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炒概念還是真技術——機器人理財真的靠譜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709.html

“不久前蘇格蘭投資銀行解雇了150個投資顧問,銀行方面稱低於150英鎊的客戶均可以用智能投顧來進行管理。”藍海智投創始人、CEO劉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智能投顧的機遇期已經顯現,和劉震一樣看中智能投顧市場的機構和專業人士在近期突然如井噴式出現。

截至201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和第三方理財總規模為81.18萬億。中國的理財市場在多種理財方式、理財產品的廝殺中不斷被“分割”。如今,隨著科技不斷滲透到金融領域,在高端服務低端化的過程中,以及在投資收益分配的博弈過程中以資產配置理念為基礎,以量化投資為邏輯,以機器人智能、批量操作為方式,智能投顧逐漸成為了最新的熱詞,圍繞這一理念迅速崛起的產品和服務正在不斷搶灘萬億理財市場。

搶灘理財市場

自2016年以來市場上發出智能投顧的聲音不絕於耳,螞蟻金服、平安一賬通、宜信、挖財、積木盒子、雪球網等多家平臺紛紛殺入。布局智能投顧已經不再是一件新鮮事,包括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大型的財富管理公司等在內都在搶灘這一市場。

廣發證券指出,國內機器人智能投顧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已有少部分公司推出機器人投顧產品,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獨立的第三方智能投顧產品。例如彌財,主要為用戶解決如何建立與風險匹配的分散化投資組合的問題;第二類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產品,例如平安一賬通,主要依托機構自身的產品資源和客戶優勢發展智能財富管理平臺;第三類則是互聯網公司的財富管理應用,比如百度股市通、螞蟻聚寶、勝算在握,這些產品在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中產生,並且各具特點。

機器人投顧平臺以及產品的多樣化滿足了更多用戶的需求,平臺的大量湧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曾經高端用戶群才能享受的專業理財服務正在不斷下沈,藍海市場已經是更多業內人士對這一行業的展望論斷。

一如在國內紅火的多類金融產品和金融行業一樣,機器人智能投顧也屬於舶來品。黑石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其為用戶做智能投顧、資產配置的系統被稱為“阿拉丁系統”。已回國創業並投身於智能投顧行業的搜股科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於洪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回國之前他曾經參與該系統核心模塊的開發。“阿拉丁系統是智能投顧的鼻祖。”於洪鈞說。

於洪鈞表示,目前全球貨幣總量為200多萬億美元,美國的貨幣總量在80萬億美元左右,而黑石集團的阿拉丁系統管理資產就已經達到15萬億美元。“阿拉丁系統共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管理資產達到6萬億美元的直接托管模式,其他的則是混合模式。”於洪鈞稱,大部分專業投資人會傾向於混合模式,即阿拉丁系統提供投資顧問和策略組合,同時提供實時監測,實時更新。

除資產配置理念之外,智能投顧的勃發的另一原因似乎在於收益的博弈。對於一個頂級級別的私人銀行家能夠服務的客戶只有30~50人,正是這樣的門檻決定了他只能服務億級以上的客戶。作為智能投顧的領頭羊,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Advisor三家智能投顧平臺獲得飛躍式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低費率,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其中FutureAdvisor的直接管理費率為0.5%;Wealthfront的平臺費用為0~0.25%;Betterment的平臺費用略高於Wealthfront,為0.15%~0.35%。

“以前是沒辦法一個人管理1000人的,需要監管公司和基金公司,而用戶付的管理費平臺甚至連十分之一都拿不到,但是現在平臺管理費可以收以前一般的價格,同時還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是智能投顧最根本的地方。”一位智能投顧平臺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挑選資產池子

記者了解到,在智能投資平臺中,最重要的是智能投顧系統中能夠提供的資產類別、平臺挑選資產池子的方式以及基於機器學習這一智能方式如何能夠動態平衡不斷變化的客戶資產和市場可選產品收益風險的匹配。

平安旗下一賬通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投資角度來看,目前平安一賬通為用戶提供的資產池子共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現金類、固收類、權益類以及債權類。

“目前中國的用戶偏好固收類和類固收資產,所以還相對好配置。”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對記者表示,平臺目前約有50%的非標資產以及50%的場內債券,同時還有一些場內套利的對沖資產。

“配置具體的比例需要優化模型,除給到用戶7%的風險溢價外,還希望中間能夠產生一些超額收益。”吳雅楠表示,對此配置需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優化收益,即除去用戶收益後能夠達到超額收益的最大化。第二,達到活期和久期的匹配。“活期和久期不能超過一定的容忍度,目前我們的久期控制在50天左右,屬於非常短的期限,以應對流動性管理。”吳雅楠稱,此外還要附加一些約束條件,例如,各種資產應分散不能超過平臺總量一定比例;標準化的最大回撤。“‘優化目標函數+約束條件’以生成每一類資產的配置。”吳雅楠告訴記者。

