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央行壓力測試披露驚人數據:歐洲壞賬高達萬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94

Graffiti-depicting-the-Ge-012

剛剛過去的周日,歐洲央行發布了重磅報告,稱有25家銀行未能通過歐元區銀行業壓力測試。如果說這一結果和預期一致,那麽此份報告中的一些數據可能會令投資者警惕起來。

在這份長達178頁的資產質量評估和壓力測試結果報告中,第75頁明白無誤地告訴投資者一個數據:歐元區130家銀行的不良貸款在2013年年底增加1360億歐元,至8790億歐元。

按照當前匯率換算,這就相當於1.114萬億美元!這筆數量驚人的不良貸款相當於歐元區所有經濟產出的的9%。

哦煙缸

德國智庫Ifo經濟研究所(Ifo Institute)所長Hans-Werner Sinn表示,

歐洲央行此次開展的評估和測試不夠好,因為壓力測試情景中並未包含通貨緊縮的可能性。

歐洲央行為歐元區銀行業設立了通脹的假設環境,因此並沒有太多的銀行將低於紅線。

實際上,如此規模的不良貸款也恰恰是歐洲央行拒絕考慮通縮可能性的理由。通脹更有利於債務人,而如果剔除了價格上漲這種擺脫不良債權的腫瘤,那麽歐元區的所有銀行都將無力償還債務。

還有一點:不管這次壓力測試結果如何,130家銀行也僅為歐元區所有銀行數量的25%。

此外,部分分析人士對銀行資本金缺口也發出質疑。德國《商報》文章稱,一年前業界還預估歐元區銀行業至少面臨千億歐元缺口,如今差距之大令人懷疑標準過於寬松。

綜合性評估結果顯示,未能通過評估的25家銀行存在250億歐元整體性資本缺口。

資產質量評估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銀行業賬面價值需作出480億歐元調整。

路透社稱,歐洲央行此次對歐元區銀行進行獨立評估是在拿自身名譽打賭,目的在於與歐元區多年來的金融和經濟困境劃清界限。完成壓力測試後,歐洲央行將從11月4日起開始接管歐元區銀行業監管的重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7

歐洲壓力測試結果比看起來更好:真正存在資本缺口的銀行僅八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98

XU6034546@Jean-Claude-Trich

歐洲壓力測試結果比看起來的更好。

歐洲央行昨日發布的銀行資產質量評估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末,區內有25家銀行未能通過資產質量審查,共存在250億歐元的資本缺口。 不過,在這25家銀行中,有12家銀行今年共增資150億歐元,彌補了自身的資本缺口。

實際上,今年仍存在資本缺口的銀行僅8家。評估報告的腳註顯示,在剩余13家銀行中,有5家(希臘和斯洛文尼亞各兩家、比利時一家)並不需要再額外進行增資,因為它們已經充分地削減了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

歐洲央行在報告中指出,投資者應該關註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該行希望通過資產質量審查報告讓投資者相信,銀行是幹凈透明的,並且能在經濟複蘇中扮演重要角色。

資產達3.9億歐元的APG資管公司基金經理Eli Haroush告訴彭博社:

有些人試圖因為壓力測試沒有產生“流血事件”,就否定其可信度。我認為它是可信的。這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並且歐元區銀行今年確實顯著增加了資本。

半壁江山

在這8家銀行中,意大利占據了一半,其中以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SpA的資本缺口最大,達到了21.1億歐元。據彭博社,當前該銀行已經聘請了瑞銀和花旗幫忙出謀劃策,尋求可行的彌補方案。

律師事務所 Shearman & Sterling的合夥人Barney Reynolds表示:

我的直覺告訴我,質量審查充分可信。

歐洲央行拖著銀行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讓它們達到該行希望它們達到的目標。這應當足以幫助它們走在這條路。

要通過該資產質量審查,銀行的核心資產充足率至少要達到8%。在壓力測試設定的“不利環境”中,達標要求為5.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8

通過了壓力測試 歐洲銀行就會開始放款了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17

20141027eubank

歐洲央行最新出爐的銀行業壓力測試報告顯示,大多數歐洲銀行都能經受住相當程度的沖擊。在所有123家銀行中,只有25家銀行未能通過審查。這當然是好消息。

但歐洲央行此舉,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促進銀行業的貸款。如今壓力測試結果不錯,是否意味著歐洲銀行也已經準備好增加貸款,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提供資金了呢?恐怕不然。

