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被黑客入侵 力陳施政失誤內媒網刊促習辭職公開信
1 :
GS(14)@2016-03-06 16:09:43■無界新聞網轉發公開信(部份內容),批評習近平集權及施政問題。
【兩會聚焦】全國兩會開幕之際,隸屬於中央網信辦系統、有新疆政府當背景的內地網上媒體,竟刊登一封以黨員身份要求黨總書記習近平辭去一切職務的公開信,信中羅列習近年執政失誤的「罪狀」,從港澳、經濟等多方面闡述他政策的失敗,又提及近來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已破壞一國兩制。文章昨已於該網媒被刪除,據稱是被黑客入侵才出現反習文章。
■習近平(中)上月到央視等三家媒體考察,要求官媒姓黨。 資料圖片
該篇題為《關於要求習近平同志辭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公開信》前日凌晨零時出現於網媒無界新聞的「一帶一路」欄目,時間剛好於周四(3日)的政協會議開幕及昨日的人大會議開幕之間。無界新聞為新疆政府有份投資的網媒,本被視為黨站立於新疆的宣傳新媒體,刊出該文章令人大感詫異。該信的上款為「習近平同志」,下款則為「忠誠的共產黨員」。文中開首就要求習辭去所有黨及國家職務,指習把權力全面集中到自己手中,直接對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造成前所未有的問題及危機。
斥沒貫徹港澳一國兩制
隨後文章開始細數習近平上任後的「罪狀」,其中包括他在港澳問題上,並沒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以致中港兩地關係進退失據,港獨勢力抬頭,亦間接令台灣民進黨在1月的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取得勝利。信中更提到銅鑼灣書店人員相繼失蹤,斥中央以不正當的手段,將李波等人帶回內地,已經直接傷害一國兩制。信中又批評習近平大搞「一言黨」,強調「媒體姓黨」,縱容宣傳機關及人民搞個人崇拜,又不准「妄議中央」,現在習近平的做法已經讓他們這些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聯想到那段日子,感到痛心,「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再也經不起新的十年浩劫。」公開信雖指習於2012年上任後打貪反腐,確令腐敗歪風有所好轉,但現在的反腐,卻只集中在權力鬥爭,令他們這些老黨員擔心,不單影響到黨,更會波及習的家人。
「一帶一路」資源錯投沒回報
筆者又指習近平在政治上削弱各政府機關的職能,甚至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職權都被影響;習通過中央財政經濟小組直接參與制訂經濟政策,卻導致股市大幅波動,令股民財產化為烏有。習大力推行的「一帶一路」更將儲備投入混亂的國家及地區,不見回報。文末指「習近平同志你不具備帶領黨和國家走向未來的能力,不適合再擔任總書記一職。」再次要求習辭去一切職務。公開信出現在無界新聞後不久,網站就被強行關閉,昨已恢復運行,但公開信則被刪除。有消息人士稱,網站是於當日凌晨時分被黑客入侵,並且上載該文章,他批評黑客選在兩會開幕的時間攻擊「用心夠險惡」。消息人士又指黑客在凌晨零時於無界新聞上傳,而海外知名網站亦於同一時間發佈,一秒不差,「配合夠默契」,他最後又稱「無界再儍也不至於發這玩意」,並稱這次被黑的結果,應該會很慘。《蘋果》記者
公開信對習指摘重點
《政治危機》‧將權力全面抓到了自己的手裏,直接決策,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問題和危機‧在處理港澳台問題上,沒有遵從鄧小平同志英明的「一國兩制」構想,進退失據,從而導致民進黨獲得台灣政權,香港獨立勢力抬頭。特別是在香港問題上,以非正常方式把香港書商帶回內地,對「一國兩制」構成了直接的傷害《經濟問題》‧你通過中央財政經濟領導小組,直接參與宏觀和微觀經濟政策的制訂,導致了中國股市樓市的巨幅動盪,老百姓數以十萬計的財富化為烏有,哀鴻遍野‧一帶一路戰略,把大量的外匯儲備投入混亂的國家和地區,不見回報《言論箝制》‧強調「媒體姓黨」,而無視媒體的人民性,舉國愕然‧縱容個人崇拜,不許「妄議中央」,搞「一言黨」的做法,讓我們這些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不禁暗自揪心—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再也經不起新的十年浩劫《權鬥為禍》‧現在的反腐,目標只集中在權力鬥爭。我們擔心,這種加劇黨內權力鬥爭的做法,也可能給你和你的家人帶來人身安全上的隱患‧你為了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辭去所有的黨和國家的職務,讓黨中央及全國人民另選賢能資料來源:參考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6/19518517
