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逸影視三度沖刺IPO終獲批 市場份額卻早已跌出前五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7/1145860.html

原標題:金逸影視三度沖刺IPO終獲批

曾經兩度沖刺IPO未果的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逸影視”),於9月5日再次上會接受審核,終於拿到了中國證監會的一紙批文。

根據金逸影視的上市計劃,此次金逸影視計劃登陸深交所並募集8.1億元,向社會公開發行4200萬股普通股,所籌資金將用於在全國投資建設40家影院,這意味著金逸影視將發力擴大自身的市場規模。

其實早在2012年,金逸影視就已開始籌備上市,但當時因中國證監會暫停IPO,使得金逸影視的上市計劃被迫擱淺。隨後在2014年,金逸影視再次向中國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重啟上市計劃,在上會前夜,金逸影視卻被武漢國資委指責招股書失實,稱金逸影視在招股說明書中反映武漢國資委的消費情況嚴重失實,最終金逸影視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被證監會取消了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如今終於獲準上市,卻已時過境遷。面對市場的劇變,金逸影視市場份額早已跌出全國前五,凈利潤也明顯下滑。據金逸影視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2013年,金逸影視的資產負債率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分別達到78.79%、80.68%和78%,同時凈利潤率也逐年下滑。盡管此後金逸影視並未更新招股說明書,但據深圳瑞和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透露的信息發現,金逸影視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出現下降,其中2016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1.56億元和1.96億元,較2015年分別減少1.69億元和0.51億元。此外,據藝恩智庫的數據顯示,2014-2016年,金逸院線在全國的排名也從第五位下降至第七位。

值得註意的是,金逸影視旗下的影院還面臨著管理問題。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官網曝光臺顯示,僅2016年金逸影視旗下便有2家影院違規使用“雙系統”售票,長期偷漏瞞報票房收入;1家影院在放映分賬影片期間不正確使用售票系統,瞞報票房收入而被通報。

目前金逸影視仍想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擴張的速度顯然不及其他院線。據金逸影視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金逸影視共有185家影院,其中有114家自營影院以及71家加盟影院。而據藝恩網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金逸影視自營影院數量為136家,這意味著在這兩年的時間里,金逸影視自營影院的數量僅增長了22家。觀察其他院線的影院增長速度可以發現,南方新幹線、大地院線和上海聯合院線,同一時間階段里,影院數量分別增長了184家、177家和136家。

據悉,為了形成更大的市場競爭力,金逸影視也制定了差異化發展路線,並曾在去年12月時公開表示,正在進行品牌升級,以及旗下20家自營品牌高端影院的建設計劃,五六線城市也成為該公司未來布局的戰略方向。但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二三線城市在成為票倉城市前就經歷了很長的培育期,早期布局該地區影院的公司也是在近幾年才逐漸收回成本,金逸影視若想開拓五六線城市,要做好長期無法盈利的準備,並可能會面臨消費力不足、觀影習慣待培養等情況。

“對於金逸影視而言,若能實現上市,意味著能夠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強化資金實力並借助上市這一契機提升自身品牌,減弱以往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院線分析師賈欣然認為,“但這也只是其中一方面,金逸影視若要提振業績,實現長久穩定的發展,還需要在商業模式、業務架構等層面進行完善,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64

趙薇夫婦被市場禁入五年,背後金主早已出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0/165931.shtml

趙薇夫婦被市場禁入五年,背後金主早已出事?
野馬財經 野馬財經

趙薇夫婦被市場禁入五年,背後金主早已出事?

證監會一記重拳,趙薇夫婦被禁5年!

