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寫在5.28暴跌之後:識透交易心理,就成功了一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31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8 21:52 編輯

寫在5.28暴跌之後:識透交易心理,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格隆匯 小天

今天的A股受到利空影響,暴跌6.5%,截至收盤,滬指跌超300點,創2季度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兩市超500只股跌停。幾組簡單的數據,背後隱藏了多少人的迷茫與無奈,悲傷與苦楚。

也許有人會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今天2015年5月28日的下跌,和8年前5月30日的下跌,怎能如此相似。2007年5月30日淩晨,一條震撼中國的特大重磅新聞,令人吃驚地出現在中國的三大門戶網站上。這條新聞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當天:A股,900多只個股跌停,中國股市開戶賬戶總數突破1億。

看完與歷史的對比圖,不禁唏噓,難道真的是這樣?人類真的無法超越歷史嗎?


今天,我不去細究此次下跌背後的故事,我們單就從行為金融學和交易心理學上,來一起探討交易的邏輯。在股市中博弈,正如在人生道路上征戰,有時不必研究太細,把握事物運行規律,掌握市場心理,也許更能讓你看透和了解這個市場,並在這個戰場上活下去。

行為金融學,主要包括兩條基本理論:

1. 期望理論,即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盈利額與虧損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麽快樂。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反而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

對於A股,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想想,指數漲了300點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快樂程度,是不是和今天跌300點的厭惡程度一致呢?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更厭惡今天全盤暴跌的情況,因為之前漲那300點,自己也許並沒有真正的快樂過,因為你並沒有完成交易,並沒有賣出,而股價真正下跌的時候,你卻感到厭惡。現在A股從去年開始,已經有了很可觀的漲幅,基本上絕大多數股民都處於有盈利的階段,正如上面理論所述,這個階段,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當今天大市開始調整的時候,會有很多獲利盤出現,但是反而如果您是昨天才入市的話,賭5000點以後的行情,今天的下跌,你也許反而願意承受下跌,因為相信之後A股還會去6000點,你成了風險的承擔者。


既然現在絕大多數人都處於風險厭惡階段,那麽為什麽早上大盤沖高回落後,到了下午就出現了大量的恐慌盤拋售,尤其是最後十幾分鐘大盤大幅下跌,就解釋的通了。然而,也許這樣的獲利縮減而產生的厭惡情緒並不會很快結束。

2. 後悔理論,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在牛市中,沒有及時買入,過早的賣出獲利股票,會後悔。在熊市中,沒有及時止損出局,獲點小利馬上被套,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自己會後悔,但是當賣出自己本身看好的股票去追別人的股票,卻發現自己原本的股票漲卻又漲起來了,追的別人的股票反而被套,這時候會更後悔。

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出現這種情況後,人會變得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在投資交易中,投資者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變得優柔寡斷。有研究表明,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想想你現在是這樣嗎?

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時間過長,這是投資者面臨的一個非常難克服的心理障礙。因為中國A股的這波牛市,從政治經濟學上來講,有可能會超過之前中國股市的最高點6,124點,所以資金為了避免害怕後悔,從一早,就做好了打算打長久戰的準備,寧願不停地湧入市場。但是隨著A股個股瘋子一樣的暴漲行情一波接一波,個股幾個月隨隨便便翻N倍,炒概念炒到天上去,市場投資者情緒極度亢奮,資金也有乏力的時候,接著,總會有一個發泄的機會,而這個發泄絕對很悲壯的,就像今天一樣。

而今天的下跌,雖然每個人都覺得很慘烈,猜是市場歷史重演,但是,因為中國走大牛市的理念,早已被各類媒體,甚至周圍的朋友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中,有多少人今天真正理智的思考過?會在剛剛大市有點變化的時候就獲利走掉?如果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承認現實,接受後悔的交易,那麽這個市場就還會繼續給他上課,直到你理智客觀為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投資者把錢投到股市中來,當然都是為了獲取利潤而來,但是真正要做到在牛市結束之後,獲取巨額利潤的人,一定是頭腦保持高度清晰,客觀審慎的甄別市場的人。A股目前到了5,000點大關這里,過不過去這個線,真的有那麽重要嗎?市場上現在基本可以分為三類投資者:

第一類,懷揣著中國強國夢的理想主義投資者堅定不移的認定此次中國牛市之路將會持續下去,自己願意拿出絕大部分資金,將幾乎全部家當,甚至加杠桿,投入到股票市場中,想充分的利用此次牛市,賺一筆,爭取財務自由。(這類投資者包括機構,因為機構再怎麽著也是要聽國家的話,中國從2000點漲到5000點,需要資金推動,資金從哪里來,一是本身的國家儲備,而是機構資源,三是社會資源。而此次,第一類資源與第二類資源已經達到了空前的一致性,目標就是讓股市來造就中國夢。)

第二類,有懷疑主義精神的搖擺者這類投資者,比較謹慎,他們有深切的體會,因為他們經歷過07年的甚至更之前的金融危機,他們有中國A股沈寂7年心如死灰的深刻體會,在這次牛市的交易中,猶如杯弓蛇影,變得謹慎多了,從被套到解套,再到盈利,他們認識到這個市場泡沫,總有一天會破掉,自己可不願去當最後的冤大頭。(這類投資者主要包括:一部分機構投資者,一部分社會資源。因為之前有教訓,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回本,還是連本帶利的賺回來,他們渴求的一種結果,就是“解脫”二字,解脫這7年熊市給人帶來的時間上和年華上的摧殘,金錢財富可以再回來,但是這逝去的的7年時光,永遠也回不來了。)

第三類,處於羨慕嫉妒恨狀態的後知後覺者這類投資者,因為後知後覺,知道股市風險大,一直沒參與,但到了今日,實在因為周圍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和任何人交流,如果不談股票都沒法繼續聊天下去的情況時,決定入市,想找個好機會。(這類投資者真的有,主要一些社會資源,到目前仍然猶豫不決,盼望著來一次狠狠地洗牌,自己好參與進去,但是下跌的時候又繼續猶豫。)

就今天A股這樣的跌幅,我相信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或者說是在今後的牛市進程中,還會出現很多次,不用去做太多的猜測,猜測國家政策種種,擔心黑天鵝等等,單從交易上來說,漲的太快了,自然要調整。現在的A股,是人人都在等著跌,覺得必須要調整,所以人心是向跌的,果然就跌了,這樣的調整的過程也許讓你很難受,但不管怎樣,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格局放大一點。不管是A股還是港股,整個歷史大趨勢的形成,如果說單憑一兩天的調整就轉變過來,那是不可能的,上面說的三類投資者,他們投資的初衷至少到今天,仍然沒有什麽大的變化。在投資過程中,絕大多數交易者都不如市場有耐性。有句古老的格言這麽說,市場會盡一切可能把大部分交易者氣瘋。只要有人逆勢而為,市場的趨勢就會一直持續。

如果從接下來的交易策略上來說,一定要註意,經過上次和今天這次調整之後,大家更要精選個股,到了這個時候,個股分化會非常嚴重,之前炒概念的股票,基本面跟不上的股票,在之後的行情中,會逐漸被淘汰,之後牛市的空間,應都是屬於那些真正有成長性的公司。多投資alpha(α)類型的公司(指有成長性,不受周期影響),少量配置beta(β)類型的公司(指隨市場波動,有周期性的股票)。

