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71次主任會議聽取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撤銷崇明縣設立崇明區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這份草案將提交下周舉行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擴大),即“小人代會”審議並表決。
根據崇明官網顯示,崇明縣轄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是僅次於臺灣島、海南島的中國第三大島,陸域總面積1267平方公里。崇明、長興、橫沙三島互成犄角之勢,組成了現在的上海市崇明縣,下轄16個鎮和2個鄉,縣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三島戶籍人口總量為68萬人。
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1369年(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改州為縣。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長興、橫沙原屬上海市寶山區,2005年5月,經國務院正式批複劃歸崇明縣管轄。
其實,今年4月時就有報道稱上海市正醞釀崇明撤縣設區相關事宜。複旦大學特聘教授陳家寬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在行政級別上,崇明與上海其他區域的差距將拉平,撤縣設區意味著崇明在上海市的地位將大大提升。其次,崇明的GDP占比中,第二、第三產業的占比已比較高,設區更能反映崇明的本質。第三,設區之後,崇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可以更好的平衡發展,有利於崇明生態島建設,實現生態、經濟與社會發展三方共贏。
在中國兩元社會中,縣和區的主要區別在於,縣以農業為主,區則是以工業為主。陳家寬說,崇明設區並不等於說崇明變為區以後就要城市化,而是繼續以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為目標,將崇明建設成為自然生態健康,人居生態和諧、產業生態高端的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也對記者表示,崇明縣改區,對上海市而言,擴大了全市的功能覆蓋和輻射,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將促進城市功能優化,便於更好地從全市角度配置資源。對崇明而言,意味著來自上海市里的支持更直接,縣級層面的支持上升為市級層面的支持,政府公共水平也將上升。此外,今後上海市級的資源、資金、重大項目可能更多向崇明輻射,提升崇明在上海全市的地位,加快崇明發展,對於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也有重大推動作用。
相關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包括外高橋(600648) 、上實發展(600748) 、亞通股份(600692) 等上市公司均有與崇明開發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項目和土地儲備。
亞通股份:崇明縣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崇明縣國資委,持股比例為三成,面對上海的大發展,崇明將受到極大輻射,其開發建設已經漸次展開。同時,亞通股份還出資1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亞瀛農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從事農業投資咨詢、農業投資、種植業和生態休閑旅遊等業務。亞通股份表示,隨著崇明生態島定位的確立,發展生態觀光、高科技農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同,公司將把崇明向化鎮13街坊2/3丘908畝土地註入到亞瀛農業。
上實發展:2014-2015年,上實發展旗下參股子公司上海實業養老發展有限公司受讓上海崇明東灘三宗地塊,一幅用於建設崇明東灘長者社區一期持續照護退休社區(CCRC),一幅用於開發建設活力長者社區(AA),一幅則用於打造與養老周邊相配套的商業設施,這也標誌著上實方面籌謀多年的崇明東灘養老項目正式啟幕。相關人士表示,上實集團在崇明東灘擁有86平方公里土地,上實發展依托大股東資源參與東灘養老項目,有利於在做優做強房地產主業的同時,融合地產開發優勢拓展新產業,打造出新的盈利增長點。
外高橋:在2008年,崇明的房地產市場初現漸熱之勢時,外高橋就在崇啟大橋的一端開建外高橋集團(啟東)產業園。該產業園以高端機械、電子產業為目標定位,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知名大企業。
(綜合上海證券報、上海觀察、同花順報道)
7月20日消息,周三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後充電樁概念王者歸來,帶動滬指拉升翻紅。但是多方動能不足,兩市很快沖高回落。截至發稿,滬指報3031.94點,跌幅0.15%,創業板報2280.68點,漲幅0.29%。