在智能投顧領域中,如何將客戶資產投註到不同的籃子中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智能投顧平臺準備了哪些籃子。

“很多人不知道怎麽去配置好不同的籃子,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麽叫‘不同的籃子’。”品鈦集團智能投顧項目負責人鄭毓棟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只有相關性低的大類資產才叫不同的籃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金不是一種資產,也不是一個籃子。”鄭毓棟表示,國內有很多偽智能投顧,這類智能投顧平臺告訴其客戶應該將部分資金配置於銀行理財,部分資金配置在基金中。“這很好笑。”鄭毓棟進一步解釋道,不能將基金看作一個籃子的原因是基金的類別繁雜。包含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還進一步細分為專註於大盤和中小板、創業板不同類別;債券型基金還分為專註於國債和高收入債等。“這些基金已經能夠分出十幾個籃子了,所以告知客戶在基金中應該配置20%,這是一個很好笑的事情。”鄭毓棟表示,偽智能投顧分辨的第一道關卡就是看該平臺是否搞懂了“籃子”的概念。

在鄭毓棟看來,將保險和外匯設定為一個籃子也是“偽智能投顧”的標誌。“資產配置講求的是資產回報,投資和保障是資金管理的兩個方面。”鄭毓棟表示,保險不應該求回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保險看作杠桿,即當你要發生一筆支出的時候,可以用最小的支出杠桿那筆最大的支出。

而針對外匯,這個概念的範圍也過於寬泛,眾所周知,美元與日元、美元與歐元、美元與澳元等這些幣種之間均呈現相反的走勢,但是以澳元和加元為例多幣種之間又呈現相同的走勢,外匯究竟是哪種貨幣?值得思考。

智能投顧偽命題

“智能投顧和資產配置雖然是現在很火的話題,但是目前智能投顧在國內還是一個偽命題。”真融寶CEO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李強看來,真正的智能投顧要做到兩點。第一,公司要通過技術手段支配客戶賬戶的資金。但是目前在中國的投顧行業中,明確禁止挪動賬戶資金。第二,通過技術手段將客戶資金投資到某類資產上去,但是目前中國的現狀為,絕大部分資產類別無法通過某一接口自動投資到多數資產之上。“股票和基金可以,但是大量的非標產品均不可以。”李強表示,以真融寶平臺為例,目前要讓客戶投資到不同非標資產類別之上需要簽署不同的協議,每項協議通過法務審核無形中推高了成本。

“中國目前還缺乏從非標準化到標準化再到ABS的過程,同時,中國金融基礎設施、工具也尚未建立起來,所以目前智能投顧行業,要麽在國內做海外資產的智能投顧,如果選定在國內,則只能將目光集中於股票類資產。”李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離中國現狀較遠的智能投顧,智能資產管理還相對“接地氣”,一方面,可以覆蓋更多的資產類別;另一方面,平臺與客戶在法律關系上,無論是合同法還是民法等法律角度均屬於債權轉讓、客戶授權轉讓等合法層面。

一位在兩年前智能投顧“風起”時就已經關註智能投顧行業的風投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經過兩年的考察,目前他並不看好這個行業。基於分散投資理念,在同樣風險下求得更高回報的智能投顧更多追求的是低成本而並非智能。“投顧平臺資產投放空間約為全球的5000多家基金,然而事實卻是,將這5000家基金樣本縮減至500家,甚至有些初創公司多方面受限僅談了1~2家,最後的回報效果並不會差太多。”上述風投人士表示,智能投顧的門檻並沒有想象中的高,目前正在應用的技術也早已存在多年。

劉震指出,近期智能投顧的確上升為市場關註的熱點,但多數人不過是“盲人摸象”,智能投顧的本質在於把機構投資者的理念方法模型,通過互聯網直接帶給個人客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傳統面對面的理財模式和多數“long-only”的基金經理。目前,中國多數財富顧問缺乏專業性,銷售驅動模式落後,客戶體驗差,屬典型待顛覆市場。“如果智能投顧能夠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一個專業高效、價格便宜的線上理財方式,有可能會跨越成熟市場的人工模式,直接進入智能時代。”劉震表示,這個效應將在私人銀行之下的市場中尤為明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13

新三版“啪啪啪”概念第一股,如何在三年內把估值做到6.5億?

