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从乐视到万达,176天花掉1000亿,孙宏斌的底气从哪来?

http://www.xcf.cn/jrdd/201707/t20170713_781109.htm

在万达商业力求降杠杆的时候,资产负债率比万达商业还要高的融创中国似乎还在铆足劲加杠杆,两大地产巨头对行业的走向判断似乎出现了分歧。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作者:符胜斌

孙宏斌再一次上了“头条”,只是,这次的对手从贾跃亭换成了王健林。

2017年7月10日,万达商业和融创中国发布了一条联合声明,融创中国将耗资约63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13个文旅地产项目91%的股权和76家酒店,其中文旅地产项目295.75亿元,酒店项目335.95亿元。这笔交易不仅是融创创立至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更是中国地产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事件。

对孙宏斌而言,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融创而言,2017年则是其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年初150亿元投资乐视,到5月份耗资100亿元收购天津著名烂尾楼天津星耀80%股权及债权,再到近日豪掷630亿元接盘万达商业地产的13个文旅地产项目和76家酒店,半年之内,孙宏斌在并购业务上的投入将近900亿元。再加上60亿元鏖战金科股份、26亿元入股链家,孙宏斌在2017年的并购动作犹如北京最近的雷暴雨天气,狂风巨雷、骤雨似箭。融创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的市值也不过577亿港元(约合500亿元)。其在短期内发起如此高额、频繁的并购,孙宏斌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呢?

各取所需的交易

对万达商业而言,通过交易可以处置其大部分核心优质资产,比如万达商业共有90家酒店,此次一次性出售了76家;15个文旅地产项目卖了13个,朝王健林提出的“轻资产”运营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并且,根据王健林的安排,通过资产出售获得的630亿元资金将会全部用来偿还债务,万达商业的财务状况无疑将会得到改善。

截至2017年3月底,万达商业总资产7712.64亿元,总负债5446.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61%。如果剔除1368.33亿元销售预收账款,其资产负债率又将进一步下降。万达商业剩下的约4078亿元债务中,带息债务主要是210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88亿元长期负债,以及867亿元应付债券,三者合计2465亿元。万达商业在获得630亿元现金后,预计会把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赎回应付债券,此举不仅有助于消弭前期市场上的债券出售风波,稳定军心,而且将进一步改善万达商业的融资环境。

对孙宏斌而言,通过收购万达商业的核心资产,融创中国在中国地产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大大增强。2017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118.4亿元,同比增长89%。市场预测融创中国全年有望实现3000亿元合约销售额。即便如此,融创中国也只能位居碧桂园、恒大、万科之后。但若融创中国完成对万达13个文旅地产项目的收购,土地储备大大增后,2017年及以后中国地产行业格局如何尚未可知。

更有意义的是,融创中国通过和万达的联姻,后续发展可望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正如联合声明所言,在保持地产项目“四个不变”的同时,万达和融创中国还会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联想到融创中国年初对乐视的“火线救援”,双方的合作想象空间一下子就打开了。

融创中国和万达的合作,是双方各自贯彻发展战略的举措,各取所需。不过,交易一经公开,市场上比较普遍的担忧是,孙宏斌在连续完成2次百亿以上规模的收购后还有能力拿出630亿元的收购资金么?尽管孙宏斌表示融创中国现在账面上有900亿元的现金,此次与万达交易是用自有资金,但企业经营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公司都不会把所有的现金放在一笔交易上,企业还需要购买土地、结算业务、支付借款本息等。孙宏斌的900亿元够用么?

紧绷的资金链

表面上看融创中国近几年还能保留不菲的现金余额,尤其是其2016年还录得近400亿元现金余额,较2015年大幅增加。但仔细分析增加原因可知,融创中国2016年的借款金额达到了932亿元,几乎为历年之和;债券发行规模189亿元,也达历史新高,并且还发行了约100亿元的永续债。融创中国经营活动(购地视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并不能覆盖债务本息支出,主要还是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发展资金问题(表1)。

融创中国的这一融资策略,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从2012年到2016年,融创中国的资产负债率走出了一条稳稳向上的曲线(图1,图中数据考虑了客户预收款的影响)。

