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幣貶值潮 港股樓受捧

1 : GS(14)@2016-10-30 17:44:10

2016-10-22  IM[table=100%][td=3,1][table=100%]
[td=3,1]

人民幣自10月1日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後急速貶值,人民幣中間價周五(21日)報6.7558兌1美元(兌港元約0.8707元),再創逾6年低位,離岸人民幣(CNH)更跌穿6.77水平,是1月初以來最低位,內地官方媒體稱6.8關口將成為新的鐵底。

在預期人民幣持續貶值下,內地資金蜂擁離巢,當中不少已赴港買樓及買股票;深港通即將開通,內資逃港的勢頭將加速。當下,面對人民幣一再貶值,以至內地資本增加境外資產配置,港人應如何自處?外滙上,專家們認為,美元仍處於強勢,現階段不宜沾手人民幣。

股市方面,南下資金現正從多方位湧入港股,專家估計「北水」的主力部隊會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壓境,長綫看好港股。

樓市方面,港人則不用太擔心,因內地人相中的是豪宅,沾不上上車盤,不怕價格被搶高。

【人幣篇】年內人幣徘徊6.75

截至9月底,中國的外滙儲備規模降至3.16萬億美元,環比減少188億美元,連續3個月下降,已跌至逾5年來新低。此外,人民銀行公布9月外滙佔款,環比下降3,375億元人民幣至22.91萬億元人民幣,連續第11個月下滑,並創2016年1月來最大降幅。外滙佔款下降是資產外移加劇,一旦美國加息,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將承受更大壓力,如果強撑滙率,必然對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如果任由貶值,人民幣難逃狙擊,資金加快外流,同樣是凶險局面。

金融穩定為經濟健康的基石,預計中央將視之為重中之重,致力避免重蹈去年8月及今年2月人民幣加速貶值,令巿場因擔心資本外流而爭相走避的覆轍。單看離岸人民幣滙價10月初連跌7日,可見資金爭相外逃情況每況愈下,逼得內地監管當局自去年8.11滙改以來,連番出招堵塞走資。

全面堵截無序走資

實施的政策包括:一、國家外滙管理局聯同公安部、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五部委,全力打擊地下錢莊,單計廣東及浙江省被冚的地下錢莊,所涉金額已超過萬億元人民幣。二、禁止以「螞蟻搬家」形式使用「多人額度換滙」。三、銀行須向監管部門每周上報首10位資金外流客戶名單,誓要全方位堵截走資潮。

四、今年上半年內地客戶新造保單保費為301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因應內地客來港碌卡買美元、港元保險,藉此繞過外滙局每年最多只可兌換5萬美元的上限,最新要求設每次交易上限5,000美元,但是卻暫未有規定碌卡的次數。五、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去年4月至今未有發放新額度,已有的QDII額度部分也遭凍結。六、外管局對5,000萬美元以上的海外投資設有較嚴格的管理,官方需要確認交易的合法性等。

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資金外流情況仍然禁之不絕,這些資金來港的途徑,不少游走於灰色地帶,若資金潛走日益猖獗,不排除中央會加強管控,以遏資金無序出逃。

一般會使用的方法包括:趁子女海外留學時,在當地大手筆買房;出國旅遊時,以一次過支付各式壽險產品費用,如購買「萬用壽險」。此外,也會透過地下錢莊、兌換店進行。地下錢莊主要通過境外註冊公司,在境內銀行開設帳戶,利用離岸帳戶實施跨境轉移外滙,或在境內、外設立空殼公司,虛構貿易交易,直接將人民幣或外幣現金轉到境外。

其實,買保險方式是近年常見的另一走資方式,目前內地人可以通過碌銀聯卡將資金出境,這算作個人的境外消費,不佔用外滙額度。境外保單可用作借貸,操作方式有二:一、客戶在保險公司購買保單以後,直接從保險公司貸款;二、在保險公司購買保單,再把保單抵押到銀行(一般是私人銀行),由銀行來提供保單貸款,保單抵押於銀行。

人行不願大幅貶值

至於大額來港炒股及炒樓,內地人會使用「內保外貸」的方式,消息人士指:「所謂內保外貸即是內地擔保,外面貸款的方式。有錢的內地人會存錢在中、港兩地都有分支機構的中資銀行,假設陳先生有1億元人民幣存放於內地銀行,他就可以在銀行的香港分支借9,999萬元。其實錢沒有真正調走,他只需支付利息及手續費,這方法很安全,只要內地有信貸額度或存款,或有物業與銀行合作興建,就可致電給銀行香港分支,用總公司擔保在港借錢,息口低且100%安全,目前一般大客都會採用這方法來港買物業及投資。」

