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盤期市23日收盤,大宗商品多數上漲,黑色系繼續維持漲勢,鐵礦石漲停,熱卷、螺紋、漲逾4%,焦炭、焦煤上漲;化工品大幅下跌,塑料跌2.51%,PP跌2.09%,PVC跌1.92%。
其他品種方面,瀝青漲逾2%,玻璃、錳矽、大豆漲逾1%,豆粕、矽鐵、滬錫、滬鎳、滬銅、滬鋅等收漲;鄭棉、澱粉、鄭煤跌超1%,白糖、玉米、滬鋁等收跌。
對於鐵礦石期現市場近期的上漲,市場普遍認為是源自市場對鐵礦石高品礦的需求增加。鋼企人士表示,目前鐵礦石的上漲是由於鋼廠焦炭成本高企而帶來的對於中高品位鐵礦石的需求的快速上升,鋼廠使用高品位礦比較劃算。同時鐵礦石港口庫存在屢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仍然存在中高品位鐵礦石結構性短缺,從而推動鐵礦石價位上漲。
前期表現強勢的PVC本周連續回調。目前PVC上遊廠家多提前預售,庫存偏低,挺價意向濃。國內PVC下遊市場需求預期不佳,市場吃貨商心態轉淡,多謹慎操作,個別商家讓利出貨。但市場到貨依舊不多,商家讓利幅度有限。生意社橡塑分社PVC分析師範婷璐預計,短期內PVC市場行情多以震蕩整理為主。
隨著深港通開通時間的塵埃落定,A股市場本輪反彈也來到了一個關鍵時點。滬深兩市股指周一尾盤沖高回落的走勢,開始引起市場人士的高度關註,短期謹防大幅震蕩成為不少專業人士的共識,而在震蕩之後股指運行風格會如何演繹,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投資者盈利的關鍵。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深港通開通時間確定利好消息的刺激,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在高開後震蕩攀升,不過由於領漲的還是“一帶一路”概念股,使得市場短線獲利拋壓開始有所增加。臨近尾盤時萬科A(000002.SZ)的突然跳水帶動兩市股指出現大幅回落,全天漲幅也就此收窄。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77.00點,上漲15.06點,漲幅0.46%,成交3005億元;深成指報收11068.87點,上漲32.34點,漲幅0.29%,成交3416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66.04點,下跌1.49點,跌幅0.07%,成交865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642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放量,但呈現滬市放量、深市縮量的狀態。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認為,作為近來股指上升主力的滬市,周一帶動股指上行的還是龍頭中國建築(601668.SH),但明顯其漲停板已經開始封得不夠堅決了,而尾盤時萬科股價的大幅跳水更是使得市場短線獲利盤開始松動。從技術上看,滬深兩市股指周一都留下了一個跳空缺口,但上漲力度的不足註定這一缺口在周二就將被回補,股指有很大的概率會出現大幅震蕩!再結合上證指數馬上要沖關3300點,在這個位置出現回調,或許意味著3300點沒有那麽容易沖過去!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也認為,市場短期上行阻力加大,指數震蕩將逐步加劇。9月底迄今大盤指數持續溫和反彈近10%,周期領漲板塊普遍累計反彈10%以上,且大盤指數已反彈至年初熔斷期及前期成交密集區間,短期隨著歐美政策政治風險事件臨近,國內當前資金面緊平衡、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未減,短期指數上行阻力逐步加大,獲利盤了結意願上升,或需反複震蕩消化。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則認為,盈利是本輪反彈的核心驅動。 11月以來,隨著上證綜指突破3100點,市場情緒變得樂觀,短期或中期看多已經基本成為一致預期。從邏輯上講,險資舉牌、深港通甚至美國大選都是短期因素或表象,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盈利的改善。企業盈利改善跡象明顯,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凈利潤增速從2015年的-9%,到上半年的+7%,再到第三季度的+41%,這才是推動市場中樞上行的根源。
