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政部調整抗癌藥增值稅: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稱,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抗癌藥品清單中,涉及抗癌藥品制劑103種、抗癌藥品原料藥51種品類。

通知全文如下:

財稅〔2018〕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

為鼓勵抗癌制藥產業發展,降低患者用藥成本,現將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上述納稅人選擇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

二、自2018年5月1日起,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納稅人應單獨核算抗癌藥品的銷售額。未單獨核算的,不得適用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簡易征收政策。

四、本通知所稱抗癌藥品,是指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註冊的抗癌制劑及原料藥。抗癌藥品清單(第一批)見附件。抗癌藥品範圍實行動態調整,由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變化情況適時明確。

附件:抗癌藥品清單(第一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27

肖亞慶談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8月17在國資委召開。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主持會議。

肖亞慶指出,開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的迫切需要,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深刻認識其重大意義,在全國國企國資系統抓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層企業,全面落實國企改革政策要求,充分激發企業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形成從“1+N”頂層設計到“十項改革試點”再到“雙百行動”梯次展開、縱深推進、全面落地的國企改革新局面。

肖亞慶強調,要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以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為重要支撐,重點規範各類治理主體權責,逐級實現充分、規範、有序的授權放權和行權,全面提升國有企業運行效率和市場化、現代化經營水平。以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為關鍵抓手,大力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等,持續激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內生活力。以積極穩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主要路徑,加快促進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為動力源泉,充分調動國有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基礎前提,努力推動國有企業輕裝上陣、公平參與競爭。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堅強保證,確保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牢牢把握國有企業改革正確方向。

肖亞慶要求,要落實責任、強化擔當,把“雙百行動”抓深抓細抓出實效。各地國資委、各中央企業集團和參與“雙百行動”的企業要明確各自分工,層層落實責任,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到位。要強化協同,形成改革合力,以“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帶動其他企業改革。要加強宣傳,講好“雙百行動”改革故事,營造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的良好氛圍。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指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選取百余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余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在2018—2020年期間全面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要求,深入推進綜合性改革,力求在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結構科學完善、經營機制靈活高效、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國企改革尖兵,凝聚起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強大力量。

責編: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23

順風車變了味,法律專家認為運行全環節滴滴均需擔責

繼5月份順風車運營中出現殺害乘客事件後,浙江樂清女孩趙某搭乘順風車遇害事件,將滴滴出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采訪順風車從業者發現,已有車主專職從事順風車業務,將營利作為首要目標,已經背離了順風車的公益和共享定位。司乘雙方私下議價、隨後取消訂單的情況帶來安全隱患。

有關專家表示,滴滴出行應當在事前、事中、事後均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本次事件中,滴滴在警方介入後仍然存在推諉現象,存在很大問題。在乘客提出有危險後,應該考慮主動聯系警方。專家建議,實際介入資源分配的平臺應當有自己的擔當,此外,應該考慮在網約車行業內引入充分競爭。

順風車變味

在鄭州工作的馬先生註冊加入滴滴順風車已近一年,接了120多個訂單。馬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順風車的訂單目前就是市區內的上下班同行以及到市區周邊郊縣或地級市的城際訂單。在馬先生看來,目前城際訂單的量很大,價格比同里程的客運大巴要高一些,比出租車要低,但便捷性比客運大巴好,所以受到了用戶的歡迎。

以馬先生常跑的區間為例,按照順風車的計價,基本是51元左右。1~2人的收費是51元左右,3~4人為90元左右。順風車平臺通過每個訂單提取10%的提成。在司機接收付款時,這筆抽成就被扣取。

