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府擬斟阿里回港第二上市

1 : GS(14)@2014-06-20 12:16: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0/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進程轉入大直路。有消息指,港府尚未死心,正接觸阿里回港作第二上市。無獨有偶,繼金融發展局前日發表報告,建議要放寬同股同權制度後,財經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亦開腔附和金發局,首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吸納非「同股同權」的企業來港上市。


金發局前日發表《定位香港為國際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報告,建議在對股東提供適度保障的前提下,容許公司以不同的法律架構上市,當中仿效倫敦分設不同市場類別,建議成立專為較高風險上市公司而設的「專業板」,更被視為為阿里度身訂造。

陳家強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回應金發局報告時,主動談到「同股同權」問題,「我們看香港開放、吸引不同的企業架構的來港上市,我跟金發局報告看法一致,應該較開放地去看」。

港府邀阿里討論第二上市

據接近交易所的消息透露,港府及港交所(0388)近期確曾就邀請阿里巴巴回港第二上市作出討論。據了解,港交所與阿里目前仍在初步了解過程,暫未知是否已開始作正式討論,但金發局及財庫局長陳家強接連就多重股權架構公司上市發聲,或反映是為相關討論鋪路。有關對金發局報告看法,以及第二上市傳聞,阿里巴巴發言人表示沒有回應。財經及庫務局長方面則指出,不評論個別事件。

陳家強:考慮開放 兼顧監管

陳家強說,要吸引不同企業架構的新股上市的具體做法如何,是否採用不同板塊等要經過市場討論。他強調香港一定不能故步自封,但在考慮開放政策的同時,亦要兼顧市場一向接受較高的監管程度。另外據陳家強在上周一(9日)出席由理工大學以及法國聖母大學舉辦論壇的講稿,指出香港並不反對更改同股同權制度,但要找到合理的方案非常難,他在演講拋出諸如長期投資者或管理層能否獲得更多的投票權,多少才合理;應否設日落條款或其他限制等問題。



翻查資料,相對於港交所總裁李小加過去多次高調表態支持阿里,陳家強過去多被視為與證監會,皆屬擁護同股同權的陣營。如陳家強今年3月27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當時他仍力撐同股同權,「對香港或其他的主要市場,都已經是一個獲廣泛接受、並認為是一個最好平衡管理階層和股東權益之間的機制。」他又指對於阿里棄港赴美上市「表示尊重」,指「過去亦有公司因香港監管不適合其發展方針而不來港,這並無所謂,都是正常決定」。

明報記者 葉浩霖、岑豪
2 : GS(14)@2014-06-20 12:16: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0/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來港第二上市,仍有兩重關卡。首先,有熟悉市場操作的人士坦言,第二上市企業雖主要受第一上市地監管,但相信一旦香港未能通過多重股權架構諮詢,港交所(0388)亦難以放行。第二,諮詢需時討論,屆時已在美國上市的阿里,未必獲股東會批准。


有待港多重股權架構諮詢

信永中和事務所副管理合伙人盧華基表示,企業在主要上市地以外作第二上市,其主要監管責任仍在主要上市地手上,因此倘阿里巴巴採取第二上市來港掛牌,理論上可免除不少監管限制。不過,他指出大部分在海外成熟市場上市企業,由於在港交易並無優勢,普遍成交量不太高,因此企業一般並不熱中作第二上市。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伙人歐振興指出,雖然在港第二上市企業,主要受第一上市地法例監管,但不代表就「不須監管」,因根據《上市條例》第19章,港交所如認為任何公司不適合香港上市,例如股權架構不符或有法律疑問,皆有權拒絕該公司上市,故認為即使阿里同意來港第二上市,亦需要等待香港完成多重股權架構諮詢後,得到市場認可才能成事。

據了解,目前阿里來港第二上市僅屬初步討論,加上美國上市程序已進入尾聲,估計馬雲最快需在美國掛牌後才考慮有關建議,屆時公司亦需要召開股東大會尋求批准,能否獲批亦是另一重要問題。
3 : GS(14)@2014-06-20 12:17: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0/news/ea_eaa3.htm