來源 | 野馬財經(ID:YMCJ8686)

作者 |  高遠山

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600576.SH)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告知書顯示,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5

消息發出後,業內一片嘩然,懸而未決的處罰正式落地,祥源文化未來將何去何從,趙薇夫婦這5年還能去哪玩“空手道”的戲碼……

揭秘背後金主

2016年12月,萬家文化曾將29.14%的股權轉讓給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作價30.6億元。 趙薇想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本就惹人註目,當然也惹來了上交所有關資金來源的問詢。

當1月12日回複上交所稱“30.6億資金全部來自借款”時,便埋下了被調查的種子,空手套白狼的質疑不絕於耳。

公告披露稱,趙薇持股95%的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的30.6億資金來源為:關聯方借款為6000萬;作為第三方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西藏銀必信公司”)提供15億元借款,期限為3年,借款約定利率年化10%,擔保為趙薇個人信用;另有15億元借款來自金融機構,通過股票質押融資。

1

野馬財經(微信公眾號YMCJ8686)註意到,真正幫助趙薇出資收購萬家文化的“大哥”並不是一向與格格交好的馬雲,而是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特貓肉系。

提供了15億借款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上海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銀必信)在2016年2月26日更名而來,秦博為法人代表以及實際控制人。

上海銀必信於2014年曾增資擴股,野馬財經追溯新晉的股東深圳東升崢嶸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傑勝宏圖科技有限公司後發現,這兩家公司背後仍是秦博;16年11月,股權再次變更,變成西藏銀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一家投資,只有秦博沒變 。

實際上,在更名前,上海銀必信也是一家為特貓肉系鞍前馬後效力的公司。

2015年6月,上海銀必信公司曾參與上市公司聖萊達(002473.SZ)股權收購。而一同參與該次股權收購的還有特貓肉旗下信托平臺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據聖萊達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董事會從未見過秦博出席,溝通事情均是與特貓肉系專業的管理團隊溝通,秦博不管什麽事。和特貓肉系內部很多掛名在臺前出現的法人代表類似,也許註冊公司時只是提供了一個身份證,並不掌控公司。”

6000萬自有資金撬動了30.6億,杠桿比例高達51倍,趙薇這出“空手道”耍得雖好,但也沒能逃過證監會的火眼金睛,早在今年2月28日,萬家文化便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隨後交易終止,交易雙方均未追究責任,但證監會的調查卻未停止。

大半年過去,調查結果塵埃落定:龍薇傳媒的高杠桿收購、披露信息失實等行為造成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引起市場和媒體高度關註,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1510285460(1)

告知書中顯示,龍薇傳媒在收購前一個月成立,200萬的註冊資本都未實繳到位,財務指標都為零,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並購,且收購期間未進行資金的充分籌備。調查的結果來看,龍薇傳媒在既未拿下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批,也沒準時拿到銀必信借款的情況下,未如實披露,采取高杠桿收購方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這場因“錢”而生的鬧劇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踏實點,要啥自行車……

接盤俠——祥源文化的未來何去何從?

雖然這場收購最終未果,萬家文化仍沒擺脫易主的命運,在經歷過多位資本玩家的調戲之後,萬家文化最終的結婚對象變成一位實業家,2017年8月,祥源控股入了洞房。

萬家文化此前屢次被金融資本染指還屢次失敗,又被趙薇的收購搞得人盡皆知,從宣布祥源控股入主之後,市場報以漲停來看,投資者的胃口已經被吊的高高的。

在北京某投資公司擔任高管的何婧對野馬財經分析稱,相比明星資本的玩法運作,一家擁有實業資產的集團進入,對近些年來頻頻賣殼的萬家文化來說,無疑釋放的是一個利好的信號。

萬家文化在資本市場上多以“概念炒作”的形象示人,在長達13年的上市時間里,主營業務屢次更換,並購重組不斷,入主的資本玩家此起彼伏。

當時祥源控股入主時,市場上評論其“撿個大便宜”聲音不絕於耳,畢竟與趙薇時期的股權轉讓價格相比,轉讓價格掉了近一半,可事到如今,卻不得不背上萬家文化明星效應遺留的“黑鍋”。

此前趙薇等人的高杠桿收購雖未成功,可對上市公司的不利影響卻並未消除,盡管業績持續向好,三季報顯示2017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1%,但股價卻一瀉千里,從年初的高點23元/股降至9.32元/股(11月9日收盤價),小股東們要哭暈在廁所,有維權律師指出,受損投資者可以要求祥源文化及趙薇等虛假陳述行為人承擔相應責任,據稱,現在已經有律所率先就此事開展股民索賠預登記。

