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觀點和檢討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30.html
自星期五失敗的交易 IT 後,心情有一些低落;主要是因為自己有一些劣根性還沒有戒除,若不痛改前非,往後就很難在表現上再有突破。
主要的問題是自己太在意捕捉每一個有可能的突破走勢,導致過度參予大量贏面不大的交易,降低成功的機會率,拖低了整體的回報。其實有一些旁觀的網友留言,亦已指出了這點。他們是對的,我應盡可能在較好的大盤氣氛下,做一些走勢明確的股票交易。減少一些垃圾的交易已能大大提升回報率。
而網友一些指控也是對的,例如自己有時的確過份在意短期的一些波動,那些波動有時的確可能只是 normal fluctuation,或者是股票走勢的原有「個性」,是自已忽略了,以致造成很多無謂的操作。
雖然今年自己做防守的工作已比去年大有改進,有效的止損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損失。但說到底其實有些笨,與其做防守,倒不如在一個 Non-trending market 或者是 downtrend market 抽身離開。要學習與大量現金共舞,擺脫有 cash 就身痕的惡習,嘗試適當的放棄某些「機會」,操作要再審慎一點。寧可賺少一些也不要有大錯。
定立以下幾點,日後告誡自己:
- 若沒有特殊情況,只在大盤展示明確的上升趨勢或者市場整體氣氛明顯轉好時才買進股票。
- 絕對不做週線圖呈下降趨勢的股票的長倉。
- 盡量用週線圖來判斷大盤或者個別股票的趨勢,以減少受到日常波動的噪音干擾。
- Test-buy 的注碼要做得小一點,在較肯定自己做對的情況下才加大部位。
- 樂於持有大量現金,等待合適的時機才出擊。若沒有現金的話,再好的機會也只會浪費。
- 減少接收無謂的資訊、新聞或財演評論,盡量只靠自己的判斷來選股和指導操作;大盤和領導股的 Price-and-volume action 多數講真話,而個別人士的意見經常會出錯。
- 止損位盡量用週線圖來參考作判斷,以減少被日常波動而被震走的機會。而配合 (1) 和 (4),也會減少被震走的機會。
- 減少操作股票的數目,以減低操作失誤或者疏忽的機會,嚴格選股也減少買入廢股的機會。
- 除非是介入買進的時間,否則盡量不看股票 Intra-day 價格的波動,以免做出衝動的決定。
牛牛牛是沒意思的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今天恆指跌1%,國指跌2%,成交增至666億,是另一個 distribution day;股票升:跌比例大約是1:3。滬深300指數尾市跌幅收窄,但仍跌0.72%。
美國國債上限問題暫時解決,不過,如我之前所講,債市一直對這件事沒有任何反應,即表示 smart money 一直不認為此事是關鍵性問題。股票市場有一些短暫性的影響,在美股來看,個別股票也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格局。整體來說,中、歐、美經濟增長的前景,以 及中國的信貸危機和銀根鬆緊情況,那才是影響股市的主要關鍵。HSBC在歐洲大栽員,表示歐洲的經濟實在差勁;我們不會看到一個地方的表現很好而需要大栽 員的。
港股今天的大盤是弱的,內銀在美國運通悉售工行持股已受壓,外資繼續不斷撤離中資金融股的投資。不少股市評論員(Pundits--- e.g. Big C),每當一些中資金融股有個別幾天較可觀的反彈時,就話有突破,每次反彈都認為是牛趨勢的開始,那實在是愚不可及。首先「突破」是有很清晰的定義,那就 是股價由一個重要的 trading range 升上或下降至另一個 range;其次就是,並不是每一個向上的突破都是牛走勢的開始,尤其是在大盤不好的時候,處於弱板塊的股票在一些短期 trading range 的突破很多時候都是假的。不斷存在主觀願望而進行操作只會浪費時間和輸錢。假如大盤氣氛繼續差下去,而某些內銀股又再次跌穿50天EMA,我會有興趣開始 嘗試造淡它們。
和電香港(0215.hk)公佈的業績十分理想,市場反應正面,股價繼續放量上漲;它亦有帶動數碼通(0315.hk)嘗試突破,但由於大盤不濟,結果突破失敗。由於市場反應良好,我繼續持有手上的和電香港。
