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大話東北遊(下) (2012年09月05日)
1 :
GS(14)@2012-09-05 12:18:1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009&d=1836
繼續講陰謀論,查實仲可以話,將香港樓價炒得愈高,其實亦係港深融合的大方略,樓價愈高,愈有需要搵更多土地供應,相信發展新界東北及深圳河套等邊境區域亦愈少阻力。
深圳拉低香港樓價、地價,或有地產大孖沙一定唔會高興,所以好有可能在背後發功,鼓勵反陸情緒,豎起意識形態圍牆,借力守衞香港力場。國民教育及新界東北近期本港兩大熱門話題,幾年前已經開始諮詢,完全炒唔起,梁振英做咗特首之後,又可以即時反枱,香港好似變成冷戰戰場咁,用上面的陰謀論解釋亦講得通。
如果真係有呢啲陰謀方略,又實行得天衣無縫,坦白講,香港人都唯有講個服字,不過,中國規劃真係咁英明神武,唉,強國就唔會搞到一鑊粥啦。
講到新界東北發展,仲想講一個好殘酷的現實,香港地產市場好似好透明,一個個物業成交價,是但一個地產代理網可以免費任睇,不過,一旦涉及超巨型的土地轉換新城市規劃,就算所有嘢攤開曬俾你任睇,普通人可以掌握的資料,其實少之又少。
相對大型地產商的「物業資料庫」,更係999條牛對半條毛。所有人都認同規劃一個新城市,愈透明就愈好,諮詢更耐就更佳,不過,同時亦要有心理準備,有財力可以長坐、有線眼可以落寶的地產商,晨早打曬釘等收成。
好似恆基地產(012)咁,多年嚟同新界的收地公司鄉親父老合作無間,收收埋埋唔少農地,去到舊年底,新界土地儲備約4,190萬方呎,新界東北佔510萬方呎,講緊政府計劃動用400億元,買回大約2,852萬方呎土地,按比例粗略計算,恆地無需承擔樓市風險下,可以收回約70個億,當然啦,恆地買農地成本從來冇公佈。
動用公帑回收一個地區的所有私人土地,政府自己做整體規劃發展,查實仲有一個更大更具爭議先例,叫做天水圍。
七十年代尾,天水圍幾乎被長江實業(001)及華潤控股的地產公司買起咗,港英政府在1982年,實際用咗14億元,買返488公頃土地,但將最中心的近40公頃土地,留俾發展商發展,最神奇係,政府竟然加入賣地條款,限制附近的商舖供應,唔會導致發展商的商舖「在商業上不可行」。
「…some commercial accommodation for neighbourhood shops ...... being provided only to such extent as is calculated not to render the commercial accommodation to be provided by TSW (有關地產公司) on the 38.8 hectares NOT commercially viable.」
呢個「天水圍的中與港」的故事,同後來許鞍華導演拍嗰套「天水圍的夜與霧」有乜關係,得閒再講,不過可以一提,政府早兩日終於宣佈,天水圍可以有個合法平民墟市。
呢度只係想講,政府話想用400億元收回新界東北,只係自己估估嚇的數口,仲要同大地主恆地講數,最後要用幾多錢,恆地又開出乜嘢條件,相信最後仲有好多變數。
恆地主席李兆基(人稱四叔)做香港磚頭,近十幾年明顯比唔上新鴻基地產(016)幾個細姪,不過,斷估四叔同新界收地的「艇仔」,及市區收樓的田生集團(183)好熟,除咗幾千萬方呎農地,市區舊數重建項目樓面亦有143萬方呎,收地打釘愈做愈大。
至於最近另一間舊樓收買佬金朝陽(878),亦泊埋四叔碼頭,做大坑重建項目, 政府要在舊樓重建,以及新界開闢新的住宅供應,四叔呢盤「磚頭收買佬」生意應該終於係時候收成。
四叔早幾個月,好罕有地咁上咗北京做善事,唔知同乜人見過面,不過,他接受記者訪問時,又好罕有咁,直接向政府提出梳理樓市的建議,其中包括動用部分儲備提供按揭俾市民買樓,貸富於民,仲有「年輕港人港地」,將部分單位只賣俾剛畢業的後生仔,又或者幫佢哋上車。
四叔最偉大的建議,當然唔少得免收農地補地價,等地產商可以興建低成本的小型單位,拍心口話如果農地免補地價,恆地兩年就可以推出約10,000伙,每伙約400方呎單位㖭。
三十幾年前,新界土地契約年期問題,成為英國人試探中國收回香港立場的突破口,天水圍計劃亦成為保證香港前途信心的代名詞,當年長實押咗買落呢塊奇貨可居的大魚塘,無論身邊合作股東點變,始終咬住冇放口,最後證明,就算唔計因為呢個項目而索到的政治風向,本身已經係天水圍發展的大贏家。
香港主權回歸15年的今天,政治又有變天之色,今次可以大展身手的,輪到恆地四叔?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2 :
GS(14)@2012-09-05 12:22:21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 ... 1884714762838617842
匿名2012年9月4日 下午2:19
用人海戰術替香港洗腎換血不無可能,東北遊或許就是自由行的延續
不過好唔明政府房屋資源分配同流程搞唔好,仲要煲無米粥,挖地窿鑿工廈
其實唔少二三十年屋村,基本規劃齊全,交通網絡唔差,僅樓齡較高,但長期有單位空置
呢啲公屋間格四正實用,以往一個三四百呎單位夠一個五至八人家庭住
或者如今冇乜幾多「大家庭」合資格分配呢類單位,但就多咗衛星家庭同單身人士需求
如果可以將呢類吉房一拆二,有五六百呎的甚至拆三,俾單身或二人家庭住
點都好過住出面隨時火燭唔知瓜幾件的劏房啩?
肯住劏房的,冇理由又會嫌呢類改裝公屋屈側啩?
