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一點,飛凡原來是金融集團下屬的一個公司,現在也只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一個版塊而已,而且飛凡從來就沒招聘過800萬年薪的CEO。有些媒體對萬達做網絡從一開始就是誤讀。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很早就說過,萬達做的不是電商,既不是淘寶,也不是京東,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東西。”據人民網報道,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曲德君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談網上關於所謂萬達電商CEO離職新聞。
曲德君介紹說,萬達要做網絡緣於龐大線下資源,而且從一開始就決定要走一條創新之路:“正是因為我們做的都是別人沒有做過的,所以在商業模式上我們也在不斷的調整”。2012年萬達進軍互聯網,定位是要和萬達線下巨大的客流結合,進行線上線下O2O模式探索。2014年萬達還曾與百度、騰訊宣布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新的互聯網公司,也正是三方都看到了互補,萬達有線下資源,百度和騰訊有線上資源,如果互相能整合資源,會是很好的O2O商業案例。但由於多種原因,三方並未走到一起。
但是真正改變是更名飛凡之後,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最後定位為“實體+互聯網”開放平臺模式,同時向B端和C端用戶提供高科技網絡服務,按照王健林的說法,這在國內外都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記者從網絡集團提供的架構圖上看到,媒體上報道的所謂飛凡CEO所管轄的只是網絡科技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而已,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是曲德君,這是萬達集團的老臣、重臣之一,網絡集團去年還挖來幾個業界很有影響力的副總裁。
據曲德君透露,目前網絡集團的核心定位是“實體+互聯網”,分為智慧生活開放平臺、飛凡通、新金融、新征信、數字權益平臺、全球招商平臺等多個業務線。“網絡集團的‘野心’很大,想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零售餐飲、影視娛樂、醫療健康、公共服務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等資源,打造全球唯一的‘實體+互聯網’全生態智慧開放平臺。”曲德君說,網絡集團旗下包括飛凡信息、快錢支付、網絡信貸、征信、海鼎、邁外迪、ETCP等一系列公司。
記者在萬達的官網上發現,網絡集團去年年底招攬的幾位高手確實很有份量,其中包括,網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劉允,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楊曉松,曾任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集團副總裁徐輝,曾任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分管集團商業拓展事業群。
曲德君感慨地說:“現在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和早期的萬達網絡公司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來源 | 雷帝觸網
作者 | 雷建平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30日報道
在今日舉辦的“盛鬥士”活動上,久未露面的盛大創始人陳天橋通過視頻方式袒露心聲。陳天橋說,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也從來沒有後悔出售盛大遊戲、盛大文學。
過去幾年時間,盛大相繼出售了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等資產,轉變成了一家專業的全球投資機構。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CEO馬化騰不同,陳天橋也淡出了互聯網江湖。
人們往往將馬雲、馬化騰理解為更大成功,將盛大和陳天橋則歸於落寞的陣營,在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收購盛大文學,且閱文集團要上市之際,更有說法是,馬化騰實現了陳天橋的理想。
當被問及陳天橋如何評價自己時,陳天橋說,很少把時間放在評價自己這樣一個起認為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就是說我們怎麽往前看,從來不回頭。”
“我們祝願閱文集團(前盛大文學)能夠在上市的道路上非常順利。”
陳天橋有一種很豁達的心態,稱遊戲、文學、支付、預付費卡這很多業務都是由盛大開始起步,逐漸地做大,今天看到中國遊戲、文學、網絡支付、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也是由衷高興。
“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陳天橋很早就提出了網絡迪士尼的概念,但隨著他離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遠,很多人認為,陳天橋離自己的網絡迪士尼夢想也越拉越遠。
陳天橋則認為,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向前看的夢想。所謂的網絡迪士尼並不是只代表著動畫、漫畫、遊戲、卡通人物。
真正的網絡迪士尼應該是代表著從終極意義上給每個人帶來快樂。如何創造快樂,如何享受快樂,如何讓這種快樂真正的可持續的一種精神狀態。
實際上,陳天橋更享受當前的這種生活狀態,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著良好的環境,還與其妻子一起向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建腦科學研究院。
陳天橋在海外市場也布局頻頻,相繼投資了美盛資金管理(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美國上市公司LendingClub,獲得的是另一種成功。
以下是陳天橋對話摘錄(獲盛大官方獨家授權):
提問:很久不見熟悉卻又陌生的談著腦神經的陳總,您如何評價現在的自己?