盤面上,充電樁概念領漲兩市,黃金概念、互聯網彩票跌幅居前。
財政部25日發布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6年1至6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趨穩向好。收入、利潤同比繼續下降,收入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利潤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煤炭行業今年首次實現由虧轉盈,鋼鐵和有色等行業繼續虧損。
數據顯示,1至6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1272.4億元,同比下降8.5%。其中,中央企業7983.7億元,同比下降9%。地方國有企業3288.7億元,同比下降7.1%。
營業總收入方面,1至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213875.8億元,同比下降0.1%。
營業總成本方面,1至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成本208266.8億元,同比增長0.2%。
6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259539.7億元,同比增長15.2%;負債總額835497.2億元,同比增長17.8%。
從行業盈利情況來看,1至6月,醫藥和施工房地產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石油、化工和石化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鋼鐵和有色等行業虧損。
值得關註的是,煤炭行業國有企業今年首次實現由虧轉盈。業內分析指出,今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政策加快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隨著今年上半年276個工作日減量生產等政策有效執行,加之前期因虧損而停產的煤礦尚未複產,煤炭產量下降,供需關系有所改善,煤炭價格呈現階段性上漲,受益於價格上漲部分煤炭企業開始扭虧。
近日,中國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中央企業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即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運行,業內預計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和實現煤炭產業脫困發展。
煤企相關概念股:安源煤業、兗州煤業、永泰能源、陜西煤業、盤江股份、西山煤電、山煤國際、冀中能源、昊華能源、瑞茂通...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證券網)
讓市場不可思議的不只是創造迷之漲停的*欣泰(300372.SZ)。一紙“石墨烯”項目公告,帶來股價兩周漲幅超50%,東旭光電(000413.SZ)也是一時風光無限,享盡資金寵愛。
不過,深交所一張“特停令”牌打破了這只石墨烯概念股身上的妖氣,也扒出了該公司董監高借妖風跑路套現的“秘密”。不僅如此,對於近期又開始刮起來的概念妖風,監管也特發捉妖令,要求對熱點題材,保持高度敏感,更敦促上市公司采取措施,果斷遏制市場炒作。
董監高借妖風跑路
在東旭光電被監管要求自我核查之前,市場並不知道,這家公司的董監高正借著石墨烯概念的妖風,輕松實現高位套現。
妖風起源於前不久,東旭光電的“石墨烯”項目公告。
7月8日晚間,東旭光電發布了三則公告,內容均與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運用密切相關。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關於投資建設泰州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的公告》。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碳源匯谷與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區管委會簽訂協議,就上海碳源匯谷在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投資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達成意向。”這一剛剛達成意向的項目,在接下來的兩周給東旭光電帶來大漲。
按照彼時東旭光電的描述,上述石墨烯項目的前景“很美好”。
“石墨烯基鋰電池的核心特點是該產品可滿足10 C條件下的快速充放電,即在6分鐘內可充滿或放空電池。此外,該產品還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和高低溫性能。石墨烯基鋰電池能夠顯著縮短電池的充放電時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升電池容量,如果未來將該電池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起到促進作用。”東旭光電這樣告知投資者。但對於該款電池快速充放電的依據,東旭光電並未說明,權威部門或第三方機構檢測的情況也同樣缺位。
