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明:港股餘震 低吸機會難得
1 :
GS(14)@2016-10-17 08:00:30【明報專訊】恆指高位掉頭向下,跌破近月低位兼50天線,呈向下突破走勢,雖然週末前反彈,但反彈力度不大,成交又見萎縮,加上調整不痛不癢,相信本周仍有餘震,只是希望不造成「失控」情況,急挫可迅速收拾形勢。港股具實力投資者不少,部分股份一直居高不下,倘震倉出現,將是難得低吸機會,因此要好好準備。
恆指上周從24000高位急回,一度跌至23000點邊緣,上週五反彈收復部分失地,收報23233點,全周跌618點或2.59%;國指全周跌3.25%。大市日均成交721億元,高於60天平均約半成。據《明報》港股數據庫,上週五升跌比率74比26,升逾3%佔上升股份不足一成;大市連續4日跌多升少後反彈,反撲力度一般。全周計,升跌比22比78,部分保持逆市不守。
大市上週五反撲力度一般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只有汽車相關、本地零售服務靠穩,升幅不足1%,但各有超過五成股份下跌;農業及水務有六成股份上升,行業股份偏好。下跌行業,原材料、煤炭及相關跌逾4%,表現最差;其次,航空、百貨零售、內房跌逾3%,跑輸恆指。
趨勢寬度方面,恆指國指成分股高於20天線比例反彈至50%回落,乏力轉強,之後與高於10天線比跌至20%以下,並出現超賣反彈(見圖);高於50天線比例跌穿50%至弱方水平,反映藍籌股普遍中短線呈現轉弱,形勢偏淡。大市稍為好一些,本報數據庫涵蓋約380隻股份,高於10天線、20天線及50天線比例分別為34%、38%及49%。
新能源中線轉淡 宜趁反彈減注
不過行業表現參差,房託、航空、新能源、內房、建築及材料各有約八成股份低收50天線之下,房託、航空、內房、建材更有約七成以上股份已出現「死亡交叉」,20天線低於50天線,形成中期跌勢。新能源部分股份率先反彈,重上10天線,惟中線同樣轉淡,博短線反彈審慎,應趁反彈減注。
上藥神華IGG ASM青島啤看俏
雖然不少行業或股份轉弱,但也不少股份保持中線向好,部分甚至居高不下。如煤炭、油氣、農業及水務、博彩及消閒、醫藥保健行業,各有超過一半股份分別高於20天線及50天線。當中,醫藥、煤炭與科技器材、公路鐵路、軟件服務、食物飲品,有約一半以上股份調整幅度小於升幅24%(以6月份最低位為低位,7月至今最高位為高位,直到上週五收市價,觀察收市相對高位回落幅度,相當於低位至高位升幅比例),表現硬淨。醫藥、煤股、科網及食品股中,以上海醫藥(2607)、神華(1088)、IGG(0799)、ASM太平洋(0522)及青島啤(0168)看俏。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06&issue=20161017
劉思明:地產股再跌有支持 趁反彈沽貨
1 :
GS(14)@2016-11-08 05:29:30【明報專訊】港股繼續隨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變化起伏,昨天反彈以強勢股帶動,加上買盤動力不俗,恒指短線有機會上試更高水平如20天線約23200點,但要扭轉跌勢仍需要更大動力。港府推樓市新辣招,地產股捱沽,短線再跌或有支持,但只宜有貨趁反彈沽貨,無貨則不宜沾手。
無貨者不宜沾手
恒指高開40點後一度倒跌,但很快回升,午後最多升224點、高見22867點,收報22801點,升158點或0.70%;國指跑贏,升1.23%。大市成交回升604億元,但仍低於60天平均一成。
根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75比25,升逾3%佔上升股份近兩成;大市普遍回升,相比上周二升市(升跌比70比30,升逾3%佔一成多),買盤更為強;陽燭對陰燭為72比28,普遍跟得上恒指國指高收走勢。
