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大倒退 Pandora逆市銷售倍增得港女歡心 自稱「勝在有得揀」
1 :
GS(14)@2015-03-23 08:18:25
■Pandora深得香港女士歡心,分店門外常有人排隊等候入店選購。許頌明攝
【本報訊】自由行消費力減弱,香港首飾珠寶業去年表現不濟。不過,來自丹麥的Pandora,在香港同期銷售卻急增超過一倍,成為網民口中「港女最愛、男人最痛」首飾品牌。面對網民批評,集團亞洲區總裁Kenneth Madsen接受專訪時笑言「不只香港,其他國家都有類似的質疑」。他認為公司產品之所以會成功,秘訣在於客人「有得揀」。記者:鄭柏齡 胡仲邦
香港區Pandora每單消費平均約一千五百元,較其他市場高出50%。港女成為其重要收入支柱,事關公司不會依賴內地客生意,「只做旅客的經營模式風險太大」。
港客佔七成收入
現時旅客只佔公司在香港約兩成生意,當中僅一成為內地客,換言之,港客佔逾七成收入。
Madsen稱香港是Pandora最重要市場之一,表現突出除有賴增加分店外,即使只計舊舖生意都按年增長逾倍,跑贏本港正在倒退的零售市道,反映其產品甚得香港女士歡心。Madsen指今年首季生意依然強勁,料全年收入會有高雙位數(significant double digit)增長。與傳統首飾珠寶商不同,Pandora主打純銀串飾(charm),鼓勵顧客以「串珠仔」形式拼搭手鏈,每粒串飾售價由近三百元至數千元不等;惟部份網民質疑產品為貴價「朱義盛」,甚至有人「控訴」被女友要求「每月送一粒」,惹來不少迴響。「老實說,這些討論在其他國家比比皆是」。Madsen笑言對香港這類網上文章略有所聞,並解釋Pandora定位為「可負擔奢侈品」(affordable luxury),定價會盡量貼近大眾化水平。港男普遍認為Pandora是送禮或被送禮最佳選擇,事實上公司全球顧客群中,逾七成是用作送禮,不少買家為男士。但由於品牌在港發展時間短,故一般由女士首次購買,「通常先買一條手鏈、兩至三粒串飾,然後期望由男士接力送贈」。Madsen指,為方便男性客人,公司特別印製大量產品目錄,「讓女士指出喜歡的款式,(男士)再帶目錄到店內選購」。產品能在香港大賣,Madsen認為當中的Magic在於「有得揀」,「女人討厭撞衫,買首飾亦一樣」。他舉例,公司每年推出七個系列,「幾乎每月都有新款式,其他珠寶店做不到」。
三百元有交易
記者昨日在Pandora apm及銅鑼灣分店視察,apm店外有本地男女排隊等入場選購,店內則有約二十人。至於銅鑼灣店內約有十人,顧客以本地情侶為主。Pandora分拆手鏈、每粒串飾賣,銀鏈最平四百九十九元,也有14k金鏈,按長度計最貴接近二萬三千元;串飾逐粒針,每粒約三百至六百元,一般港人喜愛款式包括中國娃娃、金銀元寶、淺粉色玻璃串飾等。喜愛該品牌、曾用兩千元買手鏈的黃小姐認為Pandora首飾手工精細,將價錢定在兩千元內亦算值得;亦有女士覺得雖然款式多,但對她並無吸引力,她亦不會特別留意。在Pandora分店內的男性則主要陪太太或女友購物,與太太一起揀首飾的陳先生認為Pandora配件多,每項配件定價不算高昂,入場費不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3/19086455
離岸市場大倒退 港銀捱沽 徵存款準備金 中銀急挫逾4%
1 :
GS(14)@2016-01-19 22:28: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人行確認下周一起,將對境外人幣存款徵收存款準備金率,是繼早前「挾息戰」後,人行再推管理離岸人民幣匯價及流動性的舉措,有大行直言,近期「干預」的代價相當大,一路以來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努力將被抵消掉。匯豐表示此舉或令2450億元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被鎖住,憂慮流動性緊張,本地銀行股股價昨日亦普遍下跌,中銀香港(2388)跌逾4%。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以往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的資金,並沒有被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範圍,但人行昨日決定,由1月25日起對此執行存款準備金率政策,但不包括境外央行和其他官方儲備機構、國際金融組織及主權財富基金。惟對此,引起不少市場人士抨擊,指此舉將進一步打擊辛苦經營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人行則表示,這措施將引導境外金融機構加強人民幣流動性管理,防範金融風險。