截至2016年底,融创中国需归还的借款本息余额约为1286亿元,其中,2017需归还387亿元,2018年需归还314亿元。考虑到收购万达商业发生的630亿元支出,融创中国现有的900亿元现金也许不足以满足自身经营活动所需。结合融创中国历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情况,其大概率又需要开展新的债务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

融创中国发布的最新公告也显示,万达商业将协调银行向融创中国提供296亿元贷款用于支付收购资金,约占整个收购对价的47%,而万达商业协调银行的方式估计是提供担保。

这也就是说,在万达商业力求降杠杆的时候,资产负债率比万达商业还要高的融创中国似乎还在铆足劲加杠杆,两大地产巨头对行业的走向判断似乎出现了分歧。2016年融创中国的资产负债率就已接近80%,2017年又进行了3次将近900亿元的并购,其资产负债率又将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收购的勇气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来看,万达商业此次转让的13个文旅项目,虽然占地面积高达5897万平方米,但投资成本也不小,每个项目投资的都在百亿元以上,13个项目投资总额高达5040亿元,未建成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在4000亿左右(表2)。

对于未建成项目,比如投资额500亿元的海口万达文旅项目、投资额630亿元的济南万达文旅项目等,融创中国在接手后还需要进一步筹措资金才能完成。虽然这些资金可以通过项目公司本身贷款来加以部分解决,但如何协助项目公司获得这些贷款,如何弥补建设资金缺口,这对资金链本已紧绷、体量不大的融创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历史上看,融创中国似乎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如何解决因并购引起的巨额资金需求问题,孙宏斌似乎成竹在胸。

2011年和2013年这两个年度,融创中国的经营情况并不差,比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较2010年增加近40亿元,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较2012年增长100亿元。但在靓丽的业绩下,融创中国面临的处境同样是资金状况日益捉襟见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11年和2013年进行了两个大的并购:2011年耗资14.5亿元收购北京融创恒基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2013年耗资79.96亿元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合作,而且2013年的并购耗资总额在150亿元以上。

但融创中国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而是以较快的速度修复了资产负债表,比如201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2011年增加近110亿元,极大缓解了经营紧张的局面。孙宏斌采用的解决办法主要还是其以快打快的经营风格。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入主要是靠物业销售和外部融资(债权性和股本性),资金的流出则主要是购买土地和偿还即期债务。因此,要维持资金的平衡,从经营上看,需要确保物业销售现金收入尽可能地能覆盖住购地支出和银行债务本息净偿还额,最大限度地减少债务性融资。在这其中,提高存货周转率是一条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点在融创中国经营策略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融创中国在拿地后,其设计、开发、销售、工程四个部门快速并行联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销售,回笼资金。融创中国的存货周转时间为2年左右,这意味着其从拿地到实现完全销售一般需要2年时间。而以开发速度快著称的万科,其存货周转时间在三年左右。快速周转的资金,颇为有效地解决了融创中国的资金紧绷问题。

万达商业的13个文旅地产项目,表面上是多种商业元素的综合体,但仔细分析其构成,本质上仍是住宅。589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可销售面积为4973万平方米,占比高达84%,这些可销售物业的业态主要是住宅和写字楼等。可以预见的是,孙宏斌在获得这13个文旅地产项目后,将会将其快刀式的运作策略植入这些物业,尽快回笼资金。

就收购成本而言,由于无法确切得知万达商业此次出售13个文旅地产项目的占地情况,无法对融创的收购成本做出准确分析。但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17年上半年,万达商业累计土地储备7332.6万平方米,土地购置成本仅1346元/平方米,而万达商业的土地储备主要是文旅地产项目的土地。由此大致可以判断,融创中国以不到300亿的价格获得了万达商业7332.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的大部分。

与上述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融创中国的土地获得成本。根据融创中国年报,其2016年新增的5394万平米土地储备中,68%来自收购,收购成本约595亿元。

土地收购价值是一方面,就文旅地产项目而言,另一个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房地产建设项目规划的批准、拆迁和建设。万达商业此前已在13个文旅地产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时间及各种资源,项目才能得以获批和开工建设。孙宏斌此番接手后,省去了大量的项目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对其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因素。

对自身经营能力的自信、较低的收购成本,以及无需开展大量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等或许都是孙宏斌敢于出手收购的勇气所在。尽管如此,孙宏斌此次却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想必也并不轻松。