素有美聯儲通訊社支撐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就認為,此次歐洲央行主持的壓力測試雖然看似“很圓滿”,但仍有許多值得警惕之處。一些大銀行只是勉強通過測試,在“不利環境”中,核心資產充足率僅比5.5%的警戒線略高。意大利共有9家銀行沒有通過測試,且該國最大的銀行UniCredit在“不利環境”下的資本充足率僅6.8%。英國兩家在危機中接受救助的大銀行資本充足率僅比警戒線高一點。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勞埃德銀行在“不利環境”下的資本充足率不到7%。

用其他標準來看,一些銀行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歐洲央行表示,有17家銀行的杠桿率不足3%。如果按照美聯儲對於美國大銀行的不低於4%的標準,有36家歐洲銀行不達標。

Hilsenrath還舉了美國的例子。在2009年壓力測試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銀行業貸款增長都極為緩慢。在此輪複蘇期間,銀行業整體的貸款增長速度保持1.9%的溫和增長,工商業貸款增長僅為3.6%。一直到最近一段時間,也就是壓力測試結束五年之後,銀行業的貸款才開始真正上漲。今年9月,美國銀行業整體貸款同比增長6.3%,創2008年以來最快增速,工商業貸款更是暴漲12.3%。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分析師Alberto Gallo表示:“這(壓力測試)對於銀行的貸款意味著什麽呢?80%的銀行可能通過了測試,三分之二可能過得還很輕松,但即便如此他們並沒有準備好擴大貸款。正如我們上周所說,銀行業之所以在借貸上猶猶豫豫,是因為其杠桿率太低,資產質量太差和信貸需求疲弱。此次測試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銀行未能通過審查(尤其是來自外圍國家),這也證明了我們的判斷。自危機以來,歐元區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已經萎縮了5930億歐元,我們認為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正如《華爾街日報》記者Simon Nixon所說,壓力測試的重要意義不在於釋放了銀行的貸款,而是為創建歐元區銀行聯盟鋪平了道路,銀行的成敗將取決於其自身的信用,而不是其所在國的政府。作為一個單一的監管機構和銀行救助框架,這個聯盟將讓銀行業和政府之間“有毒”的聯系脫鉤。

Pimco前CEO El-Erian表示,就和五年前的美國銀行業測試一樣,歐洲嚴格的壓力測試將為歐元區更加長久的複蘇打下堅實的基礎。歐洲央行昨天公布的數據是個好消息。單要想讓壓力測試真正起到作用,歐洲還需要做的更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0

刺激或難達預期 歐洲央行全面QE可能明年開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33

繼德國媒體MNI獲悉歐洲央行今年不會推出以購買主權債券為主的全面QE後,路透又由歐洲央行的消息人士處獲悉,該央行現行的購買私人部門資產計劃可能不足以達到刺激通脹的目標,明年可能有采取更大膽行動、啟動全面QE的壓力。
歐洲央行,QE,ABS,德拉吉,通脹

昨日歐洲央行公布,上周首次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規模合計17.04億歐元(22 億美元)。該央行還計劃,今年後兩個月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

本月上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當時表示,擴大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是刺激通脹最後的貨幣工具,目前尚無擴大規模的具體目標,可能與2012年年初的3.1萬億歐元相當。此前德拉吉也說,在啟動購買資產計劃的同時,還會向歐洲銀行提供第二輪低成本貸款TLTRO,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在目前基礎上增加1萬億歐元,回升到2012年年初的水平。

但是,ABS市場流動性低,流動性稀缺的特性意味著,一旦供應吃緊,就有推升ABS價格的風險,歐洲央行將更難以如期購買ABS,當前的購買項目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的刺激效果。歐洲央行副行長Vitor Constancio本月稱,歐洲央行計劃購買約6000億歐元資產擔保債券和約4000億歐元ABS。可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ABS的實際購買規模將遠低於4000億歐元:

“有人知道(當前的購買計劃)不會奏效。它規模太小,問題又太大、太大。”
“我們很清楚,這兩個市場(資產擔保債券和ABS)沒那麽簡單,它們自身還不足以像我們期望的那樣擴大我們的資產負債表。”