由細到大,板間房、徙置區、新界公屋、海景豪宅都住過
查實最開心係喺徙置區赤腳四圍走,出街握拳頭,無冷氣但可以大開水喉淋身淋屋頂的日子
要塊瓦遮頭,保生命財產安全,人性之本啫,何苦越搞越複雜?
回覆
小飛飛2012年9月4日 下午7:57
劏房 = 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一如超市霸權下的阿信屋。比之板間房有獨立的廚衞,算是升級的產品。更何況是先有需求才有供應,怎麼劏房變成了洪水猛獸?批判的人要不有政治目的、腦子進水被洗,便是「何不食肉糜」可悲認知。
回覆
PandaBear2012年9月5日 上午2:47
順叔,我相信好多香港人最擔心的系東北計劃中可容許同胞在港工作。人地住深圳,為左張身份證,可以白做貼車錢住籠屋。咁搶飯碗,等於黑工合法化要拉低香港人收入同生活質素,好多人會同佢地死過。
回覆
回覆
順叔2012年9月5日 上午9:51
禾冇睇曬所有大東北的政府文件(單嘢講咗最少十幾年),或有錯漏,但估計好多疑慮,來自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兩年前份報告《香港邊界禁區發展策略研究》,唔使問阿桂,張志剛條契弟入得EXCO,CY都諗住搞呢幾味
禾只係想講,力場代表的智經,之唔係一能樣講過無數深港一體化的乜東乜西,不過今日上位的唔係胡定旭,而係張志剛;唔係唐唐,而係CY而已。
禾好想睇嚇,智經今日對新界東北發展、港深融合會有乜嘢最新意見
3 :
GS(14)@2012-09-05 12:24:59
全片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中遠艦隊(上) (2012年09月06日)
1 :
GS(14)@2012-09-06 10:49:1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324&d=1837
今期開中國遠洋(1919),呢個行業涉及太多專業知識,不過跌到「海嘯價」,不妨望一望,當係研究筆記。
中國遠洋下面有間中遠太平洋(1199),於1994年已經在香港上市,主要做碼頭同埋集裝箱產銷租賃生意,2003年正式染藍成為香港藍籌股,到2005年阿媽中國遠洋H股上市,兩母子名稱又似,上市號碼又似,唔熟悉航運業的香港投資者,搞到唔知「貓貓狗狗」定「貓狗貓狗」。
散戶唔熟悉遠洋集團呢個央企體系,無可厚非,要瞭解中國遠洋這間公司的起點,反而係要確保自己知道,航運業係一個幾咁複雜的行業,有興趣可以是但搵幾個專業網站望嚇,例如Lloyd's List,可能發現好多意想不到的新聞。大路消息例如對沖運費期貨衍生工具的金融消息、氣氛變化令國際航線的調整,小路報導例如某國家財長換人對入口關稅的影響、熔盛重工(1101)大股東張志熔涉及中海油(883)收購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內幕交易等等等等,原來航運業人士都會留意,可見呢行幾難搵食。
好多人講到香港上市的航運股,例牌會講嚇個乜嘢「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呢個指數講緊乜,順叔只係知皮毛,講緊反映乾散貨運運費的變化,另外唯一可以瞭解的,就係呢個指數,於2007及2008年曾經衝到接近12,000點,5年時間,最近夠膽跌到只得六百幾點,一定要解釋呢個咁驚人跌幅的話,財經茄哩啡只能粗略估計,2007年前後資源價格大牛市,全球乾散貨運需求急升,不過,好似中國遠洋呢啲雄心壯志的船公司,做大咗個頭,新船柯打兼運力大增,近幾年都消化唔到,再簡單啲睇,坐船坐飛機都要面對燃料成本的波幅,不過,國泰航空(293)的貨運運費,又或者機票價錢,最少唔會5年跌95%咁誇張。
一個幾乎日日聽到的指數,查實亦大有文章,所謂「乾散貨運」,講緊礦砂煤炭等唔需要裝入「集裝箱」,堆滿一倉就可以起錨開船,亦即係話,下次如果有人同你講,「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上升,東方海外(316)前景看俏的話,就要小心的,因為東方海外主要做集裝箱貨運,同波羅的海冇乜太大直接關係。
講到呢度,又可以見到,航運最少可分「乾散貨運」同「集裝箱」兩大類,但係下面又細分各種各樣的船種,貨物種類、碼頭設施、可唔可以通過蘇彝士運河等等等等,都係船公司需要考慮的因素。
講咗咁多,大家可以想像嚇,一間好似中國遠洋的大型航運公司,在預測未來收入增長時,等如要預測全球經濟走勢,仲有5年可以插95%的乾散貨運運費變化,跟住預測嚇自己要買幾多租幾多新運力,使唔使對沖燃料成本或者運費變化,咁多變化因素,一個唔覺意,設想同現實有少少出入,可能有幾千隻船瞓喺度,依家唔係一隻二隻大眼雞,而係維修管理泊位費全部不菲的「艦隊」,聽講一隻船放落水日行夜行,燈油火蠟維修費遠低過泊在碼頭曬太陽,蝕到阿媽都唔認得。
唔怪得同樣做航運生意,和記黃埔(013)永遠只係做碼頭,做到全球最大,保證有相對穩定收入,又可以掌握到全球經濟活動的脈搏,去年中遠太平洋都有幾個億純利,佢阿媽就醜死鬼,一年營業額846億元(人民幣,下同),結果蝕咗100個億,成為最蝕錢的國企,今年上半年又蝕49個億,分分鐘可以「兩連冠」。
航運公司的外在因素難以預測,中國遠洋蝕到入肉,外行人查實亦不難睇到內在原因,例如呢間央企及管理層的「性格」。中國遠洋董事長叫做魏家福,聽講以前有廿幾年行船經驗,所以鍾意人哋叫佢做「Captain Wei」,企業掌舵人既以船長自居,目光自然遠大,所以好景嗰幾年,成日講到要建立一支全球最大的艦隊。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中遠艦隊(下) (2012年09月07日)
1 :
