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遇見大咖》昨晚的主角是複興資本的郭廣昌,他參股了多家上市公司,被稱作“中國的巴菲特”。
艾瑞巴蒂 ~早上好,今天是周六,好羨慕那些賴床的寶寶們。上圖能看懂梗兒的是不是都暴露年齡了呢,可是靜靜才只有18啊(捂臉~捂臉~)
頭條:郭廣昌的朋友圈
1、傳說中“中國巴菲特”郭廣昌的豪華朋友圈……
央視《遇見大咖》昨晚的主角是複興資本的郭廣昌,他參股了多家上市公司,被稱作“中國的巴菲特”。截至2015年底,複星在全球資本市場入股控股的企業多達35家上市公司,涵蓋地產、金融、醫療、時尚等眾多產業,總市值超過人民幣8500億元。
最近幾年,海淘很火!郭廣昌也淘,不過我們都淘點奶粉,衣服,尿不濕啥的!看看人家,人家淘銀行,淘大樓,淘足球隊,還淘馬戲團!他花了超過300億美金(註意不是人民幣哦),搞海淘!
其豪華的朋友圈曝光,更是讓網友咂舌。而在大佬之中,同為浙商的郭廣昌和馬雲,據說走得更近。郭廣昌是上海浙江商會會長,馬雲是名譽會長。
@青蜂俠:聰明人的一生,只要是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會不斷遇到或創造好的機遇,能有幸抓住其中的一個,就叫成功,若大部分都抓住了,就叫郭廣昌。
@關關慢慢:曾經聽他講過他目前的投資主要圍繞兩個:健康和快樂。很厲害
@上海張程:“決不允許把險資辦成富豪俱樂部”言猶在耳
@心慕紅顏而生:郭老板正在重組豫園商城,重組成功豫園商城將會成為複興集團在A股最重要的上市平臺!
@夢里有乾坤:雞湯喝多了容易得禽流感
@sxg亂雲飛渡:冒險家的樂園和時代
@其余是否:每次大量曝光後的神話背後都隱藏著驚人的秘密
國內新聞
2、英達公司回應英達涉洗錢
昨日媒體所報“英達涉洗錢”一事。“早就已經和解完事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我們都不知道媒體怎麽又拿出來說,稍後,我們會有正式的說法。”英達公司工作人員稱。工作人員還透露,英達完全自由。
@京濱漫步:估計就是補交好多錢
@狂龍幫七龍豬:很久沒有看丹丹小品了唄
@買車師爺:就這點兒錢在北京六環內都買不著房......還搞得這麽神秘啊!
@成人店的老板娘哦:宋丹丹笑出了聲,多年來大仇已報
@波蘭印花琥珀:稅務申報問題。 想省稅金而已
@Fv奧古斯都:美國最牛逼的部門不是中央情報局,而是美國國稅局IRS
3、站在王衛身邊陪他敲鐘的快遞員↓↓↓
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上,順豐速運創始人、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攜一位順豐快遞小哥代表現身。這位身著順豐快遞工服的小哥對於很多網友來說,並不陌生。這位陪同王衛出席敲鐘儀式的小哥正是當初被掌摑的快遞員..
@頑主文國:需要一個活生生的人來撐起:順豐對待員工的一個態度
@JOHNWOO8888:跟著大哥好好混
@IF夢醒時分會記得:不管是不是秀,但順豐能做出來我還是服的
@下得來上得去:“有些人”被打了也就白打了
4、展程CEO陳羽翔回應:兄弟鬩墻 不出惡聲
陳羽翔表示,該問題是創立初期股權分配不明確,而且面臨老員工能力跟不上之間的抉擇。但一直按遊戲項目分紅的機制進行激勵。陳羽翔表示,已經邀請投資方創新工場幫助,近期梳理公司股權結構。
@Ahern-昭恒:創業不能只講哥們義氣。上有投資人,下有員工。如果你是老板,真為公司負責,核心成員業務能力下降的話,分割股份的時候,你會不會謹慎些?如果真像說的,一直有分紅,那也不差了。
@大陸朝南:從行文來看,這個ceo拐彎抹角的損人,擡高自己。絕對是個心機婊
@戲龍淺底蝦:這個CEO說的比較靠譜。康盛創想的核心技術和產品是沒什麽技術難度的社區系統,韓的能力也只是在後端PHP架構上,這在公司初創的社區產品失敗轉型手遊之後就註定落伍了。當然,在不懂技術的妻子的眼里,韓的大牛形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這麽一鬧鬧出了百萬私房錢和老公形象的崩塌,這個家庭危險了……
@劉海洋最近在鍛煉:如果你是別人請去的剛剛成立的公司,但是沒有說好是合夥還是聘請當員工,或者是沒有任何協議和合約的,自己不出錢,只是出技術,沒有股份非常正常。在別人看來,你就是一個被請來的員工而已,給工資,不給股份非常正常的行為。一句話,工作談錢,空口無憑,必須協議。
@吾居榕樹下: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CEO當初是否承諾過給期權否?呵呵
5、傳證監會考慮為大型科技公司提供上市捷徑
據路透社消息,六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考慮為一些科技公司IPO提供更快的審批流程。螞蟻金服、眾安在線保險、奇虎360等公司將獲得中國證監會的上市捷徑。
@蕭一二:證監會就喜歡周末放猛料,炒360殼股的估計下周一要哭吧
@沒要求先生:這就好玩了,剛剛灃沅弘那邊出事,這邊就出消息!
@不如喝茶聽雨:中國人喜歡插隊,現在連IPO都搞插隊
6、小藍單車獲4億元融資,估值達10億
24日消息,小藍單車聯合創始人、CEO李剛宣布,今年1月,小藍單車獲得黑洞資本領投、智能星通跟投的4億元人民幣融資,目前估值達10億人民幣。還宣布了小單車3個月的運營數據:5座運營城市實現15萬車輛投放,累計用戶數量253萬,日均開鎖83萬次。
@RM丶Stress:最終合並彩虹單車
@小胸妹:都一窩蜂奔單車去了,怎麽沒有搞“共享女友”呢,這個才是硬需求
@新覺羅大舅子 :這就跟滴滴一樣,都跟風,幾年後都合並收購
7、阿里新增四位合夥人:兩個為80後 總數增至36人
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宣布,新增四位合夥人,分別是螞蟻金服平臺數據事業群研究員胡喜、天貓事業部產品技術部研究員吳澤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辦公室研究員聞佳、螞蟻金服人力資源部資深副總裁曾松柏。其中有兩位是80後..
@噗噗 :有些人,永遠不會公布名字。
@xxmqsb:這個制度會讓阿里永遠年輕力壯
@川普經紀人:還差四人就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了
8、優信訴瓜子二手車不正當競爭 索賠3000萬元
優信二手車對瓜子二手車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提起訴訟:昨日(23日)上午,朝陽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優信二手車認為瓜子二手車捏造或散播虛假事實或指使他人捏造或散播虛假事實損害原告商業信譽或商品聲譽,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
@老杜酒鄭州小二:未來估計就合並了
@iamwangyadong:又不帶人人車玩了
@Jung053:優信瓜子合並好了,反正一個to b 一個to c
9、微信提現2000元被收1元“服務費” 他把騰訊告上了法庭
2016年3月1日,原告余先生在微信錢包中提現2000元,被被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提現服務費的名義扣劃走1元。被告的行為侵犯了我的合法權益,我要求被告返還扣劃的財產,並停止後續扣費行為。”
@仙女阿蓁:本來每次提現的時候就很心疼
@劉寧寧-:就不該扣,看人家支付寶
@昨夜的雨兒:烏鴉與黑豬故事
10、 任正非回應清退老員工:華為沒有退休金 不養吃白飯的人
心聲社區24日下午發出了一篇任正非的最新演講。演講中,任正非表示,“華為沒有退休金,公司只為在職員工買社保、醫保、意外傷害保險等。而且,華為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錢財。”以回應此前媒體熱炒的34歲員工退休問題。
@寶雷論車:說來說去就兩句話,你們的努力讓我很感動,但公司不會給你們養老
@xyd457:企業家就該這樣,喬布斯也說過,裁員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但作為CEO的位置,就該這樣做
@不為你而改名:只能說華為不適合所有人,其實不少it行業就是吃青春飯,累幾年積累錢做生意或升職拿更多錢
@曉夢蝴蝶1972:IT行業本身就是吃青春飯,一定年齡後很難跟上技術的發展
11、王思聰熊貓直播因色情低俗被上海網信辦約談
2月21日,上海市網信辦會同市文廣局、市網安總隊、市文化執法總隊,就直播中的低俗色情問題依法聯合約談熊貓直播和全民直播,責令上述直播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並進行全面整改。
@Aiz1M5:熊貓尺度不大 但是多 主播一半都是跳舞賣肉的
@鄭總編:@王思聰
@佳佳-冷暖自知:嚇死我了,我以為以後不能看pandapia什麽的了!
12、全球擁堵城市排名:中國最堵是重慶
荷蘭導航技術公司TomTom旗下TomTom Telematics近日發布2016全球擁堵城市排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蟬聯冠軍。排名第二是泰國首都曼谷,第三是印尼首都雅加達。其中,重慶排名全球第四,也是中國最擁堵的城市。首堵北京表示不服!
@背駿梧:北京:幸虧開啟了霧霾防衛星設置
@肖恩懷特:重慶最堵萬州區,咦,怎麽跟中國最熱在重慶,重慶最熱在萬州一個套路
@DerekJian:滴滴大數據,UBER大數據,荷蘭公司的統計結果全是重慶最堵。。。我擡頭望向蒼天,放下了車鑰匙,拿起了地鐵卡出門而去
13、美半導體公司砸百億美元成都建廠
美國半導體制造公司(Global-foundies)官網公布消息稱,將在成都市投資建設12英寸晶圓制造廠,此次總投資超過100億美元。此次格羅方德在成都投資的12英寸晶圓制造廠分兩期,一期建設主流CMOS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產能2萬片晶圓/月,從新加坡工廠轉入;二期建設格羅方德最新的22FDX 22nm FD-SOI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
@周煒創與投:成都在西部確實獨樹一幟。
@春長在BCZ:在中國投資半導體無非是想壓垮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 很多地方都爭先恐後地跟這些巨頭合作,但實際上並沒有引進到什麽新技術!反而利用當地政府的關系進一步爭奪中國自主產品的市場份額
@騰騰爸:在國際媒體的一致看衰聲中,我得到的數據是,2016年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又是世界第一!
國外新聞
14、谷歌子公司告Uber竊取商業機密 狗血的內幕劇情
Google一名工程師在跳槽Uber之後,習慣性在工作郵件抄送列表添加Google團隊郵箱,結果把機密文件發了過去,Google收到郵件後也沒閑著,分析文件時發現Uber無人駕駛項目和自家頗有相似,判斷那名員工有商業泄密嫌疑,於是現在正在向Uber提起訴訟..
@Raymond_Cui:明明就是派去了個臥底
@遊蕩的餃子:碟中諜
@2bMITer:“……向Uber提起訴訟”,Uber是什麽時候進軍法院行業的
15、蘋果公布iPhone 6/6s自動關機事件減少了?是iOS 10.2.1立的功
蘋果在發給外媒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升級到iOS 10.2.1系統後,超過80%的iPhone 6s設備以及超過70%的iPhone 6設備已減少了意外關機的情況。蘋果稱在iOS 10.2.1中進行了改進。[思考]你們的手機還有自動關機的情況嗎? ..
@少年未夢你的海:想讓你買iPhone7的節奏
@穿皮鞋踢皮球:我以為是天氣變暖立大功。話說,iPhone用戶真是好脾氣,要換作國產手機用戶還不得鬧翻天
@斑紋海豚:呵呵,春天來了
16、轉型無果 索尼求生仍未走出困境
通過裁員、出售業務、變賣資產等一系列自救策略而有所複蘇的索尼,仍未完全走出困境。據索尼公司披露的2016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受商譽減值9.62億美元的影視業務影響,公司凈利潤下滑83.7%,僅為1.69億美元。索尼轉型進展緩慢、現代因為政治醜聞和Note7爆炸深陷泥潭,那這是不是給我們國產廠商的一個機會?
@戈烏歌巫:期待被諾基亞收購
@T天使__:是不是蘋果降價,谷歌回歸,索尼倒閉被稱為三大幻像來著??
@午夜鯊魚_115:回複@T天使__:還有農企翻身
17,瑞典提出終極工作福利:放一小時帶薪啪啪假
未來瑞典員工的典型一天可能是,上7個小時班,然後回家與伴侶享受一小時的親密時間,還是帶薪的。這個規定的出發點是:美好的性,更好的伴侶關系,更高的工作效率。提議此福利的是42歲的Per-Erik Muskos,這位瑞典北部小城Overtornea的地方議會成員認為,瑞典人應該獲得休息時間回家與其伴侶親密。
@雷鋒茶飄香:表示一小時真心不夠
@骷髏崖海:單身虐待,算工傷,有薪水
@絕命小汙師:我就希望我一個星期能休2天
今日思想
只有你到了中年,或許到了晚年,才明白時間是多麽殘酷的東西,它把曾讓你心碎讓你失眠、讓你堅定不移地確信永不更改的生活變成一個個夢,似真似幻,遙遠而模糊,而人永遠生活在今天,今天才是現實。
———宋丹丹
資本與民營牙科聯姻的趨勢已經熱了兩三年,以聯想控股旗下拜博口腔為代表的民營牙科連鎖品牌越來越多,且不約而同走上了大規模擴張的道路。對牙科來說,大規模連鎖是一種可取的商業模式嗎?對資本來說,投資牙科連鎖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所有正在擴張的牙科連鎖品牌中,最為突出的是拜博口腔(表1)。2015年中-2016年中,拜博口腔新增了95家連鎖門店,使得其連鎖店總數達到了180家,其中包括46家醫院和134家診所,覆蓋24個省份和直轄市,醫生數量從672人增至934人。
拜博口腔一年新開95家門店,這種大規模、高速擴張的勢頭,可謂逆傳統牙科風氣而行。
過去,牙科在國內雖然發展迅速,但是願意從事連鎖化經營的卻沒有幾家。大多數民營牙科診所在一個地方生根後,往往客流穩定,現金流充足。如果牙科門診走持續擴張道路的話,一來現金流壓力會很大。以拜博口腔為例,其一年內擴張了95家門店,同期虧損也由4900萬元增加到3.67億元。原因很簡單,由於業務擴張迅速,其籌建不到一年的門店數量增多,新門店業務尚處於不斷爬坡階段,而醫護人才、設備、技術和IT資訊系統等方面又要持續投入,所以盈利遙遙無期。
二來,作為知識密集型的行業,牙科門診對人才依賴度極高,而在國內,民營牙科對人才的吸引力並不比公立醫療機構有明顯的優勢,擴張後一旦醫療質量沒法保障,任何一家門店出現問題,整體品牌都將受到影響。再者,大多數走連鎖經營模式的口腔門診,都需要引入財務投資者來緩解高速擴張帶來的資金壓力。而對財務投資者來說,IPO是便捷的退出途徑,然而,牙科一旦上市,就要面對投資者對公司業績的要求,最好是“業績穩增長,年年有分紅”,這就反過來給上市的牙科品牌帶來壓力。有的牙科品牌為了維持擴容速度,往往放棄直營模式,轉而尋求更加簡單便捷的加盟連鎖的道路,這又會帶來管理上的風險。
綜上,對大多數小型牙科門診的經營者來說,他們不想做得那麽辛苦,三五家連鎖足夠維持豐沛的現金流,“不缺錢、不擴張、不上市”應是其理性的選擇。
從國外經驗來看,大規模連鎖也並非牙科的典型經營模式。聯想控股醫療服務投資部執行董事魏凱在接受新財富采訪時表示,投資牙科之前,聯想投資團隊在美國考察時就發現,“美國牙科門診更多是以社區個體門診的形式存在,連鎖模式並不常見。”
然而,最終的結果如大家所見,2014年7月聯想控股與拜博口腔聯姻,前者砸下10億元重金拿下後者超過50%的股權,後者從此也開啟了大規模擴張的道路。
那麽,聯想為什麽會看重口腔連鎖模式?拜博口腔又為何要瘋狂擴張?在國內,走連鎖道路對民營牙科來說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嗎?