今年12月,歐洲央行將提供第二輪TLTRO。這或許有助於達到德拉吉上述資產負債表的目標,但這批TLTRO僅會讓資產負債表新增82億歐元資產,和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昨日MNI報道稱,知情者透露,歐洲央行決定今年剩余時間開啟“坐等”模式,除非歐元區經濟發生任何大的轉向或者通貨緊縮,否則不會啟動購買包括主權債券在內的全面QE。該央行目前討論全面QE面臨很大障礙,還是希望先看到最新宣布的購債措施體現效果。

不過,歐洲央行內部反對QE的聲音至少不會讓市場短期內見到全面QE的希望。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法國央行行長Noyer和歐洲央行副行長Visco均曾暗示,歐洲央行目前未考慮推出全面Q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84

全球資本格局重大變化:歐洲資本開始大外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87

對於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而言,壓低歐元以刺激經濟和遏制通縮的代價就是創紀錄的資金外逃。

在截至8月底的六個月中,歐元區及海外投資者從歐元區固定收益資產中撤出了總計1877億歐元(2380億美元)資金,創下了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的撤資最高紀錄。而去年至今年年初時歐元區資本還呈現強力流入狀態。

大規模的撤資反過來使歐元兌九種主要發達市場對手貨幣的匯率(Bloomberg Correlation-Weighted Indexes )今年下跌了2.8%,創出了2010年末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George Saravelos在本月早些時候指出我們將看到歐元區歷史上最大的資本流出,因全球經濟失衡,伴隨著歐元走弱,長端收益率下滑及全球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以及正有大量資金將逃離至優良新興市場資產:

歐洲經常帳盈余可以達到4000億美元/年,超過中國在上個十年的水平,如果繼續擴大下去,將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歷史上最大的盈余,大量盈余意味著歐洲將成為21世紀最大的資本輸出地,歐洲將主導接下來幾年的全球資本流動方向。

預計接下來幾年將看到歐洲大量購買外國資產。歐洲央行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壓低真實收益率,創造歐元區內資產短缺的情況,迫使歐洲投資者在海外尋找收益。

“海外和區內投資者需求一樣不景氣,看上去未來這些都會是推動歐元走低的重要因素,”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高級全球外匯策略師Phyllis Papadavid 在10月21日接受電話采訪時說。”在G10貨幣中,歐元的表現會身處最差之列。”

雖然德拉吉承認有必要使歐元貶值以遏制通貨緊縮並提振歐元區的出口競爭力,但是分析師們警告稱,如果資金外流勢頭太盛,那會削弱歐元區的經濟。歐洲央行本月加強了刺激力度,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ABS)並於昨日宣布,在新計劃施行第一周,它買入了17億歐元(22億美元)的擔保債券。

瑞穗銀行(Mizuho Bank Ltd)駐倫敦對沖基金銷售主管Neil Jones昨日在電話中說到:“人應該對其所希望得到的謹慎點。這時候,歐元走弱有好處,但是如果資金外流繼續,這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德拉吉在扭轉經濟上面臨障礙。上個月歐元區通脹率為0.3%,與歐洲央行略低於2%的通脹率目標還離得很遠。昨日(10月27日)德國經濟智庫IFO公布的德國商業信心指數連續第六個月下滑,經濟衰退幽靈困擾著歐洲最大經濟體。

德拉吉通過如減息之類的政策,使歐元區脫離債務危機,這些政策有助於將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主權債券收益率降至歷史低位。他通過將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大1萬億歐元的計劃,以及向把資金存放在央行的銀行收費,來鼓勵投資者投資外國資產。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 .)的外匯研究主管Jens Nordvig 10月23日在紐約通過電話說道:“歐元區內投資者的資金外流‘已經變得相當強勁了’,同時歐元區外的投資者減持歐元區國債。這兩種情況的結果都導致了歐元的賣盤。”

據10月16的一份研究報告,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比其它大多數機構更看跌歐元,該行預計到2015年底,歐元兌美元將跌至1.18。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跌至1.20。

根據歐洲央行數據,可以獲得數據的最近一個月——8月,歐元區內資金經理購買的海外資產以及海外投資者減持歐元區國債的總金額達491億歐元,是自4月來最多的一月。根據歐洲央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數據,至8月底的六個月總金額達創紀錄的1877億歐元。

法國興業銀行(Generale SA )駐倫敦策略師Alvin T. Tan昨日說道:“歐洲目前的情況不僅僅是經濟增長放緩,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通脹下降壓力。歐元貶值肯定會有所幫助。”Alvin T. Tan預測在未來2到3年歐元兌美元將跌向1.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64