港府突然推出新辣招後,地產股成為焦點,本報數據庫追蹤本地地產相關股份,昨天跌近6%,為一眾行業中表現最差,若非個別零售、商廈為主地產股跌幅較小,本地發展商及物業代理美聯(1200)(簡稱地產股,詳見圖)實際跌幅更大,平均跌8.5%,若以2013年以來看,為單日最大跌幅,即使2013年2月金管局推出DSD(雙倍印花稅),地產股也不過跌約1%。
近期地產股受惠樓價攀升、新盤銷情暢旺及搶地利好因素支持,股價明顯跑贏大市,新辣招一下子將大好形勢逆轉,對股價加倍衝擊。
仍處上升趨勢 再跌3%喘定
由於新辣招一下子將所有正常投資者趕走,市場只有剩下用家需求支持,重創發展商推盤速度,即使未來美國加息香港未必跟隨,或地價有內地發展商高價承接等利好消息,也難對地產股起很大刺激作用,短期難看到催化劑,股價料易跌難升。
把地產股組成指數,無疑目前仍處於上升趨勢,未來再跌3%、4%或有支持,倘喘定後有反彈,宜趁機沽貨。
煤炭股炒起 神華中煤受追捧
大市方面,市况回穩,早前當炒的行業率先反彈,煤炭及相關、軟件服務、家居用品、汽車相關、農業及水務升約2%至3%,表現最強;其中煤炭及相關成交最旺,成交比率(行業相對60天平均成交額)增逾三成半,之前多次提及神華(1088)、中煤(1898)續受追捧,並以前者最強,不過,若然未能低吸則不宜高追,其20天線16.2元為關鍵支持。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19&issue=20161108
劉思明:港股等待第一波反擊
1 :
GS(14)@2016-11-08 05:35:29【明報專訊】港股連跌兩周,呈現陰乾式下跌,隨著本周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或可打破悶局。歐美股市偏軟、油價跌勢未止,港府亦突然推新辣招遏抑樓市,今天港股大體延續跌勢,不過,後市走勢並不是看得太淡,只是未能確認是一下震盪,恆指下試22000點見底反彈,還是先現弱勢反彈,升上20天線約23200點後維持調整格局,因此,只有待第一波反擊出現,以確認行動。
恆指上周初曾反彈上試10天線,之後再向下尋底,收報22642點,全周跌312點或1.36%;國指相對硬淨,全周僅跌0.25%。大市日均成交576億元,低於60天平均一成半,成交淡靜。據《明報》港股數據庫,上週五升跌比率43比57,近9日有8日跌多升少,期內每日跌逾3%佔下跌股份最多約一成,大市持續偏軟,沽壓不大。全周升跌比26比74。
短線反彈至10天20天線已有阻力
大市趨勢寬度維持向淡,恆指國指成分股分別高於10天線、20天線及50天線比例,上週一度回升至四成,但很快回落至兩成多水平(見圖),大市走勢疲弱,短線反彈至10天線、20天線已有阻力。
個別行業沽壓較大,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約三分之一跌約2%以上,跑輸恆指國指,較明顯是弱勢的燃氣供應、中資電力、電訊及媒體、航運物流繼續跑輸;汽車相關、油氣及相關、軟件服務進一步轉弱;強勢如煤炭及相關、本地金融亦出現跑輸情況,反映弱股捱沽的同時,強勢的也遇到沽壓。
然而,整體仍以強勢股較具抗跌力,上周個別行業逆市上升行業,如本地零售服務、金屬及礦石、建築及材料,皆是強勢行業,雖然表現好壞參半,各只有一半行業股份上升,也即使強勢行業不可一概而言要慎選。
大酒店低位回升 上看9元
本地零售服務中除了金飾股周生生(0116)、六福(0590)、英皇鐘表(0887)呈強勢外,還有較少人為意的大酒店(0045)。大酒店近大半年股價表現低沉,今年6月後曾經出現小型反彈,升上8.3元高位後重拾跌軌,上月初更重返低位,但低位回升後愈升愈有,後市有望上試9元水平,短線可設8.3元止蝕。
潤燃快跌至重要支持 可博反彈
