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有錢就能任性造車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87

蘋果造車

創世紀里寫道,上帝說:“我要光”,於是就有了光。蘋果公司畢竟不是上帝,當CEO庫克說我要造汽車,分析人士說,未來五年內,蘋果不會造出車。

此前多家外媒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招聘大量汽車專家,來開發名為“Titan(泰坦)”的電動汽車項目。也有傳言稱是無人駕駛汽車,但目前蘋果官方沒有置評。

上周二,蘋果股價收盤122.02美元,讓蘋果公司成為全球首個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公司。但有錢,真的能任性到說造車就造車嗎?

網絡新聞媒體Quartz援引美國投行和資產管理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Gene Munster稱,Titan可能只是蘋果給投資人的一個說辭:

盡管蘋果看起來好像在汽車領域有些動作,但是我們相信未來五年內,蘋果公司不會發布任何汽車。蘋果公司只是想給投資者一個願景,就像此前說的手表,電視一樣,讓投資人有所期待

一家金融研究網站Business ETC的作者George Zack撰文將蘋果和特斯拉(Tesla)做比較稱,汽車對於蘋果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事物,蘋果在這方面經驗不如特斯拉。:

生產和銷售汽車是資產密集型產業,要求複雜的供應鏈管理,組建成百上千的供應商,數以億計的制造車間,以及嚴密監控的分銷網絡。盡管蘋果資金實力不容懷疑,但畢竟這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風險。

距離特斯拉的第一臺純電動車Roadstar已經有10年歷史,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達到老牌汽車公司通用汽車的一半左右,而且後者都已經是百年老店。特斯拉最新的財報顯示,2014年凈虧損達到了2.94億美元,比前年擴大三倍。雖然去年特斯拉在電池工廠,充電網絡上的投入不少,這仍然不能掩蓋至少電動車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意。

那麽,蘋果憑什麽豪言要造車?

彭博社撰寫過多篇關於蘋果公司報道的作者Tim Higgins分析稱,相比於特斯拉,蘋果仍然有五大優勢:

1. 1800億現金

就連特斯拉CEO穆斯克(Elon Musk)都說,蘋果的現金就像一池水一樣,他們都沒有找到足夠多的辦法花掉。咨詢公司Gartner的副總裁和汽車咨詢主管Thilo Koslowski稱,蘋果將直接購買用於制造汽車的技術。

2. 終端移動設備

蘋果已經在酷炫設計和集成功能的軟件上獲得大量財富,這些產品讓用戶更加深陷蘋果的世界,有利於今後進一步引導他們使用蘋果的產品。而且蘋果已經有現成的車載應用,例如地圖軟件。

3. 汽車人才

蘋果的高管懂汽車方面的技術和經驗。蘋果公司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招聘汽車工程師,通常他們還有供應鏈管理,電池技術和用戶界面的經驗。

4. 零售網絡

零售網絡是傳統汽車行業的重中之重,他們往往開店的速度趕不上銷售規模增長的速度。特斯拉希望顛覆這一模式,在線下開展示店,購買需要通過線上完成。而蘋果則不用說,它已經擁有了成百上千的蘋果店。

5. 蘋果全球化

汽車行業往往與其他行業不同,往往面臨複雜的全球商業環境,包括不同的規定,市場和物流等問題。蘋果將產品設計在加利福尼亞完成,把組裝任務承包給亞洲工廠,采用準時化供應管理(On Time Supply),並且控制公司在全球的資金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66

蘋果有錢就能任性造車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87

蘋果造車

創世紀里寫道,上帝說:“我要光”,於是就有了光。蘋果公司畢竟不是上帝,當CEO庫克說我要造汽車,分析人士說,未來五年內,蘋果不會造出車。

此前多家外媒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招聘大量汽車專家,來開發名為“Titan(泰坦)”的電動汽車項目。也有傳言稱是無人駕駛汽車,但目前蘋果官方沒有置評。

上周二,蘋果股價收盤122.02美元,讓蘋果公司成為全球首個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公司。但有錢,真的能任性到說造車就造車嗎?

網絡新聞媒體Quartz援引美國投行和資產管理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Gene Munster稱,Titan可能只是蘋果給投資人的一個說辭:

盡管蘋果看起來好像在汽車領域有些動作,但是我們相信未來五年內,蘋果公司不會發布任何汽車。蘋果公司只是想給投資者一個願景,就像此前說的手表,電視一樣,讓投資人有所期待

一家金融研究網站Business ETC的作者George Zack撰文將蘋果和特斯拉(Tesla)做比較稱,汽車對於蘋果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事物,蘋果在這方面經驗不如特斯拉。:

生產和銷售汽車是資產密集型產業,要求複雜的供應鏈管理,組建成百上千的供應商,數以億計的制造車間,以及嚴密監控的分銷網絡。盡管蘋果資金實力不容懷疑,但畢竟這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風險。

距離特斯拉的第一臺純電動車Roadstar已經有10年歷史,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達到老牌汽車公司通用汽車的一半左右,而且後者都已經是百年老店。特斯拉最新的財報顯示,2014年凈虧損達到了2.94億美元,比前年擴大三倍。雖然去年特斯拉在電池工廠,充電網絡上的投入不少,這仍然不能掩蓋至少電動車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意。

那麽,蘋果憑什麽豪言要造車?

彭博社撰寫過多篇關於蘋果公司報道的作者Tim Higgins分析稱,相比於特斯拉,蘋果仍然有五大優勢:

1. 1800億現金

就連特斯拉CEO穆斯克(Elon Musk)都說,蘋果的現金就像一池水一樣,他們都沒有找到足夠多的辦法花掉。咨詢公司Gartner的副總裁和汽車咨詢主管Thilo Koslowski稱,蘋果將直接購買用於制造汽車的技術。

2. 終端移動設備

蘋果已經在酷炫設計和集成功能的軟件上獲得大量財富,這些產品讓用戶更加深陷蘋果的世界,有利於今後進一步引導他們使用蘋果的產品。而且蘋果已經有現成的車載應用,例如地圖軟件。

3. 汽車人才

蘋果的高管懂汽車方面的技術和經驗。蘋果公司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招聘汽車工程師,通常他們還有供應鏈管理,電池技術和用戶界面的經驗。

4. 零售網絡

零售網絡是傳統汽車行業的重中之重,他們往往開店的速度趕不上銷售規模增長的速度。特斯拉希望顛覆這一模式,在線下開展示店,購買需要通過線上完成。而蘋果則不用說,它已經擁有了成百上千的蘋果店。

5. 蘋果全球化

汽車行業往往與其他行業不同,往往面臨複雜的全球商業環境,包括不同的規定,市場和物流等問題。蘋果將產品設計在加利福尼亞完成,把組裝任務承包給亞洲工廠,采用準時化供應管理(On Time Supply),並且控制公司在全球的資金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86

