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不擔心美加息,人民幣清算行很快將落地美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864.html

6月7日,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在北京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對話就三個主要議題——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開放條件下的貿易與投資,以及金融穩定與改革進行討論。同時,中美雙方就市場關心的人民幣匯率、產能過剩以及雙邊投資協定(BIT)等熱點問題進行磋商。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昨日在中美對話吹風會上表示,中國決定給予美國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同時不久將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這一舉措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重要突破。

與此同時,易綱坦言,對於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已做好準備,人民幣匯率機制將繼續保持穩定且透明。

“2500億人民幣的RQFII額度是目前除香港地區外,中國政府給予其他經濟體的最大額度。”匯豐銀行新興市場外匯研究主管保羅·馬克爾(Paul Macke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對話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是,美國將建立一個政策框架來促進人民幣在美國的貿易和結算,這有利於中國被納入國際主要的股票及債券市場指數,同時有助於中國在外匯市場改革的軌道上更進一步。

美方願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易綱在昨日中美對話吹風會上對於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資本外流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都進行了回應。

在美國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方面,易綱透露,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人民幣業務將在北美開展。

“我們決定給予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將來在美國也會有人民幣清算行。”易綱強調,中國的市場是開放的,中國對待各國的金融機構是公平競爭,給予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他表示未來也會考慮合格的外國機構在中國的銀行間市場做結算代理人和債券承銷。

在此次中美對話召開前夕,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希茨(Nathan Sheets)曾在5月25日公開表示,自去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後,在美國建立離岸人民幣中心已經被提上日程。

“中國將在北美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這一舉措,為人民幣國際化釋放出強烈的積極信號。” 保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一舉措有助於建立全球人民幣資金池,使中美之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更加便捷。

雖然此次美聯儲與中國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額度尚未公布,但保羅分析稱,根據其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應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昨日在此輪對話的閉幕式暨記者會上表示,將指定中美各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

汪洋指出,兩國金融合作取得重要進展。雙方將加強在美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雙方歡迎金融交易平臺之間的持續合作,致力於加強兩國金融市場和產品的互聯互通。此外,兩國金融監管機構願意推進信息共享和跨境執法合作。雙方同意在反洗錢監督、反恐怖主義融資、反假幣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兩國同意開展綠色金融合作,加快籌建中美綠色建築能效基金。中美雙方將探討改進出口信貸國際工作組相關工作機制,推動制訂新的國際指導原則。

同時汪洋提及,中美兩國一致同意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兩國支持IMF研究擴大SDR使用的可能性。美國亦將充分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對國際市場的影響。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建立於2009年。因為所討論話題覆蓋了中美關系的三大支柱領域——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因此該對話和磋商已成為外界觀察中美關系未來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在此次論壇期間表示,美中經濟對話機制已取得積極成果,加強了兩國經濟紐帶,使兩國人民受益。

“中國仍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致力於結構調整轉型。美中作為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其經濟政策不僅決定兩國各自發展前景,也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雅各布·盧表示,在本輪經濟對話中,雙方將就一系列經濟、金融、財政政策及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開展深入交流,共同促進兩國及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強有力的增長。

美國加息?央行已做好準備

自5月份以來,沈寂一段時間的美聯儲加息預期重燃。對於這個話題,易綱表示中國央行和美聯儲之間的溝通良好,中國需要在貨幣政策上為應對美聯儲加息做準備,而且央行已做好準備。

北京時間7日淩晨,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在費城的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演講時強調,盡管5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令人擔憂,但市場不應該對任何一份月度報告過分看重。“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總體都較為積極。例如,最新申請失業金人數持續保持低位,該指標也是勞動力市場條件變化的先行指標。”

6月3日,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意外爆冷,5月美國非農就業僅增長3.8萬,大幅低於此前業內預期的16萬。這令市場此前不斷高漲的美聯儲“將於近期加息”的預期瞬間冷卻,但耶倫對於加息頗為鷹派的最新表態以及對美國經濟的樂觀預期,令市場再次猜測:美聯儲年內或將加息兩次。

在此輪中美對話期間,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也曾表示,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將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有所影響。

他同時強調,美國何時加息目前尚難判斷,但加息一直像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其影響實際已經被市場消化,不必過多擔心。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權和最終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是美聯儲自己決定的,但是歡迎美聯儲加強同中方、加強同國際金融市場的政策溝通。

值得註意的是,有市場人士擔憂,一旦美聯儲再次祭出加息舉措,將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出現資本外流,進而對全球市場造成外溢效應。

對於這一擔憂,易綱昨日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改善,意味著需求改善,將有利中國經濟。對於美國經濟強勁吸引資本回流的問題,中美雙方必須關註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中國央行有充足時間對此做好準備。

人民幣匯率機制穩定且透明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都是中美對話的焦點,雖然在此輪中美對話前夕,因美元指數強勢上漲以及人民幣中間價出現大幅下調,導致人民幣匯率波動再次有所增加,但隨著人民幣匯率改革不斷深入以及中國央行與市場溝通日趨常規化,此輪對話關於人民幣匯率話題明顯“降溫”。

易綱昨日表示,人民幣匯率機制基於市場供需,穩定且透明。最近匯率保持穩定,市場預期也越來越清晰。

就在不久前,有部分業內人士及外媒質疑中國央行是否有意引導中間價大幅下調,從而提前釋放美聯儲加息帶來的貶值壓力。

對於種種臆斷,5月27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公告,重申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並表示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在澄清聲明中指出,近日有個別外媒報道《中國央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立場松動》和《中國官方試圖確認美聯儲是否將在6月加息》,這些報道“捏造事實,誤導讀者,誤導市場輿論”。“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譴責,並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中國官方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會退後,同時在中國經濟加速升級、長期向好的趨勢之下,未來人民幣在市場中仍將堅挺。

此次中美對話期間,美方不再遵循以往“慣例”,拿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中國。

6月5日,雅各布•盧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時曾表示,中美在匯率問題上的討論取得了巨大進展,在匯率問題上,中國政府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中國允許人民幣自由波動是重要的,因為這決定著中美兩個國家是否在公平地競爭,雅各布•盧建議,中國不要將匯市幹預的門檻設得太低。