拜博口腔董事長黎昌仁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從內地公立醫院辭職來到深圳打工,四年後他開設了自己的牙科診所,之後又決心做連鎖品牌。“當初想做連鎖,並沒有太多考慮,只是想把規模做大。因為我立誌要將牙科作為自己一輩子的事業,既然如此,那就做連鎖品牌,形成資源共享的模式。”黎昌仁在接受新財富采訪時表示,憑借自身多年一線的從醫經驗,感覺牙科市場空間巨大,國家政策對民營醫療發展也越來越支持。
如果拜博口腔當初決定做連鎖僅憑董事長的直覺,作為投資方的聯想控股,不可能僅憑一時沖動就砸下重金,詳盡的市場調查分析必不可少。
不可否認,牙科在國內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根據歐睿統計,2013年中國每萬人牙醫數為1.0,相比之下,日本2010年該數據是8.0,加拿大2008年該數據為5.8,英國2012年該數據為5.3。中國在這一指標上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數據表明,一個地區的人均GDP水平與該地區每十萬人的牙醫數成正比關系,以臺灣為例,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人們在牙醫方面的需求上也跟著增長(表2)。從這個角度而言,人均GDP仍處於上升通道的國內牙科市場仍將持續穩定向上。
從人均牙科開支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牙科市場容量也存在明顯的提升空間(表3)。
市場空間適合以何種模式來瓜分?
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分析,魏凱發現,歐美牙科市場的狀況對國內不太具有參考意義。歐美的醫生培養體系較為完善,醫生拿到執業證書後,基本已經三十多歲,具備個人開診所的能力。此外,歐美金融配套發達,可以為職業醫師提供貸款、保險等,具備執業資格的醫師從學校畢業出來基本就能貸款開設個人診所。這是導致美國社區個人診所遍地開花的主要原因。
以上兩點恰恰都是國內醫生所不具備的。長期以來,國內醫療系統都是以公立醫院為主導,醫生大多由公立醫院培養出來。對這些醫生來說,獨立執業意味著要放棄公立醫院的待遇,沒有了安全感和保障不說,還要承擔申請牌照、選址、投資等方面的壓力。就算診所開起來,在沒有資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盈利周期很可能大大拉長,考慮到這些連環的風險,大部分醫生還是願意留在公立醫院系統,甚少單獨開診。
這種差別形成了中國醫療管理偏機構化主導,而歐美則是偏醫師為主導的格局。“機構化對中國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式,醫療設備投入越來越大,醫療監管要求越來越高,集團化的運作會給老百姓更多信心,人才培養也需要集團化的連鎖模式。”魏凱說。
在口腔醫療領域有多年投資經驗的德摩資本總經理王誌新從消費文化心理上做了補充解釋:“美國更崇尚個人主義,美國人更適應家庭醫生,亞洲人則喜歡從眾,開連鎖則是亞洲市場的共性。”他的說法也有市場的佐證,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等地,都較早地形成了牙科連鎖品牌。
巨大的市場空間帶來的可不僅僅是牙科門診單一環節的機會,縱觀牙科產業鏈,從上遊的耗材、器械、設備到門診、服務以及人才培養等環節,均能從中受益。
那麽資本為何在門診環節砸下重金呢?
答案是,對國內牙科企業和投資人來說,門診環節是整個牙科產業鏈上最易突破的環節。
全球牙科產業鏈大致可以劃分為診斷服務、義齒、種植、耗材、設備、正畸、流通等環節。門診之外,鏈條上的其他高利潤環節,如醫療器械、耗材等,絕大部分都依靠進口。“就連耗材中做假牙的材料、種植釘等基本都是國外進口,我們還沒有自己的品牌。”黎昌仁介紹。由此,催生出了進口耗材及醫療器械層層代理的模式,複星醫藥(600196)的主要業務之一就是醫療器械及耗材的代理銷售。目前國內耗材和器械流通領域的公司多如牛毛、高度分散,對小型診所來說,大大推高了耗材和器械的采購成本(表4)。
以最常見的牙椅為例,全球40%左右的牙椅出自佛山,但都屬於低端設備配置,以幾千塊的價格賣到德國、美國,經品牌公司加上芯片、數字化程序等核心零部件,再進行一番包裝包裝轉手賣到國內,一臺牙椅就變成了8-20萬元之間的價格,中間的利差全部由國外品牌商獲得。
“這些核心零部件技術壁壘很強,導致德國、美國在該領域擁有壟斷地位。”王誌新介紹。
而投資一家技術研發型公司的風險,大大高於投資一家門診連鎖品牌。相較牙科上遊產業,門診的門檻不高,一家診所的核心是人才,包括一名主任、一名助理主任、一名前臺主管、一名護士長等,這在國內並不難實現。
而門診的毛利並不低,公開數據顯示,整個口腔醫療服務行業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這從通策醫療(600763)2016年半年報數據可見佐證。這家主業布局於口腔專科、目前控股和參股了10家口腔醫院的上市公司,2016年中期收入3.79億元,利潤8852萬元,口腔業務毛利率保持在40%水平上。
除此之外,走連鎖規模化經營道路,還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凈利潤率。這可以從新三板掛牌的可恩口腔(830938)和A股上市公司通策醫療的對比中看出來。
可恩口腔主要分布在山東,目前共有9家門店,其2015年毛利率為53.3%,比通策醫療同期高出11.5個百分點,凈利潤率為12%,比通策醫療同期低10.8個百分點。導致可恩口腔毛利率高而凈利潤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可恩口腔規模較小,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占比較高。未來,隨著連鎖機構的增多,新增機構實現盈利穩定後,由於資源共享作用,其管理和銷售費用占比會逐步降低,凈利潤率有望逐步提升。
門檻低、毛利高、整體市場空間可期,外加政策鼓勵,這足以引來資本的目光。而決定他們要走大規模擴張道路的因素還在於,大規模連鎖可以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單個門診采購量很小,沒有話語權,規模化連鎖經營采購量提升之後,議價空間增大,成本能有效降低。
高預期之下,各路資本開始加大對牙科的投入,連從事地產業的綠城集團都投建了大型口腔醫院。近兩年來,各種牙科連鎖門診遍地開花。新三板公司滬鴿口腔(832202)2015年財報顯示,國內民營牙科的比重已經上升至60%以上,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資本與企業在走連鎖化擴張道路上達成了共識,佳美、聖貝、瑞爾、可恩等連鎖口腔都開啟了快速擴張的步伐,並形成一定的品牌優勢。Wind投融資數據顯示,2016年4月,馬瀧齒科完成紀源資本領投的8500萬元B輪融資;2016年8月,歡樂口腔完成華泰醫療產業基金領投的3.5億元A輪融資,這兩家齒科均在融資完成後宣布了快速擴張的計劃。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過去十多年發展較慢的牙科連鎖,在近一兩年都加快了擴張的步伐。此前每年只開一家店的瑞爾齒科,在過去一年時間里聯合旗下子品牌也迅速擴張了幾十家門店。承襲國外品牌的上海聖貝國際牙科連鎖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新賢稱,規劃在20年內建設200家醫院,並在擴張到20家的時候爭取上市。
同樣是做連鎖,為何唯獨拜博口腔的擴張速度高於同行?
不過,盡管都是做連鎖擴張,拜博口腔的擴張速度明顯快於同行,其一年新增95家門店,這種擴張速度在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到第二家(表5)。
事實上,不同民營連鎖口腔門診都在積極擴張,資金實力是導致他們門店數量增長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資連鎖是一門燒錢的生意。聖貝國際牙科連鎖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新賢稱,單個門店投資在4000-6000萬元之間。即便將費用再縮減,每家門店的投資數額也不會低於千萬元,一年以幾十家門店的速度擴張,則是幾億元的投入費用。
聯想控股高度認可了牙科連鎖模式,因而重金砸向拜博口腔,以助推其連鎖化擴張,投資規模至今在口腔投資領域無出其右。聯想控股在投資拜博口腔時顯然是看準了市場趨勢,先發制人,搶占市場。
資金之外,不同連鎖門診的定位及擴張模式,對擴張速度也起了重要作用。
通策醫療主營口腔醫院,雖是民營口腔,但是走的是醫院模式,而非連鎖門診。公司采取的擴張模式是並購擴張,主要路徑是參與地方公立醫院改制,進而控制一家口腔醫院。以這種模式推進並不容易,地方政府在改制談判中的主動性較強,改制難度較大,談判周期較長,因而外延式擴張的進程較難把握。另外,每並購一家地方醫院需要的資金量都很大,這種特征決定了其在網點數量上無法快速擴張。
1999年開業的瑞爾齒科是國內較早接受風投的連鎖門診。創始人鄒其芳給瑞爾的定位是,做高端連鎖品牌醫療口腔服務,重心放在預防和美容,目標客戶瞄準高端群體。瑞爾齒科第一家門診開在北京繁華的長安街邊上,是多家駐華使館、跨國公司、知名銀行和保險機構的指定齒科服務診所。
走高端模式,則其店面選址、人員配備、裝修等級皆不能降低要求,瑞爾齒科一直只走直營的模式,而新開一家新店的成本頗高。創立的前十一年,瑞爾齒科保持一年只新開一家店的速度。在對外宣傳中,瑞爾齒科自稱國內收入規模最大的高端牙科診所,2009年,瑞爾齒科的銷售接近1.5億元,近幾年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40%以上。
拜博口腔則將品牌下沈,定位在那些樂於在傳統醫院就醫環境中接受權威專業品質治療的普通中產消費者,這些人一般希望能夠減少常規就診掛號和等候時間,同時對費用支出有著不高於公立醫院的明確需求。拜博口腔在為各項醫療項目定價時也特別註意,使得價位上更易被普通小康家庭接受。按照黎昌仁的計劃,未來拜博口腔要將連鎖開到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去,以盡可能搶占市場。其在擴張時采用多路並進的方式,除了直營還采用收購的方式在全國跑馬圈地,收購標的一般要求股權簡單清晰,並在當地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對收購標的持股比例不低於70%。收購成功後,標的企業須遵從拜博口腔醫療集團統一經營管理模式及各項規章制度。
瑞爾口腔也意識到小康家庭消費市場的增長空間。2012年3月,瑞爾齒科開發第二品牌瑞泰口腔——集門診、急診、手術和病房為一體的連鎖醫院,在定位上與拜博口腔頗為接近,瞄準廣大白領和小康之家,選址上也更接近社區。2014年,瑞爾齒科被王思聰看上,其控制的普思資本與新天域、德福、凱鵬等知名基金共同投資了瑞爾齒科第三輪融資,金額總計7000萬美元。
在擴張模式上,瑞泰除了直營也嘗試走收購道路。截止當前,瑞泰口腔已經在北京、重慶設有幾十家分院。其在官網披露,預計在未來5年,瑞爾集團將進一步擴大瑞爾診所的高端市場份額,同時加大口腔醫院的建設和並購業務,集團擁有的口腔診所和口腔醫院數量有望達到100家。
目前看來,國內口腔連鎖像是集體陷入了一場技術含量不太高的同質化競爭中。
規模化不是黎昌仁的終極目標,“我的主業是必須把醫療產業做好,然後可以帶動產業鏈上遊”,帶動的方式就是通過自主研發和制造。黎昌仁希望,未來能夠形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產業鏈:醫療設備、耗材研發生產,培訓、流程管理、技術輸出等。如果這個遊產業鏈完整搭建起來,它最終所創造的收益在醫療集團收入的比重要占到50%以上。這種想法,大有通過需求端驅動,依靠經營模式的改變,自主推進技術突進,最終實現產業鏈重構的意思。
不過產業鏈所展現出的前景十分美好,過程卻充滿曲折。要從門診反攻產業鏈,完成規模效應僅僅是第一步,要守住規模,還至少要在人才培養、企業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齊頭並進。
而當前大多數牙科連能否跨越第一道門檻都還是個問題。在此之前,牙科連鎖高速擴張不是沒有遇到過問題。2007年,佳美口腔拿到國外兩家基金的1000萬美元融資,開啟過一輪快速擴張,兩年時間門店從幾十家擴張到近百家。然而擴張勢頭沒持續多久,因為大規模虧損,資金吃緊,連鎖門店又很快迎來關門潮,重新回到了二十幾家連鎖門店的規模。
牙科連鎖註定前期投入大、回報慢、經營周期長,投資人若沒有耐心,很容易將企業帶溝里。這是一場資本與企業需共同經歷的漫長跋涉。
按照拜博口腔此前透露的計劃,到2017年,其將在全國實現或超過200家網點、連鎖布局升至40至50座城市的發展目標。按照2016年中期達到180家的數量,拜博口腔的擴張速度可以說略微超越原計劃。當然,其虧損也急劇拉大,僅僅2016年上半年的虧損已經趕上了2015年全年的虧損(表6)。
在德摩資本負責人鄭立新看來,當前在4.0技術變革下,處於全球產業鏈弱勢地位的中國,正在誕生新的反攻產業鏈的機會。“作為傳統產業的牙科正在湧現出大量效率提升、產業融合、技術突破的創業機會和投資機會,中國企業及醫療機構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技術異軍突起,依托中國本土快速成長的市場和在國際上的成本優勢,打造優質企業,實現彎道超車,進而實現牙科產業鏈重構。”這也給了很多沒有牙科基礎的公司快速切入的“跨界打劫”的機會。
相對而言,拜博口腔選擇的試圖從門診反攻產業鏈的道路,是一條更為艱難而漫長的道路,而當前,全球牙科巨頭近年來有強強聯合、並購整合的趨勢,拜博口腔的產業鏈重構之路越發顯得任重道遠。
(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704/t20170427_780570.htm
2015年中-2016年中,拜博口腔一年时间新开95家连锁门店,这种扩张速度在牙科领域史无前例。从过往经验来看,大规模连锁扩张的道路并不是牙科最好的选择,在欧美,牙科大多以分散的个体社区门诊的形式存在。资本为何在牙科门诊连锁领域砸下重金?答案是,对国内牙科企业和投资人来说,门诊连锁是整个牙科产业链上最易突破的环节。
资本与民营牙科联姻的趋势已经热了两三年,以联想控股旗下拜博口腔为代表的民营牙科连锁品牌越来越多,且不约而同走上了大规模扩张的道路。对牙科来说,大规模连锁是一种可取的商业模式吗?对资本来说,投资牙科连锁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所有正在扩张的牙科连锁品牌中,最为突出的是拜博口腔 (表1)。2015年中-2016年中,拜博口腔新增了95家连锁门店,使得其连锁店总数达到了180家,其中包括46家医院和134家诊所,覆盖24个省份和直辖市,医生数量从672人增至934人。
有违牙科传统的高速扩张
拜博口腔一年新开95家门店,这种大规模、高速扩张的势头,可谓逆传统牙科风气而行。
过去,牙科诊所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愿意从事连锁化经营的却没有几家。大多数民营牙科诊所在一个地方生根后,往往客流稳定,现金流充足。如果牙科门诊走持续扩张道路的话,一来现金流压力会很大。以拜博口腔为例,其一年内扩张了95家门店,同期亏损也由4900万元增加到3.67亿元。原因很简单,由于业务扩张迅速,其筹建不到一年的门店数量增多,新门店业务尚处于不断爬坡阶段,而医护人才、设备、技术和IT资讯系统等方面又要持续投入,所以盈利遥遥无期。
二来,作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牙科门诊对人才依赖度极高,而在国内,民营牙科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不比公立医疗机构有明显的优势,扩张后一旦医疗质量没法保障,任何一家门店出现问题,整体品牌都将受到影响。再者,大多数走连锁经营模式的口腔门诊,都需要引入财务投资者来缓解高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而对财务投资者来说,IPO是最为便捷的退出途径,然而,牙科一旦上市,就要面对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要求,最好是“业绩稳增长,年年有分红”,这就反过来给上市的牙科品牌带来压力。有的牙科品牌为了维持扩容速度,往往放弃直营模式,转而寻求更加简单便捷的加盟连锁的道路,这又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综上,对大多数小型牙科门诊的经营者来说,他们不想做得那么辛苦,三五家连锁足够维持丰沛的现金流,“不缺钱、不扩张、不上市”应是其理性的选择。
从国外经验来看,大规模连锁也并非牙科的典型经营模式。联想控股医疗服务投资部执行董事魏凯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投资牙科之前,联想投资团队在美国考察时就发现,“美国牙科门诊更多是以社区个体门诊的形式存在,连锁模式并不常见”。
然而,最终的结果如大家所见,2014年7月联想控股与拜博口腔联姻,前者砸下10亿元重金拿下后者超过50%的股权,后者从此也开启了大规模扩张的道路。
走机构化发展的中国牙科
那么,联想为什么会看重口腔连锁模式?拜博口腔又为何要疯狂扩张?在国内,走连锁道路对民营牙科来说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吗?