GS(14)@2012-09-07 09:46:3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575&d=1838
2007年,係中國遠洋(1919)的高峰期,當時人民幣兌港元啱啱一算,波羅乜海指數過萬點,中國遠洋純利近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現在市值的六成。
咁風光一刻,中國遠洋的艦隊,做集裝箱的,有144艘船舶,總運力435,138個標準箱(TEU,20呎標準貨櫃),同時擁有全球最大支的乾散貨船隊,419條,當中217艘自己擁有,總運力近3,300萬載重噸(Dead Weight Tonnage),規模可能仲大過東海艦隊。
去到今年6月底,中國遠洋的乾散貨艦隊仲有357艘,自己坐住227條,總運力同2007年相若,但仍然係全球最大的一支乾散貨艦隊,家嚇波羅乜海指數跌到唔夠1千點,中國遠洋自然蝕到阿媽都唔認得。
中國遠洋船隊規模,聽講同兩、三年前高峰期,已經少咗百幾艘,應該係租少咗,從近兩年財務數字嚟睇,應該係向母公司中遠集團租少咗船,同時做多啲集裝箱貨運、加大碼頭及物流業務投資,中遠集團仍然擁有近800艘商船,5,600萬載重噸,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可以想像,中遠集團呢間國資委樓下的央企,蝕得更加誇張,蝕到阿公都唔認得。
造船同造飛機一樣,唔係今日訂貨明天可以送到,所以中國遠洋雖然調整緊艦隊規模,但同時每年仲要為以前落咗柯打的新船訂單找數,暫時仲有18艘乾散貨船,同埋22艘集裝箱船訂單,今年預計資本開支仍會按年上升74%,至153億元。
中國絕大部分央企,都在自己地頭搵食,有阿公照住,不過航運公司的收入面向全球,可以話係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最多的「中國代表隊」,航運央企近兩年齊齊蝕到燶,既反映國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亦反映咗國企用阿公錢投資,最緊要威,好似中國遠洋在董事長「Captain Wei」魏家福的帶領之下,太過著眼於建立「全球最大」艦隊,市況逆轉時,完全冇曬轉身的靈活性,將中國遠洋同東方海外(316)比較嚇就知道,近兩年盈利雖然大跌,但未至於蝕到入肉,東方海外近年表現出嚟的,正正係一個跌過傷過的老牌航運公司的沉著及穩健。
航運央企蝕到阿媽都唔認得,魏家福上星期公佈中期成績時曾表示,已經向國務院上書,應該離不開「國貨國運」呢味,不過近年連華能(902)及寶鋼等大型國企,都開始自己建立船隊,控制運輸成本,Captain Wei的「SOS」唔知有冇人會睬佢。
阿公打救船公司,查實早有前科,不過唔係國企,而係前特首董建華的東方海外,呢個打救一家船公司同時統戰一個未來香港特首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順叔一直都好想知道,2003年長江實業(001)在權益披露新例下曝光的10%東方海外持股量,究竟係幾時落注。
董伯伯當年好想搞大香港航運,航運發展局、港口發展局、物流發展局,各自焗咗一個出嚟,但2005年腳痛之後,冇人再理呢三個乜局物局,梁振英做咗特首,新人舊風,又話要搞番香港做「航運服務中心」,開邊瓣,暫時未知,不過上個星期,聽講Captain Wei就摸咗落嚟香港同梁振英見面,一個最蝕錢的央企老總,一個面對最大政治壓力的地方領導,真係唔知邊個向邊個SOS先好。
根據梁振英之前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透露過的口風,計劃在香港搞多啲航運服務,要同倫敦拗嚇手瓜咁,中遠集團樓下,仲有一間中遠國際(517),就係提供航運服務,查實做緊乜,財經茄哩啡唔係太清楚,不過中遠集團早幾年被阿公勒令「棄陸」,撤出地產業務,帶挈中遠國際出售遠洋地產(3377)股權套現,依家仲坐住一大現金,現股價3蚊港紙左右,現金每股3個6毫4港元。中遠國際同中國遠洋唔同,唔係一盤可以蝕到入肉的生意,仲有薄利,現價計,中遠國際航運服務本業,免費奉送再每股倒貼幾毫子,先會有人要,唔通因準備大搞航運服務嗰位叫梁振英,故連累中遠國際搭沉船,變埋「負資產」?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媒體(上) (2012年09月10日)
1 :
GS(14)@2012-09-10 22:12:2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764&d=1839
如題,今期開怪獸媒體,順便睇睇壹傳媒(282)呢隻嘢,話撤出台灣印刷媒體,會「切」出乜嘢價值及變化。
2010年前特首曾蔭權拍板話搞國民教育,當時教育局長孫明揚未患上退伍軍人症,太極拳造詣爐火純青,一路耍到神不知鬼唔覺,直至2012年7月1日後,新聞價值忽然幾何級數般爆升,連炒兩個月。
7月順叔在網誌寫過一篇短文《台灣反旺中》,講緊香港反對國民教育,台灣亦熱炒「反旺中」。
香港有學民思潮,台灣亦有個「我是學生,我反旺中」的學生團體「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台港兩岸,都有學生組織發起社會運動,來捍衛原有本土價值,矛頭都係指向來自內地共產黨的赤化威脅,政治上成為火滾大熱的議題。
太旺會著火,唔係講笑的,中國旺旺(151)近年實在太旺,炒到40倍市盈率,都依然仲係有大把人追捧,市值約千二億港元,並已變身成為香港藍籌股,老闆蔡衍明晉身寶島首富,旺到內地的包裝廠貨倉火燒旺地,全世界的首富都容易成為眾人眼中釘,蔡衍明在內地搵到盤滿缽滿,在台灣更加係釘中之釘。