但他同時表示,中國央行在匯率問題上與公眾的溝通仍有待更加清晰。去年8月11日“新匯改”令人民幣在短期內快速向均衡匯率靠攏,對此雅各布•盧認為,去年8月所發生的一切能夠證明,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密切關註中國政策的走向。當前,中國的溝通工作做得更好了,全球市場也松了一口氣。

易綱對此回應稱,“(匯率機制)改進溝通的工作是無止境的,相信將來我們能夠改進溝通令其更加有效。”

朱光耀則在此次中美對話期間強調,中方希望G20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平臺發揮更重要作用,包括匯率政策。一方面要堅持G20確定的防止競爭性貨幣貶值,同時,要加強匯率市場政策的討論與溝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30

【獨家】25歲以上很快也可在內地打宮頸癌疫苗!你想知道的全在這里

7月18日,英國最大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其預防女性宮頸癌的疫苗CervarixTM希瑞適獲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的上市許可,成為我國首個獲批的預防宮頸癌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根據GSK方面公開信息,此次獲批的HPV疫苗在中國內地註冊用於9到25歲女性接種,采用3劑免疫接種程序,計劃在2017年年初正式上市銷售——HPV疫苗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癌癥預防類疫苗。

一時間,關於HPV疫苗的問題迅躥升各大平臺搜索熱詞,刷爆了朋友圈,真相和謬誤一起在天上飛——25歲以上的女性怎麽辦?聽說為了更好地保護女朋友,男朋友也該去打針?2價、4價和9價疫苗,是不是價數越多防護越“高級”?歐美研發的疫苗亞洲人打了會“水土不服”,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殘疾?

20日下午,第一財經專訪了世界衛生組織HPV疫苗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癌癥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子宮頸癌專家組組長喬友林教授,請他對持續火熱的HPV疫苗的各種問題給出權威、科學、理性的解答。

采訪期間,喬友林教授向第一財經獨家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稍後上市的默沙東宮頸癌4價疫苗在做臨床試驗的時候,已經將受試人群年齡放寬到了45歲——這也就意味著,默沙東HPV疫苗順利上市後,此次GSK疫苗尚未覆蓋到的26~45年齡段女性,也可以不用跑去香港,在家門口就可以打HPV疫苗了。

喬友林教授告訴第一財經,目前默沙東的4價HPV疫苗相關臨床材料與數據已經提交,病例數也已經符合要求,藥監局核查後,按照流程,在召集專家組會議討論結果後,如果專家認為數據可靠真實,簽署意見同意,就可以走CFDA簽字放行的程序,以往經驗來看,這段過程可能在半年左右。

換言之,大約半年之後,針對9~25歲人群的英國GSK 2價HPV疫苗和覆蓋9~45歲人群的美國默沙東4價HPV疫苗將於明年相繼在內地市場上市,覆蓋全部適齡女性,與目前歐美市場HPV適用人群相同。

以下為問答部分:

第一財經:HPV疫苗為什麽在中國遲到了十年才上市?

喬友林:根據現行《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進口疫苗被批準在國內上市以前,必須開展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束後,由CFDA藥品評審中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符合規定者,發給《進口藥品註冊證》,才可以進口,通常這個評審的時間會持續1~5年不等。

按照CFDA的標準,評價疫苗是否安全有效是看它沒有打疫苗的對照組(臨床試驗人群一半打疫苗,另一半不打或者註射安慰劑作為對照)是不是發生了癌癥和癌前病變,必須出現有足夠統計學差異數量的癌或癌前病變,才算有結果,而這次宣布獲準進入中國的HPV疫苗就是在漫長的臨床試驗後,等到了有統計學意義的足夠的病例數量。這個過程長短取決於試驗入組人數和有效率的高低,一般需要四年左右的時間,這也是出於安全性的考慮,是必須的。

第一財經:為什麽這次疫苗的適用年齡限制放在了9~25歲,而沒有向更高年齡的成人段延伸?

喬友林: 無論是從公共衛生預防的臨床角度,還是衛生經濟學的考慮來說,9~25歲年齡段,並且沒有發生過性行為的女孩子打效果是最好的;同時她們也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人群。

事實上,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美國FDA等權威機構,目前全世界的共識是,倡導年輕女性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我強烈建議中國的家長在疫苗上給孩子的健康做投資,這個比花高薪請家教,強迫孩子學鋼琴、奧數更重要。

第一財經: 這次的疫苗適用範圍是9~25歲,25歲以上的女性是不是就沒有保護了?

喬友林: 目前全球兩家獲準生產HPV疫苗的公司,GSK 在中國獲批上市適應人群是9~25歲,默沙東在臨床試驗階段入組了18-45歲以內的人群,估計產品適用範圍也會有所拓寬。

第一財經: 25歲以上的女性打還有用嗎?

喬:如果經濟條件允許,45歲前都可以使用疫苗。我們從數據來看,因為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個感染高峰,那個時候就具有了通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的風險,之後結婚生育之後是低峰,到40歲後又是一個高峰。如果從終生概念來講,在一個婦女幾十年的性生活中,累積感染宮頸癌病毒的概率高達70~80%,但要註意,感染病毒並不代表就一定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很多人自身產生抗體就可以把病毒“幹掉”了。

第一財經: 男性也需要打嗎?

喬友林: 還是那句話,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男性,包括小男孩都打當然更好。

HPV疫苗問世後,不少權威部門建議男孩也接種,這些建議主要是從雙向保護的角度,因為在女孩接種HPV疫苗比例不足的情況下,有一定比例男孩接種會大大增加人群預防效果。

2011年10月,美國CDC專家委員會建議男孩在11歲到12歲接種。已經過了這個年齡而沒有接種或者沒有接種三劑的13到21歲的男孩也建議接種。目前批準HPV疫苗用於男性計劃免疫的國家還不多,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幾個國家,。

第一財經: 如果按照人群迫切性和有效性排序,註射宮頸癌的人群應該是?