【特刊】有錢和沒錢都要任性丨互聯網公司的年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25

(小塵4x/圖)

有一種年會叫別人家的年會。“拼命工作拼命玩,獎要獎得驚心動魄”,無論盈虧,互聯網公司每年都會雷打不動地舉辦年會。不管有錢沒錢,年會就是那麽任性,走土豪撒錢一把抓的、打感情牌走溫情路線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對於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年會,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如果你“不幸”處在傳統行業,深受互聯網的沖擊,而且老板們告訴你,公司今年發展不好,沒賺多少錢,甚至是虧損的,所以員工的年終獎要打折甚至取消(此處小編已淚流滿面),那麽這篇文章值得你轉發到朋友圈抱怨一下。

或者說,你“更不幸”一點,你的公司今年大豐收,但老板說,現在社會都在提倡節儉,所以公司的年會不辦了。那麽這篇文章值得你發到公司內部群里,希望你的老板能看到。

最最不幸的情況你可能也會遇到,那就是公司今年盈利翻倍,但老板說這個盈利要算到2015年,所以2014年的年終獎不能倍增。那麽你必須把這篇文章直接轉發給老板,並且要求他定向給你發一個互聯網紅包。

在很多人眼里,互聯網公司都是富得流油。確實,像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巨頭級公司,是賺得盆滿缽盈。但大多數正在轉型的傳統行業,那些讓人們享受科技紅利的互聯網公司們,其實都是虧損的,比如京東。

但無論盈虧,互聯網公司每年都會雷打不動地舉辦年會。當下中國的互聯網盛況,是風險投資的資金,以及IT人普遍的加班和單休文化共同堆積出來的。這個行業的普世價值觀是,拼命工作拼命玩,獎要獎得驚心動魄。

廢話少說,來看看有錢和沒錢的互聯網公司們是怎麽開年會的吧。

BAT:有錢不一定任性

作為這個行業最有錢有勢的BAT(百度、阿里和騰訊),有錢但不任性。他們已經過了初創期,公司很穩定。開年會的主題已經不是“獎要獎得驚心動魄”,而是強調對優秀員工的激勵。

百度的年會有兩個亮點。一是一向文質彬彬的李彥宏身披鎧甲,玩起了架子鼓;二是有人拿到了50個月的年終獎。

阿里巴巴的年會還沒有開,但阿里系很多公司都已經開了年會。比如UC公司的年會上,拿出了10輛帶牌照和保險的奧迪A4L來獎勵優秀員工,還有近50個價值15000元的任意遊作為獎品來抽獎。

騰訊的年會有兩場,即每年一度的“兩會”(員工大會和聖誕晚會)盛典。聖誕晚會上,有價值38888元的現金特等獎、價值25000元的美國雙人十日遊願望特等獎,以及價值250000元的南極雙人遊。獲得年度營銷突破獎的微信紅包團隊,在年會現場撒紅包。微信的掌門人張小龍一身足球運動員的裝扮,模仿《FIFA Online 3》里的球星大秀球技,當下最流行的《我的滑板鞋》也上了騰訊的年會。

(小塵4x/圖)

小米:有錢必須任性

2014年小米兩個亮點,一是獲得天量融資,二是成為中國智能手機的老大,世界智能手機的老三,前面只剩下三星和蘋果了。

有錢的小米選擇了在年會任性一把。小米年會的獎品包括,10萬元現金10份,88888元的京東購物卡8張,3萬元的購物卡10張,10000元港幣現金20份,新西蘭姚晨婚禮待遇的旅遊2份,1萬元現金10份,還有100臺MITV2,200臺小米NOTE,400臺小米凈化器,1000臺紅米,1500個小米盒子。

(小塵4x/圖)

上市了的就得獎得驚心動魄

2014年完成上市的獵豹移動,獎品很豐厚,包括10臺寶馬X1,獎勵給優秀員工。另外還有100萬元的IPO團隊獎。六份“矽谷+滑雪”遊 ,5萬元家庭旅遊基金12份,IPhone6 Plus44臺,Macbook Pro5臺,獵豹自己的產品豹米空氣凈化器100臺、米pad100臺,還有先鋒藍牙音箱、小蟻攝像頭、小米血壓儀等共600個。

之所以有滑雪這個獎品,是因為獵豹移動屬於雷軍系的公司,雷軍最愛的運動就是滑雪,理由是:滑雪考驗人對速度和平衡的把控力。

同樣是2014年上市的京東,年會的主角是老板劉強東。他在年會上花了很長時間告訴員工京東比阿里巴巴好在哪。年會請來了羽泉獻唱,但觀眾尖叫聲最大的是劉強東上臺的時候。有女員工大聲喊:“老板你的西裝真帥”。不過年會上沒有流出劉強東的女朋友奶茶妹妹(章澤天)的照片,我聽說他們之前吵過架,後來又和好了,不是外界所說的分手了。

2014年在香港上市的9158公司的拿出的獎品是兩輛特斯拉汽車,還有美女主播助陣。

(小塵4x/圖)

燒錢最多、等著上市的節省辦年會

2014年燒錢最火的幾個行業里的公司,年會開得倒是比較節省。比如易車公司的獎品是寶馬I3的的使用權。互聯網金融公司積木盒子的大獎是五天帶薪休假,以及兩張去世界任何一個城市的往返機票。此外沒有太多獎品上的亮點。

有可能將在今年上市的趕集網的大獎是一輛汽車、三亞雙飛、定制金條和蘋果系列產品。

最取巧的年會:搜狐、今日頭條

最精明的公司是搜狐視頻。在搜狐視頻的年會上,很多獎品都是影視明星贊助的。提供獎品的明星包括田亮夫婦、徐靜蕾、黃曉明、王璐丹、李小璐等,贊助的獎品有MAC AIR、蘋果6,IPAD MINI 、卡西歐自拍神器、GUCCI包、小魚機器人以及代步車。還有一份塞舌爾雙人遊。年會最大的亮點是張朝陽唱了一首“我最心愛的姑娘”。

今日頭條去的是日本沖繩,不過其實成本不高。據說一個人員的成本是3500元左右。整個公司分了兩撥人去的,都是4天。但在沖繩的年會,沒有再設立獎品。

最會省錢的年會是華為。我聽說華為某個部門200多人,辦年會只花了500元。

 

奢侈品公司:土豪路線

奢侈品巨頭寺庫公司,去年發了好幾個比特幣,今年的獎品是搞來一大箱子的現金,有不同的面值,員工跟菜市場賣豆角的一樣,不讓你挑,閉著眼睛大把抓。此外還有200個奢侈品以及蘋果系列產品加上豪車的試用作為獎品。