在這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連續兩周的瘋漲。從7月11日至“特停”之前,東旭光電的股價已經實現了50%以上的漲幅。也就在這一期間,東旭光電的董事牛建林、高管劉文泰及其妻子趙麗萍,悄然於7月18日—7月22日在二級市場合計減持了4.8萬元股票,賣出價在11.13—14.13不等。
有關註石墨烯概念的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若交易所不發“特停令”,東旭光電股價或創新高,高管大可能會把握機會繼續套現。不過,目前來看,這一可能恐落空。7月27日,發布核查公告複牌後,東旭光電便大跌5.22%,被機構大量拋貨,成交額達60.7億元。
“捉妖令”來襲概念炒作暫“歇菜”
東旭光電的風光日子並未長久,在當下監管全面趨嚴之下,這家概念妖股未能躲過監管的“捉妖令”。
7月22日,深交所發布的《關於對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註函》,要求東旭光電認定公司石墨烯基鋰電池產品具有快速充放電、循環性能、高低溫性能特征的依據,上述特征實驗測試及權威部門或第三方機構檢測的情況。並說明石墨烯基鋰電池生產說涉及的主要技術、專利,並說明公司是否擁有上述專利、技術。
就東旭光電的回複來看,雖聲稱公司石墨烯基鋰電池性能已經過公司試驗測試,有相應的《電池性能測試報告》,也經過了第三方電池生產廠商的測試。但具體的報告書以及測試證明並未列出。且東旭光電也坦承,泰州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還需要經過一兩年的建設周期,產品尚需銷售必要的認證,產品未來的銷售情況將取決於市場的認可和接受程度,以及公司對市場的開拓程度。
實際上,東旭光電的回複揭露了當前市場石墨烯概念的炒作現狀。產業尚未成熟、概念炒作先行。多數概念股實際仍處於技術研發和儲備階段,產能和業績表現與股價走勢卻形成反差較大。此外,上市公司切入石墨烯的方式令人眼花繚亂,對於石墨烯概念股的界定也日趨模糊。(更多內容見《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道《瘋狂的石墨烯:真技術還是上市公司的炒作利器?》)
上述投資人也表示,目前A股的石墨烯概念股多數都在處於“畫餅”階段,資金炒作的多數都是前景。而這現狀已經引發監管更大面積的“捉妖令”。
在向東旭光電發送關註函後,深交所7月26日再度發文要求,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資本系或合夥企業入主上市公司等熱點題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並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果斷遏制市場炒作。
在這一“捉妖令”的打擊下,上述概念應聲大跌,其中石墨烯概念在7月27日大幅下挫5.42%。
不過,上述投資人仍認為,捉妖令的打擊力度能否持續尚需時間認定,在其看來,石墨烯目前是遊資偏愛的主要題材之一。
以東旭光電來看,7月12—7月22日期間,該股四度登陸龍虎榜。7月12日,買一為安信證券南昌勝利路證券營業部,買入8924萬元;7月18日、20日的買一則均為中信建投證券重慶涪陵廣場路營業部,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7月22日,其買一席位為銀河證券宜昌新世紀營業部,大舉買入2.71億元。
不過,不難發現,在遊資愛炒的同時 ,機構卻在借機逃跑。7月12日,東旭光電賣一席位上的機構減持力度最大,當天減持6953萬元,拋售約685萬股。18日、20日也有機構分別賣出2056萬元、2725萬元。
午後,上海國資委改革概念股逆勢拉升。截至發稿,開創國際、申達股份、上工申貝漲停,上柴股份漲近9%。上海臨港漲逾7%、龍頭股份、氯堿化工漲逾6%、申通地鐵、市北高新等漲逾4%。
近期,國企改革政策風不斷。中央層面,7月4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召開;7月14日國資委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改革試點將全面鋪開。地方層面,7月18日,上海國資委召開三季度工作會議,對下半年改革作出布局。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下半年國企改革顯著加快,料將成最大主題。上海料有望成國改旗幟,可重點關註四個領域。一是集團或核心資產整體上市預期,關註上海電氣、雲賽智聯、申能股份、金楓酒業、蘭生股份等;二是能夠提升企業效率的員工持股預期,比如上汽集團、華域汽車、上港集團、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三是市場競爭類公司中的治理機制完善,關註嘉寶集團、錦江投資等;四是具備殼資源價值的公司,比如氯堿化工、三愛富、上柴股份等。
午後開盤,大盤跌幅逐漸收窄,隨後維持震蕩整理狀態。截至目前,滬指報2950.06點,跌幅收窄至0.98%,創業板報2100.77點,跌幅收窄至1.02%,10187.08點,跌幅收窄至1.38%。
