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麥理浩憂失控 頒特赦令

1 : GS(14)@2017-03-04 00:23:53

【本報訊】有撐警者及議員要求特首特赦七警,40年前時任港督麥理浩確曾因警廉衝突讓步、發出局部特赦令平息風波。歷史學者李家豪指,時任警務處長施禮榮態度一直強硬,惟在10月28日警察衝擊廉署後,終於向麥理浩承認局面失控。



■1977年報章政治漫畫,諷刺警員揚言「客氣」執法。受訪者提供剪報

施禮榮企硬遭同袍辱罵


麥理浩於197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廉政公署,緝拿涉貪逃返英國的外籍總警司葛柏,廉署其後繼續高調調查涉貪警員。李家豪指,面對警隊內部不滿、施禮榮並無「跪低」,才導致警察將矛頭指向他,當年集會中常見粗言辱罵施禮榮,甚至要施「滾回老家」,更有警員密謀「客氣」執法放生違泊。李家豪續指,10月28日警廉衝突之前,施禮榮仍有信心處理警隊不滿情緒,直至警員直搗廉署總部,對廉署職員揮拳動武後,情況急轉直下。政府文件顯示,施禮榮事後終向港督麥理浩承認情況失控;麥理浩則在一星期後、尚未通報倫敦前,宣佈局部特赦令。表面看來,政府似乎向示威的警察「跪低」,但李家豪指出,當年香港輿論支持透過局部特赦,幫助警隊「重新上路」,並且讓廉署專心處理1977年後涉貪事件。事實上,當年有警察繼續要求港府全面特赦,放過當時正接受廉署審問、被通緝或逃亡海外的警察,但麥理浩表明「企硬」,自此沒有再作任何特赦。■記者周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3/199461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37

洛杉磯縣前警察局長罪成華裔律師助爭總統特赦

1 : GS(14)@2017-03-23 06:51:13

因為虐囚案而遭起訴的前洛杉磯縣警察局長李貝卡(Lee Baca),上周在12名陪審團成員達成共識後,被裁定串謀妨礙司法、妨礙司法公正及向聯邦調查局作虛假陳述共三項罪名全都成立。由於結果與上一次審訊差距太大,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譁然。除了李貝卡的律師團將提出上訴之外,一向親近少數族裔的李貝卡也向華人律師鄭博仁(Paul P. Cheng)提出委託,希望能夠爭取「總統特赦權」。《蘋果》周二也專訪鄭博仁,讓大家更了解這宗社會矚目的案件。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問:甚麼是特赦權?美國憲法給予總統特赦罪犯的權力。這樣的特赦權由總統決定,一旦下達,不但國會和法院無權審查,任何人也都無法更改。近代最有名的特赦案例當屬尼克遜一案,當時為了減低水門事件造成的內部分裂,總統福特特地下令特赦尼克遜以減低民怨。問:為何李貝卡值得總統特赦?「坦白講,我認為在這個案子裏,李貝卡根本被歧視了!法官就是刻意要讓他去坐牢,這種殺雞儆猴的行為,根本不能被稱為正義。」鄭博仁表示,牽連此案的相關人員很多,李貝卡曾擔任全美最大執法機構的最高統帥,才會因此成為檢方「祭旗」的對象,但是這種具有針對性的偵辦方式,與真正的公義有所偏離。「除此之外,李將其人生精華的50年都奉獻給國家與社區,他對於社會的貢獻很大。我認為他絕對值得獲得這樣的待遇」。問:為何重審的結果相差這麼多?「在第二次開庭的過程中,檢方做了更充分的準備,不但傳喚了許多不同的證人,攻擊的角度也有所不同」。鄭博仁解釋,在第一次審訊時,檢方企圖使陪審團相信李貝卡是個「道德有問題」的人,但顯然成效不佳。而第二次審判時,檢察官檢討了之前的錯誤,更加有備而來,不但挑選了很多新證人,「也主要打擊李貝卡所做的事、所說的話......他們試圖使陪審團相信,無論李貝卡為人如何,『他的行為還是有問題的』,而顯然這也收到了成效」。相對於上一次審訊時僅有一名陪審員認為李貝卡有罪,15日則是全部陪審員都認為他罪名成立。「入監服刑的目標,是為了讓一個人獲得矯正、變得更好,而非使他進入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之中」。鄭博仁強調,李貝卡曾擔任高階警職,這樣的身份在監獄的環境中十分敏感;此外,他已經74歲,年事已高又有老人痴呆症,都讓他入監服刑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危險。「我認為,以他過往的貢獻與狀況來說,至少也應該讓他在家服刑,讓妻子可以陪在身邊照顧他」。「在李貝卡上任之前,我們華人在警界是完全沒有聲音的,但他為了我們出了很多的力」。鄭博仁說,李貝卡不是單純對華人友善,也為其他弱勢族群做了很多的事情,像是鼓勵許多低學歷的罪犯再度進修以取得學歷、或是成立少數族群諮商委員會等,都是前無古人的行徑。鄭博仁說,除了接受委託之外,他本身和李貝卡也頗有私交。「不論在檯面上或是私底下,李貝卡都是一個關心弱勢族群的人,他絕對不是一個虛偽的官員或是政客」。他強調,李貝卡為社會貢獻了49年,絕對值得一個屬於他的機會。「說實話,能夠代表他向總統爭取特赦,我覺得很榮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3/19967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87

