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PEC“單挑”美國頁巖油 油價60美元搏殺戰打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49

面對美國頁巖油產量劇增、國際市場供過於求的形勢,供應全球四成石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前日仍決定,保持現有生產目標,讓此前預計OPEC會以減產推升油價的市場人士大跌眼鏡。德意誌銀行、野村等金融機構預計,受OPEC不減產決定影響,國際油價將創下六年來最大暴跌記錄,直到跌至每桶60美元為止。

在OPEC本周會議召開前,國際油價已較今年6月的高位跌去約30%。拉美主要產油國委內瑞拉預計,全球石油市場每日過剩供應量為200萬桶。委內瑞拉也是呼籲減產的OPEC成員之一。本周OPEC會議確認了每日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上限,而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曾據彭博統計數據稱,OPEC的產量上限措施實施以來,34個月內只有四個月產油量沒有超出上限。上月日產量較目標水平高97.4萬桶。

本月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月報顯示,上月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890萬桶,創1986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以下彭博圖表可見,在美國產油量升至28年來巔峰時,OPEC仍保持供應量,抵制減產。

油價,OPEC,頁巖油,石油,布倫特原油

由於本周OPEC會後聲明並未提到,在下次會議以前要特別舉行任何會議,重新考慮產量上限,所以在明年6月OPEC成員商議以前,油價可能繼續走低,跌至每桶60美元。屆時OPEC可能以如此低價迫使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企業減少供應,或者退出市場。60美元油價成為OPEC搏殺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關鍵價位。

惠譽旗下機構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的分析師Marina Petroleka認為:

“油價到了每桶60美元,就會開始逼退全球很多產油大戶,美國頁巖油、墨西哥灣深海產油都會受影響。但它不會影響許多中東OPEC成員的供應。”

在OPEC上述決定推動下,昨日國際油價繼續刷新低點:布倫特原油價格盤中一度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收跌3.35%,收於每桶69.78美元;WTI油價重挫10.23%,收報2009年9月來最低。

德意誌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機構均預計,目前油價的底部約為每桶60美元,甚至更低。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Petroleum Policy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Bill Farren-Price認為,本周OPEC會議上,

“那些最受油價下跌打擊的產油國被說服了,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長期削減供應量。”

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會後也表示,接受OPEC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

當然,OPEC本周的決定也犧牲了該組織成員的利益。若油價跌至每桶60美元,如下圖所示,委內瑞拉、伊朗乃至沙特都將無法達到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布倫特原油,油價,石油,OPEC,沙特,頁巖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12

OPEC死磕頁巖油 中國油市掃貨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04

在上周四OPEC宣布維持產能不變之後,布倫特原油自今年6月以來已經下跌超過41%。在此期間中國不斷利用油價下跌囤積原油。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中國第三季度在原油市場上瘋狂掃貨。而Energy Aspects Ltd估計,中國在2015年的原油進口量可能會達到70萬桶/日。這超過了花旗集團對於2015年原油市場每天總需求預期的一半。

野村證券原油及天然氣駐香港主管Gordon Kwan向彭博社表示,“現在是利用低油價囤積原油儲備的黃金時刻。OPEC的決定對於中國來說將是一個大利好。”

今年過去9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大增8.3%,達到了46萬桶/日,為2010年以來最快增速水平。根據IEA的調查,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目前中國的原油戰略儲備為30天的進口規模,而中國政府希望在2020年將儲備擴大至100天的進口規模。按照過去幾個月的進口量,100天的進口規模大約在5.7億桶。

CLSA石油及天然氣亞洲主管Simon Powell向彭博表示,“中國正在利用低油價擴大原油戰略貯備。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還將維持這種做法。”

華爾街見聞10月曾報道,在原油價格大跌之際,大量巨型油輪正在源源不斷駛向中國港口,引發了市場對於中國抄底原油的猜測。

上周四OPEC會後宣布確認將石油產出維持在3000萬桶/日的目標不變,並表示已做好準備應對市場波動,將觀測油市供需。隨後油價出現大幅下跌,過去一周內美原油下跌超過10%。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OPEC的決定是順勢而為。即便油價維持在90美元/桶,沙特和OPEC在原油市場的利潤也會因為銷售量而下降。價格貴並不代表利潤就高,減產的後果將是美國頁巖油公司擴大在石油市場的占有率,並最終取代OPEC。OPEC的決定就是放棄眼前利益,為長遠的市場占有率戰爭打下基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78