馬先生的車牌號是豫A號段,註冊後也跑鄭州周邊的訂單,信譽度比較高。但馬先生註意過,非豫A牌號的車也可以註冊成功在鄭州跑順風車。按照滴滴順風車平臺的車主註冊設置,需要上傳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隨後進行審核,並未對在哪里行駛設定限制。順風車的訂單是車主和乘客發送行程,由平臺進行匹配。馬先生說,順風車訂單量是很大的,車主如果想拿到訂單,必須緊盯屏幕,否則很難拿到訂單。為了搶到訂單,已經有車主安裝使用外掛軟件。

在多起由於搭乘順風車引發的案件中,都出現了乘客與車主取消訂單、私下議價的情況,給乘客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對此,馬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司乘雙方取消訂單、私下議價的情況並不稀奇。有時是乘客主動提出,希望車主方能稍微減點車費。雖然下調的幅度可能並不大,很多車主是出於“順風”的目的才接單,也就同意了這種討價還價。但只要取消了訂單,確實意味著脫離了滴滴平臺的監管,“通過滴滴匹配成訂單,但雙方自己議價取消了訂單,大家都覺得就沒有滴滴什麽事了,滴滴也不會拿走抽成”。

市場對於“順風”這一共享特征的定位,被包括馬先生在內的大部分車主認同,他們並沒有在意每筆訂單是否能獲利。但是也有一些車主在註冊加入滴滴順風車後,卻一直專職跑順風車。馬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專職順風車的做法已經不是秘密。與他這樣的“順風跑法”不同,專職順風車的首要想法就是掙錢獲利,於是就非常在意每筆訂單的滿載率,“可以說不把車坐滿,他們是絕對不會走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專職開順風車已經很接近專車、快車的性質,所以這樣的車主更關心安全問題。馬先生說,現在順風車車主會搭建一些微信群,在聊天中會分享一些曾經以“釣魚”方式查順風車非法營運的人的電話,提示車主註意,“專職幹順風車的車主格外留意這些信息,其他人並不太在意,因為遇到合適訂單偶爾跑一下並不違反相關的規定”。在馬先生的眼里,一旦專職去跑順風車,以此作為賺錢手段,顯然就已經讓順風車變了味。

順風車業務占滴滴出行總業務量低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滴滴出行關於順風車業績的相關披露並不多,截至目前最後一次公布順風車的詳細數據:2017年春運期間,滴滴順風車運送了843萬人次。2018年春運首個10天,有758萬人乘坐滴滴順風車返家。按照這一比例,即使每個人單獨成為一單,那麽順風車春運期間的日接單量為75.8萬。

而2017年4月中旬,滴滴順風車發布《京津冀一體化“城際出行指數”》,根據這一統計數據顯示,僅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一年中,京津冀間滴滴城際順風車單量增長300%。預計到2017年底前,每月將約有160萬人次通過滴滴城際順風車來往於京津冀城際之間。透過這一數據就足以看出滴滴順風車發展勢頭的迅猛。

今日(8月26日),滴滴在樂清事件的後續信息通報中提出,將順風車產品暫時下線。滴滴在這則通報中披露,上線三年多時間里,共服務了十多億次出行。按照滴滴公布的這一數字,以每次出行平均30元計算,滴滴順風車車費總數超過300億。滴滴作為信息平臺,從中提取10%的抽成,三年多總計的抽成超過30億。按照這個數據計算,順風車業務在滴滴總業務量中的占比約在5%以下。順風車究竟賺不賺錢?滴滴對外宣布的順風車的性質是公益屬性,滴滴不提取傭金。只收取小額的信息服務費。暫停順風車以前,滴滴作為運營監管平臺抽取的信息服務費比例是10%左右。

除了運行各類出行業務,滴滴正在朝著其目標中的“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發展。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滴滴正在擴展業務鏈條,以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今年以來便吸納了外賣、單車、車服等環節。滴滴CEO程維曾在一次年會上提到,2017年滴滴出行的發展目標是在汽車資產管理、汽車金融服務、維保服務、充電網絡建設、加油業務上都取得了突破。未來配合整個汽車開放平臺,扶持1000多家汽車運營商。

