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帶一路工程承包企業風險:政治、匯率、勞工與原材料

國內某企業承建東南亞某國政府工程,因該國發生軍事政變,新政府否決前任政府的一切項目,導致中國承建項目被暫停,前期支付的履約保函險被沒收。某集團承建非洲某國機場航站樓工程,該國政府因國內經濟秩序混亂,財政實力單薄,無力支付工程款而違約。對此,中國“走出去”企業應如何應對?

在中國海外投資活動中,工程承包建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近幾年來,中國對外工程承包營業規模快速增長,基本穩居全球第一。但中國企業對外工程承包市場也面臨著千差萬別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和投資風險。

中債資信與社科院世經政所在4月10日發布的《對外投資與風險藍皮書》(下稱《藍皮書》)中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發展空間,然而在投資機遇不斷顯現的同時,中國企業和研究機構需要加強對東道國風險的研判。《藍皮書》還使用大量案例解釋了在政治與經濟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勞工和原材料成本風險、合同風險等方面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所面臨的潛在沖擊。

工程承包的政治風險沖擊

2015年,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完成營業額1540.7億美元,同比增長8.2%,新簽合同額2100.7億美元,同比增長9.5%,帶動設備材料出口161.3億美元。

在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對外工程承包企業的整體實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業務範圍已從最初的土建施工拓展至工程總承包、項目融資、設計咨詢、運營維護管理等高附加值領域。

《藍皮書》指出,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進行工程承包的過程中,許多工程承包項目具有政府背景或由國際援建,鮮明的政治色彩使其容易遭受一些與政府行為密切相關的政治或經濟風險的沖擊。

譬如,中國企業承建的項目主要涉及住房建設、水電、道路、機場、通訊等多個行業,這些項目投資規模較大,一般由政府部門組織建設或由國際社會援建,具有鮮明的政府背景和政治色彩。因此,一旦東道國發生政治動蕩、政權更叠或者經濟形勢惡化等風險事件,這些標誌性的政府項目極易受到風險的沖擊。

又例如,工程承包更易受匯率波動風險的影響。

《藍皮書》指出,工程承包項目施工周期長,項目結款日期和方式一般事前約定,使得項目結匯自由度受限,而且承包項目部分人工、采購成本支付國際化,因此,與制造業、能源礦產等直接投資項目相比,工程承包更易受匯率波動風險的影響。

工程承包項目從招投標、簽訂合同、施工、完工到後期維修,一般最少需要兩年,大型或特大型項目會持續到十年甚至幾十年。如此漫長的施工周期,甚至比一般性直接投資的經營性項目的生命周期還長,這必然會大幅提升工程項目運行過程中遭遇不可預見風險事件的概率。而在所有風險中,能夠對企業的成本和收益造成直接財務損失的主要是匯率波動風險。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海外投資活動都會受到匯率波動風險的影響,但與制造業、能源礦產等直接投資項目相比,海外工程承包項目受匯率波動的影響更大。

第一,工程承包項目的結匯自由度不靈活。工程承包項目的結款日期一般由合同事前約定,不能隨意調整。第二,工程承包項目需要更多國內的技術工人,采購也更加國際化,這些成本一般都用人民幣或美元支付,受匯率波動影響較大。如果在項目施工期間,遭遇人民幣升值或者美元貶值,就相對增加了承包商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支出。

勞工和原材料成本風險

《藍皮書》稱,勞工和原材料成本是決定海外工程項目成本的兩大主要因素,嚴控兩大成本也是中國企業低價中標策略的基礎優勢,但東道國相關領域的法律政策,可能會限制這種優勢的發揮,進而激發一定的風險。

其中,東道國勞工人數限制和許可證制度,增加了工程建設的障礙。許多國家對於工程承包項目中外籍勞工數量設定了嚴格的比例,或者不允許外籍普通勞工進入本國勞動力市場,只能引進一定數量東道國缺乏的技術工人。

