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

“首先聲明一點,飛凡原來是金融集團下屬的一個公司,現在也只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一個版塊而已,而且飛凡從來就沒招聘過800萬年薪的CEO。有些媒體對萬達做網絡從一開始就是誤讀。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很早就說過,萬達做的不是電商,既不是淘寶,也不是京東,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東西。”據人民網報道,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曲德君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談網上關於所謂萬達電商CEO離職新聞。

曲德君介紹說,萬達要做網絡緣於龐大線下資源,而且從一開始就決定要走一條創新之路:“正是因為我們做的都是別人沒有做過的,所以在商業模式上我們也在不斷的調整”。2012年萬達進軍互聯網,定位是要和萬達線下巨大的客流結合,進行線上線下O2O模式探索。2014年萬達還曾與百度、騰訊宣布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新的互聯網公司,也正是三方都看到了互補,萬達有線下資源,百度和騰訊有線上資源,如果互相能整合資源,會是很好的O2O商業案例。但由於多種原因,三方並未走到一起。

但是真正改變是更名飛凡之後,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最後定位為“實體+互聯網”開放平臺模式,同時向B端和C端用戶提供高科技網絡服務,按照王健林的說法,這在國內外都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記者從網絡集團提供的架構圖上看到,媒體上報道的所謂飛凡CEO所管轄的只是網絡科技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而已,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是曲德君,這是萬達集團的老臣、重臣之一,網絡集團去年還挖來幾個業界很有影響力的副總裁。

據曲德君透露,目前網絡集團的核心定位是“實體+互聯網”,分為智慧生活開放平臺、飛凡通、新金融、新征信、數字權益平臺、全球招商平臺等多個業務線。“網絡集團的‘野心’很大,想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零售餐飲、影視娛樂、醫療健康、公共服務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等資源,打造全球唯一的‘實體+互聯網’全生態智慧開放平臺。”曲德君說,網絡集團旗下包括飛凡信息、快錢支付、網絡信貸、征信、海鼎、邁外迪、ETCP等一系列公司。

記者在萬達的官網上發現,網絡集團去年年底招攬的幾位高手確實很有份量,其中包括,網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劉允,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楊曉松,曾任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集團副總裁徐輝,曾任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分管集團商業拓展事業群。

曲德君感慨地說:“現在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和早期的萬達網絡公司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71

比妳聰明的人,從來比妳更努力,比妳多讀好書

一個不夠聰明的人可以用將勤補拙,靠勤奮去彌補,然而一個不夠勤奮的人卻難以用聰明去彌補。因為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成功者普遍的自我修養,都是從缺乏自控到高度自律。確定目標和解決問題需要智慧,貫徹執行則需要耐心和堅持。美滿的人生,是受行動和智慧指導的。然而從來沒有人給我們智慧,我們必須親自找到它。電影Casablanca有一句經典。「妳現在的氣質,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多讀好書,眼界變得開闊美好。看待世界,自然也多了新的維度。讀書讓人自以為非,讓人構築豐盈內心世界。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享受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文字可以。讀書,令觸目所及都豐富。內心中累積的詞藻、言語,更能幫助人感受風景。所有的美好的人事物,都更有詩意。內心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絕大部分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懶惰。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不多。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哪怕對自己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優秀的人總是很自律,並且高度自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超越自己,並且使之走得更遠。高度自律的人,方可享受人生。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自控力、學習力和堅持力。說到勤奮的聰明人,

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首先要學會時間管理,不輕易浪費時間。其次要每天不斷地堅持練習。試想一下,如果每天你用五個小時來Facebook、看韓劇、吹水。那麼三五七年之後,你會變成一個 生活觀察家。

妳最擅長的或許就是,如數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最終成為毫無營養的 八卦專家。自己身上卻找不到任何拿得起,和別人提及的本領或技能。


也許妳會說,我是平凡人,並不想成為什麼專家或行家,只想安安分分過日子。Sorry,那只是妳的錯覺。時間在流逝,每天反反覆覆的那些行為,和浪費的時間,都在無形地塑造妳。妳不想成為什麼人,可就是因為生活中點滴的細節,你註定會成為什麼人,看看國師Adolf就知,他六七年前想成為什麼人,現在就是什麽人。

每個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聰明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斷勤奮學習積累的,如果你想讓自己在職場更有競爭力,只有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遠大的目標才能實現。比妳聰明的人,從來比妳更努力。你必須暗自努力,才能稱心如意。妳的自律和堅持,最終會讓人望塵莫及。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一樣。讀書貴在精,而不在多。好書值得反覆讀,爛書儘量少接觸,影響思想,浪費光陰。

市面上很多好書的原著都是英文。若想讀好書,又想學英文,下麵七部經典英文小說值得買來讀一讀。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便是一種生命的提升。