陳天橋:能否在讓我回答你問題時,跟在座所有我看不見的盛鬥士們問聲好。
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見到大家,雖然陸續有很多在座的各位,我們最近都見過面,但是在這樣的場合,能夠在一起我還是非常激動的。
至於怎麽評價我自己這個問題,坦率說我很少思考這方便的問題,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把自己的時間放在評價自己這樣一個我認為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
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就是說我們怎麽往前看,從來不回頭。
其實你仔細去看的話,我自己跟芊芊(註:陳天橋妻子)說,我從小到大就沒有自己的照片,我不看過去,我甚至都不看現在,我只看前面有什麽需要我做的事情。
腦神經這個詞翻成中文以後感覺有點神經其實標準是neuroscience。現在我偶爾也會冒一兩句英語,請大家能夠理解。這會是下一個往前看的東西。
如果我真要評價自己,那麽我是一個希望能夠在未來自己的幾十年內,為社會為人類真正做點有價值的事情的那麽一個追求者。
我想這種追求也可以說奮鬥,其實是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在盛大工作過的現在哪怕離開仍然向前看奮鬥不止的那些人們的共同點,也是我們共同的價值所在。
我想簡單的不能說回避問題,但我想簡單地講一下這個觀點。
不後悔賣掉文學與遊戲
提問:您如何評價當時把所有的業務全部賣掉?特別是現在的騰訊文學(前盛大文學)即將上市,請問您是否有後悔之意?
陳天橋:其實我剛才已經說了應該一個人不會沒有不後悔的事情,但是我和別人的不同是我把大家用來後悔的時間更多的往前看。
文學包括遊戲,包括很多新的產業,甚至支付,當年做預付費卡,用戶的支付,這其實都是由盛大開始起步的,然後逐漸地做大。
但是看到他們現在遊戲仍然占了整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看到我們的文學在欣欣向榮,看到我們的支付,看到各種網絡支付和電子商務成為世界領先的或者世界知名的企業,還有什麽事情比一個創業者比一個企業家更感興趣的事情。
我們祝願閱文集團(前盛大文學)能夠在上市的道路上非常順利。
但是我也更祝願有太多的,在盛大沒有發揮好,沒有把自己能力展現出來的人,走向社會以後取得比在盛大更大的成績。
我們現在在座的每一位可以說都比盛大當年還要強,我想如果這樣就要後悔的話,可能我這輩子都得花時間在後悔上。
但如果你轉換一下,你把這種後悔變成一種興奮、幸福,變成一種我對人生價值認可,那麽今天我就可以坦然地坐在這里,這麽好的風景和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能夠生活的怡然自得。
人真正的認可自己,實際上你剛才問我這個問題,人如何認可自己,如何評價自己,如果我能夠對社會有貢獻,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現在努力想定位的目標。
哪里離球門最近 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
提問:據傳盛大業務全部轉到美國了,您怎麽評價?
陳天橋:我覺得在我的眼中坦率說我不是那麽區分美國或者中國。在我眼中什麽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實現自己的目標(更重要)。
我的前40年,當然前20年更多的我是在創造財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為社會有所貢獻。
但是我一直在問自己在中國都比我聰明的人很多,比我勤奮的人也很多,為什麽讓我能夠有這樣的財富?
我現在有了這樣的財富,我能做的事情發自內心的來說,是真正的是利用現在還年輕有財富,為社會和人類做點事情。在這個這一點上面哪里能夠讓我更接近我的目標我去哪里。
美國在基礎研究上面比中國要領先。那我就要去美國找到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包括一大批優秀的華人科學家,幫助他們發現我們人類的大腦的秘密。
但是我們中國在所有的這些基礎研究實驗,或者這些基礎研究的快速進步上面也非常快,那樣我也會回到中國來支持中國的科研和科學的進步。
從這點上面沒有美國和中國的區分,只有哪里。就用我以前的一個比喻,哪里離球門最近,哪里能幫助進球,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這就是我對自己的地理範圍的一個理解。
願把資金投給盛鬥士們
提問:選擇投資業務地戰略目標當初是如何考慮的?
