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鹿o(≧v≦)o~~
頭條:自信的賈躍亭
1. 賈躍亭:工廠不縮水,會全力保證FF 91按時交付
2月6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在內華達工廠占地和產量規模會大幅縮水,對此賈躍亭回應稱,“FF工廠不僅不會縮水,而且還會全力保證FF 91的按時交付。”
@犭王礻申:你以為是手機,還搶購
@江南豪俊:賈總,不能泄氣啊,做得好。
國內
2. 百度任命前聯想之星合夥人劉維為百度風投CEO
i黑馬訊 2月6日消息 今日,百度宣布前聯想之星合夥人劉維作為副總裁正式加盟百度,任百度風險投資公司(Baidu Ventures)CEO,全面負責投資價值的各項工作。據悉,百度風險投資公司成立於去年9月,專註於人工智能,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創新項目,集中投資早期項目的風險投資基金。
@我家有個小胖紙:要進軍舞蹈行業嗎
@現象無話:90年代創業公司的後繼者開始創業了。
3. 福布斯2017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董明珠奪魁
福布斯中國6日發布“2017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100位主要管理業務在中國內地的商界女性入選該榜單,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奪得榜首,華為董事長孫亞芳與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分列二、三位。
@額啊啊呀呀:2017最傑出商界女網紅…
@絕望處堅持:老幹媽表示心碎
4. 飛機上也能刷支付寶:芬蘭航空客機率先試水
今日,支付寶宣布,芬蘭航空客機將接入支付寶,今後,用戶將可在3萬英尺的高空中刷支付寶消費。這是移動支付應用首次登上飛機。據悉,芬蘭航空開通的是支付寶掃碼付服務,它支持乘客刷支付寶購買機上商品與休息室服務。
@JStack:可是我在飛機上並不需要買什麽東西啊攤手
@雲值得看:花生瓜子八寶粥,啤酒飲料曠泉水,來,腿讓一下……抱歉,走錯片場了..
@GonGonGon:跟支付寶沒關系,跟網絡有關系
5. 手機四季度銷量:華為OV拿下半壁江山
2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8.7%。OPPO、華為、vivo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三,其中OPPO同比增長量達到了109.2%。
@尼古拉斯趙四:這年頭靠業績說話,佩服國產機的崛起,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KmAn:別小看oppo,別的不說,藍光播放機是世界頂級的,高端貨。
@only:三星靠創新和供應鏈,蘋果靠系統,O和V靠廣告和農村
6. 專家:20年內中國GDP將是美國兩倍
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近期表示,按照官方匯率折算,以美元計算的中國GDP目前不到美國的70%,但官方匯率低估了中國的經濟體量。即便現在中國經濟總量不如美國,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已經非常小。他認為,20年內中國經濟體量是美國的兩倍應該是大概率事件。而從經濟增速、增長原動力、人才和創新等方面來看,中國在20年內必將全面超越美國。
@雙木子:人家是說的中美GDP,沒說人均GDP,國家的GDP跟上了,國民人均的GDP也自然會跟上的,作為中國人的應該都希望自己國家的GDP比其他的國家高吧!國家富強了,才更有底氣跟其他的國家談判,才更有說服力。
7. 原優酷土豆首席產品官顧思斌加盟微影時代任集團總裁
2月6日,微影時代宣布正式任命顧思斌(Teddy)擔任微影時代總裁。顧思斌將全面負責微影時代的產品、研發、市場、商業化、國際化、品牌公關、發行及票務運營。據了解,顧思斌入職後,微影時代現有各業務中心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顧思斌匯報工作,支持中心副總裁石磊向林寧和顧思斌雙線匯報,而顧思斌將向微影時代董事長兼CEO林寧直接匯報。
@這個名起得有點土:優酷吞了土豆,阿里吞了優酷,羅蔔頭吞了阿里!唉!洗洗睡了
8. 秒高鐵!中國磁懸浮要飈600公里時速
據央視報道,位於北京懷柔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速列車動模型實驗室透露,未來五年,國家先進軌道交通專項將重點研制時速400公里的高鐵列車和時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車,在不久的將來它們或將投入運行。
@森林外面的狼:目前中國的高鐵還是世界的頂尖水平,希望越做越好!