Vanity Fair@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這部小說的主角或許是英國文學史上最知名的非正統派女主角Becky Sharp,小說的情節圍繞階級、躋身上流社會以及引發現代讀者奇異熟悉感的金融危機。《名利場》這些要素全都具備。講述那個年代,也講述著所有年代。



Wuthering Heights @Emily Brontë
《咆哮山莊》「蘊含巨大的心理能量,沒有其它書籍能夠與之匹敵。」讀者推崇《咆哮山莊》是因為其「層層疊疊的敘述結構」和豐富驚人的想像力,更因為超越了愛情故事本身,展現了轉瞬即逝的欲望之下「永恆的震撼」。


Bleak House @Charles Dickens
《荒涼之屋》是狄更斯的小說之一,以第一人稱過去時所寫的章節與第三人稱現在時的敘述並行,兩者間的切換創新獨到。

Jane Eyre@Charlotte Brontë
這部哥特式愛情傳奇出版於1847年,內容革新,講述了一個年輕女性追尋更為充實激情的生活,至今仍能引起現代讀者的共鳴。小說的主人翁Jane Eyre是個孤兒,追尋著自我的身份,主人深深吸引著她。小說真切描述了她複雜的道德抉擇及其有時顯得有些原始的情感狀態。



Great Expectations@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或許是最地道的英國小說。成年讀者重溫狄更斯經典,就會發現其智慧與精彩、影響與真理。《Great Expectations》有狄更斯經典的所有元素,討人歡喜卻不完美的角色、主要故事情節能牽住時局、副線情節串起道德與文化,是部情節精彩的愛情故事作品。


Mrs Dalloway @Virginia Woolf

這部小說在於其破除人類意識的囹圄、暴露人們那些構成內在世界的細若蛛絲的思緒、情感和記憶,讓現代主義煥發生命、鮮活起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356

26 Jul 2017 - 資訊從來不公平

上週五起四天到北京旅遊,前晩回港,昨天清理積壓的工作,還到金寶通(320)辦公室見了其管理層,今天才回復較為正常的工作日程。無論在香港與否,有需要時仍會為客戶組合做買賣,上週五因北京空管delay而在香港的飛機上坐了兩小時才起飛,飛機本來是上午8:00出發,結果我還可以在開市後打開Notebook下了舜宇光學(2382)的止賺盤,下午到了北京酒店一查,結果低位成交了,不過一星期每股賺了$20,夫復何求!

今天見海螺水泥(914)出盈喜,但市場反應不是太熱烈,高開後很快便回落,隨即下止賺盤,很快便觸及微賺,算是打和,盈喜下如此走勢,非好事,今天收市還倒跌。今天換入中國石油(857),收市後發盈喜,不知明天市場如何反應。

出盈喜股價未必一定有好結果,需看是否優於市場預期,可是大部份投資者是不知道市場預期的水平,就算知道,也非一定是好事,就如今早公布中期業績的ASM Pacific(522),每股盈利好過預期不少,開市價跌2.5%,若認為是趁低吸納良機便中招,聽說管理層於今早與分析員的conference call表達了較市場保守的預期,「你知我唔知」下,今天股價下跌12.7%收市。

股市的資訊發佈從來未公平過,不要天真,最多可以說比以前公平吧!

今天恒指及國指皆上升,較受注意的是內銀股,現在和大家分享我現時對四大內銀股預期於理性情況下的估值區間,而這四隻股票於過往數年的市盈率估值區間算是公整,值得參考。

建設銀行(939) - $4.93至$6.58 (今天收報$6.52)
工商銀行(1398) - $4.18至$5.64 (今天收報$5.47)
招商銀行(3968) - $17.7至$23.9 (今天收報$25.55)
中國銀行(3988) - $3.16至$4.28 (今天收報$3.82)

現時估算,招商銀行明顯高於預期估值區間高位,一如其他板塊的強勢龍頭股般,也不排除可以非理性下再非理性,因為市場正憧憬提升盈利預測及估值水平。而要追落後,中國銀行是明顯之選,但莫忘今年港股仍是強者逾強,弱者大多仍不強。
-------------------------------------------------------------------------
我與Larry Hung已成立「博立資本」,提供股票組合管理服務,有興趣可按此作進一步了解。
-------------------------------------------------------------------------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金寶通(320)中國石油(857)、工商銀行(1398)、招商銀行(3968))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56

陳天橋:我從來沒有離開,也從來沒有後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31/164379.shtml

陳天橋:我從來沒有離開,也從來沒有後悔
雷建平 雷建平

陳天橋:我從來沒有離開,也從來沒有後悔

“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來源 | 雷帝觸網

作者 | 雷建平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30日報道

在今日舉辦的“盛鬥士”活動上,久未露面的盛大創始人陳天橋通過視頻方式袒露心聲。陳天橋說,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也從來沒有後悔出售盛大遊戲、盛大文學。