證監前高層﹕勿輕易改遊戲規則


2014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堅持以合伙人制度來港上市,最終轉向美國上市,但有關同股同權的爭議仍然不絕,金發局近日建議開設高風險企業的「專業板」被視為是阿里度身訂造,惟證監前高層吳偉聰認為,香港不應輕易因為單一公司改變遊戲規則。


「專業投資者 同樣中招雷曼」

證監會前副主席吳偉聰指出,即使列明阿里具有不公平條款,但投資者亦未必有足夠知識、能力去了解當中風險以及如何衡量箇中價值。「你話畀人知架車有壞,想買就就買,但不是個個都懂車,點知是否值9000元,還是2萬元?」

他認為所謂「專業板」較難在港實行,並舉例於雷曼以及累計期權產品(Accumulator)一役,亦有很多所謂「專業投資者」同樣「中招」,可見本港投資者教育以及其他配套措施尚不如其他投資市場,倘刻意作出大量工夫「只為了爭一間公司來香港上市是否值得?」

溫天納:要嚴把關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則指,以去年有意用AB股架構來港上市的曼聯,未獲本港監管機構開綠燈,及後便遭新加坡市場搶去該股。他認為香港市場倘要進一步發展,吸引現有市場以外的公司來港上市,的確有需要採取更開放態度。但他強調,即使「開了門」,本港監管機構仍要繼續把關、以及加強保障小股東利益。
4 : GS(14)@2014-06-20 12:17: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0/news/ea_eaa4.htm



馬雲曾揚言 回流只選A股


2014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的「千億上市」大計,最終未能在香港成事,而要選擇「追逐美國夢」。雖然市場再度傳出,港府有機會修例,邀請阿里來港第二上市,惟阿里執行主席馬雲曾聲言,一旦落戶美國後,他朝「衣錦還鄉」亦只會選內地A股。


政府及金發局近日急急轉,表明「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其實可以有公開諮詢,供市場研究及討論。政府態度由之前斬釘截鐵、一口拒絕,突然變成「有商有量」,令市場盛傳或為阿里來港第二上市鋪路。

然而,政府或港交所向阿里伸出橄欖枝,亦未必可以成事。馬雲去年10月於杭州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曾稱「 我最喜歡A 股,因為中國市場培育了淘寶及阿里巴巴,希望中國老百姓能夠分享。」態度相當明確,希望在內地上市,但因政策及制度等問題,而希望選擇到香港上市。

當時,他聲言香港若不接納其合伙人制度,唯有到美國上市。假如赴美掛牌成功,他日肯定會回流至中國,但明言不會選擇在香港作第二上市,而只會於A股實行其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00

細價樓瘋搶 港府表關注 陳家強﹕密切留意炒風重臨

1 : GS(14)@2014-08-13 10:23: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全城瘋搶細價樓,一直強調遏樓市措施奏效的港府,終於對近期亢奮的樓價表關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會見傳媒時說,雙辣招──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在美國量化寬鬆(QE)期間,緩和本港樓市泡沫膨脹的速度,與兩年前相比,現時樓市出現調整的風險更明顯,樓市近期屢屢破頂、BSD交易量回升,政府將密切留意炒風有否重臨,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雙辣招推出兩年,一度令樓市成交冰封、樓價升勢減慢,不過,樓市去年底在發展商推出回贈辣招稅項優惠後逐步回暖,今年更成為細價樓天下,各區細價樓輪流破頂。至近日發展商甚至有空間減少稅項回贈,反映本地樓市轉旺。

「雙辣招志在『撳住』泡沫」

被問到雙辣招是否已逐漸失效,陳家強昨日笑言:「不同時間有不同講法,之前有指辣招令人無工開,一時又說過辣,一時又話不夠辣。」他續稱,環球資產價格,包括本港樓價在量寬期間無可避免被推高,「低息製造好大泡沫……雙辣招目的就是在此段期間『撳住』樓市泡沫,同時提升扺抗樓市調整風險的能力」。

加息周期開始 樓價將挫

然而近期樓價屢破頂、針對非港人的買家印花稅成交量顯著回升,陳家強稱,將密切留意炒風有否死灰復燃。陳家強始終認為,加息周期開始會令樓價調整,更指調整不會是短期,而是一個長遠的調整,因為利息回復正常水平,投資者懂得計數,在息口趨升下維持租金回報率,即樓價一定要跌。