喬友林: 首先是9~25歲的女孩子,理論上講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小朋友中的男孩女孩都應該打。

第一財經: HPV疫苗的2價、4價和9價是什麽意思?這次在中國上市的2價會不會“版本太低”太“過時”?

喬友林: 目前 FDA 已批準了三種可有效預防 HPV 感染的疫苗,分別是美國默克公司的GARDASIL(佳達修)及 GARDASIL9(佳達修,九價重組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和葛蘭素史克的 Cervarix(希瑞適)。

高危型HPV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必要條件,全球平均HPV-16和HPV-18引起的宮頸癌占宮頸癌病例的71%;4價疫苗中的另外2價(HPV-6和HPV11)是針對預防尖銳濕疣等生殖器疣的。

而且價數越多對工藝和穩定性提出的挑戰也越高,各種蛋白之間也許會相互影響,如果以預防宮頸癌為目的,2價疫苗完全滿足需求——臨床數據顯示,2價苗為期4年、超過18000人的全球大規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未感染人群中接種,對任何型別HPV引起的宮頸癌前病變(CIN3+)的保護效力達到93.2%,可見2價苗完全能夠實現預防宮頸癌的效用。

從我們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疫苗應該遵循保護大多數公眾健康的原則,疫苗的選擇並不需要越貴越好,公眾不要一味追求“豪華版”。

第一財經: HPV疫苗安全嗎?

喬友林: HPV疫苗全球已經在140多個國家接種了上億劑,現有資料表明這種疫苗安全、有效、可靠。

第一財經: 為什麽有報道說2013年日本中學生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殘疾?是不是說明歐美研發的疫苗對亞洲人群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喬友林: 迄今為止,日本出現的問題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是由HPV疫苗引起的,世界衛生組織的疫苗安全性全球顧問委員會對HPV疫苗做的常規安全性評估後認為,日本市場上使用的HPV疫苗有可靠的安全性——目前,HPV疫苗仍然在日本國家計劃免疫範圍內。

以剛剛宣布進入中國的2價HPV疫苗希瑞適來看,在中國開展6年的臨床試驗入組了6000多名受試者分別接種疫苗和對照,結果顯示,它在預防某些致癌型HPV相關的宮頸疾病方面具有很高的保護效力且具有令人滿意的效益風險比,這個結果和全球臨床研究的數據是一致的,並沒有呈現特別的亞洲人群導致的差異。

第一財經: 準備備孕,是應該先打疫苗再備孕,還是懷孕生產之後再打疫苗?

喬友林: HPV疫苗是宮頸癌預防性疫苗,屬於慢性病的防治,如果沒有非常迫切的需要,可以先備孕懷孕生產之後再打;如果是打完第一針之後發現懷孕也不用緊張,停藥6個月之後再打下一針就可以了。

第一財經: 歐美國家很多都把HPV疫苗列入了政府付費的青少年接種計劃,您認為我國是否也應該參考?

喬友林: 如果能國家付費當然很好,但是相比起歐美國家的財政投入能力,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健康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盡管我認為HPV疫苗很重要,但我也並不主張在現在這個階段把HPV列入國家付費項目占用醫療衛生投入,我們還有很多更緊迫的公共衛生工作需要做。

相關文章:

【獨家】時隔十年 宮頸癌疫苗今日獲準中國內地上市

GSK、默沙東宮頸癌疫苗爭奪戰開打!HPV疫苗哪個更好?

首個預期十億級新藥市場:宮頸癌概念帶動智飛生物漲停

喬友林: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教授,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癌癥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子宮頸癌專家組組長;同時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癌癥防治專家組成員、WHO HPV疫苗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WHO HPV全球人群監測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國際抗癌聯盟(UICC)全球癌癥控制智囊團成員。

長期致力於中國婦女宮頸癌的預防研究,在2008年成功研究出可在兩個半小時左右快速篩查宮頸癌的技術——這項HPV快速篩查法(care HPV)的技術,能夠快速而準確地捕捉到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導致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

2011年,因為對世界子宮頸癌篩查和預防,特別是對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婦女子宮頸癌防治所做的傑出貢獻,榮獲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度IRAC(國際癌癥研究署)榮譽獎章——IRAC獎章設立18年來,獲獎者均為歐美科學家,其中包括200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喬友林也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64

周鴻祎談私有化回歸:360將很快成為一家內資公司

在奇虎360正式從紐交所退市的一個月後,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首次公開談及360私有化回歸。

8月16日,他在面對媒體時表示,360很快就會變成一家純正的內資公司。

周鴻祎稱,像360這樣體量的公司回歸其實風險很大,整個數目接近100億美金。但仍要冒險回來,不單只是從資本方面考慮,還有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

“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對360來說無疑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為此,我們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從美國退市,回歸中國。”周鴻祎說。

此外他透露,360也開始做軍工安全的業務,如果是一個外資公司,很難去做。因此360冒了很大風險回來。

“我們相信,回歸中國後的360,不僅將極大拓展自身的業務發展空間,而且能夠為國家網絡安全建設貢獻重要的力量。”周鴻祎稱。

在今日周鴻祎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他還提到,技術專利是構築 360 核心競爭優勢的利器。在專利方面,360 申請專利 7888 件,其中 93% 以上屬於發明專利, 網絡安全領域專利申請量超過該領域全國專利申請總量的 32 % 。其中國內專利 7118 件,海外專利申請 770 件。在剛剛過去的 2015 年,360 申請發明專利 2777 件。

此外,在全球範圍內,360 在網絡安全領域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深度學習對文件、網址、流量 及 基 礎 網 絡 數 據 進 行 特 征 識 別 、風 險 預 警 和 異 常 行 為 分 析 ,全 面 用 於 客 戶 端 反 病 毒 、反 欺 詐 以 及 企 業 級 防 火 墻 、 APT 防護等產品。360 還推出了 DDoS 實時追蹤、病毒木馬疫情實時監測、釣魚攻擊實時溯源、全網漏洞監測、 主要 APT 活動監測、偽基站追蹤等大數據可視化系統。