過去幾年時間,盛大相繼出售了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等資產,轉變成了一家專業的全球投資機構。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CEO馬化騰不同,陳天橋也淡出了互聯網江湖。

人們往往將馬雲、馬化騰理解為更大成功,將盛大和陳天橋則歸於落寞的陣營,在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收購盛大文學,且閱文集團要上市之際,更有說法是,馬化騰實現了陳天橋的理想。

當被問及陳天橋如何評價自己時,陳天橋說,很少把時間放在評價自己這樣一個起認為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就是說我們怎麽往前看,從來不回頭。”

“我們祝願閱文集團(前盛大文學)能夠在上市的道路上非常順利。”

陳天橋有一種很豁達的心態,稱遊戲、文學、支付、預付費卡這很多業務都是由盛大開始起步,逐漸地做大,今天看到中國遊戲、文學、網絡支付、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也是由衷高興。

“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陳天橋很早就提出了網絡迪士尼的概念,但隨著他離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遠,很多人認為,陳天橋離自己的網絡迪士尼夢想也越拉越遠。

陳天橋則認為,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向前看的夢想。所謂的網絡迪士尼並不是只代表著動畫、漫畫、遊戲、卡通人物。

真正的網絡迪士尼應該是代表著從終極意義上給每個人帶來快樂。如何創造快樂,如何享受快樂,如何讓這種快樂真正的可持續的一種精神狀態。

實際上,陳天橋更享受當前的這種生活狀態,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著良好的環境,還與其妻子一起向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建腦科學研究院。

陳天橋在海外市場也布局頻頻,相繼投資了美盛資金管理(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美國上市公司LendingClub,獲得的是另一種成功。

以下是陳天橋對話摘錄(獲盛大官方獨家授權):

提問:很久不見熟悉卻又陌生的談著腦神經的陳總,您如何評價現在的自己?

陳天橋:能否在讓我回答你問題時,跟在座所有我看不見的盛鬥士們問聲好。

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見到大家,雖然陸續有很多在座的各位,我們最近都見過面,但是在這樣的場合,能夠在一起我還是非常激動的。

至於怎麽評價我自己這個問題,坦率說我很少思考這方便的問題,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把自己的時間放在評價自己這樣一個我認為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

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就是說我們怎麽往前看,從來不回頭。

其實你仔細去看的話,我自己跟芊芊(註:陳天橋妻子)說,我從小到大就沒有自己的照片,我不看過去,我甚至都不看現在,我只看前面有什麽需要我做的事情。

腦神經這個詞翻成中文以後感覺有點神經其實標準是neuroscience。現在我偶爾也會冒一兩句英語,請大家能夠理解。這會是下一個往前看的東西。

如果我真要評價自己,那麽我是一個希望能夠在未來自己的幾十年內,為社會為人類真正做點有價值的事情的那麽一個追求者。

我想這種追求也可以說奮鬥,其實是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在盛大工作過的現在哪怕離開仍然向前看奮鬥不止的那些人們的共同點,也是我們共同的價值所在。

我想簡單的不能說回避問題,但我想簡單地講一下這個觀點。

不後悔賣掉文學與遊戲

提問:您如何評價當時把所有的業務全部賣掉?特別是現在的騰訊文學(前盛大文學)即將上市,請問您是否有後悔之意?

陳天橋:其實我剛才已經說了應該一個人不會沒有不後悔的事情,但是我和別人的不同是我把大家用來後悔的時間更多的往前看。

文學包括遊戲,包括很多新的產業,甚至支付,當年做預付費卡,用戶的支付,這其實都是由盛大開始起步的,然後逐漸地做大。

但是看到他們現在遊戲仍然占了整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看到我們的文學在欣欣向榮,看到我們的支付,看到各種網絡支付和電子商務成為世界領先的或者世界知名的企業,還有什麽事情比一個創業者比一個企業家更感興趣的事情。

我們祝願閱文集團(前盛大文學)能夠在上市的道路上非常順利。

但是我也更祝願有太多的,在盛大沒有發揮好,沒有把自己能力展現出來的人,走向社會以後取得比在盛大更大的成績。

我們現在在座的每一位可以說都比盛大當年還要強,我想如果這樣就要後悔的話,可能我這輩子都得花時間在後悔上。

但如果你轉換一下,你把這種後悔變成一種興奮、幸福,變成一種我對人生價值認可,那麽今天我就可以坦然地坐在這里,這麽好的風景和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能夠生活的怡然自得。

人真正的認可自己,實際上你剛才問我這個問題,人如何認可自己,如何評價自己,如果我能夠對社會有貢獻,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現在努力想定位的目標。

哪里離球門最近 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

提問:據傳盛大業務全部轉到美國了,您怎麽評價?