9. 今日頭條變相解決了視頻牌照問題
2月6日上午消息,今日頭條頭屏近日發生明顯變化,其首頁的“視頻”頻道名稱變成了“陽光寬頻”,PC網站的視頻頻道也跳轉到“陽光寬頻網”。該現象背後或與近期廣受關註的視頻資質有關。
@第58道密令:好好活著就有辦法解決問題,
10. 快遞將恢複運行
2月6日消息,春節期間,快遞企業相繼進入春節模式。年前從1月20日開始,部分快遞投遞點就只開始派發快件而不攬收快件了。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快遞行業即將全面恢複正常運行。
@帥哥同誌亦凡人:我的快遞終於發貨了
11. 華人科學家張鋒晉升麻省理工終身教授 破錢學森紀錄
據美國《僑報》報道,日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宣布晉升五位副教授為終身教授,其中包括年僅34歲的著名華人科學家張鋒。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歷史上,錢學森在35歲時晉升為終身教授,並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紀錄的保持者。
@sufeite:再回來就不匹配自己的高智商了
12. 清流資本宣布聯合藝人鹿晗、新希望集團共同成立清晗基金
i黑馬訊 2月6日消息 今日,清流資本宣布聯合藝人鹿晗、新希望集團,共同成立清晗基金。據悉,清晗基金將主要投資於能順應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及消費升級需求的各類早期內容制作團隊、媒體及平臺,旨在扶持更多年輕的文化內容創業者。
@訊飛聽見:這個小鮮肉不一般
國外
13. 蘋果FB谷歌等97家公司提交訴訟,反對特朗普禁令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反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上,美國科技行業展示了最團結的統一戰線。周日晚上,蘋果、Facebook、谷歌、微軟和Twitter等97家公司聯合提交了訴訟陳情摘要,表達了他們對政府移民旅遊禁令的立場。
@淡如秋風:我說,這樣對待領導真的好嗎?
14. 韓國政府稱將強化電池安全監管
2月6日消息,據路透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公告稱,通常用於可移動設備的鋰電池的制造商,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並將接受例行檢查,使用鋰電池的設備也將受到更多的例行安全檢測,以此避免再出現起火事件。
@阿毛在門前剝豆:畢竟三星可是韓國經濟的一半啊!
15. 消息稱亞馬遜計劃推機器人超市
北京時間2月6日晚間消息,《紐約郵報》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亞馬遜計劃推出一種以機器人為主的雜貨店,最少只需要3名人類員工。根據亞馬遜的暢想,這是一種兩層、複式結構的自動化雜貨店,機器人在樓上為樓下的顧客抓取商品並打包。該雜貨店的規模可大可小,從10000平方英尺(約合929平方米)到40000平方英尺不等(約合3716平方米)。
@聽說名字長才容易被人記住:真的好怕機器人有一天報複了人類啊[笑cry]
傳聞
16. 傳三星首座美國家電廠:定址加州 明年初投產
北京時間2月6日下午消息,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道,特朗普呼籲制造業返美,而三星可能決定以實際移動回應。有知情人士稱,三星計劃在加州南部地區建造家電工廠,年產能達200萬,預計最快明年初投產。這將是三星在美國第一座家電產線,將生產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
17. 傳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擬今年IPO 融資規模或高達8億美元
北京時間2月6日下午消息,據湯森路透旗下IFR報道,知情人士稱,騰訊旗下網絡文學平臺閱文集團計劃今年進行IPO,融資規模可能高達8億美元。報道稱,閱文集團正在挑選承銷商,並考慮將香港作為上市地點。
@上善Host:可惜了起點中文網。
人工智能沒有善惡,用得好不好在於人自己。
6月24日,人工智能先行者大會暨黑馬大賽人工智能分賽在京舉行,近千名人工智能產業相關創業者、投資人、產業專家參會。本次活動由創業黑馬與人工智能新媒體平臺黑智聯合主辦,聯合冠名商摩比神奇與戰略合作夥伴鉑諾對活動進行了支持。
在上午場的“龍門陣論壇”上,傳媒夢工場CEO蔣純,極客幫創投創始合夥人蔣濤,鉑諾聯合創始人、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副總裁吳卓浩,就“智能金融”領域的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主持人:在未來哪種金融場景下,智能金融或者智能投顧,發生的作用最大?