走秀網的獎品則是國外的供應商贊助的,同樣以奢侈品為主。

打感情牌和走溫情路線的年會

考慮到北京地鐵告別2元時代,邁外迪網絡科技的年會推出“在路上,就有希望”定制地鐵卡(已預充值100元),同時宣布大幅提升各級員工交通補貼。該卡不光邁外迪正式員工人手一張,自即日起所有獲邀來邁外迪面試的,都將獲贈該卡。

小米於2013年B輪投資邁外迪,邁外迪年會禮品自然少不了從手環、盒子、小米4、小米電視等各種小米硬件產品。而且是現貨。此外,邁外迪的年會還增設了期貨特別獎:iphone 7 。公司承諾蘋果發布iphone7時,保證第一時間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首批購買到送給中獎員工。

韓都衣舍集團的獎品是五個去臺灣環島遊的名額。這個公司為了留住員工,公司在年會上設立了“三年陳授戒”和“五年醇授戒”的儀式,對員工的司齡達到三年和五年,頒發“三年陳授戒”和“五年醇授戒”,獎品是給發放“黃金戒指”和“白金戒指”。

500彩票網的年會走的是博彩主題,設置了德州撲克大賽,獎金是3萬元,只要你打牌贏過一個高管,就可以獲得高管對應的“身價”金額。年會也成為很多員工“占公司便宜”的好機會,在500彩票網的年會上,組織了內部婚禮。一個北京的員工趕到深圳去參加公司年會,被同事調侃說兩口子從相戀到結婚,只差孩子的半月酒沒蹭公司的活動了。

大姨嗎公司的年會上,老板柴可被叫做大姨爹,為了取悅員工,他在現場表演平板支撐。

 

請記住,我叫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南方周末每日網絡專稿。

要嚴肅,有知識;要八卦,有內幕。每天一篇,無需翻墻,盡享你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我們只想,讓知道成為一種享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16

沒錢如何任性?政府工作報告經濟目標評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89

 本文作者華創宏觀分析師 牛播坤、余芽芳,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摘要: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 2015年的經濟目標。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經濟目標,大致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也體現了中國經濟“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的新思路。無論是增速目標的下 調,財政存量的盤活,還是對轉型改革的訴求,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均在踐行著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詮釋的“新常態”。

7%的GDP:增長轉型的平衡之速

7%的增速調整兼顧新常態下的需要和可能:需要來自於收入倍增、就業穩定及債務風險化解要求大致平穩的經濟增長,可能則來自於市場內生力量和政府政策托底的“雙引擎”。在外需不確定性仍強,消費增速中樞難上的背景下,穩投資仍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今年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棚改、地下管網、中西部鐵路和公路、水利、 環保等領域。其中,水利和鐵路總投資目標較2014年實際值近乎翻倍,由8855億元提高至16000億元。預計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有望進一步回歸常態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這應會逐漸帶來房地產投資的更好表現。同時,經濟增速目標適度下調也有利於諸方改革推向縱深,簡政放權、投融資領域、價格改革、財稅、金融等各方面的舉措應會陸續出臺。

3%的CPI:賦予價格改革更高權重

在 PPI連續35個月同比負增長,今年1月CPI同比僅僅0.8%的背景下,3%左右的通脹目標看似偏高,實則為價格改革預留空間。資源型產品和基本公共服 務價格向更為市場化方向邁進,將是2015年價格改革領域的重頭戲。考慮到價格改革帶來的滯後效應,預計2015年的CPI同比將呈前低後高走勢,特別是 年末單月物價或將超過2.5%。我們認為,央行對當前通縮環境的認知本就不及市場悲觀,資源品價格改革帶來的潛在物價上行動力,更會抑制央行“適應性寬 松”的量級和節奏。近期市場對央行降準和降息反應鈍化,或許正是對貨幣政策寬松預期適時調整的結果。

12%的M2:貨幣松緊節奏靈活

今年M2目標增速較去年下調了1%,但實際上為貨幣政策還是預留了較大空間。對比2002-2014年(除2009年),M2增速-名義GDP增速(實際 GDP增速+GDP平減指數)平均值為1.45個點。2014年這一差值為個近4個百分點,2015年這一差值升至4.2個點(去年GDP平減指數 0.83,今年GDP平減指數按0.8估計),也遠高於過去12年的歷史均值。

值得註意的是,“在具體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意味著不排除全年貨幣環境有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新增M2的來源來自三塊:新增信貸,新增 同業和新增外占。考慮到監管層對表外融資的持續壓制,新增外匯占款的趨勢回落,那麽貨幣增速的調高,即新增M2的擴張只能來自於新增信貸。因此,我們預計 今年表內信貸投放的規模應該比較可觀。考慮到今年基建投資規模的擴大,以及地方政府債務治理的推進,增加表內信貸投放也許也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項。預計 2015年央行仍會將常規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結合使用:常規貨幣政策更側重降低存量融資成本,非常規貨幣政策更側重降低增量融資成本,以更好地實現從“穩貨 幣”向“寬信貸”的轉變。

2.3%的赤字率:財政增效渠道多元

2015年赤字率目標由去年的2.1%提升至2.3%,赤字規模由1.35萬億提高到1.62萬億。不過,2014年實際赤字率1.8%,未達預定目標。2015年積極財政政策如何落地,“財政懸崖”能否平穩過渡,需要關註四個方面:

(1)存量地方債務的主動並表是否成型?中 央赤字大幅提高1700億元,除了2015年收入增速由8%下調至7.3%帶來的被動收支缺口的影響外,是否意味著部分存量地方債的主動並表。考慮到存量 地方債的巨大體量,我們估計部分並表也許是個更可行的選擇。當然,這涉及到地方政府融資缺口壓力的平穩釋放,有賴於財政部地方政務清理方案的最終出臺。

(2)專項債能否成為存量債接續的出口?今年有1.9萬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債務到期,僅僅通過提高的1000億元赤字是遠遠不夠。因此,更多的債務接續或將更多依賴於不納入財政赤字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後續專項債的發行額度以及PPP的進展情況均需密切關註。

(3)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推進節奏如何?2014 年末,我國共有3.1萬億存量財政資金。2015年1月,國務院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包括但不限於財政存款存放方式的調整。比如,如果將一半的財政 存款從存放央行,轉為存放商行,也會帶來1萬多億的流動性釋放。 而這筆資金究竟是全面相對平滑地存放商行,還是在資金面階段性緊張之際相對集中地存放商行,是值得關註的一個問題;而商行將這筆“意外之財”投降何處,是 支持實體經濟,還是進入股債市場,則是值得關註的另一問題。

(4)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還有多大空間?相比基建投資規模的增加,我們認為減稅應為積極財政政策更有效的抓手。但在財政增收乏力的背景下,如何避免“結構性減稅”異化為“結構性增稅”,仍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70

【兩會特別報道·以法治“任性”】別人盯上了你的權力怎麽辦“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187