2008年,控制《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台的台灣傳媒龍頭、中時集團計劃賣盤,當時盛傳有意接手的包括將台灣傳媒生態,搞到天翻地覆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兩岸統一係幾代共產黨人的最高目標之一。
香港左派一直懷疑肥佬黎同美國CIA(中情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被肥佬黎搶到寶島最大聲支咪,人哋講緊國共三次合作,美帝勢力在唱藍唱綠仲得了,結果傳聞在一班內地搵食的台灣商家支持下,蔡衍明用私人資金,收購咗中時集團,依家台灣「反旺中」的「旺中」,就係旺旺中時集團。
蔡衍明之後大肆進軍媒體,後期更加出埋免費報紙《旺報》,擺明要斷肥佬黎米路,之後仲殺到嚟香港,入股亞洲電視,爆出「吃人夠夠」名句。
中國旺旺於2008年由新加坡搬嚟香港上市,不但安渡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在內地生意愈做愈大,旺旺的股價亦愈升愈有。上升軌跡同旺旺中時的傳媒版圖完全同步,唔知係唔係因為中港台澳的廣告,日又「旺旺」,夜又「旺旺」,定係蔡衍明變身傳統大亨之後,統戰價值突然直線上升,從此在內地做生意政通人和,得心應手。
同樣「巧合」的,包括台灣前女首富、HTC老闆王雪紅,唔知幾時開始,又會對香港的電視廣播(511,TVB)咁有興趣,將鏡頭再拉大點的「巧合」,仲有近年愈升愈有的香港上市公司,好似旺旺、康師傅(322)以及統一企業中國(220)等,都係台資企業,好似八十年代,香港前途談判期的地產大孖沙咁,近年台灣商家在內地發展,又好似特別長袖善舞,「巧合」啫。
蔡衍明話人哋「吃人夠夠」,自己亦唔細食得去邊,舊年旺旺中時收購台灣主要有線電視網絡中嘉,終於搞出過大頭佛,台灣開始出現反對「媒體怪獸」的情緒,擔心旺旺中時壟斷媒體,寶島只剩低「旺旺」一種聲音。
可以想像,如果台灣人眼中,親陸陣營的「代言人」,唔係日日夜夜「旺旺」聲、在內地賺到笑的蔡衍明,所觸動的抗陸反彈未必咁大,唔會咁驚旺旺中時出賣台灣的本土利益。
今年初台灣大選,蔡衍明在美國華盛頓接受訪問時,放低幾句類似兩岸統一乃大勢所趨的言論(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unification is going to happen sooner or later),美國佬講開中國,當然會提「六四」,蔡衍明又講咗句類似當年冇死咁多人的回應(I realized that not many people could really have died)。
蔡衍明後來去信《華盛頓郵報》抗議報導失實,不過,如果樣樣嘢可以一句到尾講到清楚明白,就唔會有政治口號,蔡衍明訪問出街之後,八九年北京學運領袖王丹等,發起抵制旺旺中時,搞嚇搞嚇,變成最新的反旺中、反媒體怪獸運動。
下回再續。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媒體(中) (2012年09月11日)
1 :
GS(14)@2012-09-11 23:57:3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938&d=1840
財經茄哩啡唔係太熟悉台灣的傳媒生態,旺旺中時收購咗中嘉的收費電視網絡,會唔會變成一個跨平台的「媒體怪獸」,暫時下唔到判斷。
不過,在互聯網上可以搵到有關「反旺中」的資料,包括台灣年輕人在社交網站的留言,則唔難發現,「反旺中」之所以針對蔡衍明,在於佢係擁抱內地發大達的「代言人」,唔妥「媒體怪獸」背後的社會情意結,用最簡單的地球話講,就係抗拒同內地行埋,甚至統一的情緒。
2004年台灣總統選舉,爆出「兩粒子彈」,最後陳水扁贏半個馬鼻冧莊,當年藍綠兩營支持者,拗到面紅面綠,聽聞搞到朋友反目、夫妻離婚收場都有之。
近來都有聽見啲香港後生仔女講,因為國民教育呢單嘢,同屋企鬧到家嘈屋閉,同8年前的台灣似曾相識,因為港台兩岸都面對同一個分裂性的「本土」議題,台灣叫做「兩岸統一」,香港主權已經回歸強國,叫做「中港融合」。
客氣啲講句,叫做「抗陸」,唔客氣咁講,則叫做「反赤」。用咩字眼都好,大家明就得,反國民教育、反新界東北規劃、反放寬自由行,底層都有同一脈絡。
唔係間間公司可以將意識形態包裝成商品,傳媒可能係少數例外,但好多時最終只會變成票房毒藥,睇睇香港幾份左派報章的銷路就知道,不過,如果可以緊扣社會脈搏,甚至將唔少人都未發覺的情勢宣之於口,推動成為趨勢,就可以成為例外中的例外。
壹傳媒(282)正正係炒作社會議題的高手,例如在今年初廣東道名店的「禁攝風波」,最初本來著墨於地產霸權名店霸道,鏡頭筆鋒一轉,就吹咗個反對歧視香港人的小型社會運動,跟住「反蝗論」就算未成主流,最少變得非常流行。
壹傳媒是極少數在港台兩地都有一定聲浪的傳媒機構,順叔近年好少睇報紙,有心人或者學者、學生可以做個「Content analysis」,在台灣的「反旺中」運動,以致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當中,壹傳媒應該都係最出力的傳媒推手。
因此,中國共產黨看在眼裡,自然好似某位廣東官員(唔記得咗邊個)喺今年人大政協兩會期間,談及「雙非孕婦」問題時所講,有「個別別有用心的傳媒」挑撥離間,破壞「中港人民感情」。
但係從市場角度出發,抗陸、反赤的意識既然有觀眾,作為傳媒,又冇理由唔捉住呢件「商品」,坦白講,唔係香港樓價奶粉炒到咁貴,生活冇屋住,生仔冇床位,死人冇地葬,內地人分薄香港資源的「蝗蟲論」,根本唔會有市場。
你試嚇在2003年打個招牌「港人港地」,叫香港人反對自由行,睇睇當年有冇人睬你?