吳卓浩:在整個的人工智能領域,誰能夠掌握數據,誰就有機會能夠開發出更棒的人工智能。所以,在所有的領域當中,金融是最棒的。
我們都知道,好多人覺得炒股是最容易獲取財富的方式之一,但同時也是最容易失去財富的方式之一。事實上,大部分的人並沒有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和背景信息,帶著一腔熱血和勇氣沖到這個市場上來的,只有成為韭菜的資格。
我們能夠把金融領域當中各種各樣的數據,生成人工智能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和行業精英的智慧結合起來從而產生價值。今後,你炒股直接去選一個更合適的已經包裝好的產品,坐等著收錢就好了。
主持人:你對智能金融最大的疑問在哪?
蔣濤:智能金融,是根據信息和數據進行決策。在金融交易里,有一個價值判斷(決策依據),而決策依據很大程度來自於你對信息和數據的收集以及判斷。
在數據的基礎層面上,中國整個金融行業還有很多需要做得工作。比如,交易所發出來的財報,都是文本,基礎的數據都沒有被數字化。你想分析一家公司要費很大的勁。財報100多頁,關鍵數據是什麽也沒有抽出來。所以我們在基礎層面上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只有這個工作做好了,我們才能獲得最充分的數據。
第二個層面,真正做交易時,每一個交易員可能有自己的判斷方法、邏輯、模型,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或者更好一點計算機的技術能否幫助他?這兩塊我們水平還比較低,但是空間比較大,有很大可以挖掘的潛力。
主持人:完全產品化和完全依靠程序化和數據驅動,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您怎麽看?
蔣純:金融短期來說,它是一些交易的數據,是大家博弈的結果,是投票機。但是長期來看,其實反映的是一種經濟。如果是真正要讓大家穩定、長期、持續賺錢,你就要把金融放在經濟的背景下做。這才是真正能夠長期盈利的,否則短期就變成一個純粹的量化交易。
卓浩開始說了一句,金融是數據化最豐富的場景,這句話我也同意也不同意。如果你從金融本身來說,剛才說得投票機領域,確實數字化豐富,交易所所有數據都可以拿到。所以,你可以做出一個所謂的金融Alpha Go,很厲害的把錢都賺到。
但是這種模式就是博弈,有贏就有輸,輸的錢從哪來?所以他最後一定會成長到他不能承載的地步,以至於這個事情不可持續,他有一個規模上限。
如果把它做成一個稱重機,反映經濟的波動,通過把很多經濟的數據收集回來,進一步數據化,成為投資的依據,並加以智能化判斷輔助的話,就有非常長遠的前景。這可能才是真正消除金融風險的方法。
否則的話,很可能加劇金融風險。兩個AlphaGo在下圍棋的時候,棋局是非常慘烈的。這種情況如果把他放到金融市場來,真的是驚濤駭浪,對我們經濟的殺傷力應該會搞得非常大。
主持人:我們現在所有的人都相信,Alpha Go是人間第一高手。未來的智能金融會出現這種情形嗎?智能金融一定會比人類的投資收益率高、回撤要小,更加穩健嗎?
