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國家承擔風險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讓銀行變得臃腫,失去活力。沒有風險的銀行制度,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邏輯,壞賬讓普通民眾承擔了本來銀行背負的風險,用戶的存款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其質量卻隨著通貨膨脹不斷貶值,導致銀行自傷八百,用戶自損一千。“不兜底”意味著打破剛性兌付,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兜底”則意味著一種倒退,解決市場問題卻背離市場的邏輯。
迷信“兜底” “坐穩P2P奴隸”的用戶該醒醒了
因此,P2P不兜底是必然發生的,只是早晚問題,未來銀行發生的一定會在P2P再次發生,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之後,P2P平臺“不兜底”的保險制度一定會有。國外,走的是證券監管的路線,國內監管未定,但我相信一點。之前,用戶只能在兩個時代里二選一:想當P2P的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坐穩了P2P奴隸的時代。之後,用戶很有可能對那些兜底的P2P平臺說“不”。
什麽是做了P2P的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用戶選擇兜底的平臺,就縱容了這個平臺去玩火自焚。嚴禁有資金池的P2P在壞賬面前,是沒有抵抗能力的。銀行有30億的壞賬也能生存,允許資金池的銀行可以用新賬去還舊賬。而P2P平臺的標的越大,這個平臺就越脆弱。P2P有了風險保障金制度,但是,信用貸和抵押貸面前,更多的是猶豫。選擇兜底的,P2P倒與不倒,只是一念之差;選擇不兜底的,P2P跑與不跑,也只是一夜之間。
什麽是坐穩了P2P奴隸的時代?這在互聯網金融火熱的當下,兩個類型的公司走在一起,一種是小貸公司正在同質化,為了售出去更多的抵押或者信用債權,和P2P平臺合作。第二種是沒轉正的P2P平臺為了讓自己不斷檔,和那些銷售需求的小貸公司合作,簽下類似兜底的協議。用戶管不了這麽多,只在乎自己的錢和收益,無意中卻把資金安全交給P2P平臺和小貸公司,如果平臺壞賬發生,自己變成P2P的奴隸,而對P2P沒有任何辦法。
為什麽要對那些兜底的P2P平臺說“不”?P2P是一個平臺,連接的是上下遊,在當前,小貸公司是下遊,P2P平臺變成中遊,用戶位於上遊。靠兜底和高到咋舌的收益吸引的用戶越多,風險的滾雪球效應就越大,等沖擊到下遊的時候,P2P平臺跑路,所有的能量足以沖垮小貸公司這座“設計年限可能到一百年、使用年限卻不到六年“的大壩。小貸公司與P2P平臺“蜜月期”的時間長短,在於兜底與不兜底的政策上。
“兜底”太任性 或意味著放任小貸公司的死去
根據中財民泰金融研究所的《全國百家小貸公司抽樣調查分析報告(2014)》顯示,小貸公司多發放一年期以內、利率在10%-25%之間的萬元級信用貸款與百萬級擔保貸款,其中七成貸款流向小微企業。目前,P2P債權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和小貸公司合作,把小貸公司那些債權放到平臺來賣。例如靠自身小貸公司養大的陸金所。另一種是可以對接銀行的優質債權,門檻很高,91旺財要求借款人必須在北京兩套房以上,按房產抵押值的七成計算,半年短期借款等等限制。兩個不同的來源,平臺的安全性也不同。
P2P和小貸公司都把目標定位於小微企業,契合度高的背後,難掩小貸公司“有牌照但沒地位”的尷尬。根據《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申請小貸公司的牌照,有限責任公司應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有2--200名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由省級金融辦監管。以上海為例,截至2014年6月30日,上海地區才有114個小貸公司獲得牌照,首次發放在2008年11月。但P2P還沒有牌照限制,小貸公司和P2P合作沒有法律保障。
沒有門檻的P2P天生驕傲,有門檻的小貸公司怎麽死的呢?2014年小貸公司有這樣的現象,不同額度的單筆貸款的筆數、金額呈正反金字塔分布,在人群定位越來越小的趨勢下,小貸公司已經也在拓展萬元級別的小額貸款業務。互聯網面前,行業細分和同業競爭讓小貸公司不得不和P2P合作,同時也接受這個燙手山芋。P2P“兜底”的代價不僅連累了自己,也拖累了小貸公司,結果就是:有門檻的小貸公司被沒有門檻的P2P拖垮。
