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馮仁昭四圍超】法拉新戲劇本離地

1 : GS(14)@2017-07-01 09:53:49

陳法拉原定大前晚飛上海出席首飾展,不過當晚所有去上海嘅航班延誤,甚至取消。為咗唔想影響活動,法拉立即坐飛機先到寧波,再坐三個鐘車到上海。前晚喺活動上,法拉所戴嘅頸鏈,靈感源自印第安人圖案。近日忙於自編自導自演微電影嘅法拉,話新戲係「暑期功課」,故事內容比較奇幻同離地,除咗自己做女主角,仲搵咗合作過嘅資深男藝人幫手。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9/20071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26

也說亮話:戲劇人生

1 : GS(14)@2017-12-05 00:46:56

「醫生和病者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內心面對不同掙扎、各種壓力。只有當醫生自身瞭解這點,並為身心做好充分準備,才有能力關懷病人。」──一位香港大學二年級醫科生這位同學參與「誇啦啦藝術集匯」在2016年舉辦的工作坊,以藝術融入教育,420名準醫生發掘醫學實踐人性的可能。用戲劇培訓,讓人代入角色,再慢慢解開心結,不是新鮮事。筆者多年前參加過一個工作坊,除了正念思考、冥想外,角色扮演,戲劇表達也是重要環節。記得一位年約40歲的單身女士,開始時眉頭深鎖卻不自知,總是「吹噓」自己和侄子、侄女快樂的時光。幾日間,在不同的表達培訓後,她分享兒時父親離家而去、她倍感背叛的心結,甚至父親病榻彌留之際,她也拒絕見其最後一面。自己以為忘掉父親就可以,沒想到侄子、侄女童言無忌問:「姑姐,你為甚麼老是不高興?」在一次戲劇環節,導師讓她慢慢進入父親的角色,和自己對話,女士問父親為何離去?自己最後卻痛哭流涕,希望感謝父親養育之恩、理解父親當時的壓力憂慮、原諒大家對自己和彼此造成的傷害。一劇既終,餘音嫋嫋,旁觀學員們無不深受感動。剩下來幾天課裏,這位女士明顯脫胎換骨,心頭的哀愁放下了,眉頭的哀愁也自然放鬆了,整個人看上去都不一樣,這是藝術的強大愈療效力。《燈亮時》為導演羅展凰首次執導的長篇紀錄片,是糊塗戲班「無障礙劇團」的真實紀錄片,是劇團發起人陳文剛和魏綺珊的掙扎、追求,透過描寫四位來自劇團成員因深度性失聰、視障、大腦麻痺症而身體很多部位受限制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透過專業的戲劇培訓及演出綵排,踏上台板,尋回自信。「在台上我覓理想,係要找到理想,一於要站在台上換過現在模樣,終歸會聲威最嚮做個威水形象,咁點算癡心妄想任我翻與滾都會得各樣讚賞……」我們都是人,身體障別不區分我們的夢想、焦慮、喜怒哀樂,在舞台上大家把角色盡力表達淋漓盡至,在人生何嘗有異?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4/202337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34

蘇玉華 探索戲劇更多可能性

1 : GS(14)@2018-02-12 05:54:48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F%E8%83%BD%E6%80%A7
明晚大結局的劇集《平安谷之詭谷傳說》,可說是蘇玉華「暫別」無綫之作,往後她希望探索自己醉心的劇場,同時爭取更大空間、更多可能性。整個訪問中,她說得最多是自由和空間,「目前仍很享受表演,所以想試其他平台、做其他性質的節目。」

蘇玉華在《平安谷》飾演二奶奶宋鳴鳳,阿蘇透露這角色有個好結局,「她真的改變了一些事情!」阿蘇以舞台劇演員身份參與TVB劇集演出,不知不覺超過20年,作為不愛重複、喜歡新嘗試和挑戰自己的演員,她指今次的角色的確帶來很大滿足感。

「這個人是行動派,主動又主導,不是等做反應的,演來就有得玩了。」她又指今次有別於之前在TVB演過的角色︰「演時需要很大幅度,她可以卑躬屈膝、任勞任怨,但不要踩入她的底綫,她會反擊,甚至會打人、咬人。這個女人好似一隻獅子,尤其保護女兒的時候。」

對她,最深刻是劇中愛情綫,「嫁給這老公(劉江飾)是為了生活,但重遇初戀情人(張達倫飾)是愛情,二人又忐忑又纏綿,相約私奔但事敗,她被公審時,不認不認還須認,好勇敢!」這部劇之後,阿蘇與TVB未有續新約,但不排除再有合作機會,會視乎劇本與角色,所以可視為暫別。

想改變劇場生態

劇集講女人爭取自由和尊嚴,至於現實中的阿蘇則想改變本地劇場生態。「我會參加遊行、六四晚會,但礙於性格,我不會太激烈,只希望以身作則去影響人,令人認同。我最主動做的是劇場界的事,去年和(男友)潘燦良、演藝學院師兄張志偉成立Project Roundabout,它甚至不是一個劇團,是個三年計劃,會演三齣舞台劇,從中實踐我們的理念。」

除了挑選好劇本、再配搭合適的導演、演員外,她和男友、師兄想做的是改變劇場現有生態︰「我們想公平對待每個崗位,人人都專業、要收取應得的酬勞,不能再忍受拍膊頭、圍威喂等情況!我們想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慢慢地、身體力行,希望起到潛移默化作用。」

她坦言一向只做演員,創立劇場計劃後,她要兼顧更多,令她感到既陌生又開心,「去年的演出反應很好,已定了今年六月Re-run的檔期,我們很欣慰,不單單因為掌聲和讚美,而是我們集結了一些力量、有力地呈現,亦有人看到。要純粹地做一台戲不是易事,我們沒有funding、贊助、拿政府錢,完全獨立運作,原來是行得通的。

一年一劇被縛住

此外,阿蘇也透露不再跟TVB續約的主因。「想做些沒有做過的事,哪怕是失敗,但起碼試過。之前好自由,和TVB一年一部劇,但那種唔fair係,我不能和其他平台合作。只因拍了它一個劇,卻沒有了其他空間。」

阿蘇又表示︰「最想做一些社會性強的東西,讓觀眾看到香港社會,發掘一些被忽略的角落、關注不同社群;香港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而我對人最有興趣。希望做多些與人有關的事。」她說香港人太辛苦,工作忙,又常被「樓」所困,忘了去發掘我們的城市,她希望大家多欣賞身邊人和事,令生活更豐盛、更快樂。

場地︰星影匯

撰文︰黃子善

編輯︰黃寶恩

美術︰梁政敏

攝影︰林良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