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是盈利能夠帶動市場反彈的基礎,也是今年3月以來市場沒有再發生斷崖式下跌的原因。目前市場估值雖稱不上絕對便宜,但相對合理。三季度非金融A股業績增速高達40%以上,周期性行業是主要驅動力,一方面源自價格回升,另一方面是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預計非金融A股今年四季度業績增速有望進一步上升,明年隨著基數效應的減弱和需求的下滑將逐步回落。
由於業績回升的階段性,2009年以來A股的兩輪業績驅動行情均呈現出明顯的“一步到位”特征。就本輪反彈而言,自3月初至今,萬得全A指數漲幅約25%左右,6月初至今亦有20%。在當前與年初相比無風險利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假設風險偏好不變,市場漲幅已基本Price in今明兩年業績增長的預期。
光大證券認為,向後看,基於明年業績增速8%的預期,不排除本輪反彈仍有10%左右空間的可能;時間上,由於今年四季度很有可能是業績增速的高點,市場階段性的高點可能會出現在今年年底至明年一季度。基於過往經驗,市場階段性見頂後,會呈現出鮮明的結構性行情。中期配置上,依然看好消費為代表的估值合理的穩健成長品種。
而肖世俊則表示,預計A股整體回調空間有限,可擇機逢低介入。特朗普新政、中國經濟L型底部企穩,中美G2經濟前景與通脹預期改善,已推動風險資產持續溫和反彈,市場人氣整體有所回暖;加之年底賣方研究機構對明年股市展望普遍較為樂觀,機構業績排名大戰升溫,存量資金博弈意願上升,板塊輪動的結構性機會仍在,預計回調空間有限。同時,從中期判斷來看,國內資產配置荒難以緩解、債市機會下降樓市調控從嚴,而經濟企穩盈利回升、新的政治周期中深化改革穩步推進,使得當前估值與杠桿整體合理的A股,有望成為資金增加配置的主要領域,因此,未來兩三周,若在以上風險事件沖擊下,指數加劇震蕩中存在顯著調整,則可利用深港通開通、養老金入市、及12月上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利好事件對沖機會,擇機逢低介入。
美股周五收高,延續了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以來的上漲趨勢。道指、納指、標普500指數以及羅素2000指數均創歷史新高。
道指漲142.04點,或0.72%,報19,756.85點;標普指數漲13.34點,或0.59%,報2,259.53點;納指漲27.14點,或0.50%,報5,444.50點。
標普500指數一周累計上漲3.1%,為5周來最大漲幅。道指一周累計上漲3.1%。羅素2000指數一周累計上漲5.6%。
周五早間公布的密歇根大學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攀升至98.0,較2015年創造的12年來最高值差距僅0.1。
歐洲市場中,泛歐斯托克50指數收報3199.04點,創近1年新高,全周大漲6.1%。德國DAX 30高收0.26%;英股漲0.3%;法股CAC 40漲0.6%,報4764.07點。意大利股市重跌0.63%,西班牙股市高收0.31%。
周五亞洲市場中,上證綜合指數收高0.5%。日本日經指數收高1.2%。
原油方面,美國WTI與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攀升。周五原油期貨價格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市場對非OPEC成員國將在本周末達成減產協議持樂觀態度。
隔夜shibor報2.3450%,與上日持平;7天shibor報2.5440%,上漲0.65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2164%,上漲1.24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900億元。央行今日將進行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7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將有1200億逆回購到期。
期貨夜市開盤,有色金屬滬鋁漲超2%,滬鉛漲超1%;黑色系焦炭升逾1%,焦煤、鐵礦石小幅上漲;貴金屬滬銀、滬金雙雙飄紅。