陳天橋:我覺得在我的眼中坦率說我不是那麽區分美國或者中國。在我眼中什麽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實現自己的目標(更重要)。

我的前40年,當然前20年更多的我是在創造財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為社會有所貢獻。

但是我一直在問自己在中國都比我聰明的人很多,比我勤奮的人也很多,為什麽讓我能夠有這樣的財富?

我現在有了這樣的財富,我能做的事情發自內心的來說,是真正的是利用現在還年輕有財富,為社會和人類做點事情。在這個這一點上面哪里能夠讓我更接近我的目標我去哪里。

美國在基礎研究上面比中國要領先。那我就要去美國找到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包括一大批優秀的華人科學家,幫助他們發現我們人類的大腦的秘密。

但是我們中國在所有的這些基礎研究實驗,或者這些基礎研究的快速進步上面也非常快,那樣我也會回到中國來支持中國的科研和科學的進步。

從這點上面沒有美國和中國的區分,只有哪里。就用我以前的一個比喻,哪里離球門最近,哪里能幫助進球,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這就是我對自己的地理範圍的一個理解。

願把資金投給盛鬥士們

提問:選擇投資業務地戰略目標當初是如何考慮的?

陳天橋:我們現在在本質上企業由一個運營企業轉成投資企業,這是企業性質發生改變。

就是說我自己不再做operation,我更喜歡做一個kingmaker。我更喜歡通過資本的方式,通過戰略資源的支持,幫助企業家創業家獲得成功。

它里面的方式可能會超過大家所理解的,例如創業者我給你筆錢幫助你獲得成功,這是屬於VC或者PE的做法。

但我們會更超過或者說在內涵或外沿上面,比這種簡單的PE或者VC更廣的一種投資行為。

比如說我現在本來應該在美國在華盛頓開我們Legg Mason的董事會,我本人是Legg Mason全球的副董事長。

但是很不幸我的腰最近受了傷,只有經停日本在這里多呆幾天。那麽像Legg Mason已經很成熟的企業,像Lending Club已經被證明的企業,我們也是它的投資者。

在以色列、在美國矽谷包括在中國,有很多Startup企業我們也是他的投資者。

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和其他的投資企業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沒有一個所謂的投資範圍、投資階段的限制,一切能夠幫助優秀的人才獲得成功的機會都會把握。

既然如此我們的盛鬥士其實更加需要我們來支持。在這點上我其實有點遺憾的。我們最近我的同事發來一個叫做盛大萬人圈,很多不同的渠道發給我,我看了以後非常感動。

我離開上海已經有七年了,七年過去我很少在國內出現,我很少和原來的盛大同事們有大範圍大面積的接觸。但七年過去哪怕一個當年一個很junior的盛大員工都念念不忘,成立一個盛大同事聚會的圈子。哪怕已經過了七年,仍然有七八千人活躍在這個平臺上。

我後來心里想,很多人說盛大的企業家或者盛大的員工離開盛大以後,似乎創業不是(有)那麽多和其他的BAT企業比,那麽多成功的人。我覺得首先我並不贊成這樣的觀點。

像摩拜,像滴滴這樣的企業就像百度像盛大當年一樣,一個階段一遇的這樣的成功企業,這個可遇不可求。我們盛大所有投資者所創造的企業,我給他們打80分。

但是他們為什麽還有10分到20分的差距,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由於我的離開,由於盛大運營實業的出售,這些人所獲得的我們的投資的支持,我們的運營平臺的支持,比起BAT企業對於離職員工的支持來說,應該力度是少了很多。

我自己的離開似乎在追求我自己的夢想,永遠往前看不往後看,但其實還有上萬名盛大的老員工,其實在里面,誰來支持他們,誰來幫助他們?

所以看到這個以後我非常感動,我臨時找了幾位包括淩海(註:前盛大遊戲總裁),包括陳芳(現昆侖遊戲總裁),包括傅逞軍幾位盛大老同事,我們能否一起做一個什麽樣的項目能夠形成一個我們的盛鬥士之間互助,共同推進整個創業和投資平臺的這麽一個機構。

所以你看我都甚至來不及改變我的行程來親自參加這次活動,我只有通過視頻來加入。

雖然盛大的創新業務不在,盛大的運營業務不在,但是陳天橋還在盛大還在,我們願意把我們的資源,把資金投給離開盛大繼續奮鬥的盛鬥士們。

但是更重要的不是陳天橋不是盛大的資源,而是每一個優秀的離開盛大的員工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我們今天在座這麽多參加盛鬥士大會的人,每一個都非常的成功。