首先是业态的不同。孙宏斌所擅长的是住宅地产运营,此次收购的13个文旅项目和酒店,除了有部分住宅业务之外,主要是商业地产,典型者如酒店,其经营逻辑和方式与住宅地产截然不同。孙宏斌快刀式的运作,显然不太适合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酒店经营。

其次是形势不同。过去数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与当下的市场相比,犹如冰火两重天。这又对快刀式运作的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资金并不宽裕,另一方面,行业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此时的孙宏斌想必承受着巨大的收购和转型压力。对孙宏斌而言,最大的挑战无疑是时间,其需要时间去消化、整合收购的业务,但自身的资金情况、行业变化等,都无法给其充足的时间,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孙宏斌首要挑战。

突围之路

机会总随着压力而来。孙宏斌在接手王健林的核心资产后,自身腾挪的空间也大大增强。在笔者看来,孙宏斌仍有足够的办法来消化吞下的“食物”。

从短期来看,融创中国主要是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逐步加大永续债发行力度(其2016年发行100亿元永续债或许是开端);或继续发行信托产品;或在资本市场上实施“供股”计划,做厚股本;或者发行REITS证券,对收购的资产分类实施证券化。

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融创中国还可以联合其他战略投资者收购万达商业的资产。由于融创中国并未公布具体的交易架构,孙宏斌是否会联合其他投资者收购万达商业的地产尚不得而知,但不应排除这种可能性。比如,会不会联合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实施收购?或者收购后剥离部分资产、转让部分项目股权等,典型者如酒店业务。

在地产业务之外,万达集团和乐视在电影、文化等产业合作上还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孙宏斌会不会通过利用上市的万达电影来减轻自身的财务压力等?

从佳兆业到乐视再到万达,孙宏斌一次次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从佳兆业的铩羽而归,到乐视的水火煎熬,孙宏斌这次的并购会不会给市场以“惊喜”呢?在完成对乐视和万达商业核心资产的收购后,融创离一家纯粹的住宅地产公司就越来越远了,令人难以对融创中国是家什么公司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此背景下,孙宏斌会不会把融创中国变身为控股型上市公司,在其下面控制着若干上市的业务板块,从而形成与联想控股类似的架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98

樂視員工自述:我為什麽還不從樂視離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1/164407.shtml

樂視員工自述:我為什麽還不從樂視離職
創業家創業家

樂視員工自述:我為什麽還不從樂視離職

我恨不得樂視趕緊跌到“谷底”。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文 | 王妍 朱丹

編輯 王根旺

所謂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深陷危機的樂視被各種“痛打落水狗”。而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從“樂視前員工找工作被半個獵頭圈拉黑”到“樂視員工信用卡額度被降至為1元”,樂視基層員工也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身處“臺風眼”中的樂視基層員工經歷了什麽?在想什麽?為什麽選擇堅守?又怎麽看當下的樂視及賈躍亭?上周,創業家&i黑馬與樂視一位在職員工聊了聊,我們權且稱其為H先生。

H於2016年初加入樂視,恰好經歷了樂視由盛到衰的整個過程。H說,自己現在依然相信賈躍亭,即使被欠工資也無怨言,他甚至還動過捐錢給樂視的念頭。在很多人看來,H這種想法很傻,而H則堅稱自己並非“愚忠”,也並沒有被洗腦。

以下為H先生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經編輯刪減

“樂視是很奇葩”

我是在2016年初加入樂視的。起初,樂視HR找我時,我並沒有太大興趣,後來HR和部門領導找了我兩個月。樂視從老板到員工都很敬業,沒有“大公司病”這一點特別打動我。

樂視留給外界的印象是一家“PPT公司”,愛吹牛。但我跟領導聊後發現樂視確實做成了很多事,譬如樂視電視。

電視

手機時代,電視原本是一件game over的事情。從質量來說,一臺電視十年、二十年都不會出現問題,何況現在電視打開率這麽低。但樂視電視不止滿足用戶看電視,還提供了很多選擇。樂視把電視變成了一個新東西,讓電視重新“熱”了起來。

從做手機、做電視再到視頻網站,樂視踩了太多公司的利益。讓我驚訝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它依然能夠壯大。樂視的負面新聞永遠都比正面多,但就算全世界都罵它,它還是幹成了一些事。