拜博口腔董事长黎昌仁于上世纪90年代从内地公立医院辞职来到深圳打工,四年后他开设了自己的牙科诊所,之后又决心做连锁品牌。“当初想做连锁,并没有太多考虑,只是想把规模做大。因为我立志要将牙科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既然如此,那就做连锁品牌,形成资源共享的模式。”黎昌仁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凭借自身多年一线的从医经验,感觉牙科市场空间巨大,国家政策对民营医疗发展也越来越支持。
如果拜博口腔当初决定做连锁仅凭董事长的直觉,作为投资方的联想控股,不可能仅凭一时冲动就砸下重金,详尽的市场调查分析必不可少。
不可否认,牙科在国内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欧睿统计,2013年中国每万人牙医数为1.0,相比之下,日本2010年该数据是8.0,加拿大2008年该数据为5.8,英国2012年该数据为5.3。中国在这一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数据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与该地区每十万人的牙医数成正比关系,以台湾为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们在牙医方面的需求上也跟着增长(表2)。从这个角度而言,人均GDP仍处于上升通道的国内牙科市场仍将持续稳定向上。
从人均牙科开支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牙科市场容量也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表3)。
市场空间适合以何种模式来瓜分?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分析,魏凯发现,欧美牙科市场的状况对国内不太具有参考意义。欧美的医生培养体系较为完善,医生拿到执业证书后,基本已经30多岁,具备个人开诊所的能力。此外,欧美金融配套发达,可以为职业医师提供贷款、保险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从学校毕业出来基本就能贷款开设个人诊所。这是美国社区个人诊所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
以上两点恰恰都是国内医生所不具备的。长期以来,国内医疗系统都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医生大多由公立医院培养出来。对这些医生来说,独立执业意味着要放弃公立医院的待遇,没有了安全感和保障不说,还要承担申请牌照、选址、投资等方面的压力。就算诊所开起来,在没有资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盈利周期很可能大大拉长,考虑到这些连环的风险,大部分医生还是愿意留在公立医院系统,甚少单独开诊。
这种差别形成了中国医疗管理偏机构化主导,而欧美则是偏医师为主导的格局。“机构化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式,医疗设备投入越来越大,医疗监管要求越来越高,集团化的运作会给老百姓更多信心,人才培养也需要集团化的连锁模式。”魏凯说。
在口腔医疗领域有多年投资经验的德摩资本总经理王志新从消费文化心理上做了补充解释:“美国更崇尚个人主义,美国人更适应家庭医生,亚洲人则喜欢从众,开连锁则是亚洲市场的共性。”他的说法也有市场的佐证,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都较早地形成了牙科连锁品牌。
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牙科门诊单一环节的机会,纵观牙科产业链,从上游的耗材、器械、设备到门诊、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环节,均能从中受益。
牙科产业链上最易突破的环节
那么资本为何在门诊环节砸下重金呢?
答案是,对国内牙科企业和投资人来说,门诊环节是整个牙科产业链上最易突破的环节。
全球牙科产业链大致可以划分为诊断服务、义齿、种植、耗材、设备、正畸、流通等环节。门诊之外,链条上的其他高利润环节,如医疗器械、耗材等,绝大部分都依靠进口。“就连耗材中做假牙的材料、种植钉等基本都是国外进口,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品牌。”黎昌仁介绍。由此,催生出了进口耗材及医疗器械层层代理的模式,复星医药(600196)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医疗器械及耗材的代理销售。目前国内耗材和器械流通领域的公司多如牛毛、高度分散,对小型诊所来说,大大推高了耗材和器械的采购成本(表4)。
以最常见的牙椅为例,全球40%左右的牙椅出自佛山,但都属于低端设备配置,以几千块的价格卖到德国、美国,经品牌公司加上芯片、数字化程序等核心零部件,再进行一番包装转手卖到国内,一台牙椅就变成了8万-20万元之间的价格,中间的利差全部由国外品牌商获得。
“这些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很强,导致德国、美国在该领域拥有垄断地位。”王志新介绍。
而投资一家技术研发型公司的风险,大大高于投资一家门诊连锁品牌。相较牙科上游产业,门诊的门槛不高,一家诊所的核心是人才,包括一名主任、一名助理主任、一名前台主管、一名护士长等,这在国内并不难实现。
而门诊的毛利并不低,公开数据显示,整个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这从通策医疗(600763)2016年半年报数据可见佐证。这家主业布局于口腔专科、目前控股和参股了10家口腔医院的上市公司,2016年中期收入3.79亿元,利润8852万元,口腔业务毛利率保持在40%水平上。
除此之外,走连锁规模化经营道路,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净利润率。这可以从新三板挂牌的可恩口腔(830938)和A股上市公司通策医疗的对比中看出来。
可恩口腔主要分布在山东,目前共有9家门店,其2015年毛利率为53.3%,比通策医疗同期高出11.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2%,比通策医疗同期低10.8个百分点。导致可恩口腔毛利率高而净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可恩口腔规模较小,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比较高。未来,随着连锁机构的增多,新增机构实现盈利稳定后,由于资源共享作用,其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会逐步降低,净利润率有望逐步提升。
门槛低、毛利高、整体市场空间可期,外加政策鼓励,这足以引来资本的目光。而决定他们要走大规模扩张道路的因素还在于,大规模连锁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单个门诊采购量很小,没有话语权,规模化连锁经营采购量提升之后,议价空间增大,成本能有效降低。
高预期之下,各路资本开始加大对牙科的投入,连从事地产业的绿城集团都投建了大型口腔医院。近两年来,各种牙科连锁门诊遍地开花。新三板公司沪鸽口腔(832202)2015年财报显示,国内民营牙科的比重已经上升至 60%以上,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资本与企业在走连锁化扩张道路上达成了共识,佳美、圣贝、瑞尔、可恩等连锁口腔都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步伐,并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Wind投融资数据显示,2016年4月,马泷齿科完成纪源资本领投的8500万元B轮融资;2016年8月,欢乐口腔完成华泰医疗产业基金领投的3.5亿元A轮融资,这两家齿科均在融资完成后宣布了快速扩张的计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过去十多年发展较慢的牙科连锁,在近一两年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此前每年只开一家店的瑞尔齿科,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联合旗下子品牌也迅速扩张了几十家门店。承袭国外品牌的上海圣贝国际牙科连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新贤称,规划在20年内建设200家医院,并在扩张到20家的时候争取上市。
定位中产 品牌下沉
同样是做连锁,为何唯独拜博口腔的扩张速度高于同行?
不过,尽管都是做连锁扩张,拜博口腔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同行,其一年新增95家门店,这种扩张速度在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到第二家(表5)。
事实上,不同民营连锁口腔门诊都在积极扩张,资金实力是导致他们门店数量增长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连锁是一门烧钱的生意。圣贝国际牙科连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新贤称,单个门店投资在4000万-6000万元之间。即便将费用再缩减,每家门店的投资数额也不会低于千万元,一年以几十家门店的速度扩张,则是几亿元的投入费用。
联想控股高度认可了牙科连锁模式,因而重金砸向拜博口腔,以助推其连锁化扩张,投资规模至今在口腔投资领域无出其右。联想控股在投资拜博口腔时显然是看准了市场趋势,先发制人,抢占市场。
资金之外,不同连锁门诊的定位及扩张模式,对扩张速度也起了重要作用。
通策医疗主营口腔医院,虽同样为民营口腔专科,但走的是医院模式,而非连锁门诊。公司采取的扩张模式是并购扩张,主要路径是参与地方公立医院改制,进而控制一家口腔医院。以这种模式推进并不容易,地方政府在改制谈判中的主动性较强,改制难度较大,谈判周期较长,因而外延式扩张的进程较难把握。另外,每并购一家地方医院需要的资金量都很大,这种特征决定了其在网点数量上无法快速扩张。
1999年开业的瑞尔齿科是国内较早接受风投的连锁门诊。创始人邹其芳给瑞尔的定位是,做高端连锁品牌医疗口腔服务,重心放在预防和美容,目标客户瞄准高端群体。瑞尔齿科第一家门诊开在北京繁华的长安街边上,是多家驻华使馆、跨国公司、知名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指定齿科服务诊所。
走高端模式,则其店面选址、人员配备、装修等级皆不能降低要求,瑞尔齿科一直只走直营的模式,而新开一家新店的成本颇高。创立的前11年,瑞尔齿科保持一年只新开一家店的速度。在对外宣传中,瑞尔齿科自称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高端牙科诊所,2009年,瑞尔齿科的销售接近1.5亿元,近几年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40%以上。
拜博口腔则将品牌下沉,定位在那些乐于在传统医院就医环境中接受权威专业品质治疗的普通中产消费者,这些人一般希望能够减少常规就诊挂号和等候时间,同时对费用支出有着不高于公立医院的明确需求。拜博口腔在为各项医疗项目定价时也特别注意,使得价位更易被普通小康家庭接受。按照黎昌仁的计划,未来拜博口腔要将连锁开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去,以尽可能抢占市场。其在扩张时采用多路并进的方式,除了直营还采用收购的方式在全国跑马圈地,收购标的一般要求股权简单清晰,并在当地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对收购标的持股比例不低于70%。收购成功后,标的企业须遵从拜博口腔医疗集团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及各项规章制度。
瑞尔口腔也意识到小康家庭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2012年3月,瑞尔齿科开发第二品牌瑞泰口腔——集门诊、急诊、手术和病房为一体的连锁医院,在定位上与拜博口腔颇为接近,瞄准广大白领和小康之家,选址上也更接近社区。2014年,瑞尔齿科被王思聪看上,其控制的普思资本与新天域、德福、凯鹏等知名基金共同投资了瑞尔齿科第三轮融资,金额总计7000万美元。
在扩张模式上,瑞泰除了直营也尝试走收购道路。截至当前,瑞泰口腔已经在北京、重庆设有几十家分院。其在官网披露,预计在未来5年,瑞尔集团将进一步扩大瑞尔诊所的高端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口腔医院的建设和并购业务,集团拥有的口腔诊所和口腔医院数量有望达到100家。
同质化竞争漩涡
目前看来,国内口腔连锁像是集体陷入了一场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同质化竞争中。
规模化不是黎昌仁的终极目标,“我的主业是必须把医疗产业做好,然后可以带动产业链上游”,带动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黎昌仁希望,未来能够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产业链:医疗设备、耗材研发生产,培训、流程管理、技术输出等。如果这个产业链完整搭建起来,它最终所创造的收益在医疗集团收入的比重要占到50%以上。这种想法,大有通过需求端驱动,依靠经营模式的改变,自主推进技术突进,最终实现产业链重构的意思。
不过产业链所展现出的前景虽然十分美好,过程却充满曲折。要从门诊反攻产业链,完成规模效应仅仅是第一步,要守住规模,还至少要在人才培养、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齐头并进。
而当前大多数牙科连能否跨越第一道门槛都还是个问题。在此之前,牙科连锁高速扩张不是没有遇到过问题。2007年,佳美口腔拿到国外两家基金的1000万美元融资,开启过一轮快速扩张,两年时间门店从几十家扩张到近百家。然而扩张势头没持续多久,因为大规模亏损,资金吃紧,连锁门店又很快迎来关门潮,重新回到了二十几家连锁门店的规模。
牙科连锁注定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经营周期长,投资人若没有耐心,很容易将企业带沟里。这是一场资本与企业需共同经历的漫长跋涉。
按照拜博口腔此前透露的计划,到2017年,其将在全国实现或超过200家网点、连锁布局升至40至50座城市的发展目标。按照2016年中期达到180家的数量,拜博口腔的扩张速度可以说略微超越原计划。当然,其亏损也急剧拉大,仅仅2016年上半年的亏损已经赶上了2015年全年的亏损(表6)。
在德摩资本负责人郑立新看来,当前在4.0技术变革下,处于全球产业链弱势地位的中国,正在诞生新的反攻产业链的机会。“作为传统产业的牙科正在涌现出大量效率提升、产业融合、技术突破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及医疗机构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异军突起,依托中国本土快速成长的市场和在国际上的成本优势,打造优质企业,实现弯道超车,进而实现牙科产业链重构。”这也给了很多没有牙科基础的公司快速切入的“跨界打劫”的机会。
相对而言,拜博口腔选择的试图从门诊反攻产业链的道路,是一条更为艰难而漫长的道路,而当前全球牙科巨头有强强联合、并购整合的趋势,拜博口腔的产业链重构之路越发显得任重道远。■
共享充電寶會成為類似共享單車的市場,還是只是一場投資者“擊鼓傳花”,坑下一家的遊戲?