陳天橋:我們現在在本質上企業由一個運營企業轉成投資企業,這是企業性質發生改變。
就是說我自己不再做operation,我更喜歡做一個kingmaker。我更喜歡通過資本的方式,通過戰略資源的支持,幫助企業家創業家獲得成功。
它里面的方式可能會超過大家所理解的,例如創業者我給你筆錢幫助你獲得成功,這是屬於VC或者PE的做法。
但我們會更超過或者說在內涵或外沿上面,比這種簡單的PE或者VC更廣的一種投資行為。
比如說我現在本來應該在美國在華盛頓開我們Legg Mason的董事會,我本人是Legg Mason全球的副董事長。
但是很不幸我的腰最近受了傷,只有經停日本在這里多呆幾天。那麽像Legg Mason已經很成熟的企業,像Lending Club已經被證明的企業,我們也是它的投資者。
在以色列、在美國矽谷包括在中國,有很多Startup企業我們也是他的投資者。
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和其他的投資企業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沒有一個所謂的投資範圍、投資階段的限制,一切能夠幫助優秀的人才獲得成功的機會都會把握。
既然如此我們的盛鬥士其實更加需要我們來支持。在這點上我其實有點遺憾的。我們最近我的同事發來一個叫做盛大萬人圈,很多不同的渠道發給我,我看了以後非常感動。
我離開上海已經有七年了,七年過去我很少在國內出現,我很少和原來的盛大同事們有大範圍大面積的接觸。但七年過去哪怕一個當年一個很junior的盛大員工都念念不忘,成立一個盛大同事聚會的圈子。哪怕已經過了七年,仍然有七八千人活躍在這個平臺上。
我後來心里想,很多人說盛大的企業家或者盛大的員工離開盛大以後,似乎創業不是(有)那麽多和其他的BAT企業比,那麽多成功的人。我覺得首先我並不贊成這樣的觀點。
像摩拜,像滴滴這樣的企業就像百度像盛大當年一樣,一個階段一遇的這樣的成功企業,這個可遇不可求。我們盛大所有投資者所創造的企業,我給他們打80分。
但是他們為什麽還有10分到20分的差距,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由於我的離開,由於盛大運營實業的出售,這些人所獲得的我們的投資的支持,我們的運營平臺的支持,比起BAT企業對於離職員工的支持來說,應該力度是少了很多。
我自己的離開似乎在追求我自己的夢想,永遠往前看不往後看,但其實還有上萬名盛大的老員工,其實在里面,誰來支持他們,誰來幫助他們?
所以看到這個以後我非常感動,我臨時找了幾位包括淩海(註:前盛大遊戲總裁),包括陳芳(現昆侖遊戲總裁),包括傅逞軍幾位盛大老同事,我們能否一起做一個什麽樣的項目能夠形成一個我們的盛鬥士之間互助,共同推進整個創業和投資平臺的這麽一個機構。
所以你看我都甚至來不及改變我的行程來親自參加這次活動,我只有通過視頻來加入。
雖然盛大的創新業務不在,盛大的運營業務不在,但是陳天橋還在盛大還在,我們願意把我們的資源,把資金投給離開盛大繼續奮鬥的盛鬥士們。
但是更重要的不是陳天橋不是盛大的資源,而是每一個優秀的離開盛大的員工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我們今天在座這麽多參加盛鬥士大會的人,每一個都非常的成功。
無論是張勇(現阿里巴巴集團CEO,前盛大CFO),我給他發個消息,他馬上說我盡量安排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包括文文(註:創業黑馬創始人)剛剛我們的黑馬獲得了IPO的審批,但是馬上出現在了我們的會場;
包括小強(註:前盛大文學CEO)包括我們大量的今天還要演講的嘉賓。我們今天缺乏的是這樣的人這樣的機會,我們形成一個平臺一種紐帶,大家共同向前看。
盛鬥士不是為了紀念更不是不是為了懷念。沒有什麽可以紀念,沒有什麽可以懷念,歷史永遠在往前走。我們要的是向前看,我們在一起才有價值。
所以我真誠的希望,盡管我沒有在場,我真誠地希望我們這麽多離開盛大的人,他們能夠在一起,能夠相互支持,他們能夠像當年我幫助你們一樣,你們能夠幫助你們的後進。
就像當年你為盛大貢獻和創造價值一樣,我相信你所幫助過的人, 他們未來一定也會為你來創造價值。這是我對自己的一點期望,也是對每一位今天參加會議的人的期望。
網絡迪斯尼並非只代表動畫和遊戲
提問:為啥今年特別關註盛鬥士的活動,是刷存在感,還是未來又要回國內開展業務了?