樂視很“奇葩”。

2010年樂視沒有一點名氣,但創始人的眼光都很有前瞻性。老賈(創業家&i黑馬註:賈躍亭)的思維很“土”,他認為要獲取用戶就得先有內容,因此他當時大批量購買版權。後來在反盜版時,老賈靠版權分銷賺到了樂視第一桶金。

在財務方面,樂視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樣。樂視控股和樂視汽車的錢都來自老賈。所有老賈想幹的事情都是自己拿錢,或者他想辦法找錢。

公司想要快速執行決策,就得給它更高的自由度。分析樂視的業務,凡是掙錢的都被算在了上市體系。前期投入建設、虧錢的、不掙錢的業務全在老賈的名下。

譬如樂視手機在只有頭不見腳的時候,全都在老賈的名下。電視有點起色了就被歸在了上市公司。

別的老板都是把掙錢的業務留給自己,不掙錢的業務讓給別人承擔風險。老賈恰恰相反,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思維

很多人罵老賈是騙子,我覺得很奇怪,天下有這樣的騙子嗎?外界確實不了解老賈。

“老賈好傻”

樂視有優質的產品和用戶卻沒有合理地實現商業化,這是陷入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我拿到樂視手機的時候覺得肯定用不了,當時我是忠實的“果粉”。兩個星期後,我的微信和其他信息都移在樂視手機上。樂視手機按照高配的標準生產,定價卻很低廉,這和公司策略有關系。

所有的公司都講究效益,但樂視不是,這就有問題。一個偉大的企業家可能不在乎錢,但對於一家大體量的公司而言,即使老板不在乎,下面的人也一定要想法兒賺錢。

83.webp

(*賈躍亭

老賈在用人方面也值得反思。在樂視快速擴張時,他招了很多空降的高管,導致樂視的高層管理和基層管理都出現了問題。許多跟了老賈十幾年的人,職位沒能升到核心位置,但管理的是樂視賺錢最多、能夠持續提供現金流的部門。相反,身處核心位置的人都是空降的,當樂視出了問題,他們跑的比誰都快。

由於樂視沒有清晰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合理的KPI體系,空降的高管都不為業績負責,只花錢不掙錢。我覺得這群人在個人利益上是最爽的,雖然他們不一定全都撈錢,但總歸是有問題的。

正如大家所言,樂視最缺的就是COO(創業家&i黑馬註:首席運營官)和CFO(創業家&i黑馬註:首席財務官)。大公司通常都會有非常清晰的財務管理制度,而樂視的財務管理太差了,大家花錢沒有度,閉著眼睛花,不負責任的花,蹭蹭蹭往外扔錢。

今年樂視裁了很多人,有些部門整個都被端了,很殘酷。但在我看來,裁員速度還是很慢,沒有一步到位。在業務重組上,老賈的決策不夠果斷。或許他沒有料想到問題有那麽嚴重。加上後來某位友商不良引導,供應商們開始堵門,不給錢不幹活。

一開始老賈把錢全拿去還銀行貸款,他天真地認為把錢還給銀行,信用度就不會受損,就能繼續貸款。但事實是銀行認為樂視供應鏈出了問題,把錢都收走後,就再也不貸款給樂視了。

老賈好傻啊!做出了嚴重失誤的決定,但不經歷又怎麽會知道呢?好在現在發現問題總比將來覆水難收要強。目前樂視的資產足以抵債。如果這些問題發生在樂視資不抵債的時候,結果就不可控制了。

目前,老賈的資產和負債已經透明化了。我算過樂視即使做破產清算,老賈也不會欠任何人錢。在我看來老賈駕馭1000億都沒問題,樂視網有600個億,樂視非上市體系加起來肯定有400億。樂視如果再堅持兩年,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孫和賈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孫嘉

一個人心有多大,一部分取決於他的性格,另一部分取決於他的眼界和鬥誌。

從電視、手機到汽車,你如果關心老賈的歷史,就會覺得這個人的做法是對的。這跟他的性格有關系,而且他造完汽車也一定會造別的,這一點和馬斯克很像。

老賈曾經在一次演講里談造車讓我很振奮。因為他在乎的不是要掙多少錢,而是未來的中國企業在汽車領域不能沒有話語權。在我看來這是他的社會責任感,但別人不一定這麽覺得。他們認為賈躍亭造車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但老賈的價值需要用造車來證明嗎?100億和1000億對他來講有什麽差別呢?