買買買:原油市場瘋狂買家中國繼續歐洲掃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98

交易員周二表示,中國在原油市場的掃貨行動還在繼續:過去幾天中國從歐洲市場購買了大約250000噸的汽油及汽油調和物。同時中國還購入了335000噸11月到貨的石腦油和柴油。

交易員表示,至少7艘40000噸以上的遊輪被用於向中國運輸汽油、芳烴和重整油。參與購買的是中石油、中石化及他們旗下的子公司。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經報道中國借到新加坡從阿曼和阿聯酋大量購買原油,而中國對於原油市場的購買已經成為中東和歐洲市場油價的關鍵支撐。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受到中國今年1月所執行的生物柴油消費稅影響,此前進口的大幅降低導致中國市場混合燃料的供給已經面臨不足。

而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累計進口原油2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4%,進口均價為每噸4796元,下跌0.8%。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最新發布針對中國政府數據的分析顯示,中國石油需求在8月份達到一年來最高增長率。8月份石油需求為4119萬噸,即平均974萬桶/天,同比上升3.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03

伯南克:歐洲效仿美國QE?沒那麽容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38

QE,歐洲央行,美聯儲,德拉吉,伯南克

本世紀美國QE之父、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預計,歐洲央行如要推行美國那樣的貨幣寬松,難度很大,也很難像日本央行那樣實行大規模定量寬松。

2008年金融危機後,伯南克領導美聯儲啟動了三輪超常規貨幣寬松政策——量化寬松(QE),並將短期利率一直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最低水平。直到上月,美聯儲才決定本月徹底結束QE3,但仍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超低利率。市場大多預期明年第二到第三季度可能首次上調利率。而歐洲央行今年6月起宣布推出負存款利率、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這樣的歐版QE,且還有擴大購買資產範圍、啟動全面QE的可能。

昨日出席金融業會議Schwab IMPACT年會期間,伯南克稱,如要像美聯儲那樣開展激進的QE,歐洲央行面臨一些政治障礙他說:

“那麽做的障礙其實並非來自經濟方面。法律與政治方面出現的阻礙使那樣做難度很大。”

伯南克認為,歐洲央行很難像日本央行那樣大規模定量寬松。歐洲央行“沒有歐元債券”可買,歐元區成員國政府不可能向歐洲央行出售主權債券。商業債券市場沒有足夠的資產來支撐歐洲央行的定量寬松措施。

上月歐洲央行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還計劃本月和下月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而截至上月底,兩大歐元區經濟體德國與法國的央行行長都表達了反對購買ABS的觀點。這兩位行長也是歐洲央行決策機構管理委員會的委員。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援引德國通訊社MNI消息稱,歐洲央行今年不會同意以購買主權債券為主的全面QE。但路透又獲悉,歐洲央行購買私人部門資產的計劃可能不足以達到目標,明年可能有啟動全面QE的壓力。

今日歐洲央行將公布貨幣政策會議決議。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分析人士認為,要重振歐元區經濟,歐洲央行需要讓歐元疲軟,而日本央行上月底加大QE力度的行動給歐洲央行帶來了挑戰。一些分析人士預計,歐洲央行今日會議還不會有任何動作,更有可能在12月的會議上決定進一步寬松。

上月31日,日本央行決定,將購買ETF和REIT的規模增加兩倍,還要讓基礎貨幣的年度目標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增至80萬億日元。受這一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日元對歐元三天內下跌3.5%。

巴克萊集團全球資產配置主管Jim McCormick認為:

德拉吉本周最擔心的應該是日元兌歐元匯率。要避免通縮,歐元必須貶值。而除非歐洲央行推出QE,歐元很難走低。

伯南克在上述講話中為自己執掌美聯儲期間的QE辯護,也提到當時通縮的威脅。他說,在QE1啟動時,美國經濟

“從來沒有什麽通脹的風險,經濟很疲弱,如果有任何擔心,我們是擔心通縮。四年後也沒有通脹跡象,美元在走強。有人說‘再等五年會出現(通脹問題)。’現在它也不會發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28

今日歐洲央行決議 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46

每月一度的歐洲央行決議(20:45)及隨後的新聞發布會(21:30)大戲又將在今天晚上拉開大幕。多數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今天將不會改變其貨幣政策。但是有些核心焦點依然不容錯過。