公開資料顯示,在此前的2015年6月17日,奇虎360宣布其董事會收到創始人周鴻祎的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提案,該要約來自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中信證券及其附屬、Golden Brick Capital Private Equity Fund I L.P、華興資本、紅杉資本China I, L.P及其附屬公司,以每股普通股51.33美元(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77美元)的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奇虎全部已發行普通股。

當時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稱,這是在反複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做出的主動戰略選擇。“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他在內部郵件中說。

有互聯網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這都有可能是歷史上用意最為複雜的一份私有化要約,因為這不只是360一家公司的事情,幾乎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節奏都會受其影響,一些不想與之發生任何關系的公司如百度、騰訊等,此時也被迫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應對舉措來制衡。

事實上,從奇虎360自身業務來看,現在360公司的產品逐步涵蓋安全軟件應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車聯網和智能手機等多個方面。360也正在從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安全公司,逐步向安全互聯網公司轉變,為用戶提供線上至線下的安全服務。

外界猜測,未來奇虎360將對公司安全產品線、流量產品線及手機、硬件新興業務進行分拆,通過借殼A股公司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

此前中金分析認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人民幣(613億美元),相當於市值擴大近七倍。這還只是“保守估計”,沒有對奇虎360的領導力等給出溢價。

以下為周鴻祎公開信原文:

親愛的媒體朋友:

今年 7 月中旬,360 從美國紐交所退市,按照規劃執行回歸中國的進程。

回歸中國是我們制定的一項重要的戰略。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網絡安全,並將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黨和國家領導人發表的一系列的重要講話,顯示出中國最高層在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的決心。國家主席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建設網絡強國 ,要有自己的技術 ,有過硬的技術 。

創立十年來,360 在網絡安全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研發過硬的核心技術,推出系列強大的產品,積累了大量 的技術專利。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對 360 來說無疑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為此,我們下定決 心,克服困難,從美國退市,回歸中國。我們相信,回歸中國後的 360,不僅將極大拓展自身的業務發展空間, 而且能夠為國家網絡安全建設貢獻重要的力量。

在此,我衷心感謝媒體朋友在過去的十年間對 360 的支持和幫助。正是在媒體朋友的批評和鼓勵下,我們才能夠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在創新中 發展 ,在 反思中進步 。

網絡安全技術和技術創新是 360 的 DNA。在過去的十年中,360 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雲安 全體系,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應用雲安全技術的廠商。360 公司率先將搜索引擎、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 學習等技術應用於惡意程序、惡意網址自動檢測識別上。360 自主研發的 QVM 人工智能引擎,在多項全球權 威評測機構的歷次評測中都取得了排名領先的優異成績。

技術專利是構築 360 核心競爭優勢的利器。在專利方面,360 申請專利 7888 件,其中 93% 以上屬於發明專利, 網絡安全領域專利申請量超過該領域全國專利申請總量的 32 % !其中國內專利 7118 件,海外專利申請 770 件。在剛剛過去的 2015 年,360 申請發明專利 2777 件,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專利獎,是唯一入圍國內“專利前十” 的安全廠商。

沒有安全人才,就沒有安全技術,更談不上網絡安全。360 建立了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安全人才隊伍。目前, 360 的安全創新中心已經具備全球影響力,更是亞太地區領先的網絡安全創新中心。360 安全創新中心以 360 頂級安全技術為基礎,集全球精英人才與頂級技術為一體,下屬 12 支安全研究團隊、五大實驗室、兩大 平臺和兩大中心,覆蓋互聯網安全完整技術生態。

此外,在全球範圍內,360 率先在網絡安全領域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深度學習對文件、網址、流量及基礎網絡數據進行特征識別 、風險預警和異常行為分析 ,全面用於客戶端反病毒 、反欺詐以及企業級防 火墻 、 APT 防護等產品。360 還推出了 DDoS 實時追蹤、病毒木馬疫情實時監測、釣魚攻擊實時溯源、全網漏洞監測、 主要 APT 活動監測、偽基站追蹤等大數據可視化系統。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說網絡是堤壩,那麽網絡漏洞就是產生網絡攻擊的蟻穴。能否挖掘出網絡 漏洞,以及挖掘出怎麽樣的網絡漏洞,是判斷一個廠商安全能力的標準。360 擁有國際領先的漏洞挖掘和研 究能力。通過挖掘漏洞並推動廠商修複,360 安全團隊讓全球每一臺 Windows、Android、iOS/MacOS 智能 設備都變得更安全。2015 年,360 獲得微軟、谷歌、蘋果、Adobe、VMware 等廠商官方致謝 117 次,漏洞報 告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二,僅次於 Google Project Zero;2016 上半年,360 已獲得谷歌、微軟、蘋果三 大平臺 69 個漏洞致謝,漏洞報告數量穩居世界前列,其他中國廠商的漏洞報告數量都在 30 個以內。

通過對最新操作系統和通用軟件的漏洞研究,360 強化了自身產品相應的安全機制和防護能力。在 Pwn2Own 黑客大賽上,360 研究人員連續兩年率先攻破當時最先進的 Win8.1+IE11 以及谷歌 Chrome 瀏覽 器、Nexus6 手機等最高難度目標,並推動這些產品及時修複安全缺陷。

360 發布國內首個 APT(高級網絡攻擊)可視化分析平臺,針對國家級的黑客攻擊進行發現、取證、溯源和拓展。 在這樣的安全大數據基礎上,我們確立了“數據驅動安全”的理念,研發出 360 天眼這樣發現未知威脅的大數據平臺 ,這個平臺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 、以用於實戰的可視化分析平臺 。

媒體朋友們見證了 360 從 PC 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和發展,見證了360從個人終端安全服務向企業 網絡安全服務的轉型和發展。

在此,我再次向各位媒體朋友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360公司董事長兼CEO

周鴻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34

換機也不能解決問題!三星Note 7替換電池過熱並很快沒電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韓國消費者投訴, 三星電子公司提供的Galaxy Note 7替換手機的電池也存在充電時過熱問題, 並且會很快失去電量,  這使得這家韓國科技巨頭公司對電池存在問題的Galaxy Note 7的召回計劃變得更加複雜. 