情趣用品電商“他趣”高潮不斷,繼5月底成為新三板情趣電商第一股後,近日又宣布啟動定增融資。

他趣運營方海豹信息近日公告,擬以13.63元/股的價格向東方證券等6家做市商定增約270萬股,預計募資總額約3680.1萬元。

他趣創始人兼CEO黃天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家做市商為東方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愛建證券及九州證券。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產業鏈整合、品牌營銷及產業幫投基金的設立。

估值3年飆升20多倍

2012年註冊成立於廈門的他趣,原名“性價比”。2015年2月,“性價比”App在完成5000萬的A輪融資之後,正式更名為他趣。公開資料顯示,他趣的銷售收入呈直線增長,從2013年的22.53萬增至2014年的2450.93萬元,2015年高達5944.12萬元。

與之相應的是估值的爆發式增長。他趣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他趣的估值僅為2500萬元,2014年躍升至1.5億元,2015年進一步增長至2.5億元,到此次定增時已經高達6.5億元。

黃天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估值迅漲的原因首先是機構看好情趣用品這樣一個大的產業;其次是機構認為他趣的市場定位和商業模式是相對成功的;第三是他趣這幾年銷售業績和用戶增長都很快,積累了3000多萬用戶,未來的挖掘潛力非常大。

他趣創始人兼CEO黃天財

黃天財介紹,此次定增的主要對象是券商,至於另外一些表達過投資意向的創投公司,將會放到下一輪融資時考慮。而融資的用途將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產業鏈整合、品牌營銷及產業幫投基金。

首先是對目前較為分散的情趣用品電商市場進行整合升級,扶持與並購中小型廠商,形成規範的情趣產業鏈體系。黃天財透露,他趣在行業中的毛利率已達40%以上的較高水平,登陸新三板後,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充分集成行業資源,打造完整的情趣產業鏈,進而進一步增強盈利能力。

其次是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的工作。黃天財說,他趣崇尚的品牌戰略,是希望成為國人心目中的第一情趣用品電商品牌。“之前市場上對情趣用品的定位大多是比較情色、誘惑和暴露的,而他趣認為性和情趣應該是時尚健康、充滿活力的,所以一直堅持以輕松正面的姿態向用戶傳遞品牌理念。我們希望加強品推和營銷的力度。”黃天財說。

再次,他趣希望利用這一輪定向融資,設立國內首個專門針對情趣用品行業的專項基金,也即“他趣情趣產業幫扶計劃”。該基金將主要用於國內情趣用品行業中小企業的產品生產、創新設計及品牌建設。

瞄準90後市場

黃天財表示,目前情趣用品在中國的銷售渠道比較分散,體量和銷售額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趣也在不斷增加品牌投入,希望能夠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隨著90後步入社會,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力軍,情趣用品電商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因為相對於上一代人,90後的教育、成長背景使得其對兩性情趣的接受程度更高。他趣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2013年初,來自90後的銷售額占比為15%~17%之間,到今年已經占到40%以上。我們看重90後的消費潛力。”黃天財說。

近年來,情趣產業企業進軍資本市場已成熱潮,繼他趣、愛侶之後,老牌選手春水堂也迫不及待地上市。面對如此形勢,黃天財說,情趣用品行業其實非常分散,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有太大的競爭對手,因為每家的定位不同。“像春水堂的定位可能是做情趣酒店和智能硬件,目標群體中70後、80後偏多,而他趣的定位是做一個渠道品牌,主要以移動端作為銷售渠道,用戶多為90後。”黃天財表示。

相比之下,更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面對這種競爭,他趣的選擇是加強合作,在這些平臺上建立銷售渠道,實行多平臺戰略。黃天財稱,未來會依靠“電商+社區”的模式,註重垂直化產業鏈並形成閉環效應,努力向產業鏈的上遊發展。

而對於更長遠的未來,黃天財稱,將進一步聚焦兩性健康領域,通過建立兩性健康社區,圍繞這一領域挖掘用戶價值,並積極向兩性醫療、兩性咨詢、兩性教育等方面發展,探索專業的兩性健康平臺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64

新三板“啪啪啪”概念第一股,如何在三年內把估值做到6.5億?

情趣用品電商“他趣”高潮不斷,繼5月底成為新三板情趣電商第一股後,近日又宣布啟動定增融資。

他趣運營方海豹信息近日公告,擬以13.63元/股的價格向東方證券等6家做市商定增約270萬股,預計募資總額約3680.1萬元。

他趣創始人兼CEO黃天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家做市商為東方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愛建證券及九州證券。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產業鏈整合、品牌營銷及產業幫投基金的設立。

估值3年飆升20多倍

2012年註冊成立於廈門的他趣,原名“性價比”。2015年2月,“性價比”App在完成5000萬的A輪融資之後,正式更名為他趣。公開資料顯示,他趣的銷售收入呈直線增長,從2013年的22.53萬增至2014年的2450.93萬元,2015年高達5944.12萬元。

與之相應的是估值的爆發式增長。他趣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他趣的估值僅為2500萬元,2014年躍升至1.5億元,2015年進一步增長至2.5億元,到此次定增時已經高達6.5億元。

黃天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估值迅漲的原因首先是機構看好情趣用品這樣一個大的產業;其次是機構認為他趣的市場定位和商業模式是相對成功的;第三是他趣這幾年銷售業績和用戶增長都很快,積累了3000多萬用戶,未來的挖掘潛力非常大。