作者|王亞奇
編輯|王根旺
共享充電寶,這個謎之共享經濟這次真的要火了。
今晨五點,“國民老公”王思聰在朋友圈又放了一炮,“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雖未明言針對某家,但今日淩晨剛剛宣布砸了幾億投資共享充電寶的陳歐坐不住了。
對於王思聰的潑冷水,陳歐很快做出回應,“謝謝思聰監督,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算起來,上一個說出項目做不成就當做公益的是胡瑋煒(創業家&i黑馬註:摩拜單車創始人),不過當時這件事以陷入創業者拿著投資人的錢做公益的爭議而結束。
共享充電寶的風口起於今年清明節前後。據創業家&i黑馬統計,目前這條賽道上的公司已達十多家,截至目前已有超6億元資金湧入該市場,投資人名單上不乏騰訊、金沙江創投、IDG、SIG、高瓴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既然投資共享充電寶的大佬那麽多,陳歐為什麽要單槍匹馬出來會王思聰,答案自然是“為自己代言”。
據了解,陳歐投資的這家共享充電寶為街電科技,4月份街電剛剛獲得IDG、欣旺達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3億人民幣投資之後,陳歐將占有街電60%股份,並出任街電科技董事長。何況,久未在媒體露面的陳歐剛剛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街電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註入幾十億資金,一早起來就遭王思聰打臉,豈能忍氣吞聲。
但回歸到商業邏輯上,共享充電寶被迅速拱上臺面的原因是什麽,未來它會成為類似共享單車的市場還是只是一場投資者“擊鼓傳花”,坑下一家的遊戲?創業家&i黑馬來一一拆解。
共享充電寶為什麽突然火了,如果大家留心過創投圈、科技媒體和自媒體們已經長達一年圍著共享單車的話題打轉,這個問題可能更容易理解。眼看2017年快過半,處在潮頭浪尖上的投資人們總該找點新東西,巧的是共享充電寶正好路過。不過,投資人們也都不傻,怎麽就和共享充電寶看對了眼。
究其原因,目前線上流量增長緩慢,且價格昂貴,線下流量入口已經成為眾多投資人的關註熱點,而共享充電寶之爭實則是線下場景之爭。目前充電寶市場基本分為三類商業模式與場景:一是以暢充科技為代表的免費充電模式,占據機場、火車站等大客流量場景;二是以街電、來電等為代表的線下機櫃模式充電寶,一般占據商場、電影院、餐飲、酒吧、遊樂園等中型場景;三是以小電為代表的餐廳移動充電樁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置於餐廳、咖啡廳、臺球室等桌面小型場景。目前後兩種模式的競爭尤為激烈,其背後所占據的場景也是各行各業玩家獲取流量的必爭之地。
此外,從經濟模型來看,共享充電寶的回本周期確實不長。一個充電寶的市場售價才幾十塊錢,而創業家&i黑馬查詢了阿里巴巴采購批發平臺,常見充電寶規模生產的單個成本在10~30元之間,按每個人只花1塊錢租一小時算,30次也足夠回本了,再往後租都是利潤。當然未來共享充電寶行業已定會陷入補貼免費的怪圈,這是後話。因為按照迅雷創始人程浩的說法,滴滴打車雖然補貼了那麽多錢,但你不能說它商業模式不成立,只是“資金效率”低一點而已。
共享充電寶另一個容易被質疑的點是,低頻不剛需。目前每個中國家庭的抽屜里可能都有兩到三個閑置充電寶,放在家里都不用,誰沒事還會去租充電寶。但有人認為,共享充電寶的真正剛需人群是移動情況和應急情況下的人群。不過問題是,充電寶用完還要找到附近的線下機櫃還回去,這跟有樁自行車是一個道理。早在摩拜、ofo等共享單車大火之前,政府就在推動單車出行的道路上不遺余力,這麽多年過去了,大部分有樁自行車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沒能挪動半步。
同樣的道理,共享充電寶,尤其是線下機櫃模式的充電寶也會受制於此。不過投資人們出來解釋了:這個問題等到共享密度足夠大的情況下就能解決。
但那個時候,共享充電寶還會是門好生意嗎?
共享充電寶離出現下一個摩拜還有多遠?
得承認,上述情況都是在理想的商業環境之下,但從此前的種種商業案例來看,顯然不現實。
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共享充電寶過低的行業門檻。這一點從短短一個月冒出數十家融資企業即能看出。門檻低,成本低,大家一窩蜂往里面沖,大規模地鋪,到最後就很容易變成免費+倒貼的生意。
尤其在商家鋪的。對於餐廳、咖啡廳等實體商家而言,衡量一切的標準是,能否帶來額外的營業收入,如果不能帶來額外營業收入反而要變成別人的引流手段,商家顯然很難熱衷起來。舉例來說,一個顧客到店里除了吃飯其他服務理應是免費的,就算顧客願意花錢充電,但一個顧客會在吃飯的同時順便充電,還是專門為了充電去吃飯,哪個比例多結果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跑過地推的都知道,想要讓商家簽排他協議顯然需要足夠的誘惑。一開始某個商家和一個充電寶玩家合作,用戶來了要用,對商家好,對充電寶企業也好。後來別的玩家進來了,條件是別用他的,用我的,我能給你分成。最後更多玩家進來了,別用他們倆家的條件可能變成,不用分成了,我直接給你錢。如此惡性循環。
另外,投資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和時間做朋友”。但共享充電寶行業顯然不是一個能和時間做朋友的生意,相反,共享充電寶生意最大的風險是時間和技術進步。
眾所周知,手機本身的耗電量很大程度上和屏幕大小及電池本身的技術有關。在這方面,去年底“國民手機”華為已經宣布研發出了20秒充滿電量的石墨烯鋰電池,相信有了華為做表率,小米、三星們也不會讓大家等太久。試想,如果你出門前發現手機只有20%的電量,你會花幾分鐘充滿再出門還是等沒電了找共享充電寶?
即便新技術的成熟需要時間,但手機的例外之處是,大部分人晚上是要回家的,一個正常手機的電量支撐一天並非難事。
共享充電寶離出現下一個摩拜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道理很簡單,自行車擺在那兒,你就有需求,換成充電寶,當你還有30%的電,到家或者到公司在充也不遲,真到急用的時候,10塊錢也願意充,但那麽急的頻次顯然沒有那麽大。但為什麽現在大家也願意租共享充電寶,因為1小時內免費,這點跟2014年大火的O2O倒是有些相似之處。等到不補貼的時候,我還有電,你讓我把它充滿你收我一到兩塊錢,願意的人還會剩多少?
不過,為了不做阻擋歷史進步的車輪,共享充電寶到底是不是門好生意,留給大家各自判斷。我們只關心,能不能看到王思聰吃翔,會有直播鏈接嗎?
如果說在共享單車之後,還有什麽東西比較火,那一定是共享充電寶了!
共享充電寶在爭議中突進
共享充電寶行業融資進展不斷。5月8日早間,共享充電寶行業內三家企業小電、Hi電、非常電發布最新的融資消息。近40天時間,共享充電寶行業內總融資額已逼近12億元人民幣。
今日,小電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已在2017年5月初完成B輪3.5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高榕資本聯合領投,騰訊在本輪融資中對小電進行了加持。40天時間內完成3輪融資後,“小電”的總融資額逼近5億元,成為目前行業內已知拿到融資額數量最大的公司。
Hi電同樣主打桌面型共享充電寶,今日早間,Hi電宣布已在4月中旬獲得近億元A輪融資,由光速中國領投,某知名基金和老股東跟投。新晉玩家、主打小機櫃模式充電寶分時租賃的非常電也宣布獲得早馳資本數百萬種子輪融資,並宣布天使輪千萬級別融資也已經明確。
關於共享充電寶的爭議不斷,是否能滿足剛需、高頻、大市場,除了短期內能否賺錢,其長期的持續性和成長性備受爭議。
而在共享充電寶的商業邏輯屢遭吐槽時,整個行業卻在爭議中突飛猛進。
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3月31日以來,共享充電寶行業宣布獲得融資的有Hi電、來電、街電、小電等。40天時間,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為12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共享單車之後,充電寶儼然已然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共享風口。
王思聰放狠話,陳歐“主動”接招
共享充電寶火到什麽程度?就連“娛樂圈紀委”王思聰也加入進來了。
這個“加入”不是說王思聰給哪家共享充電寶企業投資了,而是因為他發布的一條朋友圈動態。
3天前,聚美優品宣布將以3億元收購共享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的60%股權,陳歐將擔任街電董事長。
5日早上5點,王思聰更新了一條朋友圈,直指時下被熱炒的共享充電寶:“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面對王思聰的“拆臺”,陳歐迅速在微博中予以回應:“謝謝思聰監督,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同時,他也不忘在微博評論區調侃一番: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6年5月4日出爐的《新財富500富人榜》中,王健林和王思聰父子合計財富達人民幣1982.6億元,排名第一。而據財富咨詢公司wealth-x2015年7月22日發布的亞洲十大年輕富豪中,陳歐以11億美元的財富位列第六。
在以往報道中並未發現有交集的兩人,此次因為共享充電寶的話題而聯系在一起,是真的“互懟”,還是借機炒作,給共享充電寶的話題再燒上一把火?
陳歐投資的這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為深圳街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街電),街電在4月初剛剛獲得IDG、欣旺達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在獲得此次3億元融資後,聚美優品將占有街電60%股份,陳歐將出任街電董事長。此外,陳歐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3個月內,聚美優品將繼續註入街電幾十億資金。
正準備大幹一場,一大早卻被王思聰兜頭潑下一盆冷水,也難怪陳歐要在微博反擊了。
做電商的陳歐為什麽投共享充電寶?
聚美優品和陳歐在這兩年的遭遇,令人幾分唏噓。2014年5月16日掛牌紐交所,投資人收獲的回報超800倍,然而在走過了假貨風波、私有化風波之後,聚美優品的市值距巔峰值蒸發了9成。
原有業務萎縮已成必然,聚美優品現在在找尋轉型的新出口。目前看,陳歐選擇自主拓展+投資的組合方式推進轉型。此前,聚美優品有過不少嘗試,比如“美天早餐”,還未大規模推廣即悄無聲息關閉。顯然,聚美優品的轉型之路並不容易。
如今陳歐又高調入局共享充電寶,並親自擔任董事長。這一系列的跨界舉動似乎更容易讓外界摸不清聚美優品的未來會怎麽發展。陳歐強於營銷,但對於跨界做線下並不擅長,而共享充電寶也要求較強的線下運營能力,所以入主街電對陳歐也是一大挑戰。
在主營業務高開低走的背景之下,這些新故事能幫助聚美優品突破目前的發展瓶頸嗎?聚美優品具不具備負擔這場資金消耗戰的籌碼?
創業從來都是講究勇氣和運氣的,但共享充電寶風口的爆發時間雖然僅有一個月,背後涉及的資本力量已然強悍,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競爭已是狼煙四起。
風口上的共享充電寶到底是什麽?
在2014-2016年這一時間段,一批涉足“共享充電”領域的公司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誕生,這些公司規模有限,布局網點數量多者也只有數千個,少的更是僅有數百個網點。
然而到了2017年,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這種原本就具有租借模式的產品,瞬間吸引了各大投資機構的目光,一時間資本大肆流入,“共享充電”順勢緊鑼密鼓的入駐各大領域,鋪開規模、占有渠道,搶奪市場。
目前,共享充電寶的自助租借的櫃機出現在了各大商場、車站、醫院、景區、餐廳等地,規模較大的是“來電”、“街電”和“小電”三家。
共享充電寶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種是以“來電”為代表的大櫃機移動共享模式,一般需要交付100元左右的押金,包含幾十個充電倉,一般用於商場、機場、火車站等大場景;
第二種是以“街電”為代表的小櫃機移動共享模式,可容納十個左右的充電寶,主要在餐廳、咖啡館、酒吧等小場景;
第三種是以“小電”為代表的固定場景,即桌面模式,一般配置在KTV、包廂、走廊等場景的墻壁或桌面上,線機一體,不需要交付押金。
租借移動共享充電寶的流程簡便,大致可以分為掃碼、註冊、付款、借出、歸還幾步,整個流程耗時一般在三分鐘以內。移動充電的付費方法都選擇了掃碼付費,一般為前0.5-1小時免費,過後每小時收費1元。
值得註意的是,阿里和騰訊都已開始入局。
先是騰訊成為“小電”的戰略投資方,據悉騰訊是由金沙江創投創始人朱嘯虎介紹迅速入局。“來電科技”也已和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務。用戶可在其自助租借網點,憑借芝麻信用積分即可免押金租借充電寶。
有業內人士指出,共享充電寶確實有需求,但是想在小場景(商家)下實現盈利很難。目前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充電寶本身租賃費用,二是押金費用,三是來自屏幕和充電寶信息載體的廣告收入。
摩拜投資人怎麽說?
毛聖博熊貓資本合夥人
2015年合夥創立熊貓資本
曾任啟明創投副總裁
投資代表項目:摩拜單車、凹凸租車、FACE++等
主要觀點:
好的共享概念應在“住”“行”領域挖掘
更看好能提供標準化服務的B2C共享模式
共享單車企業長期賽跑還要拼產品
“共享”初期規模和效率比產品更重要
滴滴又獲55億美金融資資本仍看好
不看好共享充電寶的發展
下一個共享風口無人駕駛汽車
采訪摘要:
第一財經 張婧雯:毛總好,這一期要專訪您,主要是想跟您聊一下共享這個概念。我知道你的公司投了摩拜單車對嗎?而且投的特別多,你們一共投了多少?
熊貓資本 毛聖博:我們大概已經投到了超過我們基金總規模的10%了。在B輪還有後面我們又跟投了兩輪,B輪我們是唯一的領投方,其他老股東跟投。基金大概就是全加起來可能不到5個億,摩拜我們就投了大概五千多萬。
第一財經 張婧雯:所以你們玩的也是這種重註的打法,一個項目會投特別多?那當時應該是對共享概念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當時你們四個合夥人有沒有徹夜長談?
熊貓資本 毛聖博:我覺得我們對於共享領域思考的還是比較深的,真正能受到VC的青睞或者真正最後能賺錢的共享,現在看起來比較火的,就停留在比如說Airbnb這一種以住為需求點的,還有就是像滴滴,共享單車這樣以出行,交通為需求點,就這兩類從商業化來看是比較成功的。
什麽樣的東西才適合共享? 因為共享肯定最後就是你不持有,只是使用,但不持有這個東西。這個模式其實有兩種(C2C和B2C)。最早大家理想化的可能是C2C,就是說我的東西現在閑置了,現在把它共享出來,其他人可以用,這樣是大家比較理想的C2C共享,當然也有很多人做過這方面的努力。後來發現其實挺難的,包括滴滴的順風車有一點這個意思,真正是車主閑置的車或者我自己的車。
但C2C沒法避免一個標準化的問題,很非標。今天你坐一個順風車是美女開的,車上有香水,美女長得很漂亮,一路聊得很開心,你覺得順風車好像挺好。明天你又約一輛順風車,結果來了一個大哥剛剛打完籃球,一雙臭球鞋丟在後備廂,讓你很煩他,但也沒有辦法,因為就是很非標一個東西。滴滴這個平臺可以通過一些評分,各種手段把這種東西盡量減少,但我覺得它沒法避免,因為C端供給本來就是很非標的。C2C由於這一方面的原因最終效率不會高,而且C2C之間溝通成本非常高,所以我們現在是比較看好B2C的模式。
第一財經 張婧雯:其實共享的概念大家都很關註,但是盈利能力卻很少被提及,現在像摩拜賺錢嗎?
