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ierro: 乙醇概念—生物動力(39)


網友古惑的羊問一隻較為冷門的股票-生物動力(39,前和寶國際),其實我們的網友hierro先生,在兩個月前寫過一篇長文,談談這股的價值,筆者經過小量更新後,貼之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Hierro/14060


前言
此股前身名為和寶國際,於2001年1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集團本從事製造及銷售手袋產品、相關配件及成衣;及後上市時之大股東因挪用公司現金而入獄,故他於入獄前把公司控制權售予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CEC),全購價為每股$0.0267;CEC為一封閉式投資公司,其中一名執行董事路嘉星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之行政總裁,另一名執行董事區致華亦曾任職哈爾濱啤酒集團。



業務概述:
集團主要業務為從事製造、銷售及分銷乙醇產品。


董事會:
路嘉星先生,執行董事及主席,現為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的董事、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統一企業中國控股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二零零五年二月至二零零八年五月期間,路先生為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間,彼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前曾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李文濤先生,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席。

孫如暐先生,執行董事,為滙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趙滌飛先生,執行董事,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技術執行總監。

李建權先生,執行董事。

呂貴品先生,執行董事,曾擔任寧夏西部光彩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鼎立先生,非執行董事,現為She Communications Limited行政總裁及聯合創始人。


陸海林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於私人及上市公司的會計及審計工作、財務顧問及企業管理方面擁有逾三十五年經驗。

梁君國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資本及影響評估研究組主任及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ZUCHOWSKI Sam,獨立非執行董事,於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Inc.、First Pacific U.S. Securities (Aust.) Ltd及Capitalcorp Ltd.均擁有職務。彼亦曾出任多間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上巿公司的董事。


股本及市值:
已發行股本:795,063,263
於2009年2月4日之市值為:3.47億


核數師
時間    核數師
上市—12/2008    中瑞岳華
12/2008—現在    安永

收購及集資紀錄:

[1] 2005年7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進行2供1,共發行100,000,000股新股,集資$53,000,000,供股價較前收市價折讓14.29%,包銷商為第一上海證券。 [2] 2005年9月,收購蓓蕾(天津)乳業有限公司70%股權,作價人民幣55,000,000元。 [3] 2006年4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20,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6.67%,集資$10,460,000。 [4] 2006年5月尾,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12,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3.75%,集資$6,320,000。 [5] 2007年5月,向大股東收購乙醇業務,以發行220,000,000股新股支付(當時股價為$1.89);另外大股東收購公司原有之手袋及乳品業務,作價為200,000美元再加上$72,500,000股東貸款。 [6] 2007年6月,以每股$1.62配售58,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份17.46%,集資$92,000,000。 [7] 2007年11月,收購哈爾濱釀酒餘下27.3%股權;其後因市況不就而失敗。 [8] 2009年2月,授出800,000份購股權予董事們。 [9] 2009年12月2日,收購大股東於中國從事酒類批發及零售業務之公司,作價$37,000,000,以發行78,556,263股新股支付,配股價$0.471,佔已發行股本13.6%,在2010年1月13日成功收購。 [10] 2009年12月3日,以每股$0.43配售36,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6.23%,集資$15,020,000。 [11] 2010年1月18日,以每股$0.40配售103,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14.88%,集資$40,400,000。



 

 
 
公司業務分析: 
乙醇的三個主要市場為:(i)            食用酒精(作為中國白酒的原材料)(ii)          燃料(作為燃料添加劑)(iii)         工業酒精(化學及藥用方面)公司將集中於食用酒精及燃料領域。 食用酒精:明報:[1] 
1. 哈爾濱的生產工廠已經完工,此廠房生產食用酒精、飼料玉米乾酒糟(DDGS),年生產量可達6 萬噸。 
 