陳德霖﹕不影響港資金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強調,內地的措施不會影響香港資金,因為香港從來沒有存款準備金率的要求,香港資金只須跟從香港規矩,但涉及跨境的資金便要遵守內地規則。他表示,會與人行跟進細節,及與本港業界研究此新措施的影響。
新措施令市場憂慮港銀流動性緊張,作為本港離岸人民幣清算行的中銀香港,昨日股價下跌4.38%,大新銀行(2356)更跌5.24%,匯控(0005)及渣打(2888)亦跌逾3%。香港的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抽升,1周拆息升至11.9厘。匯豐表示,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韓國等主要市場的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量達1.45萬億元人民幣,以17%存款準備金率計算,新措施將鎖住約2450億元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匯豐﹕2450億元流動性將被鎖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2450億元人民幣的估算或過高,因為只有在境內的資金才須交付準備金,而並非所有離岸存款都放在境內,因為同時有點心債或離岸人民幣貸款,境外銀行放在境內清算行或代理行的資金,多數是多餘的頭寸,或者是跨境貿易的資金,存放內地以方便結算。
中銀﹕嚴格遵照新規定
顏劍文表示,現時執行細節未明,人行新規可能適用所有境外機構,或者只要求清算行及代理行,把境外機構存放在它們的資金,交一部分上去。若是後者,影響不算廣泛。中銀香港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楊杰文表示,該行一直非常關注流動性管理要求,未來會嚴格遵照新政策的規定,但目前正在了解政策細節,會與有關當局及金管局溝通,制定收取存款準備金的細節安排,並及時通知各參加行。
2 :
GS(14)@2016-01-19 22:28: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2.htm
匯控挫3% 近7年新低
2016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人行宣布於下周一(25日)對境外銀行收取存款準備金,本地銀行股昨日應聲急跌,其中「港人最愛」匯控(0005)大跌3.12%%,收報54.35元,跌近7年新低;渣打(2888)更跌至歷史新低的55.4元。有分析員認為,負面情緒充斥大市,令所有利淡因素被放大。惟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指匯控抗跌能力較其他區內銀行高,故長遠仍然看俏。
渣打見55.4元 上市後新低
昨日本地銀行股全部跟隨大市急插,跌得最厲害的為大新銀行(2356),跌幅約5.24%,報11.94元,為近一年低位;其後便是三大發鈔行,匯控、中銀香港(2388)及渣打,分別創出近7年、近4年半及歷史新低,跌幅為3.12%、4.38%及3.40%,報54.35元、20.75元及55.40元(見表)。
英皇證券(0717)研究部分析員林茂森認為,人行收取存款準備金,對銀行來說其實不是大問題。
券商﹕徵存準金影響不大
他稱,問題在於中國經濟下行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均令內地的「壞帳」危機蔓延至本港銀行身上,而更重要的是負面情緒充斥大市,令利淡因素被放大,故導致股價急挫。
不過優質企業不乏支持者。穆迪發表報告稱,雖然中國經濟放緩及亞洲市場的波動性增加,均妨礙匯控在亞洲區內的短期增長,不過由於匯控在其核心的香港市場持審慎態度,同時亦於其他亞洲市場專注優質企業客戶,故抗跌能力較區內其他銀行強,長遠而言仍然看好。
3 :
GS(14)@2016-01-19 22:28: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9/news/eb_eba3.htm
中金﹕抵消培育離岸市場努力
2016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雖然人民銀行強調,要求境外金融機構的境內存放,交付存款準備金,是一年多前已開始籌備,並於2014年12月已經發文。但人行近日連番對離岸市場的干預措施,均惹來一眾市場人士抨擊,指其舉措均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打擊。