熊貓資本 毛聖博:摩拜現在肯定還是虧錢的,因為它投入了大量的錢去造新車。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個模型,是說它是可以賺錢的。當然這個模型里面包含很多,比如現在新聞里面很多提到的,比如它日騎行的次數,每一輛車平均每天被騎幾次,這個車大規模生產以後成本大概是多少,運維成本大概多少,其實把這些變量算一算,差不多是能夠算出來你的回報周期大概是多少。
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它花錢買一堆或者自己工廠造一堆自行車,這就是一堆資產,這些資產租出去,很多人說是自行車租賃公司,我覺得也可以,怎麽定義它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賬,其實很容易可以算清楚的。
第一財經 張婧雯:這規模就很重要了,哪怕是它的價格可能不提就保持現在的價格,也是要有一定的規模做支撐它才能夠賺錢。如果說另外一個共享單車的公司他不用收錢,大家就自然都去騎它了,這樣的話,是不是就達不到規模以上就能賺錢的預期?
熊貓資本 毛聖博:我覺得這個也不成問題,很多投資人還是很長線的。大部分的風險投資基金是以十年為周期來計算的,沒有那麽短視。首先你買一輛非常便宜的自行車投到街上,也可以做一個所謂的共享單車。新車老百姓騎起來肯定也是很輕,但問題就來了,你怎麽去維護這一輛車,你的維護成本會非常高,這輛車你沒法定位,也沒裝所謂的定位模塊。到最後就算不過來賬,但老百姓騎的可能還挺Happy,過三個月以後可能這個車就壞了,或者就不見了。到最後這個企業是看不到盈利那一天,就算你一開始能融到一部分錢,如果想持續融資下去肯定也是挺難的。
第一財經 張婧雯:我也看過一篇報道,就說這個共享的概念首先就是要速度,其次是資本。你其實也說到了一個產品的概念,就是說長期來看產品要好,才能夠最後收獲這個市場。到底是產品比較重要,還是這個速度比較重要呢?
熊貓資本 毛聖博:我覺得本質的原因,是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信息太透明了。只要你這個東西出來,第一很多競爭對手會圍上來,大家會做類似的事情,參與到這個競爭中去。第二快,是投資人嗅覺馬上嗅出來這個地方是有機會的,這個東西又有一定的規模效應,投資人馬上想投很多錢進來,盡快把你推上一個軌道讓你跑得更快,這個地方馬太效應會很明顯。這跟以前信息不流通時候不一樣,本來信息不通時,可以慢慢做,把口碑做出來,慢慢打磨產品,然後競爭對手很久才知道我。現在不一樣,現在你只要有一個特別好的商業模式,可能第二天競爭對手就知道你了。
第一財經 張婧雯:聽你這麽說,現在這個時代,其實速度比產品更重要,首先要占領市場,然後再去慢慢的打磨自己的產品。滴滴現在的整個估值已經達到500億美金了,剛剛又融了55億美金,當時我記得它在上一輪融資時,還有機構賣它的老股,會覺得因為政府限制非常多。當時對滴滴未來一個盈利,包括發展的預期都是很堪憂的,沒想到它現在估值又提升了。是不是只要找到了對的點,又是一個共享的概念,就不會輸?
熊貓資本 毛聖博:剛才你提到說滴滴現在價值500億美金,優步全球大概融資了130億美元,現在的估值據我了解到的也是500多億,600億美金左右。這兩個企業是可以類比的,因為從網上獲取信息,他們的總單量其實差不多的。中國人口已經占世界人口1/4,又比較聚集。單中國市場出行的市場是很大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價,可以說還算公道,也許有一部分水分,但我覺得水分不大。
當然未來它的想象空間,比如未來如果有自動駕駛以後,其實連司機都不需要,徹底變成一個B2C的公司,那樣它就很賺錢。
第一財經 張婧雯:共享充電寶,聽說它是十天之內就吸引了三億人民幣資金,你怎麽看呢?
熊貓資本 毛聖博:很多投資人說,大家要像團購一樣投一家公司,大家都想沾一點邊。我覺得這里面有幾層的原因,第一就是投資人里面,也有很多人是隨波逐流的,人雲亦雲,大家不想錯過熱點,這里面矽谷有一個詞匯叫做Fear of missingout,就是怕錯過。很多VC是怕錯過,所以他即使占有一點點的股份,可能零點幾,他也覺得OK,我已經投到這個公司,所以大家都想蹭一點。
第一財經 張婧雯:為什麽會怕錯過呢?
熊貓資本 毛聖博:這個有很多壓力,比如說有來自LP(股東)的壓力,LP會問你怎麽都沒投到過共享單車?中國現在這麽火。他如果有一個0.1%,他也說我投了,就沒有壓力。你投失敗的項目永遠沒有人知道,因為已經沒有名了,但你只要成功就可能所有人都知道。當然這是一種不好的風氣,我認為是不好的。
第二種就是大家都覺得跟著一些特別有錢的投資人,口袋特別深的投資人,或者特別有自己邏輯的投資人做投資會比較保險,因為反正後面有他們撐著。所以很多投資人也是期待於去趕這個潮流。
第一財經 張婧雯:提到需求,你覺得共享充電寶有需求嗎?
熊貓資本 毛聖博:我自己覺得共享充電寶沒有什麽特別大的需求。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持有成本實在太低了。買一個充電寶可能三十多塊錢,六十多塊錢就買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還有就是我覺得替代方案很多,它流動很麻煩。自行車比如說我用好了停在這里,下一個人可以接著用,而且是不固定點。現在大家都做無樁這個概念。充電寶我租用了以後,充完了然後放哪兒呢,我還得放回它的點。
第一財經 張婧雯:在共享概念上,能不能發現一下下一個風口?
熊貓資本 毛聖博:當然可以,比如我們之前其實看過汽車,我剛才提到了幾個關鍵點,就是說持有成本要高,租用成本也就是使用成本很要低。汽車其實完全符合,但汽車有一個問題就在於它的維護成本高,因為要解決停車,要解決加油,罰單,各種各樣的問題,造成你的維護費用特別高,這一個賬可能算不過來。但這個車如果最後它能夠變成自動駕駛,或者這個車經過改造它解決了這些所謂的維護問題,和定點停放,和能源的問題,停車的問題,那麽我覺得這個模式就成立了。
第一財經 張婧雯:對,您剛才設想應該是這樣的,就是說造出一輛全新的,能夠自動駕駛的汽車在馬路上自動行駛,有誰需要就通過一個電子系統來下單去用這個車?
熊貓資本 毛聖博:對。可能聽起來有一點天馬行空,但總有一天是會有這樣的公司出現。
(綜合:第一財經、每經網、創業家、觀察者網、新京報、cnbeta網站等)
創業創新豈能“一人捅破窗戶紙,千軍萬馬獨木橋”?----跟你聊聊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
來源 | 老周開講(ID:laozhoukaijiang)
文 |
公司同事愚人節開腦洞,說我們要做個有技術含量的共享單車,讓很多人誤會了。最近很多人就問我怎麽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
我覺得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競爭已經很激烈了,我們不會進入。但可以聊聊。
共享單車為什麽沒有技術創新了?
目前共享單車的市場競爭,可以說已經不以技術創新為導向了。
我覺得原因有很多,但一定不是共享單車廠商技術不行或者沒有想法。
之所以沒有做那麽多的技術創新,一個我覺得是如果在共享單車上做了太多的技術創新,那麽單車成本就高了,進而對資本的需求就高了。
其次是,現在共享單車的破壞率太高了。我看到有人說,如果你在路邊看到孤伶伶的一輛車在那沒人騎,那這輛車一定是壞的。那麽,如果在車上做了太多技術創新的產品,加了值錢的零件,我覺得一定會被偷走。比如加個太陽能充電板,估計還沒給車內的電池充好電就被偷走了。或者像愚人節我們說的那個,加個行車記錄儀,我覺得這樣肯定會進一步增加共享單車被損毀的概率。
然後回到用戶需求上,對於共享單車的用戶來說,現在的第一關註點是能不能找到車騎,能找到車騎,和騎起來有沒有增值服務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剛需,後者是體驗升級。現在我們看的一些共享單車就是,雖然沒有什麽技術含量,但架不住車多,能解決用戶的剛需。
所以,如果說我現在要做共享單車,我覺得應該老老實實做一個非常皮實,怎麽也摔不壞,輪胎不漏氣,永遠不會掉鏈子的自行車,這個可能會更實際一點。
王思聰不能代表十億用戶評價共享充電寶
我知道王思聰最近也關註了共享充電寶這個事情。不管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充電寶,實話說,剛開始我也看不懂,只是我沒有輕易下結論。
因為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最早我們做安全、做免費殺毒的時候,進行創新的時候,很多人也看不懂,包括我們的股東。所以有時候,一些創新的東西,可能大家當時都看不懂,恰恰大家看不懂的東西可能是一種創新。
還有一點,我不是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典型用戶。我出入哪里都有汽車,基本上沒有什麽機會騎車。但是我也註意到,對於360很多員工來說,下地鐵、下公交之後,最後一兩公里,確實是有騎車的需求。而且,在公司樓下的街邊,其他對方,我也看到很多人騎著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這至少說明共享單車打動了用戶的心理需求,滿足了用戶的剛需,當用戶用習慣了,可能頻度就上來了。所以我覺得它是有用戶價值的。
共享充電寶也一樣,我車上常備充電器,可能就用不到共享充電寶。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的快十億手機用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玩命的刷微信、刷微博、打遊戲、看視頻還有看直播。所以無論你手機電池多強勁,在重度摧殘下,基本都使用不到一天。這時候,共享充電寶就是有需求的。
所以有時候我覺得,不能用自己的感覺去揣測產品,不能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去體驗產品。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看產品一定是得有同理心,看大眾用戶的需求。王思聰那麽看充電寶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國只有一個王思聰,王思聰之外還有十億用戶。
商業模式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用戶需求領導出來的
現在看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類的產品,是有用戶價值的,但是現在不一定有營收價值。
其實原先大家都是有營收價值的,產品解決了用戶需求,用戶為之付費,但現在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尤其是之前的O2O帶了一個補貼的開頭,所以現在大家都免費,甚至貼錢發紅包。所以造成當前還沒有營收價值的狀態。
雖然現在可能看不清營收價值,但是當它用戶量越來越大的時候,也會找到其商業價值。舉例來說,未來顛覆滴滴的可能不是第二個滴滴,而是共享單車。因為共享單車的利用頻率比打車的利用頻率要多,在用戶使用次數多了之後,共享單車知道用戶的行程習慣,在某一次用戶要解鎖使用共享單車的時候,共享單車沒準就提示說你看你這五公里騎的也挺累的,我給你叫個出租車吧。
這是因為有了用戶之後,很多事情在互聯網里就可以做了。腦洞再大一點,當共享單車用戶越來越多的時候,未來也可能顛覆做支付的企業,也可能顛覆做社交的企業……我覺得這個就是互聯網和創新的魅力。
很多產品,包括共享充電寶,剛出來的時候,可能想法並不完美,有很多缺點。但有很多人在做、很多資金進來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沒準充電寶的產品形態、商業模式會不斷的發展,因為現在也沒有定型。可能做著做著就有新的東西出來,比如是不是有人能做出智能的充電寶,比如充電寶帶著屏幕,可以玩遊戲可以看視頻,這可能會變成新的模式。
所以,商業模式不是想出來的,不是策劃出來的,也不是媒體在那談論出來的,而是用戶需求不斷的領導著,大家不斷的去打磨、探索出來的。
最早360做免費安全、免費殺毒的時候,實際上也沒有想好商業模式是什麽,就是覺得安全是互聯網用戶的基本需求,可以做。後面出來的360安全瀏覽器、360導航以及360搜索等等,都是順著用戶需求,慢慢探索出來的,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創業創新不要“一人捅破窗戶紙,千軍萬馬獨木橋”
談到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還想說一點關於國內創業市場的話。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包括之前的團購、O2O甚至智能硬件等等創業潮,反映出一點國內創業市場的問題,就是:“一人捅破窗戶紙,千軍萬馬獨木橋”。
在過去的幾波創業大潮之中,每次當有一個人或團隊找到某個突破點之後,大家就一窩蜂跟風模仿,把味道就搞變了。最早,團購帶起了“千團大戰”,然後是O2O市場上的外賣補貼大戰,後來的網約車大戰,到現在變成共享單車大戰,現在共享單車的顏色都不夠用了。
創業市場的競爭最後就這樣變成了資本的遊戲,當然資本很重要,沒有資本共享單車這個事情肯定做不成。但反過來,當公司之間的競爭變成比融資,比誰花錢快,雖然也可能成功,但是這不能成為很多創業公司模仿的對象,畢竟對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不可能完全靠資本來建立壁壘,還是需要靠用產品創新、體驗改進來建立壁壘。
所以,盡管很多媒體在追逐共享單車,它也成為很多媒體報道的焦點,所有資本的追逐點。但是我覺得它應該是創新的一種,不應該成為創新的全部。
創新應該有百花齊放的局面,多樣性創新的世界才能帶來更好的結果。在媒體爭相報道,在投資人覺得再不投資就錯過這個機會的恐慌心理的支配下,我們是不是能夠多看一看其他的創新公司?
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一張讓靜靜笑了很久的貓咪GIF,感覺就是經典之作啊,哈哈哈。。。貓咪:我不就是想在電視旁邊多玩一會嘛,突然。。。該死的光盤。。。不說了,都是淚啊。。。請大家原諒靜靜今天的神經質,先表說話,讓我在旁邊再笑一會兒~~(¯ε(#¯)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頭條:王思聰懟柯潔太囂張
1、王思聰懟柯潔:當時的囂張勁去哪了 網友憤怒回擊狂打臉
5月23日下午,柯潔對陣AlphaGo人機大戰首戰結束,AlphaGo執白1/4子戰勝柯潔。盡管輸掉了首局對決,但很多棋迷和網友還是對柯潔的表現點贊,但大戰之前,柯潔卻遭到“國民老公”王思聰的怒懟,質疑為何現在柯潔不像過去那麽囂張了。
柯潔在開戰前夜在微博上發表了長文,表示這將是他與人工智能的最後三盤對局,因為“AI進步之快遠超我們的想象……我相信未來是屬於人工智能的”;“我會我用所有的熱情去與它做最後的對決,不管面對再強大的對手——我也絕不會後退!”
微博下面的評論也是畫風一致。
網友們熱情高漲,紛紛表示支持柯潔,而王思聰卻是個唱反調的。
因此引來網友怒懟。
對於王思聰的話,網友們並不認可,一面倒地支持柯潔。有網友表示,“人家囂張是因為人家蟬聯世界冠軍,你囂張只是因為你是王健林的兒子。”另一外網友回應:“柯潔就一點比你強,能力之外資本為零。所以我是他的粉,不是你的。”還有網友表示:“人家19歲年少輕狂一下,現在要輸了怕被噴唄,他再輕狂以後也是圍棋史上的人物,你呢?”
@直南瓜:王思聰嘲諷,柯潔當初嘲諷李世乭,一群人嘲諷王思聰“有什麽資格嘲諷柯潔”,如果再來個人嘲諷一下他們“有什麽資格嘲諷王思聰”……一條偉大的嘲諷鏈就誕生了 。
@含量百分百:說句實在話,如果不是柯潔在早期人機對戰中發布的言論,我是真不知道還有這麽囂張的人,所以一定程上來說輸也正常。個人感覺低調好一些,平靜下心態來用心準備比什麽都重要,自我的反思很重要。
@峰:對王思聰來說這只是他用來維持流量熱度的隨手一筆,對柯潔和圍棋來講,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更多的圍棋盲了解到這個領域和柯潔,而且帶著善意,因為多數人都認為王思聰是那個惡人。
@圈內扒爺:王書記公開撕娛樂圈不正之風,大多數時候都挺牛逼的,但這次懟柯潔不妥,人還是專註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比較好。
@佚名無念:柯潔的張狂是為了給圍棋帶來關註度,也是一個20歲便站在圍棋領域之顛的年輕人應有的年少輕狂,王思聰的調笑其實不像是嘲諷,更多的意味著資本對於圍棋或者柯潔的關註度的提高。
@田老頭:我們不可否認資本的力量以及其可能會影響到的圍棋的發展,至少這次營銷很成功,圍棋和柯潔第一次擁有這麽高的熱度!@棋士柯潔加油,哪怕對方是上帝化身,勇往直前就好!