通脹回升,但依然太低

歐元區10月CPI同比上漲0.4%,略高於9月的0.3%。過去四個月的數據均在0.3-0.4%之間,遠離央行設立的2%目標水平。

下圖可見,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小幅回升的跡象,但是核心通脹有繼續走弱的跡象。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03.43 pm

經濟增長前景悲觀

歐盟委員會本周下調了通脹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通脹在2014、2015、2016年的預期分別為0.5%,0.8%和1.5%;GDP增長則分別為0.8%,1.1%,1.1%;失業率則為11.6%,11.3%,10.8%。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33.09 pm

徳拉吉已經強調過夏季通脹走低的主要因素是原油價格的下跌,並認為短期無需更多刺激計劃。不過歐洲央行也表示短期通脹明顯回升的可能性很低。

尷尬的徳拉吉

在10月中旬的時候,紐約時報曾報道徳拉吉與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及其他委員之間的分歧。這份理應在30年後才會公布的歐洲央行會議紀要泄露使得市場對於央行內部的問題十分擔憂。

路透援引一些來自歐央行的消息稱,德拉吉減少了政策文件在會議前的流通,這顯然是考慮到防止常持反對意見的德國央行提前走漏消息並阻止或詆毀會議決定。

而在具體的央行貨幣政策上,徳拉吉也面臨壓力。即便是少數幾位受德拉吉邀請參加會議的央行行長之一,如法國銀行行長諾亞,也投票反對了德拉吉的購買資產支持債券和擔保債券的計劃,因為諾亞認為這一計劃缺乏準備,並存在技術漏洞。諾亞是1999歐元啟動時的理事會成員之一。

徳拉吉如果失去真正的決策權,那麽市場將會認為他是傀儡角色,徳拉吉之前所做的承諾顯然也將失去效應。更糟糕的情況則是徳拉吉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新任行長(比如魏德曼)如果轉為鷹派態度的話,市場勢必將出現劇烈波動。

投行怎麽看?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周四不會有什麽新東西,徳拉吉勢必將老調重彈。和日本央行的黑田東彥相比,徳拉吉顯然是一個“演說家”。

Oxford Economics的Ben May:徳拉吉在發布會上必然會措辭謹慎。他不會流露出任何歐洲央行將采取更多寬松措施的暗示,當然也不會對此前的措施做出任何否定。我們依然認為歐洲央行不會采取全面QE。

Jefferies International的Marchel Alexandrovich:在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都低迷的情況下,徳拉吉勢必將維持鴿派基調。不過考慮到歐洲央行在過去幾月已經采取了一些寬松措施,因此我們預計本次不會有新內容。

野村證券、富國銀行、勞埃德銀行和Daiwa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也是類似看法:鴿派預期,但無實質性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34

歐洲央行維持三大利率不變 符合市場預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60

CBD1ZNPQZOWF(P9}9VV26I1

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貸款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歐洲央行表示,將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30%不變。現在,市場將目光投向了21:30的記者會。德拉吉可能在記者會上堅持表示,如有需要,他能克服歐洲央行管委會的分歧,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盡管德拉吉這次不太可能宣布更多的刺激措施,他可能將今晚的記者會作為一個契機,暗示他將最快在下月擴大資產購買計劃。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經濟學家Frederik Ducozet表示,德拉吉將會在今天的記者會上重申自己的領導。盡管歐洲央行可能不會開始購買國債,但德拉吉可能會表示,他將在12月采取行動,擴大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此前,多數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將避免在本次會議上改變政策。一些人認為,歐洲央行更可能在12月的會議上擴大寬松。

歐元區10月CPI同比上漲0.4%,略高於9月的0.3%。過去四個月的數據均在0.3-0.4%之間,遠離央行設立的2%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本周下調了歐元區通脹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通脹在2014、2015、2016年的預期分別為0.5%、0.8%和1.5%;GDP增長則分別為0.8%、1.1%、1.1%;失業率則為11.6%、11.3%、10.8%。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表示,周四不會有什麽新東西,徳拉吉勢必將老調重彈。和日本央行的黑田東彥相比,徳拉吉顯然是一個“演說家”。