7萬公帑翻炒《施政報告》宣傳片
1 :
GS(14)@2016-07-06 08:06:07【特稿】今年特首梁振英推出他的《施政匯報》,政府首次製作一條30秒的歌曲短片作宣傳,但不少人聽過後,均指有關歌曲頗「騎呢」,除歌詞與節奏有不協調外,亦有政界人士指歌詞內容全是宣傳口號,與政府施政拉不上關係,但原來這條短片並非全新製作,而是循環再用施政報告的宣告的宣傳片,但也要花7萬多元公帑。
歌詞騎呢與政策無關
該條歌曲歌詞騎呢,就如政府宣傳口號,與《施政匯報》內容無直接關係,如其中一段:「愉快家園,共你齊建。困倦了,有頭家,安心多點。樂滿心頭,護老扶幼,誠意相處,愛心已佈滿於身邊」。不少政界人士揶揄這短片如「為搞而搞」,「好似上頭要做,就求其整出嚟,完全同主題無關」。本報向政府查詢為何要用歌曲方式宣傳《施政匯報》,政府新聞處回覆稱,有關短片是作為《施政匯報》電視宣傳之用,其實是重用今年年初播出的2016年《施政報告》電視宣傳短片,經修改尾鏡畫面而製成。整項修改費用為$72,000,涉及一套兩種語言版本的電視宣傳短片和一條3種語言版本的電台宣傳聲帶。■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6/19683283
施政匯報 梁17次提一帶一路 避重就輕 學者:畀北京聽
1 :
GS(14)@2016-07-06 08:06:08【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昨發表上任第四年的《施政匯報》,這份《施政匯報》除一如以往強調土地發展成績外,更先後17次提及一帶一路,但隻字不提政府撤回一帶一路10億元獎學金事件,以及取消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等未能落實工作。有學者認為,施政匯報完全避重就輕,只說出有利梁振英連任的項目,「內容唔係講畀香港人聽,係講畀北京聽」。記者:林俊謙
梁振英昨出席行政會議前,即主動聲稱會如往年般發表《施政匯報》,今年主題是「改善民生,創建未來」,涉及九大範疇,包括經濟、教育、房屋及醫療,當中着墨最多是土地發展,梁振英強調截至上月中,政府已經物色大約150幅具有興建屋發展潛力用地,估計可以提供大約6.6萬個住宅單位,當中超過一半是公屋單位。
無提撤10億獎學金
不過《施政匯報》並無提及梁未有履行選舉承諾取消強積金對沖、落實標準工時立法、亦隻字未提政府撤回版權修訂條例等爭議性事件。除了強調土地方面成績外,繼年初發表《施政報告》44次談及一帶一路,梁在《施政匯報》亦了17次提及一帶一路,當中13次出現在「教育及青少年發展」範疇,主要講述政府建議設立一帶一路10億元獎學金、優質教育基金在本年度優先主題已加入一帶一路內容、以及鼓勵學校科目及活動加強學生了解一帶一路等,但無提及一帶一路獎學金因立會各黨反對被迫撤回,需延至下屆立法會才審議。
李卓人:報喜不報憂
工黨議員李卓人批評,梁的《施政匯報》其實是「隱瞞報告」,「將佢(梁振英)所有走數嘅嘢都隱瞞,只識報喜不報憂,反映到佢根本冇承擔、冇願景、冇理念,只識向北京擦鞋」。民建聯議員陳鑑林則認為,梁振英未有提及標時和取消強積金對沖,是因為有關問題仍未有定論,梁振英不想預早表態惹來批評。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梁振英昨日發表的《施政匯報》避重就輕,只選擇講對自己連任特首有利的政策,又認為《施政匯報》多次談及一帶一路,「其實呢啲唔係講畀香港人聽,係講畀北京政府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6/19683274
開無牌旅館 自由黨施政樂罰款
1 :