個人今天沒有任何操作。一來手上持股並無異動,二來整體大盤氣氛不好,也沒有什麼良好的目標可以交易。今天組合回報微升0.2%。
其他 watchlist 上的股票方面,CUP20 成員之一的理文集團(0746.hk)今天巨量急跌>9%,已成熊走勢。一旦愈來愈多領先股出現無力再上的情形,甚至是熊走勢,那便要十分小心。
 |
理文集團(0746.hk)六個月日線圖 |
再講一講投資內銀股的問題,或許很多已投入的人不太喜歡聽,但這是一個事實。這兩年長揸內銀股沒有回報是一個已發生的事實,儘管日後內銀真的有一個牛走 勢,這兩年沒有任何回報的事實也沒有任何改變;而這兩年之間,有大量其他界別的股票有可觀升幅甚至倍升。一早已投入內銀股投資的人,他們的行動本身已表達 了他們的主觀意願:內銀股的股價或股利是有上升潛力的。否則,他們就不會買進了。久而久之,那些人一看到任何內銀的反彈都會有主觀意願,認為那是牛走勢的 開始:「拿!都話不要有羊群心理。看!內銀是會上升的。」他們只喜歡接受認同自己看法的意見,任何負面的意見只是一種抽水,或者是與羊群共舞、跟紅頂白。
當然,可能不少人已當我上一段文字是抽水,只能說句對不起。我想指出的是,投資必須實事求是。個人的意見可以是對或者錯,可是當市場在一段長時間的表現證 明了自己是錯,那就是錯。我們能否獲利,最終仍是取決於股價表現或者是可獲分派的股息,股價點穴甚至下沉兼派息沒增長,而跑輸其他界別,以任何角度來說都 是輸了,那是要面對的現實。一味牛牛牛,學范太所講:「要講一些令人聽落很舒服的說話是很容易的。」但那是沒有任何意思的。
本週回顧--現在應該實事求是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06.html
稱8月5日為環球股災日,實不為過。全球多個市場幾乎大部份都跌>3%,波幅較大的市場甚至跌4-6%。以本年度計,指數跌幅超過20%的市場不乏其數,例如巴西和意大利等等。
 |
恒生指數半年日線圖 |
上圖是恒生指數半年日線圖,六月中已跌穿了三月日本地震時的重要次級調整的低位(頸線),然後反覆上試50天線兩次失敗而回,再跌回頸線以下,然後再裂口下破近期的最低位,熊走勢非常明顯。
 |
藍籌股表現 (5-Aug-2011) |
在撰文之時,美國儘管公布了優於預期的就業數字,美股仍然反彈無力,繼續下沉,美國納指再跌3%。可見近日波動並不是因為什麼債務上限或者是就 業數據;而是在擔心歐債危機擴散至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整個銀行體系;而環球經濟增長也有慢得不能接受的情況出現;巴西、印度甚至中國這些新興市場,大幅 收緊銀根,令這些市場的經濟增速也冷卻下來。資金湧入美國債市、瑞士法郎、黃金避險。
我認為真正令市場恐慌的背後原因是:現在危機出現了,Fed rate 是 0%,美國負債已超負荷,QE都出了兩次,金融機構才剛剛拯救完。而歐洲債務危機能否拯救,不是財務上的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沒解決所以沒有得救,這是最 具不確定性的事情。市場最怕無從估計的不確定性。
與其爭拗牛熊名目,倒不如切實認知當前自己在 Trade 的項目趨勢為何,尊重市場來認真操作。諸國能否拯救世界,誰是百佳,誰是受害者,這對我們的交易都不是重點,真正重要是自己trade 緊的東東之後點行。若然是交易港股,那十分明顯要知道是大盤在走一個至少是中線的下降趨勢,而大量個別股票都是熊趨勢。目前的大盤走勢也切合道氏理論中所 講的熊市: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06.html。明白自己身在一個什麼氣氛的市場,那才能定下理性的對策。次次來個大插都話終極一跌,一年講三四次見了底,但底部卻一個接一個更低的出現,一味牛牛牛,儘管貼圖出來畫個箭咀出來話自己點樣低位入貨,完全於事無補,只會令自己回報像老師一樣負得更深。
 |
BB said, "Bear time now" |