外盤方面, 美元指數大幅下挫,由於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新聞發布會沒有說明經濟政策詳情。COMEX黃金漲逾1%,報1204.05美元/盎司,創2016年11月以來新高。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周五收盤再創記錄新高,收漲0.48%,報5574.12點 ;標普500指數收漲0.18%,報2274.63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0.03%,報19885.73點。
【歐股】周五歐股持續反彈,受汽車股帶動尾盤收高。德國DAX指數收盤上漲0.94%,報11629.18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41%,報7322.1點;法國CAC指數收盤上漲1.03%,報4914.0點。
【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3.60美元,跌幅0.3%,報1196.20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貨收跌0.64美元,跌幅1.21%,報52.37美元/桶;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跌0.56美元,跌幅1.00%,報55.45美元/桶。
——國際要聞——
【美國銀行四季度利潤大增47%】美國銀行第四季度財報好於預期,營收199.9億美元,每股盈利40美分,利潤為43.4億美元,同比大增47%;凈息收入增長6%至103億美元。公司首席財務官保羅表示,預計未來一個季度的凈收益將會顯著增長。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銀行股價已大漲近35% 。
【美國12月零售銷售小幅提升】美國12月零售銷售環比0.6%,預期0.7%,前值為0.2%,受汽車銷售強勁影響,12月零售銷售增速環比有所提高,12月汽車銷量增長近2.4%。除汽車和汽油外的零售銷售則出現零增長,不及市場預期。
【亞馬遜意外“踩雷”,向印度政府致歉】印度外交部長Sushma Swaraj強烈譴責美國亞馬遜公司在加拿大地區銷售印有印度國旗的門墊,稱此舉極大地冒犯了印度,要求亞馬遜道歉,否則將會廢除亞馬遜員工和高管的印度簽證。亞馬遜隨後將該商品全線下架並向印度政府致歉。在印度,對國旗的侮辱行為將會導致入獄及被罰款。
北京時間1月19日17:15,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在冬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演講,繼1月17日的演講後,重申脫歐決心,並表示要打造一個“全球英國”(Global Britain)。
不過,她也重申,“我們雖然脫歐,但絕不是拒絕和歐盟夥伴進行貿易,希望繼續合作。”特蕾莎·梅也稱,在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後,希望和歐盟國家逐步簽署自貿協定,同時也會與非歐洲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例如澳大利亞、印度、新西蘭已經和英國有類似協定,中國也表示了興趣。”
從英鎊走勢來看,市場對特蕾莎·梅的“硬脫歐”的表態從幾個月前的悲觀轉為樂觀,講話期間,英鎊先對美元走強,此後不斷上攻。截至北京時間1月19日20:20, 英鎊/美元報1.2333。
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月17日,梅宣布了‘脫歐’方案,明確表示英國將尋求退出歐洲共同市場,並誓言要從歐盟拿回邊境控制權,以限制進入英國的歐洲移民人數。更重要的是,英國央行決策者們和市場已將此計價在內,令市場註重英國經濟增長,提升了周五(1月20日)將公布的英國12月零售銷售數據的重要性,若不及預期,可能拖累英鎊。”
重申脫歐決心
早在1月17日的演講中,特蕾莎·梅就基本明確了脫歐的路線圖。她明確了英國脫歐後絕對不會繼續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要擺脫“半留半走”(half in half out)的狀態。