“不兜底”或是小貸公司與P2P平臺合作的底線
作為中介的職能P2P已經幹預到小貸的正常運轉。原本只是中介職能的P2P平臺,為了吸引用戶而選擇對用戶撒謊。出現問題,最後把風險轉移給小貸公司。小貸公司在這里面是不討好的,獲客端被P2P牽制,風險端自己吃了啞巴虧,最後小貸公司把所有不該它承擔的風險承擔了,栽跟頭是必然的,甚至,發生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跑路。沒有底線的合作是危險的。
小貸公司和P2P合作的底線是什麽呢?是P2P平臺承諾不兜底以及標的的低收益率。統計數據顯示,主攻低額度貸款的小貸公司貸款利率普遍集中10%-15%(含)和20%-25%(含)兩個區間段。10%-15%(含)的貸款占比達6成。但野蠻生長的P2P不會顧及風險,有小貸公司買單的他們可以把收益率18%以上。收益率越大,小貸公司的收益並沒有增大,但是風險卻擴大了幾倍。所以跟這種底線放大的P2P平臺合作,小貸公司如履薄冰,如涉深谷。
最後,小貸公司的門檻不值錢了,這是P2P沒有門檻造成的。小貸公司越活躍累,最後不得不死去,這是“兜底”的結果。對於小貸公司和P2P平臺來說,兜底與否更像是狡兔三窟,他倆玩的是一個沒有警察的“殺人遊戲”。天黑請閉眼之後,作為小貸公司殺手的P2P平臺和作為平民的小貸公司彼此都認不清自己,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現實的風險里。出現風險之後,造成如下的悲劇:沒有監管去限制P2P的胃口,沒有監管去同情小貸公司吞下壞賬,也沒有監管去埋葬小貸公司和P2P這對天然的難兄難弟。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yingyinzhe2008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曾碧波表示:2015年將是一個跨境電商行業里“剩者為王”的時代,雷軍、劉芹說告誡創業者要做風口的豬,但是沒有說的是,風過去掉下來的就是豬。2015年將會是一個冬天,所有沒有紮實根基的項目都只能隨風而去,所以這次我們拼了老命也要拿很多很多的錢。
公開資料顯示:洋碼頭創立於2009年,2010年獲得天使灣500萬元天使投資。2013年完成1000萬美元A輪融資。目前總部設在上海,並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設立分部。
以下就是曾碧波發給員工的公開信。
各位碼頭貝海兄弟:
2009年9月10號我拿到了我這輩子最多的錢,80萬人民幣,10月1號我奔往常州啟動了洋碼頭項目,那個時候的名字不叫洋碼頭,叫蘿蔔開門xLobo.com。
2010年我接觸到晨興資本的劉芹,第一次聽到他轉述雷軍原汁原味的名言:風口的豬都能飛起來。告誡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雷軍為此還成立了一個風險投資基金叫順為基金。那年晨興拒絕了我們。(其實當年晨興如果選擇投資了我們,今天就輪不到天貓國際什麽事了)
2011年我找到了經緯,經緯的分析師們至今都還在說我們貝海做的就是轉運,我內心一直在吶喊著“你全家都是做轉運的”,直到2014年初邵亦波希望投資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和賽富簽訂了投資協議回天無術,經緯北京的王華東張穎轉而投了互聯網產品能力出眾的CN海淘也就是今天的蜜淘。
2012年下半年我曾再次找到晨興的劉芹,我想我唯一打動他的地方是我的固執和執著,他勸誡我阿里的射程之內無人煙的,我說馬雲如果親自跑業務我立馬把洋碼頭關掉。那次晨興再次拒絕了我。
2012年底我還找了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部,見了號稱阿里二號人物謝世煌Simon,深入剖析我們的商業模式和計劃書後,半年後2013年6月份天貓國際誕生了。
2013年8月份,我找到了我們的貨代公司APEX尋找戰略投資,對方說你們洋碼頭不值錢,貝海還值點錢,打包作價最多也就是4000萬人民幣吧,給你2000萬,要占大股如何?我拒絕了,今天APEX複制了貝海的運營模式走天津口岸接了亞馬遜直郵中國的物流業務。
2012年5月份我們裁員,我給全公司當時僅有的30幾個人寫了著名的“黎明前的黑暗”郵件,落款一句是:“到滿血複活的時候我們能夠和這些沒遠見的VC童鞋們響亮得喊一聲:對不起,親,我們漲價了!”