而今年5月下旬,滴滴已經開始醞釀上市。2017年12月,滴滴出行宣布完成超過40億美元股權融資。按照估算,這一投資完成後,滴滴出行的市值不會低於550億美元。而之前曾有媒體報道,滴滴出行上市後的市值將達到700億到800億美元,也就是4800億到5500億元人民幣。在大舉醞釀上市的背景下,兩次出現“命案”,暫停順風車業務,讓外界對滴滴出行的資本操作更為關註。

事前、事中、事後三環節均需擔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民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海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滴滴順風車更符合共享經濟的特征,而滴滴出行平臺所運行的快車、專車更接近於傳統的出租車模式。“除了司機與平臺不是雇傭關系,其他都符合傳統出租車的模式”。從法律角度來看,出租車公司對於乘客應當承擔哪些責任,滴滴出行就應當對乘客承擔哪些責任,順風車也應當按照這一標準來約束。這些責任體現在事前、事中、事後。簡單說就是事前要對司機盡到審核義務,承擔審核責任。事中出現問題,應當承擔救助義務和責任。在浙江這起案件中,滴滴平臺在接到警方詢問後,依然以不能泄露個人信息為由敷衍警方的介入,就存在很大問題,“警方作為公權力,發現疑似犯罪事件並介入,滴滴平臺再推諉,責任就很嚴重”。事後責任就是出現了乘客的人身財產損害,承擔相關責任。從目前來看,根據現行法律,還不能看出滴滴出行這個公司的單位犯罪行為。

滴滴出行的運營主體是小桔科技,除此以外,還存在其他一些經營實體。丁海俊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最終由哪個主體來承擔這些責任,最權威的參照資料可以是滴滴出行的融資材料上確立的融資受益主體。目前的互聯網公司,會出現運營主體、技術主體、研發主體等各設實體的情況,有可能在民法上找不到具體承擔責任的情況。從幾次意外事件的後續處理中,滴滴出行均明確提出願意承擔責任。出現了兩次惡性事件後,意味著滴滴出行可能在商業模式上存在問題。

從具體的責任和法律關系對照方面,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許浩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滴滴出行的《順風車服務協議》中提出,順風車平臺提供的並不是出租、用車、駕駛或運輸服務,其提供的僅是平臺註冊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及匹配服務。如果用戶的合乘需求信息被其他用戶接受並確認,順風車平臺即在雙方之間生成順風車訂單。由此可見,滴滴平臺在順風車服務當中,起到的角色僅僅是“居間人”。居間人就意味著滴滴平臺僅僅提供信息交互及匹配服務,而不提供承運服務,並非承運人。

從媒體的報道中提及,浙江這起事件中,涉案司機案發前剛被投訴,但是滴滴平臺未采取措施,第二天案發。結合在本案中未及時采取救助措施,如發現客人可能存在危險後,沒有主動聯系警方,滴滴平臺有一定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害方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網絡交易平臺作為第三方,應承擔有限責任:一是在無法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情況下,承擔先行賠償責任。二是在明知或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平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下,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擔連帶責任。

滴滴作為信息居間服務者,收取居間服務費用應該為消費者在使用其中介服務時人身財產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比如,對順風車司機的資質應建立嚴格的事先準入、過程監督、事後協助的機制,盡可能防控風險。從法律關系來看,滴滴提供的是一種中介信息服務。目的是促成車主方和乘客方達成運輸合同關系,乘客支取車費,滴滴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報酬。在法律上,中介方應當在其能力範圍內,盡到合理、謹慎的審查義務,對滴滴順風車司機提交的相關資料進行審核,發生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緊急事件時要有應急措施。

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主任助理陳永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平臺治理角度,應該完善、理順兩個問題。首先,作為網絡平臺經營者,必須有自己的擔當,尤其是像網約車平臺這種實際上已經介入資源分配的平臺。有自己的擔當,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勇於面對問題,不能消極對待問題,敷衍監管,對用戶的投訴和批評認真對待,而不是應付或敷衍塞責,企圖蒙混過關。