壹傳媒旗下印刷刊物,今日都仲係一盤每年賺幾億港紙的生意,可以在台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顛覆原有傳媒生態,而殺出自己一條血路,冇人可以否定壹傳媒的內容的「市場價值」。
中國共產黨有個統戰部,邊個支咪愈大聲,愈可以叫得郁更多人成為統一陣線的同志,當然愈有「統戰價值」,例如中國旺旺(151)在2008年後,大肆進軍傳媒業,市值已經升咗幾倍。
套用同一個「估值」方法,又或者可以用嚟推算一下,壹傳媒如果撤出台灣的印刷傳媒業務,可以切出一個乜嘢價值。
今年4月初,台灣傳媒傳得好行,話黎智英有可能出售台灣的業務,當時壹傳媒曾經發出股價異動通告,否認有關消息。不過,空穴來風,上個星期,壹傳媒在冇乜股價異動之下,發出自願通告,同投資者講,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壹傳媒在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以及若干資產,包括收費及免費報刊,但冇講蝕到入肉的電視及多媒體業務,交易仍在「初步磋商階段」。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傳媒(下) (2012年09月12日)
1 :
GS(14)@2012-09-12 22:09:2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1131&d=1841
壹傳媒(282)上星期宣佈可能出售台灣印刷傳媒業務之後,股價反彈唔少,最新市值大約17億元。
本港其他傳媒股,如靠免費報紙廣告收入食胡的星島新聞集團(1105)、專做中文財經資訊的經濟日報集團(423),甚至喺唔少有錢人士眼中,奇貨可居的最大英文收費報章南華早報集團(583),派息都同樣慷慨,但市盈率都只係個位至低雙位數字。
乜嘢CEPA中港經濟融合,屍爬咗近10年,最開心的一班人,查實係一眾香港男星女星影星歌星明星奀星,老共對香港娛樂圈北上搵人仔,舉曬五肢歡迎,呢個查實係促使兩地融合最高套路,不過新聞傳媒,好可能係最後一個開放的「專業」,所以香港上市傳統印刷新聞傳媒,到依家都只係一個700萬人口市場,大部分都已經變成細細粒的冷門股,細細注收嚇息,又可以博嚇邊位傳媒老闆因為政治上反枱、或者退休想套現的賣盤機會,不過整體嚟講,市場已唔願意俾傳統印刷傳媒太高估值。
台灣報業亦唔好得去邊,最大的價值,在於兩岸統獨中間的統戰價值,台灣對上一次出現有影響力的報業資產賣盤,是2008年的中國時報,中國旺旺(151)老闆蔡衍明接貨,結果接出個台灣首富,如果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真係想賣,排隊接貨的人龍應該唔短,傳嚇傳嚇,傳到電訊盈科(008)主席李澤楷都係洽購中的買家之一,李澤楷有爹哋科水千幾億銀買玩具,相信買台灣壹仔綽綽有餘,以香港近排共產黨與地產黨、政商媒之間的重組整合之勢,機會可能仲唔細。
至今年3月財政年度,壹傳媒虧損約2億元,已連續兩年冇錢賺,連續4年冇派息,電視及多媒體業務,期內虧損接近12個億,較之前擴大兩倍有多;同期現金淨流出5.2億元,不過期內作價1億美金出售動畫製作業務俾肥佬黎,冇咗呢筆變相大股東注資的非經常性收益及現金收入,壹傳媒其實處於一個一年燒超過10億現金的狀態,壹傳媒平時得罪人多,唔知除美資銀行,有幾多間銀行肯借俾佢,殘價批股集資就算有人接,集資十個億只可以燒一年,又大幅溝淡肥佬黎及員工認股權權益,亦唔係辦法。
壹傳媒上個財政年度,港台兩地印刷傳媒業務,盈利貢獻接近6億銀,冇拆細到台灣賺幾多,只係透露咗《台灣蘋果日報》盈利近兩個億,香港啱啱開始搞免費報章,應該仍在虧損階段,台灣應該好賺啲,保守啲計條婆乸數,當台灣印刷傳媒業務盈利約3億元,市盈率10倍計,盛惠30億元,已遠遠超過壹傳媒市值,呢度仲未計算,如果多個一位台港大孖沙排隊,幫內地將台灣壹仔收復於統一陣線旗下可能出現的併購溢價,如果係咁,呢筆「揞口費」會更和味。
對於壹傳媒小股東嚟講,更加好的消息取決於壹傳媒會唔會全面撤出台灣,連蝕到喊燒到燶的電視業務都摺埋,暫時冇乜呢方面消息,有興趣應該望多啲台灣壹仔員工,在各個傳媒平台有冇風聲表現出來,台灣傳緊肥佬黎有意放售早年買落的地產物業,肥佬黎及壹仔暫時全面撤出台灣,似乎唔係空穴來風,講到尾,肥佬黎因為政治立場被迫變賣家當,已經早有前科,多年前的佐丹奴(709),就有同一軌跡。
壹傳媒世紀初進軍台灣,正值第一次政黨交替藍綠變天之時,當日香港社會主流意見,要同內地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時移世易,今日國共兩黨好似好啱咀型,輪到在台灣搞分化冇乜市場,壹傳媒在台灣的電視落唔到地,反旺中最旺一次公眾集會都谷唔到1萬人上街,就知道就算馬英九政府冇特別針對壹仔,台灣人亦都唔係咁聽肥佬黎支笛,壹仔淡出台灣後,可以集中精神回師香港,發掘及鼓動有「市場價值」的社會情緒,大煲特煲。
今時今日的香港,邊個傳媒唔係怪獸,如果地球存在絕對新聞自由,咁一個二個對傳媒資產好有興趣的大孖沙,個個都好熱心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囉。話說回頭,如果壹仔在台灣都生存唔到,反而可以在回歸強國15年的香港立足,為香港自由空間擔心到人間煙火都食唔落的人,可以稍稍放心了。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太陽浮雲(下)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3:3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10&d=1849