老賈造車不是為了錢,現在很多留在樂視的人也不是為了錢做事。在這點上,孫宏斌和老賈是處於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在乎錢,一個在乎夢想。跟只要錢的人談夢想,或者跟只要夢想的人談錢,都不對路子。

現在,一個公司想要在中國上市多難啊。樂視網這麽大的上市公司,老賈幫不上忙就被逼著賣了,幾百億的身家說沒就沒了。這事兒一般人做不到吧?

外界都覺得老賈當甩手掌櫃了,但他為什麽要當甩手掌櫃呢?在二選一的時候,他選擇了夢想,選擇了汽車。在我看來這就是老賈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時間會驗證這一點。

以前我倆的辦公室離得很近,進出總能碰到。下班時,他會過來和我說“你還在加班啊”。剛去的時候我覺得他也不認識我,但他卻向我嘿嘿笑,特別純真的感覺。近距離看老賈,你會感覺他特別純粹。

“我為什麽要堅持”

樂視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真正理解老賈、支持樂視到底的人。不理解老賈是因為根本沒站到一個維度上考慮問題。

樂視到了今天這一步,我仍然認可樂視的生態發展戰略。原來,我也不理解樂視提出的七大生態及其內部的關聯法。後來我在業務部門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如果樂視手機用戶出現了問題,其他的業務就會關聯解決。把所有的生態都緊密聯系,一般的公司很難做到這一點。

如果沒有生態發展戰略,樂視不可能用5年時間做到和BAT在名聲或品牌印象上相提並論。

84.webp

(*樂視大廈里的討債人

即使在國外,也找不到與樂視模式對標的公司。樂視是本土模式,所以這個模式是有希望的。尤其在去年樂視全資收購Vizio(創業家&i黑馬註:美國電視廠商)後,我一度認為樂視可以成為一家快速實現全球化的公司。

現在留在樂視的絕大部分都是跟隨老賈多年真心不移的人,還有一小部分是我這樣堅持自己理想的。

這與老賈用人有關系,他對下面的人都挺不錯,也很舍得。有些跟了他多年的員工,雖然職位並沒有升得很高,但錢都不少。

堅持留在樂視就要面對發不出工資的風險。對我來說,短期內不發工資並不會影響我的生活,我還可以堅持。即使以後把我裁了,也許我可以去汽車崗位呢?因為汽車相對來說是獨立的,但無論如何我也要走下去。因為在中國,找不到第二家這樣的公司。

家里人不僅支持我留在樂視,還提出要給公司“捐”錢。他們想如果每個員工都捐一萬,所有人都all in,樂視是不是就能渡過難關?我在朋友圈發了這個想法,很多人罵我們全家都是傻子,但我仍然很開心。

一路走下來我絕不會後悔。為了夢想,老賈幾百億都可以犧牲,我連幾個月的薪水都犧牲不了?

“恨不得樂視趕緊跌到谷底”

老賈現在應該清楚孰輕孰重。汽車造成功了,樂視就能翻身。如果汽車能造出來,今天這點苦又算得了什麽。

現在很多人包括一些樂視員工都在呼籲,老賈應該回國解決問題。但我覺得他現在就應該一門心思把汽車造成,別的什麽都不用想。把該幹的事情幹成,別的問題就都能解決了。但外界輿論不會同意,這個世界上有這個認知的人太少了。

我們沒必要等老賈回來,他回不回來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之前能給他掙錢的人,危機發生後,照樣幹的熱火朝天,不受任何影響。我問他說,你擔不擔心老賈不回來啊,他說“有什麽可擔心的,回不回來有什麽差別嗎?”