至於弱勢行業或股份亦並非沒有機會,尤其是若下一輪出現的是弱勢反彈,股價低殘行業出現小陽春,目前以燃氣供應、航空、家居用品、新能源的調整最深,不少更已跌穿250天線。燃氣股中以潤燃(1193)相對超賣,股價快跌至23元重要支持,具博反彈機會。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65&issue=20161107
莊思明盼男友齊搵錢
1 :
GS(14)@2016-11-08 05:54:11■自與楊明拍拖後,莊思明經常被問及婚期。
莊思明昨日在灣仔會展行婚紗騷,分別穿上兩套婚紗現身,當中深藍色婚紗谷盡湯碗胸,她表示出場前其婚紗背部爆開,幸及時發現。自與楊明拍拖後,莊思明第一次在港行婚紗騷,兩人一直表現恩愛,鎖定對方為結婚對象,莊思明表示未有披嫁衣衝動,她說:「暫時hold得住,感覺未爆發出嚟,阿楊話我哋成日畀人問結婚答案都一樣,好冇新意,叫我不如第日答人係我未買戒指,我未求婚,搞笑啲,但真實絕對唔會,如果我真係咁做佢會笑我兩日。」莊思明歡迎各大小商家找兩人以情侶檔拍
莊思明短訊慰問岑杏賢
1 :
GS(14)@2016-11-23 07:53:23■莊思明坦言拍拖有壓力,但與男友坦誠相對。
莊思明、郭政鴻前晚在九龍灣出席「泰緣妙佛堂慈善團體」活動,思明提到和男友楊明拍拖會有壓力,她說:「兩個都喺呢行都好大壓力,大家支持而行唔到落去,唔知點交代,大家反對,但又想一齊又會諗點解唔接受。」她認為每段關係都建立於信任:「有乜都唔好擺喺心,有疑問就要提出嚟講,我哋都會嗌交㗎!通常佢讓我先。」好友岑杏賢剛和袁偉豪分手,思明表示有傳短訊問候,她說:「佢OK,兩個人嘅事,唔想講太多。」此外,岑杏賢昨日以短訊回覆:「多謝大家關心,我現在心情已平靜,大家不用擔心,細節唔多講,大家已交代好。」採訪:羅慧敏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3/19842263
劉思明:低殘股受捧 升勢存疑
1 :
GS(14)@2016-12-01 07:52:35【明報專訊】港股好淡爭持,原材料繼續受壓,個別低殘股反彈。大市出現強勢股調整、弱勢接力做好現象,不利向上破關,短線維持反覆走勢。
恒指高開過百點後升上22889點回順,之後大部分在22800點上落,收市報22789點,升52點或0.23%;國指跌0.08%。競價時段成交大增,相信是受MSCI成分股變動生效影響,競價時段前大市成交669億元,與60天平均相若。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49比51,升逾3%、跌逾3%分別佔上升及下跌股份約一成半,大市好淡爭持,個股波幅較大;陽燭對陰燭為36比64,沽盤壓力稍大。
新辣招打擊地產股 基本面難改善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超過六成下跌,金屬及礦石、煤炭及相關、建築及材料等原材料行業跌逾1%,沽壓未消。受息口趨勢打擊的地產及房託出現反彈,會德豐(0020)、嘉里建設(0683)升6%、7%;房託置富(0778)、泓富(0808)升逾2%。美國10年期債息升幅放緩,有助減輕房託沽壓,加上房託息率漸見吸引力(詳看11月21日《數據尋寶》),有條件回穩。不過,地產股面對新辣招打擊,基本面暫時難有改善,升勢持續存疑。正如周二中資電力股借好消息炒高,昨天已沒有買盤進一步跟進。
聯通回落至9.2元可吸
藍籌股聯通(0762)表現搶鏡,曾經升近一成。有報道指聯通母公司已確認改革實施方案,百度、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都會參與,刺激聯通股價急升,雖然之後聯通否認,股價高位收市。聯通以大陽燭突破50天線,走勢強勁,但過去以大成交屢攻不破10元阻力,窒礙升勢。無疑聯通、中移動(0941)及中電信(0728)與恒指相比,下半年聯通逐漸擺脫上半年跑輸劣勢,反之中移動、中電信維持跑輸恒指走勢,因此聯通可謂是三者中首選,若看好該股,不妨待回落至50天線附近約9.2元才考慮。