當時,其演講中有關脫歐的觀點幫助了英鎊反彈:“第一,確認議會將就英國與歐盟的最終脫歐協議展開投票;第二,有關英國提出的、與歐盟的新關稅協議的細節,英國希望與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的貿易可以免稅;最後,特蕾莎希望用兩年時間達成脫歐協議的目標,並且在達成協議後有一個分階段實施的過程,以確保英國順利過渡到脫離歐盟的新現實。” 嘉盛集團分析師Kathleen Brook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19日達沃斯論壇的演講中,特蕾莎並未再對上述細節做多贅述,而是再度明確了其脫歐的決心,並強調英國脫歐是為了英國長遠的發展著想,希望為英國打造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6個月前,英國公民投票決定退出歐盟,我們決心離開歐盟,擁抱世界。這意味著英國一定會面臨重大變化、經歷艱難的挑戰,我們要為自己創造一個新世界。”特蕾莎19日稱,“脫歐的進程中可能存在不確定性,但會為我們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所以我們為什麽要回避這種光明的未來?英國要成為一個‘全球化英國’。”
她也表示:“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不理解英國的做法,尤其是我們的歐盟夥伴,但是就像我此前說的,我們退出的決定不是拒絕歐盟夥伴,我們希望繼續與歐盟合作,無意損害歐盟利益。”
此次,特蕾莎強調了“全球化英國”,這也表明了英國希望加速與全球各國簽署自貿協定的決心。“英國屬於歐洲,但更屬於更廣闊的天地。我們就是一個全球貿易國家,而不希望只是和歐洲國家進行貿易。”
可見,特蕾莎近期始終想傳遞的信息是——脫歐不是為了閉關鎖國,不是為了逆轉全球化,而是為了進一步擁抱全球化。
“英國永遠對外資開放,對那些來自制造業、金融、高科技等領域的人才開放,對想要與我們進行貿易的國家開放。”她稱。
此前,由於特蕾莎發表了對移民管控的言論,這也部分導致英鎊在去年10月出現閃崩。“因為低技能移民的緣故,一些英國人被擠出了勞動力市場。”特雷莎去年在執政的保守黨大會期間宣布,英國將於今年3月底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序。特雷莎去年多次提到英國是“歐盟之外獨立的主權國家”。這表明,一直在移民問題上態度強硬的這位新首相,決心從歐盟手中拿回邊界管控權。
近期,“特蕾莎的態度相比去年G20峰會時似乎出現了360度大轉彎。”一位達沃斯論壇的參會嘉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她當下的表態可以發現,英國歡迎的是高精尖人才,而希望管控的則更多是誘發不安全因素的非法移民。
有評論認為,在恐怖襲擊頻發的背景下,她對於人員自由流動的強硬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利好英國經濟。
英鎊持續反彈
盡管“硬脫歐”的態度未變,但特蕾莎試圖“美化”脫歐後英國發展前景的努力似乎得到了市場的響應。
有分析人士表示,過去市場買的是擔憂——英國強脫歐預期強化一般伴隨英鎊跌。歐盟單一市場體系下,英歐之間,人、物、資本幾乎全流動,一旦退歐,三要素雙向流動成本加劇,互相損害,兩敗俱傷;而現在與未來,市場買的是邊際變化:英國強脫歐已經被納入預期,脫歐已成基本情景,關鍵看具體脫歐的細節,只要英國強勢堅持的政策利好英國,態度越強英鎊越強,因此出現強脫歐伴隨英鎊走強。
一位參加冬季達沃斯的NHK(日本放送協會)倫敦駐站記者也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特蕾莎提到了英國脫歐的進程需要英國議會投票,這也意味著如果從歐盟拿不到一個好的脫歐條件,英國不會輕易妥協,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英鎊多頭的士氣。他也表示,此前公布的經濟數據向好,這也助力了英鎊反彈。
英國12月CPI年率上升1.6%,升幅創2014年7月來最高水平,且高於預期值1.4%和前值1.2%。
不過,就長遠來看,英鎊的走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世界銀行前首席投資官Afsaneh在達沃斯期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今年3月脫歐談判真正開啟後,各種爭論和博弈不會停止,後續英、歐交鋒會愈發激烈,歐元英鎊波動加大。“英國與各國的自由貿易談判也必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說是兩年,但各種談判的推進可能要花上五年甚至十年。”
此外,英鎊近期的反彈和美元回調也有一定關系,因此未來美元走勢將影響英鎊。
本周三,美聯儲主席耶倫稱,美聯儲接近達成雙重目標;通脹目前低於2%,但正朝著美聯儲的目標邁進,就業市場仍有改善的余地,預計失業率在4.75%就相當於充分就業。
耶倫稱,預計這一年內將會有數次加息,這取決於經濟走勢,若推遲加息過久將會拖累經濟,但低迷的生產率也不支持大幅加息。她表示,美聯儲12月加息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將繼續改善的信心,逐步減少貨幣政策的支撐是合理的。