現在,老賈每天都發微信正常指導業務。我們也不需要懷疑老賈,因為公司的資產足以抵債。

對於一些看到什麽就相信什麽的人,就很麻煩了。有報道說樂視欠債630億,如果有人信,那他就是在自己給自己找坑。前面有個影子,他踩下去以為自己墜到了井底。樂視的前路是不是坑,看仔細再說。

我很清楚賈躍亭有多少底子,FF91(創業家&i黑馬註:法拉第未來首款量產車)目前已經完成了,剩下就是量產的問題。老賈已經收到了大量FF91的訂金。他們不是因為支持老賈的理念、夢想,而是因為他們覺得FF91的配置是自己想要的。

FF91也獲得了一些友商的認可。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曾評價:“我們內部團隊討論這幾年最好的產品理念,FF91幾乎都是排在大家意見里第一位的,雖然產品存在嚴重的過度設計,但確實是少有的,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另外樂視的能力層面,也是全球為數不多,具備智能汽車完整的基礎設施能力的企業,具備這個能力的全球不超過五家。”

對我們來說,也不是說只談夢想,翻翻老賈的過去,有他做失敗的事情嗎?一個成功20年的人,他會失敗嗎?

老賈對誰都特別舍得(錢),這是一件很讓人受不了的事情。對於不在乎錢的人來說,他就沒有這個概念。如果我能夠堅持等到老賈成功造出汽車,毋庸置疑,老賈不可能虧待這批堅持到底的員工。對一個不在乎錢的人來說,你還擔心他不給足夠的回報嗎?

現在,我恨不得樂視趕緊跌到“谷底”。不到谷底就會一天比一天差,一天比一天有問題。到了谷底就證明不會更差了,要往上走了。現在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谷底在哪里,對此有人會憂慮明天會不會更糟,但我已經不受影響了。

任何可以改變的事情都不是事情,唯一重要的是不能改變的事情。對我來說,不能改變的事情就是相信老賈。我肯定會堅持到樂視最後一步,這份信念可以將其歸結夢想的魔力,但別人會認為我被洗腦了。

沒有人給我洗腦,真的。

樂視員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582

    賈躍亭從樂視卷走了多少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7/166033.shtml

    賈躍亭從樂視卷走了多少錢?
    小料小料

    賈躍亭從樂視卷走了多少錢?

    無論樂視未來走向何方,股東虧損多少,反正賈躍亭沒在虧損之列。

    文 | 小料

    編輯 | 夏夕

    樂視的“無底洞”到底有多大,大概此時此刻的孫宏斌也無法算清。

    在樂視的整個發展歷程中,“生態“始終貫穿其中。賈躍亭曾說,要創造一家公司,不被BAT吞噬。而他靠的,就是樂視控股全球七大子生態。

    去年,樂視風光之時,瘋狂地開各種發布會,被業內戲稱“PPT發布會“。下面這張”生態圖”,幾乎在樂視的每場發布會上都能看到——互聯網生態、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體育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

    11

    2014年,樂視第一次遭遇嚴重危機,但後來挺過來並且進入飛速發展的一段時間。直到去年下半年開始,樂視資金鏈問題爆發。但當時有業內人士依然對樂視保持樂觀態度,認為賈躍亭能挺過這次危機,畢竟2014年那次都挺過來了。

    但這僅存的一絲信心,隨著最近賈躍亭姐弟親自發函,徹底崩塌。11月10日,樂視網正式發布公告稱,2017年11月9日,公司分別收到賈躍亭、賈躍芳回複的函件,賈躍亭、賈躍芳表示已無力繼續履行無息借款予上市公司的承諾,亦無力履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承諾。深表歉意!

    22

    不久前還信誓旦旦“負責到底”的賈躍亭,這次真的”撂挑子“了。於是乎,各種傳聞接踵而至,樂視的七大生態崩得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全面崩塌——劉建宏、梁軍也走了,一眾明星股東的錢打水漂了,供應商的錢要不回來了,孫宏斌150億元的雪中送炭也不知道何去了……

    最後,只有一句“深表歉意”。

     一

    賈躍亭家族套現了多少?