第二,比強化監管更重要的是強化競爭。監管者應降低無謂的準入門檻,如車輛軸距、司機戶籍,等等,讓競爭者進來。如果沒競爭者,監管只能管一時,管不了長久。網約車平臺體現得最為明顯。已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滴滴出行已經形成了事實的壟斷,是出現各類問題的根源所在。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2016年8月,滴滴與優步中國合並,商務部對此進行反壟斷調查。2017年7月,商務部就這一調查的進展回應稱,已多次約談滴滴出行,正對這一合並案依法進行調查。截至目前,這一調查尚無最新結論。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張有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13

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 芒格問答環節集錦

1 : GS(14)@2012-05-07 00:33:15

http://news.imeigu.com/a/1336269687418.html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美國中部時間5月5日上午9:30分(北京時間5月5日晚間22:30分),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巴菲特及芒格與股東6小時問答。以下綜合媒體報導的巴菲特和芒格部分問答環節:

本文分為身體及繼任者問題、伯克希爾投資價值、巴菲特闡述投資方法、對明星企業及熱點行業點評、收購、公司管理、宏觀經濟七部分。

一、身體情況及繼任者問題

身體狀況

《紐約時報》首席記者安德魯-索爾金(Andrew Sorkin) 提出了投資者一直想問的問題:「您身體感覺怎麼樣?」

巴老答:「好極了,我有4個醫生,我的治療沒有耽誤我任何1天工作,醫院2分鐘就到了。」

巴菲特稱,大約兩個半星期前,他和家人與四位醫生坐到了一起,「我想,他們中的一些人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他和家人聆聽了不同的治療建議,其中沒有一個方案要求他住一天醫院或請假一天不去工作。

「最嚴重的情況將是,這將是大肆宣揚即將來臨,而結果不會發生之事。」芒格搞笑道:「我嫉妒老巴獲得的所有同情和關注,我也許也有前列腺癌比他更嚴重,但我絕不會讓醫生檢查我。」

繼承人不是關鍵

對於繼承人問題,巴菲特表示,對伯克希爾長遠的前景來講,「繼承人是誰」不是公司的關鍵,保持公司長期的價值理念才是繼承所面對的重要責任。

巴菲特稱:「我清楚地知道,我們心目中的繼任者不是那種將解僱我們經理人的人,因為我們心中的他擁有和我一樣的文化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多數經理人完全可以退休,也完全不需要再工作。他們繼續工作僅僅是因為工作可帶來更多樂趣,能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的事情的樂趣。

巴菲特開玩笑說文科專業出身的人不會成為伯克希爾的CEO,接著他一本正經的說「我的繼任者不可能完成我完成的每一筆交易,但是我的繼承人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

巴菲特此前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年度信件中說,自己已經選定一名接班人,但拒絕透露繼任者身份。而繼承人自己也蒙在鼓裡!

二、關於伯克希爾公司投資價值

伯克希爾為何長時間被低估?

有提問:為什麼伯克希爾股價會長時間被低估?巴菲特:我掌管伯克希爾47年,有四五次股價都嚴重低估。股票的美麗之處在於經常有人會以很傻的價格賣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查理會變富的原因。市場是為你服務的,不是給你提建議。你的買賣決定應基於你對企業價值的思考。

回購股票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直接就股票回購發問,伯克希爾到底什麼時候回購?會買多少?