也不知,這份“舊罪”卸下之後,新的實控人能否帶著祥源文化走上正常的發展道路,畢竟這麽多次資本運作下來,吃虧的除了“活該”的明星,還有眾多翹首以盼的小股東……

趙薇夫婦 處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79

網易告YY侵權3年後一審勝訴 遊戲與直播格局早已物是人非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0/1163322.html

6_.thumb_head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耗時三年之久的網易訴YY遊戲直播侵權案終於有了結果。11月13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華多公司(YY直播運營主體)停止通過網絡傳播《夢幻西遊》或《夢幻西遊2》的遊戲畫面,並賠償網易公司經濟損失2000萬元。

不過,案件背後的利益糾葛或許沒有這麽簡單。相關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YY其實不僅僅是單純的播夢幻西遊,而是通過別的方式挖這些大人民幣玩家(業內稱“大R”)在他的平臺上消費,網易必須還手。同時記者梳理發現,起訴背後或存在網易為旗下直播平臺爭取利益。

起訴了YY直播,但網易並不排斥直播。對於網易來說,直播仍是推廣旗下遊戲的重要渠道。一位歡聚時代高管表示已經接到網易遊戲部門的要求,希望不要下架網易相關的遊戲。也有業內認為,由於起訴是3年前的行為,對如今的導向性仍需觀察。

網易起訴的真實意圖

在本案件當中,雙方爭論的焦點是遊戲直播的版權歸屬問題。網易認為《夢幻西遊》屬計算機軟件作品,遊戲運行過程呈現的連續畫面屬於類似攝制電影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被告竊取其原創成果,損害了其合法權利;而YY則辯稱,網易公司並非權利人,涉案電子遊戲的直播畫面是玩家遊戲時即時操控所得,而且遊戲直播是在網絡環境下的個人學習、研究和欣賞,屬於個人合理使用。

最終,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認為,YY侵害了網易公司對其遊戲畫面作為類電影作品之著作權,判決YY直播停止通過網絡傳播遊戲畫面,並賠償網易經濟損失2000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從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回答和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遊戲用戶之爭是最初網易選擇起訴的重要原因。此前,丁磊在提到為何起訴YY侵犯《夢幻西遊》知識產權時表示,YY在直播網易《夢幻西遊》的時候,不僅插播大量廣告,而且還通過廣告將觀看《夢幻西遊》直播的用戶導流到一個網頁遊戲上。網易認為,該款遊戲質量差,傷害到了喜歡《夢幻西遊》的用戶。但由於交涉未果,於是啟動了起訴程序。

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進一步指出,《夢幻西遊》是一款生命周期非常長的傳統回合制遊戲,“大R”用戶高度集中且對網易整個公司的收入貢獻極為可觀 ,類似傳奇之於盛大。當初YY其實不僅僅是單純的播夢幻西遊,而是通過別的方式挖這些大R在他的平臺上消費,所以網易必須還手,而還手的方式就是版權限制。

而值得註意的是,從2014年起訴前後雙方發布的公告顯示,網易的目的並沒有那麽“單純”。2014年9月,YY直播運營團隊發布公告禁止YY直播平臺主播及公會在其他平臺有直播行為。此後,有YY女主播到網易CC直播演出,YY再發禁令,而網易針鋒相對曬出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招募聲明。同年11月,網易發出公告表示,期間歡聚時代(YY直播和虎牙直播母公司)從未獲得過網易公司關於直播的任何授權。不難猜測,網易收回直播權的行為也是在為自己的CC直播平臺吸引玩家。

歡聚時代高管:將上訴

然而三年之後網易的直播平臺並沒有進入到國內一線梯隊,行業環境也已經發生變化,遊戲直播成為了直播行業的新風口。歡聚時代董事長兼代理CEO李學淩也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認為當前的判決結果與目前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如果說三年前,直播行業更像是遊戲產業的周邊行業;三年後,直播行業已經變成遊戲行業核心戰略的一環。”