2015年01月31日,沈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宣誓。 (CFP/圖)

“作為領導幹部,不是說一定要對哪部法律有很精的研究,關鍵是要有遵守、崇尚法律的精神,有法治思維。”

如果審判的程序公正性能夠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沒有必要打招呼”。

有些地方依法信訪的工作越做越糟,動不動就是書記、市長接訪,現場辦公。

2015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一口氣提了5份帶“法”字的建議:盡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修改社會矯正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

受十八屆四中全會啟發,李建春把自己的兩會關鍵詞從去年的“民生”轉為了今年的“依法治國”。就在春節前,他所在的巴南區剛完成“依法治區”的部署。去年,巴南區區長陳剛也成為重慶主城區第一位出庭應訴“民告官”案件的區政府“一把手”,他出庭還有一個目的,“想扭轉近年來群眾‘信訪不信法’的尷尬局面”。

“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講的這句話,給李建春留下了很深印象,此後這句話也成為不少官員的作文題。

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全國人大、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檢察長馬永勝,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副校長張伯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等人相繼發文闡述這一命題,文中亦直接列舉當地“一把手”落馬的案例。

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具體到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乃至更小的行政區域,“法治”如何真切地落地生根?兩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地方黨政“一把手”,記錄他們對法治的理解和實踐。

“學法更多是在實踐中”

“你向醫生普及經濟法有什麽用?”

2015年3月7日晚,在重慶代表團的駐地北京金臺飯店,一身休閑裝的李建春說,今年重慶巴南區將依法治區的終極目標定位於“大善巴南”,“黨委、政府要澤善天下,普通百姓要從善如流,法治和道德都不可或缺”。李建春認為目前在推進依法治國時的主要問題不是無法可依,而是很多人目無法紀、有法不依,這是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海南省東方市市委書記吉明江也認為,目前我國法律從數量上看已比較完備,但執法不嚴不到位、知法守法做得還不夠好。

“自古就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樸素說法。但隨著社會向多元發展,社會經濟發展到現今階段,需要一個法器了,就是‘依法治國’。”福建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說,“十八大後,中央查處了這麽多腐敗案件,說明了依法治國的緊急和迫切。”

黨委“一把手”們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均提到,落實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這絲毫不能動搖。”浙江臺州市委書記吳蔚榮說,“黨委要在法治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依法治市必須要通過領導的強力推進,才會有好的部署。”海南東方市委書記吉明江說。

吉明江說,除此之外,還要通過學校、行政院校進行宣傳,並把普法教育納入政府培訓。多名“一把手”認可從政府機關入手,發揮好行政部門的帶頭作用。而黨校學習、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自學,是黨政“一把手”提高自己法律素養的主要途徑。

“我個人學法更多的還是在實踐中,以問題為導向。”李建春說,實踐遇到什麽問題,跟什麽樣的法律有關,就去學習什麽法律。“但作為領導幹部,不是說一定要對哪部法律有很精的研究,關鍵是要有遵守、崇尚法律的精神,有法治思維。”

普法也是領導幹部學法的途徑。列席全國兩會的貴州省高院院長孫潮相信,對案件的判決可以在公眾普法方面發揮作用,“每一個案子都判得比較公平、公正,然後大家就知道,這個世界不怕爭議,怕的是沒有解決爭議的好機制。如果解決爭議的方法是恰當的,人們就會建立起對法律的信心。”

不過李建春認為,過去傳統的普法方式“太被動”。首先是沒明確普法主體,例如公安、工商、衛生等部門都有執法權,但很少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理念去執行,一般都是司法局去普法,“貼點標語、背背條文,法律沒有深入人心,對涉事當事人起不到教育作用”。另外,這種普法方式也缺乏針對性,“你向醫生普及經濟法有什麽用?”

“書記也是人”

“有時不能斷然拒絕,只能婉拒。”

法治與人情,是“一把手”們無法回避的糾葛。

浙江臺州市委書記吳蔚榮說,法和情是不能混淆的,作為領導幹部,如果別人找他辦事,首先自己要有強烈的“不能謀私”的意識,要學會拒絕,要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海南東方市委書記吉明江眼中的這條“尺度”是,“合法的就辦,不合法的就不辦”。

“我們說法治,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托關系辦事是客觀存在的。”內蒙古烏海市市委書記侯鳳岐說,“一把手”有很大權力,但他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不能違反黨規和法律,不能違反道德良知”。

但他也坦言,具體處理起來確實很難,“有時不能斷然拒絕,只能婉拒,畢竟是人情社會,不得得罪太狠”。

“親戚朋友知道我的脾氣,一般都不願意找我。”福建三明市委書記鄧本元說自己“基本不幹‘批條子’的活”,如果在職責範圍內,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不管是大企業家是小老板,“都按一樣的規則給予關心”。而如果別人的要求過分,就要把不能辦的原因說在明處,否則對方還要找人,最後還要轉到他那里去。

“書記也是人。”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不諱言,如果有同學、朋友找他辦事,他的處理方式是:告訴對方有什麽機會,找什麽人、走什麽程序更便捷,但不會去打招呼,“這樣既不顯得自己六親不認,也不會因權力為他們謀私利”。

書記們都表示不打招呼,但如果遇到更大的領導“打招呼”,“一把手”該如何應對?貴州黔南州州長向瓊紅表示,“上級也沒有誰直接跟我說,這個項目非要拿給張三做或者李四做,幾乎沒有,頂多就是說,這個團隊很有實力,能不能參與公平競爭。這個是可以的。”

“一般不會。”福建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說,即使有打招呼的一般也是符合辦理條件的,且大多發生在經濟項目上。梁建勇認為,從招商引資角度看,有人給推薦項目也是好事,但前提是“符合條件”。

梁建勇還會對請托人聲明,如果是在當地受了欺負、有不公平待遇,或辦事中遇上梗阻可以找他,如果想獲得額外優惠就別找他。

“說到底,都找書記,還是因為一把手的權力太大。”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說,稍有不慎就會形成權大於法,容易形成監督的真空,如何推進依法治國,“一把手”是關鍵的關鍵,必須形成一些制度來制約領導幹部的權力。

目前,重慶巴南區已制定了“一把手五不分管”的制度,不直接管財政、人事、工程招投標等。貴州黔南州的政府部門也很少直接面對項目和資金,很多項目都是通過各個縣去具體實施,就是部門實施的項目也很少,政府不直接面對資金和項目。

而譚君鐵也坦言,去年梅州的項目建設投資多達407億元,“還沒有在工程廉政建設方面有什麽反映”,主要原因是梅州沒有具體管理這個投資,是由每個項目法人在具體管理,“我們最近幾年沒有發生大的工程腐敗,這個功勞主要歸功於相關的業主單位”。