陳天橋:這個問題我剛才其實已經回答了,我確實是為了刷存在感,但是這個存在感不是為我自己,我的存在感是為了刷所有離開盛大的盛鬥士們。
他們缺乏一個在運營的平臺的支持,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盛鬥士們相互刷存在感,相互喊出一個口號:那就是我們永遠向前。
如果是我來說這句話的話,從不回頭看,永遠只向前。這其實就是盛鬥士共同的存在感。
至於我本人如果我要刷存在感的話,其實我不會如此倉促的安排這樣的會議,我無論如何都應該親自出席。當然我理解這背後是種善意的期望,期望盛大又重新回到國內來開展業務。
有這樣的期望,其實過去的七年里我其實陸陸續續都已經聽到了。坦率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或者說我自己覺得從來沒有離開過所熱愛的東西,我只是從來不想重複我已經做過的事情。
我30歲就已經做到的事情,如果我40歲還在努力地做,我的個性我會覺得我自己的人生非常失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指的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向前看的夢想。
剛才大家說到你的網絡迪斯尼的故事,其實網絡迪士尼就是代表著動畫嗎?網絡迪士尼就代表著漫畫,代表著代表著遊戲,代表著那些會動的卡通人物嗎?其實根本就不是。
網絡迪士尼代表著我們如何從終極意義上給每個人帶來快樂,如何創造快樂,如何享受快樂,如何讓這種快樂真正的可持續的一種精神狀態。
我在做遊戲的過程中,每天看著成百萬的用戶,在這個社區里面忙忙碌碌,有打獵,有戰鬥,有結友。我像一個上帝一樣看著他們,任何一個數據的微調,他們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我就一直很感興趣,什麽讓他們發生了改變。我們的大腦到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沖動,是什麽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就像我在采訪中說到,我努力去奮鬥,我努力去玩遊戲,讓自己的等級讓自己的刀光下面加了一道美工的白光,這是不是我們人類的一種多巴胺分泌的根本的原因?
我想我會找到這個原因。我找到這個原因之後,一定會創造一種比現在的網絡遊戲更加讓人激動的未來的娛樂方式。
它會從人體的各種感官上來滿足你,不僅僅是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味覺。如果是這樣的話,最終只有大腦能回答這個問題,大腦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matrix我們的黑客帝國,我們一個真正的我們無法分清虛擬和現實的世界,會被創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最終來回答我們的問題:那就是我是誰?我如何認定我自己?
我如何評價我自己?這是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現在告訴你我自己都很難知道我們人類如何評價自己,我會努力,我會向前看,我會找出答案的。那天我一定會首先和盛鬥士們共同分享!