板塊方面,黃金概念股領漲,銀行、煤炭與破凈資產上漲,其余板塊全線下跌。地熱能與次新股領跌。
周二兩市小幅低開,高速、電力等二線藍籌表出現回調,三大股指基本維持窄幅震蕩走勢,但題材股多數回暖,深圳市場表現稍強。午後在上海國企改革等熱點板塊的帶動下,市場人氣明顯回升。大盤在今日終於以小陽線報收,結束兩連陰走勢。
上證綜指收報2971.28點,上漲0.61%,深成指收報10250.55點,上漲0.64%,創業板收報2113.21點,上漲0.67%,合計成交3773.6億元。另因臺風“妮妲”登陸,滬股通今日全天暫停交易。
盤面上看,今日權重股維持震蕩調整,題材股紛紛活躍,上海國企改革、次新股等漲幅居前,超導、量子通信等前期龍頭板塊表現搶眼,釀酒、電力、銀行、民航機場等二線藍籌股表現低迷。
上海國資改革概念午後繼續大漲,個股上演漲停潮,截至14:30左右,長江投資、上工申貝、強生控股、申通地鐵、交運股份漲停,申達股份、大眾交通漲逾7%,龍頭股份、新世界、錦江投資、上海建工、光明地產、蘭生股份等漲幅居前。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和事件均表明國企改革可能提速,後續在多個專項改革方案出臺的確定性催化下,市場對國企改革較低的預期也有望進一步修複,預計下半年國企改革主題的“風”將繼續吹。
關於後市,巨豐投顧表示,未來逢低可逐步加倉,除中報高送轉標的外,央企改革以及業績驅動標的成為近期關註焦點。此外,回調的次新股、創業板標的,只要不是近期大漲的,都可繼續低吸。倉位配置上,建議40%中長線,並以藍籌股為主,20%配置小盤題材股。
東吳證券表示,在存量資金博弈和監管趨嚴背景下,利潤確定型白馬股和國企改革受益板塊值得關註。下半年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和深港通將有實質性進展,市場亦將受益,投資者應堅定信心。行業配置上,建議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積極關註利潤確定型白馬藍籌股以及績優成長股,例如高端制造和消費類板塊;同時建議關註上海、廣東等地方國改相關投資機會,重點關註國企改革、資產註入概念中業績占優的標的,並持續關註深港通的推進動態與相關受益板塊。
近日,國企改革概念再度掀起波瀾,相關概念股成為上攻主力,在熱點相對稀缺的A股市場再度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其實,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國資改革有望成為下半年掘金主線”的聲音也逐步在資本市場唱響。
8月2日,國企改革概念股呈現活躍之勢,特別是上海國資板塊風生水起,在漲幅榜前列占據了多數席位。這樣的行情延續至8月3日,上海國資板塊依舊強勢上漲,且帶動深圳、天津等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集體高潮,其中廣東國資改革指數以2.72%的漲幅位居wind概念板塊第二,天津自貿區指數和上海本地重組指數也表現不俗,漲幅分別為2.14%、2.08%。
事實上,國企改革概念行情再度卷土重來並非突然,此前在7月27日大跌之後,一些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就成為市場上亮眼的明星。以近5日的漲跌幅度來看,廣東國資改革指數以2.67%的漲幅位居wind概念板塊第一位,天津自貿區指數和上海本地重組指數的漲幅則分別為2.66%、2.15%。
在市場人士看來,國企改革概念股的行情重新點燃或許與地方國企改革最近動作頻頻有一定關聯。
就在8月2日,媒體廣泛轉載了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求是》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在業內看來,可能是受此影響,國資改革預期升溫。文章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分類改革,加快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等十項改革試點工作,擴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範圍,設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和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
而實際上在這之前地方國企改革就已有動作。據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報告指出,6月底以來全國國改加速推進,上海是地方國改領頭羊,其中,7月18日上海市國資委召開三季度工作會議,提出努力掀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新高潮。“上海國企改革引領地方國企,在國資流動平臺推動國資投資運營、混改、員工持股計劃、市場化選聘經理人等角度不斷推進。”荀玉根指出。
與上海一樣,深圳、重慶、廣州等主要城市等國企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7月2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廣州將通過資本融合和資金支持促進市屬國企創新發展,推進科技企業上市;7月18日,重慶市召開全市部分國企改革發展專題會議,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國企優質資產證券化,充分整合國有企業的各種優勢資源,促進全市各類企業共同發展。