對於市場正憂慮人民幣會再一次出現波動,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我認為出現的機會不大,今年1月後人民幣離岸市場貶值壓力大,對此人行在滙市上已作出干預,可見人行不希望市場存在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心態,因此我估計今年不會再出現年初時的情況。」

人幣定期對冲下跌

他續指:「人民幣走勢主要受兩大因素主導:分別是美元會否持續強勢,及中國的經濟走勢。最近市場又重炒美國將加息的預期,這預期於去年第四季開始出現,令美元被炒上,現在市場普遍預期12月加息的機會較大,估計年底前美元因素對人民幣構成或多或少的貶值壓力。」此外,內地經濟數據表現不過不失,惟跟滙率相關的數據不算理想,如外滙儲備、外滙存款錄得流失,出口下跌的幅度也比市場預期為大,數據令人憂慮人民幣滙價是否存在更大的貶值壓力。

「短期來看,人民幣走勢的確不樂觀,惟長期而言,貶值的幅度及速度不會太高。最主要原因,是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因素會陸續浮現,人民幣將會有來自各國央行的需求。此外,究竟美元能否持續強勢?相信12月美國加息後,美息的上調幅度及步伐也不會快,明年頂多只加息一次,美元強勢未必可以維持。

估計今年美元兌人民幣滙價會徘徊於6.7水平,目前已跌至6.75水平。過去一、二年人民幣全年貶值幅度約3%至4%,之後會維持這貶值幅度。」

外滙投資方面,港人應如何自處?顏劍文建議,如目前未持有人民幣的人士,現階段人民幣並不是好的投資工具。他說:「香港身處美元區,若美元如我所料於年底前持續強勢,目前不適合投資任何外幣。假如你手上持有人民幣,又不想有大變動,可作人民幣定期,賺取息率,對冲人民幣下跌的壓力。」

他續說:「目前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約3至4厘,若以人民幣一年平均貶值幅度約3至4%計算,存款利率可抵銷上述貶值幅度,惟不要期望會有豐厚回報。另外也要注意人民幣3個月以下定期存款利率偏低,可能只得2厘多,建議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可存作6個月至一年的定期。」

【股市篇】人幣有序貶 資金掃港股

內地投資者千方百計要將資金,搬到香港掃資產,無非因為內地的「避貶」情緒高漲,生怕人民幣滙價長期貶值,愈遲「走出去」,手上現金的購買力愈縮水。

去年「811」滙改,當日人民銀行將人民幣中間價急貶2%,並改革人民幣滙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自此扭轉了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盡管官方三番四次護航,稱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但眼見人民幣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後,滙價一跌再跌,人民幣中間價周五再貶247點至6.7558,創逾6年新低,看來又會引發更多資金外流。

有分析認為,隨着人民幣納入SDR正式生效,官方已經沒有決心維持人民幣兌美元滙價在6.7水平;亦有指,人行為了避免過度干預市場,所以沒有進行買人民幣的動作,姑勿論那個說法正確,都會令市場相信當局會容忍人民幣「有序」貶值。

汪濤:明年貶至7.2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測,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降至6.8水平,而明年會進一步貶至7.2,主要因強美元,以及內地投資者增加對海外資產配置,令人民幣受壓。該行估計,由於相比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美國復甦更為強勢,今年12月美國聯儲局將會加息一次,而明年還有一至兩次的加息機會,以致美元轉強,自然對人民幣不利。

與此同時,不論內地國企、民企、投資者,抑或大媽都想出外併購、置業、買股,甚至簽保單,羊群效應勢必觸發愈來愈多資金流出國內,無形中亦會增加人民幣沽壓。汪濤說:「如果說擔心人民幣貶值,會想比較早把錢拿出去。在這樣的壓力下,貶值的壓力就會存在。」然而,瑞銀認為由於人行有各種措施,使得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所以幅度最多不會超過5%,仍屬溫和貶值。

關鍵是,強美元因素還會持續多久?今年美滙指數維持在91至99的區間上落,目前美國年底加息高唱入雲,導致美滙指數又逼近98的相對高位,假設美元突破阻力,甚至再試100水平,自然對人民幣滙價不利。但考慮到,美元現水平經已反映加息因素,除非美國總統大選,或者英國脫歐、意大利公投又生枝節,觸發新一輪的避險潮,否則美元短期再升的空間有限。

沈明高:加息次數料降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出席「燕集香江」財經論壇時指,「我跟聯儲局官員交流的時間,他們預期今年美國GDP增長約1.8%,經濟不好,加息就很難。如果12月加了息,肯定要把預期降下來,不會像去年這樣把預期拉到4次,如果明年最多加息一至兩次,對新興市場和中國的壓力就會小一些。」