GS(14)@2016-07-06 08:06:42【本報訊】自由黨黨員施政樂被指經營無牌日租賓館,去年被民政事務總署「放蛇」拘控,施不認罪受審,昨在九龍城法院被裁定罪成。裁判官指施用寫有月租字樣的入住表格和收據作掩飾,案情嚴重揚言雖無初犯判監先例,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判罰款1.5萬元。施政樂(48歲)昨稱以每月2萬多元租金收入為生,涉案單位已被業主收回,損失百多萬元裝修費致財困。他經營的數間賓館現只剩一間,打算退出市場轉行做會計顧問。審訊期間施一度因病缺席被發拘捕令。根據《旅館業條例》,任何處所如出租作住宿少於連續28天,便須申領旅館牌照,月租豁免。施早前在投資課程向學員提供投資意見,因無牌照而遭檢控,去年被判緩刑正向高院上訴。施另於2013年聯同5名港股東入稟高院,追討華潤電力在收購山西煤礦交易中違規的責任,但最終撤控。
庭外稱會上訴
案情指兩名牌照事務助理於去年2月25日,到油麻地文匯街文華樓1樓扮租客,由施接待。助理佯裝外國回流,用英文說要住兩晚,施指每晚500元,並叫助理填表和簽收據。助理疑問為何表上寫月租,但職員指毋須理會。施庭上透露他是賓館老闆之一,否認曾說500元日租,反稱是說要簽月租約,月租5,000元,定金1,000元。控方質疑收據上沒寫定金銀碼和具體入住時期,施解釋只因「求其」,否認掩飾日租服務,但官認為不可信。一名男租客作辯方證人,稱聽到施用英文說要收月租(monthly rental),但他複述時僅能說出「蚊、乎、你」等音節,裁判官認為他英語欠佳證供不盡不實。施昨在庭外表示會上訴。案件編號:KCS25124/15■記者勞東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6/19683298
曾鈺成:不認同梁施政
1 :
GS(14)@2016-08-20 11:21:04【本報訊】早前表明無人出選就會選特首的立會主席曾鈺成,日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除了再表示會參選特首,首次表明不同意梁振英對反對派看法、對政治環境判斷,又稱很多人與他看法相同,他才願意參選,盼為中央及港人提供選擇;訪問刊出大半日即被下架。
多人游說參選特首
內地傳媒《界面》昨刊出曾鈺成訪問,他解釋過去數月對選特首態度有變,因很多人要求他不要這麼快就說不選特首,指香港給他很好的機會,讓他當了10多年議員和8年立會主席,令他可與中央、各黨派建立較好溝通關係,游說曾「不能完全不考慮(選特首)」。曾又稱自己是少數和梁振英有長期交情的人,他對梁無個人意見,但不認同梁某些施政做法,「他的做法、對反對派的看法、對香港政治環境的判斷,我是不同意的」,又指不少他接觸的人都抱同樣看法。曾回顧議員和主席生涯,再度表示認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說法,認為泛民是建制一部份。對於泛民拉布,曾指「這些反對派是市民選出來的……所以你就要問,是不是選民有意將拉布的議員選進立法會」,而且「他(拉布議員)一屆又一屆地回來,每一次比上一次的得票更多,怎麼解釋呢?」曾鈺成認為要停止拉布,需靠政府和議員溝通,無論他或其他人當立會主席都不能「把政治正確放在公平處理立法會的事務之上」。談到港獨,曾重申最好的打擊方法還是把一國兩制搞好。■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20/19743602
昔為僭建護航 今促反思施政
1 :
GS(14)@2016-10-10 04:25:00【情已逝】羅范椒芬在上屆特首選舉中,與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被視挺梁悍將,由梁不被看好,到梁成功當選入主特首辦,兩人均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但政圈有傳羅范對不獲梁重用有微言,近年已少有公開挺梁,年初更曾呼籲梁要在施政報告中,加入全面反思政府施政。
傳不獲重用有微言
羅范椒芬在梁當選之初,仍極力公開挺梁,如梁振英當選後被揭位於山頂貝璐道住所有僭建,被指有意隱瞞,觸發誠信危機。羅范就公開表示,相信梁振英並無說謊,又稱有人將僭建問題無限擴大,更辯稱所謂僭建物只是未經批准的建築物,在香港十分常見,認為用「僭建」一詞形容太過負面。不過近年羅范椒芬已甚少再公開挺梁,政圈一直流傳,雖然羅范已是行會成員,又獲梁委任為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但她對一直未能打入梁核心圈子,不獲梁重用有微言。今年初羅范椒芬出席公開活動,不但未表態支持梁施政,更表明無意再為人助選。她又以內地政府工作報告也會談施政不足之處,認為梁在明年施政報告,不能一味唱好,也要加入全面反思,檢討有甚麼地方要改善。■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09/19795538