蔣濤:我覺得需要時間。如果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的話,整個金融交易市場可能就不存在了。有時候很難預判,所謂的黑天鵝事件等,機器很難進行預測和判斷。
那些所有用量化來做的,其實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他的成績是不錯,可是這跟對抗模型有關。你這段有效了,就會有人生成另外一套對抗,或者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因素,最後這個機制就變得不靈了。它的複雜性,不是圍棋那樣一個完成信息的市場。
蔣純:如果我們放在投票機這個角度,或許人工智能是能夠幹的,因為他無非就是博弈。但是如果變成博弈,就變成徹底的虛擬經濟了。金融的目的,是更好配置你的金融資源,使它配置到更有利於經濟成長的角度。你把金融資金更合理的配置,使得經濟能夠更好的成長,這是金融存在的本意。
回歸到本原考慮這個事情,我覺得這才能夠讓人工智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且最正面的作用。如果你把他變成Alpha Go,把整個金融市場變成一個期盼,我覺得那很可怕。這個東西沒有善惡,用得好不好在於人自己。
未來智能的“資訊助手”是否將人類獲取和使用信息的習慣?
文 | 楊潔 編輯 | 黑智
人工智能大潮興起,改變的不止是圍棋,還有更多的行業也被置於風口浪尖,首當其沖的,就是傳媒業。
內容的處理和分發,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瞄準的對象。今日頭條依靠內容推薦算法實現資訊的個性化閱讀;度秘的人工智能開始了球賽解說;寫稿機器人在多家媒體里已經成為工作團隊中的一員。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在這個海量信息爆發的移動互聯時代,用戶高效、精準地獲取優質內容;內容創造者可以方便、高效地生產和分發信息,將是一直持續下去且巨大的需求。
智搜科技就是想要在下一個AI時代,讓“智能資訊助手”得以實現。作為國內首提“資訊機器人”概念的創業公司,它推出了智能資訊機器人引擎Giiso,以及基於該引擎研發的資訊APP天機智訊。在今年,Giiso機器人商店面世,為客戶提供資訊、編輯、寫作等服務的API接口。
自2014年成立以來,智搜(giiso)已經在2015年獲得了金沙江創投500萬美元pre-A輪投資,並在2016年獲得力合集團參股投資。2017年3月,智搜(giiso)又獲得了民銀資本領投、金沙江創投跟投的A輪融資。
在物聯網時代,這些場景可能不只是存在於想象中:在企業和媒體機構中,主編帶領“機器”編輯在生產高質內容;而作為另一端接收信息的用戶,可以不需依賴查詢和推送,只要簡單地詢問,機器助手可以把你所有感興趣或需求的資料,持續為你播報和更新。
內容產業的“資訊助手”
在智搜(giiso)成立的2014年,人工智能技術還不為大多人所熟悉,在傳媒領域,門戶網站的采編方式仍然占據主流,今日頭條也僅僅成立了一年。
智搜(giiso)首提的“資訊機器人”,在當時也是個新鮮的概念。“很多人曾經向我們詢問它到底是幹什麽的。在很多人心目中,機器人應該是個人形的硬件才對。”智搜(giiso)創始人武文斌說,“而實際上,機器人並非一定是人形,也並非必須是硬件,它也有可能是虛擬的形象,以及軟件系統等。”
智搜(giiso)在成立的最初,主要也是提供智能語義分析技術,智搜(giiso)的早期客戶也往往將語音識別和智搜的語義技術結合,進行文本內容的加工。由此,武文斌和智搜(giiso)的另一位創始人鄭海濤,將智搜(giiso)的主要業務,放在了資訊智能處理技術和資訊機器人軟件開發上,利用智能語義算法識別技術、采用遞歸神經網絡積累建立大規模知識圖譜,以及大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智能資訊處理技術的研發。
智搜(giiso)創始人 武文斌
武文斌是位創業“老兵”了,在創辦智搜(giiso)之前,他還曾參與創辦過兩家公司:圖書B2B在線電商平臺廣州粵圖在線科技公司,以及國內最早的P2P企業之一Workslink,在TMT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
鄭海濤是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副教授,也是深圳市智能語義挖掘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他同時也是智搜(giiso)的首席科學家,在公司的技術研發工作中擔任主導。