事實上,不管人民幣滙價短期內會否喘定,只要市場建立了「有序」貶值的預期,資金流向很難在一時間扭轉,尤其內地醒目錢早就用腳投票,「走出去」境外投資,示範了如何處置人民幣資產。

浦永灝:港股仍可做好

弘源資本首席投資官浦永灝表示:「客戶對人民幣的貶值還是擔憂的,所以非常認同我們把資產以美元計價。我們處理的客戶主要資產在海外,如果在海外,再幫他投回國內,這就是一個笑話。」

現在看來,資金南下「避貶」,經已證明對港股利多於弊。尤其,自宣布取消滬港通總額度後,北水大舉流入港股,累計港股通的淨流入金額達到800億元人民幣;雖然近日港股通淨流入規模大不如前,今周日均淨流入只有1.3億元人民幣,跟8月日均淨收入多達12.8億元人民幣,簡直是「蚊髀同牛髀」,但專家普遍認為,北水長期南下已成趨勢,看好港股後市。

浦永灝自言旗下管理的基金增加了港股的配置,並且形容早前的南下資金壓境,只是第一波資金偷步部署,隨着內地的資產泡沫愈來愈大,人民幣貶值愈來愈多,一些資金可能會長期留在香港。沈明高也說:「今年港股表現不錯有兩個理由,第一,它是準美元資產,投資者擔心人民幣貶值的話,持有準美元資產是不錯的選擇;第二,香港的股市確實跌得比較多,估值相對便宜,兩個因素持續的話,我覺得港股表現還會維持一段時間。」

北上基金銷情激增

說到底,資金南下不止考慮人民幣貶值的因素。內地樓市泡沫愈谷愈大,一綫城市的樓價竟以每月3%的速度上漲,使得各地政府相繼推出限購措施,抑制炒風,又會令內地資產荒進一步加劇,資金苦無出路,或再次流入股市。如果要在A股與港股之間選擇,估值較低,又是準美元資產的港股,自然是首選。有統計指,A股估值中位數達40多倍,港股就算把內銀股剔除,估值中位數大概在13倍左右,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間,是吸引北水棄A股買港股的主要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官方公布兩項數字,反映北水透過港股通或在港開戶炒股以外,有不少資金正通過不同渠道,全方位流入港股。其中,一路資金通過申購香港互認基金,間接買香港資產。早前,外管局公布北上的香港互認基金8月淨增銷量達39.5億元人民幣,較7月增加2.56倍,增速相當嚇人;據悉,北上互認基金銷情激增,跟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很多人難以投資境外市場有關。

另一路資金,則通過申購內地發行的滬港深基金進駐港股。中證監新審批進度表顯示,有不少可投資港股通股票的基金正排隊審批,內地傳媒報道,目前待批的滬港深基金數量接近40隻,而今年首三季累計成立滬港深基金便達25隻,年底有望突破50隻。待批基金之中,以前海開源基金發行基金的數目最多、最積極。此外,基金類型亦相當多樣化,包括併購、高息股、文體娛樂、科技創新及公用股等不同概念,料這批基金將是北水南下支持港股的新力軍。

新資金料快將流入

當然,市場最期待乃規模以千億計的保險資金,據報道已有險資開始跟一些基金公司以專戶形式合作,作小規模試水溫。浦永灝表示,深港通如期在11月開通的話,相信第二波的主力資金會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湧入港股,「因為融資和一些手續需要時間,大部隊可能12月和明年1月才來,反正見大市回調就買一些。」雖然,第四季港股面臨一些獲利的壓力,但浦永灝仍然看好港股至年底有一成左右升幅,換言之,恒指有望上試25000點。

自從宣布滬港通後,本刊曾訪問過不少基金經理及內地投資者,試圖找出南下資金的投資取向,綜合多方意見得到的結果是,普遍對新經濟股、高息股或中細價股有偏好。

浦永灝表示,目前還是要看內地大型投資人的投資方式,比如買一些保險、銀行、券商等股份,或者在內地少有的新經濟股。「因為他們對大藍籌比較熟悉,中小股可能要耐心一點,畢竟大藍籌選錯了也沒問題,買錯中小股,流動性比較差,進去就出不來。當然如果國內有同類公司會相對熟悉,要看基金經理對港股的熟悉程度。」

參考上文提到積極部署港股通的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的滬港深藍籌精選混合基金的股票配置,大致符合主流看法,行業配置包括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至於佔其基金比重最多的股份有廣汽集團(02238)、騰訊控股(00700)、金山軟件(03888)等。

值得注意是,由股票投資組合的股份變動,亦能夠看出內地投資取向的轉變。據該基金的首季報告顯示,三大重倉股份別為港交所(00388)、騰訊和金山軟件等股,及至上半年基金又大手增持了滙豐控股(00005)和工商銀行(01398)等,明顯增加了高息股的比重,多少也反映了近月南下資金的取態。