晤張雲正 讚港穩妥施政李源潮被指為梁連任試水溫
1 :
GS(14)@2016-10-19 05:19:02【本報訊】下屆特首選戰未明朗之際,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接見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率領的特區官員代表團,其間多次提及特首梁振英,稱讚梁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取得積極成效,希望公務員團結協助特首管治香港。但張雲正無正面回應席間有否談及中央要求公務員支持梁連任。記者:謝明明
張雲正率領11名常任秘書長及部門首長到北京及重慶訪問及研修,代表團昨獲李源潮接見,同場有港澳辦副主任周波。李源潮指特區政府在梁振英率領下穩妥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出房屋、養老、扶貧等措施,取得積極成效,中央充份肯定特區政府的工作。
多次談及特首
李又提及香港公務員是貫徹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重要力量,指在歷任特首帶領下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張雲正會後引述李源潮希望公務員有責任嚴格按照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辦事,「鼓勵我哋要有大局意識,要有一個擔當意識同團隊意識,因為我哋必須要團結,盡自己能力協助特首同特區政府嘅團隊,有效管治香港」。問及李源潮多次談及特首,張稱支持特首及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是公務員責任及職責,「不覺得這有甚麼特別要求」。至於李源潮有否叫公務員挺梁連任,張無正面回應,「我哋喺中間嘅交流,有談及一啲香港目前面對嘅情況」。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李源潮在會面中讚揚梁班子一系列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反映中央默許梁振英入閘爭取連任,「利用今次發話試探公眾反應」。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卻認為,李源潮的講話只是貫徹中央要求公務員配合特首施政,以穩定香港政局,與是否撐梁連任無關。他指相對前兩任特首,公務員隊伍對梁的意見較大,「換唔換特首係中央決定,唔會容許形勢去逼佢(中央)做呢個決定,即係唔容許有啲人唔配合,尤其公務員」。港府高官訪京及研修團始於2010年,由時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率15名常秘到北京及上海研修,獲國務委員劉延東接見。自此成恒常活動,每三年一度。2013年由時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率11名高官往北京及江蘇訪問,當時亦獲李源潮接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9/19805401
美國為先 創造「數以百萬計高薪工作」特朗普施政大計 上任首日退出TPP
1 :
GS(14)@2016-11-23 07:53:14■特朗普透過社交網發佈上任頭百天的施政計劃。
【特朗普當選】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一直打起貿易保護主義旗幟,前日他公佈上任後的百日施政大計就履行承諾,表明「上任第一日」將進行六項工作,目標是「美國為先」、為美國人爭取利益,當中的首要任務將會是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
自兩周前當選後,特朗普一直忙於籌組執政團隊,前日終於講施政,但並非舉行記者會,而是透過在社交網發佈影片來宣佈明年1月上任後頭100天優先推行的政策和行政行動。「我的待辦事項表將基於簡單的核心原則:以美國為先。」他說:「我要下一代生產業和創新產業在偉大的美國進行,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職位。」
取消能源生產限制