利標成交轉旺 挑戰1.4元
此外,紡織及服飾、汽車相關昨有超過七成股份上升,升勢相對全面。服飾股利標(0787)自11月升穿1元關口後愈升愈有,成交轉旺,短線有機會挑戰1.4至1.5元,回調料於1.1元有支持。至於汽車股以華晨(1114)走勢最凌厲,連續4日升幅超過3%,可於10元附近吸納,跌穿9.2元止蝕。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23&issue=20161201
劉思明﹕原材料表現不一 炒作斷續
1 :
GS(14)@2016-12-08 08:00:55【明報專訊】大市走勢偏好,原材料再掀起炒風,但個股表現不一,相信炒作斷斷續續,宜吸不宜追。
恒指昨高開後升過167點、高見22843點回順,很快在22708點有支持回升,收報22800點,升125點或0.55%;國指相若,升0.62%。大市成交625億元,低於60天平均半成,成交轉淡。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61比39,升逾3%佔上升股份一成多,反映大市偏好,但買盤動力一般;陽燭對陰燭為45比55,沽盤相對積極。
鞍鋼中線升勢成形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超過八成上升,比例再次比大市有約六成股份上升為高,行業股份表現參差。金屬及礦石升超過2%,表現最強,但行業上升股份不足七成;相比下,地產相關、食物飲品、中資金融有約八九成股份上升,整體升約1%,股份普遍偏好。
金屬及礦石買盤集中於兩大鋼鐵股,鞍鋼(0347)、馬鋼(0323)股價升超過7%,成交比率(昨天相對60天平均成交額)增約3倍,另有俄鋁(0486)及洛鉬(3993)買盤亦相對活躍。走勢上,鞍鋼以大陽燭升穿4.7元高位阻力,走勢呈現突破,而該股保歷加通道經過多月橫行後,上月急升向上撐開保歷加通道,形成中期升浪,短線在5.2元或有阻力,回調料可守20天線約4.5元,中線可上望5.7元。
車股做好 華晨吉利勝長汽
除了金屬股外,個別汽車股表現強勁,長城汽車(2333)上月銷量按年增逾四成,股價收市超過半成,該股與廣汽(2238)相比恒指(見圖),近半個月確有轉強迹象,但對比華晨(1114)、吉利(0175),後兩者持續強勢,更為可取。月初提到的華晨看法不變,短線或受制於12元阻力,20周線約9.2元不易有失。
至於吉利,公司上月銷量再創單月新高,按年增長近1倍;高盛估計未來幾個月受到季節性因素及新增產能帶動,將會錄得更高銷量。走勢上,吉利處於7.2至8.4元區間,現時逼近區間頂部,不妨待向上突破,或待回落至20天線約7.8元才吸納。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23&issue=20161208
劉思明:盤點2016 展望2017 (上)
1 :
GS(14)@2016-12-29 08:11:02【明報專訊】2016年快將過去,今年都算是充滿意外的一年,英國脫歐、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不在話下,脫歐後港股迅速回穩展開升浪,特朗普當選刺激美股屢創新高,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首3季港股以科網、地產、新能源、汽車、煤炭等為領導大市上漲,但到第4季急轉直下,反而舊經濟為首的大宗商品概念及基建冒起,掀起炒風,可惜亦來去如風,恒指料錄得近14年以來最差的12月。