交易者需要去聆聽市場。要想有效的認識市場,交易者就需要對自己的交易方法和模式加以強化,同樣,也要象關註圖表和市場一樣關註自身。交易者所面臨的挑戰是:去了解自我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然後堅定的有意識的去培養那些有利於自己交易成功的品質。

巴菲特喜歡橋牌博弈,有句名言值得大家體會,“如果牌過三巡,你還不知道誰是傻瓜,那你就是那個傻瓜。”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文章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17

单日大跌之后看行情 路过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45904734

很多人都对今天的大跌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不管从博弈角度还是从未来的战略考虑,我来说说我的观点,一家之言,难免不够周全,权当抛砖引玉。

市场走到今天,我想各位需要确认的一点,就是目前整个市场的成交状态早已是今非昔比,这样的环境07年没有过,更不用说交易品种不甚丰富的前面年份,任何单纯用过往交易经验来研判现在的博弈的都很难精准确认行情的方向。

股 市所承担的责任已经不再是过往为国企脱困,为企业简单的融资的简单阶段,而是真正发挥其对于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工具,管理层的认知已经从尝试到重视这个工 具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改革转型的今天,其职能的发挥与否,承载着整个中国转型的重要期许,对于这一点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而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绝对是对于历 史性机遇的暴殄。

每一次大暴跌之后总会有很多言论来阐述市场的方向是否变化,炒作品种是否切换,龙头标的是否更迭,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猜测 这样的变化,说实话,实操性不强,因为任何品种或者方向都是走出来以后才被逐渐认可才到市场众星捧月或者众叛亲离后的发酵。市场鲜有一开始就能猜中下一轮 真切方向的可能。

如果说A股究其过往不改的就是政策市的鲜明特征。理解并尊重政策的引导方向,做实基本面和资金面博弈的预期,才能真正拨开各种干扰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今天刚好又谈到了“十三五”,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我们来展望一下未来政府的任务和方向。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截止今天为止,我们依旧处于一个降息降准的通道,这个是大背景。基于这个背景下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正在积极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战略转型。

那么下面一个五年,行业方向的理解,政策预期的把控其实是有实际指导意义的。

根据新华网杭州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依旧还是把握这几个关键“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所以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倾斜和重点依旧不会是简单的传统产业,而是基于此的升级,改造和调整。

习近平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所 以一些球友说风格切换,仅仅只是靠某个品种的上市来形成这样的切换力度显然是不够也无法达成的,因为换个角度说,创小板更多新兴产业的标的品种更为丰富, 溢价能力更高,靠这个情绪来达成切换也很难撼动点和面的关系。更不可能在整个国家战略层面还在推进信息化的升级改造的背景下,市场的追捧品种去倾向于传统 行业的溢价提升。

整个大的方向整个国家战略依旧强调的是信息化,现代化的升级改造,而这样的要求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时代背景。这也是我们强调的国运方向的始终。

这 仅仅是从国家战略上的一点浅显认识,具体标的大家根据估值状态做权衡。不否认一些标的溢价过高需要合理释放估值压力,但依旧能在上述的行业和产业里找到估 值和预期俱佳的标的,回撤是机会而不应该恐惧和轻易离弃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符合社会趋势的标的。同时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整个行情的演 化,不仅仅说是创小板这些符合战略产业的追捧,特别是热门的信息化产业,包括其它涉及到整个国企央企改革的品种,政策导向的品种在这个过程中一样扮演着暴 涨的角色,从这个侧面说明,政策预期的引导性一直被市场所遵从。

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尊重国家政策的引导来做布局,从早期的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信息化到目前的互联网+,其实大背景就是整个产业升级,改造以及国家转型的长期述求,这个述求在没有完新的成产业塑造之前将一直存在。

同 时从整个市场的交易量来说,我们看到主板沪深的交易量已经上升到万亿,上证成交达到1.25万亿,深证交易额达到1.17万亿,中小板今天的成交额只有 4500亿,而创小板仅有2200亿,就单纯这个交易量而言,任何一点零头的资金涌向创小板都将造成对应板块或者标的的大幅波动,而这些行业的长期吸引力 我们上面说了,是政策引导下的必然,这也是为什么上交所要积极推进战略创新板的原因。

特别是目前整个创小板还在不停上新股激发市场的追捧热情以及大量并购重组发生在新兴产业对于行业板块的刺激,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所 以短期的回撤我们依旧认为是对于估值的一种良性修复,是行情能够深入推进的一个合理波动。而本轮行情的本质是资金流动性造成的,只是在政策引导下被聚焦在 明星品种,之后才开始逐步扩散,而这些相关因素还没有消散,反而会呈现更多资金释放的一种趋势。且就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而言,股市的赚钱效应被重新激发之 后又恰逢国家希望长牛的这一个基本欲求,都决定了行情还会延续。

且经过合理的风险教育之后,资金对于标的的选取更愿意贴合政策来聚焦,而不再盲目发散,所以下一轮的牛股,一定还是在政策引导的行业和产业上,没有例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49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80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作者:時寒冰



在《大趨勢及股市樓市等》中,指出:“見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階段,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將變得比較難做。這個階段需要一次500點以上或更大級別的調整,然後,再走完最後一波輝煌的階段,黯然謝幕。美國正在快速推進TPP,同時,美聯儲加息的條件正在快速形成。一旦加息,就意味著始於2016年的新周期已經慢慢展開,放棄所有幻想,迎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將成為許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那麽什麽是韭菜行情?
韭菜,別名又叫懶人菜、長生韭等,韭菜稱為“洗腸草”。韭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容易栽培。韭菜的好處是,可以多次收割。定植後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達到最高。


韭菜行情,意味著韭菜達到了生長盛期,無論怎樣割,韭菜們都信心滿滿,前赴後繼,茁壯成長。這個時候,韭菜們堅定地認為,只要自己努力生長,竭盡全力伸長脖子,就能看到陽光,讓自己變得更加肥碩更加飽滿。而且,韭菜們的努力的確能享受到陽光。當然,這個時候,特別適合鐮刀。但是,沒有人覺得鐮刀指向了自己。即使自己真的被割了,也會想著,根依然存在,依然可以重新長出來,重新見到陽光。這就是韭菜夢,可歌可泣的韭菜精神。


韭菜行情,意味著:1)每次當韭菜長出美麗的頸部,都會面對鐮刀。2)每次收割後,農人都會認真施肥、澆灌,至善至誠,柔情萬種,心靈慈善得令人感動萬分。農人一邊看著韭菜成長,一邊磨自己的鐮刀,讓自己的鐮刀變得更加鋒利。韭菜們在感動中,讓自己努力成長以更匹配鐮刀的模樣。3)收割不會經過一兩次就很快結束。


所以,韭菜行情有機會,但也有很大風險。如何既能迎接陽光,又能躲避鐮刀,將是對所有韭菜們的考驗。所以,在這個階段,多一點謹慎,防止被割,可能並不顯得多余。


此所謂韭菜行情。



(來自訂閱號:時寒冰)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732

神州專車“黑”Uber之後,一場營銷大戰正在爆發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5/150081.html

黑馬說:神州專車“黑”Uber的廣告今天被刷屏,看起來並不高明的做法頓時讓輿論嘩然。那麽,Uber真的具有“輿論豁免權”嗎?神州又為何本質上成為了事件的贏家?此事又會引發新的事件營銷高潮嗎?
 