個人操作方面,由於前兩天領先股票突然連續兩天沽壓大增,沽出了重倉的英皇鐘錶和銀娛套利,增持了現金水平,亦打算在中資銀行股跌穿50天線後造淡。結果前者做得不夠,後者因害怕到達支持位有夾倉膽小而沒有執行,結果今天倉位仍然受到重挫,回報跌至近乎0%回報的水平。
勢估唔到,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已解決、之前希臘國債問題也暫時舒緩了、SHIBOR 都下跌不少,在沒有任何消息的情況下,星期四的歐美股市可以跌幅如此驚人。星期五一開市已失先機,操作上主要考慮幾點:
- 這 種跌幅和寬度,以及多個市場的同步性,並不是一年出現幾次的那一種;對上那次最嚴重是去年五月的跌市,但跌勢沒這次那麼嚴重。不論是恒指跌1200點,還 是道指跌500點,都不是常見的,還要是在一個大盤離高位只是10%左右不到的水平發生,極有可能是 Primary Trend 的重要 Movement。
- 大盤在跌1200點後已呈極度超賣,再追沽的值搏率已大為降低。
- 這個有機會是一個大跌勢的開始,而不是終結。之後或許有反彈,但可能只是微弱而短暫。資金的走向仍然是避險,在經濟差而有機會長期低息的環境下,尋求穩陣和高息率的回報。
因此,星期五盡量在即日內的小反彈將現金量提高到五成,盡量只留防守性較高的股票(主要是高息率公用股類別),而有較大機會在熊市初 期跑贏的股票,搏取可能出現的反彈。始終大盤真的很超賣:10天RSI是25、Stochastics 是13、William%R -100,完全清倉會有沽在短期最低位的風險。日後再反彈真的發生,或會看情況套利或者造淡,視乎實際情況而定。
最後有幾點想講:
- 熊市大跌通常走在基本面(消息出即等於舊聞)轉變之前。當跌到最凶狠時,壞消息和實際問題自然會逐個浮出。和市場趨勢對著幹,以證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確十分危險。個人的想法通常充滿 Bias,事後才會發現。
- 看錯不要緊。如我所講,看錯就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最重要是 Not losing,而唔係 make a killing。
- 擺脫 Long Bias 的思維,要記住自己可造好也可造淡。熊市也可以賺錢。(這個我也常犯)
- 睇唔通就離場乜都唔做,唔好Long 又唔好 Short,這是最好。保存實力才是下次贏大錢的關鍵。
- 在熊市中,Trade smaller and take your profits quicker. Never let your profits turn into losses.
- Never average your losses and never let your small losses turn into big ones.
牛熊之辯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1.html
八月以來的市場十分凶險,已將不少經驗不足或者是overtrading 的投資者清袋離場。不少人辛苦經營數月至數年的贏利,幾日之間就全部歸還市場,甚至嘔突。
像老師那樣日日叫衍生工具、借貸孖展、短炒如洪水猛獸等,那只是叫囂,無助認真思考真正的問題。造成嚴重虧損最主要的問題我認為包括幾個:
- 缺乏對風險的認識,尤其是 risk of ruin。
- 對自己使用的工具或者投資的類別沒有充份的理解。(個人認為很多人對「股票」這回事也沒有充份理解)
- Overconfidence。
- Hindsight Bias。
- 基於以上兩點,憑一己的 wishful thinking 去扭曲對現實在或技術指標的理解,去為自己的操作合理化。
- 沒有遵守紀律。
- 沒有時刻將自己的倉位 mark to market。
我在此只對近期發生的事作多一點補充。
個人認為今次最多人虧損的原因在於大跌出於無聲無色,而且段段快放。而熊市出現時,之前並沒有瘋狂的牛三階段。電視報紙沒有新的少 年股神、美少女股神或者師奶股神;而上一個牛熊週期的哎吔股神例如燈火,在其網站的虛擬組合於未大跌前已蟹到阿媽都唔認得,套牢得以為深無可深,以為已衰 到貼地。哪料過多幾個星期後仲可以更衰。