【am730專欄】明明已經係2012年,到2015年止的「十二五」規劃,仲一個二個爆出嚟,出咗街有時又唔知去邊度搵,咪話唔煩。
呢啲大部頭文件,對瞭解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其實好有幫助,好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咁,如果對香港幾隻大陽能股有興趣,搵嚟望望冇乜蝕底。
求其搵樣簡單啲數字去講,根據呢個最新「五年計劃」,由於要將光伏應用出口變內需,就要加大太陽能發電建設,之前5年狂炒水電風電,未來幾年應該炒多啲太陽,發電量建設規模,會由2010年的86萬千瓦,提高到2015年的2,100萬千瓦,當中差唔多一半係太陽能電站,一半係「分佈式光電發電系統」,前者講緊大項目大電廠,賣俾電網點計數十劃未有一撇,可暫時唔理,後者講緊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公共設施等的建築物屋頂,放幾塊光伏電池,搞嚇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咁。
依家已係2012年,「五年計劃」在2015年結為止,即係有1,000萬千瓦小型光伏發電系統,會在未來3年落地開花,去到2020年,建設規模將增到2,700萬千瓦,佔全國光伏發電54%。2020年太長遠,不過可見到最新政策思路,已由之前的「大大大大」項目,變成分散式小型蚊型項目,更加實際,亦更配合世界潮流,其實係好事。
香港掛住「太陽」兩個字的股票,隨口都數到三四隻,順叔唔熟,唔講咁多,反而有隻保利協鑫(3800),可拎出嚟講嚇。
呢隻嘢在07年11月香港上市,當時大市仍旺,一隻集資十零個億的新股,冇乜人留意,到今時今日,香港散戶可能都唔知道佢老闆朱共山係邊個,因為佢幾乎從冇接受傳媒專訪,招股時亦冇話好似其他上市公司咁招搖過市,就好似間公司唔關佢事咁。
不過保利協鑫既然掛住「保利」個招牌,肯定唔係善男信女,5年前掛牌之時,堂堂保利集團董事長、鄧伯爺個女婿賀平,亦親身到賀,保利協鑫董事局當時已星光熠熠,坐住唔少保利集團高層,其中一位執行董事,叫姬軍,已故港澳辦主任姬鵬飛之子,連非執董都咁猛,有位羅志祥(Ryan Law),摩根士丹利Principal Investments(直接投資)高層,幾乎成個董事局,都係在06年上市前一年,先加入保利協鑫,臨時拉夫食大茶飯。
保利協鑫上市時,由招股文件到香港傳媒,冇人提過一隻「硅」字,當時該股定位,叫做「中國最大的外資獨立熱電廠(即發電及供熱)營運商之一」,「外資」即係民企,五大國企電廠已霸咗四成以上發電總量,計埋其他地方政府控制的電力公司,民企其實冇乜搵食空間,當時的電廠,更因為煤油價格高企冇啖好食,保利協鑫早期竟可殺出一條血路?
當時保利協鑫亦冇講過乜嘢太陽能光伏業務,香港投資者更加好少人留意,朱共山自己個袋,原來收埋咗一個聲稱亞洲最大多晶硅項目——江蘇中能光伏,如果冇估錯,當年朱共山及保利集團,本來想將多晶硅業務拎去美國上市,保利協鑫只係第二手準備,美國證監會亦未必對有中國軍方背景的企業咁鬆手,結果在09年上演大茶飯。以一隻廿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蛇吞歌斯拉式作價263億元,收購朱共山的多晶硅項目,由一間民企電廠,變身成為中國光伏業龍頭,其後更加巴閉,引入中投,成為得到中國主權基金祝福的極少數港股。
今期太忙,閒話家常講咗幾咀保利協鑫,唔係話佢抵買,而係想講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背後有好多普通散戶睇唔到的關係及故事,掌握唔到管理層或主要股東的動機,最好唔好掂,遲啲有機會再講。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乾溏小鴻海(上) (2012年09月27日)
1 :
GS(14)@2012-09-27 22:58:28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358&d=1853
【am730專欄】今期開富士康國際(2038),曾幾何時被稱為「小鴻海」的香港藍籌股。
家嚇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叫做蘋果(Apple Inc.),美國做「愛瘋」及「捱劈」嗰間,市值盛惠6,300億美元(約4.9萬億港元),而中國石油(857)加埋中國移動(941),再加上中國銀行(3988),三大巨型中字號巨企攬埋一齊,先有呢隻蘋果咁重磅。
你話佢值唔值呢個價都好,一部iPhone瘋靡全球,從此香港人搭港鐵時要耷頭縮膊拗壞頸椎在所不惜,用緊的手機倘冇What's App等功能的人,可能等如冇朋友。
由Window到Google到iPhone,都係一個消費產品改變人類生活,甚至生命模式,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創新及創作能力,中國唔想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重演100年前的命運,有排追。
蘋果最新產品,叫「愛瘋快」,蘋果新教主Tim Cook(庫克)在美國時間今個星期一,發表一份萬眾矚目的聲明,「愛瘋快」推出市場3日,第一批超過500萬部「愛瘋快」已經賣清光,佢又話正竭盡所能,務求令所有想有部「愛瘋快」的顧客,盡快可以一人有一部咁話。