2. 每噸白酒約可售25,000 元,是酒精的5 倍。 
 
3. 該集團已於今年9 月份,取得四川不倒翁及黑龍江北國春的牌照,於內地若干地區生產及銷售白酒。除銷售取得牌照的酒外,該集團亦擁有自家品牌冰城及小坑頭。 
 
4. 在擴大銷售網絡方面,以3,700 萬元收購Rightsouth全部股權,並且利用Rightsouth持有的合營公司廣州酒類專賣店連鎖有限公司(廣州酒類)70%股份的權利,銷售旗下及其他品牌酒類產品。廣州酒類擁有25 間自營專賣店及50 間聯營專賣店。 
 生物燃料:由於中國政府暫未容許外資進入生物燃料範疇,公司暫只能給內地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服務。 
股權乾散度 
 (截至2009月12月24日之資料)
頭10間證券行持貨量 49.40%
不在CCASS的貨數量 37.23%
不願意披露的名稱的投資者的持股量 0.40%
乾散度(總和) 87.03%
以乾散度來計算其實不算最好,個人認為最佳的乾貨度應該頭10間證券行應有90%或以上持貨量(198則達此之乾散度);但考慮此股餘下街貨之市值僅約為5,154萬,其實一點也不算差。  
市場人士平均成本價 
http://webb-site.com/dbpub/hpu.asp?issue=2856&hide=&s=datedn根據David Webb的資料,近兩個月成本價約30-50仙,和批股價相若,故他們的水位不太大,有炒上誘因。


 
相關公司營業情況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告: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9-08-07/600519_2009_zzy.pdf從第4頁可以看到,白酒之Operating Margin超過80%。 
購入/賣出原因: 
購入原因:1.    公司未來發展之業務主力在於食用酒精,而管理層在此範疇有多年經驗,可以信任。2.    從收購進程來看,公司正逐步走向由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發展,符合市場炒內銷的概念。3.    現時在香港上市的酒類公司只有從事啤酒或葡萄酒,從事製造白酒的只有這一間及金六福集團(472);白酒毛利比其餘兩種酒類要高得多。4.    圖表有所配合,升時大成交,下跌時成交細;從28/12/2009之股價/成交量來看,只需$530,000就能把股票拉升約10%,可見此股的貨已經歸邊,盤子很輕。5.    公司每次收購資產時均以配售新股給大股東完成,可見大股東對公司前景相當有信心。6.    公司核數師轉為Big4之一的安永,在零營業額、僅得80萬現金及1億多的負債之下有此行為,可見公司有心做大。7.    從盤路看街貨僅約為5,100多萬,公司市值亦僅為2億多;這些數字均讓人有所憧憬。 賣出原因:1.    公司是否能成功是未知數。2.    公司並非有心做大,所有消息均是莊家散貨之技倆。3.    公司財政狀況差,資不抵債之情況不能改善,但經配股後,財政情況有少許改善。  
相關新聞 
國際金融報:http://huilin.myttc.cn/n/091209/710542.html茅台带头涨价把白酒弄贵 毛利率在91%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5

國藝娛樂(8228)的概念


時間不多,為暫充版面,故以該等資料暫充分析,以下為節選: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4296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624/GLN20090624067_C.pdf

為何將易名國藝娛樂?


原來和以下這個收購國藝 娛樂控股有限公司有關,作價900萬,賣方其中有一位是熟悉的冼國林先生,他是第一信用財務的老闆,和很多財技人士相熟,該公司股東包括變靚 D(8079,前彩虹國際)、遠東控股國際(36)、前茂盛控股(前亞細安,22)、環球動力(前惠揚控股,231)主席曾文豪等等。

(2)


第一信用財務的計劃:


有人聲稱第一信用財務在創業板上市,但是現時仍未成功,相信出現問題,或許會採用門檻較低的借殼。


壹仔報導:

兩年前冼國林歸來後,與共十名股東,包括遠東控股董事總經理邱達根及已故米商曾紀華兒子曾文豪等,合資三億元創辦第一信用財務。「我持股量超過百分之二十,雖然唔係控制性股東,但其他股東淨係出錢,唔會干預我做嘢,我自由度大,滿足感仲大。」

香港商報報導:


第一信用財務雖成立短短兩年時間,但該公司已準備在今年下半年於本港創業板上市。

(3)


他之前都用過幾次東方匯財,在他曾經做過的東方娛樂都用過(9,現東方實業,他剛辭職執董),所以可以假設冼先生和他們有關係,其後在東娛10仙供股後,股價一度上過30-40多仙,可以假設供股價有2-3倍升幅。

總的來說,終極概念是第一信用財務上市,但是他們玩得太賤,不要期望太高,但小注應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7

中国概念股失宠? 新交所紧急辟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2/xNMDAwMDE3MTMxNQ.html