陳家強承認,不少本港市民買樓需求迫切,不過相比兩年前,現時樓市調整的風險更明顯。他未允評論美國加息前,政府會否採取進一步動,僅強調辣招已立法,意謂政府已獲正式賦予隨時出招的自由。

陳德霖:港按息已先上調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則在另一場合表示,去年初樓市淡靜,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已經到了下行周期,但最近樓價及交投量都有回升,尤其是細價樓,因此,現時還未能確定樓市仍處於上行周期,還是已踏入下行周期,政府需要觀察多一段時間以確定樓市走勢。不過,陳德霖強調,美國尚未加息,香港的按揭息率已先行上升。

H按息已逾兩厘 籲量力而為

陳德霖認為,現時市場的買樓動力主要來自低息,但市民要留意供樓是長期的計劃,而低息環境不會長期延續。「幾年前香港的銀行同業拆息(Hibor)很低,新做的只有一厘,但現時已超過兩厘,顯示香港的息口較美國更早調升。」他指出,本港按揭及貸款利率早於美國利率上升,以往亦曾發生過,因此置業人士應量力而為。

明報記者 毛婷婷、廖毅然

下一頁 》
2 : GS(14)@2014-08-13 10:23: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3.htm
港府高調關注樓價升 議員:口術居多
2014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雖然港府再次高調表明關注本港樓價走勢,惟立法局議員謝偉銓(建築、測量及都市規界)直言,相信政府今次僅是「出口術」居多,除非樓價未來兩、三個月持續急升,否則短期內不會再出招,特別是一些可「立竿見影」的行政手段,相信更不會貿然推出。

謝偉銓:平衡各方 短期不會出招

謝偉銓解釋,今次樓價升幅並不太大,加上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等辣招措施,只是剛剛正式在立法會通過,政府在調控樓價之餘亦要平衡各方面因素,故即使政府有「招數」待用,亦不會在短期內再出招。

謝偉銓預期,今次政府再出口術,相信是希望買家可以量力而為,考慮各方面才入市。

謝偉銓估計,若然政府再度出招,最大可能是再收緊按揭成數,現時樓價高企不下,主因是按揭利息長期處於低位,不排除政府未來有機會在針對息口方面出招。

何濼生:辣招削供應 推高樓價

另一方面,嶺南大學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認為,現時細價樓的價錢比1997年還要高,主要是近年推出的樓市辣招,以及申請按揭的壓力測試等,都令市民難以換樓,從而間接減少二手細價樓的盤源,由於二手樓為細價物業主要「貨源」,在供應減少下,樓價自然急升,他建議政府不應再出招調控樓價。
3 : GS(14)@2014-08-13 10:24: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近月樓市交投回升,上車客需求大,資金瘋搶細價樓,連豪宅市場亦回暖。根據金管局數據,近期用H按(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比例亦大幅增加,由前年最低的3%,增至6月份的76.7%(見圖),反映市場更願意承受風險,似乎已忘記美國快將加息帶來的憂慮。

2012年10月實施「雙辣招」後,樓市成交大幅回落,當時每月使用H按的比例一度低至不足5%,直至去年底亦只回升至30%左右。然而,即使預期美國明年將加息,H按佔比在近月顯著上升,5至6月更連續升穿70%。由於同業拆息利率每日浮動,較最優惠利率波動,因此使用H按的佔比上升,反映買家的風險胃納持續增強。

儲局未定時間表 推遲加息預期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與美國遲遲未定下加息時間表有關,「聯儲局主席耶倫每次講話的方向都略有不同,而且至今未有加息時間表,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已從明年上半年推遲至下半年,而且普遍認為,即使加息步伐也是溫和的,不會突然間抽升」。另有本地銀行業人士指出,供需雙方都有份導致H按佔比大增的現象,「需求增加固然是主因,但亦與銀行積極爭取按揭生意有關」。

銀行調高按息 保淨息差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指出,美國尚未加息,本港H按息率已由幾年前的約1厘,抽升至現時約2厘,是值得關注的現象。根據各大銀行提供的資料,新做H按普遍介乎1.9至2.15厘,但最高達到3厘以上。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近年港元定存息率升至超過1厘,鑑於資金成本增加,銀行調高按揭息率以保持淨息差,亦是很正常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88

