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兆玉今天在山東省政府網表示,非法集資危害極大,從過去的辦案情況看,受害者平均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王兆玉用多發、高發、規模大、數額大這4個詞來形容當前非法集資的形勢。他說:近兩三年,非法集資多發、高發增長的勢頭非常猛。數額大,規模大現象也很突出。規模大就是參與的群眾或者是受害的群眾比較多。有的一個案子涉及到的群眾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跨20多個省,差不多遍地全國。再一個就是數額大,多的有上百個億,幾十個億,是比較常見的。
一旦陷入非法集資,挽回損失的幾率很低。王兆玉說,大概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按照我們這幾年的辦案情況來看,從老百姓報案,到我們辦完案件,再到後期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這個過程走下來,從法院判決到最後執行情況看,每個案子大概能挽回損失,老百姓集資的款一般的在10%。”
雖然公安機關在辦案之初就把追贓做到首要目的之一,但真到非法集資暴露出來,進入公安機關辦案程序,集資款大部分被挪作他用,或者是賠了,揮霍了,轉移走了。
非法集資的重要對象是老年人。王兆玉舉例說,濟南曾經辦了一起案子,集資對象主要面向退休的職工,有的60多歲、70多歲,大半生的積蓄都投資進去。有的卷款跑了等等,血本無歸,對他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
老年人不但缺少金融知識,還很固執,有時還很沖動。有的老人到銀行去取錢交給非法集資,跟銀行工作人員交流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就提示這個不行。老人還非常生氣,堅持必須從銀行取這個款,別人不用管,就要辦這個事。
這背後是非法集資許諾的高收益。王兆玉說,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手段。一是,承諾高額回報,10%到30%都有。二是,編造虛假項目,這些項目聽上去很好,實際上大部分不存在。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手段非常豐富,比如說電視、報紙、網絡媒體,包括機場、車站這些公眾流動比較大,比較多的地方,手段上有的也是找名人,請名人代言。集資的錢,很多是用在在了請名人做廣告上。四是非法集資類似傳銷,利用親情誘騙。一傳十、十傳百。第一個親戚加入了,親戚再出去拉親戚。
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形式,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這其中,P2P又位列其中。王兆玉說,很多非法集資是通過互聯網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利用這個平臺來達到吸收公眾存款這麽一個目的。
P2P出問題,最主要原因是它越界了,越了中介的基本職能。比如說,這家有一個項目,有一些人對這個項目感興趣,就去投資。這邊有錢找P2P,但P2P只是一個中介,不能直接做這個事情。現在P2P公司把中介職能去掉了。
參與非法集資的受害者,不要指望著國家去給追回損失。王兆玉說,“這個是一個犯罪行為,我們第一嚴厲打擊,第二在打擊過程中,目的挽回老百姓損失。這個追償、追回、返還的比例非常低。所以我們老百姓一定要知道,做這個事,就像炒股票一樣,一定要有賠的準備。這種風險自擔,一定要從這些方面。如果有了風險自擔的意識可能就不會做這些事情。”
據CNN24日報道,德國警方表示,在慕尼黑打死10人的18歲槍手對“大規模槍擊”著迷,但是據知與所謂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沒有聯系。
在周六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官員說,這個18歲的襲擊者飲彈自殺,沒有政治動機,在其家中未發現宗教相關材料。
襲擊者和ISIS沒有明顯的聯系。但是,調查人員在其家中搜查出大量關於大規模槍機的材料。
鄰居稱這個18歲男孩叫Ali Sonboly,槍手的父母已經被帶走調查。
警方沒有透露襲擊者名字,但表示,他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在慕尼黑出生和長大。
德國內政部長托馬斯星期六說,在攻擊之前,槍手很可能利用在臉書上建立的一個女孩的假身份向很多青少年發出聚會邀請,稱將免費提供食物,以便引他們上鉤成為受害者。警方目前仍在調查確認中。
8天第三起公眾場所惡性兇殺事件
慕尼黑購物中心槍擊案是過去8天中,西歐國家發生的第三起公眾場所惡性兇殺事件。前兩起事件分別是突尼斯裔男子在法國尼斯卡車撞入人群和阿富汗男子在巴伐利亞烏爾茲堡火車上斧頭亂砍乘客。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4日晚間,法國南部城市尼斯發生卡車沖撞人群事件,造成嚴重傷亡。該起事件已造成超過84人死亡,另有202人受傷。2016年7月16日,IS組織宣布對法國尼斯卡車恐怖襲擊事件負責。
7月18日晚,德國發生火車襲擊案。一名17歲阿富汗籍男性難民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附近的一輛城際列車上突然用斧子和刀具襲擊乘客,造成十多名乘客受傷,其中至少3人重傷。德國電視一臺網站報道說,該男子行兇後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郊區下車試圖逃跑,並向聞訊趕到的警方人員發動攻擊,後被警方擊斃。
(綜合來源:CNN、BBC、新華社)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 日本長崎市9日在長崎和平公園舉行原子彈爆炸71周年紀念儀式,約5600人參加。
長崎市市長田上富久在發表“長崎和平宣言”中說,日本政府一方面呼籲廢除核武器,另一方面卻采取依存核遏制力的立場,這相互矛盾。他說,日本一直堅持和平理念,今後應繼續走和平國家的道路。 他高度評價了美國總統奧巴馬5月訪問廣島的行動,並呼籲各國領導人到核爆地進行訪問,並強調“希望能夠集各方智慧”一起構建無核世界。
安倍晉三在致辭中表示,“絕對不能讓長崎的悲劇重演。我們將繼續為此不斷努力”。
安倍強調,“作為唯一的戰爭核爆受害國,日本將堅持非核三原則,強調維護和強化《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體制的重要性”。與6日在廣島市發表的致辭一樣,再次表明了遵守非核三原則的想法。
8月9日,安倍在和平祈願儀式上發表致辭
據新華社報道,長崎市核爆受害者代表井原東洋一在儀式上致辭時說,我們在強調核武器造成的災難的同時,“也不應忘卻日本在日中戰爭、亞洲太平洋等戰爭中的加害歷史”。今後,日本應深刻反省,繼續捍衛日本國憲法,實現“無核三原則”法制化。他說,新安保法違反日本國憲法,安倍政府應將其廢除,並擺脫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依賴。