2014年,智搜(giiso)自主研發了Giiso資訊機器人引擎1.0版,隨後,天機智訊APP 1.0版面世。目前,智搜(giiso)已經推出了系列基於Giiso資訊機器人引擎的智能編輯機器人產品。
“智能語義分析和知識圖譜,是Giiso資訊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武文斌告訴黑智。在數據挖掘、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基礎上,智搜知識圖譜可以對全網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基於此,智搜(giiso)的資訊機器人可以根據對用戶的語音和文字指令理解進行回答;依據用戶的使用特征不斷學習,從而追蹤和推薦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並對獲取的資訊信息進行數據分析。
目前在新聞傳媒領域,已經有了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產品。但是在智搜(giiso)的構想中,資訊機器人並不同於新聞客戶端APP。“可以舉個簡單的還是門戶時代的例子,”武文斌說,“我們看新聞會去新聞聚合網站,而我們查詢資料則會使用搜索引擎。”
但是,資訊機器人和傳統搜索引擎的功能也仍然有所差異。傳統的搜索引擎根據用戶每次輸入的信息提供內容,只能記錄搜索歷史,卻無法提供連續性和個性化、預見性的推薦。而基於語義理解和數據挖掘能力,做到根據用戶的行為習慣特征,進行學習,篩選出相關資訊,這才是資訊機器人存在的價值。
換句話說,智搜(giiso)希望打造的,是用戶在信息獲取中的“資訊助手”,整合了信息的搜索、采集、編輯、處理、分析、推薦等各項能力。它可以直接回答你最想知道的信息,提前預測你感興趣的內容,在你需要時及時提供,而你將不再需要時時查閱自己的信息推送。
Giiso資訊機器人可以發揮不同的功能:它可以作為新聞資訊運營,實現資訊內容的生產、審核、生產與發布、個性化推薦;可以為企業進行相關產品和服務信息的采集、整理;它也可以是編輯記者,智搜(giiso)推出的寫稿機器人,可以在信息采集的基礎上,實現內容的創作、編輯和分享。
智搜(giiso)基於資訊機器人引擎研發的天機智訊,就是集成了資訊機器人功能的移動端APP,目前已經更新到了6.0版本。用戶可以通過主題閱讀的方式進行訂閱,天機智訊可以基於用戶自定義的主題,在全網海量資訊中,進行個性化推薦,提升閱讀效率。並且通過對用戶行為的學習,提煉用戶畫像,進行興趣推薦。
而這些功能通過開放接口,也可以直接提供給企業客戶。2017年,Giiso機器人商店上線,推出了面向企業級服務的Giiso機器人編輯雲平臺與SDK。開放的接口中,包括寫作、編輯、篇章、資訊、大數據等幾類服務。企業可以選擇雲端服務,通過按月租用方式付費以及合作。
據武文斌介紹,目前,智搜(giiso)已經與深圳之窗、廣州日報、南方報業等媒體進行了合作。“除了媒體機構外,金融、公共事務等對信息和內容需求較大的企業,同樣也是智搜(giiso)的客戶。例如,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和智搜合作,利用資訊機器人,進行行業信息采集與分析,制作行業簡報。”
智搜天機聯盟
針對非傳媒領域的企業客戶,2016年底,智搜(giiso)成立了天機聯盟,提供場景化的內容運營和廣告匹配體系,以及覆蓋了幾十萬資訊來源的內容庫,並且可供企業客戶進行競品的資訊屏蔽、提供行業信息報告。
未來機器人的“大腦”
武文斌的期望還不止於此。在物聯網時代,各種智能家居和硬件產品深入家庭和出行各個場景,武文斌也希望,智搜(giiso)的資訊機器人引擎可以搭載在各類機器人和硬件產品上,“應用到各種場景,成為其他機器人的‘大腦’,為用戶提供各種精準的資訊服務,成為他們生活的助手。”
這是一個更加廣闊也可以展開我們想象的市場。
比如試想一款智能鬧鐘,在為你叫起的同時,提供最新的你感興趣的資訊;或者你告訴你的家庭機器人或音箱,你希望知道明天某場球賽的結果,那麽它將第一時間向你播報。
目前,智搜(giiso)已經累計發明專利申請5項,擁有軟件著作權數15個。公司團隊超過70人,核心成員主要來自清華、北大、港大、國防科大、西安理工等高校畢業的博士與研究生。
在移動互聯時代,在吸引用戶眼球方面,傳媒和信息正成為戰爭的利器。如何整合信息、提取和分析數據、理解受眾、精準營銷,正成為全行業公司關註的事情。而由於AI的加入,新的變化也正在發生。