但一般情況下,東道國的勞工素質、工作習慣和效率可能無法滿足中國承包商的工程管理要求,尤其是對於一些專業要求很高的工程,如果當地勞工無法勝任大部分工作,為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中國企業只能花錢買“進入指標”,由此造成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另外,一些國家的法律還針對外國勞務專門設定了“工作許可證”制度,即只有持有勞工部門簽發的“工作許可證”,並在工作許可證規定的單位工作才是合法的,否則勞工和雇主都將被罰款。

此外,東道國與原材料相關的法律規定可能會導致項目成本增加、影響工期。例如,東歐某國《公共采購法》禁止因原材料成本提高更改中標價格。國內某公司中標東歐某國告訴公路項目,中標時,受歐債危機影響,當地經濟不景氣,原材料價格較低,到了2011年,該國一些原材料價格和大型機械租賃費大幅上漲。中國公司曾要求對中標價格進行相應調整,但公路管理局依據《公共采購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拒絕調整。最後,中國企業只能無奈接受原材料成本上升造成的損失。

合同風險

《藍皮書》還提出,合同條款設計複雜、參與主體多元化,合同管理難度較大,容易產生風險。

工程項目的合同風險是指由於合同條款制定的不完善以及合同執行不力等因素給工程施工帶來的風險。

工程承包合同內容較多,條款設計詳細,直接關系到業主和承包商之間利益的分配和承擔風險責任的劃分,如果合同條款制定不完善,合同中許多條款都是為業主服務的,將有利於承包商的條款刪除,而忽視了承包商的權利,或者借助熟悉東道國政治、經濟、自然條件等優勢,將業主可能承擔的風險全部轉嫁給承包商,這些合同缺陷肯定會使承包商處於不利地位。

另外,合同執行過程中,承包商將與業主、分包商、設計單位、監理公司、咨詢機構等各種主體開展交流與合作,而且這些主體可能還來自不同的國家,因此,如果承包商不能依據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責任處理好各種關系,就可能會遭受損失。例如,某企業承建歐洲某國高速公路項目,由於合同翻譯工作不到位,對合同中關鍵條款談判不重視,對合同審查不清,未能發現合同中許多關鍵條款缺失,導致後期施工過程中合同糾紛頻發。

未獲國際認可的中國標準帶來風險

《藍皮書》稱,國際上各種技術標準存在差異,中國標準未獲國際認可,給中國承包商海外施工帶來不便。

技術標準在國際工程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決定了工程材料的選購、施工方案的確定、驗收標準以及工程造價等。目前,中國企業采用的是國標(GB)或中國標準,其他國家除了自己國家的規範外,有的使用美標、英標、歐標、南非標準,甚至有的規定采用上述兩種以上的規範。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結合工程的要求和現場條件嚴格把握技術標準的適用性。另外,工程設備和材料標準往往與技術標準相配套,由於中國標準並未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中國物美價廉的設備和材料走向世界面臨一定的障礙。

實際上,我國大量的設備和材料已經能夠滿足美標和歐標的要求,只是缺少一份國際通行的認證證書。但是,正因為如此,大幅增加了中國工程承包企業的施工難度和成本。

例如,在中東某國輕軌項目中,業主請英國的設計單位按歐洲標準設計,因此訂購了大批歐洲的控制設備,其價格大大地超出了原合同的預算,導致承包商成本大增。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引入中國標準,原材料和設備成本都會大幅下降,可以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98

亞洲基建市場給力,領銜中企“一帶一路”工程承包

中國海外基礎設施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亞洲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增長迅速,而非洲、拉美等市場由於經濟相對低迷,基建市場不振,增速放緩。

2017年5月22日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2016-2017》(下稱“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亞洲市場業務快速增長。

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開拓更加活躍,全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承包工程項目合同總額1260.3億美元,占同期行業新簽合同總額的51.6%,同比增長36%。

截至2016年底,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已累計完成營業額1.2萬億美元,新簽合同額1.7萬億美元。

亞洲率先受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據的中國企業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的半壁江山不僅體現在總額上,同樣體現在國別市場上。

在2016年中國企業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排名前十位的市場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五個。其中,在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個市場新簽合同額超過100億美元,同時,還有伊朗、孟加拉國、老撾、伊拉克、阿聯酋和沙特六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簽約金額超過50億美元。

