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貸款增28%至1,500億金管局關注 今年續審查
1 :
GS(14)@2018-02-04 23:54:42【本報訊】去年地產商以高價積極投地,銀行借貸增加惹金管局關注。金管局首度公佈數據,銀行去年借予地產商的貸款按年增長28%,涉資1,500億元,增速為近年較快水平。金管局今年將會繼續就此作專項審查,確保銀行對借貸維持審慎態度。記者:陳洛嘉 陳家恩
金管局公佈,去年本港整體貸款增長達16.1%,為近年較快水平。當局亦特別披露地產商貸款增長按年達28%,高於整體貸款增長。截至去年底,地產商未償還貸款總額增至6,600億元,對比整體總貸款額9.31萬億元,佔比約7%。
學者:負債比率仍算健康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陳景宏指,據當局了解,去年地產商貸款增長較快,主要因為賣地及地產項目增加,亦有發展商趁低息環境鎖定平錢。由於貸款總額增長至較大規模,當局今年會向銀行作較深入了解,但強調並非對地產商財政狀況特別擔心。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則指,繼去年下半年展開地產商貸款專項審查後,今年審查仍會繼續,以確保銀行對借貸維持審慎態度,並檢視有否需要加強的地方,但就不會特別調查貸款對象是港資或中資地產商。去年地產商積極投地,據本報統計,政府及港鐵(066)全年批出地皮的總地價高達1,388億元。銀行作為地產商的主要融資渠道,隨着相關貸款的潛在風險上升,當局於去年5月已下調銀行對地產商的融資上限,至地價成本的40%及建築成本的80%。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隨着地價及樓價上升,地產商所需建築成本增加,相關貸款自然上升。不過,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後,本港地產商目前的負債比率仍維持較健康水平,暫未見有明顯風險,「至於中資地產商高價投地後,銀行融資都有限制,譬如要有足夠抵押品等,可以控制風險」。資深分析員林一鳴亦認為,去年地產商貸款增長,是與賣地及地產項目增幅成正比,走勢未見異樣,相信今年信貸增長仍會持續。金管局公佈,去年本港零售銀行稅前盈利增長15.8%,遠高於2016年的8.3%,主要受淨息差由1.32厘擴闊至1.45厘帶動;住宅按揭貸款增長亦由2016年的4.2%,加快至去年的7.8%。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2/20293279
網企辦虛擬銀行 入場費3億 金管局就發牌公眾諮詢
1 :
GS(14)@2018-02-12 07:12:48【明報專訊】金管局昨公布,就《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向公眾諮詢,修訂虛擬銀行發牌規則,包括建議容許科技公司申請經營虛擬銀行,毋須由現有金融機構申請或轉型。文件內提及牌照持有人必須是本地註冊公司,且股本需在3億元以上。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透露,至今已與逾10間機構商討,一半更為科技公司,期望今年會有虛擬銀行服務推出,數量則視乎市場反應。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現有虛擬銀行規則在2000年制定,今次諮詢期由昨日起至3月15日,金管局參考意見後,預計於5月發出新指引。阮國恒表示,發展虛擬銀行有助金融科技創新,能為客戶提供新體驗。虛擬銀行一般服務零售客戶和中小企,可為原來難以使用傳統金融服務的客群提供服務。
助發展金融科技創新
建議的修訂中,虛擬銀行持牌人需是本地註冊公司,發牌維持3億元的最低資本要求,阮國恒指銀行面對公眾吸收存款,需要確保銀行有財政實力,3億元的要求並不高,傳統零售銀行資本更遠高於此。不過考慮到虛擬銀行為新業務模式,交易額較小,規模未必太大,因此不會如傳統銀行要求股本大幅超過3億元。此外,局方不會在資本充足率遷就虛擬銀行,不過因其着重零售業務,會有特定風險權重,銀行亦需要參加存款保證計劃。
需遵守傳統銀行主要規定
