提高毛利潤來規避風險,沖擊中高端市場成為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另一個原因來自高端市場機會窗口的打開。

金立的董事長劉立榮說,金立曾做過一款4000元左右的手機,沒做過推廣,每年銷售出五六十萬部。言外之意,此次商務機型的銷量肯定會多於此。而從屏幕的訂貨量來看,此次商務機型的內部銷量預期至少在100萬臺以上。

這個數字對於高端機型,特別是國產機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甚至引發了外界的噪音。但劉立榮顯得較為樂觀,他認為市場的消費升級可以帶動國產手機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

市場機構賽諾發布的報告印證了這一點,2016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用戶購買手機的均價在明顯上升,3000元以上的銷量區間同比增長了85%,2500元到3000元的銷量區間增長了124%,700元左右的銷售區間出現了13%的負增長。眼下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完成了所謂的普及階段,用戶購買手機時不再單一地看重性價比,品牌度以及質量成為新的考量。

此外,三星此前剛上市不久的旗艦機型Note7因質量原因在全球召回,原本在高端市場三星和蘋果勢均力敵的競爭,因為三星的缺席,突然出現真空,這也給了國產機一些新的機會。

截至11月14日,華為與萊卡合作的P9系列出貨量900萬部,預期產品生命周期內銷量將達到1200萬部,Mate8全球銷售了700萬部,兩款產品售價都在3500元以上。OPPO、vivo的出貨量也在翻倍增長。

不得不說,華為和藍綠兩廠在中高端市場上已經嘗到了甜頭。

但機會和風險永遠是共存的,餡餅越大,對於廠商的整合能力要求越高。

品牌的溢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雖然國產手機經歷了多年的沈浮,但在品牌美譽度上,和蘋果等國際廠商的差距仍然不小。

雖然馮小剛夫婦為金立的背書相信可以帶動一部分商務精英人士對於金立的關註,但商務市場終究不是大眾市場,就像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所說:“特定市場和人群就那麽多,這種人群也許增加了,但也是從點心變成了蛋糕,永遠不是主食。”

(實習記者麥舒瑜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94

【南方名記】特朗普所有做法,都是對中國的戰略試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601

黃仁偉,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指導單位:廣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

南方名記 姚憶江工作室出品

主創:南方周末 姚憶江

特朗普上臺會有一個大的改變,就是擋住或者是滯緩掉中國的發展步伐。我們寧可把他的話判斷為一個大的戰略,而不要判斷為一個小的胡言亂語,對我們更有戰略上的好處。

特朗普是唯武器論的,他用武器的差距來決定戰略的選擇。美國要領先對手至少20年才能和對手作戰;10年的話,代價已經很大了;5年的話,美國基本上不能作戰,而是轉為雙方談判;如果武器水平一模一樣,就不是談的問題了。

南方周末:美國的戰略會有重大的改變嗎?

黃仁偉:從克林頓到奧巴馬的24年間,中美兩方大抵是按照一貫的思路來處理相互關系的。在這24年中,所謂的極右派一直沒有拿到機會。而在特朗普的班子里,極右派全部占據了關鍵的位置。

他們在美國戰略上得到了發言權,而這個發言權,又處於這麽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美國在這個時刻,還是按照過去24年的路子走下去,他們認為就沒有機會了。我認為,特朗普上臺會有一個大的改變,就是擋住或者是滯緩掉中國的發展步伐。

如果這樣看問題,現在特朗普所有的語言和做法,至少都是戰略試探,甚至是戰略試探中有實質的突破。現在特朗普利用推特發表自己的觀點,絕對不會一個人在那里自說自話,因為就像他在大選中那些怪話,現在發現都是他的團隊在幫他出主意。特朗普利用了美國民眾的不滿上了臺,美國的右派利用了特朗普控制了美國的戰略方向。

大選時,特朗普的團隊中主要是弗林在和俄羅斯打交道,他現在當了國家安全顧問,將會進一步操盤對俄羅斯的戰略利用。

中東的兩場戰爭,國防部長馬蒂斯都是一線指揮官,特朗普現在要重新安排中東秩序,要靠馬蒂斯;國土安全部,安排的也是一個純軍人;美孚石油的老總當國務卿,又是一個俄羅斯通。

