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軟銀的“複仇”?傳巴克萊痛失阿里巴巴IPO承銷資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48

阿里巴巴的巨額IPO或將給承銷商帶來4億美元的傭金,但是巴克萊可能與這場資本盛宴無緣了,有傳言稱巴克萊因站錯隊而遭到軟銀的“封殺”。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事情的起因是巴克萊曾為美國衛星電視服務商Dish網絡公司收購Sprint公司提供咨詢和融資服務,軟銀原本提出201億美元收購該公司,結果Dish半路殺出,軟銀不得不將收購價格上調7.5%至216億美元。雖然軟銀成功將Sprint公司收入囊中,但多支付了15億美元讓軟銀創始人孫正義非常惱火。 因此孫正義要求阿里巴巴停止與巴克萊合作。軟銀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擁有37%的股權。彭博新聞社引述匿名人士消息稱,孫正義是直接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這項要求的。 實際上,在去年春天,軟銀和Dish為Sprint公司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孫正義就曾要求馬雲將巴克萊從貸款人名單中剔除,當時阿里巴巴正在尋求80億美元的貸款。 意識到孫正義的怒火,巴克萊將橄欖枝拋向了另一家互聯網巨頭——騰訊。在騰訊認購京東商城15%股份,以及京東商城赴美IPO的過程中,都可以見到巴克萊的身影。 為競爭對手提供服務確實會面臨這樣的風險。據知情人士透露,巴克萊可能是目前少數幾個不盯著阿里巴巴IPO這塊大肥肉的國際投行之一。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16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啟動赴美上市事宜。其規模或將高達200億美元以上,超越2011年Visa上市時創下的196.5億美元的記錄,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 如果阿里巴巴的IPO規模真的能夠達到200億美元,那麽付給投行的承銷費將高達4億美元,此前有報道稱,阿里巴巴的上市投行團隊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德意誌銀行,花旗銀行也將參與其中。 4億美元的上市費用在IPO歷史上排四位。 牽頭銀行將在下周與阿里巴巴召開會議協商上市的安排和費用等事宜,下次會議將在4月份的第一周舉行,之後阿里巴巴將向美國證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此次上市預計將在今年夏天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66

阿里巴巴2.15億美元投資美國初創即時通訊應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860

(馬雲投資美國初創即時通訊應用Tango) 為了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阿里巴巴出資2.2億美元領投一美國初創即時通訊應用。 在Facebook以天價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後,移動端即時通訊應用成為了科技界高價爭奪的資產。 美國移動視頻聊天服務商Tango宣布,獲得2.8億美元投資,其中阿里巴巴以2.15億美元領投。 據福布斯援引調研機構VC Experts的消息,阿里巴巴將獲得20-25%的Tango股份,這意味著目前Tango估值到達了11億美元。 鑒於阿里巴巴很可能在今年年末於美國上市,這筆交易將增強阿里巴巴在移動端的實力,並幫助拓展海外市場。 阿里巴巴將騰訊視為最大對手,而騰訊旗下微信已經成長為阿里巴巴電商平臺的威脅。截至2013年底,微信的用戶人數已達到3.55億人。 阿里巴巴此前推出一款名為“來往”的即時通訊工具,但“來往”目前為止進展不順,馬雲去年甚至要呼籲公司員工協助招攬新用戶。 Tango目前有2億註冊用戶,7,000萬個活躍用戶。可以在iPhone、iPad、安卓手機和平板電腦、黑莓、Kindle Fire以及PC上使用。 Tango稱自己的App在北美、中東、中國臺灣及新加坡占有重要地位。 Tango聯合創辦人Eric Setton告訴路透社,他相信他的公司最終將打敗Whatsapp。 “我相信平臺路線是致勝策略,我們已經在好幾個重要市場看到,像是韓國的Kakao或日本的Line。“ 投資Tango是阿里巴巴今年在美國的第二筆投資,前一年阿里巴巴收購了Auctiva 和 Vendio兩家公司,並將在美國啟動電商平臺11 MAI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1