韓國三星電子於本周一在本土啟動了置換電池存在問題的Galaxy Note 7手機. 周五, 三星電子公司承認已收到一些韓國消費者對替換手機的投訴. 目前為止, 這些投訴僅在韓國出現, 但三星電子還不能即刻確認投訴案例的數量. 這可能進一步動搖人們對於全球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的信心. 

Galaxy Note 7被三星電子視為本年度的戰略產品, 在8月下旬全球多名用戶將燒毀的Note7手機照片發到網上, 稱"充電時發生了爆炸”. 9月2日, 三星電子宣布停止銷售Galaxy Note 7, 並對電池發生爆炸而出現問題的蓋樂世Note7智能手機全部召回, 此前向10個國家發售的250萬部智能機均在召回之列. 據韓國媒體報道, 這是三星電子首次因產品缺陷召回智能手機, 也是憑借硬件競爭力坐上全球智能機市場霸主寶座的三星電子未曾經歷的危機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372

美聯儲主席耶倫:將“相對很快”升息 任期結束前不辭職

美聯儲主席耶倫周四(11月17日)在國會聽證匯報經濟展望時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沒有改變美聯儲“相對很快”升息的計劃。她還保證將完成任期。此番言論為12月加息發出了最明確的信號。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的12月加息概率已經升至91%。

耶倫曾在9月表示盡管加息條件已經增強,但是還將繼續等待一段時間,直到進一步的證據顯示美聯儲已經實現了“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兩大目標。在11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認為加息條件進一步增強。鋪墊至此,耶倫今年首次明確表示“如果未來的數據進一步證實這一趨勢(實現兩大目標),加息的條件將很快滿足”。

耶倫作證當天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動能持續,消費者物價錄得六個月來的最大增幅,新屋開工急升,初請失業金人數接近43年低位。耶倫稱,目前來說所獲得的經濟數據能為“相對很快”升息提供理據,在沒有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此後將逐漸升息。

耶倫的這一觀點也表示認同今年以來的就業趨勢還將繼續,雖然目前通脹率仍然低於2%,但是已經出現增長勢頭。另一方面,美聯儲判斷,未來短期風險是平衡的。

耶倫為今年以來一直未加息的貨幣政策辯護,她認為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有助於幫助美國實現通脹率2%的目標。她表示一直不加息並非對經濟缺乏信心,反而今年失業率穩定,就業高於平均速度增加,通脹率低於目標,這些因素都反映了,相比年初勞動力市場有了更多的增長空間。

然後耶倫又複述了一遍在去年重複多次的言論:相對早的加息可能是合適的,等待太久可能會導致美聯儲日後不得不突然收緊政策。

關於美國經濟,耶倫認為,今年以來美國經濟朝著美聯儲制定的兩大目標“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進一步發展。從1月到10月,平均每個月新增18萬個工作,相比去年增幅較低,但是仍然足以吸收新勞動力。10月失業率為4.9%,今年以來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隨著失業率的穩定,而且失業率略高於趨勢線,表明美國經濟比先前預期有更多的“增長空間”。這個令人欣慰的結果也體現在勞動力參與率中: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美國今年以來勞動力參與率幾無變化。

耶倫積極地看到目前勞動力市場似乎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目前就業存在的問題是,失業率仍然高於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預測的長期水平,非自願失業相比歷史水平仍然較高。就業繼續發展有助於薪資的提高,所以目前也可以看到薪資開始出現增長。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失業率仍然高於平均水平,收入水平也較低。

耶倫稱,當新政府實施其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減稅和擴大財政支出計劃時,美聯儲如有必要將對其預估前景做出調整。她還建議新政府要牢記美國正接近全面就業,且通脹可能在上升。

“市場預計將出臺帶有純粹擴張性立場的財政政策,而當前的經濟狀況是相當接近就業最大化、通脹向2%目標回升,”耶倫稱,建議新政策聚焦於“改善長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

美國經濟的增速也從上半年不足的增長勢頭中恢複,今年上半年經濟只增長1%,而第三季度除去物價因素後的GDP增長接近3%。企業增加庫存,大豆出口急劇增加都反映了經濟增速恢複。從家庭而言,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增加,消費者信心也上漲。但是從企業而言,企業投資仍然乏力。制造業的產出一直受到國外經濟增長疲弱,以及近兩年美元升值的影響。對於未來,經濟增長的利好因素有,房屋庫存較低,勞動力市場改善,按揭水平較低。

對於耶倫將如何與新總統進行互動有一些不確定。特朗普在競選時對聯儲的低利率政策表示贊同,卻也指責美聯儲的行動在政治上有助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雖然大選還沒有影響事態,但他們之間可能會有分歧,例如,如果特朗普要求放松金融監管。

在這方面,耶倫警告不要嘗試放松2007-2009年金融危機後批準的多德-弗蘭克(Dodd-Frank)金融監管措施,因為這可能令重蹈覆轍的風險增加。

耶倫還表示,任期結束前不會辭職。此前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高調攻擊耶倫,質疑美聯儲的獨立性。甚至稱如果他當選,那麽肯定要換掉耶倫。不過特朗普競選成功後,立場緩和下來,其團隊稱不會敦促耶倫辭職,但在耶倫於2018年2月任期期滿後,特朗普不會提名耶倫續任,而是提名其他候選人。

耶倫國會聽證後債市和股市相對持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54

馬斯克:若人工智能達到臨界值,將可能很快超過人類智力總和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本周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是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DeepMind首席執行官丹米斯·哈撒比斯(Demis Hassabis)、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等數位專家學者關於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談話。

馬斯克和其他幾位專家被問到:當人工智能發展到與人的智力水平相當的時候,還需要多久才會出現超級智能?