南方周末:這些安排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和他戰略方向緊密結合的。

黃仁偉:他的競選班子和他以後要做戰略上突破的班子,完全是一致的,沒有說是特朗普在那里自說自話。

但他做這個假象非常聰明,整個選舉過程中這些人物一個也不站臺,都是他的兒子、女兒、女婿,給人一個充分的形象,就是他以一己之力戰勝了兩大黨,實際上是美國極右派,戰勝了過去冷戰後將近30年的路線。

如果這樣判斷問題,我們對特朗普就不感到奇怪,我們對特朗普今後要走的路,也不會猶豫不決,就會非常清楚、非常清晰。

我認為,寧可把它判斷為一個大的戰略,而不要判斷為一個小的胡言亂語,對我們更有戰略上的好處。特朗普他出手又快,又是在意想不到的方向上給你打擊,你一點準備都沒有,就等著挨打。

南方周末:美國的安全戰略調整,您分析特朗普會采取什麽樣的思路?

黃仁偉:特朗普已經講過,以實力爭取和平。這個概念就非常清楚,希拉里是以規則建立秩序,這是希拉里“亞洲再平衡”的核心,但是特朗普的亞洲戰略是以實力取得和平,這個實力他就非常清楚了。

軍事上,第一,把美國在亞洲的武器上升到第五代,我們最多第三代,差了兩代;第二,美國把第四代,或者第三代的武器,給亞洲盟國。這樣又換回來大筆的錢支撐他的第五代,同時又把中國直接的鄰國提到了比中國略高一點的武器水平。

南方周末:這就是美國戰略基本的思想,要把這些年來,中國獲得的利益,變成美國獲得的極大的利益。

黃仁偉:現在美國在對軍事力量進行重新評估,他們認為中美之間的軍力的差距在縮小,縮小到什麽程度?最好的武器和最好的武器比,大概是10年的差距。當然在實際的作戰能力上,不止是10年,但是在最新的,大家都在試驗的武器里,大概只有10年的差距,10年的差距對美國來說就意味著不能再同中國作戰了。

美國是要領先至少20年才能和對手作戰,就可以用很小的代價打勝戰爭。10年的話,代價已經很大了,5年的話美國基本上不能作戰,而是跟你談判了。如果武器水平一模一樣,就不是談的問題了。

所以,他是唯武器論的,他用武器的差距來決定戰略的選擇。

現在這個狀態,他一定要拉開距離,如果這個距離能夠重新拉開到20年,美國在整個全球戰略的地位,會重新得到鞏固。

他們不能看著中國的軍事力量從20年縮短到10年,如果再縮短到5年,這個後果太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055

摸清貿易保護主義底牌 德國將在G20試探美國

按照計劃,今年的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將於7月在德國漢堡舉行,在設置本次峰會議題時,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對於德國經濟而言,最具有威脅性的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因此,選擇了孤立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正令德國和歐洲頭疼不已。德國政府認為,如果能夠保住當下G20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議程不受美國新總統的影響,就已經算是一個巨大勝利了。

試探美國底線

一位接近G20公報起草的官員指出,在自由貿易議題上可能出現的變化將反映在G20峰會最後的公報之中:如果在聯合聲明中仍可以看到“促進貿易”和“拒絕貿易保護主義”等字眼,那一切安好;若相反,那麽就該敲響警鐘了;更甚者,如果連“放棄競爭性貶值”等承諾也消失不見,那麻煩會更大。

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特朗普已經在反自由貿易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最新出爐的一份來自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年度文件顯示特朗普政府打算進一步同傳統美國貿易政策決裂的決心,提出美國將不再受制於WTO裁決。

為此,在特朗普任期內,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將以“令全體美國人更自由且更平等的方式擴大貿易”為導向,註重雙邊談判而非多邊談判,並抵抗來自於類似於WTO 等國際機構“基於貿易協議削弱美國作為協議方的權益,並增加其義務的企圖”。

美國媒體和相關專家一直有一種憂慮,若特朗普真的打算繞開WTO機制而對他國進行單邊貿易制裁,這有可能破壞美國自二戰以來建立的多邊貿易體系,並引發全球重返上世紀30年代的那種貿易戰。

另外,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報告中也警告稱,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導致2016年全球貿易增長下降的因素之一,成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貿易表現最弱的一年。