4億美元! 華爾街投行分食阿里巴巴IPO巨額承銷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630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阿里巴巴赴美IPO的規模或將高達200億美元以上,將超越2011年Visa上市時創下的196.5億美元的記錄,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此次IPO,承銷商將獲得4億美元的傭金。 2012年Facebook上市之時,上市費用占IPO總規模的1%。而一般來說,在美國進行規模超過10億IPO,付出的上市費用一般會達到IPO總規模的4%。阿里巴巴上市的費率或介於兩者之間。 目前,阿里巴巴上市路演還沒有開始,關於上市總規模的傳聞還僅僅是猜測。然而投資者普遍表示,此次阿里巴巴IPO超過2012年Facebook上市時的161億美元的規模是確定無疑的,並可能會以250億美元的規模創下史上最大規模的IPO。 如果阿里巴巴的IPO規模真的能夠達到200億美元,那麽付給投行的承銷費將高達4億美元,這4億美元將由負責阿里巴巴上市的投行團隊來分享。熟悉內情的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的上市投行團隊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德意誌銀行,花旗銀行也將參與其中。 4億美元的上市費用在IPO歷史上排四位。據來自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11年Visa上市時的承銷費為5.337億美元,創下上市費用的最高紀錄。Visa上市總規模為196.5億美元,上市費率為2.8%。 牽頭銀行將在下周與阿里巴巴召開會議協商上市的安排和費用等事宜,下次會議將在4月份的第一周舉行,之後阿里巴巴將向美國證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此次上市預計將在今年夏天完成。 目前阿里巴巴雖然已經宣稱將赴美上市,但還沒有說明在哪一家證交所上市,熟悉內情的人士表示,阿里巴巴傾向於紐約泛歐證交所。 來自Dealogic的統計顯示,自2010年以來,香港上市的平均費率為IPO總規模的2.3%,美國的平均費率為3.9%。由於亞洲證交之間的競爭相對比較激烈,所以香港的上市費用相對與美國的費率要低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5

除了阿里巴巴 雅虎核心業務一文不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605

自2012年7月美女CEO Marissa Mayer接掌雅虎後,該公司的股價已經翻了一倍有余,乍看之下人們可能以為雅虎正在走上正軌,但是事實上雅虎的增長幾乎全部要歸功於其控股的阿里巴巴與雅虎日本,而雅虎其它的業務可以說正在逐漸垮塌,甚至可以說不僅一文不值反倒成為了“負存在”。 據彭博社分析師調查顯示,阿里巴巴的估值約為1530億美元,雅虎手握阿里巴巴24%的股份,則可以得出該部分股份價值約367億美元,而雅虎目前的市值在390億美元左右,做一個簡單的減法我們就可以看出雅虎本身只值20多億美元,甚至比AOL、Groupon或是Zynga還要少。 雅虎同樣還擁有雅虎日本的35%股份,雅虎日本是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約323億美元,計算可得雅虎雅虎所占股權價值113億美元,再用上面得出的20多億美元一減,雅虎本身的價值不僅一文不值,反倒出現了90億美元的負數,與表面上看起來完全不一樣。 讓我們再深入看一下雅虎的變化。在2012年中的時候,阿里巴巴的估值還只有350億美元,意味著雅虎的持股價值84億美元,當時雅虎自己的市值約為190億美元。時至今日,雅虎市值增長了約200億美元,而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價值卻猛增至370億美元,同期雅虎在雅虎日本的35%持股價值,由77億美元漲至113億美元。這麽一算,雅虎的核心業務價值在Marissa Mayer上臺以後反倒損失了120億美元。 從雅虎的財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核心業務表現的下降完全被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的表現所掩蓋,點此看雅虎2013年4季報: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造成雅虎出現“負市值”的現象是由於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價值被高估造成的,也可以說雅虎的股價被大大低估了。 隨著阿里巴巴IPO的消息正式宣布,雅虎的好日子也即將結束,管理層不能一直藏在阿里巴巴的背後,雅虎的複興之路還很漫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6