另外,浙江、雲南、江蘇等地的國企改革也在加快推進。興業證券在今年7月中旬發布報告指出,2015年重組了6對12家,2016年至今目前已有5組10家央企在重組進程中,下半年大概率還有新的央企重組推出。
“2016年國改落地之年,上海、廣深熱點地區敢為人先。國企改革動力自上而下傳導,改革前沿地區國資委考核壓力最大,相關國企改革動力最強。”國泰君安曾發布觀點表示。
各地密集推進國企改革的動作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註意。“國企改革是下半年主要投資把握的方向之一。”有券商機構觀點認為,目前市場依舊處於震蕩築底的過程,國企改革相關上市公司估值普遍處於相對低位,投資者可以從三條主線上布局:首先,央企整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傳統行業方面推進力度有望加大;其次,地方國改穩步推進,除了上海之外可以關註深圳、浙江等地國企落地情況;最後,一些員工持股等激勵創新等方向也值得關註。
相較國企改革概念行情的火熱,此前一直被市場資金追捧的中小創概念股行情似乎有降溫之勢。“從純技術上看,上周的陰棒,特別是中小創指的下跌具有較強殺傷力,對市場人氣打擊比較大。”申萬宏源證券分析人士指出。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制約大盤反彈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量能的不足,中小創領銜大盤上漲以及是過去時了,現在能夠有效帶動市場人氣的應該就是國企改革概念。
周三大盤小幅低開後維持窄幅震蕩走勢,在上海、深圳等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的帶動下,盤中漲幅一度逾0.2%。但是上午銀行、券商、保險等大金融板塊表現萎靡,拖累大盤上行。臨近午盤,房地產、建材等板塊發力,滬指以紅盤報收。
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79.44點,上漲8.16點,漲幅0.27%,成交額85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288.37點,上漲37.82點,漲幅0.37%,成交額1,21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13.21點,與前一交易日持平,成交額341億元。
盤面上看,一線藍籌股維持震蕩調整,國企改革等題材股紛紛走強,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方國企改革板塊等漲幅居前,黃金、房地產、建材等板塊上午表現搶眼,次新股板塊今日爆發,漲幅逾3%。保險、銀行、券商、石油等藍籌走勢落後,領跌行業板塊。量子通信、超導等概念板塊經過昨日大漲之後今日熄火,跌幅居前。
值得註意的是,昨日打開跌停板*欣泰(300372.SZ),今日再度跌停,截至午盤,該股成交逾5000萬元,換手率超18%。
宏觀方面,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5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與上次持平。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值得一提的是,滬股通昨日因臺風來襲全天停止交易,今日開盤後,滬股通資金呈現凈流出趨勢,上午累計凈流出近4000萬元。
關於後市走勢,英大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8月份指數震蕩慢牛依舊是主基調,結構性個股機會依舊是主角。,從過去的經驗看,並不建議追漲強勢股,高拋低吸才是近期市場的占優策略,逢回調布局反而能夠在震蕩調整行情中獲利。由於深港通即將發布及上市公司正式進入中報披露期,8月主題投資機會建議關註深港通概念股及中報概念股。
中原證券分析師則認為,弱勢格局下,防禦為上。那些業績穩定、一致預期較好且估值合理的白馬股有望受益於機構抱團而相對抗跌,可考慮適度布局。高股息率個股在歷次熊市中表現較為抗跌,且牛市中股價彈性並不差,攻守兼備,可重點關註。
此外,平安證券8月3日發布研報,預計“深港通”的批準在8-9月公布的概率較大。平安證券表示,“深股通”的標的可能包括深證 300、深證 1000 和深港兩地上市公司,預計總額度可能會較“滬股通”現在的額度有所增加,“港股通“的額度也會相應的提升,以反映市場逐步開放的政策取向。建議可按四條主線關註“深港通”。建議關註QFII在深交所連續四個季度重倉標的,如寧波銀行(002142)、洋河股份(002304)、燕京啤酒(000729)、威孚高科(000581)、海大集團(002311)、深圳機場(000089)等;關註相對港股折價的深證個股,或相對於深股折價較大的港股;建議關註兩地相對稀缺板塊,如A股的白酒、大眾消費和醫療行業,如五糧液、雙匯發展(000895)、雲南白藥(000538)、華潤三九(000999)等。
深圳國資改革概念股早盤拉升,截至發稿,深紡織A漲停, 特發信息 、深振業A、 沙河股份等漲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