“簡政放權”也在一定程度了減少了部門和領導的權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上指出,從去年審計發現的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線索看,60%以上發生在行政管理權或審批權集中、掌握重要國有資產資源的部門和單位。

議事規則上,重慶巴南實行一把手“兩個末位”規則,即“開會發言時末位發言,防止事先定調,在審批時實行末位審批”。“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福建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希望今後所有的辦事程序都能公開、透明。

誰能監督一把手

“靠個人覺悟是沒有用的。”

福建三明市委書記鄧本元看過不少領導幹部“懺悔錄”,第一條幾乎都是批判自己的價值觀,中間有很多條則在講“自己是如何目無法紀、藐視黨紀國法”,然後再講領導幹部要加強法治意識、常敲法律警鐘,接受各方監督。

誰來真正監督“一把手”?鄧本元認為“一把手”的自律應被放在首位,之後才是組織部、巡視組、班子成員等外部監督。“受黨的培養多年,也受到過高等教育,一點覺悟沒有嗎?內因還是首要的。”

海南東方市委書記吉明江認為,外在制度更重要,通過決策民主化、規範化、工作透明化來監督“一把手”,“該‘一把手’定奪的定奪,不該定奪的不要逾規”。而吳蔚榮也認為,光靠個人覺悟是沒有用的,首先要心底無私,心懷坦蕩,主動接受監督,同時要構建有利於監管的制度,“要靠上級紀委和組織部門來監督”。

“有兩重管,一個是黨委系統在管,另外政府也接受人大監督,同時重要的還有輿論監督,除非你不想幹了,關鍵是把名聲給搞壞了,今後很難在社會立足。”廣東梅州市長譚君鐵說。

兩會期間,貴州省省長陳敏爾在會上說今天是“人在幹、雲在算、天在看”。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理解的“天”就是“人民的眼睛”,“今天的環境跟過去大不一樣,你的一言一行都置於人民的監督之下”。

福建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覺得“監督一定是上級監督”,他時時都感到省紀委、省委巡視組的監督,特別是現在群眾跟以前也不一樣,會時刻盯著官員,可以向紀委、上級黨委、新聞媒體反映,“監督渠道還是很多的”。

“中央一再強調,十八大以後不收手、不收斂的,從重查處。一而再再而三講,如果一個黨員幹部依然不明白,哪些事情他該幹,哪些事情不該幹,這個幹部還能用嗎?”貴州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說。

“說‘一把手’監督不到,那是假話,只不過容易形成監督的真空。”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說,上級監督到位了,一把手不敢也不能為所欲為。

如何保證司法公正

“關鍵是領導不能過問案件。”

在談及依法治國時,習近平曾說,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但在近年不少已經平反的冤案中,“領導批示”、“打招呼”往往讓公平正義走向了反方向。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貴州高院院長孫潮的印象中,“貴州法院的外在環境,改變得非常明顯”。他的前任曾告訴他,過去辦案“打招呼”的人確實挺多,而目前其他部門和領導打招呼幹涉案件的情況幾乎沒有,“這個變化是加速度進行的”。

孫潮從上海調任貴州還不到一年,東西部法治環境的對比較為鮮明。在司法公開等方面提升空間很大,而另一方面,西南地區人際關系更密切,“打招呼”成了一種習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整個社會還是不信任你(法院)會去做恰當有效的判斷”。他認為,如果審判的程序公正性能夠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沒有必要打招呼”。

“司法中的公平正義太重要了”,梁建勇認為,哪怕是0.1%的案件判決不公,對當事人來說就是100%的不公,其負面影響會發酵。而要實現每個司法案件的公平正義,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加強對司法的監督、加強律師隊伍的建設、要喚醒民眾的法律意識等等,“關鍵是領導不能過問案件”。

“現在我們常委會從來不研究案件。”福建三明市委書記鄧本元說,“領導也不能過問具體案件,不做批示。”周建琨介紹,在貴州安順,如果哪位領導對具體案件打了招呼、作了批示,要被記錄在案。

雖然領導說不“打招呼”了,但在福建龍巖,有時檢察院、法院還會主動向市委匯報案件。市委書記梁建勇介紹,這主要是一些敏感案件,市委遇到這種情況通常讓政法委召集各方面進行討論,“畢竟處理時還要考慮社會穩定,但最後如何判決還是法院自己定”。

在孫潮看來,政法委“作為政法機關協調部門的定位越來越準確”,在具體案件中越來越少去承擔幹預的職能,更多的是發揮協調的作用,幫助各方能夠更好地理解事實。“中國在一定階段,有這樣的協調機制還是很重要,我相信會越來越好。”他說。

“現場辦公不是法治的辦法”

“什麽事都要書記、市長來解決,那不成了封建社會?”

“歷史上凡是昌盛的朝代,當朝的律法都能上一個臺階。”內蒙古烏海市委書記侯鳳岐理解的依法治國核心是,要對公民的權利進行保障,對政府的行政權力進行限制,政府要在法律的監督下運行。

“但現在政府的權力過大。”侯鳳岐以信訪為例,認為信訪與法治本來並不矛盾,只要信訪是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就行,但有些地方依法信訪的工作越做越糟,動不動就是書記、市長接訪,現場辦公。

在侯鳳岐眼里,現場辦公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不是法治的辦法。現場辦公越多,越說明治理能力的低下,“什麽事都要書記、市長來解決,那不成了封建社會?”這樣的情況過去很多,但今後肯定要改。

大多數市委書記都認為信訪與依法治國並不相悖。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說,只要是正常信訪,信訪局的大門一定是敞開的。

“如果都去法院,司法成本太高了。”福建龍巖市市委書記梁建勇認為有些社會矛盾還是要通過信訪途徑解決,不能因為推進依法治國就否定信訪的必要性,去法院也可以進行司法調解,但量太大。

梁建勇還有一個觀點,依法治國的理念下,“調解”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一個辦法,行政調解還可以成為單位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徑和渠道。

貴州高院院長孫潮則認為,即便到了法院,解決具體案子時,也可以運用調解方式,調任貴州高院院長之前,孫潮在上海擔任過區長、區委書記。當過黨政一把手的他覺得,法院應該更清楚地意識到解決矛盾就是服務,而且是一種稀缺的服務,不要急於說判了多少案子。

長期主政地方的梁建勇很推崇“村規民約”的功能,認為那也是化解矛盾的一個有效途徑。福建龍巖市長汀縣河田鎮當年治理水土流失時,村規民約就發揮了作用。為實現保持水土,當地村規民約中做了一條規定,砍伐1根樹枝罰款0.5元,砍伐超過5株的加重處罰,除罰款外還要處殺豬一頭、放電影一部,就是通過這樣的村規治理好了水土流失。