外資對點心債敬而遠之
大和資本亞洲區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走了10年,一下子就完全被破壞了。從早前挾高離岸人民幣拆息,到昨日宣布的存款準備金新例,都令離岸市場流動性被抽乾,短期可以擊退沽空炒家,但長遠無助解決在岸資金流走問題,更令外資對點心債敬而遠之,代價相當嚴重。
人行的新規不但被外資狠批,連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開腔評論。她的報告表示,央行在離岸市場的干預措施,使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一度告竭,此舉可抑制針對人民幣的投機行為,但也會抵消之前為培育離岸市場發展所做的努力,使離岸人民幣的可投資性受損。該行認為,內地當局如何處理兩地匯差和套利行為,如何平衡離岸市場發展的利弊,這些問題尚待回答。
澳新﹕無關匯價波動 長期考量
然而,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則認為,人行明顯把其管理伸延至離岸市場,但相比「挾息」等行政干預措施,存款準備金的新規對市場發展有利,因為這統一了境內外金融機構的監管標準,有效降低金融風險。他估計,這項新規與近日人民幣匯價波動無關,而是長期的考量。
伯南克批人行透明度倒退 不確定因素多 拖累人幣貶值
1 :
GS(14)@2016-01-20 18:48: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前任主席,推出量化寬鬆(QE)帶領美國走出金融危機的鐵腕人物伯南克(Ben Bernanke)昨日來港出席亞洲金融論壇,他批評人行透明度倒退,令人民幣不明朗因素增加,造成近期匯率加劇波動。不過,伯南克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實屬正常,亞洲也無金融危機迹象,唯獨油價可能難以翻身。
明報記者 顧冷冰
近期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離岸人民幣(CNH)由1月4日起3天內急跌2%,上周人行打響「反擊戰」,挾高拆息打擊沽空人幣投資者,CNH也回升至年初水平,昨晚8時報6.5908,但長期貶值的預期仍在市場發酵。伯南克表示,人行透明度不高,是匯率波動的重要原因。他稱人行行長周小川是「有才幹的人」,但又坦言「我的一個擔憂是,中國央行不像原先那樣透明」。他稱雖然央行在12月推出人民幣CFETS指數,並指不再只是關注與美元單邊匯率,但伯南克昨日批評,如果人民幣要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就應當清晰明確地告訴市場。市場對於未來情形愈是肯定,波動就愈小。
讚周小川「有才幹」
人幣兌美元會貶值到什麼程度?伯南克表示,人民幣匯率最終由人行的策略決定。他又告誡,美元已經大幅走強,漲勢或許已經觸頂,如果美國經濟持續好轉,美元會伴隨加息走強;如果新興市場經濟好轉,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就會降低。
油價每次跌破30美元關口,都有強勁承托,惟伯南克相信,油價難以回升,「低有低的理由」。他認為未來煉油企業,以至石油出口國將處境艱難。不過,低油價對於總體經濟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和社會問題有幫助。至於美股,他稱不會再有10%至12%的年回報率,年回報達到4%已經不錯。
中國經濟放緩 未嚴重威脅全球
中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伯南克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是正常的,目前正轉向消費及服務型經濟,「不能靠興修水壩維持每年10%的增速」。中國經濟的債務主要是內部債務,不是以美元借貸,因而在美國加息周期,資本流出的擔憂較少,政府有很多資源應對。中國整體放緩未嚴重威脅全球經濟,亞洲沒有陷入新一輪金融危機的迹象。至於中國股市暴跌,會否導致環球股災?他表示,經濟的關聯性遠不如市場的關聯性,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彼此感染,但這是「金融現象,不是經濟現象」。
港應維持聯匯
當被問及本港應否改變實施多年的聯繫匯率制度,伯南克表示,香港是細小的地區,維持聯匯制度是合理的,究竟是與人民幣、美元或一籃子貨幣掛鈎,則由金管局決定。
