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149公司笑納政府補貼 「補貼不納入當期損益」或難實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2/zMMzA3XzM5MDUzMQ.html

政府財政補貼已為當地ST公司保殼「護身符」。

12月16日,*ST丹化(000498.SZ)發佈關於獲得財政補貼公告:12月6日,公司收到丹東市財政局撥付各類財政補貼270萬元,可增加公司2011年當期損益。

對這家因連續虧損三年而暫停上市、且2011年前三季虧損140萬元的公司來說,如沒這次財政補貼,今年將很難盈利,或將被終止上市。

這並非個案。記者根據公告統計,截至12月23日,滬深兩市149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合計收到來自各地政府的財政補貼、補助達到50.76億元。其中,7家ST股獲得補貼逾3億元。

但近期市場上一則關於「財政補貼不再納入當期收益」的傳聞或將改變這種現狀。一旦傳聞兌現,對於依靠地方財政補貼保殼的ST公司來說,退市將成為現實。

或將計入資本公積?

記者根據公告統計,截至12月23日,今年獲得政府補助的ST公司達到了7家,補貼逾3億元

日前,市場傳聞證監會正與財政部商討調整會計準則,擬將一定形式的政府補貼調整出營業外收入一項,且明年修改企業會計準則可能性很大。

對此,財稅專家馬靖昊表示也聽到此類傳聞,但尚沒有得到財政部確切消息。「政府補助不納入當期收益可能會在會計準則中進行修改,估計會調整記入資本公積。一旦計入資本公積,對於ST公司來說,保殼將變得更加困難。」

2006 年發佈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將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 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一種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用 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按國際慣例來看,政府補助計入當期收益是沒錯的。但國內不少瀕臨退市的上市公 司與地方政府利用該會計政策,通過政府補助實現扭虧為盈,避免退市。」江蘇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主任說,「政府補助方法其實應該有一些前提,或是對當地經濟有 很大貢獻、或是有創新型科研成果等等,但如果是瀕臨倒閉的ST企業,補貼往往就變味了。」

以*ST丹化為例,由於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度連續三年虧損,其自2008年5月16日起暫停上市。2009年,*ST丹化通過破產重整,處置資產、出售股權實現了盈利,此後其既無生產經營性資 產,亦無生產經營業務。更多時候,*ST丹化只能依靠丹東市政府及公司控股股東的財務支持。

「但控股股東財務支持只能計入資本公積,並不能作為當期收益,所以年底一些ST公司扭虧為盈全靠地方政府支持。」馬靖昊坦言。這相當於是用納稅人的錢去救爛企業,「吃完了股民,開始吃納稅人了。」

*ST 丹化公告顯示,其連續兩年在年底受到政府補助而「轉危為安」。其201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虧損59.67萬元;但其當年12月17日收到丹東市財政 局300萬元財政獎勵,虧損賬面馬上變成盈利。到了2011年三季度末,*ST丹化前三季度虧損達到140.56萬元,但其剛剛收到的270萬元財政補助 又讓其可在今年實現盈利。

今年獲得億元補助的是*ST昌九(600228.SH),其在11月30日收到江西省財政廳撥付的化肥生產經營等一次性財政補貼1.6億元。

實施難度較大

*ST昌九並非個案,在今年前三季度中,127家ST公司中有70家獲得政府補助,涉及金額高達2.72億元。

進入四季度以來,ST公司保殼運動更加頻繁。除去*ST昌九的過億元補助以外,*ST建通(600149.SH)在10月21日也收到8000萬元經營性財政補貼的公告。

11月25日,*ST朝華(000688.SZ)也公告,獲得重慶市涪陵區財政局1000萬元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用於資產重組工作;12月7日,*ST松遼(600715.SH)公告其子公司獲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3500萬元財政補貼。

江蘇涂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涂勇表示,要徹底解決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補貼粉飾財務報表的問題,必須直接修改會計準則,「因為地方財政補貼虧損上市企業,更多是基於行政要求,企業退市對於地方形象、政績等等各方面都有不好影響。 」