踏入2017年,環球局勢依然複雜,隨手拈來,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正式上任,市場對其刺激經濟的樂觀情緒能否延續;意大利銀行傳出需更多資金救援,歐洲問題以至德國法國大選,及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均可以為市場造成動盪。近的有內地經濟無疑穩定下來,但去槓桿及人民幣貶值帶來不明朗,本港經濟及樓市面對美國加息,對投資市場及股市影響均難料。宏觀環境複雜,企業前景同具挑戰,但從基本的盈利及估值出發,仍有助掌握明年投資機遇。
恒指盈利預測上調 市場態度樂觀
恒指每股盈利(簡稱盈利)在2008年大幅下滑後,到2009年低位回升,直至2015年從高位回落,但2016年見底回升(圖1),市場預測2017年進一步改善,2017至19年盈利將增長8.7%、1.5%及10.4%。恒指2017年盈利預測相比3個月前少0.4%,但近4周上升1.3%,反映近期市場向上修訂明年盈利預測,態度變得樂觀。藍籌股中,騰訊(0700)、瑞聲(2018)、中石化(0386)的盈利料於今年增長兩三成基礎上,明年將可保持兩三成增長;聯通(0762)、蒙牛(2319)經過今年大幅倒退後料明年盈利增長1倍至1.5倍,中海油(0883)則料將可虧轉盈。
估值方面,自2005年來,粗略以月計,恒指預測市盈率曾經高見22倍以上(圖2),但近6年來,恒指預測市盈率變得穩定,在9.5至13倍範圍上落,平均約11倍。恒指現價相當於2016年預測市盈率約12倍,2017年預測市盈率降至11倍,意味現時處於平均水平,估值不算得吸引。不過,倘若明年3月業績期,企業可以交出亮麗成績,予市場信心獲上調盈利,才可以增加港股吸引力。
綜合券商予恒指未來12個月目標平均為26122點,較恒指昨天收報21754點有20%溢價(圖3),後市似乎有不俗上升空間,尤其是近年目標相對現價大部分時間處於1至1.2的區間,恒指現水平有支持。不過,若市場出現動盪,如2011年、2015及2016年初,目標價相對現價最高升至1.4,恒指才見底回升,因此,還得提防市况會進一步轉差。
料油氣煤炭軟件服務來年盈利增幅勁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涵蓋約380隻股份,2017年盈利預測平均增長57%,但1個標準差達211%,反映增長差異很大,當中包括不少今年大幅倒退導致明年大幅增長。撇除部分極端數據,以344隻股份為基礎,當中有近九成2017年盈利料錄得增長,整體平均增長21%,1個標準差為30%。以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分類,2017年每股盈利增幅最大為油氣及相關、煤炭及相關、軟件服務,預期增長超過四成以上;航空料盈利出現倒退,公共事業、公路鐵路、房託基金、燃氣供應錄得2%至7%增長。
加息周期下 領展料具防守力
公用及房託等,大家看重防守性多於增長,但近幾年好消息帶動股價上升是否可以重演,還要看特朗普上任後,財政政策是否可以刺激經濟,令貨幣政策趨緊。不過,參考聯儲局在2004至06年加息周期,當時中電(0002)及電能(0006)股價於息率約5厘水平穩定(圖4);而近六七年來領展(0823)息率走勢與中電及電能相若,反映市場已將其視作另一派息穩定公用股,以此來看,領展股價再跌,息率升至5厘以上,即使面對加息周期,相信亦具一定防守力。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67&issue=20161229
劉思明:盤點2016 展望2017 (中)
1 :
GS(14)@2016-12-30 08:09:33【明報專訊】即將踏入2017年,逢「7」股災議論紛紛,筆者就認為,逢「7」股災不可怕,最怕是這個股災不再來。
最怕逢「7」股災不來