文 | i黑馬  楊博丞
編輯 | 王冀

 
\今天,網絡上被神州專車一則系列廣告刷屏。一組由眾星代言的產品廣告,其中不乏一些娛樂、體育、商業、創業等有影響力的明星,從圖像直觀地來看,其直指某U字母開頭專車公司,稱其令用戶承擔風險和一些不安全性,批評其是在為“黑”車開道。
 
神州以“Beat U,我拍黑專車”為主題,暗指Uber黑專車。神州專車稱:“不僅舒適、更要安全,這就是我們的觀點!感謝大家的支持。在互聯網創新的浪潮中,我們永遠做最極致、最安全的用戶體驗!Uber,請停下你的黑專車!”
 
看來,這可能又會引發一起撕逼大戰。自從Uber進入中國之後,便是“沈默是金”,一直默默無聞,不動聲色,反而是本土品牌一直在大張旗鼓地做著宣傳與營銷。就在今天,神州專車的行為已經令其登上了各門戶網站的頭條,輿論嘩然。神州專車不僅被眾多網友吐槽,連代言他們的明星也吐槽了,有的明星直接在自己微博中發表文章,以此劃清和神州的界限。
 
隨即,一些網絡自媒體人紛紛對此事發表看法。

 
“三表龍門陣”在這組海報發表之後發表評論文章《我為神州說句話》。i黑馬節選其中幾條觀點如下:
 

我覺得神州如果換個「呼籲行業自律」、「更安全更有保障」這樣正向訴求的體位,或許比現在直指競爭對手的體位更能引起共鳴。
 
最重要的,你「黑」的是Uber。Uber我認為在中國有著巨大的「輿論豁免權」,什麽意思呢?Uber遭遇負面評論很快會被鋪天蓋地、神乎其神的營銷案例稀釋;Uber遭遇到的幹擾、檢查越嚴厲收獲的同情就越多。它的品牌力已經升華,代表著:正義、先鋒、新潮、無畏。這些元素也是大眾精神圖景中最絢麗的顏色。
 
吐槽Uber很難贏得共鳴,更別說大張旗鼓的「黑」了,即使你吐正確的槽,也會被人用「動機論」蓋棺。Uber時下代表著「政治正確」,它的競爭對手應該感到恐慌:市場在左,民心向右。而最能代表輿論主流聲音的,恰恰又是它的目標群體:白領、知識階層。
 
大眾廣播體操式的統一情緒很危險。不過,這樣的嘴仗還是不要有了,產品說話,比拼用戶體驗,消費者用腳投票。

 
媒體人齊俊傑對此也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神州專車看撕逼的幾種境界》,直指神州撕逼最後只會傷了自己。
 

最低級別的,就是神州專車這種做法,利用概念性的謾罵攻擊對手。反正我也不說你哪不好,也沒有具體例子。這種基本就屬於潑婦罵大街了,你在旁邊看潑婦罵街會有怎樣的趕腳呢?很顯然,會覺得這人素質怎麽這麽低!神州專車今天的舉動就屬於這種,而且人家滴滴、優步還很高明,根本不理你,不回嘴。讓你把素質低下提現得淋漓盡致。
 
綜合來看,一般的企業喜歡霸王硬上弓,上來就幹,幹倒對方為止,但很少有人仔細想過,幹倒對方之後,這個行業是否也就不複存在了?幾家中國企業互相攻擊,最後弄得行業根本沒有利潤,逐漸覆滅。這是最低劣,也是最弱智的做法。
 
自媒體人“黑馬良駒”也對此總結:讓市場的歸市場,讓用戶的歸用戶,不能把撕逼當營銷,不能把抹黑對手變成常態;任何企業都不要替用戶做選擇,你替用戶選擇得太多,動用的社會力量越大,你遭遇的抵制會更多。

 
微信朋友圈今天也被此事刷屏了,下面來分享一些網友的看法:
 
觀點一

1、雖然輿論一面倒,但從公關效果來講神州贏了;
2、神州從一個呆板的公司人格化了,哪怕是被調侃被攻擊,重要的是這家公司有人味了;
3、經此一役,神州妥妥的在專車市場成為一線品牌;
4、現在做公關不用偉光正不用抖機靈,露個破綻是王道,不管怎樣刷屏了擴大影響了;
5、神州頭三腳踢的不錯,接下來就是產品說話了,要見真功夫了
 
觀點二

社會化營銷借勢,只要是傳達產品的核心價值,好玩,有溫度的東西,用戶都會主動幫你分享!否則什麽熱點都去跟,然並卵!
 

神州的回應


\原來U真的天生有輿論豁免權,神州永遠抵制黑專車。1.把怪蜀黍寫成怪蜀黎的文案狗,正在被慘烈吊打中;2.本來想和U玩壁咚,結果完全壁duang了;3.不相信U天生具有輿論豁免權!現在信了;4.我們的價值觀很正,永遠永遠抵制黑專車;5.永遠相信:安全的專車就是神州。
 
Uber也在6月24日於上海與SOHO合作的發布會上解釋了“黑車”身份的問題。在Uber看來,黑車有四個特征:第一,黑車都是非滬牌;第二,黑車多是二手且廉價的車,人們不會開輛奔馳出來做黑車生意;第三,沒有統一價格,會有溢價;第四,投訴無門。
 
如果用這些標準來看,Uber幾乎全部巧妙避讓,但這顯然與交通管理機構的認定標準不同。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沒有合法營運執照的車輛私自收費載客,即涉嫌“黑車”運營。
 
對此,Uber上海總經理王曉峰認為,新技術在開始時都會受到質疑和摩擦,比如支付寶,不是銀行卻能進行轉賬支付,微信不是電信公司卻在傳送語音文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會改變,過程中需要磨合。
\此事發生後,到目前為止已經在互聯網公司中引發營銷大戰,各家企業開始推銷自己的產品,現摘錄如下。各公司的公關們伸手展示你們的時刻到了!


\老師好

\搜狗拼音輸入法

\微吼

\51用車

\寶駕租車

\嫁拍

\陽光印網

\360公司

\91金融

\愛活動App


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Uber所做出的圖片回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博丞,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文中引述觀點部分僅代表其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6-28 18:12:00

央媽在周六給市場送來了“雙降”的大禮包,結合上周常務會議擬刪除75%存貸比的規定,這無疑說明未來幾個月,貨幣的寬松狀況還會非常穩定。傳言國家隊入市的消息如果確認為真,這也將為牛市續命帶來非常重要的保障。

央媽在周六給市場送來了“雙降”的大禮包,結合上周常務會議擬刪除75%存貸比的規定,這無疑說明未來幾個月,貨幣的寬松狀況還會非常穩定。傳言國家隊入市的消息如果確認為真,這也將為牛市續命帶來非常重要的保障。

清查兩融和配資的執法行為,實際上有一定的彈性,在如此暴跌之後,市場的看空情緒已得到大比例釋放,相關檢查可能暫告一段落。否則,對場外配資和傘形配資的窮追猛打,大量無辜的股民將受到牽連,所謂“投鼠忌器”,最終財富的集體縮水,必將導致消費進一步萎靡不振。

目前而言,場外配資等違規現象也不是迫在眉睫的時候,原來的趨利之徒,應該受到了市場的教訓,短期內興風作浪的概率降低。現在最要緊的是為牛市續命,因為最近大盤兩周深調,創小板三周的暴跌已經嚴重損傷了股市的人氣,預期一改,牛市變熊市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事情。

