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智在四方:生活科技激發創意

1 : GS(14)@2010-12-25 12:06: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02259
一年一度由香港資訊科技商會主辦的「最佳生活時尚科技大獎」接受報名,何謂「生活時尚科技」?我用一些以往得獎作品作為例子。 08年的得獎作品,是在玩具反斗城內見到,小朋友圍着從投影機投射出來的影像,玩撲蝶或在地上踢球,這是名為 PlayMotion的互動投影機。除了遊樂,也能應用於復康設備上,讓傷患者透過遊戲做物理治療。去年我們加入了一些潮流元素,推出「社交.消閒」組別,表揚辦得好的本地社交網和群組,最後幾個香港炙手可熱的社交網站包括香港高登、「開飯喇!」及親子王國等,不負眾望拿下大獎。
音樂搜索 哼歌找歌

有個名為 mPH的音樂搜索系統,只要你對着它播一段歌曲或哼一首歌,系統就能為你從幾萬首歌曲中,搜尋出想要的歌,唱卡拉 OK時用,一絕!聽聞真的有卡拉 OK希望推出類似服務。
今年 iPAD及 Galaxy TAB大行其道,加上香港教育局全力推行電子教學,故特別加入「學習.生活」組別。其實坊間已有些不錯的電子教學系統及器材,但今年電子書普及,催化整個市場,除了教學市場,連各大傳媒、商場及政府機構也不約而同推出電子書,好在市場分一杯羮。
每年辦比賽最戰戰兢兢的,是截止報名前有幾多單位會參加?常說香港是文化及科研沙漠,政府又不太鼓勵科技發展。不過,去年報名數字令人鼓舞,證明香港人除了不求人,亦卧虎藏龍!去年擔任主席評判的盧永仁博士及王維基先生,都說雖然評審過程辛苦,卻大開眼界,故一口答應今年再次擔任評審員。其實筆者去年也因這比實,在一個多月用了七整天作評審,實是非常疲憊,但能看見香港有這麼多具創意的生活時尚科技產品,辛苦一點又如何?適逢聖誕佳節及新年臨近,在此祝願世界和平,天災人禍不復再, 2011年再見!
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09

智在四方:電子消費品走得太快?

1 : GS(14)@2011-01-22 16:42:08

2011年01月22日


上回說過筆者去「美國電子消費品展」( CES2011)後發現,在回香港前,大部份產品都被大肆報道過,倒不如談談整體感覺。
在場館內碰到相熟的參展商,問他們去年推出一大堆 3D立體電視,去年銷售效果如何?聽到的答案大多是:供立體電視播放的電影及軟件不夠、舊的平板電視都在大幅降價、以往售出的平板電視還未到更換年期等等。其實在 CES2011前,已有報道說平板電視去年全球也只有單位數字百分比的增長,銷售情況可見一斑;所以今年再推平板電視時,參展商也較花心思於內容,不論是電視、電影或遊戲機等,也有很多試玩試看的擺設,希望打動你的心。至於裸視 3DTV,也許技術還未成熟,未有太多產品展出,就讓任天堂的 N3DS在 2月推出時先打一仗吧!
如上期所說, CES內一大堆平板電腦,大的小的,任何作業系統都幾乎有,但很多只是硬件,有甚麼軟件配套?又要摸索一番。
也有好幾個參展商展出 4G智能電話,有傳媒叫它做超能電話( Superphone),至於是褒是貶,看官自己定奪,但因為大部份智能電話已有類同的功能,再稱為智能電話也沒兩樣,反正有超過 1GHz CPU,幾十 GB記憶體,還有 4G的超速上下載速度;上期也說過如沒有殺人軟件( Killer Application),一般人根本不能用盡其功能,叫作超能電話也不為過,也可以造出鶴立雞群的效果。不過, 4G網絡在同一地區能容納更多人高速上網,雖然現時未必有軟件需要 4G速度,但起碼日後你看 YouTube HD不會「窒窒吓」。
做電子消費品要看準市場