該案一審判決結後,版權的風險對以遊戲語音起家的YY影響有多大?根據歡聚時代發布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凈營收為人民幣30.92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0%,主要得益於流媒體直播服務營收的增長。第三季度流媒體直播服務營收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4%,至人民幣28.716億元,其中來自於YY直播部門的流媒體直播業務營收為23.192億元,來自於虎牙部門的流媒體直播業務營收5.524億元,YY直播和虎牙為媒體直播服務營收的大幅增長做出了貢獻。

從以上財務數據可以看出流媒體直播服務對於歡聚時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過此次訴訟案件一審判決結果並沒有影響到歡聚時代的股價。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歡聚時代股價大漲破100美元,截至發稿,市值達到67.20億美元。

“YY起家雖然是靠YY語音,但是YY直播已經成為一個綜合類的直播平臺,不再單純靠遊戲輸血。”互聯網產業觀察家張書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一審判決對於YY的影響並不大。

速途網遊戲事業部總經理王佩進一步指出,當下直播平臺百花齊放也是因為每個直播平臺定位有差異、內容側重,擁有自己的獨家資源,比如說主播等。

不過一直以來,遊戲廠商和遊戲直播平臺都是夥伴關系而非敵人,遊戲直播對於中國遊戲的發展,對於遊戲品牌的推廣、傳播和用戶教育也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李學淩看來,目前遊戲行業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從以前的自己遊戲發展到遊戲電競,下個階段可能更像電視綜藝,“超過10倍的用戶,實際是以看綜藝的心態來看遊戲的直播反饋。”在他看來,“今天是遊戲行業的研發公司更需要直播支持的時候。”

在上述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虎牙直播CEO董榮傑表示,公司會積極上訴,也希望二審法院根據遊戲直播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做出公正的判決。董榮傑還表示,已經接到網易遊戲部門的要求,希望不要下架網易相關的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80

原來紅黃藍的高管早已洞穿了一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7/166171.shtml

原來紅黃藍的高管早已洞穿了一切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原來紅黃藍的高管早已洞穿了一切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那些聰明人,做錯了過程,卻總可以說對結果。

作者 | 林默

授權轉載 | 花兒街參考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以後紅黃藍也不好雇傭便宜勞動力了。

幾年前,我還在雜誌社做商業記者的時候,采訪了一位商業大佬,當時他的公司因為一些負面新聞,正在美股被做空。

我問他“面對這些風浪,作為一家公司的領軍人物,最重要的是什麽”。

他想了想說“是洞穿禍福的眼光”。

幾年後,當年那些負面傳聞背後的真相依舊撲朔。但是這也不重要了,因為人們早就把這一切忘得幹幹凈凈。

在警方公布對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調查結果的24小時前,紅黃藍開了個投資者電話會,公司CFO魏萍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回應說“警方的調查最壞的結果將是,這次的事件會被認定為一起獨立的,紅黃藍旗下一個項目的員工做了壞事”。

她對這個最壞的結果,預測的十分精準。

平安北京昨晚發布的調查結果說,涉事幼兒園教師劉某某(女,22歲,河北省人)因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微信圖片_20171127101802

這樣“獨立的壞事”,僅在公開媒體的報道中,紅黃藍就“獨立”發生過三次。

2015年11月,吉林省四平市“紅黃藍”幼兒園被曝出虐童醜聞,4名教師多次用紮刺、恐嚇等手段虐待被監護幼兒。

2016年10月26日,四平市鐵西區法院判處四名被告人二年六個月至二年十個月刑期。

微信圖片_20171127101808

面對這樣的刑期,有兩位被告都覺得處罰的重了,她們提起了上訴。二審的結果是,維持原判。

2017年4月,網絡上流傳出一段幼兒園老師推搡、踢打孩子的視頻。曝出的其中一段視頻顯示,孩子們在上課時一老師突然走到其中一名孩子身後,用腳踢孩子後背。據北京青年報的報道,該視頻的涉事幼兒園為紅黃藍幼兒園大紅門分園。