他趣創始人兼CEO黃天財

黃天財介紹,此次定增的主要對象是券商,至於另外一些表達過投資意向的創投公司,將會放到下一輪融資時考慮。而融資的用途將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產業鏈整合、品牌營銷及產業幫投基金。

首先是對目前較為分散的情趣用品電商市場進行整合升級,扶持與並購中小型廠商,形成規範的情趣產業鏈體系。黃天財透露,他趣在行業中的毛利率已達40%以上的較高水平,登陸新三板後,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充分集成行業資源,打造完整的情趣產業鏈,進而進一步增強盈利能力。

其次是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的工作。黃天財說,他趣崇尚的品牌戰略,是希望成為國人心目中的第一情趣用品電商品牌。“之前市場上對情趣用品的定位大多是比較情色、誘惑和暴露的,而他趣認為性和情趣應該是時尚健康、充滿活力的,所以一直堅持以輕松正面的姿態向用戶傳遞品牌理念。我們希望加強品推和營銷的力度。”黃天財說。

再次,他趣希望利用這一輪定向融資,設立國內首個專門針對情趣用品行業的專項基金,也即“他趣情趣產業幫扶計劃”。該基金將主要用於國內情趣用品行業中小企業的產品生產、創新設計及品牌建設。

瞄準90後市場

黃天財表示,目前情趣用品在中國的銷售渠道比較分散,體量和銷售額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趣也在不斷增加品牌投入,希望能夠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隨著90後步入社會,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力軍,情趣用品電商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因為相對於上一代人,90後的教育、成長背景使得其對兩性情趣的接受程度更高。他趣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2013年初,來自90後的銷售額占比為15%~17%之間,到今年已經占到40%以上。我們看重90後的消費潛力。”黃天財說。

近年來,情趣產業企業進軍資本市場已成熱潮,繼他趣、愛侶之後,老牌選手春水堂也迫不及待地上市。面對如此形勢,黃天財說,情趣用品行業其實非常分散,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有太大的競爭對手,因為每家的定位不同。“像春水堂的定位可能是做情趣酒店和智能硬件,目標群體中70後、80後偏多,而他趣的定位是做一個渠道品牌,主要以移動端作為銷售渠道,用戶多為90後。”黃天財表示。

相比之下,更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面對這種競爭,他趣的選擇是加強合作,在這些平臺上建立銷售渠道,實行多平臺戰略。黃天財稱,未來會依靠“電商+社區”的模式,註重垂直化產業鏈並形成閉環效應,努力向產業鏈的上遊發展。

而對於更長遠的未來,黃天財稱,將進一步聚焦兩性健康領域,通過建立兩性健康社區,圍繞這一領域挖掘用戶價值,並積極向兩性醫療、兩性咨詢、兩性教育等方面發展,探索專業的兩性健康平臺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22

Pokemon GO催熱AR市場 概念股爆發

Pokemon GO催熱AR市場,早間概念股大漲,截至目前,GQY視訊(300076)、美盛文化(002699)一字板漲停、創維數字(000810)漲停,聯創光電(600363)漲幅逾5%、愷英網絡(002517)漲幅3%。

基於AR(增強現實)+LBS 技術的手遊Pokemon GO(精靈寶可夢GO)自上周在澳洲、新西蘭和美國上線後,僅用一天時間就登上免費手機應用下載首位,引發玩家瘋狂追捧,加之未上線地區玩家湧入,遊戲服務器多次崩潰。Pokemon遊戲由任天堂、Niantic Labs等三個團隊聯手開發,玩家通過手機在現實世界中搜集虛擬的“口袋妖怪”,並可於其他玩家進行交換、對戰等。

業內認為,此款手遊將虛擬與現實、遊戲與社交有效融合,關鍵在於使用了AR技術。與VR技術構建完全虛擬世界不同,AR技術側重於將現實與虛擬世界相結合,其應用場景也更廣泛,發展潛力更加巨大。據測算,2020年AR市場收入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美元,高於VR市場300億美元的規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39

供給側改革概念發力 A股劍指3200?