恩,2013年我們全年盈利滿血複活,到現在,是的,我們漲價了,而且漲價很多,很多很多的那種,漲到今天我自己都看不懂.....
是的,大家能猜得出我的郵件想說什麽了,我們的B輪近期結束了,我們拿了很多錢,整整一個億美金。領投方是私募基金國家隊之稱的上海國際集團旗下賽領國際基金。這麽個規模普通VC風險投資們只能靠邊站了…
我身邊幾個要好的朋友問我拿了這麽多錢開心麽?不想矯情,說實在的,我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感覺,1個億代表著什麽? 3-5年後還10億美金至少吧?從今天開始我背負10億美金的債務,換你能開心麽?
2015年將是一個跨境電商行業里“剩者為王”的時代,雷軍劉芹說告誡創業者要做風口的豬,但是沒有說的是,風過去掉下來的就是豬。2015年將會是一個冬天,所有沒有紮實根基的項目都只能隨風而去,5年的艱辛和沈澱給了我們冷靜的頭腦,在這個行業的關鍵節點一年,我們既要積極備足糧草過冬,又要在市場進入冬天的時候逆勢而上,因為巨頭們已經開始布局。所以這次我們拼了老命也要拿很多很多的錢。
我2010年拿到天使灣的第一筆5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的時候,和天使灣的LP出資人們吃晚飯,我說: “我沒有辦法許諾你這500萬變成5000萬,但是我可以許諾你們的是,你們的每一分錢我會當兩分錢來對待。”他們的500萬到今天已經2個多億了…
這個信念放今天還是一樣的,拿了很多錢沒錯,我們還是需要謹守信托底線,好鐵放在刀刃上。
- 市場投放可以放大規模但是不代表不動腦子,只會砸錢當土豪的市場不是好市場;
- 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提升客戶服務體系,人更多了這不代表服務不動腦子,我們還是需要謹記“服務是帶靈魂的”
- 我們會激進的大規模招兵買馬,擴大研發資源以及海外團隊,但這不代表我們隨意抓壯丁,人傻錢多,豬狗不分見人就上。
- 我們會有更好條件的辦公條件,更人性化的待遇,但不代表你出差可以四星級酒店頭等艙隨便上。
2011年我曾去北極光創投在上海恒隆廣場的辦公室,上海頂級辦公樓寸土寸金,暴大一個前臺接待區至少60平方空蕩蕩,我當時就反思了,這麽個浪費法除了幫助合夥人們找來更漂亮的美眉前臺之外還能幫助到任何產業任何創業者麽?作為創業者,我一直深信一點樸素的信念, 我們任何一分錢花出去,我們都需要反思這分錢能幫到產業和客戶麽?