本周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水平升至兩年半高位,提振了美元及美債收益率,美元指數逐步反彈至101關口上方,現貨黃金則跌破1210美元,並在耶倫講話後進一步觸及1202美元/盎司的日內低位。
數據同時顯示,美國12月工業產出表現好於預估,產能利用率創1989年以來最大增幅。詳細數據顯示,美國12月工業產出較前月上升0.8%,預估為上升0.6%,前值為下降0.7%。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周四美股震蕩收低,道指漲勢持續,收漲0.16%,報20100.9點;標普500收盤微跌0.07%,報2296.6點 ;納指收跌0.02%,報5655.1點 。
【歐股】周四歐股收盤漲跌不一,德國DAX指數收盤上漲0.2%,報11892.1點 ;英國富時100指數收盤微跌0.05%,報7160.5點 ;法國CAC指數收跌0.32%,報4861.9點 。
【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下跌0.7%,報1189.80美元/盎司。
【原油】WTI 3月原油期貨上漲1.03美元,漲幅1.95%,報53.78美元/桶;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上漲1.12美元,漲幅2%,報56.24美元/桶。
——國際要聞——
【Alphabet四季度盈利不及預期】谷歌Alphabet公布四季度財報,廣告營收224億美元,付費廣告流量增長36.0%,調整後營業利潤84.9億美元,不及預期。
【May欲拉攏特朗普,卻意外遇冷落】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周四開始為期兩天的訪美行程,而梅也是特朗普就職後首位到美訪問的外國領袖。在向共和黨的演說當中,梅強調了英美在未來可以加強雙方合作聯系,改變相對孤立的立場。而特朗普則將“美國人民利益第一”的方針貫徹到底,暗示將會把美國的發展放在首位。梅也因此被輿論指責過於卑躬屈膝。
【微軟第二財季利潤超出預期】微軟季度營收利潤超出預期,第二財季營收為24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66美元,微軟股價在公布財報後微漲0.8% 。
【特朗普欲對墨西哥征稅建高墻】在墨西哥總統取消了華盛頓會面行程後,白宮發言人稱,總統特朗普計劃對墨西哥征收商品進口稅來支付邊境建墻費用。
周三,美股延續昨日漲勢,道指、納指再創盤中紀錄新高。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漲破2337.25點;納指報5787.7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20534.76點。
北京時間2月14日23:00,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並對加息前景、收縮資產負債表的打算、財政刺激政策的潛在影響、銀行業監管等話題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問答。
“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耶倫明確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她表示將持續評估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變化,如果條件成熟,不排除未來在某一次會議上加息。
耶倫對於通脹回升到2%的目標表示樂觀,並認為勞動力市不斷複蘇。耶倫透露,其同事對於今年加息次數預測的中位數是3次。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7年1月大數據房價指數顯示,多數樣本城市住房價格趨於平穩。少部分樣本城市房價雖在上漲,但其漲勢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競爭力實驗室15日聯合發布了2017年1月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報告。
報告稱,BHPI根據采自互聯網的數百萬條存量住房實際成交價數據,利用最新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國際通行的重複交易指數模型計算。通過新技術的應用,BHPI盡可能規避了房價指數編制常見的陰陽合同價、非理性報價、網簽時間滯後、加總失真等技術難題,以求更為貼近居民家庭對房價漲跌的真實感受。