為甚麼說電子消費品走得太快?因為如果消費者對新的電子產品沒有即時需求,甚至要等幾年才有市場(也不會有人敢保證),沒太多資金的小公司早就關門大吉,就算大企業也會停止投放資源,所以做電子消費品,市場要看得準,所謂 Time to market很重要,也是中國人常掛嘴邊的:「天時、地利、人和。」
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70

智在四方:智能手機 3.0

1 : GS(14)@2011-02-19 19:11:26

2011年02月19日

讀者可能會發覺這星期的電訊及手機新聞特別多,其實是因為每年電訊業及手機界的盛事,一年一度 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又在巴塞隆拿舉行。今年筆者有幸被邀出席,也見很多業內人士及傳媒朋友到來。
MWC 在業內一直被推崇備至,因為很多大型手機廠商及電訊商都會參與展覽,不過入場門券由 800至逾 1000歐元不等,出席的盲流極少。
MWC的前幾天, Nokia宣佈全面採用微軟 Windows Phone 7,掀動了第三代智能手機大戰。
千禧年代, Palm一直佔有市場領導地位,但科網年代太多離離合合,居然將自己的作業系統分拆賣走,令到當時年輕力壯的 Windows Mobile成為一哥,及後 HTC用自家品牌脫離代工身份,刷亮智能手機的地位!當然 Nokia這市場一哥也推出了 Symbian作業系統,進佔智能手機一哥的地位。蘋果亦推出了第一代 iPhone,雖然操作介面漂亮,但由於只是 2.5G手機,加上只在美國發售,大家不以為然。
Nokia用 WP7精神可嘉

及後 iPhone 3G及其後的產品狂風掃落葉地吸納高端用戶,同期又殺出了谷歌的 Android。
直至 2010年底,谷歌除了在高檔市場跟 iPhone血拼,也在中低檔市場與微軟、 Nokia等老大哥搶灘,當然有三星、索愛及摩托羅拉等一眾品牌力谷下,成功在望。當 iPhone獨大的時候,看來只有 Android能跟 iOS爭一日之長短,加上作業系統免費及有大量 Google獨有軟件支持下,不難想像為何那麼多廠家會轉投 Android懷抱。
話說回來, Nokia採用 Windows Phone 7是對是錯?這刻評論言之尚早,但 Nokia破釜沉舟的精神值得嘉許,至少不再緬懷過去,希望不久將來我們會有更好的手機和作業系統。
還有 HTC將推出兩款跟 facebook合作的手機,想不到連 Mark Zuckerberg也這麼快要來智能手機市場分一杯羮。
筆者反而有點擔心蘋果, iOS幾代的介面也差不多,加上只有自家生產的硬件,除了希望 Steve Jobs身體健康之外,也希望蘋果看到智能手機歷史,可引以為鑑,不要做儍事,將自己公司搞垮。蘋果的作風一向我行我素,能聽到用家的呼喚嗎?
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35

智在四方:不相信這是遊戲?