作為創業者,我一直深信的一點,就是我們所有的存在是因為客戶第一,因為客戶滿意才有我們的存在。這話你們別覺得我矯情,後面一年里我會一個一個事情的發生來告訴你這是一個實在話。
創業是艱辛苦澀的,創業是興奮幸福的。我自問我多年創業下來已經開始人格分裂了,我也正在追求不以物喜不以人悲的境界,但是真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我很多次和其他創業者分享過一點,當你順風順水的時候,你要記得左右看看,這樣你能知道你自己很爛;當你疲勞不堪心力不濟的時候,你要記得往後看看你已經走過的路,你會發現你真的很偉大。
在今天洋碼頭我們順風順水拿下跨境電商行業最大一筆融資之後,我要時刻告誡我們大家,多看看左右,我們的對手都是世界級的平臺和巨頭,都是沈澱長達十年以上的巨頭,不論從系統,產品,技術到市場,資源,品牌,我說真心話,洋碼頭真的很爛,很爛很爛。
我每天晚上自問我憑什麽可以殺出血路,顫悠悠,惶惶然,一億美金沒法給到我足夠的內心安全感,蒼茫星辰之下,我真切的知道,我只能指望你們了,兄弟們!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10 15:54 編輯 數據告訴你00後的移動互聯網生活,BAT你們連孩子都不放過? 來源:虎嗅網 今日,百度對外發布《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2015賀歲版》,報告詳細盤點了2014年Q4及全年的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同時首次對00後的移動互聯網行為進行了分析和洞察。 30張PPT讓你看透00後的移動互聯網生活,BAT你們連孩子都不放過? 虎嗅註:今日,百度對外發布《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2015賀歲版》,報告詳細盤點了2014年Q4及全年的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同時首次對00後的移動互聯網行為進行了分析和洞察。 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Q4的數據表明BAT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擁有了更強的生態控制力,以手機百度、淘寶、微信為代表的BAT超級APP已經開始在“連接人與服務”領域展開正面交鋒;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大盤在2014年的增幅已經放緩,預計這一人口紅利將在2015年結束;而00後的崛起則開始逐漸對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該報告主要分為《2014年移動互聯移動網市場盤點》和《00後用戶移動互聯網行為洞察》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2014年移動互聯網市場盤點(要點歸納) (一)智能機大盤 2014年智能機大盤增速已明顯放緩,預計2015年人口紅利期將終結 平板設備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遠不及智能機,主要滿足娛樂需求 (二)入口地位 移動搜索已成為用戶規模僅次於社交通信的第二大應用垂類 移動搜索經歷了與PC搜索相似但更快的發展歷程 移動用戶的搜索需求旺盛,人均搜索次數持續穩步提升 1) 老格局 移動互聯網馬太效應凸顯,主要應用垂類Top3 APP的份額均已超70% BAT三家占據移動端Top20 APP中的17個,生態控制力強於PC端 BAT在移動端所占據的媒體時長近60%,控制力同樣超過PC端 2) 新戰場 BAT的超級APP已經在“連接人與服務”的新戰場展開正面交鋒 使用頻次高且滲透率高的生活服務垂類均已被BAT的超級APP覆蓋 用戶更願意在超級APP中尋找和使用生活服務,而不是安裝獨立的生活服務類APP 第二部分:00後用戶移動互聯網行為洞察 (一)00後移動用戶的十大行為特點 決策錯位:00後關註的手機品牌明顯年輕化,但實際使用的與大盤無差異 多屏一代:00後擁有平板設備的比例遠高於大盤平均水平 嘗鮮一族:00後更願意嘗試新鮮的、長尾的應用 勞逸結合:除學習類應用,00後對遊戲、音樂和應用商店有明顯偏好 低齡頑主:00後偏愛角色扮演和經營養成類遊戲,對棋牌桌遊無感 夜間效應:受上學作息的限制,00後的使用時長大部分在晚間釋放 周末效應:00後的使用時長在周末猛增,主要用於娛樂 考前效應:每當大考前,00後會突擊卸載掉一批社交和娛樂類應用 搜索先鋒:00後更愛搜索,而且是使用語音和圖像搜索的主力 生活伴侶:移動搜索已成為00後探知世界、理解生活的良師益友 (二)00後推動的移動互聯網四大發展趨勢 多屏與跨屏常態化 產品與品牌年輕化 00後運營時節化 語音圖像搜索主流化 【看圖說話】以下內容節選自《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2015賀歲版》報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獻給全天下所有的母親,你們辛苦了! 