那次事件後,紅黃藍的表態是,“對於此次大紅門村辦委托管理幼兒園暴露出的管理問題,我們一定深刻反思,認真整改,依法處理”。

在道歉聲明中的“深刻反思、認證整改”7個月後,級別升級的虐童事件再現北京。

但這些都被定義為“獨立的壞事”,與紅黃藍迅速擴張的加盟模式無關——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直營幼兒園數分別為50、62和77個,而同一時期,加盟幼兒園的數量分別為66、111和162個。截止2017年6月30日,加盟幼兒園的數量為175個。而加盟親子園則增長更快:2014年為487個,此後兩年分別為597個、772個,2017年年中為845個。

微信圖片_20171127101814

加盟幼兒園的增長速度遠高於直營園,因為主打愛心文化“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紅黃藍,憑借其被信任的品牌價值,高大上的硬件標準,可以向加盟商收取遠高於同行水平的加盟費和管理費、教師培訓費、教育用品采購費palapala。

這些壞事是“獨立的”,與紅黃藍對老師的篩選無關;與幼師每天要與數十個熊孩子打交道,每個月收入卻不及一名孩子單月的學費,可能引發的心理失衡無關。

壞事是獨立的,是個體的,是要與這個上市公司賺錢的故事切裂因果的。

這個故事最憂桑的結果,不是紅黃藍自己將其定義為獨立的壞事,是今天憤懣的人群,早晚要催眠自己,這只是件獨立的壞事。

我的一個朋友,每天都把孩子送到紅黃藍幼兒園,包括事件發生之後的每一天。

我問她,會換一家幼兒園嗎?她苦笑說,“當時花那麽多錢買這套房子,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旁邊有紅黃藍。換又能換到哪兒去”。

只能選擇原諒她,因為不原諒你還能做什麽呢?

有業內人士預測說,在出了這樣的事情之後,北京幼兒園的準入肯定會再收緊,新開幼兒園會很難。

在趣店羅敏回應一切後,監管政策的變化,讓現金貸行業整體陷入了重大的不確定性。有意思的是,率先抱到了螞蟻金服的大腿、上市融資的趣店,註定會成為在監管政策變化後,可轉圜空間最大的一家。他惹起的這次禍端,讓他的同行更加難受。

而燃起了萬里烽火的紅黃藍,可能面對的是一個更寬松的競爭環境。

微信圖片_20171127101821

在即將到來的明天,你們會看到,家長們堵著車,在忐忑中自求多福,依然把孩子繼續送進紅黃藍。不過北京的家長可以放心一點兒,畢竟北京以後不太能找到,工資那麽低的外地人來工作了。

在一年半載後,你們會看到,這家公司營收並沒有大幅下滑。它的股價終會伴隨著人類的遺忘曲線,走回曾經的高點。

至於那位準確預測了“警方的調查最壞的結果將是,這次的事件會被認定為一起獨立的,紅黃藍旗下一個項目的員工做了壞事”的公司CFO魏萍,她的職業生涯,曾服務過新東方、正保遠程教育、紅黃藍這三家教育行業公司的上市歷程,她也許可以因為陪伴這家公司度過了危機,刷出新的職業高點。

在斷定了這是個獨立的壞事時,紅黃藍還宣布了5000萬美金的公司股票回購計劃。對於這個故事能不能繼續賺錢,作為商人的她們確實有“洞穿禍福的眼光”。

微信圖片_20171127101826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那些聰明人,做錯了過程,卻總可以說對結果。

紅黃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82

蘋影話:《爸媽不在家》 爸媽早已不在家 仰止

1 : GS(14)@2013-11-30 16:22: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1128/18527049