 

人心不穩,後面涉及資本市場改革、經濟轉型升級等都可能面臨重大的考驗。對股市而言,現在信心比黃金重要,否則繼續暴力殺跌,將無人可以幸免,甚至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威脅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這不是說要救市,而是要確保股市的健康發展,糾偏原來用力過猛的一些舉措。

盡管監管層認為過去一段時間的下跌是自然調整,從純市場角度而言,漲多了會跌,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它又不可能是純粹的自然調整,監管層的一些言語和行動成為這次大跌的催化劑。比如偏緊湊的新股發行,就是這番暴跌的一個導火線。

此前,監管層曾提出要建立逆周期調節機制,那麽在牛市遭遇超20%幅度大跌之際,這無疑是牛熊的十字路口,如果要逆周期調節,顯然,這就是一個絕佳的檢驗機會,不應該等坐實熊市後才動手。

正如關於這場大調整以及周末的雙降,網民有一個生動的比喻:明明一句話就能哄回來的,偏要鬧到分手了才拿0.25克拉的小鉆戒來哄,還回得去嗎?當然,這比喻也不見得很精確,能不能回去,說到底還是看牛市的情緒還有沒有。

坦白說,股民還是寄望在今年有一場超越歷史的大牛市,既是對改革牛的樂觀預期,也是對七年熊期的奮起反擊。也就是說,這次大跌雖然損傷人氣,但沒有讓人心盡失,這就是牽回牛頭的心理基礎。光有心理基礎還不夠,股市畢竟是真金白銀。所以,關於國家隊出手的消息今天開始喧囂塵上,如果社保資金此時增資進入二級市場,那麽帶動效應將非常大。

據新浪財經,地方社保金劃撥給全國社保基金統籌管理的方案已獲得中國國務院通過,方案最快將在年底之前落實。此次納入全國社保統籌管理的地方社保資金規模約在兩萬億元人民幣。華爾街見聞也刊文引述消息人士稱:“方案已經獲國務院通過,整體資金規模約兩萬億,近期股市大跌,可能會推動相關部門加快落實。”

如果這是一場超過6124點的牛市,甚至有8000點,乃至10000點的上升空間,國家隊在4000多點出手,不能說就是高位。尤其是未來MSCI接納中國股市的大概率事件,相比外資大舉入市,這個點位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改革牛得以順利兌現,新興經濟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麽隨著上市公司盈利狀況的改善,幾大板塊的高市盈率狀況也會得到改善。即便一些高價股、瘋長股會因為業績得不到支撐被打回原形,其他企業也不能就此被拖累。中國經濟的未來,尤其是“互聯網+”激活的企業群體,都有賴一個成熟健康的資本市場。

一旦股票市場重歸熊市,其融資功能可能難起作用。原來居民財富大搬家,從樓市到股市的資金轉移可能發生逆流,這樣調控充分的樓市可能再度面臨一次爆炒,這種局面恐怕也是於國於民不利的。正因為如此,當下恢複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至關重要。

國家隊再投入股市的資金或許只有幾千億,但是其帶動的財富效應可能有幾萬億,甚至幾十萬億。尤其是國企改革、註冊制改革等任務尚未完成,這種投入盡管會承受一定的風險,但是過往的經驗也表明,這種風險也是總體可控的。

中國股市需要走出一條平穩發展的路子,告別牛熊劇烈轉換,這樣於國於民才是最好的結果。(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讀者請註意投資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那些被父母賣掉的孩子一起公安部督辦販嬰大案偵破之後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246

2014年11月13日下午,浙江海鹽。60多歲的福根(化名)抱著買來的孩子接受警方訊問,默默流淚。他的妻子和兒子都是智力殘疾,有著對孩子強烈的期待。但是,他忘記了觸犯法律需要承擔的代價。 (CFP/圖)

他們被“解救”出來了,卻失去了家。

他們的照片和個人信息,早就通過媒體公布到互聯網。幾年過去,沒有任何親人現身,要與他們團聚。

賣掉他們的,是他們的親生父母。

在各地社會福利機構,都存在許多這樣的孩子。卻少有人問津,他們被“解救”後的人生。

雲敏(化名)喜歡反鎖上門,將自己關在房間里。

對她而言,雖然門外是一群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孩子,其中還有一名智障兒童,但她還是不喜歡聽到保育員每天扯著脖子催促她學習的聲音。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眼里,這個女孩顯得過分安靜。

從不多話,也不會像另外一些孩子一樣經常惹人生氣。當然,有時候難免“挨板子”。這種時候,她從不哭鬧,一句話也不說,頂多是眼里噙著淚水。

她寧願一個人在門內。

在這里,她和他們不一樣。她有過家庭,有過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哥哥。

開了門,她又和他們一樣,都是無父無母的孩子,甚或是刑事犯罪的受害人——在三年前公安部督辦的一起打擊拐賣兒童大案中,被從人販子、買家手中解救出來,又找不到親生父母的孩子。

公安部督辦的大案

她是被從一個叫梁正芬的中年婦女手中解救出來的。

那年,雲南省文山州人梁正芬46歲。當然這只是個估計,因為她從來沒有辦過身份證。自小沒讀書,19歲時由家里人包辦婚姻嫁了,生了兩男一女,也沒辦過結婚證。

大概30歲時,她被老鄉帶到千里之外的福建華安打工,就在當地又結了一次婚,同樣沒辦結婚證,生了個男孩。2011年初,她在幹活的山上遇到一個雲南口音的男人,稱他有兩個女兒,想把小女兒賣了;她剛好想收養一個女孩回家,就花了5000塊買了。回家後才發現:女孩說話不流利,眼睛有些斜視。

2012年,在公安部督辦“2011.12.29”特大拐賣兒童專案全國統一行動中,華安縣公安局逮捕了一批買賣兒童團夥,並從中解救出12名被拐兒童。雲敏就屬於其中之一。

警方迅速查清了她的來歷,把她從“新家”帶走,送到漳州社會福利院。一年後,福利院把她送到一戶城里人家寄養,但是因為無法融入新的家庭,一個學期結束後,她又被送回到福利院。

目前,雲敏所居住的這套房子,是漳州社會福利院院長謝俊波為他們特別組建的“模擬家庭”,一共有8個孩子,兩個保育員。年齡最大的雲敏得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

在謝俊波看來,早前那戶寄養家庭各方面都很適合雲敏。領養人本身也是孤兒,被養母撫養長大。成家後,夫妻二人都算白領階層,養母家又緊鄰雲敏就讀的小學,方便照看孩子。

家里有一個智障的弟弟,因此那對夫婦希望能領養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孩。但也許,雲敏在這一點上有些讓他們失望。

因為沒上過學前班就讀一年級,雲敏的學習成績總是跟不上。除此之外,雲敏在前一個“養母”梁正芬家養成的一些習氣——如看到什麽零食就一口氣全部吃光,也讓他們看不慣,又難以糾正。雙方僵持到雲敏一年級第一學期結束,她就被接回福利院撫養了。如今,這對夫妻再也沒有來過福利院。

自那以後,雲敏變得愈發沈默了。謝俊波正打算送她去省會福州的另一戶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寄養。還不知會如何。

福利院的“臥底”