    2015年,賈躍亭手中25%的股份解除了限售。也就是說,他這一部分股票可以開賣了,通過之後一系列的公告看,他套現的金額數目不小。

    2015年5月,樂視網發布的公告,拉開了賈躍亭大規模減持樂視股票的序幕,而且是“高位套現”。

    2015年6月1日—3日,減持金額約25億元,賈躍亭稱將全部套現金額無息借給上市公司,用於樂視網日常經營。

    2015年10月30日,協議轉讓1億股樂視股票給鑫根基金,減持金額32億元。

    2017年1月16日,轉讓1.7億股給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計60.41億元,目的為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公司股權結構。

    大規模減持的兩年時間里,賈躍亭共計減持股票價值至少117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融創旗下的,也就是在今年1月16日,融創註入樂視的150億元中,有60.41億元進入了賈躍亭的口袋。

    而在2015年之前,賈躍亭姐姐賈躍芳也有幾次減持動作:

    2014年1月,賈躍芳以50元/股的價格減持1400萬股,金額約6.75億元,當時創下樂視網上市後第一筆最大套現額,而50元/股的價格也接近樂視網歷史最高價。

    2014年12月9日—18日,賈躍芳減持1200萬股,約4.23億元,承諾將其所得全部借給樂視網,作為營運資金,免受利息。

    2015年1月30日—2月4日,減持2400萬股,金額11.86億元。

    以上賈躍芳累計減持套現約22.84億元。依此統計,賈躍亭和賈躍芳姐弟倆從樂視上市公司減持套現共計約139.84億元。

    另外一邊的樂視系非上市公司中,賈躍亭家族通過樂視控股及關聯公司鑫樂資產,也從樂視影業和樂視致新分別獲取10.5億元和26.48億元的現金收益。

    除了套現,賈躍亭還進行了大量的股權質押。

    據統計,7年間,賈躍亭及其姐姐賈躍芳以其控股股東的地位,利用樂視網股權做了34次質押融資。而在今年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職位之前,他將大部分質押贖回,再一次性質押5.07億股。保守估算,這筆融資數十億元。

    累計融資超過700億元,錢去哪了?

     

    業務的極速擴張,賈躍亭的蒙眼奔跑,樂視控股旗下全資、非全資子公司已有至少34個。與此同時,業務龐雜的樂視系,走上了融資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8月12日上市以來,七年間,樂視網累計融資約300億元,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累計融資近130億元,樂視汽車體系融資約113億元,融創註資168億元(其中25億元目前未到賬)。簡單計算,樂視體系累計融資700億元以上。

    那麽,這麽多錢到底幹什麽了?我們不妨還是從樂視的生態版圖一一說起。

    樂視影業

    說起樂視影業,一度是風光無限,但也相當地命途多舛。

    先是並入上市公司的重組一度擱淺,估值縮水,再之後《長城》、《爵跡》等電影的接連不利,業績對賭未能達成……但盡管如此,在樂視的七大生態中,僅樂視網和內容生態中的樂視影業處於盈利狀態,其他生態均屬於虧損狀態。

    33

    盈利的樂視影業並沒有從上市公司撈到任何好處 ,反而一直為其輸送利益。

    在融創中國的公告中我們發現端倪,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樂視影業的其他應收款高達17.75億元。而這一數據,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7341.44萬元、18.52億元。也就是說,2016年年初到2017年第一季度,樂視影業的其他應收賬款增長23倍多!

    這其中,幾乎全部來自於樂視控股的欠款,為17.08億元,占比超過96%。這個數字,相當於樂視影業2016年總資產的50%和營業收入的155%。

    44

    這17億被樂視控股拿去幹什麽,反正17億對於燒錢不止的手機和電視還有那深不見底的汽車夢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但對於樂視影業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魔咒,影響著公司的正常運營。

    樂視影業張昭經常哭,一打電話就哭,因為很多影視公司追著他要錢,他也沒有,只能哭,電話那頭的影視公司老板也只能跟著一起哭。

    樂視電視

    今年年初,梁軍宣布樂視電視總銷量達到1100萬臺,在互聯網電視行業仍是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孫宏斌接手樂視之後最看重的也是樂視電視。

    55

    但是,樂視危機影響到了樂視電視。賬期在銷售環節很重要,以往樂視風光之時,供應商和客戶賬期較為寬松,這使得雖然樂視電視虧損,但現金流保持健康流動。

    樂視資金鏈危機爆發的連鎖反應是強烈的,市場沒了信任,許多供應鏈企業到後期要求樂視電視進行預付賬款。於是,本來健康的現金流被打亂,樂視電視的產量衰退,一度沒貨可賣。

    樂視手機

    2014年5月,樂視移動註冊成立,相繼推出了樂視一代、二代和三代手機。

    66

    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樂視兩次共計出資37.77億港元入股酷派,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曾經豪言壯誌:“兩年內,樂視+酷派要賣出1億部!”