最近,新加坡交易所不少中国概念股品感到丝丝“苦涩”。

嵘燊集团债券违约、中国印染退市、仁恒置地被剔除出 Straits Times指数……新交所一度备受追捧的中国概念股,似乎“失宠”。

“要说没有负面影响,我肯定说假话。但总体而言,中国 概念股在新交所依然受到欢迎。”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罗怡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中国概念股热力不减,比如,近期一家市值达5-6亿新 元的福建食品制造企业、一家市值达15-20亿新元的国内造船企业即将登陆新交所,上半年至少还会有2-3家市值在10亿新元以上的国内企业在新交所挂 牌。

平均市盈率12-14倍

2月底,在新加坡上市的嵘燊集团宣布,其2012年到期的、在新加 坡交易所销售的1.46亿美元债券将“无法按时偿还”,理由竟是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拒绝批准将公司资金汇往国外偿还债务。

数日后, 中国印染黯然退市,主要原因是其国内的母公司浙江江龙控股集团已在当地绍兴县政府的推动下,开始破产重组。

3月17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表 示,基于市值跌幅过大,中国房地产企业仁恒置地将被从Straits Times指数中除名。另一只硕果仅存的Straits Times指数中国概念股中国远洋(新加坡)似乎面临被剔除的风险,近期其市值在Straits Times指数30家成分股中排名倒数第一。

“每 个交易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罗怡德对此解释说。他不认为这将引发中国概念股在新交所的集体“沉沦”。

不过,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财 务问题的担忧依旧深重。自2008年11月起,富时海峡中国指数的跌幅整整高出新加坡海峡指数近30%。新交所中国概念股总体成交量偏低,市盈率不高的情 况突出。

淡马锡集团全资控股的祥峰投资管理集团中国首席代表郑俊聪对此解释说:“每家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新加坡,造船、水处理、先进 制造业等行业市盈率并不低于其他证券交易所。”

罗怡德相信“中资概念股在新交所失宠是资本市场的误解”。此前新加坡交易所专门做过一次调 查,发现市值在2亿新元以上的中国概念股,其成交量与市盈率并不比港交所等亚洲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资股低。“当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在 12-14倍之间,年换手率基本在150%左右。次贷危机后,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还是相当认可的。”

在罗怡德 看来,误解的部分原因在于新加坡偏高的汇率。目前新元汇率大约是港币的5倍,导致在同等市场估值下,新加坡上市公司对应的股价要比港交所低80%左右,容 易出现1新元以下的“仙股”,而按照国际投资惯例,股价1元以下、规模偏小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成交不活跃、市盈率偏低的困境。

信心重振进行时

中国概念股面临“失宠”,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仅去年下半年,3家在 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纷纷选择两地挂牌。

转变始于中国旺旺的“转会”。一位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透露,中国旺旺转投港交所的原因,是因为 中国旺旺虽然每年净利率达16%,但在新交所只能拿到15倍的市盈率,而业绩相差几无的康师傅在港交所的市盈率却高达约40倍。

“我们通过 调查却发现,一些转到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只有在上市初期股价和市盈率超过在新交所上市,后来它们股价与市盈率将与新交所相当接近。”罗怡德强调说。3 月初,中国心连心化肥公司在新交所的股价甚至比港交所的略高。去年12月,这家公司以介绍形式登陆港交所。

去年,新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度 达到约160亿美元,在亚州证券交易所排名前列。“新交所再融资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上市公司更倾向通过在新交所增发股票再融资,而不是依赖两地上市。毕竟 后者要准备两份财务报表,并遵守不同交易所的监管规则,财务风险控制成本会提高。”上述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表示。

3月初,有消息称新加坡 证交所计划未来几个月引进亚洲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交易。首批引入交易的将包括网易、盛大网络和百度等公司的ADR,无锡尚德、携程、中国铝业和 如家也在准备开放交易之列。

罗怡德对此表示:“这将由基金管理公司牵头引进相关金融投资品种,只要符合新交所的监管规则,新交所不会刻意阻 止金融创新品种登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43

利字當頭:電訊業投資概念 利世民

2010-03-30  AD





 

分析市場範式趨 勢,其實一點不難,只要事過境遷多年後才開口,便可以百發百中。

回顧過去,有幾個通訊市場的轉捩點,今天看來,明顯不過。02年左右,全球 流動電話使用者數目超越了固網電話號碼的數目。當時,中移動的股價,大概在20至25元,要是有眼光在科網爆破後看得出流動電訊的前景……啊,馬後炮。

06 年第三季左右,互聯網使用者數目首次超越固網電話號碼的數目,這代表了互聯網是真正普及化了,千禧科網爆破的陰影可拋諸腦後。Google的股價,由06 年第三季不到400美元,一年內衝破700美元。嗟!又是馬後炮。

之後一年左右,爆發金融海嘯,又有誰有心情看市?最慘淡的08年,手機上 網人數,首次靜悄悄超越了固網上網人數。當時,地球上最進取積極的手機上網公司,就是全球大賣iPhone的蘋果,那時蘋果股價,100美元有找。一年 內,升破200美元。馬後炮後炮!

