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旅遊籽】港鐵南港島綫通車 遊鴨脷洲後花園

1 : GS(14)@2016-12-17 23:57:27

玉桂山曾發生山火,燒掉大半個山頭,Alan勸喻山友避免在山上生火,珍惜鴨脷洲原始風景。



【旅遊籽:假日散心】南港島綫12月28日通車,由金鐘伸延至鴨脷洲海怡半島,途經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我家住南區,本期望可紓緩無定向塞車時間的香港仔隧道,但塞車問題未解決,已帶來更多豪宅和小店捱貴租消息。在鴨脷洲土生土長的陳毅豪(Alan),近年發現街坊、老店慢慢消失,連接駁香港仔及大街的街渡也怕做不下去,於是在區內四圍拍攝,用鏡頭留着街巷風景,今次便帶大家登上玉桂山,來個360度鳥瞰鴨脷洲的後花園──鴨脷排。

家住鴨脷洲28年的Alan,現職社福界,服務南區的弱勢社群,2007年開始攝影,主題圍繞街頭風景,「開始留意到這個社會的變化,香港好像好富裕,其實很多人從事低微職業,經常拍攝到婆婆執紙皮,為何社會富裕,還仍然有婆婆執紙皮?」鏡頭下的反思,令他更關心自己生活的社區,賣蛋老伯、漁民、街頭巷尾、良辰美景也成為拍攝對象,「原來自己的家好美,不必去大嶼山、大東山,玉桂山也可以看到奇景。即使不上山,避風塘日落美景也一直在身邊,只是太多人生活營營役役,未必留意到。」在香港仔工業學校對出的鳳凰木,是南區居民從香港仔隧道回家的必經之樹,今年暑假不幸被政府砍掉,Alan六月拍下的照片,成為鳳凰木的遺照,「有居民在網上留言,說坐巴士時一見到這棵鳳凰木,便知道回到南區。甚至有香港仔工業學校的校友說,每年見到紅花開,就知道考試期到了。不能小看一棵樹,它連結到不同居民的回憶。」


作品奪冠 用鏡頭記錄社區風貌

自成一角的南區,主要靠香港仔隧道接通銅鑼灣、灣仔、中環,但飄忽的塞車問題,令居民非常頭痕,早年出現南港島綫港鐵通車時間表,Alan卻由期望變成擔憂,「第一個反應當然是好,但地鐵只有三卡,通車同時又刪減巴士線,最後可能變成另一個金鐘站,塞地鐵。另外,鴨脷洲、黃竹坑沿海越來越多豪宅,修建地鐵的本意好像已變質。」地鐵月底即將通車,帶來方便還是不便言之過早,但肯肯定帶走了街坊幾十年情,「鴨脷洲大街好多老字號店舖,大家街坊見到會打招呼,自從地鐵開始興建,有舖頭好快消失了,例如我樓下有間陳舊藥房已轉手賣天然食品,有間藥房在地鐵出口位置,已經變成地產舖,連接香港仔及大街的舢舨都怕做不下去。」
Alan從小在鴨脷洲四圍跑,當然熟悉這裏的大小山頭,其中他在鴨脷洲玉桂山的拍攝作品《神光下旅航》,年初還得到「南區文化遊蹤情味沙龍攝影比賽」冠軍,今日他與女友帶我重遊拍攝作品的後山。鴨脷洲利東邨背靠的玉桂山(Mount Johnston),分主峯及副峯,副峯高143米,鄰近鴨脷洲街坊學校,在配水庫公園之上,南區區議會在早年修建成晨運行山徑,沿途設石級,備有觀景亭,保留40年代英軍遺下的炮台遺蹟,是街坊熱門的晨運徑,「副峯勝在方便,行十多分鐘石級便到達觀景亭,可遠眺南丫島及駕駛學院,但風景可能會大變,因為駕駛學院地段將要起樓。」而玉桂山的主峯,高196米,與另一個小島鴨脷排形成連島沙洲,山路基本上是由居民開闢,全程碎石路,難度甚高,也是今日挑戰的目的地,地膽Alan說登主峯有三個入口,但普遍由利東巴士總站旁的小路穿越欄杆而上,經過配水庫後,在分岔路口地下設有山友自製的路牌,列明三條上山小路,「路牌簡單分舒服、有繩和驚險三條路徑上山頂,但其實三條路也非常陡峭,下山較上山險峻,回程建議選擇中間有繩的小路較為安全。」記者一行人選擇靠右的「驚險」小路上山,全程約30分鐘上坡,沒有大樹借力,部份石級需要手腳攀爬,中段回頭一看腳下的利東邨,頓然有一種壓迫感,「這裏最特別是近民居,全南區最近樓群的山應該是玉桂山主峯,山頂可以鳥瞰整個利東邨,看到珍寶海鮮舫,遠一點有黃竹坑的南朗山、深灣、黃竹坑車廠,東望海洋公園大樹灣,南邊有一望無際的東博寮海峽、南丫島,360度景觀一流。」