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伯南克曾形容,恍如小學生拿到一顆星作為獎勵。昨日他再強調,SDR無流動性,也未形成有交易的市場,仍需漫長時間成為國際流動貨幣,他認為在他有生之年也未必成事。
2 :
GS(14)@2016-01-20 18:49: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內地不斷加強資本管制,據外電引述消息報道,中國監管機構正計劃針對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的資金流出進行管理,要求部分省份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任何時間淨流出額「不得大於零」。分析稱,措施意味目前維護金融穩定是優先事宜,惟與開放資本帳項的改革背道而馳,將影響外資投資中國意欲,甚至會威脅到自貿區的發展。
路透社:周一已生效
路透社報道,人行近日已與部分沿海港口城市分行召開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由1月18日起,嚴控資金池業務的淨流出上限,任何時間淨流出餘額不得大於零。
監管層已要求各家商業銀行對涉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出的各項業務和產品,加強交易背景審核以及資金用途審核,並表示必要時會檢查業務。部分商業銀行省級分行已接獲通知,要求其停止做境內外聯動產品,並暫停境外倉單融資和結算業務。
2015年人行曾下發279號文件,鼓勵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發展,並降低了一些申請門檻和條件。
星展香港經濟師周洪禮表示,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主要是服務跨境公司。這些公司在內地有項目,為了提高資金運用效率,通常在項目完結時,會立刻將餘款匯至國際總部。如今限制資金流出,不允許出現淨流出,就意味着將錢轉入內地時必須三思,因為「入易出難」。
星展:外資匯入資金會三思
自貿區是否會收到相關措施影響,周洪禮稱,由於並無具體措施出台,很難判斷如何具體執行,不過,一旦影響到自貿區就是嚴重的倒退。他表示,現時加強監管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改革發展和金融穩定之間,必須以穩定為優先」。
財經八一八: 中國衰退≠世界倒退
1 :
GS(14)@2016-01-24 23:00:56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A%A6-220000109.html
甫踏入2016年,多得祖國A股大挫,全球金融市場即出現震盪,繼續引來中國經濟衰退,世界經濟是否也跟衰退的討論。
認同者認為,中國作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只是打個噴嚏,世界已傷風感冒。不過,豐經濟學家Frederic Neumann則持相反意見,他更以1980年代的日本作參考,當年的日本對全球GDP的貢獻,與今日中國相若,但日經濟之後崩潰,未對世界經濟帶來重大衝擊。
過去10年,中國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佔世界增長的比例,由10%增至逾16%;佔以美元計的全球GDP比例,更大增3倍,至僅低於15%(以2015年計)。回望1989年爆煲前的日本,佔全球GDP的比例也超過15%,其經濟大倒退卻未見把全球經濟推向崩潰。
再者,中國近年的入口雖然增長強勁,但其入口佔中國GDP的比例,今年還低於日本,而且,中國也是主要出口樞紐,Neumann相信,有30%進口是用作出口的原料,對本土需求影響不大。總而言之,中國經濟震盪對全球的影響,並非一般想像的大。
內外利淡夾擊 港銀業績料倒退 銀行貸款質素轉差 東亞今掀序幕
1 :
GS(14)@2016-02-15 17:14:45【明報專訊】港股開始步入全年業績派發期,並由本港銀行股揭開序幕。東亞銀行(0023)將於今天公布去年業績,而近日屢成焦點的匯控(0005)及渣打(2888)亦將於下周派發成績表。不過這堆打頭陣的銀行股,普遍不被投資界看好,認為會充當內地經濟下滑及油價大跌的炮灰。尤其是匯控及渣打,資產質素備受關注,市場非但預期業績倒退,派息增長的目標亦恐難達成。
東亞料少賺7% 渣打純利挫逾七成
根據彭博數據,市場平均估計匯控全年純利倒退5%,渣打更會按年大跌76.5%。里昂更預計,渣打在去年第四季將錄得虧損,主要由於收入疲弱及急促上升的壞帳。至於今日公布業績的東亞,市場平均預期純利會倒退6.9%。