在境外股市紛紛回升的背景下,經歷了幾個交易日震蕩整理的A股市場周二終於再度發力上漲,而此次以供給側改革概念為主的藍籌股板塊成為了推動股指上行的主力,市場成交量也隨之不斷增加,7月“吃飯行情”繼續演繹。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股指早盤一度出現沖高回落走勢,黃金股等前期熱門板塊出現回調,但市場人氣仍保持較好。午後供給側改革概念個股開始發力上漲,煤炭、交通運輸、家用電器、證券、鋼鐵等權重板塊整體漲幅居前,帶動股指快速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49.38點的全天高位,上漲54.46點,漲幅1.82%,成交2887億元;深成指報收10757.85點,上漲163.03點,漲幅1.54%,成交4462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47.36點,上漲28.77點,漲幅1.30%,成交1245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7349億元,較周一繼續小幅增加。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認為,總書記近期在北京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期來看,市場表現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度及其成效緊密相關。短期而言,改革預期向好有望給市場註入動力,前期擾動因素均已落地,國內經濟及流動性相對平穩,目前並無明顯利空因素,維持前期枕戈備戰的觀點。在存量博弈格局下,投資者可適當樂觀。

而申銀萬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則認為,近來市場熱點趨於分散,行業主題輪動像電風扇,一天一個模樣,資金在各種方向上尋求突破。背後的原因是投資者一致預期7、8月的“吃飯行情”,提前進行加倉,而到近期已經達到了“為加倉而加倉”的程度。大家都知道,熱點一天一變的市場,新增的配置資金很難有賺錢效應,之前左側有倉位的投資者倒是笑了,公募基金凈值中位數繼續上行。預計絕對收益投資者倉位的後續衍化可能是總體倉位提升,同時倉位的分化加大,籌碼不斷向樂觀的投資者集中,市場微觀結構不斷惡化的過程,7月中旬需警惕熱點空窗期兌現,機構投資者凈值回調的情況。

除了微觀結構,從配置的視角看問題,當前市場的指數上行空間小於下行空間,風險收益比並不好。盡管G20臨近,市場由此引發維穩預期,但參考去年9月勝利日閱兵的經驗,現階段維穩預期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再換句直白的話說,如果指數型“吃飯行情”啟動,在8月就達到3200點-3300點(平頭震蕩區間上限)甚至更高,那麽維穩的壓力就會過大,到時候下跌恐怕就不簡單是傷凈值的問題了,而是可能醞釀著又一次股市異常波動;所以如果真有所謂的維穩力量,恐怕不會希望事情如此發展;但如果指數無法達到10%以上上行空間,則無法吸引到場外配置型機構加倉,沒有增量資金。

王勝表示,目前深港通基本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深港通落地對於指數總體的影響有限,但卻可能構成價值型成長板塊的上行催化。價值型成長方向能夠兼顧外資“穩健+成長”的偏好,從深港通預期角度再次強調價值型成長的配置價值。與此同時,夏秋之交,中報行情有望逐步升溫,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上市公司總體業績難言樂觀,高景氣方向愈加珍貴。中報業績預告表明國防軍工、汽車、醫藥生物、家電和紡織服裝等行業增速較一季度有明顯提升。另外,中報高送轉可能與板塊熱點形成共振,也值得重點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37

快訊:電信運營概念發力 中國聯通漲7.65%

午後,電信運營概念股發力走強, 中國聯通漲7.65%,光環新網漲6.02%,鵬博士漲3.58%。

消息面上, 網信辦表示,7月8日,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首次全國範圍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檢查工作已經啟動,檢查時間至12月底。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指的是面向公眾提供網絡信息服務或支撐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業等重要行業運行的信息系統或工業控制系統。

另外,隨著“2020年5G網絡正式商用”的預期漸強,行業內眾多企業均開始加速在5G領域的布局。三大運營商目前均已制定了2020年啟動5G網絡商用的計劃,最快將於明年展開試驗網絡的建設和相關測試。如果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三大運營商將有可能在2018年開 始投入5G網絡建設,到2020年正式啟動商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29

英鎊急跌如何影響英國概念股

圖為長和於英國的零售店Superdrug。
英國「意外地」脫歐,除了一地眼鏡碎片外,也殺了全球主要股市一個措手不及。其實投資者不怕壞消息,但最忌事情與市場預期不符,加上脫歐未有先例可循,出現恐慌性拋售在所難免。若論傷勢,當然要數多隻英國概念股,如滙豐控股(005)、長江和記實業(001)、渣打集團(2888)和保誠(2378),脫歐公投公布後3個交易日的累計跌幅分別為9%、11%、12%和19%。

雖說脫歐將對為英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但脫歐談判需時,英國不會在今天離開歐盟,為何英國概念股跌得那麼慘?首先,股票市場永遠向前看,今日股價反映企業未來盈利,既然前景未明,股價下跌自然不過。再講,即使是今個年度,在英鎊匯率急跌下,英國概念股的盈利必然受壓,當中的佼佼者要數長和。