巴菲特和芒格在其他公司為何這樣做的問題上云遮霧罩了一番,然後道出了終極答案:「我們這樣做只會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第二天就能增加伯克希爾的價值。」

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巴菲特稱,從50年以上的時間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如果你現在購買一盎司黃金,你將其珍藏一百年,你將得到的只是有百年歷史的黃金。」

巴菲特說,金價在50年前是30多美元,現在是1600美元左右。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50年前是十幾美元,現在已經12萬美元一股了。

芒格稱:「如果你是1939年維也納猶太家庭的一員,把黃金縫進衣服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文明人不應該買黃金,他們應該投資生產性企業。」

芒格稱:「我們在企業界有著很好的投資組合,它們都在進行生產性的、有益的工作。」

公司被收購——高度不可能

巴菲特稱:「從現在開始的10年後,我或我的財產依然可能持有20%左右的表決權。因此我認為公司被收購是高度不可能的事情。」

三、投資方法

遠離走下坡路企業

股東問如何評估走下坡路的企業,芒格打趣說:「這肯定不如正在成長的企業」。這引發了全場大笑。

巴菲特表示:「一般來說,應遠離這樣的企業。我們還是投資了幾家這樣的企業,因為我們很瞭解它們。投資的價格將給我們的投資帶來回報,但我們的錢主要不是從這些企業賺取的。」

反向挑選投資對象

有股東問:「大家都對你們買什麼感興趣,使用一下芒格反向思考法則,你們不會買什麼?」巴菲特指出:「我們將力圖不碰為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不知道一家企業是干什麼的,我的意思是我無法合理地推斷未來5年它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地位。」

如何構築護城河

巴菲特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問:你們如何構築防止他人進入伯克希爾業務領地的屏障?芒格表示:「我們買柵欄,而不是建。」巴菲特附和道:「我們就是買,我們從來不建。

EBITDA毫無意義

巴菲特和芒格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是成天鑽研公司財務報告的投資專家,對於很多投資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EBITDA(扣除利息、稅金、折舊及攤銷前之利潤),今天芒格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表示,他甚至不喜歡EBITDA這個詞,它意味著不計所有成本之前的利潤,這簡直毫無意義。

不要怕犯錯

有個來自三藩自主創業的年輕人問起如何規避商業上的犯錯。巴菲特說,不要害怕犯錯誤,不要怕承認犯錯誤。有些商業短期可能看上去有問題,長期來說可能會回報。而且他說商業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識人。

巴菲特表示「我們犯過錯誤,我們還會犯錯誤。另一方面,我們都擁有一種本能,希望做大事,我們兩人都是如此。從錯誤中學習,下一次錯誤就會有所不同。」

四、點評行業與公司

新能源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沒有補貼無論太陽能還是風能都無法維持,風能只是一種補充性能源。」伯克希爾麾下中美能源的負責人Greg Abel站起來補充,沒有補貼他們不會推進風能項目。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就是通過中美能源進行的。

亞馬遜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亞馬遜宛如一個發電站,它將影響到很多行業。有些行業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影響了。GEICO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但我低估了這個影響。如果人們現在要買什麼東西,他們很樂意上亞馬遜。這個公司做得很好。(但他們的數字還不是很好看)

芒格隨即指出:「對多數零售商來說,亞馬遜是一個大麻煩。」巴菲特接問:你認為我們哪項業務最有可能被亞馬遜搞到?芒格:我認為所有能從個人電腦和 iPad 上容易買到的東西都會受影響。

報紙面臨兩大難題

在問答環節中提高報紙投資時,巴菲特稱,報紙存在三大問題,其中有兩個很難克服:發行成本和在網絡提供免費內容的同時印刷產品卻收費。

「現在新聞的問題是不知道讀者想知道什麼。如果你回到50年前,報紙能提供10餘個人們感興趣的內容,那時報紙是主要的消息源。

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

一個澳大利亞股東問到關於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從而引發對歐洲和美國金融的問題。

巴菲特表示,今年美國銀行比3-4年前好很多,而歐洲銀行在奄奄一息。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強行要求銀行提高資本金是非常明智的。而歐洲銀行業更依賴於從市場融資,依靠存款的方式將更緩慢,在他們從歐洲央行中得到便宜的貸款前,歐洲銀行業將在夾縫中生存 "gasping for air"