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向員工發出一封內部信,宣布自2018年4月9日起,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專註全球化發展,井賢棟(Eric)接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同時,兼任CEO。
馬雲稱,“井賢棟加入以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和專業主義者的罕見結合。”他表示,“在兼任Lazada董事長之後,彭蕾告訴我,井賢棟已經堪當大任,她覺得是時候卸下擔子,讓螞蟻的新領導團隊更快成長了。”
在內部信中,馬雲還表示,螞蟻從來不是為賺錢而生,“螞蟻是為了讓普通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大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而生,是為了讓信用等於財富而生,是為了推動全球金融服務向著更透明、更公平、更誠信的方向發展而生。”
附:馬雲內部信全文:
各位阿里、螞蟻的同學們:
今天是一個非同凡響的日子。
我向大家通報,自2018年4月9日起,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專註全球化發展。井賢棟(Eric)接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同時,兼任CEO。
彭蕾為螞蟻奮鬥八年。八年前,螞蟻還名叫支付寶;八年後的今天,螞蟻帶著已經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以及其他各種深入人心的服務,承載著全球消費者的期盼。
八年來,我們最大的快樂是參與和見證了中國金融科技的飛速進步。今天中國整體的金融科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不是螞蟻的一騎絕塵,這是國家的遙遙領先。
八年中,我們最大的驕傲是不論經歷何種艱難時刻,螞蟻始終能夠回到初心。螞蟻從來不是為賺錢而生,螞蟻是為了讓普通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大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而生,是為了讓信用等於財富而生,是為了推動全球金融服務向著更透明、更公平、更誠信的方向發展而生。
感恩這個非凡的時代,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有機會成非凡之事。
感謝彭蕾、井賢棟和他們的團隊,在各種複雜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創新,把我們當初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夢想變成現實。
螞蟻金服在在人才培養上的自覺和建樹也充滿驚喜。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閑庭信步,這是人才隊伍上最大的成功。彭蕾不僅為螞蟻的過去負責,也一直在為螞蟻的未來擔當。在兼任Lazada董事長之後,彭蕾告訴我,井賢棟已經堪當大任,她覺得是時候卸下擔子,讓螞蟻的新領導團隊更快成長了。
帶領螞蟻走過的這八年,彭蕾用她堅定的內心和傑出的領導力,用女性獨有的溫暖和洞察,讓一個支付工具充滿了愛、信任和責任感。接下來彭蕾將通過Lazada參與全球化業務中;同時她還會繼續延續之前在女性和兒童權益保護方面的工作,喚醒這個世界更大的善意。
螞蟻董事長和CEO的艱巨任務都會由井賢棟(Eric)接棒。井賢棟加入以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和專業主義者的罕見結合。他心懷星空,卻能腳踏實地,能夠看到未來,也能把握現在,他用自己對未來金融服務業的理解和信念,對螞蟻的擔當,贏得了團隊一致的認可。
我們說過,有螞蟻的地方,就應該有螞蟻金服,這是井賢棟未來面對的挑戰,但挑戰遠不限於此。螞蟻的使命不變,價值觀不變,願景不變,但是面對的困難會變,團隊會變,未來會變。合夥人和董事會深信,繼往開來,這次螞蟻歷史上最重要的領導團隊更替,不僅僅是為了傳承,更重要的是蛻變。
全球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在巨變的前夜,基於科技的探索與發展,人類理應享受到更加公平、更加誠信、更加綠色可持續、更加安全可控的未來。我們有幸參與這場變革,這是時代的機遇,也是我們的擔當和福報!
前景遠大,前路漫長,螞蟻人,加油!
祝福彭蕾!祝福井賢棟!!為阿里人驕傲和自豪!!!
馬雲
阿里巴巴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邢誌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順差在持續收窄。
數據顯示,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7516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35389億元,增長7.4%;進口32127億元,增長11.7%。進出口相抵,順差3262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邢誌宏表示,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
以下為文字實錄: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註外貿情況,盡管這個數字已經公布了,想問統計局有沒有初步估算,如果國際環境繼續有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會不會對二季度甚至下半年外貿情況造成影響?有多大影響?
邢誌宏:外貿的問題大家都比較關註。中美貿易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我國貿易順差在持續收窄,對外出口之所以能夠增長,是因為我國存在綜合競爭優勢。同時,我國進口在持續加快,反映了我國內需在強勁增長。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追求的是貿易平衡,這種平衡也有利於國內經濟的發展。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