監管上,虛擬銀行需遵守適用於傳統銀行的原則及主要規定,惟部分需因商業模式作出適當調整,阮國恒表示,因為虛擬銀行依賴科技,需要特別着重科技風險管控,例如進行獨立評估系統穩定性、保安要求等,局方在發牌後亦會特別注重。申請時亦需要具備具體而可信業務計劃,阮國恒指不接受「掠奪式定價」搶佔市場,會破壞金融體系穩定和損害公眾信心,希望銀行爭取合理回報,在發展和回報之間取得平衡。
此外,諮詢亦建議申請發牌時虛擬銀行需提交退場計劃,在結業時有序退場。為促進普及金融,虛擬銀行不應設定最低戶口結餘,或徵收低戶口結餘收費。雖然不設實體分行,但銀行可設立客戶支援中心,至於可否設置自助銀行服務機,阮國恒指虛擬銀行一般以電子渠道運作,但亦可與局方商討。
業界:傳統銀行需應對潛在競爭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引入虛擬銀行對傳統銀行不免會有競爭,金管局其他推動金融科技措施也會引入潛在競爭者。他認為傳統銀行並非不怕虛擬銀行競爭,它們規模未來或會擴大,因此銀行需要研究措施,考慮應對方法。對於會否申請虛擬銀行牌照,他表示諮詢剛發出,需要時間研究。
至於科技公司方面,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暫未回應,但本地電子支付商TNG回應指正研究指引,當牌照開放申請時,會立即申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47&issue=20180207
金管局本周料正式諮詢騰訊平保 謀申虛擬銀行牌
1 :
GS(14)@2018-02-13 00:56:56【本報訊】虛擬銀行諮詢據悉本周正式推出,不少機構均對金管局表示初步感興趣,除儲值支付工具TNG、財務機構18 Financial外,亦有微眾銀行、平安科技等;由民建聯前副主席溫嘉旋創辦、主攻離岸銀行業務的Bank of Asia,亦有興趣申請牌照。記者:周家誠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去年表示將引入虛擬銀行,並會諮詢業界修訂《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事實上,近月當局不停向銀行及科技界收集初步意見,據悉正式諮詢將於本周出爐。至於指引的具體修訂內容,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會在適當時候公佈。至今向金管局表示有興趣探討在香港成立虛擬銀行的機構逾10家。據悉,由騰訊(700)牽頭成立的微眾銀行,以及平保(2318)的科技中樞平安科技,亦是意向者之一。
TNG業務模式類近
Bank of Asia現時尚未有任何業務,但已獲得英屬處女島(BVI)監管機構發出有限業務銀行牌照,據悉創辦人溫嘉旋對本港虛擬銀行牌照感興趣,望未來能夠在嚴謹的認識你的客戶(KYC)及反洗錢(AML)程序下,為離岸公司、離岸信託等提供快捷的銀行服務。上述三間公司在截稿前均未有回覆本報查詢。至於其他意向者,包括早年獲得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TNG,其在港業務模式已類近銀行,為外地傭工提供存款、匯款服務。樂視亞太區前總裁莫翠天有份成立的18 Financial,則是支付寶HK的收單機構,冀憑藉本身擁有企業營運大數據,提供自動化金融產品及服務。此外,去年百度與中信銀行(998)在內地成立網銀百信銀行,則因為本身已擁有信銀國際,無意在港獲取新牌照。
資本要求料難調低
有興趣並不代表有能力申請,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上周表明,當局無意修訂資本要求。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指出,若果虛擬銀行需符合持牌銀行資本要求,即資本最少3億,資產值30億,屬不合理,須按市場需求降低。有銀行資訊科技總監指出,金管局未有明言會放寬任何規條,在未有新變動下,仍維持舊有制度,即資本要夠雄厚,故此未見有踴躍參加情況;加上當局今年更重視科技風險,其監管要求難低於傳統銀行。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最大分別,是不經實體分行,而是經互聯網或應用程式獲得銀行服務。陳家豪認為,虛擬銀行首先要實現完全遙距開戶,即簡單透過數個簡單步驟即可通過認識你的客戶(KYC)程序,才是成功的關鍵。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5/20295941