“村規民約可以彌補人大立法速度慢、成本高的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梁建勇還提了一份題為《發揮村規民約的積極作用,推進依法治國》的建議。他說村規民約維系著鄉村社會有序運轉,要賦予村規民約一定的法律地位,可以先試點,成熟之後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立法建議,他同時還建議地方要加強對村規民約的引導,以德治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798

政府網站普查動真格 數萬網站不能再任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9929.html

政府網站普查動真格 數萬網站不能再任性

第一財經日報 王子約 2015-03-25 06:00:00

中國政府網24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下稱“通知”),2015年將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普查從3月啟動至12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重點查處政府網站“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的“四不”問題。普查過程中,將以普查指標為核心,采取“自查+抽查”的普查方式,最終通報“普查結果”。對於普查不合格的政府網站,予以“整改”或“關停”處理。

懸浮漂移、睡眠現象、孿生報道、萬能答複、指南越指越難……從本月開始,這些存在於不同層級政府網站的種種問題將不能再任性。

中國政府網24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下稱“通知”),2015年將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普查從3月啟動至12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重點查處政府網站“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的“四不”問題。普查過程中,將以普查指標為核心,采取“自查+抽查”的普查方式,最終通報“普查結果”。對於普查不合格的政府網站,予以“整改”或“關停”處理。

政府門臉摸家底

《第一財經日報》24日打開某部門數據公示欄目,相關最新數據僅更新到2009年,而這並非個案。網站鏈接打開緩慢、內容長期不更新、在線辦事功能形同虛設……各級政府網站諸如此類五花八門的問題已經引發了群眾諸多詬病和不滿。政府網站作為政府門臉,其滯後的發展速度和管理水平已經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通知提出,普查是為推進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有關工作,提高政府網站信息發布、互動交流、便民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網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維護政府公信力。

此前,政府網站主要是各級政府和主辦單位管理,存在標準不一、管理能力有異等情況。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發布,進一步明確政府網站內容管理體系,統一了標準,為政府網站系統的管理考評提供了可能。

有關輿情專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此次普查將不僅解決全國政府網站動起來的問題,更有利於中央政府全面摸底,有利於實現運用互聯網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服務、提升治理能力。

值得註意的是,這次普查對象涉及範圍甚廣,上至省部級網站,下至區縣、鄉鎮級政府網站,甚至區縣部門以及下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網站也在其列,凡在互聯網上公眾可訪問到的政府網站,即使再小也在此次普查範圍之列。據初步估算,普查涉及網站數萬個。

記者發現,這次普查還專門設計了信息報送系統和報送表單,並配備完善的教學和使用說明,為的就是能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快速地搜集信息,更快地實現政府網站的良性運營。

設置零容忍底線

在公布的普查評分表中,單項否決和40分“出局”的設定十分搶眼。

所謂單項否決即是網站一旦出現該指標中的任何一種情形,則直接判定為不合格網站。“僥幸”逃過此道關卡的網站將進入評分機制,當各項指標累計扣分超過40分時,同樣會被判定為不合格網站。而不合格網站面臨的將是立即關停整改。

作為政府網站的“底線”,單項否決包括站點無法訪問、網站不更新、欄目不更新、嚴重錯誤、互動回應差五項指標,而每項下面又有具體的扣分細則。例如,檢測時間點前1年,要求對公眾信件、留言及時答複處理的政務咨詢類欄目中存在超過三個月未回應現象,即單項否決。

40分“出局”的評判同樣嚴格。此次評分對相同問題扣分不設上限,即同一個問題如果反複出現就累計扣罰,扣滿40分後按不合格處理。

政府自己查自己的網站是否可靠?熟悉普查制度的專家告訴本報,本次普查將全程采取公開透明的操作方式。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定期公布普查情況和進度,更將全部公布普查所采集到的政府網站信息數據,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

“完善的普查手段,嚴格的整改問責制度,這些都體現了政府要動真格治理網站門臉這個頑疾。”前述專家說,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政府網站成為信息公開、回應關切、提供服務的重要載體,徹底摸查治理政府網站是實現創新型政府治理和職能轉變的重要準備。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86

橡谷不任性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zn.html

    我一直有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情懷,因而做了橡谷智庫。

    但情懷是談戀愛,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做公司是結婚,中國人的婚姻是柴米油鹽,責任大於愛情。一背上整個團隊,就要保證公司盈利,每個人的利益要得到保障。

    財富不是羞恥的事情,我向來不會吝嗇說這件事。

    因此我做基金,繼續維持咨詢的宏觀板塊,關閉品種等等調整,都是為了橡谷能夠活下去,活下去,每個人得到自己應有的那份,才是正途。

    情懷因此就變成個人的事,不再是公司的。

    我個人仍舊會寫作,會思考,會改變點什麽,不管是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但不再強求團隊。

    基金的責任更大於公司,因為是私募資金,背負投資人的盈虧,風險和責任是第一位,其次則是盈利。因此所有的實驗都不能在基金上呈現,我們不可以以未能驗證的理論來讓投資人成為小白老鼠。

    這是道德底線,無關於科學精神。

    我想告訴諸位,投資人、讀者和團隊,橡谷走到今天,就是腳踏實地的為每一個天的盈利去努力,盈利至上。

    這是我們唯一要考慮的目標。

    我不太相信客人是沖著烏托邦來的,老王沒那麽大面子,所以感謝您的信賴,我知道你我都是為了贏錢來的。

    必不負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0

評央行再次降準:央媽任性放水 債市慢牛再擡頭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16

評央行再次降準:央媽任性放水  債市慢牛再擡頭
海通宏觀債券姜超、周霞、顧瀟嘯等
事件:4月19日晚,央行發布公告,決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


我們的觀點是——央媽就是任性,放水真沒底線:

1)降準力度超預期,釋放資金超萬億。央行決定自4月2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對農信社等農村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2個百分點,對農發行實施定向降準3個百分點,對符合條件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行額外降低存準率0.5個百分點。估算本次降準釋放資金總量在1.37萬億元以上。

2)經濟下行通縮肆虐,央媽期權及時救場。我們4月14日當天發布微信報告《緊跟央媽站好隊,擁抱金融大時代——論中國式“央媽期權”》,指出央媽已成為了重要的救火隊長,哪里出事哪里就有央媽的身影。而央媽期權也在周末兌現,其主因在於1季度經濟加速下行、通縮風險加劇、房價仍未止跌,央行的幾大政策目標經濟增長、溫和通脹和金融穩定均面臨嚴重考驗,因而央媽再次及時救場。

3)利率高企非降不可,貨幣寬松空間巨大。而利率高企是當前經濟的最大風險,央行公布3月份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高達6.83%,遠高於5.8%的GDP名義增速。總理訪問兩大銀行時表示,當前企業利潤率平均在5%左右,遠低於6%以上的貸款利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利率都非降不可,而且至少存在100bp以上的下降空間,我們預測未來仍有4次以上降息。而與位於歷史底部的增長水平相比,當前18.5%的存準率仍位於歷史高位,下調空間更為巨大,我們維持2季度宏觀報告中提出未來存準率有望下調至10%甚至以下的判斷。