對雲敏更有感情的,反而是先前買下她的梁正芬夫婦。

不知哪兒泄露出去的消息,他們得知雲敏已回到福利院,今年又從一百多公里外的山里來看她。他們摟著她的肩膀,帶些吃的穿的給她,詢問她的學習狀況。

不過,畢竟隔了這麽久,孩子的記憶也淡了。她從不在別人面前提起他們。問起以前的事,以前的名字,以前的住所,都被她一句簡單的“不知道”所掩蓋了。

這也是在“2011.12.29”專案中,絕大部分被解救的孩子所面臨的困境。

一下子增加了12個孩子,本來以養老為主業的福利院立即面臨人手不夠的窘境,不得不面向社會招聘了幾位護工。孰料,其中一個被解救的孩子,與護工見面時,竟然抱著其中一個護工喊“媽媽”,福利院這才發現不對。一查,發現這個護工竟然是此前買下這個孩子的買主。她是特地來“臥底”的,只為了看孩子一眼。

一位辦案民警對南方周末記者講述:當時在公安局審訊,“真的像骨肉分離”。這些買下孩子的養父母舍不得,大哭大鬧,有人當場昏倒。

孩子到達福利院後,買家們也多次找來,希望能把孩子帶回去。其中一個孩子,甚至已經托關系上了當地的戶口,成為收養家庭的合法成員。

“很多事就是合情不合法,合法不一定合理啊。”謝俊波很無奈。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選擇收養家庭時,他們刻意避開了原先的買主們。“不能讓警察把孩子從買家那里帶走,交到福利院手上,我們又把孩子還回去吧。”

閩南人傳宗接代的觀念重。華安縣毗鄰安溪縣,同為鐵觀音產地,也都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在這里,由於氣候原因,茶葉生長周期相對較短,一年可產五季。

不乏雲南人來華安縣打工,也不乏安溪茶商來此采購茶葉。徐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只有一個女兒,一直想買個男孩,來華安縣購茶時碰上了一個雲南籍的中間人,便順理成章地買下了一個嬰兒。他連名字都已經替孩子取好,名叫“徐世穎”,視若掌上明珠;甚至找當地關系,為這個繈褓中的孩子上了戶口。

看到徐秋明高興地抱上了兒子,鄰居楊金鐵也想買個嬰兒,長大後給他有點癡呆的二兒子養老。後來通過互相介紹,買下了一個男嬰;還有更多的買主,或是無法生育,或是失獨家庭……他們都成了罪犯。

但對於這些買主,司法機關並沒有過度追究責任。他們並未阻撓辦案,也沒有虐待孩子。在辦案過程中也主動投案,所以均以從輕情節,判為緩刑。徐秋明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緩刑18個月,並罰款5000元。

當然,人財兩空是最終的結局。“徐世穎”被註銷戶口,送到福利院。

在孩子被送到福利院一段時間後,徐秋明還找過辦案民警。他說,去福利院看到孩子孤零零的,想接回來。警察們雖然動容,卻也沒有辦法。否則,豈不等於默許了買賣人口的事實?

“說是解救了這些孩子,可又好像不是。”一名參與辦案的民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賣掉孩子的父母

其實,在2011年7月之前,當地政策上是允許被拐兒童在未找到親生父母的情況下,交由買方繼續撫養的。但為了打擊“買方市場”,在此之後,公安部規定,打拐解救又沒有找到親生父母的孩子,不得再送回買方家庭撫養,而應放在福利院中撫養。

按照規定,被拐賣的孩子在公安部門錄入DNA後,與丟失孩子的父母DNA進行比對後,就能相互配對,確定親子關系。但實際上,通過DNA數據庫被找回的孩子並不多。

此前,公安部和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到2011年全國開展的打拐專項行動中,共解救被拐兒童13284名。通過全國打拐DNA數據比對後,其中未找到親生父母的孩子約12100名。也就是說,只有不到10%找到了父母。

根據華安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林炎福的經驗,一般丟失孩子的父母都會來報案,如果是正常被拐賣的,那很快就能在DNA數據庫中找到。反之,“如果是父母親手賣掉孩子的,怎麽會來報案呢?那不是自投羅網?”

一種不忍面對的現實是:大多數被拐兒童,實際上是經父母同意被賣出的。

當年的媒體報道也已有統計:漳州市福利院累計接收的17名被拐兒童,有14個是被父母親手賣掉的。

在“2011.12.29”專案中,“貨源地”主要來自雲南廣南縣。這個縣位於滇、桂、黔三省交界地帶,是國家級貧困縣。林炎福記得,自己審訊過兩名親手賣掉孩子的父母:原因都源於一個字——窮。

2010年7月,廣南縣女子李仕芳在華安縣仙都鎮招山村的出租房誕下一名男嬰。而她的丈夫因為搶劫,早已鋃鐺入獄。在雲南老家已有兩個孩子的李仕芳,沒有能力一邊打工,一邊再撫養一個孩子。因此孩子一出生,她就委托弟弟聯系買家。

通過中間人介紹,最後這名剛出生二十多天的男嬰,被徐秋明以三萬五千元的價格買走,成了“徐世穎”。

幾個月後,李仕芳的老鄉、1988年出生的李富春有了一個身體不太健康的孩子。由於實在沒有能力為其繼續治療,李富春輾轉聯系上徐秋明,請求其幫忙將這個出生十多天的男嬰賣出。賣主就是徐秋明的老鄉楊金鐵。

被警方逮捕後,親手賣掉子女的李仕芳和李富春沒有一點悔過意識。審訊過程中,他們一直在強調,在雲南老家,誰家不要孩子就“送”出去、收點錢,是很常見的事。

“他們都蒙蒙的,不知道怎麽回事。”林炎福回憶,“在他們心里,完全沒有買賣孩子是違法的這種意識。”

當年,檢方共起訴了11名參與拐賣兒童的人員,包括李仕芳姐弟以及李富春。華安縣人民法院判決,認為李仕芳屬主犯,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但因當時她又有了身孕,而不得不緩刑處理。李富春也被判緩刑。而他們之後是否還會重蹈覆轍,無人能夠肯定。

被判得最重的,是那些應他們請求,也想賺點兒中間好處費的老鄉。這些沒有什麽文化的農民,自以為沒拐沒騙,結果成了“拐賣兒童團夥主犯”。其中一人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而賣掉雲敏的父母並未被警方認定為“以買賣為目的”,未被列入起訴的範圍。

而“買賣同罪”“人販子一律死刑”一類的呼聲,在這起現實的販嬰大案中,都顯得無所適從。

無論是警方還是民政部門,都完全不認可這兩個近日在網上走紅一時的概念。“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反而只會增大我們的工作難度。”一位民警說,只要有買孩子的需求,有賣孩子的需求,這種情況就無法杜絕。

按照過去慣常的做法,同雲敏情況類似的孩子們都可以返回到收買家庭繼續生活。但因為當時全國統一專案的打拐力度加大,他們只能被送往福利院。

而此一別,他們再也回不去了。他們是被“解救”出來了,也從此失去了家庭。

華安縣距離漳州市福利院大約1個多小時的車程。接他們的工作人員回憶,一路上氣氛很壓抑。雲敏沒有說話,偶爾有年紀小的孩子低聲抽泣。

他們的照片和個人信息,早就通過媒體公布到互聯網。如今3年過去,沒有任何親人現身,要與他們團聚。

世界的複雜性

目前,雲敏和正常孩子一樣在當地最好的小學讀書。

沒有人會知道,每天她聽到同學們談起父母時的感受。但也許,她已經從“閑言碎語”中明白,自己是被親生父母賣掉的。她曾堅定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想找他們。”