但馬靖昊坦言,「政府補貼不計入當期收益」調整起來難度較大,「修改會計準則是財政部的權力,考慮到與國際接軌等問題,財政部願不願向證監會妥協而修改準則呢?」

上述會計師事務所主任告訴記者,現在中國的會計準則已跟國際接軌,「財政補貼進入當期收益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如果要違背國際準則來修訂相關準則,難度非常大,財政部不會逆勢而為。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ST公司容易獲得財政補貼,即使是以創新為主的創業板也常獲得政府補助。

12月20日,富瑞特裝(300228.SZ)和盛運股份(300090.SZ)兩家創業板公司分別獲得2921萬元和249.1萬元的財政補貼,這些資金將進入2011年當期營業外收入並增加它們的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9

風電開發貸款有解 上緯董座蔡朝陽笑納200億


2015-08-03  TCW

不受上緯股價下挫影響,董事長蔡朝陽近來反而滿面春風,一掃過去愁容。原來,困擾他兩年之久的離岸風力發電場貸款問題,終獲得決,多家銀行聯貸二二六億元拍板定案,七月起分批撥款。

「謝謝《今周刊》報導,銀行高抬貴手了!」蔡朝陽看到本刊記者,高興地報好消息。

蔡朝陽從生產巨型風扇所需的複合材料,進而變身為支持政府發展綠能的風電開發商,光是標案、選址、環評、與漁民協調,到和政府簽約成為首位拓荒示範業者,這段路就走了五年。

去年底,蔡朝陽接受本刊專訪,提到他在苗栗後龍外海的風力發電,因政府不願背書,「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拿不到貸款。彼時,他一個頭兩個大。「後來,政府和國泰世華、玉山、第一銀行同我談了數次,不再堅持實體抵押擔保或砍碼少貸,只要上緯母公司背書擔保,就能聯貸給我。」蔡朝陽說。

「再給妳一張新名片。」猛一看,看不出差別。蔡朝陽露出兩個招牌大酒窩笑道:「我終於打上『上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頭銜了。」新公司終於確定走得下去,首期資本額六億元入戶,蔡朝陽說,第一期兩支示範風電機組的建立,也就近在眼前了。

(林麗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8

資管“新八條”壓杠桿 信托“笑納”開始漲價

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即資管“新八條”)已於7月18日起實施。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為,“新八條”的出臺,令高杠桿產品首當其沖。

上海一家上市大型券商業務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暫行規定》出臺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後無法再發高杠桿產品了,改為平層或1:3,原來的高杠桿產品也不再向客戶做過多的推薦。

“我們公司最近一直在研究新規,尤其是對杠桿產品的影響是直接而且明顯的。”華南一家私募老總也向本報表示。

新規下,不符合杠桿比例要求的結構化產品只能繞道信托通道,而銀行占比較重的委外投資很多通過優先展開,因此新規對銀行的相關業務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

實際上記者了解到,今年來隨著股債市場的調整,結構化產品的杠桿比例已經明顯下調,而目前很多固收類分級產品的杠桿水平也已經合乎新規要求。

防控杠桿過高風險

去年“股災”發生後,監管部門發現高杠桿產品對市場形成了助漲助跌的作用,與《細則》相比,《暫行規定》大篇幅地對資管產品的杠桿率做出了要求說明,也就是要“降杠桿”。

可以看到,新規明確了中間級份額在計算杠桿倍數時計入優先級份額。顯然,這個規定讓中間級、夾層資金等被計算在內,從而會影響到杠桿率,即杠桿的計算更為嚴格。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暫行規定對杠桿的規定中,杠桿倍數被明顯收緊,大幅減少了因杠桿過高導致的風險。

業內人士將暫行規定也稱為“新八條”。在“降杠桿”的背景下,“新八條”對資產端做出了較為明確的要求。有投研人士指出,目前結構化產品在券商集合理財中的占比並不高,但可能有部分結構化產品比例超過140%,因此有降杠桿的壓力。