作者:陳大惠 ![]() 第一跪 十月懷胎娘遭難 一朝落地娘心寬 赤身無有一根線 啼哭問娘要吃穿 夜夜五更難合眼 娘睡濕處兒睡幹 ![]() 第二跪 倘若有病請醫看 情願替孩把病擔 東拜菩薩西拜仙 焚香抽簽求仙丹 孩兒病情得好轉 母親方才展笑顏 ![]() 第三跪 學走恐怕跌石坎 常防火與水邊邊 時時刻刻心操碎 行走步步用手牽 會說會走三歲滿 學人說話母親歡 ![]() 第四跪 八歲九歲送學堂 望兒發奮賽聖賢 衣襪鞋帽都辦全 冬穿棉來夏穿單 先生打兒娘心酸 拂袖掩面淚擦幹 ![]() 第五跪 母親真情比海深 為孩花錢不心疼 早起晚睡賺鈔票 自己不舍花分文 莫讓孩兒差別人 恨把黃土變金銀 ![]() 第六跪 兒女出門娘掛念 夢魂都在孩身邊 常思常念常許願 望孩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見 東奔西跑夜不眠 ![]() 第七跪 養兒養女一樣看 十七八歲結姻緣 燒香問神求靈簽 力出盡來汗流幹 花錢多少難算盡 為了兒女把賬欠 ![]() 第八跪 成家立業兒女安 父母操心仍不斷 千辛萬苦都受遍 父母恩情有千萬 如若生兒娘不管 兒女焉能有今天 ![]() 第九跪 母親心系兒女身 操心操到病滿身 滿頭青絲變白發 臉起皺紋肢變形 兒女回家笑常在 噓寒問暖忙炒菜 ![]() 第十跪 母親年老得病患 誰請醫來藥誰煎 母親能活幾多年 兒女團圓有幾天 百年母親閉了眼 幾多兒女在身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敬父母 不要當失去時才去後悔沒有珍惜…… 誠如斯言,當善待父母,父母是個寶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快樂、幸福、安康,母親節快樂! |
2015-06-22 TCW
炎夏,看著一位位戴上方帽的畢業生,既興奮又惶恐的將踏入社會,開啟新頁。身為一個在職場打滾多年的工作者,我能給予他們什麼提醒?我想起,《聖經》馬太福音中,耶穌對門徒的期許:「You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你們是地上的鹽。)」
兩千年後的現代人對於這話,肯定滿腦問號:為何要成為鹽巴?
鹽
巴在古代的意涵迥異於今。
以前,鹽巴是珍貴物品。英國人的宴客,在宴客桌中間會放一個鹽罐,如果座位被安排在鹽罐之上席,就是貴客。後來衍生出英文的用語Sit above
the salt,請上座。鹽巴的珍貴,從另一個英文單字也能反映。Salary在拉丁語的最早意思是來自於soldier's allowance
for the purchase of salt,士兵買鹽的津貼,久而久之,就轉成薪水一詞。
看似平凡的白鹽,卻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在物資貧困的年代,它增添食物美味,增加人類味蕾的幸福感;在食物供應不穩定的年代,透過醃漬能讓其持久。鹽巴是那個時代的冰箱,更是避免饑荒的重要物資。
世界,若沒了鹽,將會是難以想像的災難。
因為鹽巴在古代歐洲的珍貴象徵,salt of the earth,即被引申為「棟樑之才」。成為鹽巴,翻譯為白話文,成為有用之人。
何謂有用?
第 一步:不成為他人負擔,有經濟獨立的能力。亦即,從畢業那天起,不再需要父母的資助,這包括能負擔自己的吃、住、用。若只有三萬元月收入,就過這樣的日 子,這才是成人。成人享有自由的權利,這源於能自我負責。道理易懂,然而從日本到台灣,現在太多年輕人畢業後,窩在家小確幸,成為父母們共同的痛。他們一 開始,沒有積極找工作,沒有斷糧危機,沒有露宿街頭意識。久而久之,便成為家中的大件家具,很難走出去。從未感受過生命的有用。
人,唯有活出有用,心靈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如那地上的鹽巴。這是期許,亦是祝福。
“李家大兒”的《股仙》趕上大牛市走紅,在現實中,這位證券從業者一直提醒散戶不要過於貪婪。 (受訪者供圖/圖)
因大牛市帶動,炒股小說在仙俠統治的網絡文學世界中奇跡般走紅,又隨著史無前例股市暴跌的來臨,結束了僅持續半年的“春天”。
“如果小小說在現實世界中上演,這是什麽情況?這其實就是散戶在中國股市中的悲哀。糾其一念,不外乎貪婪、恐懼!”