【樓市篇】內地客搶樓 不推高樓價

樓市方面,內地資金購買港樓確有升溫之勢,動輒佔新盤買家比例20%至30%。據稅務局資料,9月市場錄得250宗買家印花稅(BSD)個案,按月升34%,創15個月新高,反映以內地人為主的非本地買家急增。地產代理統計顯示,今年第二季本港豪宅市場,內地客入市金額佔整體26.6%,按季攀升9.7個百分點,可見內地買家入市金額明顯增加。

以近日開售的中國海外(00688)鴨脷洲南區左岸及長實地產(01113)馬頭角君柏為例,分別沽出約55伙及49伙。據發展商公布,售出單位分別有三成及兩成是內地客購買,較去年普遍不足10%明顯上升。會德豐(00020)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香港仍是內地客投資境外物業的首選,現時旗下屯門新盤NAPA,內地準買家就佔逾20%,售樓處也有代理安排專車接送內地客來港睇樓,他認為深圳等內地樓價升幅強,將吸引內地擁資產人士持續購買港樓。

愈豪愈買分隔市場

據地產代理指:「他們會透過地下錢莊調錢來港買物業。類似是利用股票戶口的名目,準買家要先在地下錢莊開一個股票戶口,然後在內地存入資金,他們來港後若看中心水物業,到準備簽臨時合約前夕,就可以用戶口提款,這方法,已被業界視為常態。通常是想買1,000萬、2,000萬元以下『香港樓仔』的內地客,而地下錢莊會收取他們提款額約1%的手續費,假如提款額比較高,收費最多會加到2%至3%,包括分給代理的佣金,就算最平不抽佣,地下錢莊都會收費1%。」

問題是,若情況持續,會否全面推高本港樓價,令港人更難上車?有前綫地產代理認為,內地客來港買樓是愈豪愈買,與上車盤市場基本分隔。他說:「內地人來港買樓,最大目的是抗衡人民幣貶值,他們要購買第二個投資物業作為離岸資產,所以通常會垂青一手盤和貴樓,例如最近內地客高達兩、三成的南區左岸及君柏,售價數以千萬屬於豪宅,非一般本地上車客或用家考慮之列。」

料破去年9月高位

代理指信和置業(00083)灣仔囍滙2座頂層特色單位,亦剛由內地客以9,913萬元購入,呎價4.94萬元創新高,交辣稅2,330萬元,「內地客出手闊綽,同區業主見到可能會心雄,提升放盤單位叫價,假如買家不還價或還得少,便最終推高二手成交價,而發展商見有內地客支持,未來提供新盤優惠可能不像以前積極。但新界地區或細價樓,相信受影響不多,此外BSD再加減辣的機會輕微,買家毋須過慮,計掂數即可。」

地產分析員、現任Portwood Capital主席卓百德(Peter Churchouse)亦指樓市基調利好,和內地客南下或聯儲局緩慢加息等舊因素相比,外圍環境走勢對本地樓巿影響更深,例如中國信貸緊縮、大型銀行財政危機等等。他估計,除非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對巿場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否則港樓未來4至5個月仍會向上,潛在升幅5%至10%,有望升破去年9月高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86

劉思明:低殘股受捧 升勢存疑

1 : GS(14)@2016-12-01 07:52:35

【明報專訊】港股好淡爭持,原材料繼續受壓,個別低殘股反彈。大市出現強勢股調整、弱勢接力做好現象,不利向上破關,短線維持反覆走勢。

恒指高開過百點後升上22889點回順,之後大部分在22800點上落,收市報22789點,升52點或0.23%;國指跌0.08%。競價時段成交大增,相信是受MSCI成分股變動生效影響,競價時段前大市成交669億元,與60天平均相若。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49比51,升逾3%、跌逾3%分別佔上升及下跌股份約一成半,大市好淡爭持,個股波幅較大;陽燭對陰燭為36比64,沽盤壓力稍大。

新辣招打擊地產股 基本面難改善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超過六成下跌,金屬及礦石、煤炭及相關、建築及材料等原材料行業跌逾1%,沽壓未消。受息口趨勢打擊的地產及房託出現反彈,會德豐(0020)、嘉里建設(0683)升6%、7%;房託置富(0778)、泓富(0808)升逾2%。美國10年期債息升幅放緩,有助減輕房託沽壓,加上房託息率漸見吸引力(詳看11月21日《數據尋寶》),有條件回穩。不過,地產股面對新辣招打擊,基本面暫時難有改善,升勢持續存疑。正如周二中資電力股借好消息炒高,昨天已沒有買盤進一步跟進。