日本是迄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為促使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盡快投降,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在過去的一年里死亡或者已確認死亡的3487人被記錄在長崎核爆死難者名冊中,長崎核爆死難者總人數已達17萬2230人。
長期以來,日本借此把自己描繪成二戰特別是核爆的“受害者”,但很少提及日本遭原子彈轟炸的歷史背景。
去年9月,安倍政府強行通過新安保法,結束了日本戰後“專守防衛”的政策,為亞太地區安全局勢增加了不確定因素,也引發了日本國內的反對聲浪。
8月15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下個月11日就是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的15周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已經有超過5400名相關人士被診斷患上癌癥。
而據海外網2015年9月的報道,從2001到2015年,14年間,當時參與地面營救、清潔的消防員、警察、環衛工人中共3700多人確診患上癌癥。一年之後,這一數字還在上升。
CDC確認的9·11患癌病例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間,平均每年增加1525人。在2014年1月時,共有1822人,但今年6月就達到了約3倍的5441人。
被CDC認定健康受到9·11恐襲影響,受害者就可以獲得醫療費。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沒有被正式認定,因此癌癥等病例的實際數據可能比統計更大。
在被確診為癌癥的5441人中,4692人為當時參與救助的營救隊員、清潔人員、誌願者等。其他的749人為在事發地世界貿易中心工作的人員或附近學校相關人士。其中半數以上患者的年齡在55到64歲之間,有些人不只患有一種癌癥。
民眾在“9·11”遺址紀念逝者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紐約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9·11事件導致約3000人死亡,被CDC認定的健康受害者有7.5萬名。除了癌癥,還有約1.2萬人患上精神疾病,約3.2萬人患上哮喘、胃食管返流疾病等呼吸器官及消化器官疾病。
在紐約環境保護與健康部門網站上,甲狀腺癌、白血病、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癥是“9·11”相關疾病中最集中的五種類型。
15年過去,災難看似結束了,卻仍如魔鬼般蠱惑人心,死纏爛打,一不小心就索去無辜的生命。
據中國日報報道,自從中國女子遊泳運動員陳欣怡被查出興奮劑陽性,中國遊泳隊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來自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霍頓的“親友團”更是不停地在互聯網上對中國泳隊進行口誅筆伐,幸災樂禍。不過,他們這種嘴臉可能要好好收一收了。因為連美國的主流媒體都已經對他們的這種汙蔑看不過去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 稱中國才是“興奮劑”的最大受害者。據官方統計,奧運獎牌獲得者中被發現使用興奮劑最多的是俄羅斯和美國。而中國從沒因為嗑藥被剝奪任何一塊獎牌。相反,中國是被騙走獎牌最多的國家,有10位中國選手因為對手嗑藥被偷走獎牌。
自1968年以來,一共有25塊金牌、41塊銀牌和54塊銅牌因興奮劑而“易主”,而美國曾因使用興奮劑被剝奪過11塊金牌。
名單顯示,西方國家成為興奮劑重災地:意大利有63起,德國61起,法國49起。而對我們指手畫腳的澳大利亞,除了遊泳,澳大利亞的興奮劑使用涉及多個運動項目:足球、皮劃艇、板球、自行車、橄欖球、田徑、舉重等。
中國對興奮劑一直采取“零容忍”的堅決態度,落實到行動上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現行的反興奮劑制度也日漸完善、公開和透明,獲得了國際認可。
現在,中國反興奮劑工作無論在檢查數量還是制度設計上,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幹幹凈凈去參賽”是一貫的嚴格要求。早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鑒於之前幾年出過好幾檔不小的興奮劑事件,中國就開始實行別的國家還未施行的血檢,使多位有爭金奪銀實力的運動員告別了悉尼奧運會。
而在陳欣怡事件爆發後,中國泳協表示高度重視,要求陳欣怡積極配合調查,如實陳述事實,認真執行反興奮劑規定,同時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歐內斯特(Josh Earnest)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否決一項允許9·11受害者家屬起訴沙特政府的法案。
該法案全稱《對恐怖主義資助者實行法律制裁法案》(JASTA)。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襲擊導致近3000人遇難,而在19名劫機者中,有15人是沙特阿拉伯籍。美國也一直有人猜測,沙特官員與襲擊者之間存在聯系。JASTA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歐內斯特在白宮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不難想象,此項法案一旦通過,其他國家也將以此為借口,起訴全球各地的美國外交官、美軍成員乃至美國企業,使他們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下。
後果“無法估量”
美國國會在7月份解密了部分9·11事件調查報告,顯示劫機者可能得到與沙特政府相關人士的協助。此事重新激起各方猜測。不過,美國方面並未掌握確鑿證據。
今年5月,美國參議院經投票一致通過JASTA法案,上周五,眾議院又經口頭表決通過該法案,恰好趕在9·11事件的15周年紀念日之前。之後它就被送往白宮,由美國總統決定簽署或否決。
一旦它成為法律,美國人將可以就美國境內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起訴涉嫌參與其中的外國政府。
奧巴馬早前就表示會否決該項法案,擔心美國政府會反過來成為類似訴訟的眾矢之的。《紐約時報》列舉的潛在把柄就包括,美國軍事襲擊造成的附帶損害,後9·11時期的拘留政策,包括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以及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犯下的暴行。《洛杉磯時報》在一篇社論中表示,此項法案一旦通過,美國政府將承受“無法估量”的後果。
