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韓美消費者集體告三星 批Note 7回收亂過程慢 追損失

1 : GS(14)@2016-10-20 07:45:15

【明報專訊】三星Note 7手機發生多宗起火事故後,最終宣布回收及退款,但韓美兩國部分消費者認為賠償不足,向三星電子集體興訟爭取賠償。美國部分消費者不滿三星行動太慢,令他們太長時間沒有智能手機可用,已入稟新澤西州地方法院,集體控告三星電子的回收混亂且過程太慢,對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三星電子股價昨未受影響,升2.3%。

原告尋求代表全美的Note 7消費者,或少至在加州、賓夕法尼亞州及內華達州的Note 7客戶,控告三星欺詐、違反保證條款和誠信原則。根據訴訟文件,原告不滿三星最初宣布的回收手機更換計劃要求顧客停用Note 7手機,卻未能即時提供可替代的手機。原告稱,三星當時告訴顧客等幾天,但很多人要等多周才獲更換手機,令他們好一段時間沒有手機可用。此後三星宣布終極回收,要求顧客停用手機,為顧客造成更多混亂,再次令他們沒有手機。原告投訴,即使手機不能使用,顧客仍要為手機繳付月費和雜費等,為他們合共造成數百萬美元計的損失,故向三星追討電話費。

停用期間顧客損失月費雜費

根據三星的回收方案,美國的Note 7顧客若之後仍選購三星手機,將可獲100美元的折扣。若不使用三星手機,也享有25美元的折扣。不過原告的代表律師認為,三星的退款沒有包括手機月費,未能彌補消費者的損失。索償的重點在於三星要求客戶停用Note 7期間,客戶支付了的數據費、通話費和月費等。

律師﹕顧客四赴分店浪費時間

韓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昨亦表示,將於下周一(24日)入稟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向三星索償。代表律師稱,顧客為了購買手機、檢查電池、更換新品、換取另一手機而到門店4次。多次前往門店不僅耗費時間,也讓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時感到不安,無法信任手機的安全性能,帶來嚴重的心理困擾,因此提出索賠訴訟。截至周三,已有逾200人加入集體訴訟,人均索償30萬韓圜(約2073港元)。不過韓國約有55萬人購入Note 7,約九成人繼續使用,並未尋求更換或賠償。

台亦醞釀集體訴訟

台灣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稱,儘管三星已宣布全台回收Note 7,但許多消費者因缺乏購買憑證而無法順利退款,加上三星客服的電話很難打通,令消費者大為不滿。當局正評估是否跟進,替台灣4萬多名消費者向台灣三星提出集體訴訟。

三星上周宣布全球停產和停售Note 7。分析師估計,三星已製造400萬部Note 7,損失達25億美元。三星原預期Note 7出貨量達1900萬部,這意味三星的銷售額損失達170億美元,遠超出市場原先預計的50億美元,可能是科技業史上最昂貴的產品安全事故之一。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32&issue=2016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77

雪炫撼贏全智賢冧掂消費者

1 : GS(14)@2016-12-09 00:03:52

韓國早前進行「2016年消費者最愛代言人」投票,以電視、報章、雜誌等十個媒體公開的廣告做基準,向5,000名年約13至64歲的消費者進行調查,昨日公佈結果,當中憑神劇《太陽的後裔》而人氣急升的男星宋仲基,以16%得票率成為冠軍,AOA人氣成員雪炫獲6%排名第二,撼贏全智賢、宋慧喬等女神成為女星之冠。滑冰女王金妍兒就排名第三,反而「國民初戀」秀智、宋慧喬及全智賢就只得第四至第六名。撰文:梁雯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8/19858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91

保監徵費 險企或轉嫁消費者

1 : GS(14)@2018-01-22 06:23:30

【本報訊】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PPS)保障消費者,但並非免費午餐,保監局將會向保險公司徵費,徵費水平初期為每年新造保費0.07%,並漸進至上限1%,未知會否轉嫁予消費者。據悉,現時業界仍與保監局溝通,保監局拋出漸進徵費方案是以精算假設,但業界仍然憂慮徵費率較高對盈利有影響,「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排除會轉嫁在保費上。」保險業聯會發言人則指出,徵費對保險業影響暫未清晰,須待與保監局溝通後,屆時會有更多資料提供。根據徵費方案建議,人壽計劃初期預定基金金額為12億元,非人壽計劃(即財產、醫療保險類等)則為7,500萬元,目標在15年內達到。

