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明:盤點2016 展望2017 (上)
1 :
GS(14)@2016-12-29 08:11:02【明報專訊】2016年快將過去,今年都算是充滿意外的一年,英國脫歐、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不在話下,脫歐後港股迅速回穩展開升浪,特朗普當選刺激美股屢創新高,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首3季港股以科網、地產、新能源、汽車、煤炭等為領導大市上漲,但到第4季急轉直下,反而舊經濟為首的大宗商品概念及基建冒起,掀起炒風,可惜亦來去如風,恒指料錄得近14年以來最差的12月。
踏入2017年,環球局勢依然複雜,隨手拈來,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正式上任,市場對其刺激經濟的樂觀情緒能否延續;意大利銀行傳出需更多資金救援,歐洲問題以至德國法國大選,及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均可以為市場造成動盪。近的有內地經濟無疑穩定下來,但去槓桿及人民幣貶值帶來不明朗,本港經濟及樓市面對美國加息,對投資市場及股市影響均難料。宏觀環境複雜,企業前景同具挑戰,但從基本的盈利及估值出發,仍有助掌握明年投資機遇。
恒指盈利預測上調 市場態度樂觀
恒指每股盈利(簡稱盈利)在2008年大幅下滑後,到2009年低位回升,直至2015年從高位回落,但2016年見底回升(圖1),市場預測2017年進一步改善,2017至19年盈利將增長8.7%、1.5%及10.4%。恒指2017年盈利預測相比3個月前少0.4%,但近4周上升1.3%,反映近期市場向上修訂明年盈利預測,態度變得樂觀。藍籌股中,騰訊(0700)、瑞聲(2018)、中石化(0386)的盈利料於今年增長兩三成基礎上,明年將可保持兩三成增長;聯通(0762)、蒙牛(2319)經過今年大幅倒退後料明年盈利增長1倍至1.5倍,中海油(0883)則料將可虧轉盈。
估值方面,自2005年來,粗略以月計,恒指預測市盈率曾經高見22倍以上(圖2),但近6年來,恒指預測市盈率變得穩定,在9.5至13倍範圍上落,平均約11倍。恒指現價相當於2016年預測市盈率約12倍,2017年預測市盈率降至11倍,意味現時處於平均水平,估值不算得吸引。不過,倘若明年3月業績期,企業可以交出亮麗成績,予市場信心獲上調盈利,才可以增加港股吸引力。
綜合券商予恒指未來12個月目標平均為26122點,較恒指昨天收報21754點有20%溢價(圖3),後市似乎有不俗上升空間,尤其是近年目標相對現價大部分時間處於1至1.2的區間,恒指現水平有支持。不過,若市場出現動盪,如2011年、2015及2016年初,目標價相對現價最高升至1.4,恒指才見底回升,因此,還得提防市况會進一步轉差。
料油氣煤炭軟件服務來年盈利增幅勁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涵蓋約380隻股份,2017年盈利預測平均增長57%,但1個標準差達211%,反映增長差異很大,當中包括不少今年大幅倒退導致明年大幅增長。撇除部分極端數據,以344隻股份為基礎,當中有近九成2017年盈利料錄得增長,整體平均增長21%,1個標準差為30%。以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分類,2017年每股盈利增幅最大為油氣及相關、煤炭及相關、軟件服務,預期增長超過四成以上;航空料盈利出現倒退,公共事業、公路鐵路、房託基金、燃氣供應錄得2%至7%增長。
加息周期下 領展料具防守力
公用及房託等,大家看重防守性多於增長,但近幾年好消息帶動股價上升是否可以重演,還要看特朗普上任後,財政政策是否可以刺激經濟,令貨幣政策趨緊。不過,參考聯儲局在2004至06年加息周期,當時中電(0002)及電能(0006)股價於息率約5厘水平穩定(圖4);而近六七年來領展(0823)息率走勢與中電及電能相若,反映市場已將其視作另一派息穩定公用股,以此來看,領展股價再跌,息率升至5厘以上,即使面對加息周期,相信亦具一定防守力。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67&issue=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