港府速批建400洋房新地元朗項目上馬 去年賣出地皮獲批則

1 : GS(14)@2014-09-09 12:46:21

【本報訊】為配合政府加快土地供應,屋宇署7月批出14項住宅圖則中,一口氣批出新界洋房涉及逾400幢,乃近年十分罕見。其中,新地(016)夥拍置地合作的元朗牛潭尾石湖圍項目終於獲批建300幢洋房,為新地繼上水天巒後最大規模洋房項目。記者:陳家雄 湯家明



新地夥置地的石湖圍項目已籌備逾14年,地皮屬綜合發展區用途,多次申請規劃,規模越縮越細,原本興建322幢3層高洋房,現在縮至299幢2層高及1幢3層高的住宅終於獲批。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尚要補地價,「難搞少少」,暫未有確實推售時間表。近年新地在元朗及上水興建多個洋房項目,其中上水天巒提供330幢洋房,2010年開賣首批28伙平均建築呎價約8,000元,目前該項目二手建築呎價約9,900元,平均實呎約17,000元。預期石湖圍項目,將成為新地繼天巒後第二大規模洋房項目。儘管石湖圍項目苦戰多年,惟地利上鄰近深圳皇崗口岸,相信內地客乃項目未來目標客源。而屋宇署批則有加快迹象,去年賣出的多幅地皮已獲批則。如會德豐去年1月才以13.88億元投得的屯門掃管笏路第56區地皮,獲批建51幢2層高及9幢3層高的住宅,還有5幢10層高分層單位,料提供460伙至480伙。百利保及富豪國際(078)去年9月以23.9億元投得的沙田九肚山56A區,獲批建21幢3層高及7幢11層高的住宅。恒地去年11月以28.88億元投得的上水古洞地皮,更獲批建25幢3層高的洋房,以及8幢25層高的住宅,料提供約540伙。單是四個新界項目涉及批建逾400幢洋房,勢掀一場屋仔熱潮。同樣在去年賣出,由中海外(688)投得九龍啟德1H1地皮將興建2幢32至33層高的商住物業,另連6幢5層高的住宅,以及2層高的商場。


雷霆:批則係快咗

此外,新地於12年以69.1億元投得的前北角邨地皮,部份商住地盤獲批則,將於兩層高平台上興建5幢14至19層高的住宅,其餘商住部份需待今次批則的部份完工後才開展。雷霆表示,集團旗下前北角邨項目,預計明年底可推售,屆時視乎港島豪宅定價,相信可作一定參考。對於政府批出圖則似有加快趨勢,他直言:「係快咗」,無論供應大細單位的項目都比3年前加快,相信是配合政府加快土地供應。屋宇署7月批出22份圖則,當中14個是住宅及商住項目,完成後可提供住宅樓面約260萬方呎,涉及3,578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9/18860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74

港府八個多月售26地屢見低價成交賣地收入減少78億

1 : GS(14)@2014-09-16 00:30:28

【本報訊】2014年快將過了四份三,政府為求每年1.88萬伙供應達標,「容許」低價亦不望流標,新界地皮屢見低價成交。地政總署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共賣出26幅官地,較去年同期多3幅,但收入總值僅為408.6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78.29億元或16%,當中大埔白石角的流標地及多幅低價地為致命傷。記者:黃嘉銘



接近政府消息人士認為,低價賣地並不是官方政策,全由市場主導,因為除了賣地增加供應外,還透過換地和補價來增加單位供應;往後政策將沿用現時模式,無改變的需要。月底將公佈本年度最後一季的賣地計劃,港鐵(066)項目將成為主力供應,大圍站上蓋料在今天截止意向書後火速招標。