沙特死磕頁巖油 或加大對亞洲折扣力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43

在上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不減產後,市場預期沙特很可能加大對出口到亞洲的原油的折扣力度。

沙特將在本周宣布明年1月賣給亞洲客戶的原油官方價格。上個月,沙特已經采取過行動,將出口到亞洲的輕油價格降到了六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彭博對交易員的調查,13位回訪者中有12位認為,沙特可能會提供更多的折扣。

彭博引述行業咨詢機構HIS的新加坡副總裁Victor Shum稱,毫無疑問沙特想要保住市場份額,他們可能會選擇降價來保持競爭力,尤其是油價依然承受較大壓力的環境下。

“沙特輕油下個月出售到亞洲的油價可能比阿曼和迪拜原油的平均價格低2美元。”日本煉油企業Cosmo Oil原油油輪部門的總經理Masahi Nakayama對彭博表示。

沙特的降價舉動也可能引來OPEC內部的價格戰,甚至引發部分地區的爭端。

“這不是沙特想要的,政治不穩定將影響原油的需求增速。出於這種擔憂,我這次預計降價的幅度不會太大。”東京一家能源對沖基金Elements Capital的CEO Takashi Hayashida對彭博提到。

上周四OPEC會後宣布確認將石油產出維持在3000萬桶/日的目標不變,並表示已做好準備應對市場波動,將觀測油市供需。隨後油價出現大幅下跌,過去一周內美原油下跌超過10%。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過,OPEC針對美國頁巖油的火藥味已經相當明顯。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在會後就表示,接受OPEC集體的決定,希望油價下跌有助於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產頁巖油退出市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97

美國頁巖油主產區油價已跌到50美元以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59

iPGSjHaxyy.0

石油市場分析師正在討論,油價是否會跌破50美元。在美國北達科他州,油價已經到了50美元。

11月28日,北達科他州的Bakken頁巖油地區原油出井價跌至每桶49.69美元。這較今年6月的峰值下跌了47%,比布倫特原油便宜了29%。

北達科他的廉價原油顯示出地理位置和物流障礙如何放大了油價下跌的趨勢。

頁巖油幫助推升美國原油產量至31年新高。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德州的頁巖油也在井噴。休斯頓石油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s LLC高管Andy Lipow表示,

你必須考慮到費用,卡車、管道、鐵路都會發生成本。如果你看的是出井價格,價格自然比WTI相對要低。

自6月19日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暴跌39%,這加劇了美國頁巖油井口價格的下跌。美國和加拿大產量井噴,而全球需求正在放緩,這推低了油價。

原油產量井噴的地方往往是油價打折的地方。12月2日,Bakken的原油價格下跌至每桶50.44美元,而科羅拉多州的油價跌至了每桶54.55美元。

能源咨詢公司Turner Mason & Co執行副總裁John Auers指出,原油價格的下跌都基於兩件事:地點和質量。

許多美國煉油商都位於東西兩岸,這讓它們可以選擇是購買美國中部生產的井口原油,還是選擇海外進口的原油。海外原油的價格包含了運輸的費用。

這意味著美國本土的生產商必須收更低的油價,來彌補運輸費用。對德州Eagle Ford來說,運輸很容易。運用管道,它可以低成本的將原油送至100英里外的Corpus Christi(德州港口城市)。

而對於北達科他、科羅拉多和懷俄明的生產商來說,這就沒有那麽容易了。生產商必須將原油送上火車,以每桶10-15美元的成本將它們送至千里之外的海岸城市。Auers指出,

對懷俄明州的生產商來說,如果布倫特原油價格為70美元,那它的價格就是50美元。這時,必須考慮繼續生產是否具有經濟效益。生產商或許會重新配置資本,項目可能放緩或者暫停。

運輸折扣不會永遠持續下去。2011年,在俄克拉荷馬州的Cushing,WTI原油的價格比布倫特低28美元。當地的公司建設了新的運油管道,讓原油可以低成本的送至德州港口。現在,Cushing WTI原油與布倫特原油的差額不到3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07

頁巖油危險了!油價跌破80%產區的成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65

美國頁巖油危險了。油價的持續下挫,已經跌破了80%頁巖油產區的成本價!

