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危疾保並非凡危疾都理賠 留意保險公司對疾病定義各異

1 : GS(14)@2017-04-28 00:19:54

【明報專訊】醫療科技愈來愈發達,愈早發現痊癒機會愈高,事實上,香港不論在平均壽命還是公共醫療質素方面,在世界排名均處領先位置,但最近信諾進行的調查發現,接近80%的香港人認為,自己對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尚未做好準備。此外,有53%入住私家醫院的人士,並未受到任何保險的保障。畢竟年輕人出現大病的機會似乎較小,覺得無需要買危疾保險;而且很多危疾或醫療保險屬於消費品,如果沒有索償,就等於購買了用不到的保障。

其實危疾保險與住院保險是兩種產品,危疾保險是針對患病類別保障,一旦被證實患上,便獲一筆過賠償,而住院是實報實銷為主。危疾保險(亦稱為重疾險)會在確診後支付一次過賠償,以支付與某一特定危疾相關的全部或部分醫療費用。此類保險可以作為一份獨立保單或人壽保險的附加保障出售。市民在購買保險時,需要特別留心計劃是否會針對受保人事先存在或投保後發生的一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與哮喘等,而額外徵收附加保費,從而增加投保人的負擔。

危疾保多「一筆過」賠償 難代替醫療保

此外,有些人會希望通過購買危疾保險來代替醫療保險,但危疾保險通常會以「一筆過」的形式去賠償,而不會持續支付病人的醫療費用。醫療險與危疾險所承擔的功能與作用不同,投保人或許會因自己已知的部分疾病而選擇購買醫療險,但卻無法預測到自己何時會遭遇怎樣的重大疾病,故兩者實為相輔相成的作用,卻不能互相代替。

以消委會的一宗個案為例,甲先生於2006年向保險公司購買危疾保險,2013年求診後發現心臟血管嚴重閉塞,並須接受心臟血管擴張手術(俗稱通波仔)。甲先生在手術後向保險公司提出索償,但保險公司告知他不符合保單訂明的危疾賠償資格,原因是並非投保人一旦患上冠狀動脈疾病便會理賠,必須是要動手術的冠狀動脈疾病才受保,而根據甲先生的保單,通波仔屬非手術性技術且被列為不受保障項目,不屬保障範圍。

倘曾患危疾 或會被拒絕受保

由此可見,消費者不要一廂情願以為一旦患上保單註明的疾病便會獲得賠償,保險公司對每種受保障的疾病都有詳細的定義,如不明白所承保的範圍及疾病種類,或醫療方式是否在受保範圍,必須向保險中介人問清楚,這亦是日後能否索償成功的關鍵。消費者在投購保險前若未為意保單的詳細條款,到申請理賠時才發現與自己理解的有出入而未能索償,便會大失預算。投保人要清楚列明自己是否曾經患上危疾,購買針對過往曾患上疾病投保,則無意義,因為投保之前已患的疾病將不受保障。如果已經就健康問題求醫而該健康問題後來變成危疾,或已經接受有關疾病的檢驗,投保人可能會被拒絕受保。

由於危疾的保障範圍不盡相同,投保人必須仔細閱讀保單,仔細查看除外責任,並注意某些疾病在投保人達到一定年齡後將不再受保障。危疾保險的保障期通常較長,一般為10年或以上。保險公司可在整個繳費期內收取劃一的保費費率,但亦有權調整保費費率。雖然大部分危疾保單均涵蓋癌症及心臟病,但並非在每種癌症或心臟病的確診情况下投保人都會自動獲付賠償。這方面的賠償取決於保單對各種危疾的定義。

另類危疾保 按療程設限額

除了一次過的現金賠償外,有些保險公司還提供另類危疾保險,按保單為每個療程所設定的限額,直接向醫療提供者支付受保疾病的治療費用,包括專科及醫療程序的費用。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17&issue=201704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39

宏利擬推港電子理賠服務

1 : GS(14)@2017-09-17 16:19:13

【本報訊】宏利保單索償流程有望加快,隨着年底前推出電子理賠服務,門診等相對簡單的醫療索償可於一日內完成並到賬。宏利人壽國際首席行政總監萬士家(Guy Mills)指,正着力研究推出Chatbot(聊天機械人)及加強應用HealthTech(健康科技),又認為內地客減少對宏利業務影響不大。