2015年5月25日,上證指數突破4800點,大漲逾3%,成交量逼近1萬億元。概念股更是全線飄紅,漲停無數。
當晚,QQ群“股仙沙龍”里股民們一片歡騰,群主“李家大兒”(以下簡稱“李大”)卻撂下一句:“我的個媽啊!親們,你們就一點不害怕嗎?”
李大的另一重身份是網絡炒股小說《股仙》的作者,而“股仙沙龍”是小說的書友群。在書友們心中,《股仙》早已超越了小說範疇,除了娛樂,它還有一個更加誘人的功能:告訴你股市中的盈利保本之道。
在5月底、6月初的上攻趕頂時期,李大不斷利用小說更新,提醒讀者“主力資金正在流出,建議將倉位減至五成或更低”,幾乎天天如此。
而最近一輪暴跌過後,一位書友給出反饋:李大,我都減到30%了,還是跌得好酸爽啊!
“那你看看外邊怎樣?”
“外邊?我同事里有個妹子,半倉都沒出,現在整天眼淚汪汪的。”
更有一名骨灰級粉絲一次性打賞了10萬元。
2014年10月,自詡“吃貨”的李大正在創作新小說《我的影子是食神》。寫到酣暢淋漓處,內心甚至味蕾都能獲得巨大滿足。
然而,一群《重生之股動人生》(以下簡稱《股動》)老粉絲卻不甘寂寞,哄著他另起爐竈,寫個長篇再戰股市。
李大在現實生活中是一位證券從業人員,《股動》是他的第一部長篇炒股小說,2013年2月開始上傳。
想當年,為了讓《股動》好看,李大不惜加入最為流行的情節套路,從重生、穿越到“種馬、後宮”統統用遍,以至於自己都有些嫌棄男主和太多女孩兒發生了情感糾葛,“比較亂”。
盡管如此,洋洋灑灑800多章、255萬余字的《股動》依然沒有收獲太多關註。“沒辦法,熊市嘛。”李大說,不炒股的無感,“炒股的賠錢都快賠吐了,看見股市倆字就心塞,誰看啊?”
不過,經不住老粉絲的好說歹說,本來就熱衷於炒股小說的李大,這一次就坡下驢地應了下來。
李大努力的方向是,寫出嚴歌苓《媽閣是座城》中賭徒、掮客的驚心動魄。和《股動》時的熊市相比,牛市中他想傳遞的信息截然不同:要發出警示,讓大家對隨時可能到來的超跌保持恐懼,“這也算是我的本職工作,穩定國家金融市場秩序嘛。”
不出所料,《股仙》一出便大受追捧,更新半年多來便有22萬多的點擊,累計獲得超過一萬個收藏、三萬張推薦票。在起點中文網的2015年5月月票PK榜上,《股仙》排在第10名。就連此前被冷落的《股動》也跟著又火了一把,關註度直線攀升。
當消失了7年之久的大牛市一路狂奔而來,在仙俠玄幻題材統治的網絡文學世界里,炒股小說終於有了出頭日。
作家“漲停板”創作的小說《超級散戶》從2014年底就火了,在起點中文網的作品盟主榜中,《超級散戶》在一年的時間里以1706個“盟主”支持數排名第一。
更多的炒股小說在2015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僅在起點中文網上,就有《至尊散戶》、《至尊操盤》、《最狂散戶》、《終極散戶》、《神股》等數十部。有些4、5月份才開始初次上傳,至今不過數千字的體量。
更新《股動》的一年多里,李大每月只能拿到一兩千的稿酬,總收入也就一兩萬,他自嘲“還不如地鐵里撿瓶子的”。
而近半年中,《股仙》收益直逼20萬元,更有一名骨灰級粉絲一次性打賞了10萬元。“但是作者要和網站五五分賬,上完稅,這一筆也就還有4萬出頭。”李大說。
“漲停板”也收入頗豐,將近百萬的寫作收益納入囊中。“小說行情最好的時候,也是4、5月份大盤行情最好的時候。很多人看完小說賺到了錢,心情一好就會打賞給我,”“漲停板”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反正那些錢來得容易,賺得也多。”打賞一兩千就像毛毛雨。
“我讓女主周六出場總可以了吧,周末不開盤呀。”