                自從我好聽叫做退休,實際上是被炒之後,時間多到用不完,以前沒看過的景象,現在天天見,其中之一是那些印傭和菲傭帶着她們的少主返學放學,我便在電梯裏遇到不少。這些外籍女傭大部份對這些大小姐大公子都不錯,但我已不只一次聽到他們說的英文有非常重的印尼味和菲味。我總覺得奇怪,香港的父母這麼嚴格,為甚麼可以忍受這些口音?其實早在二十年前,香港的父母早已不在家,將養兒子的責任非常放心地交給工人。當然,並不是說父母都在家,那個家庭便會好,兒女的學習便正常。我的父母就在家,卻每天都在吵鬧,難怪製造了我這麼一個神經病的人。
陳哲藝將新加坡的某些社會現象反映出來,而又拍得全不煽情。表面平淡的手法非常順暢,主要四個演員:父親陳天文,母親楊雁雁,兒子許家樂,還有菲傭Angeli Bayani真是演得出色,令這部寫實化的電影帶來更真實的面貌。重要的是影片拍得十分溫和,沒有因為父親的角色沒工作了而胡亂打罵小孩;那個小孩也不是甚麼真正的壞份子,至於母親即使看到兒子和傭人的感情比自己好,也沒有過於反感。這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性格,他們只是想把家庭搞好,想兒女有好的成長,而在這個經濟不景的年代,一個人工作收入又不能負擔整個家庭的花費,於是兩個人出外工作下,被迫將子女交給傭人來照顧也是無可奈何。
不錯,就正如《過界》背後有一份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爸媽不在家》雖然沒有那麼明顯,最低限度那個家庭不是由貴族變成一無所有。
家樂問Terry為甚麼自己的孩子不去照顧,要來照顧別人的孩子?Terry的答案也夠反諷:為甚麼你的父母讓一個陌生人照顧自己的孩子?這便是這個世界的現實。馬克思說經濟是下層建築當然還有其他深意,但資本主義的基本結構便是這個樣子,《爸媽不在家》那個家庭和菲傭就是這樣走過了他們人生的一小段路,是現代社會的自然景象。
撰文:仰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17

Model喜嫁準警察婚後驚揭老公早已婚

1 : GS(14)@2016-04-13 17:05:28

河南周口一名曾奪得模特兒大賽獎項的女子,日前發帖實名舉報其丈夫、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準警官王國楝重婚。蘇州市公安局紀委前日證實,市公安局紀委正調查此事,市公安局直屬分局也已正式受理此案,正在偵查中。據《法制晚報》報道,該女子名朱銘坤,曾於2008年在洛陽參加過河南省模特大賽並獲得第二名,目前經營服裝生意。朱表示,自己與王國楝於2012年農曆正月初五經媒人介紹相識,2014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河南周口項城王國棟家中舉行婚禮,在蓮花酒樓設宴,當時出席的有雙方父母、王國棟親屬及她的兩個嫂嫂。不過,好景不常,去年農曆正月二十六,她聽聞王國棟已經有妻子,且在2012年8月份就已在蘇州市吳中區民政局登記結婚。今年正月二十六日,她聘請律師陪她一起到該民政局調查,發現王國棟確是已婚狀態。「至此,我才知道,王國棟欺騙媒人,欺騙我,在已經與他人辦理結婚證並且沒有離婚的情況下又與我舉行婚禮,並公開以夫妻名義進行生活居住,他已構成重婚罪。我希望能夠嚴肅處理王國棟,開除黨籍,王國棟作為一名黨員,知法犯法,玩弄女性,希望王國棟受到法律應有的懲罰,還我公道!」同時,朱銘坤指,王國棟已於2015年轉業分配到蘇州市公安局待崗。她於上周五(8日)前往蘇州市公安局報案。今日上午,蘇州市公安局紀委表示,上周五已受理此案,並對舉報人進行了筆錄,現正調查王國棟涉嫌重婚一案。同時,蘇州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刑偵部門還向朱銘坤出具了《蘇直公(刑)受案字【2016】01號》受案回執,此案已進入偵查程序。《法制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3/195694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05

李曉佳﹕證監早已不妥上市部

1 : GS(14)@2016-09-01 05:51:29

【明報專訊】上市審批改革諮詢,冷不防掀起金融圈激戰,兩陣互不相讓,看來在本月19日諮詢期結束前,還會好戲連場。這份名為《建議改善香港聯交所上市監管決策及管治架構》的諮詢文件,名義上是證監會及港交所(0388)一齊做的聯合諮詢,但至今只見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出面力挺,未見港交所出過力護航。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份諮詢文件橫空出世,是因為證監會唔妥港交所旗下負責審批上市申請的上市部,及屬於港交所系統下的上市委員會。