在上周日本央行宣布了史無前例的刺激計劃後,日元兌歐元接近6年低點。

要重振歐元區經濟,德拉吉將需要一個疲軟的歐元,而日本央行的行為給德拉吉帶來了挑戰。

黑田東彥將挑戰書交給了德拉吉。德拉吉是否會應戰仍有待觀察。除非德拉吉同樣推出大規模QE,不然從日本借來的廉價資金可能逐漸流入歐洲資產,推高歐元。

10月31日,日本央行表示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擴大日本的基礎貨幣,每年新增約80萬億日元的基礎貨幣,高於目前60萬億-70萬億日元的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44

普京密友:中國無法取代歐洲對俄融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25

101699949-170931695.530x298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普京的一位親信最近表示,盡管俄羅斯經濟飽受制裁,亞洲不會取代歐洲成為經濟的主要融資來源。盡管在烏克蘭局勢上對峙,俄羅斯應該繼續推進與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普京密友、俄羅斯國家鐵路公司總裁弗拉基米爾•亞庫寧(Vladimir Yakunin)的這番表態,一定程度上為備受贊譽的俄中關系增添了疑問。烏克蘭局勢惡化以來,由於美國和歐洲的制裁,俄羅斯試圖將其重心向東方轉移。

這番表態透露了在現有條件下,俄羅斯鐵路公司現代化改造計劃遇到的融資困難,該公司計劃融資約600億美元。他表示:

”東方的金融機構能夠完全取代西方金融機構這一說法太誇張,客觀上講,我們仍然能在西方金融市場上獲得貸款,而且比我們在亞洲市場上得到的貸款期限更長。“

亞庫寧還指責美國迫使西方對俄羅斯采取制裁措施,這使俄羅斯與歐洲的關系沈悶,華盛頓破壞俄歐關系的行動將以失敗告終。他表示:

”所有關於俄歐關系決裂的討論都是不會實現的,並且無論對俄羅斯還是對歐洲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另外這對全球經濟也是一個打擊。“

亞庫寧因其保守觀點而著名,他是普京在聖彼得堡時的高級外交顧問,也是普京總統“密友圈”內人之一。在克林姆林宮出現越來越多的反西方言論的背景下,他的這一發聲與眾不同。

事實上,這與他今年早些時候的態度也有轉變。三月初,當烏克蘭危機剛剛爆發,他猛烈抨擊西方,並稱歐洲這個全球金融寡頭策劃推翻烏克蘭總統Viktor Yanukovich來打擊俄羅斯。

俄歐關系緊張,急需新貸款

由於俄羅斯經濟受制裁,盧布上周陡降8%,成為11年以來的最大幅度貶值。同時由於俄羅斯和銀行必須建立硬通貨儲備來支付即11月和12月到期的400億美元外債。而這些外債在制裁前一般都會得到西方的自動延期。

俄羅斯轉而希望把中國作為替代的融資來源。兩國在前不久簽署新的西線天然氣協議。而這一協議對歐洲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一直以來,西西伯利亞的石油主要是供給西方。但俄羅斯沒有從中國融到建設管道的資金。中俄也未就具體價格達成一致,而中國在價格談判方面一直以強硬著稱。

俄羅斯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面也不算成功。中國進出口銀行同意向VTB和VEB提供20億美元貸款、以及向Rosselkhozbank提供最高3億美元的貸款,國家開發銀行計劃向俄羅斯電信公司Megafon提供5億美元貸款。但上述協議都要求必須購買中國設備。

亞庫寧認為,盧比貶值有利於俄羅斯經濟,因為這有利於出口,但他也認識到這可能對企業對沖外幣債務風險造成困難。

亞庫寧已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上,但並不在歐洲的制裁名單上。他領導的俄羅斯鐵路公司在今年三月剛獲得了5億歐元貸款,獲得貸款後的幾周後制裁就開始實施了。公司正在考慮擴大融資,但亞庫寧表示,他不確定西方投資者是否會參與進來,因為美國對金融部門施加的壓力,可能會阻止這些合作。

其他一些俄羅斯公司也遇到類似情況,制裁開始以來,都在等待來自國家財富基金的資金。例如,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正在尋求480億美元的貸款。該公司有140萬美元的債務將在12 月和明年2月到期。

俄羅斯鐵路公司已經獲得一些政府的支持以升級Baikal Amur鐵路,這條鐵路是中俄貿易動脈之一,並已超負荷運行,盡管今年由於中國經濟放緩承運量下降了1.2%。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