大埔屯門地低價批出

但實際上,政府為求增加供應,以賤價批出住宅地策略「找數」已經是不可爭議的事實,賣地數目多而收入總值減少已說明一切。包裝成新興豪宅區的大埔白石角今年先後有地皮流標及賤賣,先是今年3月流標收場的科進路地皮,上周五起第二度招標,估值22.9億至24.3億元,地皮在相隔半年間,估值最多跌逾半。更諷刺的是,市場有消息指出,當時3月招標時最高標價約40億元,樓面呎價約5,600元,若果最後政府真的如市場所料以20多億元批出,即政府賺少近20億元。毗鄰的科研路地皮於5月以低絕全個白石角的樓面呎價3,300元,批予超過25年無發展過住宅項目的鷹君(041),地皮成交價僅為24.12億元,遠低於市場估值下限逾17%。另外,屯門井財街限量住宅地,由俊和(711)等,於5月以約2.33億元中標,每呎樓面地價只是1,530元,除低於市場估值下限15%外,更創屯門區12年來的新低。至於年內最意外的一宗賣地紀錄,則為爆冷擊退一眾「大孖沙」的億京,於上月以低市場預期下限價逾一成的39.398億元,投得的荃灣楊屋道商住混合地,樓面呎價僅3,693元,由區內最高位的5,088元樓面呎價回落近三成。


搶商業地皮不手軟

有學者指出,發展商早已抓住了政府要「交數」增供應的「要害」,故接連以低價出手,試探政府底線。即使面臨跌市,對發展商而言仍然是有利可圖。但話說回來,發展商在商業地皮出手就絕不手軟,當中恒地(012)以46.88億元投得的尖沙嘴中間道地王,每呎樓面地價高達1.38萬元,創商業地價歷史新高。另淡馬錫旗下豐樹產業今年初以37.69億元投得觀塘恒業街項目,樓面呎價5,708元,為九龍東商業地新高,兩地共為庫房帶來84.57億元收入,已佔今年總收入逾兩成。此外,地政總署紀錄顯示,本年至7月止涉及過億元的補地價個案約有8宗,與去年同期數字相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15/188664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75

港府:另建獨立會計監管 是「架疊屋」

1 : GS(14)@2014-09-18 14:44: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18/news/ec_eck1.htm

【明報專訊】即將在今日結束的「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諮詢,建議由財匯局集中監察上市公司核數師的權力,引起會計師公會強烈批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區璟智(圖)昨日表示,若財匯局外再設獨立處分機制,會「架疊屋」。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召集人鄭中正批評,政府諮詢期未完結便向傳媒表態,極可能影響民意,令諮詢形同虛設。


昨日有傳媒引述區璟智稱,財匯局本身已是獨立監管機構,在財匯局以外再設獨立紀律處分機制,恐怕導致架疊屋,令架構過於複雜。

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昨日發表聲明,指諮詢期尚未完結,政府便單方面向傳媒表態,認為是「假諮詢、假公正」。鄭中正在聲明中指,設立獨立審裁處絕非架疊屋,若所有程序均由一個機構處理,與香港三權分立的司法制度背道而馳。

會計師批政府諮詢期間表態

另外,區璟智昨日表示,《適用於香港的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機制》,即俗稱的「大型銀行倒閉機制」,現時完成首階段諮詢,估計在今年內會開展第二階段公眾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40

You are not alone 黑客Anonymous向港府宣戰

1 : GS(14)@2014-10-05 14:06:25

曾入侵不同國家政府網絡的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昨向特區政府­「宣戰」!不滿香港警方用催淚彈對付手無寸鐵的示威者,決定與香港人並肩作戰爭取民主­,遂發動網絡戰入侵特區政府網站,主要襲擊目標據悉是包括警務處在內的近50個政府網­站及三間傳媒機構,若入侵成功更會把盜來的官員個人資料及政府機密公開。


2 : abbychau(1)@2014-10-05 14:09:59

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85

港府網站受襲 警搜捕五人

1 : GS(14)@2014-10-07 13:20:37




■理工大學一年級生朱衍麟被指向警務處網站發動逾萬次攻擊。戴國輝攝



【雨傘革命】【本報訊】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以不滿港府處理佔中集會手法為由,連日攻擊港府網站,並向公眾提供發動黑客攻擊的電腦及手機免費程式超連結。警方昨凌晨分別在北角、元朗、黃大仙及柴灣區四個單位拘捕3男2女(13至39歲),他們涉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當中兩名男子昨被落案起訴提堂。記者:戴國輝 林綺琪



警方在行動中撿獲六部電腦、六部手提裝置及一些電腦器材。「匿名者」昨在網上表示「攻擊香港行動」仍未停止,更攻陷內地《人民日報》官方網站。其中兩名被捕人昨日分別在東區裁判法院及觀塘法院提堂。