保障中小企惹爭議

PPS尚有不少地方具有爭議,例如計劃不止保障投保人士,尚會保障中小企,令到PPS財政壓力驟升,有業界人士指,「全世界都唔保障中小企,係得香港會咁」,又指外國大型機構來港設辦事處,「佢哋又算唔算中小企,應該要釐清」。若果不幸PPS徵費最終轉嫁予消費者,將會是繼今年保費徵費以外第二項徵費。今年1月1日起,每張保單都會收取保費徵費,徵費率為0.04%,壽險徵費上限為40元,一般保險則為2,000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78

消費者權益日 變商家公關大戰日

1 : GS(14)@2018-03-19 04:11:17

【明報專訊】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既是消費者訴苦之時,更是商家打擊對手的絕佳機會。供給過剩、競爭激烈、飽受假貨詬病的內地,每年此時暗潮洶湧,商家及其御用公關甚至一些傳播平台各顯神通、不遺餘力。

作為內地最大的電視傳播平台,央視(CCTV)每年仍在舉辦一次「3‧15」晚會,曝光一些問題商品甚至消費騙局。被這家內地強勢媒體揭露醜聞,對商家而言無異於一場公關災難。今年也不例外,被點名的德國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晚會節目播出2個小時後,即向公眾道歉、宣布啟動車輛召回計劃。消費者是否賣帳尚待觀察。

臨近3月15日 商家提心吊膽

樂見其成的競爭對手鬆了一口氣。但是,難道其他汽車廠商就沒有問題?2017年內地汽車銷售接近2888萬輛,消費者對美系、日系、韓系以及國產汽車的投訴,就比對德系汽車的投訴少?

被曝光的商家沒有任何值得公眾同情的理由。倘若公關危機應對不當,損失市場份額直至被淘汰也是咎由自取。蘋果手機等外資公司,中國聯通等國有企業以及數目眾多的大小民營企業都曾遭受無情指摘。

每年的3月15日,都會讓許多商家提心吊膽。每每此時,除了央視,其他平台、商家也趁機大搭便車,不惜抹黑、攻訐對手。

京東去年3億投新媒體公關宣傳

13日,一名知名女作家突然發文〈無賴京東〉,矛頭直指內地電商——京東,稱京東出售假貨。文章貶低京東的同時,對京東對手——淘寶卻不吝稱讚。

短時間內,文章的瀏覽量超過1000萬人次。敏感時刻,京東對此作出的回應未令事態平息。曾經公開指摘淘寶售假的京東,也捲入假貨醜聞。

各類爆料消息不斷。京東僱傭的內地一家叫做藍色游標的公關公司,旋即捲入其中。2017年京東向新媒體投放(公關宣傳)預算3億元,其中藍色游標分得一半。有人指,為了轉移公眾視線,為僱主消災,這家公關公司被迫開啟了自爆家醜模式——炒作旗下僱員與自己之間的一場簡單勞務糾紛,但收效不彰。

爆料「打黑槍」 假貨問題未根治

有趣的是,這家公關公司的競爭對手也聞風而動,跟炒勞務糾紛,在互聯網媒體平台大做文章。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對假貨人人喊打的內地,有人對爆黑料的作法頗有微詞:在相同領域只是曝光一家廠商,無視甚至美化競爭對手的作法是否有失公允,真實動機是否「拉偏架、打黑槍」?

2016年央視曝光一家網上訂餐平台後,這家公司的高管在微博上說,「對不起,今天忘記給央視續費了」。

每年的3月15日都讓商家忐忑,說明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存在已久的假貨問題尚未根治。消費者的苦水,並非一天就能傾訴完畢,商品及服務存在問題的也絕非僅僅被點名的那幾家。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94&issue=20180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