在《超級散戶》中,一名大學生用1萬元本金炒股,試圖在10次翻番後獲得1024萬的高額回報。
而新上傳的炒股小說,大多與之思路類似,將主人公設定為職場草根,從最底層做起,在波瀾壯闊的股海中一路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一代豪強。
“大概只有這樣,才會讓真正的散戶產生認同和希冀吧。”“漲停板”說。
《超級散戶》上傳更新一兩個月後,“漲停板”開始收到讀者留言,稱運用小說中的方法在股市中獲利。一時間,他發現自己“從一個小小的上班族,變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人”。
李大在《股仙》中直接插入了即時股評。正是這些股評,為他贏來了書友們的信任,有人甚至從廣東打來電話要在他供職的北京某證券公司開戶。
《股仙》的眾多書友中,年齡最小的是一名高中生。這名學生股民初中時便讀過《股動》,並一路追隨而來,有時還會打賞一兩百塊。
想想自己上中學時還蹲在小花園兒里偷看班長和女同學談戀愛,李大心中一陣感慨。“瞧瞧人家的教育,雖然不是什麽富二代、官二代,但從小就註重投資理財方面的引導,跟我們不是一個級別。”
有很多粉絲——包括看盜版的,也想擠進群里,跟李大交流。
一次,一名頭像靚麗的年輕女孩兒敲開“李大”的QQ,希望無償加入股仙沙龍群。而當時的入群標準,是在網站訂閱《股仙》超過20元人民幣。女孩兒磨了半天,“李大”卻沒有同意,沒想到她張嘴就罵,“臭傻X,進你的群還要交錢,你以為你是誰啊!”
隨著股市的利好行情和“看小說能賺錢”的想法深入人心,一些讀者開始將文字中的技術與情節剝離開來,對前者趨之若鶩,對後者棄之如敝屣。
在《超級散戶》中,這種趨勢尤其明顯。不知從何時起,書友們不願看到不炒股的女主出場,每逢女主出現,便有人高喊“灌水”。到了後來,女主竟被比作香港演員鄭少秋,號稱可以引發神奇的“丁蟹效應”,讓大盤一路飄綠。
琢磨明白了讀者心理,“漲停板”也不好太過拂逆眾意,“我讓女主周六出場總可以了吧,周末不開盤呀。”
“特別是人的貪婪,它讓股市中正直、善良和欲望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
《超級散戶》原本只推理念、少評大盤,然而,當這一輪股市暴跌到來時,作者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
6月5日中午,“漲停板”在滬指連續大幅震蕩的“第三根高位吊頸線”產生之後,通知了各群,並緊急寫了《五千點放天量站不住,大家要提防調整》的單章發在書里。
同一天,《至尊散戶》作者“騎牛”便以“逃頂!逃頂!必須逃頂!清倉!”為題,稱上午已經和至尊散戶盟主群、舵主群、書友群三大群書友全部達成逃頂共識,並奉勸讀者果斷清倉,等大盤調整結束後再去抄底。
7月4日,“漲停板”又發了一章因為這次股市暴跌之嚴重史無前例,作者“破例”又在文末加了比小說故事還長的感言。
他還推薦大家去看電影《勇敢的心》,去看男主怎麽面對強大的敵人,最終改變了自己和世界。他記得結局的那句臺詞——“給我一點力量”,作者還動情地提到,女兒在他臉上親了一口,輕聲說道,老爸,加油。
這部小說距離現在最新的一章顯然是要給讀者打氣,叫《久違的大漲!》,在小說里,終於發生了“久違了的漲停板,久違了的大漲”,“這是華麗麗的逆襲”。文末同樣附了作者的感言,同樣都是加油鼓勁的話。
而《股仙》最新的一章幹脆直接來了篇股評,叫《國家隊找到了市場鑰匙》,他寫道,“如果,如果,如果今天最火的短小說是:周五割肉打新,周一被退款,高開追漲停。如果小小說在現實世界中上演,這是什麽情況?這其實就是散戶在中國股市中的悲哀。糾其一念,不外乎貪婪、恐懼!”