警根據IP地址上門拘捕


兩人分別為理工大學一年級男生朱衍麟(18歲),及報稱汽車維修員的余達聖(39歲),兩人被控不誠實地意圖導致他人蒙受損失而取用電腦罪,其中朱被指在29分鐘內向香港警務處網站發動攻擊11,552次,令網站速度變慢。警方均是根據IP地址找到兩被告。朱涉嫌於本月4日在00:53至01:17及01:39至01:44,即大約29分鐘內於北角繼園臺住所犯案,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發現警務處網站被攻擊後通知警方。朱案押後至12月1日再訊。他的家人到庭,其母看到被扣押的兒子後不時哭泣,不斷用紙巾拭淚。裁判官最終准朱以現金1,000元保釋。余則被控於本月4日在新蒲崗家中犯案,押後至12月30日再訊,獲准以現金20,000元保釋外出。據了解,他涉嫌入侵政府及有關機構的電話簿網站。余在庭外表示,曾聽聞世界知名黑客組織「匿名者」,但自言只有中二程度,「唔知乜事……可能中咗木馬程式」。他又指警方上門拉人時他正在睡覺,電腦亦沒有開着。被問及對佔中的態度,他僅表示「如果我支持佔中,我就唔會喺屋企喇!」



■余達聖在庭外表示被捕時正在睡覺,「唔知乜事」。林綺琪攝

按「匿名者」超連結即中招


另一名被捕男子向《蘋果》投訴,他聲稱早前曾經進入「匿名者」攻擊超連結,但不知道電腦會自動發動攻勢。任職公關的他與女友在元朗居住,昨凌晨1時許,五名商業罪案調查科探員持搜查令上門搜查。他表示不知道鍵入「匿名者」有關超連結即等於發動攻擊。他又表示:「我同警察講冇主動攻擊,好快亦離開咗,佢哋亦話我部電腦發出20秒攻擊,咁短時間都拉?應該仲有好多人都有鍵入,我見到警察本簿仲有好多人名同IP,相信好多人都中招。」他又稱,警員搜查約3小時後將他拘捕帶署,並撿走其家中兩部手提電腦、一部手機及一部iPad,其後准以800元保釋,11月要返署報到。他不滿警方連其女友電腦亦撿走。案件編號:ESCC3462/14、KTCC4837/1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7/18892117
2 : greatsoup38(830)@2015-04-29 19:07:46

PZ7mGo http://www.FyLitCl7Pf7kjQdDUOLQOuaxTXbj5iNG.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55

新世界奪大圍站 助港府達標

1 : GS(14)@2014-10-15 09:58:0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總投資額約200億元的港鐵(0066)大圍站發展項目,周一截標後昨旋即開標,為2010年南昌站後,4年來港鐵批出最多單位的項目。新世界(0017)採取「高分紅」策略,擊敗一眾財團奪得大圍站住宅部分,據悉分紅比例更高逾50%,港鐵則支付75億補地價換取商場權益。連同大圍站批出的2900伙,政府本年度首三季推地可建單位已達1.68萬伙,佔本年度1.88萬伙目標近九成,本年度甚至有機會超標完成。


港鐵繼月前極速批出將軍澳日出康城4期予新地(0016)後,昨日再度極速開標,港鐵公布批出大圍站發展項目予新世界,整個項目涉及補地價約103.56億元,新世界將支付地價28.56億元,港鐵則支付餘下的75億元,港鐵將擁有商業全部權益。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預計,項目總投資100餘億至200億元。新世界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鄭志剛稱,該地位置優越,將來沙中線建成後,將令港鐵貫通羅湖至金鐘、烏溪沙與屯門一帶。

投資額料高達200億

是次新世界成功投得住宅部分,可建住宅樓面約205萬方呎,將興建不少於2900個單位,消息透露,項目主力發展2至3房單位,平均單位實用面積約600方呎,不過相信發展商亦會按市場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小型單位。

事實上,是次新世界分別就純住宅部分以及商場連住宅各自入標,不過最終發展商以「B餐」(棄商場)成功奪地,雖然不能擁有商場發展權,但因投資額較細,投資風險亦較低,寧願將分紅比例提高以增勝算。