由於沒有出現明顯的牛市瘋狂現象,不少人都好像沒有怎賺過錢,熊市那麼快重來,很多人是接受不了。這個週末我打書釘看了幾份本地財 經雜誌,大部份 Pundits 仍然相信這是牛二,仍有不少人看年底25000點以上。當中不少觀點包括沒有經歷牛市瘋狂階段、經濟巨浪未完(例如美國樓市超復甦[!??])、超低息環 境下不會有熊市、新興市場仍然有強勁增長、股市沒有跌穿去年五月的重要支持低位,數「浪」(Elliot's Wave Theory)沒有確認熊市等等。(竟然有人說道氏理論並不確認熊市,我實在無法理解)
首先,不論你選用什麼理論作為操作指引,應不能偏離兩件事:1. 要有助辨清現實;2. 具備實用性。
或許我這樣說會得罪很多波浪理論的支持者,可是,Elliot's Wave Theory 正正是一不具實用性,二是無法辨清現實。據我幾年來觀看不少使用波浪理論的所謂專家,其如何神準只是在事後將股價圖Fit 入數浪的框架。而不少人作預測,也只是將歷史股價圖 Fit 入數浪的框架,而且如何去 Fit 也經常有偏差很大的爭議。個浪之後點走呢?多數是斷估。但事後發展出來,股價圖的右邊永遠都可以事後修正 Fit 入那些數浪框架,以達致永遠正確。
當大家重讀道氏理論後,若能充份理解,對於牛熊之辯已不會有太多疑惑。最重要是,道氏理論可貴之處,並不是去預測什麼,而是它利用人性(市場的參予者)恒久不變的特性,以及經濟週期的循環,協助我們分析當下發生的事情。我引述道氏理論之中的幾點,在作拋磚引玉:
- 市場是人所組成,而人是會犯錯的。市場的集體智慧對未來的看法都會偶然犯錯(但市場的本質是容許參予者快速地改正他們的錯誤)。因此,任何理論聲稱市場永不犯錯都是不能成立的(例如漫步理論)。道氏理論並不是用來擊敗市場的絕對正確兼完美無瑕的系統,它只是投資和投機的一種輔助,因此在使用它時必需客觀地搜集事實的證據來操作。
- 市場/大盤有三種主要運動,包括基本趨勢(Primary trend)、次級趨勢 (Secondary reaction/correction)、日常波動 (Daily fluctuation)。這些不同種類運動可以同時間往不同方向發展。基本趨勢即是我們時常所講的牛市或者熊市,能持續以年計的長時間。而次級趨勢即是我們常聽到的牛市調整和熊市反彈,一般持續三星期至數個月。日常波動即是每日不同的上上落落,這是沒有整體大趨勢的影響。
- 基本趨勢即是基本整體的牛和熊市分別。時期通常由最極端的少於一年至到幾年的時間。可是,這種趨勢發展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即是升跌幾多,維持幾耐),是沒有可靠的方法可以預測的。
- 熊市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市場參予者開始放棄股價再上衝希望,將高價買入的股票拋售。第二階段、反映企業的盈利倒退所引起的拋售。第三階段、由絕望引起的拋售,拋售者已不再理會股票的質素、價值或前景,他們只想藉拋售而得到某些現金部位。
- 牛市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市場參予者恢復企業前的信心。第二階段、企業盈利強善和增長帶動股價上升。第三階段、投機活動極之活躍股價膨脹明顯,股價上升由期望和希望所帶動。牛市的型態必定是每一個接著的高位必定高於前一個,而每次調整的低位都高於前一個次級調整的低位。
不 少投資者另一弊病是,以自己數年前的買入價來作買賣判斷,而漠視近期的股價或基礎因素的發展。或許,閣下幾年前買入的價錢可能十分低,但可要知道,目前得 到的賬面贏利也是錢,基本面會改變,趨勢會走完,錢可以蒸發得很快。若果不聞不問,或者死牛看好,搞不好幾年坐貨得個吉,那可要痛心疾首(最慘是痛心疾首 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妻兒)。
技術指標可能不同人有一些判斷的偏差,但也不可能差得太遠。正如下圖是一個美女,或者一些人不覺得她很美,但至少肯定不是豬扒先。
正 如恒指週線十分明顯已出現向下突破(更不要說日線圖),呈一浪低於一浪,視力不是太差的也應該看得清楚。我實在不太明白為何仍有大量評論告訴散戶這仍是一 個上升趨勢。為何一定要穿去年五月低位才算是牛轉熊呢?難道那個位比2010年低至2011年7月21600-22200的支持位長嗎?或者有什麼特殊意 義嗎?搞到由高位跌六千幾點下來才確認一些事是否有用呢?