她對“保育員阿姨”笑,對福利院的“弟弟妹妹”笑,對“院長伯伯”笑,卻也會低著頭沈下聲音說:“不喜歡這里,不想留下來了。”

就連院長謝俊波也覺得,“原先的買主肯定是孩子們最合適的收養家庭”。一是原先已經生活了好多年彼此已經熟悉,二是對方本來也願意撫養,有條件撫養這個孩子。

但讓很多福利院更頭痛的是,不僅原先買方家庭不得收養被拐兒童,其他正常家庭也無法收養他們。依據收養法,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且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或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才可以被收養。

而打拐解救回來的兒童並未在其中。因為他們既不屬於孤兒,也不屬於棄兒,因此陷入不能被領養的困境。甚至嚴格地講,那些被父母賣掉的孩子們,並非被“拐”兒童。

而在福利院生活的缺陷,顯而易見。這里,很難配置專業心理教師,而這又是他們最為需要的。

廣東省惠州市旅遊局長、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修訂收養法。在第四條前三項收養規定的後面,增加第(四)項:“被拐賣兒童被解救一年後仍找不到親生父母的,經公示後可通過合法手續,在國內辦理收養。收養後找到親生父母,親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解除收養關系”的規定。

為此,她在惠州做出的嘗試是,讓民政局、計生委、公安局、福利院一起參與進來,為孩子甄選收養家庭。

起初,幾個部門也互相推諉。“民政部門說公安沒結案,不是棄嬰;公安說已經到民政部了,應該由民政來負責。後來由幾個部門一起解決,就不會出現誰主要擔責的情況了。”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一些同樣被解救出來的孩子已經待了十幾年,有些已經超過了14歲這一收養法規定的最低被收養年齡。目前,社會福利中心也開始了對這些孩子的寄養、收養工作。

為何這一政策遲遲不能出臺?或許,也在於世界的複雜性。

“如果家長找到了孩子,他們可能更希望孩子是在社會機構中代養,而不願意被領養,因為孩子與收養家庭更容易產生感情,與親生父母會存在一定隔閡。”深圳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民政部對此沒有認可但也沒有否定。收養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也會有一定風險。”

畢竟,還是有一些孩子,是從幸福的家庭中被拐走、騙掉的。

現在,雲敏每天放學後回到的是福利院那間房間,沒有特別的裝飾,只有一張床,一個衣櫃,書櫃里淩亂地丟著一些書,還有一張小寫字臺,和一把坐久了會覺得硌的塑料椅子。

坐累了,她有時會像小孩子一樣認真地趴在地上寫作業。

自動鉛筆沒芯了,只能暫時借別人的木質鉛筆,寫一會兒用卷筆刀削一下鉛筆,動作稍顯笨拙。“筆頭尖點比較好寫”,偶爾,她也會這樣突然轉過頭,沖著你呵呵地笑。


IPO暫停之後 正忙著集體回歸的中概股怎麽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953.html

IPO暫停之後 正忙著集體回歸的中概股怎麽辦?

一財網 趙陳婷 2015-07-05 21:09:00

IPO註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政策利好是一度成為不少中概股公司決心私有化的最大定心丸。只可惜,A股市場瞬間就變了臉。“至少應該不會像上一次的暫停一年多那麽久。”在長城證券並購部總經理尹中余看來,可以肯定是,這一輪IPO暫停之後,之前充滿想象力的IPO註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政策也將被推後。

作為A股救市政策之一,IPO暫停真正影響力還得“7月5日周一見”。但對於大批正忙著從美股私有化的中概股上市公司而言,回歸A股的大門已經暫時宣告關閉。

只不過,IPO大門雖然關上了,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爬個窗”在當下的政策下似乎並不受影響。

“目前IPO雖然暫停了,但是中概股私有化的公司還可以繼續選擇借殼的方式回歸,而且A股暴跌之後,此前被爆炒的殼價格會有所回落。”長城證券並購部總經理尹中余這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不得不提的現實是,隨著A股市場情緒的冷卻,之前渴望通過回歸實現在高估值的國內資本市場“套利”的中概股公司們,除了坐等IPO政策松動,還得賭未來牛市的回歸。

不能按時回A股怎麽辦?

IPO註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政策利好是一度成為不少中概股公司決心私有化的最大定心丸。

只可惜,A股市場瞬間就變了臉。

為了應對大批A股上市公司股價遭遇腰斬的尷尬,7月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披露了28家公司的暫緩發行公告,其中上交所10家,深交所18家,已經參與申購的資金將在周一陸續退款。

有統計數據顯示,這是證監會史上第九次暫停IPO。而業界頗為一致的觀點是,這次暫停IPO表明了政府的決心和意誌。

但對於今年以來多家已經宣布啟動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特別是那些因為上一波IPO暫停而不得不選擇海外上市,如今剛準備回來又再度遭遇IPO暫停的中概股公司。

業界最大的好奇是,這次的IPO會被暫停多久?只可惜,如今沒有人能給出這個答案。

在2015年7月4日之前的8次IPO暫停中,平均空窗期約為7個月,其中時間最長的是2012年11月3日到2014年1月的那一次,持續了近14個月,而時間最短的2001年7月31日到2001年11月2日,只持續了3個月時間。

在A股這一輪暴跌之後,IPO暫停作為救市的重磅政策正被寄予厚望。

“至少應該不會像上一次的暫停一年多那麽久。”在尹中余看來,可以肯定是,這一輪IPO暫停之後,之前充滿想象力的IPO註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政策也將被推後。

值得慶幸的是,中概股公司利用借殼上市的方式回歸A股的通道目前依然暢通。

“從監管的公平性上來講,IPO停了借殼上市也應該暫停。有錢就能(買殼)從‘後門’進,這對法律對社會都不公平。”尹中余這樣解釋道。

不過,迄今為止,即使是包括借殼在內,也還沒有出現從美國退市後成功回歸A股的企業。

盡管估值一度從之前退市的37億美元一舉上漲到457億元人民幣,沖擊“中概股成功回歸A股第一股”的分眾傳媒在借殼宏達新材過程中也遭遇了麻煩,特別是6月17日,證監會對宏達新材董事長的一紙調查令更讓分眾傳媒的回歸之路蒙上了陰影。隨之而來的是A股開始了斷崖式暴跌,創下了七年內最深度周跌幅。

值得註意的是,陷入了延遲上市乃至換殼上市的風險中的分眾傳媒籌謀私有化從2012年開始,2013年5月完成,迄今已經過去兩年之久。

最大的風險在於,當年在分眾傳媒管理層與聯合發出私有化要約的PE機構簽訂的並購協議中,雙方約定,如果分眾傳媒私有化完成的第四年公司仍未重新上市,公司將分配至少75%的利潤給現有股東。

集體賭未來的牛市

由於私有化、拆VIE結構以及回歸A股等一系列頗為耗時耗力的過程,對於大多數今年提出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而言,A股上市還是“未來時”。