經歷波動的2015年後,匯控及渣打兩名「難兄難弟」在今年股價雙雙再創新低,分別累跌22%及32%,市帳率跌至僅0.6倍及0.4倍左右。不過,即使是本地銀行股亦難倖免,東亞及大新銀行(2356)的市帳率均回落至只有0.7倍,恒生(0011)相對抗跌能力較強,今年至今跌幅少於兩成。
分析:內地業務減值 影響派息
歐資基金JK Capital分析員徐青雲表示,本地銀行股近日股價大跌,主要是市場在消化內地業務的影響。過去幾年港銀在內地急欲擴張,作為外資的議價能力又較低,因此資產質素比中資行更差,一旦經濟下滑將首當其衝。他預期內地風險敞口較大的東亞及大新的減值準備會大幅增加,從而影響派息。
截至去年上半年,東亞的內地業務佔比較大,內地貸款佔總貸款達48%,但內地佔總減值貸款比例達到85%。大新及恒生的內地貸款佔比分別只有7%及13%。
即使是「大笨象」匯控,估計亦受中國業務影響,去年上半年的「炒房」受惠A股急升,下半年A股下跌不少,估計有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市場關注匯控在交通銀行(3328)逾四成的持股,尤其是匯控曾表示,若交行的股份實用價值低於投資帳面值,集團便會為交行持股作出減值。摩通估計,匯控將於2017年後不會再將交行的業績合併列帳,屆時每股盈利將減少約一成。
匯控跌至0.4倍市帳率才低吸
不過,除了中國業務的影響,對於匯控及渣打兩大國際銀行,油價大跌更是投資者一直以來擔憂的問題。摩通估計,匯控的石油與天然氣相關資產達到340億美元,現時只有約5億美元是被密切監察。至於渣打,雖然在截至去年第三季減少21%的商品曝露,仍有430億美元相關資產。
徐青雲相信,資產質素轉差將導致匯控的減值撥備上升,持續增加派息的目標將不能達成,當股價跌至只有0.4倍市帳率,追平現時渣打的水平,才可考慮低吸。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5/news/ea_eaa1.htm
華僑永亨料私貸3年首倒退
1 :
GS(14)@2016-05-08 01:40:44【本報訊】本港經濟及零售市道轉差,華僑永亨信用財務總經理吳幗欣指,今年貸款需求減弱,估計整體市場無抵押貸款增長或錄三年來首次倒退,今年私貸業務「食糊」將靠信貸風險管理。
今年食糊靠風險管理
投資環境疲弱,加上經濟轉差,吳幗欣指,客戶傾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借錢創業、投資等需求已見減弱。「兩三年前好多客都借稅貸投資人民幣,但人民幣貶值後,需求接近零」。吳幗欣指,去年4至9月已見該行客戶逾期還款率持續微升,故隨即加緊追收貸款,去年全年壞賬率仍保持持平,今年首四個月無抵押貸款則按年錄高單位數增長。惟她預期今年整體市場的無抵押貸款增長或錄倒退,「至少是三年來未見過」,相信銀行挑選客戶將趨向保守,坦言今年「食糊位」是信貸風險管理。她續指,最近已見同業收緊貸款批核,該行近七年沒有推出公務員私貸優惠後,今年亦重推優惠並加送旅遊禮券,希望吸「鐵飯碗」優質客,實際年利率由3.34%至8.73%,視乎借貸金額及還款額而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600236
黃之鋒:泛民促換特首是倒退
1 :
GS(14)@2016-05-22 11:44:58【本報訊】有傳特首梁振英擬於下月率領全體議員到深圳訪問,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昨指中央若能講清楚與泛民會面時間和目的,相信泛民不會排除會面可能性,又指會繼續向中央官員表達梁振英不應連任特首的訴求,惟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認為泛民不應叫中央撤換特首,因等同視選舉制度如無物,是倒退表現。何秀蘭昨在電台節目中指中央應講清楚與泛民會面時間和目的,「如果講得清楚,7月立法會期前有見面,我哋係非常樂意」,泛民最希望討論重啟政改。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為香港社會已改變,若只靠特首做中間人與北京溝通難互相理解,認為中央需與不同持份者直接溝通。
不滿晤張無聚焦普選
不過黃之鋒昨早在港台節目指,泛民可向張德江批評及質疑梁振英,但要求撤換特首是倒退,「係咪即係視香港選舉制度如無物?」他又批評泛民未有聚焦民主普選、自主自決等訴求,強調即使香港眾志獲邀出席酒會也不會去,因他們支持公開對話,亦希望與港人在街頭表達訴求。■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2/19622287
發展指數 房策倒退最嚴重