“一旦人工智能發展到相當於人類智能的水平時,還需要多久才能產生飛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克斯·泰格馬克(Max Tegmark)問道。他還補充說:“有些人說只需要幾天或幾小時,有人認為可能需要幾千年或至少幾十年。

馬斯克回答:“我認為,如果人工智能達到一個臨界值,即達到相當於人類中最聰明、最富有創造力的人的智力水平時,那麽它就真的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超過人類智力的總和。”

其他幾位專家預測,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人工智能在達到臨界值之後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成為超級智能,但沒有人認為需要超過100年的時間。而哈撒比斯則說:“我認為這部分取決於人工智能的架構。”

泰格馬克還問及其他幾位專家,他們是否希望看到超級智能的到來緩慢一點,以便人類社會能夠適應。Skype聯合創始人揚·塔里安(Jaan Tallinn)表示:“慢比快好。”

去年10月,博斯特羅姆曾經表示,DeepMind在人工智能開發競賽中已經領先。去年,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在圍棋比賽中擊敗了世界冠軍李世石。不僅如此,DeepMind開發的其他領域(包括醫療保健和能源管理)的人工智能系統也很先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63

價格改革初見成效,油氣改革方案很快出臺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中最核心、牽涉面最廣的改革“硬骨頭”之一。在我國經濟社會改革步入“深水區”的大背景下,各領域的價格改革紛紛步入了新的階段。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都要舍小利顧大義,使企業輕裝上陣,創造條件形成我國競爭新優勢。

2015年10月,中央下發了《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明確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

電改累計降用電成本超1800億

新一輪電改已滿兩年。自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以來,電力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

價格方面,電改的推進已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去年,我國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化交易、取消中小化肥優惠電價、完善基本電價執行方式等,大幅降低電價,全年累計減少工商企業用電支出1000億元以上。2015年以來,我國已累計降低用電成本1800億元以上。

國家能源局在近期召開的全國電力體制改革座談會上透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明顯擴大,2016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9%。

輸配電價改革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自2014年我國首次在深圳市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以來,試點逐步擴圍,初步建立了科學、規範、透明的電網輸配電價監管框架體系。國家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對第一財經表示,通過理順和明確獨立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建立健全市場化的電力價格機制,有利於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實現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能源局公開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9%。

配售電業務方面,全國註冊成立的售電公司已有約6400家,首批105個增量配電項目開展改革試點,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曾鳴表示,《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和《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對配售電側有序放開的各個環節均作出了明確規定。市場準入、主體權責及業務範圍是電力市場建設的核心內容,無論改革路徑如何設計、市場規則如何制定,歸根到底還是由市場主體來執行和承載。通過對市場主體的組成、構建方式、業務開展範圍、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標誌著我國售電市場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電力體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空前挑戰。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電改不等同於一味降價。

曾鳴認為,電價升或降,應當是市場各參與主體在該價格機制下博弈的結果。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電力市場不斷出現電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電力需求出現了過剩。而在電力出現較大過剩的前提下,不斷降低市場交易電價導致電改效果得不到驗證。

此外,曾鳴表示,電改中還存在新增配網如何定位、電源企業拉專線等問題。

針對近期電改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上述能源局座談會指出,下一步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主要是“四個有序加快、四個規範、四個加強”:有序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配售電業務、競爭性電價以及交易機構交易業務範圍;加快規範輸配電價、優先發電權優先購電權計劃、自備電廠、局域網和增量配網;加強電力交易機構建設、電力行業綜合監管、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電力市場信息共享。

油氣改革方案兩會後出臺

電力領域之後,“破壟斷”之風也同時逼近了石油天然氣領域。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國務院已經審議研究過一次《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此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按照要求再次進行一些修改、補充、完善,已經第二次上報,預計兩會後不久就可以出臺。

福建省作為我國首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試點,近期發布優化天然氣價格機制的通知,天然氣市場化再進一步。

福建明確按照城市燃氣公司和用戶共同承擔消化上遊購氣成本上漲的原則,及時聯動調整天然氣銷售價格。當門站銷售價格上調時,由城市燃氣公司自行消化不低於20%,終端用戶承擔不超過80%;當門站銷售價格下調時,全額向終端用戶傳導。

此外,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對年初已上調的門站銷售價格,按照城市燃氣公司消化不低於20%(0.078元/方)、終端用戶承擔不超過80%(0.311元/方)的原則,重新進行調整疏導,相應下調居民、非居民銷售價格。

福建此次的價格機制改革對我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意義重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國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福建的改革是繼各項指導政策出臺後的具體實施舉措——不再只是針對上遊和下遊環節,將中遊管輸,特別是地方燃氣納入整個天然氣市場,承擔部分天然氣價格變動的影響,在一定範圍內緩解了天然氣價格變動給下遊用戶帶來的負擔,將有利於目前我國天然氣利用的大力推行。

近年來中央督促各地要下大力氣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和大氣汙染防治,其中環京津地區的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今年都將有大量“煤改氣”的強制性措施。

根據山東近日發布的《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力爭達到250億立方米左右,占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以上,2015年該指標僅為3%;河南也提出大力“氣化”,到“十三五”末天然氣消費占比達到7.5%;河北的目標則更高一些,為10%,提出從擴大居民用氣、發展天然氣采暖、推進重點地區“氣化”三個方面來推進。

鐵路價格調整將在東南沿海初試水

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鐵路普通旅客列車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前,國家發改委分兩次放開高鐵動車組票價和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票價的定價機制,對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鐵動車組列車,一、二等座票價由鐵路運輸企業制定,商務座、特等座、動臥等票價繼續執行市場調節價,可以上下浮動。

據多家媒體報道,自4月21日起將對東南沿海高鐵200~250公里動車組列車的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有些熱門的、票源比較緊張的線路很可能漲價,有些冷門的線路應該降價。從當前我國高鐵建設的經濟賬來看,除了京滬高鐵等極少數線路之外,其他絕大部分線路都在虧損。鐵路部門是有提高價格的壓力的。但當前高鐵與民航、公路等競爭十分激烈,所以即使是熱門線路大幅度漲價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日前對第一財經表示,應該給鐵路改革一定的時間,把制度設計得更好一些,把內部的潛力挖掘得更深一些,鐵路事業不能躺在自己的老本上坐享其成,滿足於現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69

吴晓波:“壳”将很快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http://www.xcf.cn/jrdd/201704/t20170407_780274.htm