今年5月份,華興資本與中信證券啟動合作,為中國公司在美退市重返A股提供資金與顧問服務。此外,華興資本還專門成立了A股部門,為中概股回歸全面備戰。

“我跟合作夥伴說,當你回歸了,你看的不是今天的A股市場,而是12個月或者24個月以後的A股市場。如果你認為在24個月里面還有發展空間,你就應該做這件事情,而不是建立在今天的A股市場。”在此前一次和經緯中國創始合夥人張穎的對談中,華興資本創始人兼CEO包凡說道。

而張穎的觀點是,A股現在的調整是一個好事,調整其實是在給大家更多的時間去抓住上升機會,給回歸的公司更多的空間跟時間差。

事實上,除了中概股公司,不少已經拆除了VIE架構的非上市公司如今也被這一波IPO暫停政策卡在了門外。

今年5月底,百合網創始人兼CEO田範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百合網已經在這個月把VIE結構解除完畢了,準備在三季度先上新三板。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公司決心很大,不能平移回國內的外方股東的股權被公司進行了贖回,新引進的股東都全力支持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百合內部人士介紹說。

7月1日,互動百科董事長潘海東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互動百科花費6個月時間完成了VIE架構的拆除,預計將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新三板掛牌。 

作為互動百科互動百科投資方之一,盛景網聯董事長彭誌強更願意談談中國股市的未來。“對於非上市的VIE架構公司來說,A股的下跌對其幹擾其實是有限的,因為他們本身在美上市難度很大。如果是非上市公司,拆架構時間最快是4~6個月,已經上市的公司時間會更長,到那時中國股市的穩定和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在彭誌強看來,在當下A股的情形下去衡量是否要回歸,對於公司來說,可能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幹擾因素。此次的IPO暫停,一旦資本市場企穩,持續時間應該也不會太長。

此外,北京一家新三板投資機構的主管合夥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到,長期來看,國內資本市場一直在推進改革,趨勢是向好的。A股短期的波動不會影響中概股回歸的進程。相比較之下,對於估值靠前的中概股公司,可以先看看形勢,而對於一些股價處在低位的公司,應該加速回歸。

只不過,在尹中余看來,這一輪A股大跌之後,新三板的價格和交投都下來了。“已經明顯感覺到一些公司對上新三板的興趣比以前小了,對新三板的期望值降低。”

“我們接手的好幾個項目之前一心想上新三板,但新三板降溫之後,他們開始考慮優先被主板公司收購。”有券商人士這樣解釋道。

但彭誌強的建議是,對於正在準備回歸的公司來說,不要打亂既定的節奏。一方面,國內的私募市場很發達,完全可以在上市前做一輪新的私募。另一方面,對於一些非大體量的公司來說,如估值在5億美金以下的公司,新三板可以是個首選。“特別是對於想要回歸的非上市公司來說,即使是熊市,也應該回歸。因為他們的市場和用戶在中國,回歸最重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去賺估值的差價。”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数据选股】大跌之后找些靠谱的股票(名单) afa68

http://xueqiu.com/5504830612/50861693

2015-07-09 兔八哥 港股那点事

今天是港股大奇迹日,又重现了之前夸张的涨停板之上,涨幅超过10%的股票占了所有的港股的 60%多。对一般散户来说也是一根阳线改变观点,两个阳线改变节操,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不管后市如何,既然大家情绪来了,都喊着要抄底,那我就顺从民意 (和大家顶着来是要被拍死啊),来研究下该抄什么?

都说熊市价值牛市梦,之前我们把A股港股一直当牛市看待,港股的上涨主要寄希望于A股 的放水,以A股的逻辑来看港股,而如今A股大调整,北水南下可能需要点时间,以后港股A股化讲故事的逻辑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所以就目前而言,在牛熊不明 的情况下,按照熊市思维,抄底那些具有正真价值的股票会是一个更加保险的做法,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一旦牛市再次确认也不见得满仓踏空。

至于抄哪些,首先如果你有长期跟踪某些票,对它的基本面很了解,认为最近的大跌完全是错杀,对公司未来的增长很有信心,那恭喜你,这就是你要找的票了。如果你是个散户,对港股的票没有持续的追踪,那不妨从下面几个指标综合考虑可抄底的股票。

1)股息率: 股息率是每年分红的收益除以股价,个人认为是比PB,PE判断公司死否低估更可靠的指标。首先股息率高的股票在熊市是非常具有防御价值的,就算股价跌了, 拿着不动,也有比存款高的收益,很适合舍不得割肉和准备做超长期投资的散户。而在牛市,根据统计,高股息率的股票会明显跑赢恒生指数。

2)净资产收益率ROE:ROE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换句通俗点的说法,ROE越高,说明公司运用股东每一块钱赚钱能力越高。一般来说,ROE高的公司在管理效率,所处行业,市场地位,公司增长等一些方面都具有优势。

3)股东增持:公司高估还是低估,公司管理层永远比我们更清楚。他们增持往往说明管理层认为公司价格被低估,而且他们增持也会给市场信心,进一步刺激股价上涨。这次大跌之后,很多价格已经低于了股东增持的价格,说不定是个简陋的机会。

4)跌幅多的:跌幅多这个需要从辩证的观点去看,有些跌的多的说明公司烂,甚至是老千股,市场不看好,也有可能是说明被市场错杀的厉害,以后反弹空间会更大,所以我也把这个指标放在最后,看跌幅多的最好和其他指标一起看。

股息率:连续三年分红,分红率超过20%且股息率大于5%的股票

ROE:下图为近三年ROE及平均值处于10—50%,且市值5亿以上的股票

股东增持:近两周股东增持超过100万,且主要股东没有减持(由于数据来源有限,下表为不完全统计)

跌幅:(从4月1日之后最高点至今天收盘价的跌幅50%以上的)


把 上述四个表合起来,很悲伤的发现没有一家公司符合这四个条件。而符合三个条件的股票还是有几个,但为了避免荐股的嫌疑,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最后还要说的 是,判断公司是否有价值方法很多,上面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纯数据的选股方法,可能不十分靠谱,所以即使选出来之后也不能很大仓位的去买,最好是一个组合的去 买,这样可以避免个股的一些风险,尤其是选出的股你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


股市之后,P2P会成为下一个重灾区吗?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2/150960.shtml


P2P平台跑路现象可谓是司空见惯,但是依然会不断有新的用户加入到这类平台当中来。尤其是这轮股市暴跌之后,越来越多股民都开始涌入到收益率比较高的P2P金融理财平台。刘旷心中不免生出一个疑问:P2P理财会不会成为继股市之后的下一个重灾区?



  中国的股市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惨剧,其根本还在于无数普通股民内心的贪 念。投资机构在把中国的股市逐步拉高之后,吸引新的股民逐渐进入,然后圈钱走人,随后股市开始大跌,大部分股民就这样被套牢。昨天晚上,观看《爸爸去哪 儿》第三季,让刘旷颇为震惊。悟空理财竟然联手《爸爸去哪儿》推出“送你1000元”的互动广告,用户只需要关注悟空理财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领取1000 元的理财本金,享受6.5%的预期年化收益,32天收益可提现。


  这种跨界合作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刘旷震惊的不是悟空理财的广告已经 覆盖到了《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上,而是昨晚家人的那种疯狂举动,全家人竟然纷纷注册成为了悟空理财的用户。过后,这种不理性的举动引发了我深深的反思。 P2P平台跑路现象可谓是司空见惯,但是依然会不断有新的用户加入到这类平台当中来。尤其是这轮股市暴跌之后,越来越多股民都开始涌入到收益率比较高的 P2P金融理财平台。刘旷心中不免生出一个疑问:P2P理财会不会成为继股市之后的下一个重灾区?