於去年上半年,長和EBITDA(除息稅折舊和攤銷前盈利)461.65億元,當中32%(即147.73億元)來自英國,17%(78.48億元)來自英國以外的歐洲地區。假設今年業績與去年相若,英鎊兌港元平均兌換價(即期初加期末除以二)於今年上半年跌9.9%,推斷從英國賺取的EBITDA將減14.6億元。歐洲地區盈利也同遭殃,同期歐元兌港元平均兌換價跌5.4%,該區EBITDA將減4.21億元。兩者合計已令長和少賺18.8億元,相當於去年上半年EBITDA的4.1%。若今年上半年業績持平,單是匯價波動已蠶食近半成盈利。這還未算,長和綜合財務報表以港元列帳,編製合併報表時,所有境外業務的報表需換算成港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包括聯營及合資企業權益的總資產是10,329.44億元,假設英國業務佔21%(與收益佔比相同),即2,169.18億元,由於英鎊兌港元匯價於今年上半年挫9.4%,預期英國資產帳面值換算成港元後將減204.13億元,相當於總資產的2%。可幸的是,以英鎊結算的債務約719.01億元,英鎊貶值變相令債務減67.66億元,相當於總債務的1.9%。可以推斷今年上半年將至少錄136.47億元(204.13億元減67.66億元)的換算虧損,並於其他全面收益中入帳。

值得留意,換算虧損雖不影響每股盈利和股息,但須在股東權益和儲備內扣減,故每股資產淨值將跌。截至去年12月31日,長和股份數目約38.6億股,與換算虧損相除後每股虧損約3.54元,故每股資產淨值將由101.9元減至98.36元,跌約3.5%。執筆之日,長和股價是84.3元,較上述估算為低。本人現持有長和股份,現價是否抵買不便評論。

至於英國業務比重相若的保誠,去年稅前盈利約35%來自英國。有趣的是,保誠股價跌幅較長和大,相信因市場憂慮脫歐將嚴重影響當地投資環境和金融活動。特別是保誠旗下英國資產管理業務不論結構、分銷渠道和客戶基礎較依賴歐洲,其執行總裁曾指脫歐將削弱業務吸引力。反觀長和在英業務較分散,即使當地經濟下行影響其零售生意,但對電訊及公用事業衝擊預期較少。

有一點似乎無人提及,就是保誠的合併財報以英鎊列帳,英鎊大幅貶值反有利換算。以去年上半年為例,保誠稅前利潤21.89億英鎊,當中約67.5%(即14.78億英鎊)來自英國以外業務。假設這些業務皆以美元入帳,及今年上半年業績與去年相若,美元兌英鎊平均兌換價於期內升11.2%,稅前利潤將多賺1.66億英鎊,相當於去年上半年的7.6%。即只要保誠能維持去年表現,單是外幣換算已能提升盈利。保誠股價屢創新低,曾低見118.9元,以年初180元計算跌幅高達34%,是否跌得過分,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原文刊於:am730 2016-07-15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01

除權息旺季 別錯過逾四%賺錢機會 13檔減資概念 送股民雙份現金

2016-07-11  TWM

央行接連降息,定存越存越薄,高現金殖利率股儼然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因此今年既減資、又配息的上市櫃公司,可望大受青睞,但選股該注意什麼呢?

每年七、八月進入台股除權息旺季,高股息、高現金殖利率的個股,將成為市場矚目焦點。隨著全球低利率、負利率盛行,台股每年平均約四%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在全球股市中十分亮眼,也是吸引外資進入台股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國內投資人而言,原本「存股」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管道,只要選對個股、又能年年填息,的確可以穩穩打敗定存。不過這幾年來隨著富人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扣抵稅率減半等加重稅負的政策陸續推出,讓公司大股東或高所得人士的股息收益縮水不少,更引發許多爭議。

既然發現金股息加重稅負,越來越多上市櫃公司改採另一種方法:辦理現金減資,將帳上過多現金發還給股東。由於現金減資所退還金額完全免稅,且有美化財務報表效果,因應台股的高稅負,減資已是未來流行趨勢。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企業減資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屬於「打消虧損」型,由於公司連年虧損,透過減資降低帳上虧損,以改善公司體質與財務結構;或想藉由減資拉高每股淨值,例如若回到十元以上,就可以恢復信用交易。以往公司辦理減資,多半屬於這一類型,也因此在股民心目中,減資一直是負面印象居多。

減資退錢免稅

小股東笑擁另類配息

第二種是近年來流行的「退還盈餘」型,即使公司獲利不錯,但若帳上現金太多,缺乏投資管道,或想藉由減資降低資本額,相對提高EPS(每股純益)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以美化財務數據,都可以透過退還現金給股東,以達成目的。而且由於股東收到現金免稅,更成為稅率節節高升下合法節稅管道。

所以,不管企業是根據什麼原因現金減資,股東都會有現金入袋,有著另類配息的效果,甚至有人把現金股息與減資退還的現金加總,來計算現金殖利率。簡伯儀提醒,兩者即使都發現金,但意義大不相同,將金額合併、計算殖利率是錯誤的,還是只能以配息金額作為計算標準。