“未來這個領域潛在的需求是巨大的。最終內容的創造和運營方,都將進入AI時代。”武文斌說,“人工智能技術在垂直場景的應用,現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為潛在用戶,做好市場的啟蒙。無論是內容的創造者,還是使用者,都可以在智搜的平臺上,實現快速高效地工作。”也許未來,類似資訊機器人等技術的加入,可以讓人類獲取和使用信息的習慣,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教學效果上,1對4更符合少兒語言教育產品的特性;商業模式上,1對4解決了1對1規模不經濟的問題。
作者✎ 張乘輔
2016年底,金磊有了創業的想法。
不久後,金磊從猿輔導市場副總裁卸任,創辦在線少兒英語培訓魔力耳朵,專註1對4小班課,面向5-12歲學生。
金磊曾在新浪科技負責科技媒體,在獵豹負責全球市場。媒體人的經歷讓他看慣了創業企業的沈浮,全球市場的搭建則讓他身臨全球化的第一線。他預測,未來溝通的底層氣候正悄然變化,而少兒英語便是第一個入口。
“我們認為少兒英語是未來的趨勢,然後我們也進行了調研試聽,發現這個市場確實還有機會”,金磊表示。
一方面,當時行業里並沒有好的產品。金磊進入在線少兒英語培訓市場時,幾乎都是1對1模式,沒有人願意做1對多。“因為1對1有很好的現金流,做1對多有點費力不討好,但我們認為1對1明顯缺失了語言所需要的溝通交流”。
另一方面,“銷售導向”的1對1讓教育企業樂此不疲,給小班課留下比較大的空間。1對1是銷售導向,並不是產品導向,“跟家長解釋1對1相當於提供VIP服務,家長一聽專門輔導自己的孩子,認為效果應該很好,1對1就是這樣占領家長心智的”。
看到問題和機遇後,金磊和趙莎莎、馬俊如等人一拍即合,決定組團幹上一票。
就是1對4了
2017年3月初,主打少兒英語小班課的魔力耳朵正式推出。
在這之前,團隊先研究開發了學生分級系統和預約排課系統,“只有通過分級才能將學習水平相近的安排在一起上課,排課系統更為重要,它關系著滿班率以及這個生意能不能算過來賬”。
當時行業里也有玩家把目光從1對1轉向了1對多,但卻在1對2到1對6之間的模式上猶豫不定、爭論不休。
“就是1對4了”,金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1對5和1對6的問題在於時間不夠。一堂課三十分鐘,5、6個孩子上課,很難保證每個孩子的開口次數和互動效果。
其次,1對2也是有很大問題,一旦有學生請假,就會變成1對1。而在線小班課的教材和課程都是為一對多設計的。
最後,選擇就落到了1對3和1對4上。“其實1對3和1對4都沒有太大問題,我們選擇1對4是考慮到互動環節中涉及兩兩分組進行PK”。
從教學效果來看,1對4更符合少兒語言教育產品的特性。前面也提到1對1屬於“銷售導向”,而1對4則是“產品導向”,1對4可以讓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不少家長對一對多存在誤解,認為雖然收費低,但學生數量多,平均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學習時間必然減少”,金磊表示,“經過在測評課中反複試驗,我們最終將上課人數設定為4個人,既保證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又可以保證每位學生的開口次數,我們還設計了標準化上課流程,具體到每一分鐘的教學任務,從而能夠保證學習效果”。
商業模式上,1對4解決了1對1規模不經濟的問題。“現在1對1模式里,效率低,成本高。提高平臺利潤率,只通過提高學生客單價或降低教師成本兩種方法,前者會增加家長的負擔,後者會降低課程的質量”,魔力耳朵將一節課的成本分攤到4個學生,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還能提升企業利潤,降低家長負擔。“來自二三線城市的家庭也能負擔得起,這也擴大了魔力耳朵的潛在市場”。
現在,有教未來、VIPKID、51Talk都選擇進軍在線小班課業務,並且也都選擇了1對4。
砸錢砸不出教育效果
“當行業里的巨頭殺入1對4,你不擔心?”我問道。
首先,教育不是平臺,即使是平臺性的企業也無法壟斷。“2002年,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霸占著整個互聯網的流量。但後來百度、阿里、騰訊依然能顛覆門戶,成為新的超級流量入口”。平臺性的企業都無法壟斷,教育產品就更不可能壟斷了。