 1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没有股票账户,也从来没有买过哪怕一张A股的股票。

  作为中国企业的研究者,有时候因此会被人嘲笑,不过,我却暗自非常庆幸。因为在我的观念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务表现,与它的股价波动几乎没有关系,用吴敬琏的话讲,股市就是一个赌场。

  为了验证这个颇为偏执的看法,我曾去将近十家公司实地调研,他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都有过较大幅度的股价涨跌。

  那些企业家说到经营管理时,是一套我听得懂的话语体系,但是一说到股价,就是换庄、题材、壳资源。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无奈、闪躲和侥幸。

  调研的结果,让我一再地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2

  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赌场”好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3月27日,天津证监局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周鸿祎的360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这意味着这家从美股市场回归的互联网公司将不再四处找壳。

  在过去的半年多里,围绕着360回归,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炒作的闹剧,甚至有人列出过所谓的“360壳资源概念股”名单,在27日,名单上的公司纷纷股价下挫,传闻最盛的中葡股份更是直接跌停。

  自新的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后,中国股市的逻辑正在发生悄然而决定性的变化,其中,IPO审批的提速最引人注目。在2016年,全年280家企业IPO,位列A股历史第三。进入2017年,截止到三月底,已有118家企业审核过会,仅三月份就核准了50家。在这一批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利润在2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中型成长性公司。

  有人算了一下,按照目前速度,正在证监会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到明年年底前可以全数过堂完成。

  IPO的提速,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虽然证监会没有明确提出注册制改革,但是其效应则几乎近似。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困扰中国股市二十余年的壳资源游戏可能即将终结。

  3

  中国深沪两市,自1990年底开张之后,一直是一种妖魔化的存在。

  早年,它承担“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战略目标,导致一大批根本没有上市资格的国有企业纷纷入市,进而很快成为民间庄家们狙击炒作的标的物,在我创作的《大败局2》中,德隆系、中科创业、托普股份都是2000年前后的彪悍猎手。

  在各国资本市场上,借壳重组都是一种常规性的操作模式,但是只有在中国,由于“三缺现象”——牌照紧缺、监管缺失以及退市制度的缺位,它充满了潜规则,成为炒作获利的最重要手段。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只深陷亏损泥潭的小盘股,却会因为一则又一则的重组传闻而连连涨停,甚至在停盘复开后,因为重组失败而股价更高,理由是“利空出尽,必有下一个重组利好。”

  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庄家、题材、壳资源,仍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三个股市名词。它们如同诅咒一样地盘旋在资本市场的上空,无数庄家上下其手,火中取栗,使得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理论完全失灵。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上市成为了经营公司的终极目标,一旦挂牌成功,仅仅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就待价可沽,市道好的时候,可值20亿,最差的年份,比如在2014年前后,也能买个7、8亿。

  “你手上有几个壳?”

  “你能不能弄到一个壳?”

  “这个壳在谁手上,价码是多少?”

  这一类的隐秘话题,听上去就充满了浓浓的荷尔蒙气息。围绕着“壳”的买卖与运作,形成了千回百转的寻租市场和黑色利益链条。几乎可以不夸张的说,一部二十年的壳历史就是中国股市的肮脏史。

  学界一度认为,解决壳困局有两个办法,一是推动注册制,二是加大机构投资者比例。但是,前者被认为无法单兵推进,后者则在扭曲的市场中无比可耻地热烈参与壳游戏。在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合计持仓比例,已占全部A股比重的一半左右,可是,他们并没有扮演理性投资人的角色,相反在很多借壳重组案中频频发现他们的身影。

  4

  作为股市顽疾,壳资源的消失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出现,不过,最近发生的新气象却让人看到了些许的可能性。

  首先是IPO的提速,使得壳资源的价值大幅缩水,一些优质企业不再需要借壳买壳,而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上市。同时,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为企业的规范化和选拔机制,提供了较大的培育和选择空间;

  其次,证监当局一再表达实行严格退市制度的决心。早在2014年10月,证监会就发布了上市公司退市意见,可是因利益纠结,迟迟未见坚决执行。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官员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这一工作,要求交易所“真正负起责任,应依法依规,对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

  此外,深港通和沪港通制度的推进,也正在成为一股结构性势力。在如今的香港市场上,中资股已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从市值角度来说,更是占了三分之二。随着大陆投资人及机构的涌入,港股的波动将为沪深A股上市企业估值的合理回归,提供一种对标的可能性。

  几天前,华兴资本的包凡对此有过一番颇有见地的发言。

  他认为,“如果A股某些板块,尤其是创业板里有些股票炒得太过了,已经缺乏了投资的价值,而在香港市场上却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标的在里面,这样就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个选择,这种情况反过来也会影响A股的价值体系。”

  “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可能还需要时间,不过最终可能是一个趋同的过程。”

  制度的健全以及市场理性力量的增多,正在让浑浊的中国资本市场变得清澈起来。这个过程也许还有反复,也许比人们期望的更为缓慢。但是,我们还是要为进步鼓掌。

  当什么时候“壳”不再被讨论,我们就可以去开一个股票账户了。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作家。本专栏为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内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51

美團點評CEO王興:將來機器人送外賣會很快實現

互聯網正在進入下半場。

4月15日,在“新經濟100人2017年CEO峰會”上,美團點評CEO王興稱,下半場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互聯網用戶的普及度超過一半。在中國,互聯網滲透率超過一半的之前和之後,都有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但是遊戲規則和需要關註的點不太一樣。

他認為,在過去一兩年,到未來五年時間,乃至二十年,三十年,有三件事、三個大方向是最激動人心的,就是上天、入地、全球化。

具體來說,“上天”就是高科技。因為科技能夠不斷突破邊界,不斷創造新的空間,這樣會減少在有限空間你爭我奪的壓力。當前的高科技是“ABC”,A是人工智能,B是大數據,C是雲計算,並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王興稱,中國高科技的創業,不再是一個學生在車庫里、宿舍里鼓搗幾天就能做出翻天覆地的事情。而是需要有很多積累、很多的資源投入。在過去,中國互聯網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非科技創新。但是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中國甚至有可能會超越美國,往後需要在底層上有很多的投入。