逢「7」股災是指1987年、1997年、2007年,港股見頂後大瀉,恒指從高位出現跌五六成,但要明白這股災之所以形成,是「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若將1978年至88年、1988年至98年、1998年至2008年、2008年至今的4個恒指周期,經標準化拼上(圖1),每個周期基點為100點,粗略以月計,1978至88年期間,恒指曾經最多升至970點,即最多累升近9倍;1988年至98年、1998至2008年分別最高見710點及290點,即期間最多累升約6倍及2倍,所以逢「7」股災背後是因為瘋狂過後代價。
從過去3個周期來看(1978至2008年),港股投資者明顯學精了,加上規模愈來愈大,周期高峰下跌,由9倍跌至6倍,再到對上一個10年只有2倍。不過,2008年以來,恒指走勢比過去3個周期的走勢都要平坦,按100點計至今更仍累跌22點,只有78點,未曾出現過去逢「7」股災前的瘋狂。若2017年實現逢「7」股災,港股先要瘋狂,打個折,恒指較2008年升50%,也即明年要由現水平翻一番升至4萬點以上。若恒指有機會先瘋狂後股災,相信投資者不會介意。
恒指上落市 難重現瘋狂
將1987、1997、2007年恒指高位及急瀉底位分別連上直線(圖2),若恒指延續一浪高於一浪走勢,2017年要升上4萬點以上,之後大瀉六成至15,000點。不過,除了2009年由低位大幅反彈後,近年恒指呈大型區間內上落,並沒有如過去一樣逐步形成大型升浪,一浪高一浪走勢不再,逢「7」股災亦不復見。
倘守關鍵位置 明年或升上23600點
至於明年恒指何去何從,接近一點來看,可以看到趨勢。2015年8月,恒指已跌穿2008年延伸上升軌,中長期走勢轉淡,當然不會只跌不升,中間會出現反彈。以統計學線性迴歸(Linear Regression)來看,恒指自2015年8月以來大部分時間處於趨勢線之下(圖3),2016年9月曾經升穿趨勢線,但企穩一段時間就失守,證明該水平阻力大,而現時已回落至趨勢線負1標準差底部。恒指已跌至關鍵位置,包括250天線及負1標準差底部約21,500點,倘能守住,2017年仍有機會升上趨勢線約23,600點,甚至再樂觀一些到正1個標準化25,600點重要阻力。若未能守住,意味反彈已經完成,並將展開一浪低一浪走勢,首站下試兩個標準差底部約19,500點。
除了看恒指是否可以守於或突破關鍵位置,以判斷是否轉勢,觀察外圍表現亦助掌握恒指方向。先看新興市場股市,將MSCI新興市場指數(MXEF)對比MSCI環球指數(MSWO)(不包括新興市場)(圖4),MXEF/MSWO自2010以來反覆下滑,新興市場持續跑輸(按:A對比B趨跌,A相比B呈跑輸趨勢;反之,A對比B趨升,A相比B呈跑贏趨勢),並到今年在低位大彈,惟第4季急轉直下後快重返低位,2017年是否可以守於低位回升,成功築起底部,或是重拾跌勢,將是焦點所在。
看新興市場走勢掌握港股
2011年以來,恒指對比MXEF趨升,呈跑贏新興市場趨勢,但自2016年有轉勢迹象,雖然到目前仍處於反彈,但明年會否結束,並開始新一輪跌勢或跑輸趨勢,值得關注。此外,恒生AH股溢價指數明顯已呈跌勢,明年H股有望繼續跑贏A股(計及人民幣貶值),但國指相對恒指尚未突破阻力,H股可否跑贏恒指有待觀察。
總括而言,近10年港股並沒有醞釀逢「7」股災趨勢,2017年出現五六成跌幅的股災機會不大;目前恒指處於關鍵位置,守住料將有反彈,但可以走得多遠,就要視乎新興市場是否可以扭轉跑輸走勢。一旦新興市場跑輸趨勢持續,港股比新興市場更弱,恒指將有機會下試19,500點支持。
【回顧展望下集下周二《Money Tuesday》刊出】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68&issue=20161230
劉思明:盤點2016 展望2017(下)
1 :