特朗普憑着勞動階層支持而勝出大選,百日大計的頭一項正是對付這群人深痛惡絕的貿易協議。形容TPP「對我國是潛在災難」的特朗普說:「我將會發佈退出TPP的意向聲明……(跟其他國家)商議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把工業和就業機會帶回美國。」TPP是總統奧巴馬重要政績,目前有12個國家已簽署協定,但美國國會仍未確認。針對保護美國人就業,特朗普還將指示勞工部調查「令美國工人陷惡性競爭」的簽證計劃遭濫用情況,以及取消對頁岩油和「乾淨煤」等能源的生產限制,以創造「數以百萬計高薪工作」。特朗普說:「這是我們所希望、是我們期盼的。」國土安全方面,特朗普表示會要求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研擬出全面計劃,保護美國重要基建免受網絡襲擊和其他各種襲擊」。主張小政府的特朗普,亦承諾盡量減少繁文縟節、官樣文章,矢言會立下規定,「政府每推出一項新法規,就必須刪除兩項舊條例」。一直批評華盛頓由局內人操控的特朗普,亦表示要對華盛頓「徹底清理門戶」、淨化華盛頓政治環境,將下令所有擔任過公職的官員在離任五年內,不得為利益集團做游說工作,並且終身不得為外國政府做說客。
沒提奧巴馬醫保
不過,特朗普並沒有提到取消奧巴馬的醫保計劃,也未談及要在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築牆、將數以百萬計非法居民驅逐出境及禁絕穆斯林等等競選期間的招牌承諾。這或許因為這些具爭議政策並不如以上六項政策,須國會批准。特朗普同樣沒講到他一直大力批評的另一項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跟TPP不同,特朗普和團隊並不打算毀掉NAFTA這項「史上最糟的貿易協議」,而是尋求重新談判,大幅修改協議內容,諸如針對墨西哥增設特別關稅。但貿易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預料重新談判將是艱巨工作,估計加拿大與墨西哥會趁機會提出一系列要求,美國亦須作出讓步。法新社/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2842
杯葛梁特 專業議政晤林鄭談施政報告 提民生措施
1 :
GS(14)@2016-12-10 03:40:11【本報訊】港府將於明年發表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專業議政7名議員因反對特首梁振英連任,所以昨日改向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反映業界訴求,涵蓋社福、教育、發展與保育等範疇。據悉,林鄭在席間力挺問題叢生的新空管系統,反指有員工向媒體披露內部資料的做法「唔要得」。記者:呂浩然專業議政的議員昨與林鄭會面約一個小時。遭梁振英提出司法覆核取消其議員資格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姚松炎亦有出席。據悉昨日雙方的會面氣氛良好,林鄭積極回應議員的問題,不過她未有表明將會退休,席間更沒有討論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拒答議員提問一事。
姚松炎出席 稱氣氛良好
有與會者不諱言,現屆政府僅餘下約6個月任期,故只能提出中短期的民生措施,「好難畀到未來4、5年嘅願景」。姚松炎表示,席間林鄭確曾重申政府對被司法覆核的議員的立場,雖然姚未有明言林鄭的說法,只形容她就議員宣誓資格的問題作了簡單直接的兩句,與當局之前的說法相似,但沒有影響到整個交流。姚松炎續表示,自己向林鄭月娥反映有關古蹟保育、戰後現代建築的評級等問題。而社福界的邵家臻則表示,他向林鄭月娥表明,業界堅持退保應屬全民性,同時反映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的問題等。教育界葉建源更向林鄭表達多項教育問題,譬如不希望在小三全面恢復TSA、建議當局投放資源改善火柴盒校舍的問題,以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改善教師編制,使年輕的合約教師有更大機會成為常額教師等。至於法律界議員公民黨郭榮鏗則指,他向林鄭表示歡迎港府日前增加法官和司法人員的薪酬,相信這有助解決法官人手不足的問題,而林鄭的回應亦具建設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9/1986003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