無論是張勇(現阿里巴巴集團CEO,前盛大CFO),我給他發個消息,他馬上說我盡量安排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包括文文(註:創業黑馬創始人)剛剛我們的黑馬獲得了IPO的審批,但是馬上出現在了我們的會場;

包括小強(註:前盛大文學CEO)包括我們大量的今天還要演講的嘉賓。我們今天缺乏的是這樣的人這樣的機會,我們形成一個平臺一種紐帶,大家共同向前看。

盛鬥士不是為了紀念更不是不是為了懷念。沒有什麽可以紀念,沒有什麽可以懷念,歷史永遠在往前走。我們要的是向前看,我們在一起才有價值。

所以我真誠的希望,盡管我沒有在場,我真誠地希望我們這麽多離開盛大的人,他們能夠在一起,能夠相互支持,他們能夠像當年我幫助你們一樣,你們能夠幫助你們的後進。

就像當年你為盛大貢獻和創造價值一樣,我相信你所幫助過的人, 他們未來一定也會為你來創造價值。這是我對自己的一點期望,也是對每一位今天參加會議的人的期望。

網絡迪斯尼並非只代表動畫和遊戲

提問:為啥今年特別關註盛鬥士的活動,是刷存在感,還是未來又要回國內開展業務了?

陳天橋:這個問題我剛才其實已經回答了,我確實是為了刷存在感,但是這個存在感不是為我自己,我的存在感是為了刷所有離開盛大的盛鬥士們。

他們缺乏一個在運營的平臺的支持,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盛鬥士們相互刷存在感,相互喊出一個口號:那就是我們永遠向前。

如果是我來說這句話的話,從不回頭看,永遠只向前。這其實就是盛鬥士共同的存在感。

至於我本人如果我要刷存在感的話,其實我不會如此倉促的安排這樣的會議,我無論如何都應該親自出席。當然我理解這背後是種善意的期望,期望盛大又重新回到國內來開展業務。

有這樣的期望,其實過去的七年里我其實陸陸續續都已經聽到了。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我30歲就已經做到的事情,如果我40歲還在努力地做,我的個性我會覺得我自己的人生非常失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指的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向前看的夢想。

剛才大家說到你的網絡迪斯尼的故事,其實網絡迪士尼就是代表著動畫嗎?網絡迪士尼就代表著漫畫,代表著代表著遊戲,代表著那些會動的卡通人物嗎?其實根本就不是。

網絡迪士尼代表著我們如何從終極意義上給每個人帶來快樂,如何創造快樂,如何享受快樂,如何讓這種快樂真正的可持續的一種精神狀態。

我在做遊戲的過程中,每天看著成百萬的用戶,在這個社區里面忙忙碌碌,有打獵,有戰鬥,有結友。我像一個上帝一樣看著他們,任何一個數據的微調,他們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我就一直很感興趣,什麽讓他們發生了改變。我們的大腦到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沖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就像我在采訪中說到,我努力去奮鬥,我努力去玩遊戲,讓自己的等級讓自己的刀光下面加了一道美工的白光,這是不是我們人類的一種多巴胺分泌的根本的原因?

我想我會找到這個原因。我找到這個原因之後,一定會創造一種比現在的網絡遊戲更加讓人激動的未來的娛樂方式。

它會從人體的各種感官上來滿足你,不僅僅是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味覺。如果是這樣的話,最終只有大腦能回答這個問題,大腦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matrix我們的黑客帝國,我們一個真正的我們無法分清虛擬和現實的世界,會被創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最終來回答我們的問題:那就是我是誰?我如何認定我自己?

我如何評價我自己?這是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現在告訴你我自己都很難知道我們人類如何評價自己,我會努力,我會向前看,我會找出答案的。那天我一定會首先和盛鬥士們共同分享!

陳天橋 盛大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594

井賢棟接棒彭蕾任螞蟻金服董事長,馬雲稱螞蟻從來不是為賺錢而生

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向員工發出一封內部信,宣布自2018年4月9日起,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專註全球化發展,井賢棟(Eric)接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同時,兼任CEO。

馬雲稱,“井賢棟加入以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和專業主義者的罕見結合。”他表示,“在兼任Lazada董事長之後,彭蕾告訴我,井賢棟已經堪當大任,她覺得是時候卸下擔子,讓螞蟻的新領導團隊更快成長了。”

在內部信中,馬雲還表示,螞蟻從來不是為賺錢而生,“螞蟻是為了讓普通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大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而生,是為了讓信用等於財富而生,是為了推動全球金融服務向著更透明、更公平、更誠信的方向發展而生。”

附:馬雲內部信全文:

各位阿里、螞蟻的同學們:

今天是一個非同凡響的日子。

我向大家通報,自2018年4月9日起,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專註全球化發展。井賢棟(Eric)接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同時,兼任CEO。

彭蕾為螞蟻奮鬥八年。八年前,螞蟻還名叫支付寶;八年後的今天,螞蟻帶著已經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以及其他各種深入人心的服務,承載著全球消費者的期盼。

八年來,我們最大的快樂是參與和見證了中國金融科技的飛速進步。今天中國整體的金融科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不是螞蟻的一騎絕塵,這是國家的遙遙領先。

八年中,我們最大的驕傲是不論經歷何種艱難時刻,螞蟻始終能夠回到初心。螞蟻從來不是為賺錢而生,螞蟻是為了讓普通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大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而生,是為了讓信用等於財富而生,是為了推動全球金融服務向著更透明、更公平、更誠信的方向發展而生。

感恩這個非凡的時代,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有機會成非凡之事。

感謝彭蕾、井賢棟和他們的團隊,在各種複雜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創新,把我們當初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夢想變成現實。

螞蟻金服在在人才培養上的自覺和建樹也充滿驚喜。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閑庭信步,這是人才隊伍上最大的成功。彭蕾不僅為螞蟻的過去負責,也一直在為螞蟻的未來擔當。在兼任Lazada董事長之後,彭蕾告訴我,井賢棟已經堪當大任,她覺得是時候卸下擔子,讓螞蟻的新領導團隊更快成長了。

帶領螞蟻走過的這八年,彭蕾用她堅定的內心和傑出的領導力,用女性獨有的溫暖和洞察,讓一個支付工具充滿了愛、信任和責任感。接下來彭蕾將通過Lazada參與全球化業務中;同時她還會繼續延續之前在女性和兒童權益保護方面的工作,喚醒這個世界更大的善意。

螞蟻董事長和CEO的艱巨任務都會由井賢棟(Eric)接棒。井賢棟加入以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和專業主義者的罕見結合。他心懷星空,卻能腳踏實地,能夠看到未來,也能把握現在,他用自己對未來金融服務業的理解和信念,對螞蟻的擔當,贏得了團隊一致的認可。

我們說過,有螞蟻的地方,就應該有螞蟻金服,這是井賢棟未來面對的挑戰,但挑戰遠不限於此。螞蟻的使命不變,價值觀不變,願景不變,但是面對的困難會變,團隊會變,未來會變。合夥人和董事會深信,繼往開來,這次螞蟻歷史上最重要的領導團隊更替,不僅僅是為了傳承,更重要的是蛻變。

全球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在巨變的前夜,基於科技的探索與發展,人類理應享受到更加公平、更加誠信、更加綠色可持續、更加安全可控的未來。我們有幸參與這場變革,這是時代的機遇,也是我們的擔當和福報!

前景遠大,前路漫長,螞蟻人,加油!

祝福彭蕾!祝福井賢棟!!為阿里人驕傲和自豪!!!

馬雲

阿里巴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47

統計局: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追求的是貿易平衡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邢誌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順差在持續收窄。

數據顯示,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7516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35389億元,增長7.4%;進口32127億元,增長11.7%。進出口相抵,順差3262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邢誌宏表示,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

以下為文字實錄: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註外貿情況,盡管這個數字已經公布了,想問統計局有沒有初步估算,如果國際環境繼續有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會不會對二季度甚至下半年外貿情況造成影響?有多大影響?

邢誌宏:外貿的問題大家都比較關註。中美貿易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我國貿易順差在持續收窄,對外出口之所以能夠增長,是因為我國存在綜合競爭優勢。同時,我國進口在持續加快,反映了我國內需在強勁增長。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追求的是貿易平衡,這種平衡也有利於國內經濟的發展。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14

陈素贞: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市场

1 : GS(14)@2010-12-04 14:05:41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4/yMMDAwMDIwOTIyMA.html
2 : GS(14)@2010-12-04 14:06:00

简雅汶:行业正从“春秋战国”转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4/xOMDAwMDIwOTIxOQ.html
3 : GS(14)@2010-12-04 14:06:16

抄袭带动繁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4/wOMDAwMDIwOTIwOQ.html
4 : GS(14)@2010-12-04 14:06:27

“奢侈控”的购物社交平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4/xMMDAwMDIwOTIxMQ.html
5 : GS(14)@2010-12-04 14:06:47

新钱消费下的失落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6/xMMDAwMDIwOTIxMA.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02