在此種情況下,如何設計G20議程讓德國人非常為難。

各國領導人在杭州G20峰會上合影

此前,各國在G2O杭州峰會後的公報中承諾:“將繼續努力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保護主義,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確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增長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機遇、得到公眾普遍支持”,並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將減少及不采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延長至2018年底並重申決心實現這一承諾。”

據前述參與這項工作的德國官員透露,目前德國方面已經起草了一份公告,這份公告的內容和G20杭州峰會公告相比並沒有多少新的東西。原因在於,看看美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此前達成的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新的G20公告來測試新一屆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底線。

擔心美國放松金融監管

除了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以外,對於特朗普政府希望放松金融監管政策這一舉動,德國乃至歐洲同樣感到憂慮。

在美國傳出將放松金融監管的消息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很快批評道,目前“最不需要的就是放松監管”。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相關立法和監管有效地遏制了金融穩定風險,放松監管則被認為是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未來如果繼續放松金融監管,對於支持全球經濟緩慢複蘇和打造相對穩定的金融系統將構成威脅。

而在美國國會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席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致信給美聯儲主席耶倫,呼籲她不要再參與巴塞爾委員會等對美國不利的銀行業監管論壇後,歐洲的政策制定者們更感到疑惑和不安了。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uble)表示,他將在3月中旬召開的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說服新任美國財長、高盛出身的努欽切勿放松對金融市場的監管。

而上述接近公報起草過程的德國官員則表示,在這一方面,與其同美方展開新的辯論,不如讓其重申此前的承諾。“如果漢堡G20公報的最終表述在金融監管方面與去年使用類似詞語,那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了。”

從高層往來上看,不同於英國和日本的首腦,默克爾並不急於同特朗普會面。雖然白宮已經向德方發出了邀請,但默克爾還在等待適當時機。這一時機或許是5月將在意大利召開的7國集團會議,或許是漢堡G20,德國外交界把這種在歐洲地盤上同特朗普進行首次會面的做法,稱為默克爾式的“戰略耐心”。

當然,默克爾也堅持自己的原則,借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之際再次強調了她以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共同價值觀作為跨大西洋合作的基石,並沖著臺下的美國代表團指出,“當今世上的挑戰,不是由任何個別國家就能獨自應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934

上海試探網貸新規:資金屬地存管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351

(新華社/圖)

2017年6月16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說,目前上海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良好,風險總體可控。在全國對互聯網金融的整治活動中,上海市一行三局、各區政府全力合作,共有三個階段的工作:第一階段摸底;第二階段整治;第三階段清理總結。目前上海的工作處於第二階段,整治工作估計還有半年時間可以結束。

去年8月,針對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貸平臺的發展,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為網貸行業定下了合規框架。

2017年2月24日,《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最嚴面目正式落地,銀行存管將成為平臺標配,如果沒有這一標配,很多平臺就很可能死於這張“隱形牌照”。

更進一步,2017年6月1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公開征求對《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一則對存管銀行屬地經營的要求——網貸平臺需“選擇在本市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引起了業內熱議。

此前,北京市金融監管部門也曾表示,北京的網貸機構原則上優先選擇北京本地銀行或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

對此,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對這一話題的調查,2017年初以來先後有106家平臺完成了存管上線,截至2017年6月15日,全國共有268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然而,目前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中,有112家上線平臺不是在屬地有經營實體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這批平臺數量占比達上線平臺總數的41.79%。

也就是說,目前全國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的網貸平臺中,有幾乎一半不符合屬地存管的要求。

從銀行信息共享和風險處置的角度考量,存管屬地化更有利於監管。但是,考慮到網貸行業的現實情況,網貸平臺的各項業務展開多是互聯網化的線上操作,不涉及經營實體,而且網貸平臺在選擇存管銀行主要是考量銀行存管服務能否滿足其業務需求,比如用戶體驗、系統技術等方面的因素,而各家銀行對網貸業務的理解和投入資源不同,存管方案設計和系統對接手段也各有千秋。

在此之前,網貸平臺一般會從所有參與網貸存管業務的銀行中,多家對比,綜合考量用戶體驗、費用、技術等條件,選擇適合自身的銀行合作。如加上屬地化限制條件,網貸平臺的選擇面將大大降低。