昨天,在IEA下調原油需求預期和美國PPI不佳的雙重打擊下,WTI油價重挫4.1%,跌破58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

20141213wtioil

自今年6月的峰值已經下跌了超過46%,而自歐佩克宣布不減產的半個多月以來,原油已累計下跌超過25%!

11月底,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布保持現有產量不變,成為壓死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國際油價自此進入下降的快車道。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堅持不減產是歐佩克“老大哥”沙特一手推動,其目的在於打擊美國的頁巖油競爭對手。

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次會議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抵制了較窮困OPEC成員此前減產的提議,暫時犧牲了部分OPEC成員的利益,任油價較長時間停留低位,以此壓縮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利,希望借市場之手趕走生產成本較高的這類企業。

現在看來,沙特的目的已經快要達到了。在宣布不減產之前,WTI油價在73美元以上,而最近半個多月的下滑已經讓油價再度跌破了美國7個頁巖油產區的盈虧平衡線。

在當前的油價下,美國的18個頁巖油產區中,只有4個產區的頁巖油公司還能勉強保持不虧損。

20141212_CL3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57

滅了美國頁巖油?沙特的石油戰略可能沒這麽簡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53

油價,石油,OPEC,沙特,伊朗,俄羅斯

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出乎一些市場人士意料並未決定減產,此後國際油價繼續大跌。華爾街見聞此後文章援引西方分析人士觀點稱,沙特任由油價下跌是希望借市場之手將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趕走。近來一些西方觀察人士對這種觀點提出質疑,認為沙特石油戰略的目標不只是美國頁巖油,從政治層面考慮,更有可能是借此打擊伊朗和俄羅斯。

換言之,利用油價下跌迫使美國頁巖油企業減少市場供應只是這一戰略的冰山一角。油價暴跌的大輸家是伊朗這一沙特在中東的宿敵,以及俄羅斯這一沙特不可能視為密友的能源大國。這才是沙特期望得到的結果。

昨日舉行的研討會期間,全球風險咨詢機構Control Risk負責全球風險分析的董事總經理Michael Moran說,沖擊頁巖油可能只是“排擠伊朗人和俄羅斯人的絕佳副產品。”按兵不動其實才是沙特人的明智之舉。油價越跌,沙特的舉動就越受關註,其全球超級石油大國的地位就越穩固。

華爾街見聞本月上旬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稱,沙特及其海灣地區的盟友正在用油價作為政治武器,不只是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實質上目標還是伊朗。沙特的價格戰也應考慮到遜尼派與什葉派的仇恨。

眾所周知,沙特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為主的國家,遜尼派被認為是主流正統派別。而在伊朗國內,伊斯蘭教另一大派系什葉派占多數。沙特政府坐擁7500多億美元的外儲,財力雄厚,即使油價暴跌,也有資本抵禦沖擊。而伊朗至今遭受西方制裁,其保本油價還要達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現在的國際油價對伊朗的傷害就格外大。

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CFR)的高級研究員Michael Levi則認為,雖然油價大跌挫傷了伊朗和俄羅斯,但只要合理安排預算,這兩國都不可能因此奄奄一息。許多依靠油價上漲平衡政府財政預算的國家有龐大的國際儲備,這種儲備能幫助他們一段時間內抵禦油價偏低的沖擊。伊朗就屬於這類國家。而那些儲備還顯得不足的國家,就會面臨本幣大跌,所以過去幾天俄羅斯發生的是貨幣危機,並非政府預算危機。

油價,石油,OPEC,沙特,伊朗,俄羅斯

石油,油價,中東,沙特,OPEC,伊朗
至於低油價對美國頁巖油的影響,華爾街見聞五天前展示的下圖可見,以本月初的國際油價水平衡量,美國的18個頁巖油產區中,只有4個產區的頁巖油公司還能勉強保持不虧損。Levi認為,雖然市場已經確定了美國產油商的保本價,但科技會進步,這些企業抵禦低油價的能力會在兩年、或是五年內得到提高。

油價,石油,OPEC,頁巖油

Levi覺得應該警惕沙特的動向,作為全球能源業的主要影響力量,沙特下一步會采取什麽行動現在還無從知曉。他警告:

“不要低估OPEC的戰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60

扛不住了?美國頁巖油巨頭明年開工油井減4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41

石油,油價,頁巖油,OPEC,美國

美國頁巖油主要生產商“大陸資源”(Continental Resources)日前宣布,已第二次削減明年的資本支出計劃,並打算將明年開采的油井數量減少將近40%。這顯示出,近來國際油價延續暴跌勢頭正在打擊美國的頁巖油生產。一個月前大陸資源還曾表示,計劃加大其主要油井的產量。

今年以來,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超過46%。昨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的石油部長表示,即使國際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也不會減產。當天國際油價因此再度大跌3%,目前布倫特原油約為每桶60美元。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高盛預計每桶85美元是頁巖油的“生死線”;摩根士丹利估計開采美國頁巖油的平均保本價是每桶76-77美元。但巴克萊認為,即便油價跌至每桶70美元,也僅可導致美國明年全年新增日產量減少約10萬桶。

同在昨日,大陸資源宣布,明年在油井等方面的各類開支為27億美元,較上次公布的46億美元明年計劃支出減少約40%,較最初52億美元的該司計劃支出減少約48%。大陸資源預計,明年運轉的油井平均數量將由目前的50左右減至31個,油井的相關成本將削減約15%-20%。

大陸資源的CEO Harod Hamm認為,修改後的預算“審慎地讓我司的資本支出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相匹配,目標是到明年年中讓現金流的風險為中性”。Hamm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削減資本支出是為了讓該司的支出很接近營運收入,這樣就不必增加借款。即使未來需要增加借款,也不代表該司的流動性有問題。該司流動性充裕,而且近期沒有到期的債務需要償還。

以下摩根士丹利圖表展示,據全球能源研究與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統計,一些重要的美國頁巖油產油區若要達到盈虧平衡,油價需要至少處於什麽水平。

石油,油價,頁巖油,OPEC,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706

原油暴跌真的是因為美國頁巖油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74

20141106103228966862591

本文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Morgan Housel,原文載於網站The Motley Fool

如今,國際油價已較去年6月的高點暴跌了逾50%。最流行的解釋是,美國頁巖油革命導致全球原油供大於求是油價暴跌的“罪魁禍首”。

果真如此嗎?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

我們都知道頁巖油繁榮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早在油價下跌之前就開始了。人們開始將油價暴跌歸結於頁巖油也才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而更早之前,各種各樣的文章都在解釋,為什麽頁巖繁榮不會壓低油價。

2013年的一篇文章《為什麽頁巖油繁榮後汽油價格依然很高》,還有人寫《為什麽美國原油增產並不意味著低油價》,這種文章絕不在少數。

去年6月之前,市場普遍的觀點認為,原油是在全球市場進行交易,而來自中國等經濟體的需求不斷增加,美國頁巖油繁榮並不會拉低油價。

當時,這種觀點很有解釋力,而且理由也很充分。

但如今,我們的觀點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而且和之前一樣理直氣壯。

為什麽我們如此輕易地就接受了頁巖油導致油價下降的觀點——就像我們早就知道一樣——而六個月前大家的想法還截然相反?

沒錯,事情會有變數,預測總是有難度的。半年之前,很少有人能料到全球原油需求會減少,以及OPEC會堅持不減產,這些因素都助推了油價下行。

但這里還關系到一個經典的行為金融學概念——事後聰明偏見(hindsight bias)。

所謂事後聰明偏見,是指雖然你之前持有不同的觀點,但事情發生之後你卻認為“我就知道是這樣”,“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就像我們認為頁巖繁榮壓低了油價一樣。

心理學家、經濟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中提到:

人類的認知存在一個普遍的局限,人們總是傾向於重構過去的知識狀態,並相信已經發生的事實。一旦你接受了現實中的一個新觀點,你隨即就會無法回憶起你從前的不同觀點。

如今,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導致油價下降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卻很難回憶起六個月前幾乎沒人這麽認為。

“事後聰明偏見”主導著我們的思維,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的運轉有跡可循,可以在邏輯上說得通。在現實中,我們被各種截然相反的消息所左右,在轉變觀點的時候變得更加“舒適”,這總好過於承認這個世界是複雜且不可預測的。