國內資訊
2、柯潔首戰憾負機器 新版AlphaGo棋風更穩健
5月23日消息,柯潔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第一場結束,AlphaGo執白戰勝了柯潔,勝四分之一子。柯潔經過一天的苦戰在失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下完比賽;經過改進的AlphaGo則依靠穩健的棋風拿下了對手。新版AlphaGo采用了增強學習的策略,下棋技巧上遠勝依靠監督學習戰勝李世石的初代AlphaGo,加之谷歌在人工智能底層架構TensorFlow的提升,讓AlphaGo速度更快。
@杏花疏影淺:我對圍棋一點不了解,看了這個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叨叨空間:其實普通愛好者很難理解九段棋手的圍棋思路,那是另一個領域。更何況是柯潔這種碾壓世界的求敗者,他是唯一有資格代表人類發言的人。
@40個字節:其實並不是退讓,在ai眼中,小勝和大勝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那麽ai沒必要去冒險求大勝,只要能贏就可以。
@馬丁100:其實機器一切枉然,AI最大的bug就是斷電......
3、李彥宏:當我們不被理解的時候,大家要堅持
5月23日,李彥宏在2017年百度聯盟大會上,發表題為“AI時代的思維方式”的演講。李彥宏對過去一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狀況進行了介紹,他認為現在最重要的事是講移動互聯網思維升級成AI思維。演講最後,李彥宏回憶創業時場景表示,“當我們不被理解的時候,大家要堅持。如果十幾年前我聽了一些政府領導的話,把我們變成軟件企業。那估計就不會有現在的百度了。”
@季部景吾Sum:不禁感嘆,Ai會不會成為百度最後的救命稻草的?
@包子:總覺得百度對網民的影響甚至大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查任何東西都用百度,但百度發展卻比不了另外兩家,有些奇怪。
@PUBLIC:堅持的前提是,你自己本身有足夠的判斷力。
@juicy_back:覺得現在的百度算是bat里面舍得花錢的了,在人工智能上真的是傾全公司之力去研發,希望它能做到吧。
4、王衛質押順豐股權換現金 收購百度外賣或逼近現實
5月20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將5億股公司股票質押給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質押期限不明。富凱財經發現,這筆質押業務發生在5月18日,當日順豐控股收盤價為53.69元/股。如果按照一般的質押折扣4折計算,此筆業務將至少換得105億元現金。有媒體猜測,王衛拿這麽大一筆錢後,幾天前收購百度外賣的傳聞或將逼近現實。
@再次擁有:感覺會有一場風暴,潮流
@韓mm妝:你好,這里有你的順豐外賣和百度快遞~
@去年17歲:高度贊成這個合作,即是高度默契,又是各取所需。
@陽光:是真的有這樣的,旁邊有家順豐快遞沒事就順便給人送個外賣。
5、大疆回應:永不退出中國 成都黑飛事件有幕後黑手
5月23日,DJI大疆創新面向媒體與用戶進行公開辟謠,大疆退出中國的言論實屬斷章取義,同時大疆從未考慮過退出中國市場。大疆方面已知的信息是,在最近成都、重慶發送的事件中,大疆的產品並無涉及其中,幹擾成都機場的飛行物是固定翼,幹擾重慶機場的飛行物是是固定翼和風箏,從公開信來看,有可能是有人蓄意為之。
@世界的工廠:早就預料到了!事情蹊蹺,必有貓膩!
@榮澤X:商業競爭搞到危害公共安全???請嚴查,嚴懲。。。
@嘉貞L:有腦子的都不會去機場附近飛的,肯定有幕後黑手。
@我是大師:這節奏,非要把剛發展起來的無人機給逼死?
6、搜狐獲25億授信後 暢遊收到張朝陽私有化要約
在搜狐宣布獲平安銀行提供的25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後,搜狐旗下暢遊宣布,張朝陽初步非約束性要約,這份要約的現金收購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或B類普通股21.0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憑證42.10美元。與暢遊美國存托憑證在過去90個交易日中平均收盤價相比代表著50%溢價。暢遊董事會計劃組建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這份要約進行考量。
@皇家地理學會:現在未可知,當年也算互聯網巨頭了。搜狐新浪都是中國互聯網的創時代,張還是很有才華和本事的,互聯網競爭本就激烈,如今搜狐仍有一席之地。
@杜家鳴:私有化後是不是該大踏步地前進了
@潘驢鄧小閑啊:近幾年搜狐也是略顯掙紮,沒有核心競爭力了,資訊新浪做得比他好,至於視頻競爭就多了。
7、樂視美國將迎來大裁員:500多人將僅剩下60人
據CNBC引述一位消息人士的報道稱,樂視公司計劃在美國裁員,裁員後最終保留的員工人數大概只有60人左右,樂視公司目前在美國的員工數量超過500人。自2016年11月樂視深陷資金鏈危機後就開啟了大規模裁員模式,尤其是既不在上市公司體系又不在汽車體系的樂視體育、樂視手機業務成為重災區。
8、陌陌2017年一季度凈利潤9070萬美元 同比增長615%
5月23日,移動社交網絡平臺陌陌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2017年一季度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9070萬美元,同比增長615%,持續九個季度盈利。同時,截至2017年3月31日,陌陌月活用戶達到8520萬,創下了歷史新高。
@紫外縣:也別說人家靠直播而已。人家做的就是好,人人網也直播了啊,還是沒人玩。
@縱橫四海:陌陌也算是一個商業奇跡,從之前的約炮神奇一路被黑,到如今的脫胎換骨,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不吹不黑!
@我的召喚獸:認真做事的好結果!
@麥兜小仔:陌陌如此的發展,唐巖功不可沒!
9、前新京報編委王海濤將出任搜狐執行總編輯
5月23日消息,搜狐媒體副總裁樊功臣在“搜狐號”星圖發布會透露,搜狐媒體將迎來一位新總編。搜狐CEO張朝陽也證實了這一消息。這位將要加入搜狐的媒體人是前新京報編委王海濤,他將出任搜狐執行總編輯。這將是前搜狐總編輯陳朝華離職4個月後,搜狐迎來的新的一位總編輯。
10、投資人證實界面藍鯨將合並 或為上市準備
有媒體報道稱,國內財經信息服務商藍鯨傳媒集團即將與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項目界面(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並,合並後雙方品牌保持獨立運營。消息人士稱,目前已經達成合並協議,開始在內部走流程,雙方願意合並的共同目標則是為上市做準備。不過,藍鯨傳媒和界面均未就此事作出回應。其中一方的投資人證實雙方確實在操作中,但目前還沒有正式完成。
11、滴滴獲深圳網約車許可證
5月23日消息,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向滴滴出行正式頒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滴滴在深圳展開服務將更加順暢。據了解,按照交通運輸部等7部委發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網約車平臺應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此前,滴滴在天津取得了網約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結果,可在全國範圍通用。
12、崔永元回應名下電商買食品太貴:再吵吵,還漲價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崔永元名下電商出售的產品價格高、檢驗標準低等,崔永元22日在個人微博上予以駁斥,並稱“再吵吵,還漲價,說到做到”。日前,崔永元名下“璞谷塘商城”的生鮮電商網站上線,僅上架36種商品,但這些商品的價格普遍較高,不少產品都高於同類商品市價的5倍以上。同時,璞谷塘中商品的檢測報告,與國家最低上市標準QS相差無幾,並沒有高於該標準。
@金木水火土:這分明在與房價攀比。
@SylviaYS:怎麽知道農業部吃的是非轉基因的?去做非轉基因鑒定了?很多時候並不清楚是不是轉基因的。
@鑫炎風:賣雨傘的恨不得天天下雨,恨不得天天罵晴天的太陽,理解了就行。
@淡然一笑:難道提供產品就有錯,他可是個人公司,向廣大百姓提供又好又便宜的非轉基因產品應該是國家的責任吧
國際資訊
13、打了半年握手言和 蘋果諾基亞專利大戰最終和解
據VentureBeat報道,諾基亞與蘋果宣布就專利糾紛達成和解,並簽署一項多年有效期的專利許可協議。諾基亞同蘋果的首次專利交戰始於2009年,雙方在2011年達成和解。去年年底,諾基亞以蘋果拒絕諾基亞所提出的專利授權要求為由再次將後者告上法庭。12月21日,諾基亞在美國和德國起訴蘋果,並在一天之後於全球多個國家發起全面訴訟,案件涉及11個國家和40項專利。
@HWZ:國內小米,滴滴數據中心的光網絡都是諾基亞建設的,拿下蘋果的單子對於諾基亞未來開拓非運營商市場很有利。
@種花小青年:化幹戈為玉帛共同發展感覺很明智。。
@不忘微笑:一個拖一個,不知道是向上一起走還是向下一起溜。
@笠茟枌:你讓高通無言以對…當年的諾基亞和高通官司,諾基亞預知自己打不贏買了好多高通的股票,結果如預期一樣…
14、谷歌壟斷案數月內出結果 歐盟最高或開出270億美元罰單
據外媒報道,歐盟委員會首席公平競爭經濟學家托馬索·瓦萊帝表示,歐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對谷歌壟斷案作出裁決,搜索巨頭可能會面臨史無前例的巨額罰款,最高數額甚至可達270億美元。自2010年開始,歐盟委員會就盯上了谷歌,此後它們共對搜索巨人發起了三項反壟斷調查,分別涉及谷歌搜索、安卓和AdSense廣告平臺。
15、傳三星將公開可伸縮顯示屏 柔性手機大幕初開
據傳三星旗下顯示屏公司Samsung Display將在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2017大會上,展示一款9.1英寸的可伸展LED顯示屏。可伸展顯示屏是柔性顯示屏市場上的下一款革命性產品,此前已面世的柔性顯示屏有曲面屏、可卷曲屏,而可伸展屏據稱是其中技術最先進的顯示屏。Samsung Display稱,現在的柔性OLED屏只能在屏幕一側變形,可伸展屏則可在屏幕上下兩側彎曲、卷曲。
@竟然不是我:都說了是概念機了,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年……
@儒釋道:收起來,當然是好的設計,怎麽堅持屏幕一直展開呢?難道是與易拉寶原理一樣,後面有個支撐桿?
@緣定三生:敢問一下價錢是···哎,還是算了
@謎之美少女:科技真是越來越發達了,可我的錢包……
16、憤怒的小鳥制作公司緩了過來 電影續集後年上映
2016年,《憤怒的小鳥》的開發商Rovio推出了一部跟遊戲同名的動畫電影,7300萬美元的預算換來了全球3.49億美元,賺了不少。現在,這家公司籌劃的續集電影《憤怒的小鳥2》也有了更多消息。預計續集會在2019年9月20日在影院上線,跟Rovio公司在動畫制作、電影發行上合作的仍然是索尼影業。
@鐘怪乖:那時候,你已經回來了,約!
@超級superz:要看國語版!!!這個電影的笑點都在了國語配音上!!!信我的!!!
@MUFC俊:19年。。。好遠。。
@老羊:雖然風評不佳,但我還蠻想看續集的,實在太喜歡胖紅的造型了~
17、美最高法院收緊訴訟規則 打擊專利流氓
5月23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最高法院在本周一收緊了關於專利訴訟提交地點的規定。在審理TC Heartland與卡夫亨氏專利案的過程中,法官以8:0裁定專利訴訟只能在被告公司創立所在地的法院提交。這一裁定將改變過往27年來的司法慣例,幫助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更好地對抗專利流氓的騷擾。
投融資
18、昆侖萬維2.4億美元收購同性戀網站Grindr
5月23日消息,昆侖萬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1.52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同性戀社交網絡Grindr剩余38.47%的股權。2016年1月8日,昆侖萬維以昆侖集團為投資主體簽署了《成員權益認購協議》。根據該認購協議,昆侖萬維購買Grindr現有股東Grindr Holding Company持有的98,448,000份額,總投資金額約9300萬美元。
19、共享雨傘“春筍”獲500萬天使輪融資
5月21日,共享雨傘項目“春筍”宣布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春筍”創始人李永秋介紹,雨傘相較於單車和充電寶,低成本而不低頻,可覆蓋室內室外雙場景,可以通過雨傘租賃、廣告收入、雨傘定制、數據增值等方式獲得盈利。相比共享單車和充電寶的線下大混戰,李永秋認為,共享雨傘的真正壁壘在於商務拓展(BD)團隊,即投放渠道和投放規模。
20、智齒科技完成B輪5000萬元融資
5月23日,SaaS客服公司智齒科技宣布完成B輪5000萬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拓爾思、界石投資領投,金科君創、IDG跟投。在2015年12月,智齒科技獲得了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IDG領投,華創資本、真格基金、芳晟股份跟投。目前其企業用戶已經升至5萬家,在電商、互聯網金融、企業服務、生活服務、在線教育等細分行業形成了競爭優勢。
今日思想
即便是杜撰出來的人物,在飛的時候也要符合一定的科學原理,所以,超人趴著飛是有道理的,因為那個姿勢可以減少空氣阻力......中國的神仙站著飛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在那些神仙被杜撰出來的年代里,人們的腦子里(操作系統)還沒有“空氣阻力”這個概念,所以用今天的眼光望過去,就顯得有點“缺心眼”。為什麽這不是題外話呢?因為這個例子清楚的告訴我們,無論看起來多麽荒謬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定的道理存在。
——《得到》
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子,初中沒畢業,就能靠直播打遊戲成功贏取白富美、年入千萬、走上人生巔峰?
來源 | 氫媒工廠
作者 |
上月初,鬥魚一哥盧本偉為報答“嶽父”五年前的知遇之恩,送了輛百萬豪車保時捷給他,一時傳為美談,粉絲紛紛表示“盧本偉牛逼”,此時的盧本偉,正處在他主播生涯的頂點。
盧本偉吃水不忘嶽父的事,讓很多油膩的中年人對這些個不務正業的遊戲主播們開始刮目相看了。
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子,初中沒畢業,就能靠直播打遊戲成功贏取白富美、年入千萬、走上人生巔峰?