可能「愛瘋」教主勢估唔到,就喺呢個時候,蘋果最重要的iPhone代工其中一個大型生產基地,啱啱搞到一鑊泡,並要停產。
話說中國時間星期日晚,富士康國際母公司鴻海科技,在山西太原的廠房,爆發大規模騷亂,根據大家估估嚇的數字,約有2,000人扎馬,參與人數及傷亡數字,斷估冇乜人會知道,不過,根據官方傳媒講法,出動了5,000名武警平亂及恢復秩序,場面都應該好哄動,話佢係建國以來在單一企業爆發的最大規模「群眾事件」,相信都唔算太過分。
出事之後,鴻海發言人話,老闆郭台銘已經即飛到太原坐鎮善後,出事工廠唔負責組裝「愛瘋快」,唔會影響出貨咁話。攞棍撲,效率又點及得上用錢掟,聽講鴻海即刻派發加班費,工廠「放假」一天就可以恢復生產,繼續流水作業。
鴻海的生產線應該高度精細及有效率,系內各公司點分工,資料披露就真係得「呸」一聲,就算富士康國際,相信亦冇乜邊個散戶講得出做乜,有意冇意間,保持些少神秘感,就好似佢母公司鴻海的工廠咁,保安高度嚴密設防,工人進出都要搜勻全身。
順叔聽講,倘員工被發現身藏任何金屬物料,即炒冇情講,避免好似蘋果呢類大客仔的商業機密外洩。
不過,鴻海過百萬名員工,請得咁多人,即係入職都唔會有乜嚴格要求,肯做肯捱應該就得,所以斷估工廠裡面,永遠潛伏咗唔少競爭對手派嚟的無間道,早幾年,約十幾個員工跳樓自殺之後,連勞工權益組織,以及內地傳媒都經常派臥底入鴻海,又或者富士康工廠,令真相又變得好易曝光。
好似今次爆發騷亂的太原工廠,只係8月底,上海有份晚報就派咗一名記者仔入去做臥底,踢爆太原工廠有分生產「愛瘋快」的後蓋,而該名臥底記者被分派到的生產線,只係將手機蓋的音量孔用貼紙遮住,方便下一道的噴漆工序,工作細分又簡單,但係做到冇停手,一日十粒鐘,一個人已經要處理約3,000個「愛瘋快」組件咁話。
至於該報導出街唔夠1個月,太原工廠即爆大鑊,鴻海話最新反日情緒高漲,部分後生仔將敵意發洩在同日本Sharp有密切生意來往的鴻海。
不過,內地社交網站最流行的版本,講緊工廠保安在出事當晚,因為狂打一個來自山東的工人,從而激發起山東幫老鄉齊齊還拖,搞嚇搞嚇,河南幫都加入戰團。富士康太原工廠接近8萬個工人,保安千幾、二千名,做得工廠保安,多數都係本地人,即係山西幫,唔使問阿桂,成件事同中國特色的地方主義有好大關係,同聲同氣的工人分幫分派,擦槍走火好易變成「群眾事件」。
咁就帶出一個更大問題,好似鴻海呢類聘請大量廉價勞工的工廠,近年大舉北移內遷,已經改變咗流動人口的暗流,成個勞工市場結構改變曬,鴻海要在內陸複製又平又勞工密集的生產線,同時要面對全新的管理問題。
下回再續。
2 :
greatsoup38(830)@2012-09-29 17:59:33
財經CAREFREE - 順叔 黑色黃金週(上) (2012年10月03日)
1 :
GS(14)@2012-10-03 23:33:38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731&d=1855
【am730專欄】今期開自由行,同埋幾隻靠自由行食胡的香港上市公司。
10月1日前後一個星期,向來係香港零售業的消費旺季,今年疊埋中秋佳節,內地有長達8日的「黃金週」假期,香港亦有4天「長週末」假期,本來應該旺上加旺,不過,天不時也,人不和也,難以想像,同一天空下,這邊東方之珠廿幾分鐘的煙花璀璨,那邊維港水域永沉數十亡魂,本來已經冇乜喜慶味道的黃金週,更加盡抹黑色。
順叔絕對無意在呢個時候抽邊個水,不過,在追月夜兼國慶日,發生可能係香港開埠以來最嚴重的海上災難,肇事兼被撞沉的船隻,又掛住「港燈」個招牌,望住呢單海上慘劇,好難唔放埋同香港的運數一齊咁睇,愈諗愈唔安樂,冇曬心機。
冇曬心機的,肯定唔單止係財經茄哩啡。就算在慘劇發生前的兩日假期,平時被自由行旅客淹沒的購物旺區,人流竟然唔見得特別多,多間名店門口,並冇出現內地貴客排隊情況,大型商場唔算特別擠迫,甚至有啲冇釐神氣、「冷冷清清」的感覺。
順叔多數避開人流特別多的地方,以上觀察,只係9月30日偶爾路過銅鑼灣的「快拍」感覺,唔作得準。
不過,順叔問開身邊朋友同埋屋企人,好多人都有類似感覺,就係在今次特別長的國慶假期黃金週,被香港拒內抗陸人士稱為「蝗蟲」的內地遊客,竟然好似特別少,相信唔需要等政府公佈10月零售銷售數據,過幾日有關政府,以及商業團體的初步數字及口風,可以印證呢個「冷冷清清」的感覺有幾實在。
內地遊客人流冷冷清清,挨緊貴租的零售商就更加淒悽慘慘慼戚,查實幾個月前的內地「五一」假期,好多人已經講緊黃金週的威力開始甩色,過去幾年靠內地客食胡、保持高速增長的香港零售業,近幾個月已經開始放緩,7月份的零售數據更加接近3年新低,自由行呢個實施接近10年的「生金蛋」政策,威力明顯開始減弱。
將時間回撥到10年前,即係2002年10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5年,當年特首叫做董建華,政府亦啱啱公佈就基本法23條立法展開公眾諮詢,至於香港經濟已經連續通縮5年,樓價較1997年高位,跌咗超過一半。一個月後,政府將會推出「孫九招」穩定樓市。
兩個月後,廣東省開始因為怪病出現搶購白醋潮,而當時100港紙仲兌到百二蚊人仔,香港講緊結構性財政赤字,港人大量北上消費及工作,唔少人開始擔心會令香港通縮及財赤進一步惡化,斷估乜嘢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同埋自由行的政策,就係在呢個時候醞釀成形。
2003年沙士(SARS)重創香港旅遊業及零售業,7月更有50萬人上街,就催化咗一系列有關河水溝淡井水的政策。