“固收類產品無論是資產端還是負債端大多都能符合新規的規定,因此新規對債市的影響不大。”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

不過,有受訪人士坦言,對股票類資管產品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多正在走流程的產品只能是停止申報。

另外,從負債端降杠桿的具體要求來看,券商、私募的結構化資管產品的收益和規模都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如遇到一些券商發行結構化產品規模較大時,其受到沖擊的程度自然也不會小。

“基本上監管限制了金融機極通過大幅增加杠桿引入較低風險資金進入市場的渠道,同時也減少了由於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所帶來的難以控制的平倉風險。”平安證券指出,新規對杠桿的規定和當前針對個人的融資融券業務的杠桿水平是較為一致的。

“總體而言,對券商資管的影響大都是一樣的,具體的後續影響還要再看一段時間。”某券商華北區域的銷售總監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資金或再次繞道信托

通常來說,券商、基金、基金子公司以及期貨公司等都是委外業務的重要通道,因此“新八條”對銀行委外業務的影響也不言而喻。

長期以來,結構化產品優先級的主要資金來源於銀行,計提優先級份額收益、劣後補足優先收益的現象是行業慣例。但在《暫行規定》中認為該現象弱化了優先級的投資屬性,強化了其借貸性,因此在《暫行規定》中禁止了該現象。

隨著《暫行規定》出臺,一些正在進行中的銀行委外產品自會受到阻礙,願意主動降杠桿的機構有所增加,有助於降低市場的風險偏好。

“過去很長時間來高收益是來自於高杠桿,新規的實行,無疑降低了新發分級資管產品的收益率,那券商發行分級產品的規模自然會下降。”上述券商地方銷售總監表示。

去年“股災”後,證監會對券商外部接入系統采取了限制性管理,因此信托平臺的私募數量大量減少,很多私募轉至券商發行新產品。而此次新規的實行,則有可能使得私募資管產品繞道信托開展高杠桿的結構化產品,也就是說資金有可能再次流向信托等其他資管載體。

華寶證券分析師欒麗萍便指出,《暫行規定》實施後,證監體系下的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在計劃杠桿、分級設置等方面或成為至今為止最嚴格的資管計劃,資金有尋找其他風口的需求。

從杠桿率的角度來看,信托對結構股票投資產品優先劣後受益人資金配置比例的規定是原則上不超過1:1,最高不超過1:2;證監會與保監會則規定權益類產品杠桿比例不超過1倍。銀監會則對固收、非標等結構化產品的杠桿率未做出明確規定。

“這無疑對信托是有利的。據說信托那邊已經漲價了。”上述上市大型券商人士向本報表示。

“從當前證監體系流出的私募資管計劃多是因為不符合新規要求,因而流向其他載體時自帶道德風險屬性,或遭到其他資管載體的拒絕;二是在監管政策趨同化的趨勢下,證監系以外的監管體系或將在不久以後的將來出臺類似的新規,導致上述資金政策套利的失效。”欒麗萍也認為,這兩個原因或會成為資金遷移的阻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82

入主白宮還剩10天,特朗普與馬雲長談笑納“百萬工作”

在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來說是“很棒的事”,對馬雲來說,是新經濟與全球化的潮流。

北京時間1月10日淩晨,特朗普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紐約的特朗普大廈整整交談了40分鐘。稍後他們在面對媒體時,當特朗普提到,“我們將做一些很棒的事”時,馬雲在一旁補充道,“中小企業,關於中小企業”。

盡管在競選時拿對華貿易說事,在內閣組建中又將有“貿易鷹派”之稱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任命為美國對外貿易談判代表,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還是對中國資本展現出了“務實”的一面。

雖然此次會談還有其他企業的大佬參加,但會談結束後,守候在大廈內的媒體卻發現,是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馬雲,陪伴特朗普走出會議室。兩人在會議室外接受了媒體的短暫采訪,並且毫不吝惜對對方的溢美之詞。