1 : GS(14)@2011-03-05 20:36:21

2011年03月05日

電影《社交網絡》( The Social Network)去年底上畫,遺憾一直未能抽空一看。直到最近外出工幹,才有機會在飛機上看過。雖然《社交網絡》最終未有於奧斯卡電影頒獎典禮摘下大獎(但也拿到最佳改編劇本等三個獎),但主角,即 facebook( fb)創辦人朱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的發迹史也是我們資訊科技及市場學中人的話題。
導演大衞芬查( David Fincher)嘗試將一部無人死、無飛機大炮、無打鬥場面的故事拍得如此扣人心弦,功力可見一斑。但各位看過電影後,對 fb有否另一種想法?有說導演不擅長拍科技片,但如果朱克伯格真的如戲中人一樣,那導演的資料搜集及分析應記一功!
朱克伯格與哈佛同學對簿公堂一幕,主角只用了百分之一的精神去應付律師及同學,其他時間全神貫注在他的社交網絡的「遊戲」程式設計上。對,是遊戲。程式對很多程式編寫員來說是遊戲; fb對朱克伯格來說也是遊戲,大家於 fb分享相片、視頻、網頁,在他眼內通通是這遊戲的一部份。
每天上 fb幾次 比上班勤力
筆者也經常使用其他的社交網絡(例如微博、 twitter、 Whatsapp、 MSN等),但仍每天上 fb最少幾趟,連周末也不例外,拿着智能手機拍照呀、上社交網留言呀,比上班還要勤力。我時常認為,會在社交網絡上留言及分享的人,或多或少也有點自大狂(包括筆者),最少也不害羞地分享一些自己 like的一些事、一些情。也有些我們俗稱 ROM的用家(只看不留言),但卻離不開兩個字:「八卦」。你不「八卦」,就無興趣知道人家在看甚麼、想甚麼,對嗎?
朱克柏格雖然情場失意,但卻化悲憤為力量,將這種人類的表演慾及觀眾八卦的心態,好一種 push and pull的關係,編寫入 fb的程式中,當中看似有很多的規條, fb用家要嚴格遵守的,其實就是 fb的「遊戲規則」!
有讀者會問,以往也有網上論壇( Forum)這類社交網絡,跟現在的 fb、 twitter、微博等有甚麼兩樣?我記得以往上論壇,間中也會掀起罵戰,所以後期就用匿名或化名上論壇。 fb原意是你要用自己的相片,一人只有一個賬戶,跟你真正的朋交打交道。「 Tag相」又是另一個好玩的遊戲,好比 photo hunt一樣,後來還怕你忘記上次是何時與朋友在網上交談或在同一相中出現,一按又能搜尋到。
還不相信 fb本來就是一個遊戲?你是上了癮嗎?
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26

四方畜牧:牧場建設行業隱形冠軍

1 : GS(14)@2011-03-12 20:21:40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311/190229_2.html

在國內乳業高速發展的10年,胡朝陽在牧場建設行業做成了隱形冠軍;三聚氰胺之後乳業巨頭開始加大牧場建設,胡朝陽又開始做牧場的環保設備。

  在國內乳業高速發展的 10年,胡朝陽在牧場建設行業做成了隱形冠軍;三聚氰胺之後乳業巨頭開始加大牧場建設,胡朝陽又開始做牧場的環保設備

  一個新西蘭牧場主把幾頭心愛的奶牛賣到中國,幾個月後,他不遠萬裏來到黑龍江雙城的一座牛場探望它們。結果讓他大驚失色,曾經幹幹淨淨、在大草原上悠閑覓食的寶貝,如今已是滿身臭糞,臥在狹小的牛欄裏動彈不得,他當即含淚給廠長跪下,要以5倍價格買回奶牛。

  這是件真事,就發生在並不遠的 2004年。而這幾年來,中國奶牛的生活環境也沒有本質的改變。記者曾經參觀過幾個養牛場,即便好點的牛場,依然在幾公裏外就聞得到青刍(草料)和牛糞混合的怪味,裏面充斥著二氧化碳和氨氣。許多惡劣的牧場,惡臭的空氣招來大量蚊蠅,傳播疫病。牛欄裏隨處可見牛糞,已經浸沒了牛蹄卻還未被清理,而毫無辦法的奶牛們就踩著糞便,走上臥床,以致在趴下休息時,被糞便汙染了乳房,從而容易患上肢蹄疫和乳房炎。還有那些壯觀的廢水、牛尿,未經處理便沖到牧場外的田間地頭,因爲其COD、BOD超標而導致土地日益板結。

  “這就是中國奶牛業的現狀。很多牛場就是破壞環境的元凶,是垃圾工程。”按四方祥隆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朝陽所說,環保達標的牧場寥寥無幾。曾經做了6年多養牛場工程建造的胡朝陽見證了中國奶業的發展是如何從落後保守的節奏突然間爆炸式增長,他的四方祥隆受益於中國奶牛養殖業的發展,而其中的隱患又讓他這個奶源環節的淘金者擔憂不已。“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前提必須是所在行業能良性發展。你看著吧,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很多奶牛場遲早都要整改。而我們必須變在前面。”