金管局研成立金融學院
1 :
GS(14)@2018-03-01 08:09:36【明報專訊】為加強培訓金融人才,預算案提到,委託金管局構思成立金融學院,匯聚金發局、金融業界、學術界、專業培訓機構和監管機構之所長,透過跨界別專業知識交流和應用研究的協作,提升香港金融人才實力。
4人專家小組探討可行性
金管局其後補充,早前已成立一個4人專家小組,探討成立金融學院的可行性。小組成員包括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證監會主席唐家成、保監局主席鄭慕智及匯豐銀行前主席艾爾敦。專家小組初步認同成立金融學院的可行性,將會在今年中完成研究,屆時會將建議交由金管局跟進。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金融中心能否保持競爭優勢,取決於能否持續擴大人才庫,提升軟實力。而成立金融學院不僅有助培育一流金融人才,也能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2018/19財政預算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68&issue=20180301
港滙十年新低 港股插水金管局:未見大量資金流走
1 :
GS(14)@2018-03-02 01:09:24■由於港美息差拉闊,港元滙價昨午後一度轉弱至挨近7.83邊緣。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滙曾逼7.83,見十年最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二出席聽證會的言論被指偏鷹,觸發美債息升、美滙走強。港美息差拉闊,港滙昨曾轉弱至7.8298,為2007年8月以來最弱。恒指受拖累挫逾400點。金管局昨稱未看到大量資金流出,而分析則認為市場過份憂慮加息因素,惟大市仍需待中資業績沖喜,才有望見動力。記者:莫亦熙 劉美儀
市場把鮑威爾的言論解讀為今年加息步伐或加快,港滙應聲走弱,午後一度轉弱至挨近每美元兌7.83港元邊緣,為2007年以來最弱水平。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指,美國加息預期升溫雖令港美息差拉闊,但港元拆息昨只略微向上,港滙跌至近7.83後亦稍為回穩,會否持續轉弱還需看港美息差拉闊情況及港股表現。
專家料近7.83可回穩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表示,月結因素過後資金需求回落,1個月拆息定盤價偏低,報0.73厘,與美息1.65厘相距達91點子,但補充指息差只是其中一個影響港息走勢因素,關鍵是市場對本地資產價值前景看法,他指隔夜息仍偏軟,相信除非資金大舉流出港元市場,否則港滙接近7.83便會回頭。針對資金流出情況,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沒有察覺到大量資金從香港流出,而近日有更多市場人士預期聯儲局增快加息步伐,港元與美元息差將因此擴大,使港滙轉弱,屬聯滙制度設計一部份,毋須擔心。事實上,自金管局於2005年設立雙邊兌換保證後,港滙從未跌至7.85弱方兌換保證價。美國加息憂慮加上內地製造業數據遜色,恒指昨再挫423點或1.4%,失守三萬一,收報30844點,同時失守10天、20天及50天線(昨分別處30962點、31147點、31033點)。熱炒股騰訊(700)成跌市領頭羊,下挫3.1%,拖低大市97點或接近23%;內房股亦受壓,龍湖(960)跌3.8%、中海外(688)插3.5%。全日主板成交額1,353億元,沽空佔11.8%。
北水續走資 掟內銀股
跌市下北水續走資,港股通錄3.5億元人民幣資金淨流出,據港交所(388)資料顯示,資金仍大力沽售內銀股,四大行昨跌2%至2.7%,H指亦因而跑輸,跌264點或2.1%,收報12382點。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昨主板成交額未算低,反映現時投資氣氛不差,認為市場或過份憂慮加息因素,而最能左右港股中長線表現的仍為企業基本面。他相信,港股業績或不俗,中資股盈利表現更有機會超預期,令估值見吸引,為大市帶來支撐。不過短期看,梁振輝認為恒指三萬二水平阻力仍大,料短線在30000點至32000點間上落。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1/20318566