王興認為,如果沒有摩爾定律,美團幹的事情是不會存在的,而且現在的大多事情也是不會存在的。正是因為有了底層科學的突破,才有了上面各種各樣的繁榮生態。

他說,以外賣為例,如何派單、快速到達,以及降低配送成本,就有賴於AI對大數據的分析,將來利用無人駕駛、機器人送外賣是可以很快實現的,這並非很遙遠的事情,中國的外賣市場規模比美國要大得多,市場機會也大很多,希望有更多的嘗試。

另一方面,AI也可以應用到很多不同領域。

今年春節,王興曾與一家公司創始人——一位當了26年生物化學教授溝通。該教授稱,人們都喜歡吃肉,但是為了吃到肉,需要草,需要餵養牛羊,這個效率很低,而且浪費很嚴重,應該利用科技,直接將食物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跳過動物飼養環節。也就是人造肉,在美國,已經有六七家餐廳開始集中使用他們的人造肉來做漢堡。

王興認為,這是一件完全顛覆性的事情。這家公司卻用高科技突破,顛覆飼養牛肉的方式,而且肉質更健康,因為在實驗室里會更精確控制,不使用抗生素、添加劑。在中國這個最大的農業產品消耗國來說,這方面的技術很值得關註。

“入地”指的是創業需要接地氣,要到達地底下去。不能只停留在C端連接上,還需要了解產業的方方面面。創業者要根據客戶需求,新的場景和模式,不僅需要接地氣,還需要陸地。

至於“全球化”,王興認為,全球互聯網在下半場就是中美的競爭。由於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有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只靠國內市場就能做到全球公司市值前十,但這是不夠的。企業的價值取決於解決問題的價值大小、取決於行業的市場大小,某個行業的大小取決於經濟體的大小。中國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但只做這個市場還是不如余下的那部分市場大。美國的強大在於,不光做美國市場,還在做全球的市場。

他認為,如果中國企業不能很好的走出去,不能更好的服務更大的經濟體的話,長期來看是缺乏競爭力的。比如,“上天”這個事情,高科技是需要高投入的,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就無法有足夠大的投入去競爭。

王興表示,全球化很重要,必須做,但不要急於求成。如果我們不滿足於只做全球化一個小小的邊角,而應該希望進入更大的一塊,就需要更長的耐心、更大的投入、更好的協同。下半場仍有新入場的機會,“只要找到你想做的事情,有熱情、有激情,能解決問題,機會永遠都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26

上海家化董事長張東方:失去花王代理的缺口將很快填平

4月26日晚間,上海家化(600315.SH)發布2017年一季報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家化實現營收13.4億元,同比下滑13.04%;實現凈利1.08億元,同比下滑15.03%。

不過,在剔除代理花王業務後,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上升14.54%,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則微增1.79%,而這些收入幾乎全部來自於自主品牌。上海家化董事長張東方在今天的業績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強調,如果剔除花王業務的影響,家化公司營業收入所其實實現的兩位數增長。而一季度公司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77億元,同比增加80.34%。

上海家化從2012年1月1日起代理銷售花王的部分產品,代理合同於2016年12月31日到期,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不可否的是,花王在上海家化的收入中占比不小。

記者梳理近年來的財報發現,在2013年到2015年這三年間,公司代理花王業務的營業收入從5.11億元增長到13.47億元,占比由11.44%提升到了23.05%。2016年度公司代理銷售花王產品業務的營業收入則為9.45億元。不過,從凈利潤角度看,花王業務對上海家化的貢獻並不像營收那麽重要。在2015年,代銷花王的凈利潤為8560萬元,僅占當年公司整體凈利潤的3.87%。

面對去年銷售近10億元的花王業務的缺口要多久才能夠填平?張東方自信滿滿地給出答案是“很快。”她表示,家化目前自由品牌的增長勢頭良好,“15%的增長相當於行業同期平均增長的兩倍。”同時,旗下代理的新的母嬰品牌業務以及口腔護理片仔癀在未來會有一個很好的前景。

張東方提及的母嬰新品牌是家化新晉代理的英國品牌TommeeTippee。在2016年財報發布的同一天,上海家化宣布成為PMM旗下嬰兒餵哺品牌TommeeTippee等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獨家經銷商。官方資料顯示,Tommee Tippee是目前英國市場份額第一的全球性嬰幼兒餵哺高端品牌,其產品橫跨餵哺、安撫和尿布清潔三大品類,並且在新生寶寶餵哺、幼兒餵哺、餵哺輔助用品等細分市場都有優異的表現,在英國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目前,家化在八大母嬰系統已經有四千家左右的門店。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家化換帥後,公司做出了多項調整,提及要註重品牌建設。在今年3月的經銷商大會上,家化宣布佰草集品牌簽約劉濤作為品牌歷史上首位代言人,而另一個占到國內花露水市場70%的六神則是簽約華晨宇,稱聚焦90後消費群體,推進年輕化進程。

去年以來,本土和外資品牌商都開始強化渠道鋪貨。或是看到了這樣的行業趨勢,張東方一直強調,強化與渠道商合作是家化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了解,一季度公司在部分電商平臺上實現了代理轉直營,大促活動、供應鏈、市場推廣等環節的反應速度也有所提升。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家化通過多品牌基本完成全國全渠道覆蓋,在全國4 個直轄市、291 個地級市(含省會城市)、361 個縣級市控制1500 家專櫃及品牌專賣店、1.2 萬家大型賣場,擁有30 萬家的分銷網點。

雖然家化方面表示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相比2016年度(扣除代理銷售花王產品業務後)的營業收入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不過,行業人士的看法依舊持謹慎態度。來自申銀萬國的一份研究報告就認為,公司內部調整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今年公司采取了必要的應對措施,但終端消費不景氣,線下傳統渠道持續下滑。此外,這份報告還指出公司與新的代理品牌磨合仍需時間。所以短期看,公司業績將繼續面臨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