  四方祥隆2010年營業收入約5億元,它成長的速度與中國的乳品行業相比並不算快,年均增長率不到30%。它的樣本意義在於,作爲一個典型的奶源環節參與者,它的成長脈絡,反應了整個中國奶源建設的演進過程。

  在業內人士眼中,胡朝陽在乳業領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投資商”。他當過兵,轉業後給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領導開車,因能寫不錯的領導講話稿而頗受賞識,被領導封了個小官。後因領導調任,自己不再受重用而決定辭官下海賣消防器材,卻歪打正著發了財。2001年,他從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德發那裏聽聞了牛場建設這個項目,隨即出國考察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丹麥,當胡朝陽看到一個個優質、高效、環保的牧場時,他震驚了。

  “一看才知道,我們可做的太多了。”那種激動,就像當年王佳芬初次在法國看到達能的全貌。“歐洲的牧場就是一個漂亮的花園,北京的動物園、公園都比不上。新西蘭、澳大利亞的更好,是最天然的大草原放牧形式,相比之下,人家的牛生活在天堂裏,中國的奶牛簡直生活在地獄裏。”而設備的先進性、環保性,也和中國有著天壤之別。“他們2001年的奶牛養殖水平,中國到現在也還需要至少10年才能趕上。”

  胡朝陽回國後立刻開始籌備。他的起點很低,僅憑著手中一些國外牛場設備的照片,胡朝陽在原來消防器材的加工廠裏,開始“研發”起臥床、飲水器等養牛設備。但在當時落後的環境裏,幾乎找不到更好的供應商。於是,胡朝陽攬到了第一個業務,給2001年成立的北京達爾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加工牛場設備。

  不過,由於照片只能看出比例看不出尺寸,胡朝陽研發出的設備需要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修改。在達爾曼身後成長了近3年後,2004年,胡朝陽正式注冊了公司,他當時定位公司爲 “牛場工程商”,還打了個有趣的概念“做牛地産”。意思是要做成牛場建設公司裏的“萬科”。

  那一年,由於達爾曼的董事長劉國民決定不做國家倡導的養殖小區業務,很多項目被四方祥隆拿走。當年四方祥隆的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多萬,而2005 年便躍升至1個億。到2008年,四方做到3個多億。在收入結構中,60%是工程建設,30%是牛場設備,10%是設計收入。

 在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四方祥隆的原始積累有很複雜的因素。“那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年代,中國整體牧場建設水平都不高。胡朝陽是半路出家,學習能力很強,但在技術和對牧場建設的理解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在方法上,四方祥隆讓一些剛大學畢業的人做項目,明顯經驗不足。”

  而這些不足,在2009年之後便逐漸牽制了四方祥隆的發展。胡朝陽也承認,以往爲了節約成本,四方祥隆招了很多大學畢業生甚至學曆較低的人員,出了不少問題。更重要的是,隨著類似的企業越來越多,大家水平差不多,在牛場建設和設計上,四方祥隆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我走過的最大彎路,就是一開始把戰略定錯了。”胡朝陽這樣說,“做牧場的時候利潤挺高,但後續維修改造的成本非常高,能一點點讓我把賺的錢都吐出來。”

  認識到弱項後,胡朝陽決定轉型。2009年,他開始將公司主業逐漸由工程建造轉爲銷售環保設備。爲此,他和荷蘭JOZ公司、美國US公司合作,在河北定州建設了亞洲最大的畜牧機械裝備生産制造、研發基地,並將與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其實,從 2005年開始,胡朝陽就意識到環保設備對於養牛場的重要性。他做起了荷蘭JOZ智能化清糞係統和美國US糞汙處理設備的總代理。

  “例如有名的全自動糞汙固液篩分係統,先用刮糞板清理牛糞,再用管道把牛糞推到一個區域,再用泵沖到一個池子裏,用我們的固液篩糞係統,把固體液體分離開,降低裏面的臭氣和氨氣。糞便出來後是發紅的,不臭,可以直接鋪在臥床上。”胡朝陽用手在桌上畫著大概的流程圖,每次接到環保設備的招標項目,他都要突出這個係統。