這是一個根深蒂固但極為強大的認知模式。

例如,早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前,心理學家Baruch Fischhoff讓他的學生對尼克松此次出訪的結果進行了預測,比如美國是否會認可中國的外交地位,毛澤東是否會接見尼克松等等。

在訪問結束之後,Fischhoff讓學生們回憶他們之前的預測。他發現如果事件發生了,認為自己預測正確的學生要比實際上更多。而如果事件沒有發生,認為自己預測正確的學生比實際上更少。

沒有人能夠知道油價未來可能怎麽走。不管最後發生了什麽,請不要再假裝“你就知道是這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97

墻倒眾人推:美國頁巖油企被債市拋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41

隨著油價腰斬,美國油企的日子過得非常辛苦,雪上加霜的是債市也把能源企業相關的債券掃地出門了。

上周末,因貸款人拒絕提供更多資金,石油公司WBH Energy申請破產保護,而今天據彭博社的報道,美國油企Resolute Energy與Highbridge資本管理公司達成一項條約,保證對來自於後者的1.42億美元貸款償付至少25%的利息。此外,Linn Energy為獲取黑石集團(Blackstone)5億美元的貸款,承諾付出部分油井85%的開采權益。

由下圖可以看到,Resolute Energy公司5年期債券價格不到半年來遭到腰斬,收益率大概在27%至32%之間:

20150108_res

“兩位數的收益率對投資者來說成為起步價,這是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景象,這些成本需要企業來承擔,”花旗集團杠桿借貸部門董事總經理Paul Sharkey對彭博表示。

過去幾年,由於美國能源業繁榮,美國油氣公司不斷加大債務量,即使油氣生產商的支出超過收入,他們也能獲得資金去鉆井。正是由於大量借來的資金,才使得油企能填補資金缺口,在德州、北達科他州、科羅拉多州進行頁巖油氣開采。

標普資本IQ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企業,總債務為1280億美元,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時,這些油氣企業的債務已經暴增至1990億美元,增幅高達55%。

研究機構CreditSights此前預估美國將有25家能源公司會宣告無力償債。而德意誌銀行去年12月發表報告指出,如果油價跌至55美元/桶,「B」或「CCC」債信等級能源公司可能有三分之一將無力償債。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近(2)月原油期貨在本月6日創下2009年4月以來收盤新低,至47.93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47

頁巖油懸了!美國產油州半數產區成本不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76

面對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沖擊,美國頁巖油生產頻現警報信號。此前大量舉債采油的美國頁巖油公司開始破產。美國主要產油州北達科他州近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該州一半的頁巖油產區保本價均低於當前美國基準原油市價。這意味著半數產區目前產油屬於虧本經營。

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巴肯頁巖(Bakken)、德克薩斯州的鷹灘(Eagle Ford)和巴奈特(Barnett)是國內生產頁巖油的主要地區。北達科他州礦產資源部本周發布的演示報告(點擊查看報告)顯示,從去年12月12日到本月7日,該州不到一個月已有17座石油鉆塔停產,數量約占一個月前開工鉆塔總數的9%。

本周國際油價創五年新低,美國基準油價WTI原油價格也跌破每桶48美元。如下圖所示,若以每桶48美元市價衡量,北達科他州12個頁巖油產區之中,紅色標示的6個產區的保本價均高於這一市價。高於此價格則產油無法實現盈虧平衡。

石油,油價,頁巖油,WTI,美國

在美國官方數據示警以前,華爾街機構已發出警告。華爾街見聞上月展示的以下摩根士丹利圖表估算數據顯示,在油價降至每桶57美元左右時,美國的18個頁巖油產區中,只有4個產區的頁巖油公司還能勉強保持不虧損,相當於80%的產區無法保本。
石油,油價,頁巖油,WTI,美國

油服公司Baker Hughes本周五公布,本周美國運轉的石油鉆井平臺數大降61個,為1991年來單周最大降幅,也是連續第五周下降,表明美國石油生產商有減產意願。

但減產和中止開采項目無法改變美國能源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現實。

本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私營石油公司WBH Energy日前申請破產保護,理由是貸款人拒絕提供更多資金。該司面臨1000-5000萬美元債務。能源業分析師預計,美國能源公司違約潮可能到來,因為能源企業沒有對油價下行做足夠準備,太多公司資產負債表過於糟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