聯通回落至9.2元可吸

藍籌股聯通(0762)表現搶鏡,曾經升近一成。有報道指聯通母公司已確認改革實施方案,百度、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都會參與,刺激聯通股價急升,雖然之後聯通否認,股價高位收市。聯通以大陽燭突破50天線,走勢強勁,但過去以大成交屢攻不破10元阻力,窒礙升勢。無疑聯通、中移動(0941)及中電信(0728)與恒指相比,下半年聯通逐漸擺脫上半年跑輸劣勢,反之中移動、中電信維持跑輸恒指走勢,因此聯通可謂是三者中首選,若看好該股,不妨待回落至50天線附近約9.2元才考慮。

利標成交轉旺 挑戰1.4元

此外,紡織及服飾、汽車相關昨有超過七成股份上升,升勢相對全面。服飾股利標(0787)自11月升穿1元關口後愈升愈有,成交轉旺,短線有機會挑戰1.4至1.5元,回調料於1.1元有支持。至於汽車股以華晨(1114)走勢最凌厲,連續4日升幅超過3%,可於10元附近吸納,跌穿9.2元止蝕。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23&issue=20161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30

AVA 55 名校網迷你戶受捧

1 : GS(14)@2016-12-17 23:43:42

【明報專訊】近年推出的迷你戶新盤可謂浪接浪。由投資者盧華家族旗下公司發展的馬頭角AVA 55,最細實用面積僅166方呎,不過由於項目坐擁41名校網,加上鄰近未來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出口,而且入場費低,故吸引一眾投資者捧場。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攝影 蘇智鑫

上述AVA 55位於馬頭角啟德道55號,預計2019年7月落成,樓花期約31個月,是市場上樓花期最長的新盤之一。物業共提供88個單位,與該公司早前推售的西環AVA 128及佐敦AVA 62一樣,主要提供迷你單位,主攻收租客及上車一族市場。

項目作一梯四伙設計,所提供的戶型,由開放式到兩房,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由166至167方呎,是市場上「數一數二」面積最細的新盤單位之一,分佈於每層的B室,合共提供22伙,佔整個樓盤25%,連同開放式廚房在內,單位客飯廚連寢區長、闊各約10呎,面積約100方呎。

開放式戶最細166呎

至於項目提供最多單位之戶型,則屬1房戶,每層共設兩間,合共提供44伙,佔整個樓盤50%,而每戶實用面積則約230至257方呎。發展商早前開放一對(即一個連裝修家俬及一個同間隔交樓標準單位)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單位為實用257方呎的18樓C室,客飯廳近100方呎,擺放家俬後,仍足夠兩口子走動,而睡房屬套房設計,連浴室面積約80方呎,可放置雙人牀,浴室基本設施齊備。

為令單位空間更見實用,發展商採用開放式廚房,以迎合單身一族或年輕夫婦需要。除提供一系列名牌家電爐具,如洗衣機、抽油煙機、微波爐外,設計師亦利用了廚櫃及其他位置,為住戶增加儲物空間。

1房戶佔單位總數一半

至於項目面積最大的戶型,則是實用劃一為328方呎的兩房單位,設於每層的A室,與開放式單位一樣,全盤共設22伙,佔全盤25%。發展商亦開放了一個交樓標準單位予買家參觀,客飯廳長約17呎,闊約8呎,面積超過130方呎,由於同樣採開放式廚房,空間感尚可接受,而大門位置仍可放置鞋櫃。不過,單位其中一個房間則只有約40方呎,發展商為令空間變得實用,該睡房配以趟門,方便擺放家俬。

大部分單位望樓景

景觀方面,項目絕大部分單位都以樓景為主,東面向啟德道,只有部分極高層單位有機會眺望啟德發展區,而向西單位則望九龍城及九龍塘一帶。雖然AVA 55單位面積袖珍,但以名校網作主要賣點,項目位處41名校網,區內名校包括喇沙小學、拔萃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項目經理蔡仁輝亦相信名校網有吸引力,料能吸納一眾家長客或投資客。

■有片睇

如欲觀賞更多AVA 55現場環境,可登入明報財經網瀏覽:mpfinance.com

[睇樓手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05&issue=20161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72

中資海外購房創新高美國最受捧

1 : GS(14)@2017-01-31 03:13:14

【本報訊】面對人民幣持續貶值,加上內地房地產市場利潤空間收縮,中資企業於海外併購的步伐不斷加快。仲量聯行最新報告顯示,內地房企及機構投資者,去年於海外商業和住宅地產投資總額高達330億美元﹙約2,559億港元﹚,創歷史新高。美國連續兩年成為最受中資客歡迎投資地區,香港緊隨其後排次位。惟去年底開始內地嚴打走資,並收緊收購審批,近月海外併購完成交易平均所需時間,增至最少140日。