可以說,亞洲是最先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地區。

報告發現,亞洲成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增長最快的地區。報告認為,這得益於亞洲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優化能源結構,並且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激發下,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進入了新的高峰期。

中國企業2016年在亞洲市場實現新簽合同額1226.7億美元,同比增長36.7%,完成營業額768.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其中,在東南亞地區高達470億美元的新簽合同額中,商業建築和火電廠建設是突出領域。在南亞地區,依托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在能源、交通、電力等領域一批重大合作項目逐步落地。在西亞地區,由於在阿聯酋、伊朗和科威特市場簽署了大型石油化工和火電廠建設項目,西亞地區市場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了五成。

非洲、拉美增速放緩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在非洲市場對外工程完成額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同比下降4.8%。

報告認為,這是由於部分非洲國家受能源、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影響,經濟發展困難,如尼日利亞、安哥拉等石油出口國以及南非、贊比亞、幾內亞等礦產出口國財政收入減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新項目上馬減少,在建項目亦出現停建、緩建、工程款支付延遲情況,當地貨幣匯率大幅貶值影響項目收益預期,非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有所縮減。

研究發現,盡管中國企業在非洲基建市場業務開發面臨不少困難,但2016年,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新簽合同額仍然同比增長了7.6%。中國企業仍然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非洲國家簽署了一批石油化工、房屋建築和交通運輸建設項目。

報告認為,非洲市場雖然面臨一些暫時性困難,但非洲國家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推進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仍未改變。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非產能合作等為中非基礎設施合作帶來新機遇。

和非洲市場相似,由於拉丁美洲部分國家經濟持續衰退,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同樣低迷,中國企業在拉美地區工程承包完成營業額同比下降2.3%。

委內瑞拉、厄瓜多爾是中國企業在拉美傳統的基建市場,中國企業在堅守這些市場的同時,也加強了對玻利維亞、巴拿馬、墨西哥等政治經濟較為穩定市場的開拓。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17

廣告招商不及預期、周播劇廣告運營無優勢…歡瑞世紀為何還花血本承包周播劇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6/1135942.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歡瑞世紀(000892.SZ)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重組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00萬元至-3900萬元,而上年同期重組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735.87萬元。一年間業績“大變臉”,歡瑞世紀發生了什麽?

▲圖據歡瑞世紀2017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

從公司對業績變動原因的說明看,虧損主要是公司全資子公司歡瑞營銷經營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周播劇場廣告的成本支出較大所致。歡瑞世紀承包這兩家衛視的周播劇場廣告運營權一共花了3.25億元,歡瑞世紀是一家以影視投資制作為主營的公司,2016年度影視劇及衍生品收入占營收比重高達96%,為何2017年上半年忽然要花那麽多錢去嘗試做廣告運營?

一邊打包賣劇 一邊保底劇場廣告

歡瑞世紀在2017年上半年與北京衛視、安徽衛視分別簽訂了合同,將《大唐榮耀2》《龍珠傳奇》《青雲誌2》等5部電視劇打包出售,對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32億元和1.7億元。其中,與安徽衛視的合同顯示,這些劇目一共170集,據此計算每集售價100萬元。

在此之前,歡瑞世紀將電視劇獨家首輪播映權銷售給電視臺,價格一般是100萬元/集至200萬元/集,若按平均150萬元/集,這次打包銷售上述劇目的價格低於過往水平。公司表示,這些劇都是“先網後臺”(即先網絡播出再電視臺播出),屬於非首輪獨播,因而銷售價格雖低於過往模式,但已經是額外收益。

看起來,歡瑞世紀對上述電視劇的二次銷售還是不錯的。不過,就在與兩大衛視簽訂售劇合同的同時,歡瑞世紀又花了3.25億元承包了這兩家衛視周播劇場的廣告運營權,其中分別向北京衛視、安徽衛視支付了1.558億元、1.7億元。歡瑞世紀取得了這兩家衛視周播劇場的排播權,以及周播劇場的獨家冠名、劇場特約播映(三家)的廣告售賣權。

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歡瑞世紀售賣的這些劇將在這兩家衛視的周播劇場播出,每周一至周三每天播出兩集。歡瑞世紀簽訂廣告經營合同時,預期是比較好的,公司表示,這是公司推進渠道側業務發展的重大突破,它不同於傳統的購劇模式,進行周播劇場合作,可以做到內容、渠道及營銷的統一運營和深度結合。