40分鐘的會談結束後,特朗普、馬雲互相對對方大加稱贊。

特朗普稱贊馬雲道:“他是很出色的創業家,全球最好的創業家之一。”馬雲也稱贊特朗普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優點就是心胸開闊、從諫如流”。

此次會談的主題是全球貿易下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未來發展和機會。因此,馬雲與特朗普的交談離不開“中小企業”這一關鍵詞。在阿里巴巴的海外擴張計劃中,預計未來5年內會為美國帶來100萬個就業崗位。

這似乎是近期特朗普籌劃的一系列增加就業方案中,收成最大的一個。

5年新增百萬就業崗位

馬雲向特朗普表達了促進兩國企業間友好合作的願望,他說:“作為企業家,我當然希望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這不僅對中美兩個國家很重要,對全球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很重要。中國和美國需要推動中小企業的全球化,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在全球做生意,這是兩大經濟體的責任,也是每個企業家的榮耀和責任。”

對於馬雲而言,會談的內容聚焦在阿里巴巴將為美國提供的就業機會方面。在阿里巴巴的海外擴張計劃中,預計未來5年內會為美國帶來100萬個就業崗位。具體而言,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擴張將在諸如服裝、紅酒、水果等領域發力,重點連接美國的中西部地區與東南亞。

對於如何打造這100萬個就業崗位,阿里巴巴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將幫助美國100萬名中小企業商人與農民,將美國的產品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接觸中國與更多亞洲國家的消費者。目前,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的美國產品包括來自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車厘子、華盛頓州的蘋果以及阿拉斯加地區的海產品等。

此外,馬雲還向特朗普介紹了中國的小企業發展趨勢和消費新形態。馬雲說,現在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轉向消費大國。中國有3億中產階層,未來不久會增加到5億,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和消費市場,這對美國中小企業和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和現實的存在。

中國日益成長的中產階層具備的消費實力,對美國來說是巨大的機會和現實的存在。

去年,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料顯示,約有7000個美國品牌通過天貓商城向中國消費者出售了價值150億美元(約合1040億元人民幣)的產品。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對中國不友好的情緒時,馬雲說:“這點我並不擔心,總有人得站出來說我們應該加強貿易,而不是增加更多的貿易壁壘。”

馬雲與特朗普會面後,紐交所(NYSE)數據顯示,阿里巴巴股價上漲1%,當天報收於94.72美元。

全球化布局一環

早在2014年9月赴美IPO前後,阿里巴巴就在美國投資了一系列初創公司,比如社交應用Tango、拼車軟件 Lyft、遊戲制作商Kabam、母嬰電商 Zulily等。從布局範圍上看,比騰訊的海外投資更寬泛。騰訊基本上聚焦在其核心主業手遊和社交等項目,像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Supercell、瑞典P社(Paradox Interactive)等;阿里的投資則展現出一種“廣撒網”和布局生態的特點,這與上市前靠投資打開美國市場、在當地用戶與投資人心里建立印象不無關系。

上市後,阿里在美投資的頻率相對有所下降,但方向更為聚焦,主要圍繞電商、新技術和社交領域,比如此前飽受爭議的AR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由於美國電商市場已經被亞馬遜(Amazon)和億貝(eBay)兩家巨頭占領,阿里寄希望於在美國找到未來能抗衡雙寡頭的投資標的,像投資Jet.com、Zulily等。而在新興市場,阿里正在掌控當地的電商話語權,比如控股東南亞最大電商來贊達(Lazada)。

但目前看,這些在美布局尚未與阿里自身業務形成協同效應,這與阿里只在這些公司中普遍占有較少股份有關,而阿里在國內的投資基本是以控股或大股東地位為主。

從投資收效上看,目前最明顯的一個標的是阿里巴巴2015年2億美元投資的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後者在不久前美國大選時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遞交IPO申請,估值比阿里巴巴入股時擡升了近一倍,超過250億美元。除了投資公司,阿里影業(01060.HK)在洛杉磯設有辦公室,主要工作就是與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談投資與合作,拓展海外市場。