以上問題是值得深思的。或許我說的東西具有爭議,也不一定正確,但我堅持主張以下幾件事:
- 摒棄無謂的預測,細心分析當前形勢為重。
- 應實事求是,不作幻想,認清並尊重擺在眼前的事實,不要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 作為有責任的投資者,應該先嚴控風險,下一步才搏取回報。市場並不是不勞而獲搵快錢的地方。
- 應視 Paper loss 為實際虧損,容許 paper loss 擴大,那麼實際的虧損就會擴大。
有危險就逃,有何不可?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8.html
經過股市赤色的八月,不少人的傷亡比金融海嘯更慘重,據我的觀察以下幾個原因是可能的:
- 沒有發生瘋漲的階段已進入狂跌。
- 大量 Insiders Buying,令人有錯誤安全感。例如四叔、誠哥、郭氏兄弟等,還有不少二三線股都有主席/管理層買入或者回購動作。
- 不少股票以及大盤「估值便宜」甚至貼近上次金融海嘯的低位。
市況分析我已講了很多,今天我想講的是一些理念上的東西。
有「價值投資者」云:不要聽見戲院失火,便先搶跑,由真的確認失火才決定逃跑不遲。
我的看法是,搶先逃跑有何不可?若是流料最多是浪費了一張票。倘若真的失火,走避不及,被人踏死、燒死或者被濃煙焗死,那就寃枉。
像中人壽那樣,大家一早已知保單增長緩慢、市場競爭加劇、投資收入不濟,股價率先下跌反映,死硬派投資者硬是不信。要真的開出個極之不濟的業績才肯面對現實(有的甚至仍未面對現實),那已經太遲。
例如地方債務壞賬、集資問題、以及策略性投資者大舉減持問題不斷困擾內銀股,令其估值即使在低位仍然股價下瀉不止。不少價值投資者 仍在爭拗地方債務問題之真偽,策略性投資者沽貨乃愚蠢行為之類。其實不論那地方債問題是真是假,人們沽貨是否愚蠢。這兩三年持有內銀的人已經輸了,股價於 幾年間並無寸進,並繼續向南走。真相是什麼已不再重要。股票乃高風險投資,幾年間沒有回報已無法令人接受。
不斷有人用估值低廉來麻醉自己,並沒有認清股票市場是買未來,而不是買現在或者過去。在未來日子,公司盈利倒退,那麼估值是否便宜 已十分明顯。尤其是週期性企業,由幾倍P/E變成幾百倍甚至沒有P/E並不稀奇。在聲稱估值便宜之前,有沒有好好分析宏觀環境、行業環境的轉變如何影響公 司盈利?看到「最準分析員」不斷用歷史數據來做估值模型出目標價,實在啼笑皆非。
索羅斯成為投資界的傳奇,其宏觀分析十分精準全面為其一,最重要還是他認錯認得快,斬纜夠快夠果斷。假如索羅斯次次都要見到戲院出火才逃跑,量子基金肯定晨早被KO。
如我之前所講,自己的賬戶盈虧會說話。倘若自己的戶口見紅得要命,在堅持己見前宜請三思。大幅虧損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錯方向、二是錯 Timing。只要兩者中其一,都是錯誤。投資首要任務是避免虧損進而賺錢,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不要太牛,也不要太熊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7.html
美聯儲局主席 Ben Bernanke 昨晚在 Jackson Hole 講話,基本上什麼都沒說,甚有老師「明天再來」的味道。九月聯儲局的會議一日變兩日,到時再看情況商討諸種不同的刺激經濟措施。
對於我們這些投機賭徒來說,市場對消息的反應比消息本身來得重要。在 Bernanke 宣告保持零息至2013年中之後,美國股市指數雖仍有震盪,但似乎逐漸找到短期底部,美國金融股的跌勢亦開始穩定下來。
可是,歐洲卻仍未穩下來,歐洲的金融股仍然繼續沉底。歐洲各國的主權債券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違約掉期不斷上升(雖然昨晚有一些微跌),歐債危機仍然是最危 險的重點。德國仍然拒絕歐元共同債券的方案,表示出極不願意無了期的救助歐豬。芬蘭要求希臘提供抵押品才肯發放貸款,而歐盟亦開始同意其他國家可以學芬蘭 那樣要求抵押。從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以及主權國的行為來看,希臘爆煲似乎已成定局,問題只是如何處理,以及後果是怎樣。而瑞士央行表示要對瑞士法郎存款收 費,瑞郎急跌。
在歐美風雨飄搖之時,反而中國股市表現不錯。滬深股市週四的放量大漲,市場真金白銀的參予下令我們不敢太過看淡。而週四的人民日報出了一遍文章,顯示中央對貨幣收緊的態度上有一些軟化跡象,這是十分值得留意的。
我經常強調,各國政府能否拯救世界、做法是否「正確」,並不是我們這些投機賭徒的關注重點。我們只關注市場對消息的反應,以及這些措施如何影響各種資產的價格。