手機上網用量 首超話音

手機上網的使用量,在剛過去的一個月,首次超越話音的使用。當 然,還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能確定手機上網是流動網絡最主要的用途。不過可以肯定,手機用來上網多過講電話趨勢已成,可研究新的投資角度。

像 手機服務供應商,3G牌照Winners’Curse的咒語應該失效,今後一段日子是收成期,誰可綁緊客戶,未來幾年的ARPU應該甚為吸引。不 過,dumb-pipes終歸是dumb-pipes,像當年話音服務收費割喉戰,遲早重演。

提供手機部件和設備的公司,仍然看高一線。畢 竟,消費者,尤其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換手機頻密程度,隨着手機價格下降而增加,過去幾年出現高價Smart Phone,延長了消費者換機周期。不過,看來幾大手機平台的減價戰如箭在弦,應該又要進入一個新周期。

另一方面,手機在打電話之外的應 用,如小額付費等的生意模式,也值得留意。像中移動夥拍上海浦發銀行,概念上便是非常有趣的組合,至於這種搭檔有多大潛力,有機會再慢慢和大家探討。

利 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69

風電概念-銀河半導體(527)


(1)


該公司在2006年5月上市,主要以「Bilin」產銷二極管,業務基地主要在江蘇,其主要市場在中國,而上市公司架構如下。





(2)


從上市公司報表可見,公司營業額盈利持續增長,由2003年8個多月的的9,588萬人民幣、1,760萬人民幣,增至2005年的2.52億人民幣、3,906萬人民幣,純利率超過15%,這是否有點偏高?


從現金流表中,因存貨、應收款增加較快,我們可以看到其營運現金流入僅500萬人民幣至1,800萬人民幣之間,但其投資現金流流出每年均有1,200萬至2,000萬,可見公司盈利不是想像中的強,且需要大量資金擴張,亦有可能,只是在上市為製造盈利,弄好報表,但無辦法製造現金,以抹走「製造出來的盈利」,所以固定資產也連帶上升起來。


從資產負債表可見,公司上市前財政年度現金僅700餘萬,是嚴重不足地支持一家營業額2億多的企業,不包括應收款,欠付各方負債約9,000萬左右,其中欠付關連公司、股東及銀行約5,000萬,本次集資6,500萬,主要原因應該是先清掉這些債務。


而這1,500萬如何拿走?今晚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07

風電概念可靠嗎?-銀河半導體(527)


(3)


上文談及如何取走餘下的1,500萬,現在續


1.


上市後不久,公司即向前大股東,但上市前已出售全部股權,亦為該公司非執董的蕭先生, 出售Seven Rainbows予上市公司,作價1,320萬。


這件資產本身為銀河電器,曾為上市公司一部分,但在2005年3月售出,售出原因如下:





次頁又稱稱:





但是看回購回的原因,就會覺得他們自打嘴巴:





從上面可見,售出原因大部都是藉口,因為:


(1) 在5個月後上市公司售出的廠房又租回經營二極管業務,即證明並無經營(1)其他品牌業務及(2)電子機器,可以證明蕭先生的目的不是買回來經營自己的業 務,或會是需要這塊地。


(2)其又稱,如果不是蕭 先生購回這塊地,不會買這公司,但這塊地也不能售出,蕭先生買這公司來做甚麼?但為何蕭先生不久又售出之? 上市公司又是又賣又買,白虧資金?