    理想很豐滿,但當時的2015年,國產手機已趨近飽和,小米、華為、OPPO、VIVO等都難以撼動,高端手機有蘋果、三星無可動搖。於是樂視手機采取低價策略,賈躍亭甚至說“手機不靠硬件賺錢”。

    靠著低價,樂視手機打開一片市場,但這從始至終都是虧本買賣,賣得越多,虧損越多。

    手機不靠硬件賺錢靠軟件,但危機之後,樂視體育的版權內容下架、樂視視頻買不來好內容,硬件的銷量自然下降。

    樂視汽車

    手機計劃之後,汽車計劃提上日程。賈躍亭把他的造車地點定在美國,這是個100億投入的項目。

    賈躍亭的造車計劃可謂是力排眾議,不管身邊的人怎麽說,就是要做。

    近日有傳聞稱印度塔塔集團收購賈躍亭投資的美國新創電動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FF),樂視控股方面則表示為假消息。

    77

    可以說,樂視汽車是“壓死樂視的最後一根稻草”。別的業務還大難當頭,卻要來造車,企圖再獲得新一輪融資,但是投資人已經被徹底嚇退了。

    除此之外,樂視還買了不少土地……

    2015年,樂視4.2億元買下重慶兩江新區195畝純居住用地和187畝純商業用地。

    2016年3月,樂視投資30億元在重慶江北嘴建設酒店、公寓綜合體項目,規模約16萬平方米。

    2016年5月,樂視斥資30億購買商業房地產項目世茂工三。同年,樂視2.5億美元收購雅虎在美國的土地。

    樂視從來沒有真正通過業務支撐自己往前走,而是從投資人手中獲得的融資——用1塊錢撬動10塊錢,用這個故事,去融100塊錢,然後去做1萬塊錢的事……

    被“坑”的孫宏斌開始補救了

    10月28日,樂視網發布三季度報告稱,樂視網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16.52億元,同比下降435.02%。而就在同一天,嘉實基金發布公告再次下調樂視網估值,調整後估值價格為7.82元。從15.33元直接腰斬到7.82元!

    88

    這還沒完,11月15日,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稱,對旗下基金持有的樂視網按照3.91元的價格進行重新估值。按照3.91元/股的價格計算,賈躍亭向券商質押的10.1億股股票,市值僅40億元,爆倉已成定局。

    在發布三季度報的同時,樂視網也宣布總經理梁軍因個人原因辭職,不再在上市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根據樂視網披露的信息,梁軍在加入樂視前,在聯想集團曾任職17年。2012年,梁軍加盟樂視網負責電視業務,同時擔任子公司樂視致新總裁。

    99

    就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騙局,國內忽悠融資,然後轉移資產,最後定居美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樣的“套路”看著眼熟啊,還有多少這樣的“大忽悠”還在招搖過市呢?

    據知情人表示,樂視很多高管已經幾乎半年沒怎麽來公司上班了,估計為了躲債。“接盤俠”的孫宏斌也在大規模開人,後面更多會用自己的人。

    除此之外,孫宏斌還接連放出大招。

    11月15日,融創中國下發通知告知各集團分公司,如需配置新的電視必須選擇樂視電視。另外,融創集團包括未交付住宅精裝修項目、公寓和旅遊地產精裝修項目等旗下的在建項目,也會引入樂視電視,“按照項目檔次贈送電視設備”。

    11月16日,融創中國發布早間公告稱,子公司有條件同意向樂視致新提供借款人民幣5億元(即第一筆借款),用於樂視致新的一般運營資金;有條件同意向樂視網提供借款人民幣12.9億元(即第二筆借款),用於樂視網的一般運營資金。同時,融創房地產有條件同意為樂視網現有債務及新增債務提供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的擔保。

    可見,孫宏斌還在努力維持著樂視繼續走下去,不過,從上面一系列套現的不完全統計我們大概可以知道,不管樂視賺沒賺錢,不管樂視未來走向何方,反正賈躍亭家族肯定賺得盆滿缽滿,不管劉濤孫儷等一眾明星股東虧損多少,反正賈躍亭肯定沒在虧損之列。

    賈躍亭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