很多人沒察覺,原來證監會每年都會替港交所的上市條例執行情况做一次「體檢」。曉佳翻查紀錄,往年這份體檢報告都會在年底,即9月至12月之間公開。但2015年的體檢報告,竟然拖到今年6月,即遲了整整半年才公布。有人話,這份體檢遲了那麼多才面世,是因為證監會去年對港交所旗下的上市部,及上市委員會工作表現甚為不滿,於是「挑起條筋」,決定要改革上市審批程序,於是等到傾掂份諮詢文件才出台。

細看這份6月公布的體檢報告,證監會最不滿的,是上市部很多時候都自把自為,未有將富爭議性的個案交給上市委員會討論。港交所一直有個慣例,將一些有特殊原因不獲批准上市的個案,以「上市個案」的名義,在網站以不透露公司名稱的情况下公開,好讓投資銀行等中介人可以引以為鑑。

證監會在最新發表的體檢報告中說,港交所旗下的上市部在2014年共發出了8份「上市個案」,但只有1份有交給上市委員會討論,其他的都是自己決定了事。最近很多指摘證監會奪權的人,指改革會架空上市委員會,但原來上市部一早已當上市委員會「冇到」。

自把自為 未將具爭議個案轉交討論

上市部內部都是港交所的職員,他們向上市部主管負責。而上市部主管又向誰負責呢?在4年之前,還是由狄勤思(Mark Dickens)做上市科主管的時候,他的職能很清晰,就是單單監督上市科的工作,整個上市科包括他自己,要定期向上市委員會主席匯報。但自從2013年初,戴林瀚(David Graham)接替狄勤思之後,戴的職銜是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除了監督上市部之外,他同時要負責港交所內部所有監管、法律及監察職能。所以,他除了要定期向上市委員會匯報工作之外,肯定亦要向行政總裁李小加負責。

其實也難怪上市部一班職員當上市委員會「冇到」,只要大家問問有幫公司籌備上市的人都知道,28位委員,其實很多都好「hea」。證監會企業融資部執行董事何賢通早前在記者會上,被記者追問,「上市委員會有28人,但日後負責審批問題IPO的LRC(上市監管委員會)只得6人,不是28人得出的結論更好嗎?」何賢通的答覆簡直擊中上市委員會的要害,他說委員會雖然有28人,但每周出席會議的也不過是6至7人。

出席委員「車輪轉」 議決欠一致

現今上市委員會的操作是分成兩組,每個會議由其中一組、即14人開會討論。但因為委員都是跟金融市場相關的專業人士,貴人事忙,出席率偏低,有6、7人開會已算交到功課。而且今個禮拜開會的6、7人,跟下個禮拜開會的6、7人可以截然不同,得出來的結論隨時南轅北轍。現時大量內地民企申請來港上市,魚目混珠,試問這28名私務繁忙的委員又是否真的能細心洞悉真偽?證監應否走上前台「奪權」﹖可能大家首先要問到底現行的上市委員會及港交所上市部,是否能做到大眾期望的把關工夫。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54&issue=201609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822

亮說亮話:樓市早已被開鑊

1 : GS(14)@2016-10-18 08:14:04

近日最熱門話題當然是游準議員忘記列祖列宗,情願做被人侮辱的支那人。佢要做都冇辦法,但唔好要全香港市民跟她一起做,游準議員語出驚人並不是今日的事,較早前更話年輕人冇地方扑嘢。游準議員女仔之家,開口埋口講扑嘢唔係幾好,應該講開鑊,不過開鑊其實不是形容男女苟合之事,而是一個化學反應,但大家唔知道又唔出奇,因為現在的鑊不用開鑊這個程序。有老友知道浸大頒了一個化學院士給我,除了質疑校長錢大康是否瞓着覺之外,並懷疑我對化學是否略懂一二。自從浸大頒了一個化學院士給我之後,我便開始寫一本以化學原理同反應來講解樓市的書,其中之一就是「開鑊」,開鑊其實是鋼化程序,以往用的生鐵鑊在使用之前,必須要用油和韭蔥放在鑊中以高溫不斷炒,直到韭蔥變碳,新鑊變成黑色,表示完成鋼化程序。現在香港的樓市亦是一樣,三種特別印花稅以及逆周期措施,就好似韭蔥同油在新鑊以高溫不斷炒,經過五六年時間,兩款辣招都變成碳,樓市基本上亦已經鋼化,亦所謂被開鑊,雖然並不能夠說樓市是硬如鋼,但可以承受忽冷忽熱衝擊,給予政府足夠時間在樓市受到衝擊時,調整一下壓抑樓市措施,甚至推出一些挽救樓市方案,有時回想,樓市如果不被開鑊,樓價大上大落,絕非香港市民之福。