(3)繳足資本金在這1年多並無變更,也是120萬美元,即是購入蕭先生並無注入資本,所以其購回 的也需要承擔資本,但售出的原因已知道公司目的會上市,但為何不多等一會,要特地售出又購回呢,所以原因應又不是這樣。


可能真實的原因如下:


(1)上市公司當時現金不足以支付營運所得,僅有數百萬港元,所以被迫售出業務,但是他能以資產取得 數千萬貸款,所以應不急需這些錢。


(2)蕭先生是 供應商之一,可能他低價提供原料給公司(佔公司上市前的原料約5-10%,假設購料價格降低15%,三年來也有約300萬),所以這一買一賣的300多 萬,就是他的補償。


(3)盈利水份太多,由此要利 用購入固定資產,之來抹掉盈利的水份。至於售出的原因,可能是降低資產數字,減少虧損,令部分數字較為好看。


(4)只是一些誤會或我們不知的原因。


2.


上市不久,公司公佈盈利倒退, 但仍派發1.6仙股息,以4億股計算,即640萬。其後當業績繼續下降,並不派發股息。

3.


以56萬美元(436.8萬港元)向少數股東購回銀河科技35%股權。


(3)


在2007年12月,更換核數師, 由德勤變成畢馬威。


2008年1月,公司會計師辭任


2008年4月,合規顧問辭任


從2009年帳目可見,盈利下降至1,100萬,營業額下降但應收款上升,存貨有所下降,銀行貸款 上升,且全為即期款項,經營平平。


由此可見,公司 帳目確實有一些問存在,集資所得亦因在關連交易及還債等已花光,所以存在賣殼之念,明天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2

風電概念可靠嗎(3)?-銀河半導體(527)


(5)


上文談及公司業績不佳,上市集資的資金也接近用光,所以心存賣殼之念。在2008年公司亦有一個賣殼嘗試,但其後因股市不振終止。。


在2008年6月,公司向宋立宣佈購入豪領有限公司,其持有青島永信置業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2億元。付款方法如下:


(1)3,400萬以每股42.5仙發行8,000萬股支付。


(2)其餘8,600萬以承兌票據支付,年息3%。


公司可選擇以現金及新股支付承兌票據。換股價每股1元。該票據以其持有青島永信置業有限公司90%股權的盈利保證作掛勾,2008年及2009年盈利保證分別為2,400萬人民幣及5,200萬,不足數以此數乘以持有青島永信置業有限公司的90%股權再乘以5.56補償之,惟虧損則當盈利為0計算。


若盈利達成,則全數發行予宋立,若不足數,則先抵扣,惟不得超逾承兌票據的金額8,600萬。


若新股發行及承兌票據全數以新股兌換,則宋立先生持有1.16億股,佔擴大後股本5.16億股的29.33%,恰巧未突破30%的全購界線。


為甚麼可以青島永信需要借殼上市?從以下可得出原因


(6)

公告稱,其持有三項物業項目,其資料如下:


青島永信主要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從事房地產發展業務。青島永信已發展或將發展下列項目:
1) 名門世家
名門世家為於二零零六年九月落成的住宅項目。該項目包括兩幅相鄰的地盤面積約為102,000平方米的土地及857個總建築面積約為98,000平方米的住宅單位。


於二零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857個可供銷售單位中已有822個單位已售出。名門世家物業的土地使用權已獲授出,年期為70年,分別於二零七二年六月十二日及二零七三年十二月八日屆滿。於本公佈刊發日期,名門世家物業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已悉數支付。


2) 新都
新都物業包括包括一幅地盤面積約為45,600平方米的土地及於本公佈日期仍在建的14處住宅樓宇。新都的發展計劃預計將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落成。於落成後,新都的總建築面積將約達70,100平方米,包括住宅單位約58,800平方米、泊車位約5,500平方米及貯存室約5,800平方米。於本公佈刊發日期,新都物業於二零零八年首季展開預售。於二零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698個可供銷售單位中已有620個單位已售出。新都物業的土地使用權已獲授出作住宅用途,年期為70年,於二零七七年十一月五日屆滿。於本公佈刊發日期,新都物業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已悉數支付。


3) 城陽項目
城陽項目物業包括一幅地盤面積約為146,000平方米的土地,計劃用於發展各類住宅及配套商業樓宇。城陽項目物業預計於二零一零年下半年竣工,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215,200平方米。於本公佈刊發日期,城陽項目物業均尚未售出。城陽項目的土地使用權已獲授出作住宅及商業用途,年期分別為50年及40年。


於本公佈日期,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總額約人民幣75,083,000元(相當於約84,363,000港元)中約人民幣25,000,000元(相當於約28,090,000港元)已支付。青島永信擬透過內部資源及/或銀行借款籌集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餘額約人民幣50,083,000元(相當於約56,273,000港元)。