2003年7月28日,第一張在自由行政策下發出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在中山發出,從此,內地人必須跟團遊港澳的政策,變成歷史。
最初只有4個廣東城市開通「個人遊」,一簽一行,依家已經開放到全國49個城市,如果唔係香港的反對聲音,仲有實實在在的香港「容量」問題,一簽多行同埋自駕遊等政策都可能已經落實。
不過,就算只係自由行政策,2011年已經為香港帶嚟超過1,800萬內地遊客,佔訪港旅客大約65%比重,過去10年,加加埋埋都有約8,000萬自由行訪港旅客。
所謂十年一夢,睇返2012年今天的香港的政經形勢,同2002年10月的時候,好多嘢都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甚至隱約見到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例如樓價,如果唔係沙士一役,2002年第4季樓價可能已經跌定,如果當時係谷底的話,依家就好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又例如香港同內地經濟融合的政治形勢,當時主流輿論支持加大力度同內地合作,依家抗拒中港融合的聲音,就算唔係主流,最少都算係最大聲。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合景三兄弟(上) (2012年10月08日)
1 :
GS(14)@2012-10-08 23:42:1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4424&d=1858
今期開合景泰富(1813),一隻相對冷門的中國地產股,主要講債券。
講到債務,就要先搵評級公司插吓。
投資銀行的股票研究報告,好多時得啖笑,不過,最少有啲參考數據睇睇,信貸評級公司的評級報告,順叔睇過冇一萬都有幾千份,可以好負責任咁講,絕大部分參考價值等如零。
投行分析員收錢寫研究報告,叫做受賄,要釘牌坐監,評級機構收錢俾信貸評級,叫做正當生意,甚至受法例及市場慣例保護;證券行冇一百間都有幾十,有競爭,分析員唔可以太過亂嚟,評級機構來來去去得幾間,做又卅六唔做又卅六,想搵個相反意見參考一吓都難。
由美國次按風暴,到歐洲債務危機,評級公司做緊預示風險的標誌桿,定係馬後大炮的攪屎棍,呢幾年大家都有眼睇,連歐美自己老巢都唔識睇,外國信貸評級公司睇中國的債務風險有幾叻,你話呢?
好似標準普爾同穆迪,在過去兩年,日日在唱淡內地房地產公司,世界末日咁,唱到班地產老闆發債融資成本愈嚟愈貴。
投資銀行及信貸評級機構賺到笑,暫時又唔多覺邊間爆咗煲;又好似早半年,香港新鴻基地產(016)郭氏兄弟被老廉請飲咖啡,股價插還插,標普和穆迪又學人行出嚟,將新地放入乜嘢「負面觀察名單」,結果變成股價明燈。
新地股價已經差唔多收復失地,樓下隻新意網(8008),唔覺唔覺,股價更加由一年低位反彈超過一倍,成為少數市值對資產淨值出現溢價的「包租公」,Google及蘋果等香港數據中心落成搶生意之前,新意網有可能繼續硬淨。
香港股市的內地地產商,以數目計,應該係最龐大的上市公司物種之一,合景泰富市值120個億(港元,下同)左右,排名可能在廿名以後,當然,該集團就唔會咁起眼,不過,最近有單新聞,吸引咗順叔去望多呢隻嘢兩眼。
話說在上個星期,合景泰富出咗張通告,講緊同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分別簽咗兩份融資協議,前者借2.5億元,後者5個億,都係定期貸款,冇講年期,亦冇講息口。不過,其中一樣提及的條件,就係合景泰富主席孔健岷,同埋佢兩個兄弟,要繼續保持在合景泰富的大股東地位,否則視為違約事件。
內房股的債務風險被信貸評級公司日唱夜唱,如果有留意開內房債,不難發現,香港的銀行好少直接借錢俾內地地產商,要去到中國海外(688)的級數兼有國控股東背景,可能先在香港做到銀團貸款。
今次滙豐及渣打借錢俾合景泰富,雖然涉及借貸金額只係幾個億,濕濕碎,冇指標作用,不過,從公開條款嚟睇,香港銀行基本上因為信得過孔氏三兄弟,所以借錢俾合景泰富。
以該公司規模計,合景泰富同香港新地,最少差廿倍,不過,唔少嘢都幾似,最簡單嗰樣,就係公司控股股東及管理大權,都係串燒三兄弟包辦,孔健岷目前只有44歲,以內房老闆嚟講,可以話係非常後生,在三兄弟當中,佢排老二,老大孔健楠及細佬孔健濤,年紀相差亦只係5歲,可見合景泰富的管理層,處於創業的衝刺階段,同97年時期的新地相似。
可能合景泰富三兄弟,一直向新地偷師,新地最高口號,叫做「以心建家」,合景泰富差唔多,打住個「以心築家,創建未來」的招牌。
除咗管理層結構及口噏噏的公司理念,新地及合景泰富查實真係有合作,合景泰富於2007年7月初在香港上市,當時大牛市,幾乎冇人留意佢,不過,聽講新地聯席主席之一的郭炳江以機構投資者身份,入咗一手貨。
當年由摩根士丹利湊合景泰富上市,而郭炳江的公子郭基煇,當時正正在大摩打工,唔知道郭基煇有冇直接參與合景泰富的上市工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合景泰富孔氏三兄弟的名字,好早已經進入新地郭氏三兄弟的雷達當中。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2 :
GS(14)@2012-10-08 23:45:02http://www.zkiz.com/news.php?id=27608
中環在線:炳江囝囝成摩之路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