香港緊隨其後

近年中資買家頻頻搶購海外辦公樓、酒店及地皮,過去三年有關土地、寫字樓及酒店的投資已佔中國海外投資總額90%。仲量聯行報告顯示,2016年內地住宅、商業和工業用房的海外投資總額為330億美元,按年大增53%。美國連續第二年成為最受歡迎目的地,去年吸金143億美元,其次是香港、馬來西亞及澳洲。事實上,早前內地海航集團便以近200億元接連投得本港3幅位於啟德的地皮。惟內地今年嚴打走資,已表明會收緊中資企業在境外的投資。仲量聯行相信,雖然未來數年中國仍是帶動資金流入全球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推動者,但考慮到近期內地對資本外流的管制,估計今年中國海外投資難以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華爾街日報》就引述市場研究公司Dealogic數據指,去年中資企業整體海外併購規模達383.9億美元,不過中資買家要完成海外交易亦不容易,每單交易的平均處理日數正在拖長,於去年11至12月完成交易需時最久,平均每單需時140日以上,市場相信是中國監管機構對海外併購進行更嚴格的監管,以遏制資金外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30/199127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72

資金避險 港股紅盤低收憂慮特朗普新政 公用金屬股受捧

1 : GS(14)@2017-02-03 02:52:45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左二)及行政總裁李小加(右二)昨向出市代表派發利是。 何頴賢攝



【本報訊】港股雞年紅盤低收,資金避險公用及金屬股。外圍對特朗普上任後的新政憂慮升溫,港股昨農曆新年長假後復市,恒指低開後曾下試10天線(處23082點),惟及後在中移動(941)及騰訊(700)力撐下收復大部份失地,以全日高位收市,跌幅收窄至0.2%,多隻公用及金屬股逆市造好。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低開近150點,早段最多曾跌278點,觸及10天線後跌幅反覆收窄,收市僅跌42點,以23318點的全日高位收市;H指跌47點或0.5%,收報9756點,A股昨則續休市。大市主板成交577億元,與長假前相若,但大市沽空率升至10.9%的今年高位,當中農行(1288)沽空佔該股成交52.9%,是近5年半最高。恒指夜期在聯儲局議息前造好,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報23389點,升70點,較現貨高水71點。



出口股跑輸大市

特朗普上台不久即連番動作,觸發市場對貿易戰憂慮升溫,出口股昨跑輸大市,敏華(1999)最多曾挫近8%,收市仍錄近6%跌幅,利豐(494)、偉易達(303)及創科(669)均跌逾1%。避險情緒升溫下,本港上市的黃金相關股與公用股有支持,恒生綜合原材料指數與恒生公用股指數創分別見20個月及約3個月高。中國黃金(2099)升6.5%,價值黃金ETF(3081)、紫金(2899)、招金(1818)及靈寶黃金(3330)齊升逾2%,公用股則以升1.5%的電能(006)最突出,恒指公用股分類指數昨升0.5%,報53666點的近三個月高。商品價造好,金屬相關股亦延續早前升勢,不單止盈喜的西王特鋼(1266),中鋁(2600)、鐵貨(1029)、洛鉬(3993)、江銅(358)、俄鋁(486)及中國宏橋(1378)等,昨亦齊齊創52周高。財經評論員熊麗萍估計,市場昨「炒定」內地商品期貨復市會開紅盤,又指鋼鐵股優於鋁業股及鋁業股,因鋼企改組概念較強,中線可升,黃金股則主要受避險因素左右,走勢料僅上落市。


專家:有博反彈空間

展望後市,資深評論員曾淵滄指恒指昨以全日最高點收市,後市似乎可看好,昨入市博反彈者毋須太早食糊。小牛金服行政總裁連敬涵同意資金昨低位有吸納,不排除在美元轉弱及外圍波動下,有資金來港掃貨,恒指後市或可上試23500點。熊麗萍則認為,出口相關股受累特朗普政策,但由於在指數成份股中佔比不多,故大市未必有太大調整,短期料介乎22700至23300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2/199151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53

加息機會升至九成 美元受捧

1 : GS(14)@2017-03-04 00:24:39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今月加息機會率升至九成。美國聯儲局理事布雷納德昨日表示,全球經濟有所改善,及美國經濟穩健復蘇,這代表儲局將很快加息。因為儲局「鷹派」再添要員,利率期貨市場顯示美國3月加息機會率漲至90%。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及三藩市儲行行長威廉姆斯日前已暗示,儲局3月可能加息。儲局主席耶倫將於周五發表演說,儲局今月15日公佈議息結果。布雷納德言論刺激美元連漲兩日,美滙指數昨日曾升0.3%至102.11,為1月11日以來最高水平。美元兌日圓昨日曾升0.6%至114.4,每百日圓兌港元曾跌至6.82。