4)人口減少利率趨零,央行放水沒有底線。我們對央媽寬松貨幣政策的堅定信念源於對歷史的比較,從美國過去100年的歷史經驗看,其年輕人口增速與央行基準利率走勢高度相關,而過去30年與人口老齡化伴隨的是利率不斷下降,直至零利率。而當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集體陷入零利率,而歐元區一半的國家出現“負利率”的奇觀,也源於勞動力減少。而中國工作年齡人口已在11年出現首次下降,意味著未來中國勞動力趨於稀缺工資趨於上升,而資本趨於過剩、代表資本回報的利率趨於下降。因而我們在14年8月提出“零利率或是長期趨勢”的重要觀點,判斷央行的持續放水乃是大勢所趨,與理念無關。包括對於14年以來的兩次降息和兩次降準,我們在事前都做了非常堅定的判斷!

5)存款地產失寵,金融資產為王。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觀察中國居民的財富配置正在歷史性地從存款時代、地產時代進入到金融時代。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地產需求的持續萎縮,因而地產市場出現歷史性拐點,14年以來屢次地產救市政策的失效也是間接證據,也意味著房產的財富效應消失,在未來面臨失寵。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利率長期趨降,因而銀行存款的回報將持續萎縮,因而存款也註定將持續分流。

而唯一能承接存款、房產的只有金融資產。從體量看,中國居民的存款余額高達60萬億,房產高達200萬億,而中國股市和債市的體量分別僅為40和30萬億,而且其中大部分被機構持有,意味著中國居民對金融資產的超低配置極度失衡。從收益率比較看,目前存款利率封頂不超過3%,而高房價背景下租金回報率普遍不足2%,而代表債市回報的5年期AA級企業債利率以及代表藍籌的工行股息率均在5%左右甚至以上,意味著金融資產回報率遠高於存款與房地產,因而也支撐居民持續增加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

6)去杠桿需股債雙牛,道路正確緊跟央媽從全球看,主要國家均出現股債雙牛,皆與央行放水有關,而中國也不會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全球均在去杠桿,無論美國、日本、歐洲都曾陷入舉債過度的困境,其中美國是居民部門,日本、歐洲是政府部門,而債務率等於負債和權益的比值,去杠桿的三種方法包括債務減記(打破剛兌)、降低利率以及增加權益,而目前中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意味著剛兌打破在即,而央媽持續放水意味著堅決降低利率,而股市的崛起也有助於增加權益的比重,從這一角度觀察中國正走在去杠桿的正確道路上,股債雙牛是中國去杠桿的必經之路,因而金融大時代也值得盡情擁抱。

大水漫金山,債牛再擡頭——評央行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上周末證監會和央行均在加班,先有證監會對兩融業務提出七項要求,包括券商做兩融業務不得開展場外配資、傘形信托等活動,隨後聲明並非打壓股市,後有央行在周日晚間突然宣布降準。兩則重磅消息均有利於債市,我們對於此次降準的結論是:大水漫金山,債牛再擡頭。

第一、降準釋放巨量流動性。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準備金率100BP至18.5%,並對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實施額外定向降準,此次降準將釋放巨量流動性。根據我們測算總量降準釋放約1.22萬億,定向降準釋放約1500億,總計釋放1.37萬億。

第二、寬松預期深入人心、貨幣利率再下臺階。當前經濟通脹低迷,亟需寬松貨幣托底經濟,自3月降息以來央行已經5次下調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至3.35%,二級市場R007也在上周降至3%以下,但由於3月份R007在打新和春節沖擊下創出新高,因而市場對貨幣能否真正寬松仍心有余悸。而本次大幅降準有望真正強化寬松預期,我們在去年年報中指出,泰勒規則下與7%左右GDP增速和1.5%左右CPI對應的R007應在2.5%左右,我們下調未來3個月R007預測至3%,不排除降至2.5%的可能性,貨幣利率或已歷史性地下至3%以下。

第三、不靠貶值靠降息,資金流出暫無憂。而導致年初資金偏緊的另一原因在於人民幣貶值,導致資金流出,因而2月降準後貨幣利率並未下降。但總理近期明確表示不希望靠貶值刺激出口,因為無益於調整經濟結構,而傾向於擴大內需。而這意味著財政和貨幣政策仍是主要抓手,而貨幣政策中降息降準將起主要作用。

第四,放大水兼打破剛兌,地方債不愁接盤俠。4月以來,回購利率大幅下行帶動債券短端利率下行,但長端利率下行緩慢,源於超萬億地方債發行懸頭,市場對利率債供給心存疑慮。我們的分析顯示銀行理財、保險券商等市場化的機構只會配置高收益債券,而傳統利率債配置大戶的銀行自營由於存款流失而有心無力。但降準有望大幅增加銀行自營的可支配資金,也意味著萬億地方債找到了承接對象。此外無論是5月份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還是近期湘鄂債、天威債的違約預警,都意味著民企甚至國企的剛兌魔咒有望打破,而利率債需求有望真正回升,而地方債不愁接盤俠。

第五,降準降息齊上陣,債市慢牛再擡頭。當前貸款利率在6.8%,遠超5.8%的GDP名義增速,總理稱6%以上的貸款利率遠高於5%左右的企業利潤率,意味著利率非降不可。我們認為潛在降息空間至少4次以上,而18.5%的準備金率可以降至10%以下,未來降準降息空間巨大,利率債長端下行空間再次打開。我們大幅下調未來3個月10年國開債波動區間至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865

任性的GDP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5/03/gdp.html


上任以來、經濟一直減速,李克強形容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更多,將經濟增長目標降至11年來最低。

連續三年,力保7.5%,但今年終於下調。

主要經濟指標都向下調整,其中面對通縮風險升溫、中央仍將通脹目標訂於3%水平,只比去年低0.5個百分點。

外貿增長目標就連降三年、今年再調低1.5個百分點,至只有6%,逾十年最低。

至於阿爺最緊張的城鎮失業率目標、則力保在4.5%之內。

且看內地及外界主流看法。

外國媒體形容,當局終於面對現實,在勞動人口減少、產能過剩、金融體系負擔沈重背景下,經濟增長潛力已不及以往。今次降低GDP預測,大可以消除外界,要求中央加馬刺激經濟憧憬。

反而內地本身解讀就較吊詭! 似乎官方都預料到,外界會對增長數字有好熱烈討論,所以新華社隨即發文、立論是「唯GDP是落伍、去GDP就是任性」!