蘋論:獨立輿論從來就不識時務不畏群情

1 : GS(14)@2012-04-29 14:07: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89521
香港多數人知道我們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法治,也知道應有選舉治港者的政治權利,在有機會表達意願時許多人願意走出來,比如 03年為 23條上街,上月 23、 24日在明知不會有實質結果的情況下仍有 22萬人參加民間選特首。然而,也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當自己不想看到的現實降臨並似乎不可改變時,就會認命,接受既成事實。此外,如同無綫劇集《天與地》所說:「香港人最擅長係乜?係善忘!」當然,還有幾乎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人民一樣,就是重視近利,而對影響我們基本權利的自由法治,就好像陽光空氣似的,不覺其存在,也就不擔心會失去。
這就是梁振英近來民望上升的原因。 1,這已是不可改變的現實,我們沒有能力反對,不接受又能夠怎樣? 2,既要接受現實,就要對一切曾經難以忍受的事態失憶,種票、種人、西九門、防暴門、中聯辦助選門、種出一個疑似共產黨人的特首,一連串破壞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情事,都要從記憶中抹掉,這樣才能自欺欺人地把日子過下去。 3,梁振英一句雙非嬰零配額和沒有居港權,立即使民望飆升,多數人只覺他的話符合近利,而不去深究是否會犧牲香港自由法治的核心價值。
梁振英民望上升還因為他善於辭令和有說謊不眨眼的本事。筆者不斷戳破他幾乎每日一謊言,但政界和其他傳媒卻大都不以為意。最近他聘用非本港永久居民的陳冉當候任特首辦要職,理由是陳小姐認識他的政綱,這理由聽來真是十分可笑,怎麼可能有人相信這是真話呢?但政界傳媒竟無人質疑。陳冉的背景除了是前共青團員之外,她還是香港華菁會的秘書長。華菁會是去年由一群內地成長、在香港發展事業的青年人創辦的組織,聲稱以「心繫祖國,服務香港」為宗旨,要「代表香港的一種新興的力量」,「為香港發展和國家未來集賢聚能」,它的榮譽贊助人是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和梁振英,榮譽顧問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韓淑霞,副主席包括前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的女兒陳晴。這個擺明要「為香港集賢聚能」的內地來港青年移民組織,被任為秘書長的陳冉怎麼可能沒有中共背後主導的背景?梁振英把陳冉聘進候任特首辦,豈止於兩個多月的任期?這是不顧香港公務員聘用制度的規定,陸續把一批大陸的「新興力量」引進香港管治班子以及公務員系統的開始。
在梁振英如此肆意妄為的同時,就爆出現任特首外訪住總統套房之事。於是輿論與政界的焦點就集中在貪曾身上,而輕輕放下對陳冉個人及家庭背景深入查探,更少人理會華菁會將在香港政治中扮演甚麼角色。究竟貪曾的總統套房對我們未來的權利影響大呢,還是陳冉的事情影響大?再看唐英年的感情缺失、僭建,曾蔭權的受款待,這些事情與香港市民的關係大呢,還是種票、種人、防暴門、中聯辦介入選舉對我們的影響大?那些無關宏旨的個人操守,竟成為主導香港過去幾個月局勢的關鍵。如果說這些事的陸續出台都是有幕後人在設計,那麼香港市民是不是中了計?

有人指「蘋論」作者持續批評梁振英,是「過時」。有人說《蘋果日報》提出要同梁振英「砌到底」是先設立場。所謂「過時」,莫非就是指「不識時務」吧。獨立輿論從來就是「不識時務」的,從來就應該是質疑權貴的公器。前輩報人張季鸞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應是新聞工作者的信條。其中不盲,就是因為民眾往往被政客所騙,為眼前利益所蒙,因此,獨立輿論除了不畏權勢之外,更要不畏群情,忠於自己所相信的核心價值。
周一至周六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34

股樓齊鳴:香港土地從來不缺乏

1 : GS(14)@2012-06-02 17:07: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2/16390924
不管是財爺曾俊華「樓市面對冰與火」論,或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公佈的下季賣地計劃,房屋問題是香港的重要議題。不過,遠至被視為香港競爭城市的新加坡,也有着同樣的問題。
最近看到一篇報道,是關於東南亞最大的地產發展商 CEO對住屋的意見,他認為土地在新加坡是非常珍貴,但「鞋盒屋」的居住環境是不人道的,所以政府應介入抑制這類房屋的興建。這位 CEO還笑說,他曾到訪香港一個約400方呎單位,坐在梳化上,不需使用遙控器,只需動用腳趾已可開電視。
政府應積極舊區重建

新加坡的房屋普遍在1000至2000方呎,而「鞋盒屋」是指單位面積在538方呎以下。新加坡商界對這類「細單位」發聲,反觀香港,房屋面積約500方呎屬正常標準,如果是劏房、籠屋等弱勢社群的住屋,居住環境更加惡劣。
要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筆者認為應從土地供應着手。香港的土地有限,但這並不是等同土地缺乏,這些可行的土地其實遍佈九龍,如大角嘴、深水埗、馬頭圍及九龍城等地區,受制於舊機場飛機航線之下,這些舊式住宅多為低層樓宇。
機場已搬到赤鱲角十多年,九龍區的樓宇高度限制已取消,政府可在這些舊區進行重建,既可釋放土地向高空發展,有助解決房屋供應緊張情況,藉着興建公屋,改善原住於舊社區的居民生活環境。這應是政府尋找土地供應的其中一種主要方法。