由於需發展城陽項目,青島永信將其註冊資本增至49,800,000美元(相當於388,440,000港元),其中44,820,000美元(相當於349,596,000港元)由Smart Advanced出資而4,980,000美元(相當於38,844,000港元)由青島遠山投資有限公司出資。


當時,青島遠山投資有限公司已合共支付4,980,000美元(相當於38,844,000港元),作為其對註冊資本的出資,而Smart Advanced已合共支付3,015,900美元(相當於23,524,020港元)作為其對註冊資本的部分出資。


貿易經濟合作局的批文所示,Smart Advanced或Caking(視情況而定)須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之前再支付41,804,100美元(相當於326,071,980港元)的註冊資本出資額。


作為股份轉讓協議的先決條件,Smart Advanced或Caking(視情況而定)須於二零零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前再支付8,360,820美元(相當於65,214,396港元)的註冊資本出資額。董事擬藉著本集團內部資源及/或股本融資及/或債務融資,為33,443,280美元(相當於260,857,584港元)的資金承擔進行融資。


由此可見看到,青島永信仍需約3億元進行增加資本,所以有一定的資金需求,故此需要香港上市公司集資平台去協助發展計劃,今晚回來再拆局,驗證上市公司資金是否足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0

風電概念可靠嗎(4)?-銀河半導體 (527)


(7)


根據後期發佈的2008年中期報表所示,公司上半年盈利有少許增長,但經營現金流卻呈現流出190萬,投資現金流又耗去1,187萬,現金持續流出,實際上其盈利能力不甚 佳,質素也低。


其手上現金僅有約5,000萬,較去年底增加,但是主要是由銀行借貸增加造成的, 實際意義不大,況且連在8月底應付新收購青島永信增資的6,500萬也未足夠,更何況2009年底要付的約3億港元,故此必須以發行新股解決問題。


(8)


其實這局很簡單,其實是上市公司的議價能力強,亦顧及賣方的效果,列之如下:


(1)發行少量新股


-如其餘注入失敗,新股東僅成為小股東,並無損害原股東的大股東地位,還可以多賣殼一次,新概念使股價上升,也可償還新股東債項,然後祕密還原也可。


(2)票據可換高價新股,全部行使只佔不足30%


-這項亦是上市公司監察新大股東表現的方法,如全部按程序進行,最後也會以以高價發新股給他,逐步成為大股東,因持股少於30%,避免全部收購,減低新主資金成本。


發行高價新股足可證明公司仍具有一定主動權,也可能為炒到此價讓舊股東退出做準備。


(3)盈利保證


- 盈利保證其實今次較為公允,買入的資產價格較低,但有較高的保證盈利,足證此應有利新舊股東,製造概念,使股價上升,營造有利情況讓舊股東退出。


-但保證限於票據金額,則使新股東在不能達成業績後,不會受到損失,還拿得部分新股,沽出以盤活其他資產用途,也保障了新股東的權益。


(4)需要資金


-因未來需要資金,故需發行新股,導致原股東股權攤薄,新主亦可透過代名人認購部分新股逐步控制上市公司。


所以這是一項精心設計的收購,也可見財技做起來其實是一種藝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0

風電概念可靠嗎(5)?-銀河半導體 (527)


(9)


在上篇談及那次交易,最終還是不成功,雖然已經出了通函,供股東審閱,並交付給股東通過,但最後因市場情況欠佳,不能取得資金去發展,故未能成功集資為青島永信這個計劃發展,故計劃在2008年9月告吹。在終止公告中稱:


訂立終止契約的理由為(其中包括)賣方及擔保人已獲悉買方無力履行下述先決條件。賣方及擔保人並無通知董事會有關其未能履行該先決條件的理由。董事會認為不能豁免該先決條件, 因董事會認為, 該為數3,593,783美元(相等於約28,031,156港元)的青島永信註冊資本應由俊開或凱金(按:是賣方的公司)(視情況而定)支付, 若豁免該先決條件,本公司須支付該款項,此乃不符合本公司及本公司股東的最佳利益。


根據股份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收購事項須待多項先決條件達成後方告完成,包括但不限於,合資格中國核數師事務所於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或之前發出驗資報告或其他證明, 確認青島永信的繳足註冊資本不少於13,684,720美元(相等於106,740,816港元),其中俊開或凱金(視情況而定)已注入不少於11,376,720美元(相等於88,738,416港元),而繳足註冊資本的注資符合中國規則及規例以及青島永信的章程細則。