監管層問詢 前八個月廣告招商僅有150萬

歡瑞世紀簽訂廣告運營合同引發監管層關註,深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測算該體系價格可實現的廣告收入。

歡瑞世紀分別於2017年3月2日、6月8日與北京衛視、安徽衛視簽了承包廣告運營權的合同,但從公司披露的情況看,截至2017年7月18日,這兩家衛視周播劇場的廣告招商慘淡。安徽衛視尚未進行實質性廣告招商,預計從2017年8月起可能發生廣告招商業務,而北京衛視,歡瑞世紀只簽了一筆短期(一個月)的廣告投放合同,涉及金額150萬元。目前在北京衛視周播劇場看到的一些廣告客戶都屬於進行客戶培育的“贈送”,無實際收入。

▲CSM52城8月3日發布的在播劇排名中,《龍珠傳奇》收視率平平

從目前的廣告收入看,這與歡瑞世紀的廣告成本支出存在巨大差距。公司表示,2017年3月至7月是廣告銷售淡季,下半年將迎來快消品行業銷售旺季和暑期、金九銀十的媒體旺季,預計未來兩個季度、兩個平臺約有4000萬元至7000萬元的廣告收入。另外,歡瑞世紀還打算通過對外采購向電視臺銷售劇目來彌補廣告招商端可能的虧損,預計這部分供劇產生的收益為2.38億元。

不過,即便上述都變為現實,供劇收入與招商收入共計約2.791億元至3.091億元,與支付的3.25億元廣告承包費相比,預計還要虧損1670萬元至4670萬元。

砸血本做廣告運營 公司自稱“太過樂觀”

歡瑞世紀涉足衛視的廣告運營,這部分投入計入營業成本後,很大程度導致公司2017年上半年業績“大變臉”,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700萬至3900萬元。歡瑞世紀是一家以影視投資制作為主業的公司,為何突然花血本做劇場廣告經營?

對此,歡瑞世紀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招商不足是嘗試運營後才顯現,一是在淡季,二是太過樂觀。這種模式是為了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而試圖打通整個產業鏈的嘗試,不試一下怎麽知道行不行呢?”

不過,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就目前衛視的周播劇場廣告運營情況了解,歡瑞世紀這一步的風險不小。周播劇場2014年起源於湖南衛視,之後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也開辟了周播劇場。周播劇場運營經驗最豐富的也是湖南衛視,其囊括了中國周播劇收視排行榜前9名的劇目,排名第一的是2015年的周播劇《花千骨》。但湖南衛視方面透露,由於中間插播廣告受限、劇場統一招商等,《花千骨》並未讓湖南衛視賺到錢。

▲省級衛視周播劇歷史排名(註:《楚喬傳》播出時間有誤,應為2017年6.5~8.1 芒果撈/圖)

目前,以湖南衛視為代表的電視臺仍在嘗試周播劇盈利最大化,比如拿熱門劇目單獨招商,幾天前播完的《楚喬傳》,湖南衛視還與出品方慈文傳媒合作發布“提供聯盟互動平臺”,與制作方協同撬動廣告資源。業內人士表示,“周播劇較為成熟的商業化模式是‘欄目化運營’,即像大型綜藝節目一樣按季度進行冠名、廣告植入等。這方面周播劇場的運營還需要發展成熟。”

歡瑞世紀承包周播劇場廣告運營權是全新的探索,但在廣告經營方面它是“新兵”,與電視臺相比並無明顯的廣告招商優勢,何況提出周播劇場概念的湖南衛視也依然在路上。業內人士分析說:“當下初期,影視公司還是需要解決收支平衡問題,畢竟廣告運營不是影視公司的優勢。如果廣告招商不好,劇場同樣面臨虧損,這意味著影視公司的版權收益受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50