阿里巴巴或本月25日啟動赴美IPO 傾向紐交所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438

2014-03-18 19:49 原文【阿里巴巴或本月25日啟動赴美IPO】2014-03-19 08:12 更新《華爾街日報》消息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將於今年3月25日舉行啟動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會議,有望創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最大規模首次公開募資記錄、並可能超過兩年前Facebook募資額的IPO將就此拉開帷幕。 路透從該知情者處獲悉,此次會議在香港召開,會上阿里巴巴將與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六家主要負責銀行、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士商討他們在IPO期間扮演的角色和總體計劃。 《華爾街日報》獲悉,雖然還沒有最終簽署協議,但阿里巴巴已經向一些參與爭取阿里巴巴上市的競爭者們暗示,更傾向於在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紐交所、而不是納斯達克上市。 去年紐交所上市的科技企業數量首次超過納斯達克,這是至少19年來的首次。去年11月7日,知名社交網站Twitter在紐交所上市,開盤報價每股45.1美元,較每股26美元的發行價大漲73.46%。 三天前,阿里巴巴發布公告,決定在美國上市,去年盛傳的在港上市將不再作為阿里巴巴的選擇。 今年2月彭博社調查的10位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的市值大約為1530億美元。而此前,阿里巴巴從雅虎手上買回了20%股份,依照當時的交易價格,市值為350億美元。 此前業內有預計阿里巴巴此次IPO募資可能超過150億美元,甚至可能超過兩年前Facebook的160億美元。中國另一互聯網巨頭百度,2005年通過IPO僅籌資1.24億美元,目前其市值達560億美元。 在阿里巴巴公布在美上市前一日,路透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瑞信和摩根士丹利已著手準備項目代號為“阿凡達”的阿里巴巴上市工作,為贏得正式IPO承銷商資格做好了充分準備。 兩天前,華爾街日報得到知情者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與包括花旗、瑞信、德銀、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六家銀行商洽IPO承銷事宜。 相關不願透露身份的消息人士稱,六家銀行中的多數將贏得聯席全球協調人的頭銜,但是花旗所扮演的角色相比其他投行將會弱一些。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家銀行被正式委任為上市承銷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8

俄首富拋售蘋果Facebook 投資阿里巴巴和京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375

俄羅斯首富Alisher Usmanov也對阿里巴巴、京東產生了興趣,為此他甚至放棄了蘋果和Facebook的股票。 昨天美國和歐盟宣布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今天Usmanov的顧問就表示其投資方向由美國轉向中國。對蘋果公司和Facebook的投資其實回報頗為豐厚,Usmanov為何在這樣敏感的時期放棄,也引發了一定的猜測。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俄羅斯首富Usmanov的一位顧問透露,他已經賣出了蘋果公司和Facebook的股票,並投資於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等科技公司。 Usmanov旗下名為USM顧問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管理負責人Ivan Streshinskiy表示,“目前對中國公司的投資占其國外互聯網投資總額的70-80%,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都很有潛力。” 60歲的Usmanov通過一系列收購建立起了他的鐵礦石帝國,並成為了俄羅斯首富。去年他買入了1億美元蘋果公司股份,但於今年初拋售,同時他還在逐步減持Facebook的股票。 “我們希望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投資能夠有不低於對美國公司投資的回報率。” 上個月各機構對阿里巴巴的估值平均達到1530億美元,上周末阿里巴巴宣布選擇赴美上市,預計這將成為近兩年來最大規模的IPO。 Usmanov在對蘋果的投資中也賺了不少,去年3月他宣布購入了蘋果股票,那時至今蘋果股票累計上漲23%,但今年初至今,蘋果股價下跌6%。而早在2009年Facebook上市之前,Usmanov就投資了這家社交媒體公司,但並沒有投票權,2012年Facebook上市,過去12個月間其股價翻了兩倍多,目前市值172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92