其後公司沉寂一年多,市況開始好轉,始有動作發生。


(10)


在2009年10月,公司更換核數師,由著名出問題的陳葉馮轉至國衛。雖可能公司的帳目大有問題,但因未到年結,故機會較低,所以相信應是新主為對公司的情況作一瞭解,故此要求轉換核數師。


在2009年11月,公司配售8,000萬新股,每股45仙,配售代理恰巧又是前交易的財顧招商證券,1個月後,配售完成,這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如何能吸引3,600萬的資金,加上此交易和前次賣殼財顧有點相似,故相信是賣殼的部署。


其後幾個月,股價不停上升,由約40仙水平,升至接近2元,直到公司停牌,究竟公司賣殼的資產何如? 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72

趨勢篇 鐵路連結內需消費 垃圾處理帶動環保概念 跟著股神巴菲特 穩賺長線財


2010-05-10  今周刊





頂著投資大師的光環,巴菲特的一舉一動,都是市場關注、研究的焦點。

每年二月,波克夏公布的財報,就可能隱含未來的投資大方向。

以近期巴菲特的動作來看,鐵路所帶來的消費熱潮,及垃圾處理相關概念,將是未來投資獲利的機會。

撰文‧陳致傑

對於巴菲特迷來說,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每年固定五月初召開的年度股東會,是不可錯過的「嘉年華」;但對廣大投資者而言,股東會前出爐的財報,才是最引頸翹望的。

每年二月,波克夏會公布去年度財務報告,其對全球經濟的描述及投資組合中異動的股票,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觀察二○○九年出具的財報內容,加上近期美國新 屋開工、新屋銷售、成屋銷售數字出現回溫,可以看出巴菲特看好美國房地產市場將在一一年邁向復甦。

四月底,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巴菲特已經感受到全球景氣正在快速復甦,主因是他所投資的以色列「伊斯卡金屬切削集團」(IMC),銷 售數字正飛快成長。

生產面上游業績飛漲

判斷全球景氣快速復甦

IMC創立於一九五二年,總部設於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區的泰芬工業區,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精密金屬切削刀具與切削技術供應商,生產各種碳化鎢刀片、鎢鋼銑刀 及刀把,被廣泛應用在生產飛機、汽車,以及許多需要金屬切削的產品組裝線,此番巴菲特由生產面上游需求來判斷景氣前景的言論,備受市場關注。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除了看公司的基本面,還看人們長期的需求趨勢。例如從一年半前投資比亞迪,就顯示他看好未來電動車市場,在高油價及環保趨勢下,會有亮 眼表現。波克夏的年度財報也顯示截至○九年底,其投資比亞迪的投報率高達七五六%,造成中國境內掀起了一股「巴菲特熱」的光環效應。

去年十一月,耗資四四○億美元收購的全美第二大鐵路營運商柏靈頓北方鐵路公司(BNSF),則是巴菲特四十年來最大的投資案。三年前,由於經濟衰退導致零 售商不再訂貨、汽車製造商不再運送汽車、房屋建商不再購買木材建造房子,柏靈頓北方鐵路公司許多火車都閒置在鐵道上。

然而,這情況隨著景氣復甦帶動鐵路運輸量後,已不再復見。從巴菲特如此大手筆的動作可以知道,高油價現象短期並不會改變,鐵路運輸相對於航運和海運,具有 一定的成本優勢。

﹁惦惦吃三碗公﹂

公用事業股投資報酬率勝出事實上,鐵路因屬於公用事業股,投資報酬率一向不會太高,比不上其他熱門類股,巴菲特出手買下柏靈頓北方鐵路,一度引發市場好 奇;不過,長期而言,公用事業股其實比熱門股投資報酬率還高。

像台股裡的公用事業股︱︱欣天然,主要業務是提供天然氣,○九年底以還原權息值後計算,股價是二十五.五元,與二○○○年還原權息值後股價十一.九六元相 比,累積報酬率為一一三.二一%,年化報酬率則是七.八七%。而同一時間的台積電,累積報酬率為二三.二七%,年化報酬率只有二.一二%,可以看出公用事 業股在經歷科技泡沫與金融海嘯後的報酬率,居然比人們印象中的熱門類股好上許多。