從銀行的角度來講,自從銀監會的暫行辦法發布以來,逐步打消了對網貸平臺的顧慮。春節過後,眾多銀行的態度由觀望轉為積極爭取。

目前,全國確定已參與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有36家,實現網貸平臺存管上線的銀行有32家。其中廣東華興銀行上線67家,排在第一位,其後是江西銀行、恒豐銀行和浙商銀行,上線數量均在20家以上,徽商銀行和廈門銀行名列第五和第六位,分別上線了18家和17家,其余各個銀行上線平臺為個位數。

恒豐銀行、徽商銀行、廣東華興銀行和江西銀行等屬於早期就開始布局網貸存款的銀行,近幾個月來更有大行如建設銀行推出網貸資金存管服務高調入場,多家城商行、股份制銀行也表現搶眼。

其中,民營銀行開展該業務的勢頭尤其猛烈,如新網銀行從宣布進軍存管業務到目前不到三個月,已經和70多家平臺達成存管合作協議,並且近期已上線了2家存管平臺,業務展開速度非常迅猛。

在對合作夥伴的篩選上,銀行對網貸平臺提出的條件差異不大,主要包括註冊資本、實繳資本、成立時間、主要高管成員資質、交易額和合規經營情況等。

據統計,超過一半銀行對註冊資本的要求在5000萬以上,其中註冊資本在1億元(含1億元)以上的有81家,占比30.22%,而不到1000萬的只有5家,占比僅1.87%。並且,盡管銀行對實繳資金的要求比註冊資本稍低,但實繳資金基本都在1000萬元以上。由此可見,資金實力在平臺能否上線存管中起著重要作用。

存管費用方面,算上一次性系統開發成本、按年收取的存管費、各項手續費服務等,一家中等規模的平臺第一年存管花費在一百萬元以上。

此次,如果上海對存管銀行屬地化的要求確定,且其他城市也效仿這一監管辦法,那麽各家銀行在網貸資金存管方面的業務格局會發生很大變化,而很多已上線或已簽約的平臺更可能面臨更換存管銀行的局面,要耗費大量成本、時間和人力。

各網貸平臺所在地中,上線存管平臺數量最多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和廣州,這幾個城市平臺數量最多、資金存管需求最大。但目前在這些城市設有經營實體且匹配開展網貸存管業務的銀行並不多,如北京的資金存管銀行僅有7家符合屬地化條件。

事實上,目前開展網貸存管最積極的主要是城商行,但是城商行在異地開設分支機構受限。以上海為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有14家,但其中有7家在上海沒有經營實體,另外,還有新網銀行這樣的互聯網銀行,也達不到屬地經營的條件。

截至發稿,對於該項內容還處於征求意見階段,行業內多數待存管平臺還在觀望,其他地區的一些正在和非屬地銀行簽約存管的平臺也表示在等待當地監管意見的出臺,銀行存管進度將暫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90

霍學文:不要以技術試探金融準入門檻、突破監管底線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要幹什麽呢?一定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以技術來試探金融準入的門檻,以技術來突破金融監管的底線。”5月20日,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學文表示。

霍學文稱,金融科技不是簡單的金融和科技的結合,而是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地方的金融或許不像“一行兩會”有嚴格的監管機構,有嚴密的監管的手段、監管的法規,以及處罰的規則,所以在這些不完善的情況下,更需要通過技術來加強監管。

“現代的金融分為三大部分:最小的一部分金融是“一行兩會”發牌照的法人金融機構或者說持牌金融機構;第二個就是由諸多的金融產品的發行而引發的金融功能,這是更大的一個圈;最大的一個圈是金融行為,這個行為是很難預測、很難計量,而且更加難以監管的。”霍學文在發言中表示。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尤其是金融科技的發展,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技術的加入,讓金融更加的複雜。所以我們要監測金融行為,嚴控金融功能,守好機構的底線,這樣才能夠把金融科技發展好。”霍學文稱。

霍學文指出,目前金融面臨五大風險。首先,發展金融科技要識別信用風險;第二,是合規風險,現在的非法金融活動是“三合一”結合,“互聯網+傳銷+線下”,非法金融活動由線上轉到線下的,要在現有網格化的手段上,發動老百姓,有獎舉報,加大獎勵,使其在線下也無法發展;第三,技術風險,包括數據安全風險,隱私保護風險,交易安全風險,身份認證風險;第四,市場風險,主要是要防止過渡投機和資產泡沫化;第五,系統性風險,主要是要防止跨時空跨區域。現在互聯網金融全球化明顯,跨越時空、跨越區域的風險越來越大,傳播速度快,小風險聚合起來可以演化成大風險。