誌在必得,眾投行備戰阿里IPO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135

阿里巴巴集團周日在官方微博上公告,決定正式啟動在美上市事宜,紐約預計將迎來2012年Facebook上市以來最受矚目的互聯網企業IPO。誌在必得,瑞信和摩根士丹利啟動代號“阿凡達”項目備戰阿里IPO爭奪戰,高盛、德銀等六大投行入圍候選。 知情人士稱,此次IPO可能將籌資逾150億美元,阿里巴巴也有望成為有史以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規模最大的IPO。中國另一互聯網巨頭百度,2005年通過IPO僅籌資1.24億美元,目前其市值達560億美元。 如果IPO規模約150億美元,那麽阿里巴巴的估值將達800-1,000億美元。華爾街見聞此前介紹,據巨人網絡所持阿里的股份給老虎基金的轉讓價計算,阿里巴巴估值達1280億美元。據網易財經,阿里巴巴正考慮向承銷IPO的投行支付相同的費率,但尚未定論。Facebook和Twitter等互聯網企業IPO的慣例則是指定一家銀行承擔主要角色,並向其支付更高的費用。能夠斬獲此次IPO承銷資格的投行不僅能賺得盆滿缽滿,對其業內排名的提升也將有所幫助。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正與包括花旗、瑞信、德銀、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六家銀行商洽美國首次公開發行(IPO)承銷事宜。該不願透露身份的消息人士稱,稱六家銀行中的多數將贏得聯席全球協調人的頭銜,但是花旗所扮演的角色相比其他投行將會弱一些。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家銀行被正式委任為上市承銷商。 3月14日路透便援引兩位知情消息人士稱,瑞士信貸和摩根士丹利已著手準備項目代號為“阿凡達”的里巴巴集團上市的工作,為贏得正式IPO承銷商資格做好了充分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97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赴美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68

阿里巴巴宣布將赴美國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官方微博今日下午發布了上市公告。全文如下: 阿里巴巴今天決定啟動在美國的上市事宜,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國際化,進一步實現阿里巴巴的長期願景和理想。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 感謝香港各界人士對阿里巴巴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尊重香港現時的相關政策和出發點,並將會一如既往地關註、參與並支持香港的創新和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 2014年3月16日 阿里巴巴此番表態,意味著香港上市將不再作為阿里集團的選項。華爾街見聞昨天曾引述彭博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試圖說服香港監管部門批準其公司治理結構。阿里巴巴申請在美國上市後,如果香港監管部門批準了它的治理結構方案,阿里巴巴仍有可能決定去香港上市。馬雲希望公司高管擁有在董事會提名的權利。目前香港方面不允許同股不同權,但美國允許。而今天的聲明則基本上排除了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阿里巴巴此次IPO的募資金額可能會超過2年前Facebook的160億美元。《紐約時報》援引分析師預計稱,阿里的估值將遠超1300億美元。而據2月彭博社調查的10位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的市值大約為1530億美元。 據紐約時報,阿里巴巴此次IPO至少會有五家銀行參與承銷,分別是瑞信、德意誌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花旗可能也會參與其中。 如果想了解更多阿里巴巴此次赴美上市的進展等相關信息,請移步這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04

阿里不能在港上市與合夥人制度無關 百樂門小豔紅

http://xueqiu.com/6721636532/28442286
戲一開始就演錯了。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媒體上發佈各種與上市地點選擇有關的言論,並和港交所高調對話了很久,結果阿里巴巴沒能說服港交所還落了罵名,港交所也無法接納這單超級IPO,結局可以說是雙輸。

 阿里巴巴無法在香港上市不是技術問題(合夥人制度只是技術問題),而是情感問題、公關策略問題。

   港交所自己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它也要對自己的投資人負責,李小加作為這家上市公司的CEO,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李小加寫了那麼多文章,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他想把阿里留在香港,可惜缺的就是一個說法。但港交所又不是一家一般的上市公司,它有其特殊的地位。阿里作為一個潛在的上市企業,在媒體上公開對港交所提要求,把這件事變成了一個交易所和一家企業之間的博弈,那麼,誰會願意看到一間交易所敗給一家企業尼?