湯文亮﹕不是特赦 是交換「戰俘」

1 : GS(14)@2017-04-22 10:13:44

【明報專訊】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可能是因為新上任,太過亢奮,突然間拋出一套「特赦論」,難得公民黨楊岳橋及新民黨葉劉淑儀支持,有口痕友話這是香港版的「三民主義」。不過,3個人唔夠一日就轉軚,胡主席解釋話是個人意願,而且未深思熟慮,既然他自己知道未深思熟慮,就唔好咁快出聲,好彩支持特赦論的人不多,否則主席轉軚,那些人就跌落越位陷阱。

其實,主席所說的並不是特赦論,而是交換戰俘,以7個人換955人,籌碼唔對秤,一定唔會成事,所以連民主各派都唔支持,主席食了一個大檸檬, 絕對不是味兒。

由此可見,民主各派的人才凋落,否則,就沒有可能犯上了這些低級錯誤,林鄭月娥推行政策就會較CY容易得多,或者林太有運,做一個醫病尾的行運醫生。

變相替955人認罪

胡主席今次犯了一個玩政治的大忌,就是認錯,他提出特赦,即是表示那955人全部都有罪,主席無端端替他們認罪,其實,警方未必有足夠證據證明那些人有罪,毋須主席替他們認罪,大家都相信主席是一片好心;既然如此,就要堅持到底,絕不認錯,認錯即是斷送了他個人的政治前途。其實,主席的構思是絕對正確,不過時間並不脗合,搞到要認錯收場。

7名警察犯錯,政府其實處於下方,如果那位曾先生表示不追究,不但他不需要坐監5個星期,並且只會有極少數參與暴亂的人士被起訴,而他們所受的刑期亦不會太長,甚至只是被判罰社會服務令,我估計政府是樂於妥協。

犯罪可對冲解決 國際笑話

但曾先生貪勝不知輸,表示追究到底,既然如此,政府唯有犧牲7名警察,而參與暴亂的955人,相信很少數人能夠大步跨過,3年是最基本的刑期,現在大局已定。

胡主席才提出特赦論,不但碰壁其實是預料之中,甚至有評論話主席目無法紀,對於犯罪的人可以用對冲式的方法了斷,如果香港政府表示歡迎,將會成為國際大笑話。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40&issue=20170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78

黨友無意追究胡志偉特赦論

1 : GS(14)@2017-04-22 10:18:28

【本報訊】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圖)前晚收回「特赦和解論」,並就言論致歉後,今晚將再在民主黨中委會交代事件。胡志偉昨早接受電台訪問時承認有關言論是思慮不周,認為目前不是時候用特赦形式,未來會謹言慎行。有日前曾狠批「特赦和解論」的民主黨黨員指,胡已就事件道歉,加上事件不涉誠信問題,無意再作追究。


胡稱會謹言慎行

胡志偉昨稱其言論引起的社會討論超出預期,認為公眾及黨內意見都清楚反映自己不夠深思熟慮,亦未有在黨內充份溝通,最終引起公眾討論及反彈,有關責任應由他承擔,故決定收回言論及道歉。胡指不適當的說法在不當的時刻提出,即使有良好意願,都會引起社會不同反應,認為收回言論是最適當的處理,又指黨內壓力反映自己有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未來會謹言慎行。問到是否有需要辭去黨主席一職,胡稱現階段已處理事件,民主黨中委會今晚開會,相信黨友會進一步討論及處理。前日狠批有關言論的該黨立法會議員許智?昨稱,接受胡的道歉,認為對方只是一時失言,不涉誠信問題,無意再追究。同樣曾批評胡志偉言論的該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亦指,胡只是善意提出建議,加上已公開道歉和收回言論,無意再猛烈批評對方。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昨被問到政府是否可能特赦佔中參與者時強調是「無可能嘅事」,因香港是法治之區,一定要按法律辦事。■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0/19995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83