中國的偉大公司

芒格對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產生像可口可樂一樣偉大公司問題的回答是:「中國已擁有一些偉大的公司。」巴菲特指出:「我們傾向於中國某些出口產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費者產品。中國已擁有一些巨型公司,它們的市值將超越某些美國公司。」

芒格:「我不能對中國做出預言,但他們已擁有了一些很偉大的公司。」

投資高盛 GE——「小菜一碟」

相比伯克希爾哈撒韋長期持有的股票和收購,他向高盛和通用電氣注資80億歐元只是「小菜一碟」。

巴菲特在談到2008年分別購買高盛和通用電氣公司5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的永久性優先股時稱:「這些交易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並不是十分關鍵,其重要性與購買可口可樂股票相比微不足道。」

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自己在投資上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是有原因的。他表示:「前兩家都是偉大的公司, 10年後蘋果和谷歌的價值大增我一點也不會驚訝,但我不會買它們其中的任何一家。我可以確定的是,我也不會做空它們中的任何一家。IBM走錯路的可能性要低於谷歌或蘋果,至少我們是這樣認為的。蘋果創造了無比卓越的產品,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給它估價。」

兩房很難同時滿足雙重使命

一位女士在巴菲特股東大會指出,她在兩房問題(房利美和房地美)上有72點要問。其實她的問題就一個,房利美和房地美真的大不能倒?巴菲特答道:「從你提問的語氣看,你似乎認為兩房一團糟。它們陷入麻煩是因為試圖同時滿足盈利使命和提供住房的使命。這是一個國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巴菲特稱「我認為它們將繼續被託管,直到未來達成某種政治上的解決方案,即兩黨最終走到一起,目前看來我覺得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擁有這樣一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擁有足夠的首付,這一市場應該讓借貸者的成本最小化。」

聖達菲鐵路

一位伯克希爾的股東提問:「哪一個伯克希爾子公司過去5年中競爭優勢的提升最明顯?」巴老明確回答:「BNSF」。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回答公司受到政治過程影響的問題時稱:「經濟通常會大獲全勝。」「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的業務太龐大了,不會受到政治的實質性影響。」他還稱公共事業公司也如此。

鐵路公司將捲入全國和州級政治過程中。巴菲特稱:「他們會玩政治遊戲,競爭也會如此。美國如果阻礙鐵路投資,那她太愚蠢了。

(註: BNSF運營北美最大鐵路網之一, 擁有51500公里運營網絡, 遍及美國28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鐵路多方式聯運公司。)

對保險業有信心

華爾街的分析員CliffGalant 問到了保險業如何規避風險。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還是很保守的,除非遇到向911這樣的恐怖襲擊,他對自己旗下的保險業還是很有信心的。

醜聞不會影響沃爾瑪

有投資者問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墨西哥醜聞發生後的沃爾瑪的評價是否下降了。巴菲特回答稱,沒有,沃爾瑪是薄利零售商,其「盈利能力」不會受到醜聞結果的影響。

巴菲特和芒格稱,像沃爾瑪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麼大的公司,有著如此多的僱員,壞事情有時會發生。很多時候這在公司管理層的控制之外。

比亞迪在美生產「寥寥無幾」

有投資者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提出了關於比亞迪汽車的問題,他問美國對電動汽車需求的提升,是否會使該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將部分生產轉至美國。

巴菲特讓看好比亞迪汽車的芒格回答該問題,芒格稱,公司正關注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儘管其在美的首個重大舉措或涉及在加州銷售租賃車隊,為加州的公共項目提供全電動的巴士。

芒格:「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恰好座落在中國,因此中國是他們主要的關注點。我認為他們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輛車可能會出現在加州。」