曾跌穿7.83關 港滙13年來最弱金管局:未見資金撤離
1 :
GS(14)@2018-03-06 03:50:41【本報訊】市場憂慮美國加息提速,港美息差拉闊至金融風暴後最大水平,加上美國下令徵鋼鋁稅,投資者轉持美元避險,令港匯再度走弱,跌穿每美元兌7.83港元關口,盤中價最低見7.8316,是2005年金管局設雙邊兌換保證以來最弱水平,匯商指未見資金大舉撤離。記者:劉美儀 陳洛嘉
加息預期升溫令美元走強,理論上港息亦會逐步跟升,增加供樓一族息率負擔,但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昨較前日跌0.04厘報0.71厘,與1個月美元拆息相距達96點子。市場觀望金管局會否增發外滙基金票據,變相推升港息令息差收窄。昨晚7時,港滙回升至每美元兌7.8296港元,自金管局設雙邊兌換保證後,港滙收市價從未跌穿7.83,惟2007年8月,盤中價曾穿7.83低見7.8306。
港美息差再拉闊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稱,近日有更多市場人士預期美儲局加息步伐會增快,港美息差因而擴大,導致港滙轉弱,惟市場流動性充裕,沒有資金從港元流出情況。至於會否增發外滙基金票據以滿足銀行需求,該局會繼續視乎市況作出考慮。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外滙策略師張敬勤表示,港滙走弱主要是港美息差已拉闊至多年來未見過的差距,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息美元向上,不排除有資金流出本地市場,但未見大規模撤離迹象,滬港通資金淨流出亦只因過年前內地資金過度湧入現回調北歸。未來港息港滙走勢,他認為要視乎金管局會否增發票據,以及新股招股會否扯緊短息。他指今年以來港息持續向下,未來再下行空間有限,港滙將逐步移向弱方兌換保證價,下半年或觸及7.85。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謂,美國徵進口鋼鋁稅令地緣風險升溫,傳統上投資者會持有較高息的美元避險,惟昨日港滙跌幅僅2、30點子,若資金撤離波幅不會如此有限,他相信除非港股持續大跌資金顯著流走,否則港滙跌至7.83應見底回穩,不會觸及7.85。美元上升,與紐約聯儲銀行總裁杜德利指聯儲局今年即使加息4次仍屬循序漸進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亦稱,美國經濟可能過熱。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3/20321121
金管局研放寬網貸 毋須收入證明
1 :
GS(14)@2018-03-11 23:46:42【本報訊】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昨指出,該局正研究有限度讓借款人士毋須提供收入及住址證明下向銀行申請網上貸款,不過銀行同時要推出其他「增補措施」填補風險缺口,例如更頻密監察客戶、提早撥備、收集社交平台數據等。陳景宏指,正研究銀行私人貸款組合某個百分比,試驗性地讓借款人毋須提供住址及入息證明,即可申請網上貸款。不過銀行須提交建議書說明透過甚麼「增補」方式,令到風險管理成效不受影響。
28機構參與快速支付系統
他舉例銀行或可以更頻密監察客戶、提早撥備。至於海外有例子以「行為模式」衍生的數據作為批核貸款標準,例如結交甚麼朋友、消費模式等,初步認為這類數據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成效,香港銀行可以逐步地推行。陳景宏指,措施有助提供更良好的客戶體驗,亦配合虛擬銀行推行。事實上,現時騰訊(700)牽頭成立的微眾銀行,正是以「行為模式」審核小額貸款,微信用戶推出隨時提取循環貸款「微粒貸」。截至2016年底微眾不良貸款率為0.32%。此外,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透露,9月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統(FPS)現時有20間銀行及8間儲值支付工具參與。