美股早段回氣

歐元區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初值按年增長2%,為4年來首次升破歐洲央行目標水平;而撇除能源和食品等項目的核心通脹率維持於0.9%不變。歐元兌美元昨日曾跌0.4%至1.05。美股破頂後回氣,道指周四早段跌22點至21093點。標普500指數跌4點至2391點;納指跌9點至5894點。至於歐洲市場,英股周四尾段跌0.01%,法股升0.09%,而德股則漲0.06%。資金續脫離避險資產,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日曾漲3點子至2.48厘;兩年期德債曾漲兩點子至0.3厘,為2月16日以來最高水平。現貨金昨日曾跌0.8%至每盎斯1,240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3/199458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38

二手公屋受捧 首季成交增7%

1 : GS(14)@2017-04-13 00:23:00

【本報訊】樓價高企,公屋頓成搶手貨。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今年首季全港共錄得187宗二手公屋買賣,總值4.21億元,數字分別較去年第四季的175宗及3.83億元,上升6.9%及9.9%。近月公屋交投明顯轉快,上月二手公屋買賣有69宗,總值1.57億元,較2月的65宗及1.44億元,分別上升6.2%及9%,創七個月新高。今年首季,全港交投最旺的公屋是青衣長安邨,錄11宗成交,總值2,955.6萬元,其中安江樓16樓7室更於自由市場以高達443萬元易手,創下全港最貴公屋紀錄。此外,首季亦錄得20宗樓價300萬元以上的公屋成交,其中兩宗打入歷年十大最貴公屋之內。


縉庭山細戶呎售1.7萬

全城迷你戶破頂。消息指,荃灣縉庭山1座低層C室,實用219方呎,開放式間隔,近期以385萬元易手,呎價17,580元創屋苑新高。另粉嶺居屋雍盛苑A座低層23室,實用206方呎,連地價以246.8萬元售出,呎價11,981元。原業主2013年以158萬元買入單位,四年升值56%。二手缺盤,連租約竟貴過交吉盤。美聯樊志聰表示,青衣盈翠半島5座高層A室三房戶,實用769方呎,本周一以1,200萬元連租約易手,呎價15,605元。同座低兩層A室,面積相同,本月4日以1,115萬元交吉售出,相隔僅六天,樓上樓下單位相差85萬元或7.6%。天水圍嘉湖山莊景湖居11座高層G及H室相連戶,共1,094方呎,剛以968萬元易手,呎價8,848元,樓價屬屋苑今年新高。另外,美聯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天星閣高層G室,實用707方呎,剛以1,350萬元沽出,呎價19,095元,創同類三房銀碼及呎價新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2/199877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13

內銀股受捧 騰訊破頂恒指升316點 闖今年高位

1 : GS(14)@2017-04-28 02:08:19

■內銀股帶動港股昨升316點,收24455點,距今年即市高位僅約200點。 李潤芳攝



內銀力撐下,恒指昨升316點,創逾五周最大升幅。北水大手掃入內銀股,刺激恒指收報24455點,與今年即市高位24656點僅距約200點。不過分析指中央收緊金融監管及金融去槓桿的陰霾下,A股與內銀股後市隱憂未除,大市本月未必有力再創高位,意味指數短線或快見頂。大市昨反覆向上,U盤時段進一步嘜高,最終彈升316點或1.3%,以24455點的全日高位收市。連升兩日兼累計進賬413點後,恒指見逾1個月高,距今年即市高位僅200點之差。H指升164點或1.6%,報10272點。主板成交769億元,是超過兩周最多。



昨近千股向上,升跌股份比例相當於整體股份近七成。值得留意的是,升市下盈富(2800)沽空率見53%的一年高位。北水買入意欲增加,昨經滬港通及深港通南下的北水合共見22億元人民幣的兩周高。工行(1398)及中行(3988)分別經滬港通錄4.6億元及近兩億元買盤。事實上,內銀股昨幾乎全線升,建行(939)、工行及中行三隻重磅內銀合共貢獻恒指81點,等同恒指昨約四分一點數升幅。騰訊(700)亦是昨日升市功臣,升逾2%兼再度破頂,收報242.8元,昨單隻股份已貢獻恒指55點。不過北水似乎趁勢獲利,騰訊經滬港通南下有3.7億元沽盤,沽額較買額幾乎多出一倍。恒指熊證街貨重倉區昨已由24400點水平上移至24700點水平,反映淡友押注恒指難以大舉突破24656的前高位。該處涉及逾1,400張期指,恐成後市重大阻力。