芒格特別提到了政府對電動企業的補助,他認為該公司的成功與盈利或最終將明朗。在被追問到未來比亞迪出售的汽車中將有多少會在美國生產時,芒格簡要的回答稱:「寥寥無幾。」

五、關於收購

220億美元收購

巴菲特透露,他近期考慮過一項220億美元的收購,但交易卻以失敗告終。巴菲特沒有透露潛在收購目標的名字。

巴菲特稱,該交易將要求他出售一些他本想繼續持有的股票。如果交易達成,220億美元的收購規模將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最大的收購之一,僅僅低於2010年收購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所用的260億美元資金。

巴菲特稱,他仍準備進行200億美元級別的大手筆收購,如果他能找到合適目標的話。下一年,如果巴菲特還不能做一筆大買賣,他或會宣稱如果他喜歡會完成300億美元的收購。

傾向於現金收購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會用自己的股票做更多的收購?巴菲特:我們更傾向於用現金,因為我們一直在產生現金。他討厭送出不必要的股票,我們不喜歡用自己的股票去做交易,收購BNSF用我們的股票是一個錯誤。

六、公司管理

管理之道——無為而治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在回答如何管理經理人使之勤奮工作時指出,我們一切順其自然,很難想像這樣的系統會對其他人無效,我們解除了其他地方可能針對經理人的束縛,讓他們享受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伯克希爾奉行無為之治,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別把已經運行良好的東西弄糟」。

自己就是首席風險官

來自《財富》的CarolLoomis代表股東向巴菲特提問:下一任伯克希爾哈撒韋的CEO是否會配有一位獨立的首席風險官?

巴菲特回答說他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風險官,由他負責確保公司不會陷入大的麻煩之中。

不給所投資公司建議

有提問說:過去幾年伯克希爾投資了不少中國公司,那麼是否有給中國公司的運營提過建議。芒格調侃說:「現在不是我們給中國提建議的時候。」

巴菲特則表示,我們最大的投資價值 500億美元,但我們一年可能只跟他們的高管見過2次,我們不會給管理者提供運營建議。伯克希爾對其所投資的企業基本沒什麼影響。巴菲特說: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不需要讓他們發揮影響力的公司。

隨後巴菲特補充說,如果他認為伯克希爾的成功取決於向所投資的公司提些建議,他也會這樣做。

偉大投資起步早

為什麼在08-09年更激進,不擔心系統性風險嗎?巴菲特:過去53年我們買企業從未考慮宏觀環境。當發現企業價格吸引人且我們能理解它,我們就買入。我第一次買股票是1942年,當時我們輸掉了戰爭,但股票很便宜。偉大投資者不管是什麼風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起步很早

避開哪些投資

會避開哪些投資?巴菲特:我們嘗試避開我們不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們不懂企業做什麼,而是我們無法衡量企業在未來五年的盈利能力和競爭位置。另外還要避開IPO。全世界成千上萬股票,根本不用考慮IPO。經理人嘗試把它賣給你,它就不太可能是最便宜的生意。

七、宏觀經濟

經濟何時才能重返4%的增長水平

芒格:「需要很長時間。」巴菲特:「擁有4%的實際增長率是非常美妙的,雖然2.5%可能致使我們走出衰退的速度變慢,但對一個已享有很高生活標準的國家來說,2.5%是非常不錯的增長速度。」

關於主權債務

巴菲特表示「主權債務最奇妙的事情就是,他們最終還不了錢,而你不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任何東西。」「我不知道歐洲債務危機如何結束。我們已經看到,不久前歐洲央行給了那些持有大量主權債務的銀行1萬億美元,從多個方面來看這這樣做都是存在問題的。」

「這就像給一個人保證金賬戶,也許賬戶中還有一些不良資產,你卻允許他賭得更大。」「我更喜歡一個財政機構更為有序的世界,其中包括美國的也更為有序。我將繼續遠離中期和長期政府債券,我們自己國家的和其他國家的都不碰。」

(i美股 sherry彙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