據當局了解參與者不會為個人間即時轉賬收取費用,但其他例如個人支付予商戶則不能排除。李達志亦稱,FPS原則上並沒有提供轉賬上限,支援任何額度,不過由於風險管理緣故,釐定轉賬上限有三大考慮,即會否容易洗黑錢、銀行被轉走幾千萬及幾億會否增加風險、手提電話是否支援雙重認證等,故此要依據使用者的風險級別釐定轉賬上限。儲值支付工具發展上,李達志指去年第四季個人對個人支付金額總量升近157%,交易宗數則上升916%。李達志亦提到金管局「央行發行數碼貨幣」正在研究尾聲階段,料在企業層面使用空間較大。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7/20324666
話你知:金管局屬「超級找換店」
1 :
GS(14)@2018-03-12 00:40:36雙邊兌換保證自2005年設立以來,港滙從未有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的紀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於《滙思》撰文,重申當局有能力應付資金大量流走的極端情況,並只會在港滙觸及7.85時出手,保證滙率不會弱於7.85,市場毋須擔心。
實施雙邊兌換保證
本港聯繫滙率制度於1983年起實施,但隨着人民幣於2005年實施滙率改革,市場預期或有大量資金湧港,金管局同年宣佈推出優化措施,將每美元兌7.75港元水平設立強方兌換保證,弱方兌換保證則由7.80調整至7.85。金管局會於此範圍內進行貨幣發行局制度下的市場操作,即港滙若轉弱至7.85,當局會出手賣美元、買港元,保持滙率不會跌穿此水平,最終令銀行體系總結餘收縮,推升港息,而毋須在外滙市場進行干預。陳德霖於文中強調,自2009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後,有大約1,300億美元流入香港。金管局收到這筆相等於1萬億港元的資金,全數放入外滙基金的「支持組合」內,能夠迅速變現成美元,發揮「超級找換店」的功能,隨時能應付極端情況下的大額資金兌換和流走。他又指,港元貨幣基礎約1.7萬億港元,為資金流出提供極大的緩衝。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9/20326819
金管局研網貸免入息證明 貸款上限或較一般低 業界:毋損財仔生意
1 :
GS(14)@2018-03-12 02:02:40【明報專訊】金管局近年積極推動虛擬銀行,但在與業界的溝通當中,發現現行監管制度有不少制肘,故昨日透露正研究讓銀行在承做網上私人貸款時,毋須要求客戶提交入息及住址證明,並有意效法其他地區,推動銀行利用客戶的行為模式數據,評估還款能力。業界認為措施有助發展虛擬銀行,但在香港執行時,須特別留意保障客戶私隱的問題。
須確保不影響銀行風險
現時銀行客戶在申請私人貸款時,必先提交入息及住址證明,但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陳景宏昨表示,正研究讓傳統銀行,撥出小部分的私人貸款組合,試驗性地接受免入息及住址證明的貸款申請,這類貸款的金額上限可能較低,銀行亦需要更緊密地監察客戶的還款能力,而且一旦出現壞帳,便需要更早地作出提撥。
效其他地方 依賴客戶行為數據
另一方面,金管局亦曾經與部分科技公司探討,如何利用客戶的行為模式數據去評估其還款能力,這些數據包括客戶的消費習慣及社交平台的資訊。他認為這做法在評估風險管理方面有一定成效,香港銀行可以逐步地、試驗性地去推行。
陳景宏表示,這是屬於「銀行易」的其中一項措施,「銀行易」的政策目的是檢視現有監管要求,提升客戶在使用網上銀行服務時的體驗。除此措施外,當局近期亦積極推動遙距開戶,又研究引入「專業資訊機構」,讓銀行共享認識你的客戶(KYC)所需的資料。
有助發展虛擬銀行 現諮詢公眾
他並強調,「銀行易」措施與虛擬銀行的發展相輔相成,因為在推動虛擬銀行時,當局收集到不少意見,認為現時一些監管制度會對虛擬銀行業務構成掣肘,因此當局積極研究如何在風險可控的情况下,修改制度讓客戶體驗更暢順。現時當局正就虛擬銀行指引諮詢公眾,預計5月可發出新指引。
過往業界在經營貸款業務時,往往靠客戶的入息及還款歷史去評估其信貸風險,但近年網絡貸款興起,以內地的經驗為例,不少科技公司利用非傳統的行為模式數據,取代傳統的做法,並因此衍生出如「芝麻信用」等第三方信用機構。