另外,簡伯儀表示,不少壽險業會尋找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且穩定的標的長期持有;但若某家公司宣布辦理現金減資,除非相當看好公司前景,否則由於對法人投資績效會有影響,所以大多不會參與,甚至出脫手上部位。因此現金減資對個人有節稅效果,但對法人未必是利多。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選擇現金減資標的?簡伯儀認為,最重要的是觀察這家公司的「獲利恆常性」,投資人可以檢視公司近三年,甚至更久的財報,若獲利與配息都很穩定,就是值得參與的減資標的。

兩心法挑好貨

獲利穩定、產業前景佳

反之,若公司過往獲利大起大落,且是因為某一年獲利大增,次年就宣布減資,往往是因為缺乏理想投資機會,這類公司減資最好不要參與,以免「賺了減資、賠了本金」。

此外,產業前景也很重要,簡伯儀舉例,近年不少半導體通路股辦理減資,因為產業大者恆大趨勢成形,二、三線公司生存空間被壓縮,既然缺乏明確的投資方向或目的,只好退還現金給股東,參與這類公司的減資,須比較小心。

若以上述標準檢視,附表中即將辦理減資的標的,國巨(二三二七)與穩懋(三一○五)可能比較值得留意,而且這兩家公司近年來都密集辦理減資。其中國巨身為被動元件龍頭廠,這幾年率領集團各公司積極轉往利基型產品,以提升毛利率,逐漸發揮成效。

另一檔穩懋則是國內砷化鎵代工大廠,產品廣泛應用在網通領域,功率放大器(PA)更隨著智慧機需求的成長,帶動今年業績表現優異,尤其從三月以來單月營收頻創新高,第一季EPS也創下單季新高。公司並樂觀看待下半年營運可望持續加溫,因此也是值得參考的減資標的。

穩懋PA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營運前景看俏。圖為董事長陳進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37

首個預期十億級新藥市場:宮頸癌概念帶動智飛生物漲停

業內人士預計,在葛蘭素史克(GSK)所產的“希瑞適®”(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HPV(Human Papillomavirus,人乳頭瘤病毒)宮頸癌疫苗正式獲批後,包括默沙東以及國產廠家沃森生物(300142.SZ)和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萬泰生物”)在內的幾大正在正式申請HPV疫苗臨床試驗的廠家有望加速獲批。

在今日GSK的HPV疫苗獲批上市的消息公布後,承接默沙東四價HPV疫苗在國內供應、經銷與共同推廣協議的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122.SZ,下稱“智飛生物”)迅速拉至漲停直至今日收盤。

根據智飛生物在2012年9月的一則公告,約定默沙東的這款四價疫苗在國內上市後,該公司將負責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進口、推廣以及銷售工作。此前,雙方曾就包括五價輪狀病毒疫苗、23價肺炎多糖疫苗和甲肝滅活疫苗的國內推廣銷售進行過多次合作。

而HPV疫苗備受資本市場關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疫苗有望成為首個進入國內市場第一年市場份額估算就可以突破10億元的新藥品種。

根據這份協議中擬定的基礎采購計劃,默沙東在取得上市許可後,將向智飛生物獨家供應協議產品,並得到許可在協議區域內獨家經銷。而第一年度的采購計劃高達約11.4億元,第二年度約為14.83億元,第三年度約為18.53億元。

“這是我所看到的第一個新藥在上市的第一年銷售額能超過10億的案例。”一位接近國家藥品審批部門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據悉,默沙東的這款四價HPV疫苗有望在今年獲批,並於2018年前上市。作為國內最具潛力的疫苗市場之一,目前HPV疫苗市場在國內的規模超過百億,而是否獲得前兩年的上市先機,至少意味著高達80%~90%的市場占有以及幾十億元銷售額的進出。

在國內方面,中國目前有三家公司正式申請HPV疫苗臨床試驗,包括沃森生物旗下的潤澤生物、萬泰生物以及浙江普康生物。萬泰生物和潤澤生物進展最快,已經進入了三期臨床。“如果默沙東的疫苗獲批,那麽這兩家應該也可以加速,並且HPV疫苗價格有望再次大幅下降。”該業內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09

追風“金融科技”:資金競逐炒作叠起 概念如何落地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同時迎來強力監管和發展瓶頸之時,“金融科技”在年內迅速崛起,從模式研討到行業定性,從創業熱潮到投融資躁動,後者勢頭更為強勁。概念還在普及,市場上卻早已遍布貼有金融科技標簽的企業。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更是搖身一變,以“金融科技股”的姿態繼續享資金熱捧。

但也有市場參與者感受到了金融科技這股熱潮的細微變化。有行業公司高管就直言,靠講故事來圈錢的階段已經結束了。與此同時,在這股金融科技的熱潮中,創業者與投資人或更趨理性,對企業商業模式的必要性要求明確、對技術手段的實用性需求凸顯。爭議與變革並進,“金融科技”到底是會重蹈概念炒作的覆轍、還是以彎道超車真正實現突圍?