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 近三年已顯示了中國股市的領先性。最近中國人壽的崩盤,以及其他中資金融股的走勢,顯示A股市場的折讓是對的,A股比H股市場有效。
- Bernanke 宣告低息至2013後,再宣佈QE3與否已不太重要。債券、商品市場其實已顯示現在已經和有QE3的分別已經不大。
- 歐債危機會不斷騷擾市場,而危機的嚴重性,以及爆煲的風險也愈來愈大。
- 環球經濟增長減慢,衰退風險增大,但通脹持續。
- 不論有沒有QE3,黃金仍然是上漲的機會居多。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全世界開始對各大國的 Fiat Money 有信心危機。
- 本地的二三線動力股仍然趨勢向下,偶有股票洗倉式下跌。做長倉要十分小心謹慎,不要胡亂死牛 go go go。
- 由於大盤反彈的機會也不少,淡倉宜小心選擇對象和控制注碼。
 |
動力股本週表現 |
大洗牌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08.html
近兩日的反彈走勢,大家明顯看到什麼機構調低主權或者是銀行的評級也好,也沒有對走勢造成什麼影響。
以前談道氏理論的時候說過,造市者個別操控一天半天是可能的,但卻無法控制一個中長期的大趨勢。假如有人認為造淡者可以由25000掃落16000,這9000點的跌浪是個別造市者一手造成,而贊成禁止沽空的話,那著實是在他們臉上貼金。
股市的走勢是經濟的領先指標,主宰趨勢是所有市場參予者長期共同投票的結果。熊市開始時,Smart money 在靠二手消息操作的人尚未察覺到異樣時已率先沽貨離場,然後一些不太 smart 但警覺性高的人也開始察覺到不妥而跟著離場,只有完全不 smart 的人呆呆的看著大盤崩跌而大叫市場不理性,到市場即將見底時O嘴而不知如何是好。
所謂人造牛又或者人造熊亦是另一個搞笑的話題,這只代表論者對經濟和歷史的無知。經濟和物理學以及生物學這些科學的分別,在於經濟 是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互動產生諸種現象,人的思維和活動已是本體,任何經濟現象都是人創造出來的;那並不像物理學,宇宙的形成和物理的法則是客觀的獨立存 在(宗教一點的,我們可以說那是神創造出來)。當世界各國貨幣脫離了金本位後,紙幣就一直是貶下去。這只是重覆歷史,任何國家可自由亂印銀紙後,把貨幣 debase 到一文不值那只是時間問題,由羅馬帝國至到18世紀法國的墨西西比泡沫爆破,也是如此,因為這就是人性。為什麼 2004-2007年的資產泡沫沒有人跑出來說人造牛?那是也是因為政府造成的過度流動性引起的啊。
有句老話說,我們識得股市,但股市卻不認識我們。盡責的股市操作者應該是改變自己去適應市場,而不是在輸錢時指罵市場。市場暴升暴 跌已不是第一次,輸錢只能怪自己看錯邊。而輸到燒炭只能怪自己沒有做好 Money Management。政府只是像老散一樣,他們只是市場參予者之一,看法會有 bias,做嘢會做錯,時機也會搞錯。無他,因為政府都是人,我們要做的是藉著觀察做出最好的反應。假如價值投資者計算到一隻股票是抵買而推薦買進,然後 那隻股票再大跌70-80%,甚至因為作假而停牌,拒絕回應。又或者一個聲稱自己超長線投資的人,在一隻股票>$30時不斷推介買進,告訴你三年後 見$200;結果三年後股價腰斬了一半,並在$17升至$18的期間告訴你不想追貴貨。大家已明白,這個市場已經完成了大洗牌的工作。
說回港股,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中國政府的取態。最重要的消息是中國總理探訪了溫州,這比什麼評級機構降什麼級更重要。只要中國政府 能針對信貸危機作出適當的反應,那我們就可以相信明天會好一些。至於地產泡沫爆破、中國銀行危機等等,我們看到內房股以及內銀股都跌到資產淨值以下,不用 太聰明的都知道那已是發生了。現在已不是會不會爆的問題,而是如何善後的問題。
大洗牌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08.html
近兩日的反彈走勢,大家明顯看到什麼機構調低主權或者是銀行的評級也好,也沒有對走勢造成什麼影響。
以前談道氏理論的時候說過,造市者個別操控一天半天是可能的,但卻無法控制一個中長期的大趨勢。假如有人認為造淡者可以由 25000掃落16000,這9000點的跌浪是個別造市者一手造成,而贊成禁止沽空的話,那著實是在他們臉上貼金。