這次股市暴跌爆發後,群里有不少人誇李大先知先覺。有人說“一開始完全按李大的提示來做的人,現在完全不會被套”。
在7月6日上午的回彈中,那位學生股民就接受了李大的建議,適時賣出手中存貨,還小賺了百分之七八。“可能小孩兒心里沒那麽多雜念和貪念。”
在李大眼中,無論哪個階層、哪種職業,中國股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追漲殺跌”。追漲時永遠貪婪,殺跌時特別恐懼,“特別是人的貪婪,它讓股市中正直、善良和欲望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而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在貪婪時知道什麽叫恐懼、什麽叫怕;在恐懼時,知道可以貪一點兒。”
苦口婆心的建議,源於血淋 淋的教訓。
隨著牛市的跌落,炒股小說的“春天”也宣告結束。
南方周末記者搜索發現,7月7日,起點中文網開始屏蔽對某些炒股小說的書名搜索,《超級散戶》、《股仙》等熱門小說均無法搜到。
有作者透露,網站要求自行刪除小說中的股評內容,刪除完畢後作品才能重新與讀者見面。
7月8日,南方周末記者發現,《股仙》等熱門小說頁面已經顯示為“404”。
由於證券從業人員的特殊身份,31歲的李大雖然不能炒股,但9年的券商生涯讓他對股市與人性有著深刻的感悟。
無論有過怎樣兇險殘酷的歷史,到股市里的逐利者永遠前赴後繼,李大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客戶,從商海大佬到演藝界名人,還有胸口上文著大青花兒龍、戴著大墨鏡,身後跟著一幫小弟沖進來的“老大”。
“給他們開戶的時候壓力好大啊。跟他說句話你都腿軟。他說都是兄弟,請你出去吃頓飯,你都不敢去。”聊起這些,李大有些興奮,語氣像極了相聲演員曹雲金。
“漲停板”操一口濃重的湖南方言,語速很快但言辭拘謹。和不時撒嬌賣萌的文字相比,話語間的穩重,更符合他42歲白領職員的身份。
在《超級散戶》中,他將自己推崇的長線投資理念融入小說中。此前的5年,他正是“放長線釣大魚”,讓5萬本金發酵成了100多萬。“漲停板”說他的方法很簡單:抓住一只優質股在低位買進,捂好,等到股價翻倍時果斷賣出。
“漲停板”的股齡其實已經近二十年,2010年這次,他是在還清房貸後,才拿著5萬塊閑錢“重新殺回股市”。
“一定要用閑錢炒股”、“長線是金”,股評里的這些苦口婆心的建議,源於他血淋淋的教訓。
“漲停板”至今記得,1996年初次入市時那個閃亮的夏天,在同事的率領下,懷揣三四千塊沖進股市的感覺。
一周之內,“漲停板”首戰告捷賺了六七百,相當於本金的20%。如此簡單高效的生財之道,讓他愛上了股票。從那時起,“漲停板”便時常守在自家二十幾英寸的小彩電旁,觀察大盤和個股走勢,還購買報紙書籍研究投資策略。
不料未滿一年,股市便完成了牛熊轉換。他眼看著最初投入的本金正在一步步套牢,卻不忍心就此撒手,總幻想著大盤或許還能反彈。
“最開始你套住的只是一個手指,然後是一個手腕,接下來是一條胳膊。直到有一天,你發現再不走,全身都要被套進去了。”就在那一刻,他的夢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