BHPI為月度存量房價格指數,指數樣本目前覆蓋了30個主要城市和數十個重點城市的主要城區。作為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開放式房價指數,今後指數樣本將逐步覆蓋全國所有城市。
根據重複交易指數模型的技術特性,BHPI僅監測存量住房價格變動,新建商品住房價格變動不計入BHPI。BHPI為大數據挖掘研究前沿成果而非調查統計數據,指數僅供市場分析預測參考,住房市場評價以政府統計部門數據為準。
2017年1月大數據房價指數總體顯示,多數樣本城市住房價格趨於平穩。少部分樣本城市房價雖在上漲,但其漲勢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從同比來看,三大熱點區域近一年房價漲幅巨大,非熱點城市房價表現相對穩定。大數據房價指數顯示,2017年1月,樣本城市中有重慶、西安、大連、深圳、沈陽5個城市房價同比漲幅低於20%,其中西安、大連、深圳、沈陽同比漲幅低於10%。但深圳近一年房價相對平穩,部分原因是因為需要消化2015年的過大漲幅。廊坊(燕郊)、天津、石家莊、廈門、上海房價同比漲幅依次分別為108.01%、83.64%、64.17%、62.7%和61.28%,居前五位。
分區域板塊看,樣本城市京津冀綜合指數同比上漲63.94%,長三角綜合指數同比上漲51.58%,中部綜合指數同比上漲39.59%,為近一年來三個領漲的熱點板塊。珠三角綜合指數同比上漲14.97%,表現相對平穩。
從環比來看,住房市場整體退熱,一半以上樣本城市房價環比已出現下降或停漲。大數據房價指數顯示,2017年1月,30個樣本城市中有16個城市房價環比下降或停漲。
其中太原、東莞、合肥、無錫、福州、蘇州、武漢、沈陽等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下降,深圳、南昌、煙臺、西安、上海、佛山、鄭州、大連等城市房價基本停漲。其余樣本城市房價雖然仍在小幅上漲,但環比漲幅較前期高點已經顯著下降,表明市場正處於整體退熱過程中。2017年1月,重慶房價環比出現異動,但由於調控政策及時加碼,未來走勢有待進一步觀察。
分區域板塊看,樣本城市中,京津冀綜合指數環比上漲3.13%,長三角綜合指數環比上漲1.46%,漲速相比2016年9月的小波峰總體表現出回落態勢;珠三角綜合指數環比上漲0.11%,中部綜合指數環比下降0.19%,房價進入基本穩定區間。
報告稱,從中位數來看,大城市間房價差距高達十倍,部分特大城市進入超高房價時代,北京房價中位數逼近六萬。大數據房價中位數顯示,2017年1月,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房價中位數超過或接近50000元/平方米,其中北京房價中位數達到57568元/平方米居全國第一,上海52429元/平方米居全國第二。
而同樣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中位數僅為20215元/平方米,不及另三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一半。作為副省級城市的沈陽,房價中位數也僅為4996元/平方米,還不到北京和上海的十分之一。
報告稱,從城區層面來看,熱點城市郊區板塊房價率先退熱,市場理性逐步恢複。主要城區大數據房價指數顯示,2017年1月,熱點城市各區縣板塊中,核心城區房價環比漲幅總體較高,而非核心城區房價環比漲幅相對較低。如北京西城區、天津南開區、深圳羅湖區、上海靜安區黃浦區等,均在各區塊中房價環比漲幅相對居前。這與樓市過熱階段,郊區板塊房價漲勢蓋過主城區有顯著的不同。熱點城市郊區板塊房價率先退熱,與市場正在逐步恢複理性有關。
2017年1月主要城市大數據房價指數
城市 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 環比(比上月增長%) 城市 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 環比(比上月增長%)
北京 59.84 3.10 合肥 - -0.21
上海 61.28 0.63 武漢 49.03 -1.97
成都 20.88 1.91 南昌 20.03 0.89
重慶 14.42 4.59 石家莊 64.17 2.70
長沙 26.01 1.92 沈陽 -0.1 -3.20
大連 4.78 0.17 煙臺 - 0.77
廣州 26.59 1.92 廊坊(燕郊) 108.01 5.12
杭州 28.44 1.64 福州 27.61 -1.26