其次,在線教育的滲透率特別低。雖然VIPKID稱年盈收五十億,但相對於整個教育盤子,所占的份額還是很少。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統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480億元,整體市場潛力巨大。而目前在線一對一少兒英語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也不高,北京達到12.8%,上海是9.9%,廣州占3.6%。
最後,產品力是最核心的競爭。“在做科技頻道時,我看過太多企業的起起伏伏,2007年那會,所有人都認為諾基亞就是手機的巔峰,一年出五十多款機型,滿足人們方方面面的需求。但最終呢?喬布斯發布了iphone,用一款機器就刺破整個市場,顛覆了整個的格局”,金磊說道,“我發現產品才是最核心的,所以做魔力耳朵的時候,我更重視這個產品能不能把孩子教會,能不能讓孩子喜歡,這是最重要的。”
面對當前在線教育企業都在燒錢獲客,金磊認為任何時候獲客都有紅利期,但紅利期遲早會消失,砸錢是砸不出好的教育效果的,最終拼的還是產品力。
金磊稱,獲客的問題不僅是在線教育行業突出,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是很普遍的。比如手機行業,小米憑借線上新媒體的紅利爆發,oppo、vivo依靠線下店的渠道紅利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即使小米和ov吃到了一定階段的紅利,華為最終也還是追上來了,說到底,最終拼的還是產品力。
並且,教育產品本身的積累特別重要,不像單車可以通過資本瘋狂擴張。所以,就教育行業而言,有錢可能使不上勁兒。家長很看重教育的質量,一個教育產品如果續費率做不到80%以上,轉介紹率達不到50%,這個產品本身就存在問題。
在教育行業中,產品力主要體現在三個部分:教研、師訓、自有平臺建設。
具體到魔力耳朵上。魔力耳朵強調界面和課件的設計,整體輕松活潑,讓孩子學習沒有壓迫感。互動方面更強調孩子們在一起互動交流,為此也設計了很多互動環節。同時還設計了課前預習和課後跟讀,兼具實際性和趣味性。“我們的外教每天會結合課程內容,錄一段美國正在發生的小視頻,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跟讀練習”,金磊稱。
線下語培沒有存在的必要
自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便喊出了“用互聯網顛覆傳統教育的口號”。
當下,在線教育和傳統教育正在角逐。
金磊認為,像擊劍、賽馬等重實踐的項目,必須還得選擇線下的傳統教育。但對於語言類培訓類的教育,線下培訓機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就語言培訓而言,線下能實現的線上都能實現,並且在線教育還有很多優勢。比如,通過統計學生開口次數,老師就能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學生學習效果。而且在線教育還能解決優質師資分布不均的問題,外教資源更是能便捷地服務全國各地的學生。當然,線下的托管需求仍然存在,但其本質上也不屬於教育了。
此外,線下教育天然存在“缺陷”,用戶除了要負擔教育費用還要負擔地租等成本。並且,線下教育的固定地址限制了它的獲客半徑。隨著機構成本的不斷提升,消費者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費用,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於是,在線教育就乘著互聯網的風扶搖而上,最突出的便是少兒英語培訓。從菲律賓外教教成人口語,發展到歐美外教教少兒英語。從VIPKID在8月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到瑞思學科英語在10月敲開納斯達克IPO的大門。我們能夠發現,少兒英語早已風起雲湧,整個產業持續沸騰。
在線教育超過線下教育遲早會發生,但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畢竟教育本身是一個比較慢的產業,金磊表示。
*本文由火柴盒原創,作者張乘輔(微信:18710037601),審核韋龑。如需轉載或尋求報道,可聯系作者及火柴盒(ID:huochaihejiaoyu)。