   有人說合夥人制度很惡劣,或者說AB股制度很惡劣,因為這制度不能夠保證廣大普通股投資者享有平等投票表決權利。但同股不同權的AB股制度早已有之,香港以前也曾有過。美國正是因為AB股制度吸引了所有不斷有融資需求、創始人股權不斷被稀釋的科技公司。即使一些非科技公司,如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也是AB股制度,Hathaway公司的B股只有A股的1/200的投票權。投資者相信巴菲特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有利於公司的長遠利益。知名足球俱樂部曼聯也是AB股制度,當初想來香港上市,就是因為香港沒有AB股制度,結果曼聯也去了紐約上市。

   谷歌、Facebook這些著名的科技公司都是AB股制度,國外的媒體上也不斷有人抨擊這種制度的不公平,但資本市場還是接受了。因為投資者還是想要分享這些公司發展的成果,哪怕以犧牲投票權為代價。資本市場不是法庭,不是公平正義就主導一切的。AB股、優先股、持股結構設計、各種股債混合的證券產品的創設都是為了平衡資金需求方與供給方的利益,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港交所也為重新引入同股不同權制度向香港證監會提交了諮詢文件草擬本,但是沒有通過。有人說這就是香港堅持了保護投資者的立場啊!可是,新加坡投行圈一個朋友說了這麼一句:Investors need protection but also opportunities. (投資者需要的不僅是保護,更是機會。)

   很難想像香港證監會在這樣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能通過這樣的制度,監管者不可能為了一家公司而改變,特別是在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其實阿里一開始就把戲演錯了。不知道是誰幫阿里做了公關策劃,從一開始就這麼高調與香港監管機構對話。其實,如果能在檯面之下溝通與解釋,低調一些處理,後面的形勢發展可能會不同。阿里不用在媒體上喊話,港交所可以自己研究在當今科技企業上市的新浪潮形勢下,有沒有必要推出AB股制度,有沒有必要以阿里巴巴作為一個試驗,來檢驗AB股制度是不是可以被重新利用,同時又嚴格地納入監管範圍。

  其實國外關於AB股制度的學術論文也不在少數,AB股固然有其弊端,但完全可以通過對AB股結構的公司施加更為嚴格的監管來緩和這一制度的不足之處。香港也確實因為AB股錯過了不少好公司,當然,阿里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最終,香港放棄了阿里,阿里放棄了香港。因為雙方的底線都不能被觸動。

  對馬云而言,當年被雅虎拿走40%的股權之後一系列的衝突與爭鬥是他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心中永遠的痛。喪失企業控制權是他最擔心的事情,就像被初戀男友傷害了感情留下了多年陰影,以至於影響了以後所有的戀愛經歷。所以馬云希望投資者最好只是財務投資,只投錢,少參與決策。但投資者代表的不僅僅是錢,還有輿論。失去輿論支持,是失去港交所的重要原因。

  對港交所而言,它的底線是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觀。香港雖然是資本主義的制度,但香港從來就沒有美國資本主義的實用主義精神,而是唸唸不忘英國老派貴族的矜持。即使在英國也變得更加實用主義了的今天(看看倫敦有多歡迎中國人前去投資),香港還是習慣性地保有一份堅守立場的態度,這是香港在處理所有問題上的態度,不光是資本市場問題。這就決定了,香港永遠也不可能為一個公司而改變,哪怕它心裡很想很想。


  當然,大家也只能遺憾地嘆口氣:香港不願意賣身,新加坡想賣身沒人要,最後便宜了紐約。

   有人說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在香港退市一事傷了香港的心,所以香港不願意再為阿里網開一面。但其實資本是很健忘的,只要給他們新的甜頭,他們就會忘卻過去的不愉快。

  有人說香港的投資銀行家想讓阿里來香港上市無非是為了拿到佣金。其實阿里不在香港上市,香港的投資銀行家們還是會有錢賺,有獎金拿,只不過要跟美國的團隊分一分。所有這些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項目,都少不了香港投行團隊的參與。

  有人說香港的股民會因為阿里無法在香港上市炒不了阿里的股票。其實現在科技那麼發達,香港投資者也是炒全球市場的股票,阿里在美國上市,香港的投資者們還是可以去炒。

  所以投行沒輸、股民沒輸,輸的只不過是在媒體上公開喊話的阿里和港交所。其實戲本來可以不這麼演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275

喧騰半年 阿里巴巴難題終於有解 內憂外患 迫馬雲急赴美上市

2014-03-24  TWM
 
 

 

馬雲寧冒風險選擇赴美上市,關鍵在於,阿里巴巴正面臨內憂外患,如果無法在市場熱捧時,以最好的價位上市,一旦競爭力下降,股票估值可能不如預期。

撰文‧周岐原

每年三月底,是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分得年終獎金的時候,二○一四年,這兩萬多名員工除了現金進帳,還實現了一個夢想──三月十六日,阿里巴巴總部發出一封電子郵件,正式宣告:阿里巴巴將赴美掛牌!