不過即便奧巴馬否決該法案,參眾兩院仍然可以推翻他的決定。從目前形勢判斷,該法案在參眾兩院的支持率都超過三分之二,足以推翻否決。
這將是奧巴馬自2009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面臨否決被推翻的局面。
參議院於周一晚間將法案遞給白宮,在9月23日之前,奧巴馬有十天時間選擇簽署或是否決,否則法案自動生效。
但按照美國憲法,若國會在此期間休會,且休會前奧巴馬既未簽署也未否決,則該法案將自動失去效力。此即所謂的“口袋否決”。
這種情況並非沒有可能,由於選舉臨近,參議院最早可於本周休會,直到11月8日的參議院選舉後再重返國會山。
遭遇阻力
JASTA在國際上也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沙特阿拉伯就威脅拋售總計7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國資產。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份,沙特政府持有117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另外,它也可能通過第三方國家的實體或是相關衍生品,持有其他美國資產。JASTA支持者辯稱,若沙特阿拉伯與9·11襲擊事件並無瓜葛,其政府應該無所畏懼。
周一,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GCC)公開譴責了JASTA的最新進展。GCC秘書長阿蔔杜拉提夫·紮耶尼(Abdullatif al-Zayani)發表聲明中稱,該法案“有悖於國與國關系的原則與基礎,以及各國享有的主權豁免”。
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GCC成員國,阿聯酋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鑒於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樹立的危險先例,該法案不符且明顯有悖於國與國關系的原則與基礎。”阿聯酋外長謝赫•阿蔔杜拉·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在一份聲明中稱。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23日以損害美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否決了美國會通過的允許“9·11”恐襲事件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起訴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
該法案分別於今年5月17日和9月9日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需經美國總統簽署才能正式成為法律,但奧巴馬與白宮官員曾多次表示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
據報道,奧巴馬表示,他本人對“9·11”恐襲受害者及家人深表同情,但國會通過上述法案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因此他行使了否決權。
奧巴馬列舉了三個理由,首先,該法案非但不會保護美國免受恐怖襲擊,反而會削弱美應對恐襲的效率;其次,剝奪未被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名單國家的主權豁免權,美國的海外利益和人員同樣會失去主權豁免權的保護;最後一點,如允許私人控告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國家,則有損這些國家在反恐等國家安全問題上與美國的合作。
“9·11”事件的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認為,實施恐襲的“基地”組織得到沙特政府資助,19名劫機者中多數來自沙特。因此,他們在美法院起訴沙特政府,並提出索賠,但美法院駁回了訴訟,理由是沙特政府享有主權豁免權。
於是,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在國會展開遊說,敦促美國眾參兩院分別在今年5月和9月通過以上法案,並遞交奧巴馬簽署。
但與此同時,沙特政府也一直在遊說奧巴馬政府行使總統否決權,並威脅稱該法案如獲通過,沙特將拋售所持有的7500億美元國債和其他美元資產。
不過,奧巴馬的此番說辭難以說明參眾兩院的議員們。據中新社報道,多名美國會領導人表態稱,他們將推動該法案在兩院獲得超過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以投票方式推翻否決。
法案起草人、民主黨參議員舒默23日明確表示,奧巴馬的否決將“迅速而徹底地被推翻”。舒默稱,對奧巴馬的決定感到“失望”。他說,如果沙特政府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們就不會害怕這一法案。“9·11”事件受害者家屬有權進行起訴。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的發言人當天表示,參議院將盡快采取行動,推翻否決。
多數美國媒體認為,鑒於該法案此前以口頭表決方式輕松獲得通過,參眾兩院有很大幾率獲得足夠多的票數推翻否決。奧巴馬也將首度遭遇否決被推翻的“尷尬”。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在介紹今年中國的外貿走勢情況時指出,2017年全球政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比如英國脫歐,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新總統上任,韓國總統選舉等大事件都會給現有政策走向帶來變數,或加劇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態勢。國際環境嚴峻複雜,逆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成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害者。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黃頌平介紹2016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黃頌平表示,2016年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回穩向好的態勢,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2017年,國際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仍然較大,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支撐外貿持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一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新挑戰,低迷疲軟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為3.4%,經合組織的最新預測值為3.2%,全球經濟仍將低位運行,成為共識。世界貿易組織最新貿易展望報告中將2017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下調到1.8%-3.1%之間,這是世貿組織首次提出區間預測,意味著2017年全球貿易仍將難以回暖,不確定因素增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外貿也難以獨善其身。