阿里巴巴CEO張勇已經很明確地表示,全球化是公司未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不只是“貨通全球”層面的布局,更要參與到全球互聯網下一輪的技術進步過程中,這意味著阿里的全球布局將繼續走向深入。

第一財經記者從阿里內部了解到,阿里在杭州設有一個集團投資部門,但整個公司的投資步調是由身在香港的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掌控。他也是當年幫助繈褓中的阿里巴巴拿到高盛與軟銀融資的那位“站在馬雲背後的男人”。

中企投資熱情依舊

除了會見馬雲,特朗普團隊的其他成員此前也在與中國投資者接觸。

據美媒報道,去年11月16日,也就是特朗普勝選總統後的一周,特朗普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與中國安邦保險集團(下稱“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餐敘,其間商談了紐約第五大道666號一座41層高摩天大樓的翻新工程項目。作為地產商,庫什納名下經營了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家族企業:庫什納公司。該棟建築象征了庫什納家族地產行業的輝煌。

伊萬卡·特朗普和丈夫庫什納

至於庫什納公司是否會與安邦集團達成最終協議,庫什納的發言人海勒(Risa Heller)稱,庫什納企業將會尋求美國聯邦政府的許可,而聯邦政府此前也沒有阻止安邦收購華爾道夫酒店。

針對安邦集團與特朗普女婿家族的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美之間保持著非常密切的經貿關系,各種商業往來也很多,“我們無法對每一起商業往來發表評論”。

此外,中國首富王健林麾下的大連萬達集團也在近年對美國進行了一系列巨額收購交易。王健林已表達了要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的願望。但是,他的投資熱情面臨的卻是一些美國立法者呼籲政府加大對此類交易的審查力度。因此,去年12月,王健林捎話給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希望後者轉告特朗普,如果他(特朗普)阻止中企在美投資,那麽將有至少2萬美國人丟掉飯碗。

去年3月,更有美媒爆出,在新澤西州修建的一棟“特朗普大廈”將通過EB-5的投資移民項目籌措資金。根據該項目,外國人如承諾創造就業崗位,投資至少50萬美元,就可以獲得兩年簽證,進而他們本人及家人獲得永久居住權的可能性很大。2014年相關數據顯示,當年美國發放了1.06萬份此類簽證,其中85%的人來自中國。

去年,中國“玻璃大王”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也在擴大在美產業。已在美國莫瑞恩投資6億美元建造汽車玻璃廠後,曹德旺去年10月還表示計劃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建廠生產汽車玻璃。

此前,中國臺灣的電信業巨頭富士康也表示,考慮在美擴大投資,但其規模尚無定論。

特朗普的引資大計

在會見馬雲的前幾周,特朗普本人還在去年勝選後會見了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Masayoshi Son)。後者承諾將對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並創造5萬個就業崗位。

在與不同的外國資本打得火熱的背後,不變的是特朗普競選時最雄心勃勃的口號:把制造業帶回美國。

在成功競選美國總統後,特朗普表示,將要實施前總統里根主政時代以來最大幅度的稅制改革。通過減稅和放松管制,將本土企業留在國內的同時,吸引外國資本加大對美國的投資。

特朗普所提出的稅制改革其關註度較高的集中在兩點:除了對個人所得稅稅率調降和簡化,更主張將當前企業所得稅從35%降到15%;此外,新工廠和新購設備的成本可以抵稅。

因此,對於美國國內企業,無論是通過“高額邊境稅”施壓,還是主動與企業老總電話溝通,特朗普的初衷就是要把制造業崗位留在美國;而對於外資而言,通過降低關稅、給予優惠等措施,吸引包括中國資本等外資在美國新建工廠,帶動就業,特朗普正在利用“大棒加胡蘿蔔”的策略,把更多“制造業帶回美國”。如此,既能兌現他競選時的承諾,又是對在大選中支持他的藍領工人“投桃報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