股市的走勢是經濟的領先指標,主宰趨勢是所有市場參予者長期共同投票的結果。熊市開始時,Smart money 在靠二手消息操作的人尚未察覺到異樣時已率先沽貨離場,然後一些不太 smart 但警覺性高的人也開始察覺到不妥而跟著離場,只有完全不 smart 的人呆呆的看著大盤崩跌而大叫市場不理性,到市場即將見底時O嘴而不知如何是好。
所謂人造牛又或者人造熊亦是另一個搞笑的話題,這只代表論者對經濟和歷史的無知。經濟和物理學以及生物學這些科學的分別,在於經濟 是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互動產生諸種現象,人的思維和活動已是本體,任何經濟現象都是人創造出來的;那並不像物理學,宇宙的形成和物理的法則是客觀的獨立存 在(宗教一點的,我們可以說那是神創造出來)。當世界各國貨幣脫離了金本位後,紙幣就一直是貶下去。這只是重覆歷史,任何國家可自由亂印銀紙後,把貨幣 debase 到一文不值那只是時間問題,由羅馬帝國至到18世紀法國的墨西西比泡沫爆破,也是如此,因為這就是人性。為什麼 2004-2007年的資產泡沫沒有人跑出來說人造牛?那是也是因為政府造成的過度流動性引起的啊。
有句老話說,我們識得股市,但股市卻不認識我們。盡責的股市操作者應該是改變自己去適應市場,而不是在輸錢時指罵市場。市場暴升暴 跌已不是第一次,輸錢只能怪自己看錯邊。而輸到燒炭只能怪自己沒有做好 Money Management。政府只是像老散一樣,他們只是市場參予者之一,看法會有 bias,做嘢會做錯,時機也會搞錯。無他,因為政府都是人,我們要做的是藉著觀察做出最好的反應。假如價值投資者計算到一隻股票是抵買而推薦買進,然後 那隻股票再大跌70-80%,甚至因為作假而停牌,拒絕回應。又或者一個聲稱自己超長線投資的人,在一隻股票>$30時不斷推介買進,告訴你三年後 見$200;結果三年後股價腰斬了一半,並在$17升至$18的期間告訴你不想追貴貨。大家已明白,這個市場已經完成了大洗牌的工作。
說回港股,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中國政府的取態。最重要的消息是中國總理探訪了溫州,這比什麼評級機構降什麼級更重要。只要中國政府 能針對信貸危機作出適當的反應,那我們就可以相信明天會好一些。至於地產泡沫爆破、中國銀行危機等等,我們看到內房股以及內銀股都跌到資產淨值以下,不用 太聰明的都知道那已是發生了。現在已不是會不會爆的問題,而是如何善後的問題。
Divergence of News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1/divergence-of-news.html
最近市場消息頻出,以希臘為例:一時又歐盟出了解決希臘債務方案,然後總理玩公投,接著又內閣倒戈,又話撤回公投,又搞國會信任投票。一日好消息,另一日來個似乎末日般的壞消息(記得希臘宣布公投的那一天,市場有一些恐慌),玩謝不少人。
表面上這樣是難玩,但大家若平心靜氣,消息頻出反而提供不少的觀市提示。
不論是什麼消息,在市場上只有四種消息:好消息、很好的消息、壞消息、極壞的消息;而市場的反應只有三種:升、不動、跌。如果大家不是經濟學家,而只是靠 炒賣糊口的人士,消息本身好壞實非我們最關注的事,市場對消息的反應才是我們最應該集中觀察的。我們亦要留意,在市場上,新聞即是舊聞。發放得出來而我們 在報紙或者電視新聞上看到的消息,是二手資訊,之前一早已有很多內線相關人士知道了這些消息,並開始做嘢。
有好消息就升,有壞消息就跌,而升跌程度和消息好壞程度相符,那沒有什麼特別,通常只是本身趨勢的延續。何解我說是趨勢的延續?因為若是轉角位,主導市場的是 smart money,他們老早就洞悉了實情,比一般大眾要早得多,那他們的動作肯定不會和消息同步。
倘若消息和市場該有的反應背道而馳(divergence),那就十分值得我們注視。
舉個消息的牛背馳(bull-divergence of news)的例子("bull-divergence of news" 呢個 terms 是我自己作的 :D):
故事一開波(故事是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股市已跌了好一陣子,壞消息頻出,一時有強國主權評級被降、一時又有另一個強國經濟有機會硬著陸、一時又有 弱國的債務到期面臨違約。股市跌跌不休,跌到某個令人痛心疾首、滿街鮮血、連長線投資的老師都鼓吹禁止沽空的絕望水平後,開始有「超賣的技術性反彈」出 現。
接著,壞消息是繼續有,例如某國家級大銀行在市場無法消融資面臨倒閉而求救、一些國家的評級被降而其他強國的評級被調為負面展望、某強國的樓市開始暴跌、 某強國出現企業倒閉潮老闆跑去自殺等等。股市有一些震盪,但仍然沒穿之前的低位,反而那個「超賣的技術性反彈」繼續,股市卻在一片壞消息中不跌反升。市場 對壞消息沒有反應,甚至背道而馳,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