現時財務公司並不受金管局監管,在借貸時一向毋須客戶提交入息及住址證明。有業內人士指出,日後銀行若鬆綁,不一定會對財務公司構成影響,因為這並不代表銀行會放寬現時的風險管理水平,以往不受理的貸款申請,在新措施下同樣不會受理。因此,新措施有助銀行現有客戶提升服務體驗,但相信無助銀行搶佔財務公司的市場。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92&issue=20180307
金管局表明不干預 港匯跌穿7.84 陳德霖:期待港元跌至7.85出手 助利息正常化
1 :
GS(14)@2018-03-12 02:05:12【明報專訊】港匯昨日早段有回穩之勢,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下午突然撰文,明確指出暫時未有計劃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並強調期望港匯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到時金管局出手,為港元利息正常化提供條件。港匯應聲大跌,並一度跌穿7.84水平,港元利率掉期亦一度上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陳德霖昨日的文章題為「港匯轉弱何懼之有」,文中明確回應指,暫時未有計劃增發票據,並重申去年增發純粹是因應市場對票據的需求,與港元強弱無關,「希望市場人士不要誤會金管局不願看見港元轉弱」,並強調其實當局是期望在港美息差擴闊的環境下,港元流入美元,引致港匯跌至7.85,屆時金管局便按照聯繫匯率機制出手,賣美元、買港元,使貨幣基礎逐步縮減,從而令港元利息上升。
由於近日港匯趨跌,市場均預期金管局會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以干預匯率及利率預期,因此陳德霖的澄清一出,在下午4時52分,短短一分鐘內港匯由7.8356跌至7.838,再在5時3分低見7.8405,相較盤中高位7.8331,單日波幅達到74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截至昨晚11時半,進一步跌至7.842。
上商:港元短期難跌至7.85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表示,金管局給予市場的信息相當明確,意即不介意港匯貶值至7.85。他表示,由於去年金管局曾經在港匯下跌之時,突然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令市場一度解讀為金管局不想港元貶值。因此,今次當局的澄清,對港匯的方向起引導的作用。
但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金管局的言論只會帶來一次過的刺激作用,並認為在現時港美息差的條件下,港匯會在7.84左右喘定,最多或會跌至7.845,除非有外圍炒家參與,或因經濟轉差、股市下跌而出現走資,否則難在短期內觸及7.85。
港元利率掉期一度急升
事實上,昨日港匯在下午跌至7.8405後隨即又升穿7.84,昨晚在7.838至7.839之間徘徊。一年期的港元利率掉期,在昨午文章發布後,一度由1.66厘升至1.72厘,但昨晚又回落至1.67厘。有交易員認為,這反映市場正在迅速消化金管局的言論並冷靜下來。
分析:倘港美息差收窄 港匯將回升
昨日1個月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升至1.7厘,相反一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跌至0.667厘,港美息差擴闊至1.04厘。有交易員指,在現時港匯的水平(7.84)下做套息交易,匯率虧損最多為1.1%,意味港美息差要再擴闊,才有誘因繼續維持倉位。
由於美國聯儲局即將議息,若港息趨升,港美息差收窄至約0.8厘,近期所作的套息交易便要平倉離場,港匯未必觸及7.85便會回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40&issue=201803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