四成分紅以上料僅獲微利

消息又稱,發展商是次就提供高逾50%分紅比例,終擊敗由多家內房組成的財團以及一眾本地發展商成功奪標。有份參與是次投標的發展商指出,由於是次分紅起點是收益達到成本七成起,即中標財團尚未完全回本下已需分紅,因此認為倘若發展商提供40%分紅比例或以上,即意味日後只可獲微利。

事實上,連同最新批出的大圍站約2900伙,本年度至今已批出地皮可建單位數目達10,100個,當中包括市建局觀塘市中心第2、3期,以及將軍澳日出康城4期等逾千伙大型單位,此外政府早前公布本年度第3季計劃推出地皮所涉的6700伙,估計本年度首3季推地可供興建16800伙,佔全年目標1.88萬伙近9成,相信除可達今年全年目標外,更大有機會超標完成。

明報記者 劉詠怡、林尚民
2 : GS(14)@2014-10-15 09:58: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5/news/ea_eaa2.htm



「梁粉」新世界 兩年吸300萬呎土儲


2014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自梁振英2012年7月上任特首後,作為「梁粉」的新世界(0017)力撐政府積極投地,在2012年9月已率先投得市建局旺角波鞋街項目;至2013年1月,再伙拍內地發展商萬科(香港)以34.35億元,投得西鐵荃灣西站(六區)項目。今次投得的大圍站項目更涉逾2900伙,所投地皮可謂「一幅大過一幅」,該公司過去兩年多已吸納近300萬方呎土儲,總涉逾4084個住宅單位。


另新世界早前公布,2014年度(去年7月至今6月)賣樓收益達206億元,創公司歷史新高,按年更大升1.37倍,有助貨如輪轉增加土儲。
3 : GS(14)@2014-10-15 09:59: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5/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港鐵(0066)罕有地在大圍站招標同時提供「A餐、B餐」供發展商選擇,最終港鐵就要為奪標的新世界(0017)補貼75億元之補地價,但就換來該公司旗下面積最大的商場。業界認為,港鐵過往多個商場項目發展十分成功,加上發展商支付分紅比例高,即使港鐵付出大額補地價,風險亦不會太高。


業界﹕港鐵商場項目多成功

大圍站項目商場部分,涉及65萬方呎,翻查港鐵年報,該公司現時旗下最大型的商場為九龍站圓方,總樓面約49.3萬方呎,即使未推出招標的將軍澳日出康場商場,最高可建樓面亦只有53.2萬方呎,換言之大圍站商場將是港鐵旗下最大型的商場項目,對港鐵收租物業組合有著極重要的地位,商場料可與只是一站之隔的沙田站新地(0016)新城市廣場,分一杯羹吸納內地自由行客源。

分紅比例高 減高補地價風險

港鐵旗下多個商場管理都有聲有色,如九龍站圓方,就成功招攬不少世界級一線品牌,成為「九龍區置地廣場」,吸引不少名人紅星購物,將軍澳天晉基座的Popcorn,亦吸納不少進駐九龍東的中高檔品牌,成為區內地標式消費熱點。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值董事林晉超認為,對比港鐵市值而言,75億元並非一個太大數目,加上該公司過往營運商場成績理想,發展商又要提供賣樓分紅,估計港鐵今次雖要付大額補地價,但風險並不會太大,而大圍站商場亦會是該公司未來最重要的投資項目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52

港府倡寬免ETF印花稅

1 : GS(14)@2014-12-04 11:02: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4/news/ec_ecl1.htm


2014年12月4日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2014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建議全面豁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股份或單位的印花稅,希望在區內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時,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


每年少收1億

政府早在2010年將港股佔相關指數比重不高於40%的ETF納入印花稅寬免範圍,促使香港上市的ETF由該年年底的69隻大幅增加至去年底的116隻,每天平均成交金額亦由24億元上升至37億元。截至今年9月底,在港上市的ETF共有121隻,其中26隻仍需在交易時繳付成交額0.1%的印花稅。