張一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70

【分離從來不易】港產導盲犬正式受訓 寄養家庭:好驕傲與她走過童年

1 : GS(14)@2016-11-17 11:32:40

首批港產導盲犬之一的Holly和寄養家庭William(左)及導盲犬中心訓練員Edith(右)。



常說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但有種承諾,是明知你很快會離開,仍答應盡心照料,直至離別之時。Holly正是這樣的幸運兒。約一歲半大的她,並非一般拉布拉多女,而是第一批港產導盲犬,「Holly本身是很活潑的女孩,我也是很活潑的男孩,我們一拍即合,所以她來了我的家。」William(葉志豪)輕拍Holly的頭笑說。William為Holly了提供一個寄養家庭。去年,他和太太May得悉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正為四隻港產導盲幼犬尋找寄養家庭,便提出申請。而挑選他們當Holly寄養家庭的,是導盲犬服務中心的訓練員Edith(李苑甄)。她說:「我覺得他們有熱誠,認同我們的宗旨,很有心學習如何培訓一隻導盲犬,而且時間上完全可以配合我們的訓練。家裏兩個大人,沒有其他寵物和小朋友,可以養狗,各方面條件符合做寄養家庭。」



導盲幼犬在出生八星期後,就會被送往寄養家庭,接受長達一年的社會化訓練,因導盲幼犬在七至八星期大時是黃金學習期,首先要感受人類有多可靠、多愛牠,長大後才會信任人,願意為人服務,「小時候很多東西要學,例如家規、出外規矩、不可亂吠、要在室外指定地方聽指令上廁所等,都是導盲犬要學的東西,而寄養家庭通常都很細心教導這些規矩。」William也說,照顧初生幼犬得花上很多時間和愛心,剛開始時覺得生活轉變很大,「Holly剛來時只有兩個月大,因身體機能未完全成熟,未能控制大小二便,每兩小時就要出門上廁所,出門出得很頻密,連管理員也說:『又是葉生葉太你們啊!』」小小幼犬於學習初期,難免總會鬧出些笑話。William無奈地分享:「Holly小時候長牙,牙會癢,有一次我買了一對新球鞋,放在鞋櫃旁,沒放入鞋櫃,第二朝起床就發現她把鞋咬爛了。你眼望我眼,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事。」會生氣也是在所難免,但當他了解到這是幼犬的生理需要時,也就很快消氣了,「既然我們當初願意承擔照顧她的責任,就要接受這些事發生。」神情中盡顯對Holly的愛護。直到今年5月,Holly從寄養家庭學滿師,離開了William一家,到Edith家正式受訓,Edith說:「進一步的就是引導訓練,主要學如何帶路,最初學如何走直路、如何分左右,學會聽簡單指令如走回頭,走路時一些不同帶路技巧都要學會。除帶路外還要認識生活上的目標,如凳、垃圾桶、升降機、門、地鐵站閘機等,牠們都要幫手找到。」面對離別,William雖有不捨,卻以正面的心態面對,「生活上的改變是有一點空虛,心態就是要隨時接受她要離開你,我經常提醒自己,要知道起初申請照顧她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幫助一些視障人士可以有一隻導盲犬去使用。」Edith說,很多寄養家庭面對分別時都會傷心哭泣,惟獨接Holly離開時的場面,最令她感動而印象深刻,「因為May和William很正面,不捨得我相信一定有,但他們說由她第一日到家就開始倒數,過一日少一日,這樣才令他們更珍惜每日與她相處的時間。他們更說,如果她畢業,有一日在街上碰見她,會為曾經與她走過童年感到驕傲。」
Edith說Holly比她預期中學習得好,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為視障人士服務。共訓練過八隻導盲犬,Edith認為每隻導盲犬都是獨立的小朋友,性格、學習進度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我們並非要每一隻狗都變成一模一樣的性格,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如果每隻狗都一模一樣,我沒可能讓所有使用者去選擇。」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網址:http://seeingeyedog.org.hk/記者:封愷瑜攝影:徐振國


相隔多月未見,Holly和William玩得不亦樂乎。

不怕上落扶手電梯是導盲幼犬要學習的其中一項目。

Holly見到其他狗狗太興奮,被喝令伏下時露出憂鬱小眼神。


Holly在訪問期間耐心守候在Edith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7/19836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