1 :
GS(14)@2016-06-01 11:16:55【本報訊】私樓樓價高、公屋輪候時間長,房屋問題已經成為本港貧窮問題的結構性因素。社聯發表最新的香港社會發展指數,顯示房屋數據倒退最為嚴重,長期處於負數水平,窒礙了社會發展。社聯又批評,本屆政府交白卷,認為梁班子未有誠意解決房屋問題。
29萬人輪候公屋
今次調查結果涵蓋2012年至2014年香港社會發展進程,社會發展指數由47項指標組成,涵蓋經濟、教育和人身安全等14個範疇,研究結果每兩年公佈一次。今次整體社會發展指數是205,較2012年有4.6%升幅。但房屋分類指數跌幅最大,自2008年錄得最後一次正數後,2014年跌至負238。房屋分類指數下跌主因是公屋輪候人數急增,及住屋開支佔住㻇總開支比例上升。2014年有近25萬人輪候公屋,較2012年近19萬人多逾三成,據房委會資料,去年更升至約29萬人,平均須輪候3.7年才獲派公屋。統計處資料顯示,2010年、12年及14年住屋開支佔住㻇總開支均是32.8%,但去年升至34.2%;2014年貧窮劏房㻇的房屋開支更佔整體開支逾四成。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批評梁班子未有兌現競選承諾,「今屆政府上場時特別想針對貧窮問題,但見到房屋問題特別下跌,而且跌得相當甘,低收入狀況減少,但實質工資下跌,房屋開支佔收入越嚟越高,呢屆政府重中之重嘅兩個政策,都係交白卷,甚至係負分」。黃健偉認為特首上任時有兩大政綱但未能達標,成績好壞有目共睹,「問題係解決唔到的話,市民眼光係雪亮,如果係民選地方的話,呢個政府其實無法連任」。■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6100
內地服務業PMI 倒退 港股牛皮
1 :
GS(14)@2016-06-06 00:28:20【明報專訊】財新與Markit聯合公布,內地5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51.2,按月微跌0.6點,連續第2個月倒退,更是3個月以來最低水平,但仍處於榮枯水平線50點以上。數據欠缺利好因素,昨日港股仍繼續悶局,全日成交只有600億元,恒指窄幅上落,一度重越21,000點後掉頭回落,全日僅升88點,收報20,947點。
5月份財新PMI數據未見突破,綜合產出指數按月微跌0.3點至50.5,增速為3個月以來最低,緊貼榮枯分界線。至於新業務指數由52.7降至51.9;就業指數亦略為回落,但仍處於擴張水平。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內地目前製造業收縮、服務業擴張的結構調整方向未變,相信整體經濟好轉,仍有賴政府推行穩增長政策。他又稱,政府有必要放寬對服務業的管制,釋放服務業增長潛力,推動經濟轉型及健康發展。
隨着內地PMI數據回軟,未能刺激港股突破悶局,恒指早段雖曾升190點,高見21,049點,但隨即回軟跌穿21,000點關口,收報20,947點,全周累升370點,連續第三周上揚。
欠利好因素 港股全日成交600億
不過,大市昨日走勢欠缺方向,以地產股表現較好,領展(0823)升2.8%至48.1元,成表現最好藍籌,其他如九倉(0004)、恒隆(0101)、華潤置地(1109)升1%至2%。至於Google沽售的聯想(0992)昨日亦借勢反彈,回升2.6%至4.68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38&issue=20160604
全球化倒退 不利中國
1 :
GS(14)@2016-07-06 08:07:53【本報訊】英國脫歐意味全球化趨勢或逆轉,中國可能由全球化贏家轉為輸家。過去數十年,中國一直是全球化大贏家,因貿易及資金自由流動為以出口帶動增長的中國提供有利環境,英國上月公投贊成脫離歐盟,除意味全球化進程受阻,亦破壞中國經濟賴以增長的利好環境。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英國脫歐雖意味全球化倒退,但因中國經濟已由出口主導走向內需主導,脫歐對中國影響不大;相對於歐盟,英國與中國關係較佳,英國脫歐可能影響中國與歐盟關係,亦擔心英國脫歐重燃保護主義,不利環球中長期經濟發展。至於香港,關焯照表示,脫歐將損害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紐約及香港勢因而受惠,料倫敦一些資產管理、保險及貿易融資等業務可能轉移至香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6/1968305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