1
93年生人的盧本偉也曾過過苦日子,如今鹹魚翻身靠做遊戲主播就日賺鬥金,這事聽起來蠻勵誌。
作為LOL(英雄聯盟)前職業選手,進入LOL美服天梯排名前10的首個國人,盧本偉曾經的電競生涯可圈可點,但這樣的成績並沒有為他賺過多少錢。
盧本偉是香港人,十六歲就選擇背井離鄉一路北上京漂,在當時的IG俱樂部打職業電競,月薪三千包吃包住。
11年的時候俱樂部老板資金鏈斷裂,基地租金到期,盧本偉和隊友流離失所在北京的街頭,最後找了個50塊錢一晚的招待所才住下來。
為了賺錢,他們參加了TGA,拿了全國總冠軍,結果也於事無補,幾個月過去了獎金都發不出來,老板也沒錢發工資,隊伍一時是分崩離析,電競少年們的京漂生涯眼看就要到頭了。
餓了好幾天後,大家坐火車到天津找領隊父母救濟,吃到了燒餅豆漿,其中一個隊友用省吃儉用的五十塊錢請大家吃了頓李莊白肉。用隊友的話說:“我和55開是磨難兄弟……我們都一起吃過苦的。”
盡管11年時富二代王思聰以“強勢進入,整合電競”的口號牽頭成立了ACE電競聯盟,但這個聯盟並沒有給盧本偉們帶來什麽賺錢的曙光。
2013年時,盧本偉所在的皇族戰隊拿到了全球總決賽亞軍,隊友Tabe接受采訪時,還不忘DISS一把ACE聯盟:“比賽的獎金全都給了俱樂部,選手分不到錢”。
沒想到吐完苦水的耿直少年Tabe立即被ACE給封殺了,識趣的盧本偉則毅然決然選擇了退役。
有人對盧本偉在職業生涯頂峰選擇退役表示不解,實際上受困於當時的電競行業不景氣,職業選手處境不好,俱樂部不規範,拖欠工資獎金,彼時的他已經窮困潦倒,沒錢吃飯不說,連房租都付不起。
另一個原因是,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也就那麽幾年,在電競圈混了好幾年的盧本偉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怕是熬不到中國電競的黃金時代了。
只能說個人努力很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2
真正讓盧本偉衣食無憂、日賺鬥金,是這幾年紅火起來的直播熱。
在盧本偉最困難的時候,他幸運的拿到了天使投資,眼光獨到的“嶽父”大人花了兩萬塊買了臺電腦讓他好好打遊戲做直播,還順帶付了欠下的房租,又打了十萬塊的零花錢,可以算得上中國好嶽父了。
順利拿到了天使輪的盧本偉沒有辜負長輩的期望,沒趕上電競歷史進程的他,幸運趕上了直播的歷史進程,正式開啟了自己此後的開掛人生。
盧本偉退役後,有一次直播抽獎,獎品是一輛贊助商贊助的獵豹。他表示,兄弟們,這輛車你們可能買不起,我其實也買不起,但我相信靠著自己努力,我們以後一定可以買得起!
對現在的盧本偉而言,不但買得起獵豹,就算是給“嶽父”大人生日送個保時捷卡宴那也是小意思。
這位曾經的電競職業選手,借著直播的東風,成為了英雄聯盟知名主播,在直播中自稱“電競吳彥祖”,有話直說真性情的人設,加上一口濃重的香港普通話,贏得了很多網友的喜愛,幾年里累計了千萬粉絲,賺錢甚至比一集百萬的當紅明星還要美滋滋。
15年初,流傳稱有14名遊戲解說主播年收破千萬的事。其中,盧本偉一年收入的預估價格1500萬,那年他才21歲。
隨著人氣增長和粉絲數量的增加,加上在女友趙夢玥的幫助下,五五開慢慢從主播向網紅進化,之後又是一系列IP商業化之路,開淘寶店賣肉松餅,開服裝店賣山寨潮牌,甚至是上戲對面開“開哥麻辣”賣燒烤,可以說非常有經濟頭腦。
盧本偉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唯一的興趣就是玩遊戲,我玩遊戲也不會耽誤我的直播,我玩遊戲也有限度,一年最多花幾十萬,我只是愛玩遊戲,我就是個網癮少年。”
今年9月3日,在王者榮耀六周年明星表演賽的現場直播中,全場狂喊盧本偉NB,要知道當時是由超級巨星周傑倫和吳亦凡各自領隊的一場對決。
當天在盧本偉出色發揮下幫助周傑倫戰隊來了場大逆轉翻盤,吳亦凡在落敗後一度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苦笑說“大嘴(寇格魔)太針對我了!”盧本偉則回應“為了讓他記得我,只好下狠點心”。
實際上,在15年的英雄聯盟四周年表演賽上,盧本偉就是周傑倫戰隊的中單,曾和王思聰率領的戰隊對戰。
明星賽後盧本偉發言,引得王思聰、周傑倫大笑
一個90後,在短短幾年內從一無所有,通過打遊戲和玩直播名利雙收,收入可與當紅炸子雞、鮮肉小生們不相上下,甚至和周傑倫、吳亦凡、王思聰等“稱兄道弟”,堪稱新一代年輕人的中國夢。
3
這兩年網上類似“盧本偉一年能賺一億多嗎”、“小智一年收入1.3億真假”、“miss簽約虎牙一億”的問題越來越多。
和盧本偉一樣,小智、miss都是知名的遊戲主播,盡管年入過億這樣的數字有點誇張,但玩電競和直播有錢途是真事。
中國直播榜網站對網絡主播統計發現,除了天佑等秀場主播外,總榜前二十位有相當大比例是遊戲主播,對比天佑此前被頭條挖角的天價,遊戲主播行業確切的收入沒有定數,但肯定不會差。
其中,和盧本偉一樣,同為LOL前職業選手轉型做電競主播的PDD,就傳言王思聰曾給出天價簽約合同。
PDD曾在直播時因耐不住粉絲的撩撥自曝過自己“接了一個廣告,每小時150萬,接了12個小時。”算算光廣告費起碼也待有1800萬。
更有甚者,遊戲主播miss曾在一站到底中自曝虎牙當年給她的簽約費是一個億,這還不算網店以及觀眾打賞禮物的收入。
今年早些時候,一份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2018年會藝人商演報價表”中,夾在柳巖、汪涵、謝娜等等明星中間的還有兩個主播的名字:陳一發和大壯。其中,“鬥魚一姐”陳一發的商演出場費達到了40萬。
表中與之報價相當的其他明星則是李維嘉(38萬)、吳昕(35萬)、姜育恒(38萬)和李若彤(35萬)。
和盧本偉一樣,這些人大多數學歷不高,平均年齡很小,小小年紀就年入千萬,確實讓很多工薪一族很受刺激。
在直播紅火的時候,大家都趕上了輕松賺大錢的黃金時代,互聯網不斷的創造了草根變富翁的時代神話。從賺錢能力上來說,這屆遊戲主播很行。
如果對此感到驚訝,只能說貧窮限制了你我的想象力。
4
吃雞火了,有人卻因此栽了。
對於層出不窮的爆款遊戲,意味著主播行業有更新換代的機會,而聰敏的主播也需要在短時間迅速切換到新遊戲維持粉絲熱度,否則會被無情淘汰。
當年英雄聯盟火了,很多人從DNF轉型打LOL,現在絕地求生火了,大家不得不再從英雄聯盟轉到了大逃殺。
雖然盧本偉可以常年靠蹭熱點飆臟話賣情懷保持熱度,但也有不小心成為“過氣主播”的危險,當大家都開始吃雞時,他也必須吃雞。
在英雄聯盟“個人能力極強”的的盧本偉,需要不斷適應新形勢,跟著趨勢走,轉戰新遊戲,這是他最大的變數。
然而盧本偉在吃雞上面的天賦,可以說泯然眾人,用他自己的話說,絕地求生玩了三百個小時,被罵了三個小時,確實不容易,獲粉絲愛稱“盧本盒”。
在盧本偉曬出自己29殺吃雞視頻嘚瑟時,就有網友發現頻質疑他開掛的實錘,號稱絕不開掛的五五開掛了!
打不好被人罵頂多是面上掛不住,要是有人說你開掛了,這就傷著里子了,要知道開掛對於職業電競選手來說,是很恥辱的事,和職業運動員卷入了興奮劑醜聞一樣丟人,而作為前職業選手,這份榮譽仍需要維護。
起初,盧本偉底氣實足,說要寄律師函給質疑自己的人,“藍洞都沒封我號,憑什麽說我開掛?”
但前天盧本偉的小號被官方封了,他直播說是“朋友來家里演示外掛導致號被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有人要搞我,我現在的處境很危險。我是職業選手出身,最痛恨外掛。”
作為前職業電競選手,如今的當紅遊戲主播,號稱絕不開掛的五五開,在網友的千錘百煉之下,怕是要人設崩塌了。
實際上,大多數年少成名的人都會經歷過山車般的人生軌跡,此前盡管有過數次黑點被爆,但五五開的人氣不降反升,但這次因為在吃雞中被曝開掛,盧本偉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質疑。
如今又曝出盧本偉和粉絲一起錄視頻咒罵質疑者,大有一副“我吃雞開掛,我出口成臟,但盧本偉牛逼!”如果,有一天盧本偉在直播間和網友因為“掛字有幾種寫法”而爭起來,那也不奇怪。
質疑歸質疑,但作為有上千萬粉絲的網紅,公然教唆粉絲罵人就不對了,這已是挑戰道德底線了,“社會影響極壞”,就連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博下都滿是對盧本偉的舉報。
盧本偉引導粉絲罵舉報人事態升級 共青團出面 五五開立馬道歉
雖然人紅粉絲多,但有些紅線還是輕易不能碰的,要知道中國有個部門叫網信辦,“盧本偉牛逼”,網信辦也可以全網封殺,看誰到時敢簽你。
實際上,不止盧本偉一人在吃雞上因為開掛翻了船,前有魔音糯米被指開掛與毒奶色約戰,已被《絕地求生》官方封禁。
就連PDD前不久亦被質疑開掛並豪賭了全部財產,以及DOTA圈的名嘴“單車”在吃雞中也被證實開掛,再到王者榮耀知名遊戲主播“嗨氏”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學歷造假和侵權違約事件。
從這個方面看,這屆遊戲主播不行。
對瘋狂常懷敬畏之心不失為一種長久的耐心。
來源 | 解局財經
作者 | 解局君
2017年11月4日,4萬國人齊聚鳥巢觀看英雄聯盟S7總決賽,線上數量更為可觀,騰訊三季報顯示,超過八千六百萬名觀眾觀看了今年在鳥巢進行的“英雄聯盟世界賽總決賽”,突破電子競技領域一項新紀錄。
一
從“網絡毒瘤”到全民狂歡
2005年,11月20日,新加坡,來自中國河南的李曉峰在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魔獸爭霸項目上成功奪冠,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了全球電子競技的最高峰。
這是電子競技第一次被國人所知曉。
不過,那時候人們並不將它稱之為電子競技,而是叫它為“網絡毒瘤”。等它真正被主流社會所熟知並沒有那麽多抵抗情緒時,是12年後的今天。
國際奧委會認證電子競技為正式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將在2022年的亞運會上成為獎牌項。
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伽馬數據發布的《2016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競技用戶達1.7億人,市場規模達到了505億元,同比增長34.7%。據測算,2017年中國電競用戶將突破2億人,市場規模超過750億元;預計到2021年全國電競用戶將達5.84億人,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
電競行業的火爆度,吸引到了足夠的目光,資本開始相繼入場。而且在資本的推動下開始迅速成長,逐步形成了一條以賽事IP為核心,遊戲、直播、俱樂部、選手、贊助商、交易的產業鏈條,圍繞電競進行的電子競技教育、創業等延伸項目也在持續發酵。
二
電競的前世今生
電競最早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發展於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但真正讓它成成熟發展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韓國。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以出口型經濟為主的韓國受到重創,當年GDP下降5.8%。在這次金融風暴後,韓國政府開始努力調整產業結構,扶持IT產業、軟件產業、影視及動漫產業等為主的現代工業。電競在韓國的誕生發展,至此埋下伏筆。
當時韓國有一款名為《星際爭霸》的遊戲,自發行後迅速席卷了全球,在韓國的銷量更是突出。在金融風暴下《星際爭霸》遊戲成為大量失業人員的日常消遣方式。而有電視制作人發現《星際爭霸》相關電視節目不僅制作成本低廉,且有著有龐大的受眾基礎,於是開始制作系列節目。
因為韓國的寬帶網絡和數字電視普及率高,在加上高收視率下,電視臺制作播放電競遊戲節目收取的月租和廣告費就十分可觀了。
這一歷史機遇成就了韓國的電競產業,其相關產業鏈的價值甚至超過了汽車行業。
然而,在中國電競產業卻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1998年,火遍全球的《星際爭霸》引進到中國,與此同時,互聯網也開始開始普及。自此,很多遊戲愛好者通過互聯網走上了電子競技之路;
2003年電競被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
但隨著2004年電視媒體被明令禁止播出遊戲類節目,產業隨之降至冰點;
2006年,最為火爆的職業選手聯賽(PGL)冠名費也只不過10萬元現金,外加10萬元的服裝。
這種情況持續多年。雖然電競遊戲在年輕人,尤其是中國高校市場的普及度逐步提高,但因缺乏持續的廣告與贊助,一直沒有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職業電競賽手的待遇自然無法保障。
2011年,部分電競明星開始嘗試通過淘寶店變現的商業模式,但整個電競行業仍一片蕭條,很多贊助商撤離,電競組織解散。
三
闊少們的“資本遊戲”引來巨鱷入場
在電子競技分崩離析的前夜,王思聰等一眾資本的入局改變了整個電競產業。
2011年8月,王思聰通過微博微博表示“強勢進入,整合電競”,收購了快要解散CCM戰隊,之後組建為iG電競俱樂部,成為中國電競史上最具經濟實力的投資商。
隨後,王思聰對電競產業鏈展開了全面的攻占和布局。先後創辦了香蕉計劃和熊貓直播,通過普思資本投資了ImbaTV、英雄互娛、鈦度科技、VPGAME和網魚網咖等公司。還成立了ACE聯盟、移動電競聯盟,硬生生圍繞英雄聯盟這一款IP打造出了一條電競產業鏈。
近日,2017《胡潤80後財富繼承富豪榜》公布,王思聰身價50億,主要來源是投資電競行業。他拿著爸爸給的練手錢,將5億元變成了50億元。
除了王思聰之外,秦奮、蔣鑫、候閣亭等富二代也入場撈金,周傑倫、余文樂等一眾明星也不甘落後相繼入場。
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與各路資本自然也沒有落下。
2014年11月,聯眾國際以3500萬人民幣入股網魚網咖,並在2016年3月和網魚網咖牽頭,與空中網、掌趣科技、360、體育之窗共同組建新公司聯盟電競。
2015年初,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與騰訊遊戲聯合主辦第一屆英雄聯盟城市爭霸賽萬達院線外卡賽。
2015年12月26日,蘇寧宣布進軍電競市場的戰略:打造第三方賽事平臺——蘇寧SES電子競技聯盟(SuningElectronicSports),並舉辦職業組、全民組、高校組等賽事。
2016年1月,蘇寧易購和英特爾、網易暴雪和華碩旗下遊戲品牌ROG打造的暴雪遊戲體驗館“I Dream” 以店中店的模式入駐上海蘇寧肇家浜路店,占地面積達300平米。
2016年,騰訊出資4億元領投電競直播平臺鬥魚TV1億美元的B輪融資。
2016年7月26日,阿里體育CEO張大鐘宣布推出電子競技館加盟計劃,並對國際電競聯盟投款1.5億美金。
四
資本入場後是整個產業的蛻變
熱錢入場為電競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瘋狂,與之相關的“金錢神話”被屢屢改寫:
Wings戰隊獲得DOTA2國際邀請賽冠軍的獎金913.9萬美元;
LOL選手Faker的轉會費5000萬;
遊戲主播Miss的簽約費近1個億;
不僅如此,電競衍生了許多新興產業,電競培訓班一年半招生人數堪比清華大學在校生規模,電競小鎮、電競館頻頻建起等。
根據ChinaJoy同期發布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 359.9 億元,同比增長 43.2%,占整個遊戲市場的比例為36.1%。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
359.9 億元只是遊戲銷售的市場規模,如果再加上比賽、直播、職業俱樂部等電競產業鏈的上下遊企業,2017年我國電子競技產業整體規模超千億將指日可待。
曾經的網癮少年成為可以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困擾電競玩家的“不務正業”標簽將因其可觀的資本回報而逐漸被揭掉,還有什麽比“久負隱辱得正名”更能揚眉吐氣呢?