工程拖逾兩年 承包商突遭除牌美景花園1.7億維修恐爛尾

1 : GS(14)@2016-03-11 12:46:45

【本報訊】34年樓齡的青衣美景花園因政府要求進行舊樓維修,早於2013年把工程判給承建商輝煌建築(亞洲)有限公司,費用近1.7億元天價,但原本一年的工程拖至兩年半仍未完成,惹起業主不滿。業主本周更接獲通知指,輝煌建築未能獲屋宇署續牌,下周四(17日)生效,通知期僅有9日,屆時工程須立即停工,意味屋苑共1,912戶業主或面臨工程爛尾,無法取回已支付的金錢。記者︰梁佩珊青衣美景花園共8座,1,912戶攤分近1.7億元的工程維修費,即每戶分攤8萬至10萬元,工程範圍包括重鋪外牆、翻新電梯大堂及換水管等,原定2014年完工,但輝煌至今仍未完工。直至本周二(8日),輝煌建築才通知美景花園未能獲屋宇署續牌,下周四(17日)將立即停工。



屋署︰未能通過續期面試

業主已支付88%工程費,惟餘下約2,800萬元因工程質素和進度等原因未支付,一旦工程爛尾,業主損失慘重。負責輝煌建築工程的顧問公司黃鄺建築師有限公司指,現時輝煌只完成近8成工程,餘下2成相信注定爛尾,亦難以補救。美景業主立案法團委員梁先生擔心工程爛尾,一拖再拖亦對業主們造成很大影響。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林卓廷指,業主是今次事件的最終受害者,批評屋宇署及承建商一早知道除牌會影響業主,但承建商9日前才通知業主,質疑有心隱瞞事件。他批評屋宇署亦未有公佈所有受輝煌除牌影響的屋苑,以及輝煌被除牌原因。美景花園服務處稱收到承辦商書面通知後,已即時去信屋宇署了解,並正尋求法律意見,盡力保障業主權益。服務處正與工程顧問公司及業主立案法團緊密合作,研究各可行之方案。屋宇署回覆指,根據紀錄,輝煌近期曾觸犯若干勞工安全罪行被定罪,因此其續期申請須轉交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面試及評審;輝煌兩位獲授權簽署人於2016年1月底接受面試,惟未能成功通過,故拒絕其續期註冊申請,並於今年3月3日去信通知輝煌,3月17日會將其名稱從一般建築承建商名冊中刪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1/19524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38

強國奸商承包寺廟專劏布吉大陸客

1 : GS(14)@2016-06-06 03:03:02

有泰國媒體日前爆出,有中國商人承包著名景區布吉島的著名寺廟,向中國遊客兜售高價商品,消息引來中國網民關注,有人嘲諷:「有些敗類最喜歡坑自己人!」據泰國Posttoday新聞網報道,在布吉的一些著名寺廟,竟出租給中國商人來經營牟利。其中,布吉某靠近海邊的著名寺廟,就把廟裏供遊客拜佛祈福的一間佛堂租予中國商人,讓他們在裏面賣佛牌等佛教物品。該網記者指,該寺廟跟中國商人已簽訂了一份3年期的租賃合約,合約中顯示,中國商人負責給寺廟進行一些日常的維護,同時承諾支付寺廟水電費及租金,另外還免費給寺廟建一座四面佛,因為中國遊客都喜歡參拜。記者還吐槽稱,現在很多泰國的旅遊企業其實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很多旅行社根本就不讓中國遊客的錢進入到真正的泰國人的口袋中,都是中國商人過來泰國賺中國遊客的錢。不但經營各種產品,現在連神聖的佛教,也要動腦子插一腳進來賺錢!另據泰國星暹傳媒昨日報道,此事被媒體曝光後,泰國布吉佛教辦公室即時派員前往布吉各大著名寺廟檢查,最後發現「南寺」確實有租賃給中國商人經營的行為。南寺的主持也承認,寺廟已跟某中國商人簽訂租賃合約很久了,承租方及旅遊公司根據協議支付水電費及租金。布吉佛教辦公室主任維央稱,目前還沒發現寺廟有違犯法律,將做進一步調查後,再決定是否取消寺廟的這份「租賃合約」,同時也會協助寺廟來進行管理。中國成為泰國最大的國際旅遊客源國,2015年泰國也成為中國遊客最多的第一大出境目的地國家。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2/196380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