  加上27%的增值稅和13%的進口關稅,一套供500頭牛使用的進口設備價格高達16萬,而建造一個萬頭牧場要花費一兩千萬元,這對利潤微薄的養牛行業,已經算是“天價”。因此,雖然胡朝陽每年在培訓、宣講、營銷上花的精力很大,但銷售進口設備最多做到四五千萬。“我認爲起碼應該每年5個億。”胡朝陽說。

  就在胡朝陽苦苦突圍之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來了。對於奶源建設的關聯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奶牛的規模化養殖加速了10年。”胡朝陽說,“原來98%的奶牛是傳統手工擠奶,三聚氰胺之後,98%的奶牛是用機械擠。這是一次重要革命。第二次革命是2009年的飼喂技術革命,傳統飼料變爲TMR混合飼料。而即將到來的第三個革命,就是環保。”

  胡朝陽滿心期待地開始快速變革,第一步就是加快進口設備國産化,從而降低價格。2009年3月,胡朝陽飛赴美國,向美國US公司提出合作國産化項目,5月,又飛赴荷蘭,和JOZ面談。不過,這兩家公司比胡朝陽想象的謹慎得多,他們研究了近5個月。

  “我不著急,我邊和他們談,一邊就在定州開建工廠,如果他們不同意,我要不自己幹,要不找再別的外國公司合作。那時候想來中國淘金的外國公司太多了。”雙管齊下的四方畜牧,最終等到了兩家公司的拍板。以 US和JOZ技術入股,各占20%股份,四方畜牧占60%股份的方式開始了合作。成立定州四方誠信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建立亞洲最大的環保設備生産、研發基地。

  “除了賣産品,我還要在全國建立環保設備的‘4S店’,給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現在我們已經儲備了一批服務人員,即將在各地建店。”看來,精明的胡朝陽除了銷售環保設備的利潤,還看重了持續的維修保養收益。

  而這些“4S店”還將支撐著胡朝陽更大的野心。 “我們已經開始代理更多的國際公司的環保設備,先做一段時間進口産品的銷售,然後轉向國産化,並逐漸掌握他們的技術。”一位四方祥隆的內部人士說。而胡朝陽也不避諱地說,“我的思路就是要借力。”

  不過,對於胡朝陽的環保藍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還不夠深刻和全面,“糞汙處理有很多方式,他應該拿出更多的解決方案。”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中國奶業的牧場建設幾乎進入了“大躍進”時代。“簡直是爆發式增長,行業總項目多了幾百倍。”胡朝陽感歎,“但有些是面子工程,是做給政府看的,根本不環保。”面對這種項目,胡朝陽自稱“堅決不做,做了會影響聲譽。”然而,這些項目依然在不斷上馬。業內人士不無擔憂地表示,“大躍進的背後,環保問題日趨嚴重,疫病傳播等風險正在加大。”

  而這,或許將成爲胡朝陽和他的環保設備一次更大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79

智在四方:從開心到憤怒

1 : GS(14)@2011-04-30 12:35: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30&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5212298&cat_id=14558924&coln_id=14558923

曾經有一段時間,和友人在 facebook( fb)上玩着「開心農場」,「肥料」不足竟然會用信用卡購買,也時常網上耕作至通宵達旦,真是瘋狂。
取而代之的,是「憤怒鳥」 Angry Birds。「憤怒鳥」甚麼版本都有,同樣也是大公司爭寵對象, Nokia、 SonyEricsson、 fb、 Twitter,連電影公司二十世紀霍士公司也要為奇鸚嘉年華來個 crossover,風頭一時無倆。「憤怒鳥」的玩家也是從 3歲至 60歲,是真正的老少咸宜。