4月9日,第一財經研究院在博鰲論壇期間推出了《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機械、電器、電子通訊設備、汽車和其他交通設備(除汽車)五個制造行業單位勞動力成本競爭力的排名整體上升;但增長趨勢主要集中2008年金融危機前,危機後的部分行業排名甚至出現下降。而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研究,包括上述行業以及化工等在內,可能將在中美貿易戰中受到影響。
中國高新技術的競爭力,在本次發布的報告中得以被量化呈現。作為“高新技術”制造業的代表,機械制造業、電器制造業、電子通訊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其他交通設備(除汽車)制造業的單位勞動力成本(ULC)競爭力排名有明顯提升。但以2000年至2016年為觀察窗口,增長主要集中在2008年危機前;而在2008年至2016年,除了電器制造業排名持平,其他各行業的競爭力排名都出現了下降。
對此,第一財經研究院《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認為指出,制造業在低端技術領域的迅速擴張,以超低成本大量加工生產標準零部件,在強化處於技術高端領域發達經濟體競爭力的同時,也提高自身技術升級的成本。這背後,一個較容易忽略的事實是,因中國制造業參與而帶來的全球範圍內制造業標準零部件成本和組裝成本的下降,進而是整機成本的下降;不但鼓勵了最終消費,也大大降低了處於技術高端領域發達經濟體的生產和研發成本,特別是推動了後者所引領的電子信息領域的技術進步。
“低成本條件下,更快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提高了經濟體在各個高新技術領域的競爭力——例如,它們在電子信息、汽車、機械和交通運輸設備等制造業部門中的表現。”報告稱。
報告還強調,中國對這一趨勢應高度關註,並從戰略層面推出有效政策組合確保在高新技術領域進一步提高競爭力。而實現“中國制造2025”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抓手。需要深入分析危機前後中國“高新技術”制造業競爭力逆轉的原因,並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在報告發布會現場,中美貿易戰依然是熱議的話題。第一財經研究院副院長林純潔介紹,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測算,在中美均加征25%的情形下,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機械、電器、電子通訊、汽車、交通設備和化工等行業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食品飲料加工、汽車、化工、橡膠和其他交通設備行業的競爭力會受到影響。
在發布會的研討中,也有嘉賓觀點指出,由於全球貿易環境的惡化和貿易戰的概率上升,中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可能面臨沖擊、挑戰和重構。中國積極推動的制造業發展模式面臨挑戰。
第一財經研究院在博鰲論壇期間推出的《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以中國為基準點,追蹤和比較本世紀以來全球19個主要經濟體19個制造業分類基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力變化。這是全球第一份覆蓋主要經濟體和主要細分行業的勞動力成本競爭力報告,全面評估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版圖中的實力崛起和變遷趨勢。
推出該報告的第一財經研究院/智庫,是第一財經旗下的非營利獨立智庫研究機構,其宗旨為“致力改善經濟政策”。智庫以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基於事實和數據的獨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創新的可實施政策方案和建議,以提高中國經濟政策的質量和透明度,並推動有效而公平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