因此,復華投信總經理楊智淵認為,巴菲特購買鐵路股,符合他一貫的價值型投資風格,雖然沒有如科技股一般的高成長特性,但不管未來經濟情況或個股獲利情況 如何,對外傳計畫交棒的巴菲特來說,此次大筆投資鐵路股,算是合理的防禦性投資,也隱含景氣回升帶來的成長潛力。

如果台灣投資人要複製這樣的經驗,中國是值得注意的方向。近年來,中國在內需和外銷雙引擎的帶動下,鐵路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隨著高鐵網絡「四縱四橫」八大 交通網的建設,產品運輸到歐洲、東南亞及其他東協國家,甚至到台灣、美國的時間與成本都可大幅下降。

由於交通日漸便捷,中國不僅吸引全球各大企業,到內地城市設立生產基地與研發中心,運輸速度的縮短,也帶動以往比較不受重視的二、三、四級城市的發展。這 使得食品、觀光、百貨等產業直接受惠,在中國布局有成的百腦匯、寶島科、麗嬰房、大潤發等中國概念股,業績也跟著水漲船高,長線看好。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指出,受到巴菲特光環效應,以及中國鐵路未來客貨分離,所產生鐵路物流的便利影響,第一家在上證A股上市的鐵路公司鐵龍物流,股價從 巴菲特去年十一月收購柏靈頓北方鐵路時的人民幣七.五元,一路漲到今年四月底收盤價十三.四六元,漲幅接近八成。

除了鐵路,巴菲特今年四月初也大筆買進垃圾處理公司Republic Service Group的股票,投資理由很有趣,他認為目前美國的固體廢棄物,每人平均產生量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此項投資再次顯示巴菲特對環保需求趨勢的重視,只要 人類文明發展越進步,對於相關議題就會越加關注。

重視環保需求趨勢

經濟成長必伴隨廢棄物

購買消息一出,也造成中國相關垃圾處理與環保概念族群股價連番上漲,例如華光股份、合家資源、菲達環保、南海發展等,尤其中國的垃圾處理與環保議題一直深 受關注,因此只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成長,廢棄物處理就存在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毛仁傑表示,在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下,未來垃圾處理,像廢紙、紙漿廢水、電子廢棄物或水資源保護等環保概念股將長線看好,投資人可透過購買具有全球布局、 規模大的相關個股,或投資如﹁綠能基金﹂、﹁水資源基金﹂來參與這波趨勢。

現今投資人一窩蜂地追求複雜的投資商品,巴菲特日前給股東的公開信中提到:「我只想知道我將喪生於何處,那麼我就絕不會去那個地方。」其背後意涵值得深入 思考。

簡單來說,巴菲特就是把握高確定性的機會,盡可能規避投資中不確定性因素的風險,只要專注於投資高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配發高額現金股息、在產業中 具獨占性或不可取代性地位的公司,就能賺進億萬財富。這樣的投資哲學也是許許多多價值投資者追隨仿效的目標,但卻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 下去。

穩賺數倍的智慧——波克夏海瑟威最新投資報酬率

公司 股數 占該公司

股數(%) 購買成本

(百萬美元) 目前市值

(百萬美元) 損益

(%)

寶僑(P&G) 83,128,411 2.9 533 5,040 846 可口可樂(Coco Cola) 200,000,000 8.6 1,299 11,400 778 比亞迪(BYD) 225,000,000 9.9 232 1,986 756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151,610,700 12.7 1,287 6,143 377 韓國浦項鋼鐵(POSCO) 3,947,554 5.2 768 2,092 172 富國銀行(Wells Fargo) 334,235,585 6.5 7,394 9,021 22 特易購(Tesco) 234,247,373 3.0 1,367 1,620 19 沃爾瑪(Wal-Mart) 39,037,142 1.0 1,893 2,087 10 嬌生(Johnson & Johnson) 28,530,467 1.0 1,724 1,838 7

賽諾菲安萬特藥廠

(Sanofi-Aventis) 25,108,967 1.9 2,027 1,979 -2 卡夫食品(Kraft Foods) 130,272,500 8.8 4,330 3,541 -18 美國合眾銀行(U. S. Bancorp) 76,633,426 4.0 2,371 1,725 -27 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 37,711,330 2.5 2,741 1,926 -30 註:僅列出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股票 資料來源:2010/02公布的2009年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