過去一年,阿里巴巴對外投資動作頻頻,先是拿下新浪微博一八%股權,後來入股家電大廠海爾電器;今年來,再收購在港掛牌的中信二一、文化中國過半股權,讓香港金融圈一度盛傳,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打算繞過審查程序,在香港借殼上市。

其實,這一連串佈局,意在擴大集團版圖,讓股票掛牌的「身影」更加吸引投資人。

馬雲急著奔走香港、美國兩地,尋求上市機會,是因為香港尚未允許公司施行A、B股制度;美國上市公司雖可實施此一制度,但本刊八七六期曾報導,美國股市盛行集體訴訟,有嚇阻公司治理不透明,或不容易受投資人監管企業的意義。這對披露內部訊息較保守的阿里巴巴,無疑是種考驗。

騰訊叩關 馬雲深感威脅如今馬雲寧願扛下風險選擇赴美上市,關鍵在於,阿里巴巴正面臨內憂外患考驗,如果無法在市場熱捧時,以最好的價位上市,一旦競爭力下降,股票估值可能不如預期;阿里巴巴想依照當年協議,買回雅虎手上二四%持股,藉此鞏固經營權的籌碼,也會越來越少。

外患,來自騰訊集團。自從騰訊推出微信,目前用戶已達六億;今年農曆春節的微信「搶紅包」遊戲,騰訊成功吸引五百萬用戶,在行動支付市場一夕坐大,讓馬雲深感威脅。騰訊今年更投資大眾點評網、京東商城兩大知名業者,目的就是彌補在電子商務的空白。

獲利衰退 未來成長添變數另一個潛藏的危機,來自集團內部。儘管阿里巴巴市佔率暫時無人能及,但該如何更上層樓,連馬雲也感到頭痛。持有阿里巴巴二四%股權的雅虎,在一三年財報顯示,以單季成長率來看,一三年第三季阿里巴巴營收成長率從二六%銳減為二%,毛利、營業利益更雙雙小跌。

市場解讀,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以「光棍節」(十一月十一日)所在的第四季為全年旺季,電商業者或許為了集中火力,在旺季前縮減支出,導致阿里巴巴單季獲利衰退;但以當前的公司規模,阿里巴巴還能展現多大的經營爆發力?勢必在投資人心中留下疑問。

對於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值,市場的共識是比照騰訊,上看一千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兆元),換句話說,很可能一舉超越台積電。但是當美股指數位在歷史高點,一檔市場如此看好的巨型網路股掛牌,會不會成為市場逆轉的指標,讓搶進者紛紛套在高點,正在考驗眾多投資人的智慧。

阿里巴巴獲利能力下滑!

──2013年二、三季營運數據

2013

Q2 季增率

(%) 2013

Q3 季增率

(%)

營 收 17.4 26 17.8 2 毛 利 12.9 27 12.6 -2 營業利益 8.6 21 7.9 -8

註:單位為億美元

資料來源:Yahoo!

動作頻頻 意在3兆帝國

──阿里巴巴近年大事紀

時間 事件

2012年6月 阿里巴巴網絡自香港下市2013年4月 入股新浪微博取得18%股權2013年5月陸兆禧接任集團執行長聯合多家業者成立菜鳥物流2013年6月 餘額寶正式上線2013年8月 申請以合夥人制在香港掛牌2013年10月陸兆禧宣稱放棄香港上市申請2013年11月 光棍節銷售額逾人民幣350億元2013年12月 入股海爾電器2014年1月 收購中信21五成股權

宣佈進軍手機遊戲業務

2014年2月 收購高德地圖72%股權2014年3月 收購文化中國六成股權

宣佈赴美上市

資料來源:港交所、阿里巴巴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