電競的黃金時代已來臨,但資本狂歡背後總藏著道德隱憂。王者榮耀就曾被人民日報撰文批評,導致騰訊股價大跌。但有資本玩家依然認為:道德風險並不會影響騰訊市值繼續飆升,“毒藥”就是“毒藥”,難以戒斷的都是掘金金礦。
遠觀澳門拉斯維加斯,近觀“金三角”,在生意場里拿捏住人性弱點的都是“好”生意。但“風物長宜放眼量”,對瘋狂常懷敬畏之心不失為一種長久的耐心。
一個公眾人物的畫像不僅是他本人的影子,也映照了社會的心理狀態。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丨孔令娟
2018年,萬達30年;元旦後第三天,王思聰30歲。
過去幾年,他要麽去三亞,要麽包下馬爾代夫的小島,帶著呼啦啦的一眾人等,豪擲千金為自己慶生。30歲的他會像往年那樣大張旗鼓,還是偃旗息鼓呢?
幾年前,王健林被問到人生最大的失敗是什麽,他回答:“工作太忙了,陪家人的時間太少。所以孩子跟媽媽比跟我更親一些。”
王思聰自己也說:“我的父親對我確實特別寬容,除去老來得子(其實34歲根本不算老),這中間難免有些內疚之情,我算是父母創業的犧牲品。”
王思聰30年前出生的時候,王健林還是一名從部隊轉業的公務員——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兒子出生後不久,他就遇到一個冒險的機遇。
當時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欠債149萬元,公司瀕臨破產。西崗區政府為了甩掉這個爛攤子,領導表態:誰有本事把這個公司接了,把貸款還了,公司就給誰。除了不安於現狀的王健林,沒人敢接盤。於是他成了公司總經理,這就是萬達的前身。
從此,王健林一心撲在事業上,不知疲倦、野心勃勃的他差不多一年工作365天。兒子從五歲起,就由母親陪著到國外念書。
▲小時候太可愛了
王思聰小學念的是新加坡富人區的一所普通公立學校,但是中學就進入了英國最古老、世界聞名的寄宿制貴族男校——溫徹斯特公學。霍啟剛也曾就讀於該校。
初到英國時,人生地不熟的王思聰只能通過海外中文論壇與華人留學生聊天來排遣寂寞,他甚至還找過字幕組的翻譯工作。正是因為在家上網時間多,他漸漸迷上了遊戲。
之後,王思聰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該校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出過32個諾貝爾獎得主,甘地、泰戈爾、伊藤博文都是他的校友,現在QS世界大學排名第七。
所以,王思聰最氣別人說他是靠錢畢業的:“老子學習那麽努力,成績特別好,居然說我的文憑是買的!”
多年後,王健林對於讓兒子從小留學有些後悔,“讓他在國內讀完初中或高中,再把他送到國外去,這樣更合適。”
但是王思聰自己卻很慶幸一早就放養的生活,“我覺得要是十二三歲之後再出國的話,就沒有什麽意義了,特別是成年之後。思想已經固化了,被中國的應試教育在思維上給壓縮成這麽一個狀態了。”
怎麽一個狀態?在BBC的《中國式教育》里,李老師對英國學生說:“你們在課堂上亂講話,我眼睛瞪你們,你們一點都不收斂。中國學生不這樣,我在中國的課堂上瞪我的學生,他們立馬就老實了,他們明白我的意思。”
王思聰總結自己留學的最大收獲是思維模式,“有自己的自主判斷能力,並且能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王健林說,兒子在叛逆期挑戰他的權威,“我說什麽話他都不聽,不服我,覺得我沒什麽了不起的,英語也不會講,啥啥也不懂。”
回國後,王思聰更是把他的敢於表達帶到網絡上,在網紅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他說,只要不做犯法的事情,剩下都是他的自由。
父母的性格都會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地顯現。王健林雖然出生在四川,但行事作風卻更像他後來長期生活的大東北:敢幹敢為,也敢說,喜歡大場面、喜歡幹大事,順風時有些醉狂,逆風時斷舍離也不低頭。
所以,他們父子都是高調之人。不同的是,王健林喜歡展現自己的霸氣,而學過哲學,對自己智商有些自負的王思聰則擅長炮轟別人,甚至拆自己老爸的臺。雖然他自詡只是一個出名網友的調侃,但卻給對方帶來不少煩惱。
不過細數又會發現,王思聰諷刺挖苦過的人,無論是名仕名流,還是娛樂明星,都是在有點“群眾基礎”上的表達,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錢的屌絲,把分寸拿捏得非常準確,既沒給自身和萬達造成負面影響,又塑造了一個“敢怒敢言真性情”的形象。
但當這種所謂的“群眾基礎”被應用到他自己身上的時候,當不諷刺兩句“首富”就不算“政治正確”的時候,當《王思聰消失的100天》和《王健林的滑鐵盧》這種惡意帖子到處瘋傳的時候,他沒有像對馮小剛那樣直接上手開撕,而是選擇了隱忍。什麽時候該說話,什麽時候該閉嘴,他比誰都清楚。
雖然選擇“深藏功與名”,但江湖上總有“為人低調的網紅小王”的傳說,總有熱心網友向大眾爆料。前幾天,他參加同學婚禮隨了30萬元份子,又引起一番“貧窮限制想象”的大討論。
人自古有窺視癖,“選擇做自己”,走了一條張揚之路的王思聰更是給普羅大眾一個圍觀財富的機會。當然,這其中既有艷羨者,又有仇富者。
一帆風順時,他被提及時都是鮮衣怒馬少年時、一夜看盡長安花;萬達股債雙殺後,他就變成了笑漸不聞聲漸消、舉杯消愁愁更愁,幹啥都尷尬的失意人,連100天沒發微博都成了“消失”。
不過,他過去已經足夠自黑與自嘲,不像父親那樣一本正經地高大上,因此這一次也沒有什麽人去往他頭上扣盤子、戴帽子。
無論何時何地,王思聰都繞不過一個“錢”字。雖然有時氣憤自己的努力被金錢所掩蓋,但是他也不諱言:“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就是有錢。”
另一個85後富二代、擁有千億身家的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最近也因為總結自己的人生“生得好”三個字火了。他們說出的這個現實,和今年北京文科狀元坦言的“農村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現在狀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殘酷事實一樣。
財富本身沒有好壞,但它釋放出來的魔力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卻威力巨大,每個人情願不情願,都或深或淺地陷在其中。
王思聰說,一直到十幾歲,他才意識到家里已經有錢了。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萬達開始進軍商業地產,2008年總部從大連搬到北京。
從英國回來後,由父親資助,王思聰成立了普思資本做投資。網傳王健林給了5億允許試錯20次,王思聰表示沒拿那麽多。
普思的英文名字“Prometheus”取自希臘語,是“先見之明”的意思,也是創造並為人類受罰的神明名字,中文直譯普羅米修斯,很符合王思聰學哲學出身的風格。中文名字“普”+“思”則無疑顯露了他的野心。
資本運作已經成了很多企業的生存之道,大企業大集團的形成無不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資源整合、快速發展壯大。對王思聰來說,介入資本市場無疑是快速成長的捷徑:學習與中西方眾多企業家交流的方式方法,近距離地了解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並學習企業家的成功之道。
網紅小王每天都會收到很多私信,女的想跟他生孩子,男的想跟他要投資:十億投資就差20萬了,啟動後將顛覆電商、改變人類消費格局,3年20倍回報率的革命性新概念項目……他2014年透露,一天私信里起碼有10個這種項目。不知道現在他還能不能收到這麽多?
還好,他錢多,但人不傻,普思資本也不以財務回報為最終驅動力,“我又不想上市,我也不想套現,可以慢慢選擇自己想要投的項目,可以不急著要投資回報,我又不靠公司賺錢吃飯。”
不求回報,但投資有道,普思資本反而獲利豐厚,目前已投資規模超過30億,自成立以來投資33次共計29個項目,多集中在A輪及之後。其中9家上市公司,還有2家被上市公司收購。
機會掃描和人脈介紹是普思資本獲取高質量項目的主要方式。王思聰和娛樂圈的那些事兒很受關註,其實他“和每個圈子都很近,和企業圈的人也很熟”。與他接觸過的人表示,王思聰思維縝密,談判技巧極高。
樂逗遊戲在納斯達克上市前,騰訊等其他資方不同意稀釋股份,王思聰和創始人陳湘宇談了整整一天,後者最終割讓了自己1.3%股份給普思。當然,他在萬達影視中也得到了回報。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對於電競的真愛,讓他從2011年開始就往這個領域里砸錢,甚至有人說中國電競行業是他一手“包養”大的。這些年,從組建IG俱樂部到成立ACE聯盟,從香蕉遊戲到熊貓TV,從自己運營到投資整個產業鏈,從一個無人理睬的行業到建起一個電競帝國,娛樂圈的“紀委書記”在這里變成“王校長”。
電競剛剛成為國際奧委會承認的運動項目。根據伽馬數據報告,去年中國電競用戶1.7億人,市場規模505億,同比增長34.7%。據測算,今年我國電競用戶將突破2億人,市場規模超過750億;預計未來三年,全國電競用戶將超5億,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
王思聰帶火了一個產業,也讓巨頭資本看到風口紛紛介入,人力和運營成本這兩年都在迅速增長,中小俱樂部瀕臨倒閉,他也面臨著更大挑戰。
除了遊戲這樣的泛娛樂項目,普思的投資領域還有醫療健康、尖端科技、汽車交通、本地生活等等,甚至包括殯葬業,符合“積累經驗、多交朋友”的學習之道。
除了是普思資本的董事長,王思聰還是萬達集團董事、新飛凡電商董事、萬達電影股東,也是萬達上層公司大連合興的股東。以前,他這些職務只是掛名,不負責任何事務。風雨來了,他開始和父親攜手共渡難關。
王思聰是一個急脾氣,他和林更新打遊戲,在直播中破口大罵。還有一則軼事:萬達一高管向王思聰匯報工作,他只看了幾分鐘,就把材料狠狠扔到地上,毫不留情地斥責做的是垃圾。網絡上嘻哈娛樂的他,在工作中卻是嚴厲強悍,和父親一脈相承。
普思的投資方向和萬達的“輕資產”發展方向重合度越來越高。泛娛樂的文化項目自不必說,電影和遊戲本就是互通的,所以王思聰開始涉足影視,而萬達也進入了遊戲產業。此外,萬達商業、網絡科技、大健康產業,都能在普思投資中看到相關項目。
王健林之前說,未來接班的不一定是王思聰,還透露兒子對萬達的重資產不感興趣,也不願意像他那樣活得太辛苦。王思聰也說過,他還想趁年輕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未到他考慮這一問題的時候,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把萬達做得比一個職業經理人更好。
但現在他已經30歲,到了而立之年,再加這個多事之夏之秋,勢必能讓他們父子更能相互理解,變得勠力同心。普思的小試牛刀,本來就是為了他將來能在萬達大展拳腳做鍛煉、做準備。
王思聰是一個防備之心非常重的人,也不會輕易把萬達交到其他人手上。他曾提到老擔心母親林寧誤交損友、亂買東西,“我要是說她朋友騙她投資什麽的,她還不高興,我還得哄她好幾天……”
王思聰更擔心父親“被騙”,當時王健林花重金招募了一批高管要讓萬達擁抱互聯網和電商,但他認為這些人都是沖著王家的錢來的。後來,飛凡幾番換將,但業績卻越來越慘淡,這對王健林來說,多少有點不聽兒子言,吃虧在眼前的意思。
也許,王健林不擔心兒子的經營管理能力,但對他的政治情商則是心里沒譜。即使他這個每天都要閱讀黨政報刊、研究政策方針的老司機,也有一不小心的時候。何況於這個受西方教育長大的兒子呢?
在中國從商,要始終以高度敏感對待與政府相關的事務。所以當《王健林的滑鐵盧》稱萬達阻撓“一帶一路”,與落馬官員有染時,王健林徹底怒了,發嚴正聲明,八條批駁、連番發問,並表示要追究作者法律責任。
“中國的政商關系這門學問應該比博士後還高,可惜高校沒有教這門課。”王健林說。萬達在大連這麽多年,更是敏感企業。從2012年起,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的傳言就沒斷過。他把萬達的官商之道總結為:親近政府,遠離政治。“這句話的核心就是要走市場,搞自己的商業模式,但我也不贊成遠離政府,在中國我覺得遠離政府太假了。你不理政府不理黨,顯然太假了。”
所以他一直擔心王思聰不能理解好這個微妙的中國國情,“思聰比較小就送出去,受西方的教育比較多,對中國的人情世故、社會複雜程度缺乏深刻認識。他在中國,不能用西方學到的方式去做事。”
不過為人機警的王思聰一直都是知深淺的,他從來不在網上評論政治,“沒有辦法擺脫體制,除非你非常愚蠢,或者非常自信,要不然沒法在體制外取得成功。”
這次動蕩,他變得更成熟了。過去,他經常卷入網上爭議和沖突之中,“我和他有溝通,溝通的時候他答應不再這樣做了,但過幾天可能又做了。”這次他很聽父親的話,不僅一百多天沒發微博,重新發聲後也是隔三差五才發一條,內容也由原來的挑三揀四變成了平淡無奇。
再輕狂的少年也抵不過世事的變遷。
萬達已經割肉加速轉向“輕資產”。但是不甘低頭、喜歡做大事的王健林最近又宣布了一個“小目標”,力爭10年內將萬達廣場發展到1000家左右。
且不說這代表平均每年要建76廣場的飛奔速度,到哪里獲得這麽多投資和土地,單說中國的城市,直轄市、省會、地級市、縣級市加在一起才六百多個,恐怕一些萬達廣場還要建到縣城里去。
因為要跨越十年,這些難題不僅是王健林的,也會是他接班人的,如果是王思聰,他會如何抉擇和實施呢?
“什麽是成功?對我來說,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股債雙殺一日就從千人傳頌到萬人唱衰,從網紅到失聲,2017對王思聰來說,不是成功的一年。
沒有人一出生就能站在跑道終點直接贏得比賽,總是要向前走或者向後退,所以只是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終點也可能不在一處。販夫走卒有販夫走卒的煩惱,達官貴人有達官貴人的紛擾。
奔走的時候,人會呈現出多樣性,但投射在社會上,就只有簡單的一面,達到兩面的時候就產生了矛盾,人們會主動選擇自己想接受的那一面,忽略另一面。
一直宣稱自己是不婚主義的王思聰,卻被稱作“國民老公”。所以一個公眾人物的人設、畫像不僅是他本人的影子,也映照了社會的心理狀態。
2012年感恩節,王思聰在微博上說:“感謝上帝在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幫我選了個‘簡單’模式”。
可是人生的路還長,不到終點不能知道結果。何況於上帝是喜怒無常的,讓人好時發發慈悲;看人不順眼,也有很多心思,例如巴別塔的倒掉。
經歷了大起大落的2017,隨心所欲的青春逝去,王思聰再也不能說人生“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