然後又過了幾天的震盪,市場出現了救市的傳聞,央行減息和加印銀紙、某大陸的聯盟增加救市基金規模、弱國的債務 haircut 一半、某強國的經理跑去有老闆自殺的地區視察然後話政策應該「適時微調」等等。忽然之間,深火熱的地獄見到曙光(但其實好多內線人可能已一早知),那個 「超賣技術性反彈」彈得更加勁,一個星期大盤的升幅達高單位數字百份比甚至低雙位數。在這個時候,偶然有些壞消息,例如剪頭髮也要建議公投、近期的經濟數 字轉弱之類等等,跌了一跌,話咁快又升返,最後仍然是升。
虛構故事講完,總結 bull-divergence of news 有幾個形式出現:
- 對很壞的消息反應輕微,只是跌很少,甚至不跌,這已經是屬牛;或者有相對強的跌幅,但極快速就跌幅收窄,甚至單日轉向,這也是牛。很壞的消息一出,只跌幾分鐘就已快速上升,那是很牛。
- 對壞消息不跌反升,或者跌幾分鐘至一兩個小時已經回升,那都是牛。
- 升勢中穿插好消息,而市場對好消息加倍回應,這是確認牛勢。
- 升勢中穿插壞消息,但市場反應不大,跌幅低於升幅,時間性亦沒上升時長,亦是牛表現。
- 有時之前會有一些沒有任何消息的強勁「技術性反彈」。
Bear-divergence of news,即是將以上情況倒轉,如此類推。
因此,當聽到好壞消息都好,不論自己持有什麼倉位,第一件事是保持冷靜,先觀察市場對該消息如何反應(更進階的投資者更可觀察環球資產價格的盤路,以判斷市場思路);然後就觀察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最後就調整自己倉位作應變。
若然衝動就市場的 knee-jerk reflex 來起舞,那會很易中伏,或者左一巴右一巴。我們要記住的是:消息日日變,但人性永遠不變。
做隻雞做隻鴨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12.html
今天恒指上升173點,國指升129點,成交縮至524億;股票升:跌比例大約為2:1。滬深300指數微跌0.17%,成交縮減。
個人操作方面,繼續減持股票,沽出大部份天虹紡織(2678.hk),餘下部份撥入殘股基金。感覺上今天的反彈並不強,二三線股反彈力度和指數不成正比,繼續維持審慎策略。組合今天回報平收。
留言版內有些爭拗,內容其實沒有新意;大升大跌的日子總有人出來抽幾下水,組合有較大的動作又要鵝交易費用;我還記得之前17600點買貨也被人日抽夜抽,結果就是我十月有筆錢入袋。
反向留言有幾個層次,以博主來看:上品為辯論,論者有根有據,言之有物,大家有交流有得益;次之為批評,過程屬單向,論者沒打算交流甚至可能自以為是,但亦算有立場和論點。下品為抽水,思維粗疏,言之無物,毫無建樹,純粹謾罵以過一己之癮。
看得不爽,幾句批評實在無可厚非。但邏輯混亂,思維簡陋,那只能自暴其短。舉個例,道理拗不過別人,明明講炒股票,主題是回報率的計算,突然爆句我個物業 跑贏你幾條街,那就九唔搭八兼搞笑。在座各位有不少大戶,閒閒地幾層樓揸手,突然聽到有個莽民咁講嘢,別怪我們無禮,實在唔笑都有鬼。
我面對抽水,從來不會說什麼「咁勁,你又搞個XXX給我看看...........」之類的說話。正如一個好的足球評論員,他不必是世界足球先生,見解獨 到,有條有理,言有之物就可;這種水準我絕對尊重。大家有睇波的可能記得,三色台以前做世界杯轉播,時常做做下有些女嘉賓插口講堆廢話,這種水準那就很令 人討厭了。
現在什麼都搞互動,細路上學要互動教學,怪獸家長會可以干預學校教學方針甚至方法,看劇集可以自己揀結局,潛移默化之下,新世代之人大多視別人迎合自己為理所當然。這體現於週街有粗人或者斯文敗類小小問題就隨便斥喝售貨員、動輒出言侮辱餐廳待應等等。
最近有單新聞,仁安醫院因為某病人在院內鬧事兼無理喝罵侮辱醫護人員,被院方發信終止該病人和他配偶的醫療服務;那病人心有不甘,到生果日報投訴醫院「無 理」拒絕服務他和他配偶,又醫者應該父母心,又私家醫院欠缺監管,又呢又路,看到這些陳腔濫調都已想作嘔。大佬,做你生意又嫌三嫌四,當人豬狗不如的喝 罵;不做你生意又不行,又話人地拒絕你;講真,現在做服務業分分鐘可比做雞做鴨,甚至更慘。歌詞有云:做隻貓做隻狗都不做情人;遲些可能要改改,變為:做 隻雞做隻鴨都不做生意。很多人有幾個錢就以為自己是大爺,以為別人很想舔你鞋底,非服務你不可;其實那些人不明白,那裏個個都想佢過主,最好死遠D,咪煩 住哂。
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裏的主流長期讀者都是思想慎密,質素高的成熟人士;而物以類聚,那就是這裏經得起考驗的原因。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