金融科技概念躁動

在行業標準和定義尚未明確之前,“金融科技”的熱潮已經向資本市場襲來,並大有比肩此前互聯網金融的跡象。一級市場的投融資頻發,僅在上周,就有跨境支付服務商iPayLinks、比特幣企業Coinbase公布了新的融資進度,二級市場相關概念板塊也已聯動。今年4月,中銀國際在恒生電子(600570.SH)的公司研報中率先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概念。此後,不斷有上市公司以區塊鏈、大數據征信、智能投顧等技術創新和業務轉型而被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簽,針對金融科技的賣方研究報道也不斷湧現。今年6月宣布與證通股份展開戰略合作的中興通訊(000063.SZ)、收購專用集成電路芯片設備商標的的魯億通(300423.SZ)等,也都乘金融科技的風口而備受市場關註。

從熱潮的發展途徑上看,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相似,金融科技崛起的一大賣點即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上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添在朗迪金融科技峰會上稱,與歐美成熟的商業環境和金融體系不同,中國當前金融環境與市場空間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持牌金融機構比較少,服務、覆蓋面不足,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顯著,個人投資理財渠道有限。“大家都對新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時,中國互聯網新興技術的運用與普及率很高,要比歐美高出一大截。”

翼勛金融運營總監楊陽也表示,中國經濟長期處於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與之匹配的金融體系專註於大企業融資服務,這也使得大眾客戶和小微企業在支付、理財、融資、征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藍海。“當經濟從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型時,後一種需求會變得更加重要。”

然而,金融科技的此輪爆發也有著自身特有的軌跡和爭議。一方面,市場觀點預期行業已逐漸脫離“互聯網+”早期模式,將發展至回歸金融本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的階段。但另一方面,部分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搖身一變即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市場對於炒作噱頭的擔憂不減。多位行業分析師都曾提示,金融科技政策低於預期及技術應用推進不力的風險。而更大的隱憂,或還在於資本市場的盲目和躁動。

“過去五年這個行業非常燥熱。這是被催熟的環境,適當降一降溫、下點雨,以後可以長出來更好的苗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姚安民就表示,過去五年間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崛起,一方面是由於P2P模式在初期受監管的影響不大,智能手機的爆發改變了傳統金融的交易方式,並吸引了一批互聯網公司進入該領域。

金融科技待落地 模式創新先行

“這兩年的新變化是,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關註加強。創業者越來越成熟,很多是從傳統金融機構出來的,對於金融產品定價和風險的重視度很高。互聯網企業的思維,量做的越大越興奮,但做金融的人對於量越大是越睡不著覺的,都是負債端。”姚安民稱,當前的市場正在慢慢回歸理性。

楊陽還預計,未來穿透式監管或還會將繼續深化,透過表象看清業務實質,以業務屬性確定監管要求和監管職責分工。未來,實質上從事法定特許金融業務的企業或一律須拿牌照;法律法規尚無準入要求的“缺門檻”業務,需實施審慎監管,如設置如技術安全標準、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準入門檻。同時,這類企業或還需要向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備案,接受自律管理。

無論是市場的回歸理性,還是監管的全面完善,種種跡象都表明,博政策紅利的階段已經過去。重蹈互聯網金融炒作的覆轍,正成為市場最大的隱憂。對於希望借金融科技風口的企業而言,再次站上風口需要換一種“打法”。

51信用卡總經理蔣燕青對此表示,金融科技企業的真正價值是用技術改進金融產品和提升金融服務,能夠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並覆蓋更廣泛的用戶人群。基於此種邏輯,獨特的商業模式是金融科技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三年前很多投資機構投資P2P、網貸等形態的金融科技,看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從去年開始投資熱點和關註度都出現了轉變,投資人開始關註是否有技術可以改變和改善金融鏈條上的某個環節。”普惠金融董事長張輝稱,過去三年的明顯變化是,靠講故事勾畫未來藍圖、或者照搬其他國家成熟模式而在國內圈錢的事情,目前已經不太可能發生了。

模式的創新,已難再停留於一種說辭,金融科技對業態的滲透更為細化和垂直。蔣燕青就強調,用戶需求對移動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消費金融的動力和機遇。以消費金融領域為例,比如用戶希望借款能夠盡快完成審核放款的全部流程,但這就對風控和大數據整合處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用戶對個性化服務也有強烈的需求,如更有競爭力的利率、更個性化的產品等。如果要完全滿足用戶的上述需求,金融企業就需要有能力平衡用戶期待值與風險之間的關系,這將促使企業做出模式創新。

“在風險頻發、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企業應更加清晰企業定義,著重關註資產、交易以及運營的真實性。”翼勛金融CEO王暉稱,未來金融科技企業需要更加明確企業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伴隨監管機構未來出臺更完善的行業規則,市場行為和競爭氛圍也將更加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