政府表示,多個成熟市場如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及英國等都沒有徵收ETF印花稅,香港應提升競爭力。早在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長曾俊華已經提及,可能會建議把ETF印花稅減免範圍擴大至全部。政府昨日則表示,預計本周五會刊登憲報,建議全面寬免ETF印花稅,並在本月17日開始首讀及二讀辯論。稅務局估算,如完成修改法例,印花稅收入會減少約1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72

港府加強抽查日核區食品標籤混亂 議員斥︰港禁令太寬鬆

1 : GS(14)@2015-03-27 00:57:04





■新北市衞生局兩日共查封6.4噸疑為日本核災區貨品。 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食品進口商被揭發違法進口日本輻射污染區生產的食品欺騙消費者,當中不少同名稱食品,如讚岐烏冬、麒麟午後紅茶及日清咖喱杯麵在港有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有關商品不屬香港禁止輸入食品,但會加強抽查標籤是否與實際相符。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本港禁令太寬鬆。


至昨日,台灣衞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衞福部)查獲進口商將產自日本輻射污染區、但偽裝成東京等地製造的食品增至294項。本報記者昨巡視香港多間超級市場及零食店,發現部份由日本進口食品標籤混亂,如不少零食店均有出售的麒麟午後紅茶,寫上產地屬日本的英文標籤,遮蓋原有的日文標籤,要撕開標籤才看到產地來自東京。有零食業者表示,如果食品進口商存心隱瞞,貼上假標籤,一般市民難以查到食品的真正製造地,要靠供應商自律。


■香港優品360售賣的麒麟午後紅茶,貼紙上只以英文寫上產自日本(藍框示),需要撕開貼紙,才看到產自東京都的日文標示(紅框示)。司徒世華攝

阿信屋老闆:核區貨不會特別便宜

台灣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後,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及千葉共5個縣市的所有食品進口,但本港就只禁止這5個地方的5種食品,包括蔬菜、水果、奶、奶類飲品及奶粉進口,其他食品如肉類,只要附有日本當局簽發的證明書便可進口。食安中心昨表示,台灣當局公佈被更改產地的食品,不屬香港禁止入口的食品,但會加強抽查樣本進行輻射測試,並在入口及零售層面加強檢查日本進口食品包裝上的標籤資料,是否與商戶提供的食品資料(包括來源地及日本的縣份)相符。主打售賣日本商品的759阿信屋老闆林偉駿表示,該店的午後紅茶及萬字濃口醬等食品均直接從日本進口,並沒有跟涉事的台灣供應商購入日本商品。他又表示食安中心會檢查每批次日本進口食品,先用手提儀器檢測輻射含量,再檢走貨品化驗。對於有指核災區生產的商品相較於其他縣市所產食品價格更便宜,貿易商有可能為賺差價而鋌而走險,林就反駁在涉事5縣製造的食品跟日本其他地方製的商品價格相差不遠,不用專誠採購核災區的商品。雖然他指香港業界一般不會從台灣供應商入口日本貨,但他提醒在台灣賣不完的貨品,有可能會運往大陸福建等地。他亦指日方一般都不會在日本貼上中文標籤,認為不是日本廠房在出口前竄改標籤。市民黃小姐表示,若連標籤都假,惟有避開唔買。




一田 百佳沒從涉事台商入貨

一田百貨及百佳表示,沒有從涉事的台灣進口商採購產品。吉之島表示,有出售讚岐烏冬等食品,仍在檢查與台灣有問題食品是否同批次及產地。惠康稱正確認有否出售有關品牌及產品。上述五間公司未有將相關食品下架。立法會食物及環境衞生委員會成員黃碧雲批評本港對日本食品的禁令寬鬆,食安中心多次發現茶粉及茶葉含有微量輻射,顯示其他食品也有風險,應擴大禁令範圍。她又指現時禁令也存有灰色地帶,「奶類飲品就唔得,但係奶茶就可以,如果啲奶有問題,咁奶茶都會有問題啦」。■記者黃兆康、陳沛冰



港市民心聲




黃小姐

擔心買到輻射污染食品,如果標籤都可以假就無辦法,惟有避開唔買。




李 太

買(日本)食品時有戒心,避得就避,但唔驚得咁多,驚就乜都唔使食啦。




學生林先生

都唔會太擔心,食咗落肚真係無辦法。如果情況真係咁嚴重,會揀其他地區出嘅牌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6/19090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