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在北京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對話就三個主要議題——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開放條件下的貿易與投資,以及金融穩定與改革進行討論。同時,中美雙方就市場關心的人民幣匯率、產能過剩以及雙邊投資協定(BIT)等熱點問題進行磋商。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昨日在中美對話吹風會上表示,中國決定給予美國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同時不久將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這一舉措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重要突破。
與此同時,易綱坦言,對於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已做好準備,人民幣匯率機制將繼續保持穩定且透明。
“2500億人民幣的RQFII額度是目前除香港地區外,中國政府給予其他經濟體的最大額度。”匯豐銀行新興市場外匯研究主管保羅·馬克爾(Paul Macke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對話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是,美國將建立一個政策框架來促進人民幣在美國的貿易和結算,這有利於中國被納入國際主要的股票及債券市場指數,同時有助於中國在外匯市場改革的軌道上更進一步。
美方願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易綱在昨日中美對話吹風會上對於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資本外流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都進行了回應。
在美國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方面,易綱透露,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人民幣業務將在北美開展。
“我們決定給予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將來在美國也會有人民幣清算行。”易綱強調,中國的市場是開放的,中國對待各國的金融機構是公平競爭,給予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他表示未來也會考慮合格的外國機構在中國的銀行間市場做結算代理人和債券承銷。
在此次中美對話召開前夕,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希茨(Nathan Sheets)曾在5月25日公開表示,自去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後,在美國建立離岸人民幣中心已經被提上日程。
“中國將在北美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這一舉措,為人民幣國際化釋放出強烈的積極信號。” 保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一舉措有助於建立全球人民幣資金池,使中美之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更加便捷。
雖然此次美聯儲與中國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額度尚未公布,但保羅分析稱,根據其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應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昨日在此輪對話的閉幕式暨記者會上表示,將指定中美各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
汪洋指出,兩國金融合作取得重要進展。雙方將加強在美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雙方歡迎金融交易平臺之間的持續合作,致力於加強兩國金融市場和產品的互聯互通。此外,兩國金融監管機構願意推進信息共享和跨境執法合作。雙方同意在反洗錢監督、反恐怖主義融資、反假幣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兩國同意開展綠色金融合作,加快籌建中美綠色建築能效基金。中美雙方將探討改進出口信貸國際工作組相關工作機制,推動制訂新的國際指導原則。
同時汪洋提及,中美兩國一致同意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兩國支持IMF研究擴大SDR使用的可能性。美國亦將充分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對國際市場的影響。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建立於2009年。因為所討論話題覆蓋了中美關系的三大支柱領域——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因此該對話和磋商已成為外界觀察中美關系未來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在此次論壇期間表示,美中經濟對話機制已取得積極成果,加強了兩國經濟紐帶,使兩國人民受益。
“中國仍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致力於結構調整轉型。美中作為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其經濟政策不僅決定兩國各自發展前景,也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雅各布·盧表示,在本輪經濟對話中,雙方將就一系列經濟、金融、財政政策及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開展深入交流,共同促進兩國及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強有力的增長。
美國加息?央行已做好準備
自5月份以來,沈寂一段時間的美聯儲加息預期重燃。對於這個話題,易綱表示中國央行和美聯儲之間的溝通良好,中國需要在貨幣政策上為應對美聯儲加息做準備,而且央行已做好準備。
北京時間7日淩晨,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在費城的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演講時強調,盡管5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令人擔憂,但市場不應該對任何一份月度報告過分看重。“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總體都較為積極。例如,最新申請失業金人數持續保持低位,該指標也是勞動力市場條件變化的先行指標。”
6月3日,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意外爆冷,5月美國非農就業僅增長3.8萬,大幅低於此前業內預期的16萬。這令市場此前不斷高漲的美聯儲“將於近期加息”的預期瞬間冷卻,但耶倫對於加息頗為鷹派的最新表態以及對美國經濟的樂觀預期,令市場再次猜測:美聯儲年內或將加息兩次。
在此輪中美對話期間,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也曾表示,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將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有所影響。
他同時強調,美國何時加息目前尚難判斷,但加息一直像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其影響實際已經被市場消化,不必過多擔心。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權和最終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是美聯儲自己決定的,但是歡迎美聯儲加強同中方、加強同國際金融市場的政策溝通。
值得註意的是,有市場人士擔憂,一旦美聯儲再次祭出加息舉措,將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出現資本外流,進而對全球市場造成外溢效應。
對於這一擔憂,易綱昨日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改善,意味著需求改善,將有利中國經濟。對於美國經濟強勁吸引資本回流的問題,中美雙方必須關註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中國央行有充足時間對此做好準備。
人民幣匯率機制穩定且透明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都是中美對話的焦點,雖然在此輪中美對話前夕,因美元指數強勢上漲以及人民幣中間價出現大幅下調,導致人民幣匯率波動再次有所增加,但隨著人民幣匯率改革不斷深入以及中國央行與市場溝通日趨常規化,此輪對話關於人民幣匯率話題明顯“降溫”。
易綱昨日表示,人民幣匯率機制基於市場供需,穩定且透明。最近匯率保持穩定,市場預期也越來越清晰。
就在不久前,有部分業內人士及外媒質疑中國央行是否有意引導中間價大幅下調,從而提前釋放美聯儲加息帶來的貶值壓力。
對於種種臆斷,5月27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公告,重申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並表示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在澄清聲明中指出,近日有個別外媒報道《中國央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立場松動》和《中國官方試圖確認美聯儲是否將在6月加息》,這些報道“捏造事實,誤導讀者,誤導市場輿論”。“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譴責,並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中國官方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會退後,同時在中國經濟加速升級、長期向好的趨勢之下,未來人民幣在市場中仍將堅挺。
此次中美對話期間,美方不再遵循以往“慣例”,拿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中國。
6月5日,雅各布•盧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時曾表示,中美在匯率問題上的討論取得了巨大進展,在匯率問題上,中國政府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中國允許人民幣自由波動是重要的,因為這決定著中美兩個國家是否在公平地競爭,雅各布•盧建議,中國不要將匯市幹預的門檻設得太低。
但他同時表示,中國央行在匯率問題上與公眾的溝通仍有待更加清晰。去年8月11日“新匯改”令人民幣在短期內快速向均衡匯率靠攏,對此雅各布•盧認為,去年8月所發生的一切能夠證明,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密切關註中國政策的走向。當前,中國的溝通工作做得更好了,全球市場也松了一口氣。
易綱對此回應稱,“(匯率機制)改進溝通的工作是無止境的,相信將來我們能夠改進溝通令其更加有效。”
朱光耀則在此次中美對話期間強調,中方希望G20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平臺發揮更重要作用,包括匯率政策。一方面要堅持G20確定的防止競爭性貨幣貶值,同時,要加強匯率市場政策的討論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