濟南 32.41 1.82 無錫 29.81 -0.36
南京 37.6 2.16 西安 8.96 0.68
青島 22.23 1.57 鄭州 44.56 0.18
深圳 4.08 0.97 太原 - -0.11
蘇州 29.34 -1.33 惠州 - 3.32
天津 83.64 2.73 京津冀 63.94 3.13
廈門 62.7 1.51 長三角 51.58 1.46
東莞 49.63 -0.16 中部 39.59 -0.19
佛山 - 0.31 珠三角 14.97 0.11
註:廊坊(燕郊)房價根據廊坊市燕郊板塊存量房成交數據編制,下同。
2016年11月~2017年1月主要城市大數據房價中位數
城市 房價中位數(元/平方米)
2016年11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月
北京 53424 55661 57568
成都 9081 9221 9330
大連 9688 9454 9739
東莞 13889 14708 14482
佛山 9635 10193 9515
福州 17116 21468 17036
廣州 20378 20897 20215
杭州 21097 21330 21638
合肥 16591 15612 15822
惠州 9824 8700 9076
濟南 10941 11084 11529
廊坊(燕郊) 27076 28338 29725
南昌 9929 9661 11172
南京 24430 24470 24329
青島 13099 14045 13545
廈門 33651 35660 35964
上海 52044 52156 52429
深圳 46464 48331 48861
沈陽 6195 6710 4996
石家莊 13379 12331 13482
蘇州 17762 18174 19004
太原 7604 7761 7747
天津 24914 24416 25619
無錫 7831 8518 8178
武漢 14000 14035 15684
西安 6602 6550 7308
煙臺 8454 8130 8213
長沙 7672 8002 8158
鄭州 13676 14138 13265
重慶 7585 7961 8400
2017年1月主要城區大數據房價指數
城市 區縣 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 環比(比上月增長%) 城市 區縣 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 環比(比上月增長%)
北京 東城 53.68 3.03 深圳 羅湖 6.98 2.43
西城 49.13 5.66 福田 2.73 1.17
朝陽 59.64 2.79 南山 -1.38 0.96
海澱 50.06 1.39 寶安 -0.43 -1.47
豐臺 62.92 3.32 龍崗 8.03 0.05
石景山 61.39 3.22 龍華新區 8.81 1.26
通州 72.6 3.8 廣州 天河 42.61 0.97
昌平 68.64 4.32 海珠 20.25 0.85
大興 70.28 2.83 番禺 26.4 1.66
亦莊開發區 73.86 2.2 天津 南開 83.48 3.75
順義 61.86 2.45 河西 75.87 2.14
房山 74.26 6.39 河北 91.42 3.08
門頭溝 67.25 -1.25 河東 80.59 1.74
上海 浦東 55.84 -0.45 紅橋 94.12 2.7
閔行 68.84 1.4 西青 105.88 1
寶山 65.66 1.23 東麗 91.09 1.15
徐匯 50.79 -0.13 南京 鼓樓 35.12 1.06
普陀 65.68 5.03 建鄴 40.82 1.78
楊浦 65.36 1 秦淮 32.08 0.22
長寧 53.28 1.68 玄武 32.18 1.5
松江 84.02 0.68 江寧 62.61 1.12
嘉定 71.43 -2.12 成都 錦江 25.37 2.04
黃浦 49.38 3.6 青羊 23.69 2.17
靜安 50.65 3.72 武侯 15.38 1.1
閘北 57.23 -1.4 成華 15.04 1.58
虹口 58.83 -0.36 金牛 12.31 0.76
青浦 73.88 1.62 天府新區 46.52 3.55
奉賢 82.84 2.73 郫縣 18.84 2.31
重慶 江北 16.45 2.04 大連 甘井子 5.47 0.37
渝北 13.3 2.27 沙河口 4.1 -0.18
南岸 14.51 2.6
註:各區縣板塊的劃分參考了行業習慣和市場關聯性,與行政區劃可能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