蘋果、 Google得益最大
其實從「開心」到「憤怒」,還不到兩年光景,網上世界的趨勢卻是完全改變。
還記得以前時常有報道指上班一族用盡所有方法要上開心農場網站種菜,老闆大訴苦水說員工工作效率因而下降,弄得連資訊保安專家也要被請出來解說一番,在辦公室內「耕作」的潛在危險及預防方法。
當年開發開心農場的公司也藉着 fb的崛起而賺了第一桶金。但筆者覺得他們未能延續這股「開心農場」熱潮,再開發一些受歡迎的元素,例如不能在手機上收割及耕作,所以也漸漸被玩家淡忘。
兩年前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全港第一次流動市務( Mobile Marketing)講座,名為 mCMO Conference( m,流動也; CMO即首席市務官),當時有講者還在說流動廣告不外乎是短訊及網上橫額廣告,發展空間及營業額不會很大,而手機程式還是像在電腦上一樣的單向,沒有甚麼方向可言。
轉眼間,今天的手機程式,如憤怒鳥的開發者早已掘了十桶金,而依然未有慢下來迹象。很多手機程式開發者這兩年的生意也是應接不暇。
近期更有很多很有用的免費程式,當然少不免要看一點廣告,幫補一下。當然最大得益者還是在幕後收取交易費用的蘋果及 Google,多賣多賺,不亦樂乎。
方保僑
2 : idsdown(1658)@2011-05-02 15:58:09

「肥料」不足竟然會用信用卡購買
==================================================
以fb的保安, 仲用信用卡
諗諗下sony呢幾個星期玩D乜. 跟住諗下 what's next.....     ..        ...        ..                  targ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71

智在四方:平板電腦大作戰 2011年05月14日

1 : GS(14)@2011-05-15 00:16: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4&sec_id=15307&art_id=15252477
平板電腦其實並不是一個近兩年才有的新名詞,早在 2001年,惠普已推出以微軟視窗為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但當時的平板電腦,除有觸碰式及可旋轉的顯示屏外,跟一般手提電腦沒兩樣,仍帶有鍵盤、光碟機,加上有一點笨重,所以並未大賣。2010年,蘋果電腦將其在智能手機的成功秘方,「放大了兩倍」後放在新一代的平板電腦上。筆者在訂購新一代的平板電腦時,抱着測試第一代平板電腦的心態,也一併訂了藍牙鍵盤,結果現在藍牙鍵盤變成了桌上一件漂亮的裝飾品,一次也未用過;也有很多未用過平板電腦的朋友,質疑我怎可能用顯示屏上的虛擬鍵盤來打字,當然用過的就不用多作解釋。蘋果有一個強項,就是產品的市場定位;新一代的平板電腦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不用買其他的智能手機或配件,也能獨自運作,定位也就是在手提電腦下,及一般網絡型筆紀本電腦( Netbook)之上,但其實當這一代的平板電腦推出市場後,再加上其他對手例如 Google、 Blackberry及惠普積極加入後,整個手提電腦的市場頓然慢了下來,甚至有人說 Netbook全盛時期即將終結。
Chromebook登場 風起雲湧
近年雲端電腦的盛行,令我們不用再將電郵、檔案放在電腦內,加上流動數據的普及,促使用家對一部本來連鍵盤及光碟機也沒有的平板電腦,趨之若鶩。其實平板電腦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例如在編寫電郵時還有很多限制,沒有網絡時很多功能也即時失效。不過,好戲在後頭, Google這兩天正式推出的 Chromebook,也是衝着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以及 Netbook而來,全雲端的軟件應用(但 Google也在那邊廂說要將某些雲端軟件如 Gmail, Google Doc作離線使用,說明了要全面針對對手),加上中檔的價錢,會否也影響平板電腦的銷售,還看 6月 Chromebook首次發售時自有分曉!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3

智在四方:社交媒體的藝術 2011年06月25日

1 : GS(14)@2011-06-25 12:14: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625&sec_id=15307&art_id=153737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016

智在四方:七一遊行數據顯商機

1 : GS(14)@2011-07-09 10:48:03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09&sec_id=15307&art_id=15415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85

智在四方:六網合一大勢所趨

1 : GS(14)@2011-07-23 21:16: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3&sec_id=15307&art_id=15456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