上半年內地客僅佔20%

去年4月宏利於內地率先推出微信理賠服務,投保人可透過微信自助提出理賠申請,並於線上繳交文件,「傳統流程可能要幾日先完成理賠,但將流程電子化後,門診等簡單索償可以一日內完成」。萬士家指,香港區亦計劃年底前推類近的電子理賠服務,但有別於透過微信平台,香港區將會運用二維碼(QR Code)技術,而服務亦可應用於各類保單上。自從內地客禁用銀聯卡來港購買投資性壽險後,保險公司保費增長今年始見放緩。宏利香港上半年年度化保費等值銷售額按年增12%,但單計次季僅增2%,增速較首季明顯減慢。但萬士家指,根據保監局統計,次季整個市場的年度化保費等值銷售額其實按年跌16.6%,故宏利增長仍算健康。他續指,去年全港年度化保費約有四成來自內地客,而宏利同期的內地客佔比僅約25%,反映對內地客的依賴遠較同業低。香港人口持續老化,他相信港人對健康及退休保障的需求將保持增加趨勢,香港仍是具高增長潛力的市場,宏利會繼續聚焦服務本地客,今年上半年的內地客佔比已進一步降至20%。公共年金將於明年出爐,但受現行法規所限,銀行只能代理兩間保險公司產品。星展與宏利早已簽署獨家分銷協議,理論上不能再為按揭證券公司分銷公共年金。但萬士家稱,監管當局與業界正就銷售問題商討,不排除改變現行法規以理順公共年金的銷售程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1/20148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089

未來增金融科技投資 重點拓理賠服務

1 : GS(14)@2017-12-03 18:17:43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內險公司均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新華保險(1336)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萬峰昨承認,「IT可以說是我們的短板」,指集團過去在科技開發的投入約佔費用的3%,未來要加大金融科技的發展,未來會加快利用人工智能、互聯網支付,支持未來的銷售以及客戶服務效率,特別在理賠服務上。

監事長王成然表示,新華將成立包括科技和互聯網的新公司,目前在最後籌備階段。互聯網對保險影響非常巨大,新華的IT技術對比中小型保險商為高,未來在這方面的發展不會落後於人。他們未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建立模型,按客戶承保要求,自主式制定醫療保險產品,惟目前監管機構暫未批准這種模式,希望未來在此會有突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85&issue=20171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01

富衛首創便利店保險理賠支付

1 : GS(14)@2018-02-12 07:11:07

【明報專訊】富衛香港今日宣布推出一系列全新理賠服務,伙拍全港最大型連鎖便利店集團7-Eleven,提供全港首創的保險理賠支付方案,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總監謝振國表示:「7-Eleven以往多以代收服務為主,現時可以作雙向發展,也是靠科技的進步,今次投資該系統達數百萬元,為客戶可以體驗理賠的快捷。雙方為客戶資料得以保密,7-Eleven只知道按QR CODE金額支付相關賠償額給客戶。雖然7-Eleven有超過900間分店,惟現只集中在港鐵站(135間),主要是該等分店現金流較充足,有足夠資金支付給客戶。」

除全新理賠支付方案外,客戶亦可登入全面革新的富衛eServices網站平台及流動應用程式,享用便利的電子索償服務。富衛香港首席客戶體驗總監趙惠珊稱:「eServices讓客戶隨時透過電腦及流動裝置,快捷地管理所有人壽及醫療保險、一般保險和僱員福利計劃。平台最快可於一個工作天內完成處理人壽保險個人意外保單索償的申請。」富衛eServices支援指模身分認證,「即時對話」功能亦設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協助客戶聯繫主任監察及管理批核,全天候提供人性化的即時支援。

旅遊旺季推新計劃 航班延誤自動獲賠

富衛保險理賠支付服務遍及線上線下,客戶可於富衛上環及鰂魚涌保險綜合服務中心享用一站式理賠服務。其中人壽保險個人意外保單索償款額為2萬元或以內,可於30分鐘內獲發支票,整個理賠過程由5天縮短至30分鐘內完成。 富衛將於2月旅遊旺季推出「樂飛翔」計劃,投保客戶只要由香港出發的航班延誤3小時或以上,或不論任何原因被取消,皆可自動獲發賠償,「樂飛翔」可獨自投保或自由附加在旅遊保中。

謝振國稱:「現時科技幫助我們在理賠及數據掌握也十分快捷及準確,所以首創『樂飛翔』。客戶毋須提交任何索償申請及證明文件,亦毋須回答任何問題,若受保航班延誤或取消,賠償程序就會自動啟動,客戶將收到短訊及電郵通知,有關賠償將會自動存入其指定銀行戶口,整個理賠體驗快捷直接。」此外,沒有賠償紀錄的「樂飛翔」客戶可於下次投保此產品時獲折扣優惠。

明報記者

[投資新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05&issue=2018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