GS(14)@2017-01-04 00:33:11【明報專訊】2016年最後兩個交易日分析過港股基本面及趨勢,2017年預期不少行業及企業盈利都有復蘇或強勁反彈,將可支持股市。不過,環球政經局勢以至央行貨幣政策錯綜複雜,市况繼續波動。剛過去一年恒指大上大落後最終原地踏步,新一年趨勢向上或向下,可以從新興市場能否扭轉第四季調整中找到啟示。姑勿論是升是跌,選對行業或股份仍將大幅改善回報。
恒指2016年底前發力,連升3日,全年升0.4%終結,不過國指全年仍要跌2.75%。把《明報》港股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各組成以周計的指數,2015年12月底為基礎日,基本值為100(見圖),可見約一半行業升逾1%,跑贏恒指,其中金屬及礦石、煤炭及相關、原材料、工業製品在年內最多累升超過三成(表1),收市計,全年升38%、35%、24%及27%,為累升及全年表現最強行業。科技器材全年升近兩成,以貼近高位收市,即由年初持有至年底,獲利甚豐。
金屬礦石煤炭全年升逾三成
不少行業曾有不俗表現,可惜後勁不繼,如地產相關、汽車相關、軟件服務,年內最多升21%、17%及14%,惟埋尾計算地產僅升5%,汽車、軟件甚至倒跌。面對美國貨幣政策趨緊,資金亦明顯撤出高息行業,房託曾升超過兩成,但全年升幅收窄至7%,公共事業曾升逾一成,全年卻跌2%,可見即使選中大升行業,錯過了獲利時機,回報差天共地。跑輸恒指的行業中,中資電力全年跌近三成表現最差,其次電訊及媒體、紡織及服飾、航運物流、內房跌12%至15%。雖然在同一市場,選擇不同行業,或離場時間不同,結果也是雲泥之別。
不宜買表現差行業博反彈
2016年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為取得更多數據,以恒生綜合指數劃分的11個行業指數作為參考,首先將自2001年有數據以來,行業每年表現進行排名,表現最好排第一,如此類推。2015年表現最差的3個行業──能源業、消費者服務業、原材料業(表2),在2016年大翻身,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及第一,似乎否極泰來。但要留意能源業2013及2014年均在行業中排第十,加上2015年,即連續3年排尾後大反彈;消費者服務業、原材料業2014年分別排第十一及第七,也是持續於行業下游兩年時間,因此,僅從去年最差行業入手博新一年大反彈並非好的方法。
資訊科技一枝獨秀 待回落吸
再將過去16年每一行業的排名取平均數,如能源股近3年分別排第三、第十一及第十,3年平均排第八。近16年11個行業排名平均介乎5.0至7.5,反映行業平均排名相當接近,即拉勻來看沒有哪一行業的表現可以持續地特別好或特別差。若拉近至近8年,撇除了資訊科技業,其餘10個行業排名平均介乎5.6至7.6,結果差不多。
為何撇除資訊科技業?因為唯獨它持續有好表現,近8年平均排第三,近5年排名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當然資訊科技業股份不是全線上升,如本報數據庫追蹤的科技器材以全年高位收市升兩成,軟件服務卻倒跌收市,由上而下的投資只是希望提高命中率。目前科技股中呈現中長線升勢(股價高於50天線、50天線高於100天線及100天線高於250天線),有去年底已提及的偉易達(0303)、ASMP(0522)和中芯(0981),惟去年已累升29%、35%及54%,宜等回落至50天線吸納。至於其他行業如重機械、油服、有色金屬、原材料、博彩等有不少呈現中長線升勢股份(表3),皆可留意。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74&issue=2017010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