專家料難破24656

時富資產董事總經理姚浩然相信,恒指早前高位24656點不易突破,後市要視乎中資金融股能否保持強勢,以及內地銀根收緊及A股表現不濟會否累及港股。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亦提醒,A股會受累金融業監管加強,加上港滙轉弱,除非北韓局勢很快和平解決令避險情緒降溫,否則中港股市預料在23700點至24500點間上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6/200017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22

全球科網股受捧 騰訊破頂蘋果fb股價今年飆逾兩成

1 : GS(14)@2017-04-29 23:00:23

【本報綜合報道】資金熱炒科網股,今年首四個月回報跑贏大市。全球15大市值公司中科網股包攬八席,合計市值30萬億港元。蘋果公司、Google母企Alphabet、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fb)等年內股價分別升9%至27%,表現更勝納斯達克指數11%升幅。「股王」騰訊(700)穩守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第十位,今年累升逾兩成。記者:伍詠雯



科網股備受市場追捧,「股神」畢菲特去年透過投資旗艦巴郡大手掃入蘋果公司;巴郡則以3.2萬億港元市值,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第五位。

■iphone銷情佳帶挈蘋果股價近年造好。 資料圖片



全球15強 科網佔8席

除騰訊外,阿里巴巴市值也高見2.2萬億港元,股價今年內勁飆三成,也跑贏主要環球主要股市。南韓三星電子以2.09萬億港元市值躋身全球15大市值公司之列,今年內股價累升超過兩成,回報亦跑贏大市。傳統行業相對科網股表現略為遜色,美資大行摩根大通以2.4萬港元市值打入全球15大市值公司第九位,亦是唯一入圍金融股。石油業巨企埃克森美孚則以2.7萬億港元市值排第七,受累國際油價表現反覆,股價年內累跌近一成。綜合港股今年至今升幅表現最佳的股份中,瑞聲科技(2018)和騰訊表現突出,分別累升53%和29%,優於恒指年內累升12%。外圍方面,納斯達克指數更突破6000點關口,昨日早段創盤中新高,見6048點,反映科網股成為升市主要動力。過去一周fb、Alphabet、微軟與阿里巴巴股價齊創今年新高;蘋果公司、亞馬遜及fb股價今年累升逾兩成。不過,市場不太擔心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重演。《華爾街日報》分析指現時納指表現與千禧年難相提並論,首先納指成份股較科網股泡沫爆破時較多樣化。儘管蘋果公司及fb佔納指權重分別逾8%及逾3%,納指近年股份種類越來越多元化。千禧年科網股行業佔指數比例約六成,目前已大幅降至約四成半;期內消費股行業在納指比例,從2011年底的3.2%,上月底已擴大至5.3%。此外,納指於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前市盈率高見70倍,納指過去12個月平均市盈率約27.5倍。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在互聯網發展的洪潮下,科網股已是環球基金組合不可或缺一部份,「覺得貴與不貴、看好看淡,只會影響組合持倉比例,但不會一啲貨都無」。他指以恒指為指標計,騰訊連同瑞聲的比例已超過一成,意味基金至少有約兩成科網持倉才保證可追上大市。


專家:科網股勿估頂

溫鋼城認為目前仍不宜為科網股估頂,因為「科網死即股市死」,而雖然部份科網股估值高企,如騰訊估值較facebook貴兩至三成,但在支付及手遊的獨特模式下,仍有再上升憧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8/20004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88

避險股仍受捧 公用股兩年高

1 : GS(14)@2017-05-13 01:17:02

【本報訊】港股撲近兩年高,避險股照有捧場客!大市昨創52周新高名單中,不乏多隻收息為主的股份,例如中電(002)、冠君(2778)、港鐵(066)及中銀香港(2388)等,同時恒指公用股分類指數亦再創近兩年高。分析相信,公用股與大市同步走高與基金換馬有關,但要跟着高追則還有更好選擇。除潤電(836)彈逾半成外,恒指公用股分類指數其餘四隻成份股昨升幅介乎0.7%至1.4%,看齊港股,推升指數至2015年6月後高,累計今年至今公用股指數已累升13%,至56517點,亦與大市同步;恒生綜合公用股指數今年亦升12.7%,至7201點,逼四月上旬的逾7個月高。至於恒生房地產基金指數昨亦彈0.6%,再創半年高,今年累升8.9%。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持續升市下避險股同樣強勢或與資金換碼有關,因部份基金近月持續從中資股中套現,不排除會選擇轉投與內地關連度低的股份,當中又以公用股最穩陣。他認為相關股份可繼續持有,但若想高追,寧揀更強勢及貼市的科技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0/20016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