湯文亮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8/198039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19

操盤手札記:通車名單早已曝光

1 : GS(14)@2016-11-17 11:15:27

特朗普明年1月20日就坐正做美國總統,Trumponomics係咪幫到失落於全球化嘅美國人呢?據CNN攞到由特朗普團隊草擬嘅備忘錄,執政頭200日嘅大計圍繞五大原則,包括重新談判或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叫停《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叫停不公平入口、叫停不公平貿易慣例,以及追求雙邊貿易合作。特朗普贏出之後,已擺出不惜一切刺激經濟嘅姿態,大幅減稅、大搞基建,懶理財赤及通脹。喺通脹預期帶動下,美國債息急升,引發大量套息交易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造成美股上升而新興市場下跌。道指已連升七日,兼連續第四日創收市新高。美元持續強勢,美滙指數高踞100之上,相對人民幣則越跌越有。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連跌九日至6.8592,為八年來最弱,九日累跌1,101點子或1.6%。在岸價(CNY)跌破6.87,離岸價(CNH)更破6.88,低見6.8811,創紀錄新低,反映走資情況相當嚴重。人民幣貶值不利港股,因會影響海外投資者買入中資股意欲。港股受累走資及環球資金重新調配,反彈乏力。昨隨外圍高開後,尾市升幅收窄,競價時段更倒跌,收22280,跌43點,後市有回落風險。恒指牛證重貨區喺21900至21999,大戶或先質低大市殺牛。不過,市場盛傳深港通下周一開通,有望成為港股催化劑。執筆之時官方仍未有公佈,但入圍名單其實早已曝光。據講,由於入圍嘅中小型股以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為基礎,所以計算50億元市值嘅門檻,亦會參照恒指公司統計嘅12個月平均市值,唔會另行計算。中小型股指數半年檢討一次,換言之,8月中第二季季檢時嘅市值就係定案!仲唔即刻上網睇吓,新入圍嘅中小型股有成95隻!我就睇緊「男裝股」利郎(1234),此股上市以來,年年都派中期息、末期息、特別息,現價4.55元,市盈率7.75倍,股息率9.23厘,幾吸引。睇走勢圖,更呈現區域突破利好訊號,可以諗諗。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7/198360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90

區內金融市場早已實施政策

1 : GS(14)@2017-01-17 01:44:44

【明報專訊】香港雖有亞洲第一金融中心的美譽,不過原來在無紙化證券方面,早已落後於一眾亞洲市場。據本報翻查資料顯示,內地早於1994年開始推行無紙化證券,作為香港主要對手的新加坡亦於1993年實施,日本及台灣亦分別於2004年及2011年全面實行無紙化;另外澳洲及新西蘭亦均於1990年代實施相關政策,其中澳洲更於1999年強制規定;至於早在1996年推行、惟至今仍實施自願性質的英國,實際上亦已有多達85%的股票採用無紙化。

港HDR市場萎縮 削競爭力

2014年以HDR形式在港上市的迅銷(6288),其全球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岡崎健當時曾表明,迅銷原本希望以直接發行股份形式來港上市,但礙於日本已實行證券無紙化,法規所限故未能實現,並稱會觀察HDR上市後的流動性,再看情况作出適當的策略。不過,本港的HDR市場事實上正在萎縮,故若香港再不加快腳步,或會削弱本港的金融競爭力。

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表示,目前國際主要市場均已實施無紙化證券,但香港仍未銜接上,若有一日連熱門註冊地,例如開曼群島、百慕達等,均要求當地註冊的公司採用無紙化,屆時本港的新股招股市場將受到嚴重打擊,建議政府以新上市公司作為首個切入點,盡快啟動相關工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28&issue=20170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