a.港鐵利東站「利東邨巴士總站」出口,穿越巴士站旁邊欄杆,沿配水庫直上。

b.經過30分鐘上坡山路,Alan便到達玉桂山山頂。

c.沿山脊前往連島沙洲的下坡路,也遇到有不少回程山友,一條繩索確實不足以讓多人借力。


d.連島沙洲有不少情侶打卡,但暗藏垃圾。

e.鴨脷排的198號燈塔位於島的盡頭,如同置身天涯海角。(綠洲 Oasistrek提供圖片)

人在山頂可以飽覽鴨脷洲東邨、香港仔避風塘及黃竹坑深灣一帶景色。


登玉桂山 過鴨脷排留意潮汐漲退

在山頂標高柱迎着海風,記者認為最壯觀的,還是山下似遠亦近的鴨脷排及連島沙洲,Alan:「下山的路需要手腳並用,雖然有繩索借力,但也不能過份依賴,要衡量自己的體力,全程沒有補給點,建議帶備行山杖或手套方便攀爬。」向連島沙洲進發,山脊的泥路比上山時更原始,斜度更大,不小心差錯腳幾乎可以跌落山,步步為營,終於安全到達連島沙洲,眼利的山友沿路會看見山墳墓地,「聽說從前這裏有不少鴨脷洲老居民的山墳,但大部份移走了。」前往鴨脷排需留意潮汐漲退時間,以免沙堤被海水浸沒,沿大石登上鴨脷排便可以到達198號燈塔,可惜沙灘上發現不少發泡膠及垃圾,大殺風景,「雖然垃圾可能從海面沖上岸,但也希望山友不要留下垃圾,才可以保留玉桂山的原始風貌。」來回約三小時的玉桂山,經常吸引山友挑戰,但不時被低估難度,甚至需出動救援,基於安全考慮,早前曾有區議員計劃在山路鋪設石屎徑,反對聲音不絕,「加設堅固的柱接駁繩索,比改做石屎地更好,我行山就是不想行石屎地。」


Alan作品

Alan在玉桂山山頂拍攝的《神光下旅航》,今年一月奪「南區文化遊蹤情味沙龍攝影比賽」冠軍。

香港仔工業學校對出盛開的鳳凰木,是南區居民的集體回憶,可惜已經被政府劈去了。



1980年第一條鴨脷洲大橋開通,成為進出鴨脷洲的主要橋樑,地鐵將在大橋旁邊經過。

香港仔水塘排洪,也是南區另一奇景。


鴨脷洲歷史

鴨脷洲曾經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小島,「脷」有舌頭的意思,因為島形狹長像鴨舌而得名,與對岸的香港仔有一避風塘之隔,從前居民靠舢舨出入。80年代鴨脷洲大橋通車,成為主要的交通樞紐,島上有利東邨、鴨脷洲邨(西邨)、海怡半島等大型住宅區,近避風塘的大街是島上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段,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法定古蹟洪聖古廟,近年沿海地區優化成公園,增添不少富漁民特色的休憩設施。



全港最短程的小輪航線,來回只需約三分鐘,鴨脷洲大橋通車前,居民只靠舢舨往返香港仔。

鴨脷洲大街的洪聖廟在1773年建成,每年也會舉辦洪聖誕盛會,是香港法定古蹟。



有好心街坊在大街後巷設瓦頂收容區內流浪貓,Alan說每朝七點也有好心人餵飼。

40年代英軍在玉桂山副峯修建鴨巴甸炮台,鎮守香港南面海岸,香港保衞戰期間遭破壞。

記者:王佩兒攝影:梁志永(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17/198676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