社會轉型 特赦和解才有意義(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1 : GS(14)@2017-04-22 10:38:22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向林鄭月娥提出特赦建議,是因為他對林鄭還有期望,以為林鄭真的如她在當選感言所講「首要工作是修補撕裂、解開鬱結」。而且胡志偉誤以為,林鄭真的有能力及權力修補撕裂。但事實不然!以特赦去達致社會和解,多是推翻暴政之後,且是準備進行社會轉型才會做的事,以示與過去的暴政一刀兩斷,讓國家及社會可重新出發。事實上,在獨裁或軍事政權統治之下,必定製造了很多政治犯,他們是為對抗暴政、爭取公義及國家福祉而犧牲的,國家轉型後,當然要還他們公道。這是轉型正義的基礎。例如緬甸結束軍政法統治並準備進行大選前,就特赦了全國政治犯。另方面,對於協助實施暴政的軍警等幫兇,也可在有條件下(例如沒有戰爭罪行、沒觸犯反人類罪行等)對他們進行特赦。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後採取「用特赦換真相、用真相換和解」政策,除釋放政治犯,也鼓勵暴政幫兇的警察、情報人員供出他們參與過的暴行,以換取特赦,果然不少警察為換取特赦而披露極端殘酷的行徑。換言之,社會和解的大前提是準備轉型,也就是實行真正民主,並查出過去暴政的真相。問題是,林鄭準備在上台後與過去一刀兩斷嗎?她真想找出9.28發放87枚催淚彈的真相嗎?她會查出當天是否真如外傳般有人想動用真槍實彈去鎮壓示威者嗎?都不會吧!不要忘記,她是CY2.0,北京亦已表明換人不換路線,林鄭上台後只能延續梁振英路線。她說當務之急是修補社會撕裂,即使不是語言藝術,也應聽其言觀其行。而且,特赦也要有對象可赦,也就是被判了刑成了「犯」,才能被赦,而尚在檢控階段就特赦,是對法治的極大破壞,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解鈴還須繫鈴人,香港社會撕裂很大部份是源於中共一再食言,沒落實當年給予香港真普選的承諾。近年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是梁振英及特區政府忠實執行中共強硬治港路線的結果,而佔領運動的出現,更是中共以人大831框架限制香港政改方案只能是假普選所造成,民主派及其支持者只能孤注一擲以佔領行動作抗爭。明乎此,則林鄭上台後即使應胡志偉建議實行特赦,但能否達致和解固然成疑,能夠和解也只是暫時的,因為必定有人繼續上街,甚或以更激烈手段去抗爭,北京及特區政府會坐視不理嗎?是不是會再動員輿論抹黑及攻擊爭取民主的市民,甚至發動群眾(當然少不了從深圳來港聲援的同胞)去鬥群眾。社會必再度撕裂!因此,要社會真正和解,只有北京才能做到──讓香港人真正的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特首和立法會議員。但北京會這樣做嗎?潘小濤資深傳媒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1/19996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01

揚言阿扁會「跳樓」綠營組團促特赦

1 : GS(14)@2017-06-23 02:58:16

六都七縣市綠營議員組成的「台灣地方議會特赦阿扁總統大聯盟」(圖),前日在高雄市議會宣佈,將在9月份民進黨全代會前,發動黨代表連署,希望在全代會通過特赦阿扁總統提案。有高雄市議員更稱,如果不特赦,阿扁「真的」會去跳樓。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回應稱,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確保陳前總統能獲最好醫療照顧。


被嘲讓海外賄款回來

在赦扁大聯盟前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綠營議員要求民進黨承擔起特赦前總統陳水扁責任,有人指先前對扁的審判不公平。高雄議員鄭新助則說,陳水扁遲遲無法特赦,已透露想要跳樓自殺。鄭指赦扁才是促進族群和諧,再不赦扁,「(阿扁)跳樓會成為事實」。該聯盟冀9月民進黨全代會召開前,達到過半黨代表聯署。一向主張赦扁的高雄市長陳菊表示,相信身為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有智慧處理。但有民眾質疑「阿扁要跳樓,從來只是說說而已」。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則揶揄,民進黨民代組團要求快點赦扁,是要令扁家所有貪污罪都歸零,「海外貪污的錢都可以拿回來,這些民代明年選舉可能分到不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5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