簡單解讀,就是指外界如果再單純以GDP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的好壞,已經是「過去式」。但同時又警告,淡化GDP就是任性,換言之就是呼籲要面對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各位要理性清醒地對待GDP數字。

其實今次調低GDP,只是表數,如果細看細節,仍有令人費解的現象。

最奇怪莫過於通脹預測,表面由去年3.5%下調示3%,但面對兩月通脹已降至「一時代」,外界對通縮降臨已經普遍認同,連人行亦不否認連續減息要是要避開通縮,那3%通脹是否天方夜譚? 還是阿爺掌握了我們不知的數據?

法興陳興動已直接批評,無論CPI、抑或固定投資,甚至是零售銷售,都根本難以達到。

值得留意是,中央雖然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將今年財赤率由2.1%擴大至2.3%,但仍低於預期2.5%水平,陳興動就認為,以這個赤字預算,根本無法做到15%固定投資增長。

德銀亦認同,政府無跡象推出大規模刺激政策,以鐵路基建為例,仍維持八千億水平,相信會增大輕微「硬著陸」風險,預期首兩季GDP會跌至6.8%。

所以最奇怪係點解一批鐵路概念股可以炒上?

其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感覺上更似一分中國投資指南、或如開市埋位主持介紹,更像一分大行報告!

好似提出要強化傳統製造業,李克強就搬出「中國製造2025」,要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堅持創新促進工業化及訊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數字、智能等技術。

要找新引擎,就仿效聯想,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甚麼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通通都有,雙馬應該是最高興的人。

雖然中央調低經濟增長至7%、但外界對於今年經濟係咪能夠達標,普遍亦不樂觀。

不過凡事有兩面,特別是阿爺仍然確信「鐵公基」,仍是救經濟最後皇牌,今天不搞擴張,不等於他日經濟出現問題時,可以隨時出手、重新走回舊路。

但更弊係咩呢、就係如果最後「保到7」,但犧牲左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只會得不償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72

貧困縣面子工程多任性?5000萬元就雕兩只鳳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522.html

貧困縣面子工程多任性?5000萬元就雕兩只鳳凰

一財網 霜月 2015-05-15 16:03:00

近日,媒體爆出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曾花5350萬元在入縣的山壁上雕刻了兩只鳳凰,花費超過縣財政年收入一半,但實際造價僅290萬元。

近日,媒體爆出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曾花5350萬元在入縣的山壁上雕刻了兩只鳳凰,花費超過縣財政年收入一半,但實際造價僅290萬元。

鳳山縣“鳳凰壁畫”

該事件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群眾對此看法各異。但隨後引起自治區黨委第一巡視組的註意並介入了此事。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巡視組發現鳳山縣原縣委書記、河池市副市長黃德意涉嫌違紀違法問題。以下是巡視組的部分調查結果:

1、黃德意大搞形象工程,擅自做主動用國家防治地質災害資金5350萬元,在出入縣城的山壁上雕刻“鳳凰壁畫”,花費相當於縣財政年收入的一半還多,但壁畫的實際造價僅200多萬元。

2、插手工程項目,把投資才500多萬元的縣武裝部新樓項目分為3個標段。並由時任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主任各拿一個標,交給親朋承建。導致標段工程大大超過預算。

3、利用土地出讓謀私利。黃德意夥同縣財政局局長和國土局副局長、農業銀行副行長等人,分別以親屬名義,暗箱操作縣扶貧開發服務公司一塊地。他們先是把地價從1000多萬元壓到470萬元,其次把其中210萬元作為銀行“呆賬”消化處理,最後只用相當於原價1/5的價錢拿到土地進行開發,獲取暴利。

而後,巡視組還核實了黃德意受賄,並擁有5處房產、4棟樓的消息。

2014年8月,黃德意被專案組帶走。2015年3月,黃德意因涉嫌濫用職權、受賄犯罪被審查起訴。

近年來,縣級政府大搞面子工程的新聞數不勝數。特別是一些國家級貧困縣,一方面每年拿政府補貼千萬元,一方面卻斥巨資打造面子工程。這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貧困縣1.3億造87個牌坊 部分題字官員已坐牢

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道,海南國家級貧困縣臨高縣耗資1.3億建1.7公里長牌坊群。最大的一座牌坊高達37.7米,上面群龍環繞、氣派十足。

臨高縣的牌坊群

據悉,海南省臨高縣是個國家級的貧困縣,2013年財政收入只有13億元,直到現在,國家每年還要撥給這個縣高達數千萬的扶貧資金。但該縣不但沒有將錢用在刀刃上,反而斥巨資打造牌坊群。《焦點訪談》中還提到,該縣還將投入數億元,建設一個2900多畝的文化公園。對此,各方都有較大的意見。

早在牌坊群建設之前縣里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上,到會的不少專家就對建設如此大規模的牌坊群提出了相當激烈的反對意見。不過,臨高縣認為,只要項目有合法的手續,就應該上馬,並沒有理會不同的聲音。

而對於群眾來說,該牌坊群風格單一,制作粗糙,格局上也沒有按照傳統牌坊的方式排列,因此除了新建初期遊客較多外,平日里來觀賞的只有寥寥數人。

另還有群眾指出,每個牌坊上都有官員的題字,而且其中一些官員現今已經入獄。

建行政中心建成了“中國館” 花了8000萬

在湖北房縣,有這那麽一個經典的建築,從遠處看去,像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走近了才發現,這個山寨的“中國館”是房縣新建的行政中心。

圖為在建的房縣行政中心一處工地

房縣作為國家級重點扶貧縣,2013年的財政收入只有5.5億元,地方可用3.9億元,每年需上級轉移支付超過20億元。目前地方總債務超過10億元,還本付息每年就需5000萬元。而就是在這麽一個貧困縣內竟然建造了一個耗資8000萬元的行政中心。據悉,該行政中心超批複投資2600多萬元,超面積1800多平方米。

不僅如此,房縣在建設該行政中心時,占用的土地都是國家嚴禁開發建設的基本農田。

房縣信訪局局長付超還稱:“有一說一,你說一個縣級人民政府,幾十年的危房,蓋個房子也可以蓋,你說我們都跟不上老百姓,你們百姓的房子都蓋得好漂亮,莫說政府,那是全縣人民的一個面子。都要面子,說到底就是一個面子的事。”

在此新聞報道不久後,十堰市紀委在接到舉報後聯合各部門組成工作組進駐房縣進行調查。

2014年4月12日,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委根據有關規定,決定對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同誌停職檢查。同年8月,監察部通報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違規建設辦公樓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察廳決定給予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予以免職。

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

無獨有偶的是,今年4月,湖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發布了“房縣政協主席陸毅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這之間是否有相關聯系,還要看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

房縣原政協主席陸毅

(一財網綜合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焦點訪談》、央視《經濟半小時》、湖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百度百科報道)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