技術的兩面性決定了可以用技術違規,也可以用技術監管,就看誰走得快。據了解,目前,北京已經按照全息大數據可視化的要求建立了三個系統:監管系統、監測預警系統、第三方的監管合作平臺,讓監管變得更加有效。

怎樣加強監管?霍學文表示,監管部門要按照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做好相關的工作;積極應對新技術的挑戰,發揮新技術的優勢,同時引進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引進更多的國際的先進技術和先進公司。“外資的進入,外資在北京的發展,也會在金融科技領域得到更有效的推動。”霍學文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53

內地封殺走資 人幣再急跌 港匯曾見7.8 分析:「空軍」結集試探底線

1 : GS(14)@2016-02-04 17:14:34

【明報專訊】內地繼續堵截資金外流渠道,今日起銀聯海外碌卡亦設下每筆5000美元上限。市場預期管制將陸續有來,離岸人民幣昨日曾低見6.6512,為今年1月11日人行發動海外「反擊戰」以來最低水平,人民幣一年遠期更低見6.9719,見逾6年低位。港匯亦見受累,昨日曾跌破7.8強弱分界線。分析指出,「沽空勢力」正在試探底線,惟料海外人民幣「空軍」難掀起大風浪。



明報記者 顧冷冰

1月以來,內地個人資金「逃生門」紛紛落閘(見表),以至各種超大額銀聯碌卡的途徑,原為內地居民走資的最後樂土,可惜於2月2日晚上,銀聯國際發出最新指引,銀聯卡實施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雖未限制使用次數,大額走資仍可通過多次碌卡完成,但已被有關監管機構盯上。

市場料外匯管制續有來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針對「碌卡」指引不會就此止步,外匯管控不會為「碌卡族」留下生路,料稍後就會有下一步規範出爐。且就離岸人民幣市場所見,做空者亦蠢蠢欲動,離岸人民幣午後開始急跌,下午3點35分曾跌見6.6512,夜間則稍回升至6.63水位。兩岸人民幣價差再次走高,昨日下午曾拉闊至逾700點(1元等如10000點)。與此同時,港匯昨天早段亦見走弱,曾數次衝擊7.8水平,隨後窄幅爭持,昨晚則徘徊於7.794水平。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師謝棟銘指出,昨日見到空軍在離岸人民幣市場試探。銀聯碌卡設5000美元上限,此舉釋放的信號是資本管制會進一步收緊,刺激部分內地居民再度搶閘買美元走資,讓空軍感到有機可乘。本報昨日也收到保險經紀群發微信,催促內地客人盡早落單。謝棟銘指出,離岸人民幣走弱也跟本周PMI數據有關,出口訂單減少對外匯儲備不利,乃做空者樂見。另外匯交易中心本周的措辭,稱人民幣匯率將「增強彈性」,也同樣增加空軍的貶值預期。

首重境內 海外市場信心次要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亞洲貨幣主管施俊斌指出,內地管控的核心目標是「人民對於人民幣有信心,至於海外市場有無信心關係不大」,而且人行只要將離岸人民幣利息挾高,對?基金亦無法成功做空。

另耀才證券昨日也通知其客戶,指將開始對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的網上交易收取佣金。通知內容指,由於免佣優惠已長達一年有多,故該公司將由11日起(下周四)開始實施佣金收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4/news/ea_ea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06

欲促成和談美試探南韓讓步底線

1 : GS(14)@2016-05-08 14:44:36

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克拉珀(James Clapper圖)上周三低調訪問南韓兩日,據報與南韓國防部、軍方和青瓦台官員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席間提及南北韓永久和約,相信是要試探南韓在和約談判中可作讓步的底線。外界預料北韓在七大結束後會推動和談,但美韓一向企硬以北韓無核化為重啟六方會談的前提條件,中國近日則提出同時進行無核化和兩韓和談的建議,而美國在這情況下試探南韓在和談的立場和可作何等程度的讓步,可被視為已開始就中方的提議進行討論的訊號。不過南韓外交部在回應有關報道時指,不會改變以無核化為前提的立場。首爾大學全在晟教授表示,中美都認為有必要進行和談,但如各方外交人士就和談進行討論,就會成正式議題,因此美國才派出非外交人員的克拉珀試探南韓口風。南韓《中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2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