二是我國自身改革進入深水區,外貿結構轉型壓力大。2017年是我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諸多的結構調整進入了攻堅期。一方面,隨著生產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傳統外貿競爭優勢持續減弱。另一方面,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也尚未解決,中西部地區產業鏈配套仍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承接東部要素成本型的產業和訂單轉移的力度不強。數據顯示,2016年前10個月,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歐盟市場份額比2015年同期下滑1.8個百分點,在美國份額下滑1.2個百分點,在日本份額下滑2.1個百分點,而同期部分東南亞國家同類產品在歐美日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此外,當前我國正在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發達經濟體大力推進制造業回流,對我引進高質量外資形成挑戰,更高質量的外貿對創新發展、自主形成技術新優勢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三是全球化進程遇阻,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出口擴大形成制約。世界貿易組織2016年6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經濟體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超過20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2009年世界貿易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在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實施貿易保護、設置貿易壁壘,用反傾銷手段幹預正常貿易成為有關國家搶占國際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逆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成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害者,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了36.8%和76%。2017年全球政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比如英國脫歐,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新總統上任,韓國總統選舉等大事件都會給現有政策走向帶來變數,或加劇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態勢。
黃頌平指出,總體看來,海關總署認為2017年我國外貿的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所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短期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積累,我國經濟以及外貿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力大,無論外部市場如何波動,都有信心應對。2017年對外貿易領域只要把握住"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落實“穩增長、調結構"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使各項改革惠及企業,對外貿易一定會在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方面取得成效。
2月27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高田可能會改變對安全氣囊時間的立場,並建議設立一個賠償基金,以支付因公司制造的安全氣囊造成的傷害或死亡的賠償。
據悉,高田長期以來一直拒絕建立一個基金來補償安全氣囊爆炸受害者。如今,高田正在轉變思路,該公司在啟動其1.25億美元理賠項目、向因安全氣囊爆炸及噴出碎片而受傷的消費者理賠時,將建立一個基金,聘用通用汽車所用過的律師管理該基金。
高田預計將在星期一在底特律的一個美國聯邦法院認罪,承認有關與安全氣囊相關的不良後果。據說還使用律師Kenneth Feinberg的服務,他曾經在2001年9月11日經營類似的基金。
據新華社報道,針對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將一名乘客強行拖下飛機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表示,據初步了解,受傷害乘客是越南裔美國公民。中方希望這一事件能夠得到妥善解決。
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這兩天網絡上一個視頻引發廣泛關註,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航班由於超額訂票而將一名不願意下機的乘客強行拖走。有報道稱,這名乘客是中國人。你能否證實?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表示,關註到這起發生在美國國內的不幸事件,也註意到此事已經引發美國國內外高度關切。據初步了解,受傷害的是越南裔美國公民。昨天美國白宮發言人已表示,美國有關方面正在對此事進行評估。希望這一事件能夠得到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