  短短的3年时间,中国的P2P平台已经从过去的近百家爆发式增长到了几千家平 台,2014年国内的P2P问题平台为275家,但是到了2015年,仅仅上半年问题平台就已经达到了419家,平台跑路现象也是逐渐递增,那么是什么因 素导致了这种状况呢?刘旷认为原因主要如下:


  1、很多中小P2P平台资金实力过于弱小,很多在2013年或者2014年把资金存入到这些平台的用户到了2015年就会要求兑现,而这个时候平台所面临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兑现的同时,P2P平台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资金实力弱小的平台自然就难以支撑下去。


  2、很多P2P平台可能就是几个稍微懂点互联网技术的同学搭建起来,他们当中并没有人拥有在银行的从业经验,甚至连什么是风控都不知道,更别谈如何去风控。风控是P2P平台发展的基石,缺乏这个强大基石的P2P最终都难以生存下去。


  3、缺乏监管,这是导致P2P平台爆发式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P2P鱼龙混杂、问题频出的最主要原因。随着银监会的监管责任确立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平台将会面临被关闭的风险。


  4、P2P平台放贷的不良率逐渐上升,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很多小微企业的贷款根本就无力偿还,即便是很多商业银行,他们的坏账率也开始出现上升迹象,中小P2P平台对于这种情况更是无力把控。


  5、有小部分的P2P平台还败在了平台的技术风险控制上,很多人认为搭建一个 P2P平台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创建一个网站就可以,一旦出现技术故障,遭受黑客攻击,那对于平台而言也将是毁灭性的。只要平台被暴露有用户数据泄露,立马会 引发大规模挤兑事件,实力弱小的平台必死无疑。


  6、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和信用问题。有少数人建立P2P平台的最终目的就是圈钱走人,而对于平台来说,他们对于借款个人、企业的信用状况也缺乏全面的了解,这就造成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平台对于借款个人和企业的把控能力也非常弱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导致P2P平台倒闭和跑路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平台本身, 而用户涌入P2P理财并不会造成P2P平台的倒闭潮,反倒会促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加速行业的洗牌速度,未来P2P行业的王者一定是属于风控能力强的平 台,同时资金也一定会向风控能力强大的P2P平台集中。目前国内风控能力被评为AA级的P2P平台只有陆金所、玖富和人人贷这三家,那么这三家在风控上有 何经验值得其他平台效仿和学习呢?


  一、陆金所


  陆金所是目前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P2P平台,在风控能力上也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认可,刘旷认为其在风控方面做得如此出色跟以下几点是分不开的。


  其一,陆金所是平安银行旗下的理财平台,一方面有着传统银行强大的人才和专业 作为支撑,另一方面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广阔的业务来源作为保障,这个优势是国内很多其他P2P平台都不具备的。国内目前大多数的P2P平台从业人员几乎 都没有金融从业经验,创办互联网平台只是为了想借势做风口上的猪,无奈基本功不扎实是万万不行的,机会只会留给真正有准备的人。


  其二,在成立陆金所之前,平安银行内部就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体系。而今 天陆金所同样延续了平安银行的这套制度和体系,平台所发布的所有投资理财产品,都必须是经过陆金所严格的内部审核之后才能正式对外发布和公开。正是有了前 期对于每一个理财产品的认真考核,才有了后面理财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三,陆金所在资金放贷上面,对于借款人的信用审核非常严格,同时还引入了担 保公司的担保,一旦借款出现逾期,担保公司将提供全额代偿,这对于出借人来说,资金的安全程度非常高。很多中小型的P2P理财平台,在放贷业务上面,由于 缺乏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核,同时也缺乏资金担保,一旦出现逾期就只能任其发展,这就导致了平台的坏账率逐级上升。


  其四,过去陆金所一直采用的是平安旗下的担保公司作为担保,如今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资产的风险标准,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同时建立起个人交易者的个人信用评级,并通过资金分散的形式多重把关,极大地加强了平台的风险控制水平。


  二、玖富


  玖富如今已经成立9个年头了,注册用户数量近2000万,是目前国内注册用户数量最多的P2P理财平台,是什么让玖富吸引了如此众多的用户?很多P2P平台的存活时间都不到1年,而玖富却能够活出9个年头,其在风险控制上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第一,截止到今天,玖富已经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等在内32家银 行总行、10000多家分支、20万多名银行理财师签约合作提供零售银行转型、理财产品设计、小微信贷审核等方面的业务,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上具有深厚的金 融功底。从金融理财的角度出发,玖富在这方面可以堪称是资深专家,对于风险控制自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第二,从P2P的小微金融业务角度来说,玖富通过长期与各大银行合作,在小微 信贷业务流程和产品设计上积累了大批专业的人才,正是这些有着风控意识的金融人才撑起了玖富的移动金融帝国,目前玖富旗下的多位移动金融产品的CEO都是 来自于玖富的金融人才库,包括大数据风险评估WeCash闪银的CEO支正春、年轻人的信用零钱包——叮当钱包CEO时清等。


  第三,通过建立对审核风控风险、经济波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等严格把控的银 行级风控体系为基础,玖富还与国内外顶尖级别的征信机构达成了合作。国内,玖富与蚂蚁金服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加强大数据风险控制体系;国外,与美国最大的 个人信用评级机构FICO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升级玖富个人信用决策引擎,推出基于3I(Internet,Industry,Individual)的大 数据信用评估体系。大数据风险控制对于用户基础庞大的平台来说尤为重要,这是玖富平台发展壮大的保障。


  第四,技术风险把控对于P2P平台发展来说同样非常重要,玖富在平台网络技术、用户与交易数据存储、支付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都已经走在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前列。前段时间支付宝被曝出安全隐患就引发了众人的恐慌,足见技术安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


  三、人人贷


  人人贷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P2P理财平台,其在金融风险控制上的水平也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


  首先,人人贷对于借款客户的借款额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这一点有效杜绝了大额资金借贷所引起的资金周转问题。目前人人贷平台的借款客户借款额度都在3万-5万之间,面向的客户群体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有效地分散了资金的风险。


  其次,人人贷目前的信用标占比不到10%,都是实地标和担保标为主,这就要求 平台对于借款人的信息一定要实地审核,确保真实性。同时人人贷从国外引入了一套信用审查和风险控制机制,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贯穿于产品设计、前端销售、贷 前审核、贷中跟踪、贷后管理的全面而严密的服务流程。


  最后,对于一旦平台出现的逾期情况,人人贷就会使用风险备用金来保证出借人的本金和利息,这种风险备用金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借人出借资金面临的还款风险,同时人人贷的风险备用金也是通过银行来独立托管,保证了风险备用金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但是并不是说陆金所、玖富、人人贷这三大P2P理财平台就一定百分百安全,他 们也存在一定的坏账率,只是目前他们很好地把坏账率控制在了危险界线以下,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总体看来,刘旷认为越来越多的股民远离疯狂的股市,回 归到一些较高收益的安全理财产品上来会促进整个P2P行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同时未来P2P行业的监管力度也会逐渐加大,除了一些垂直P2P理财平台会发展 得不错,大部分资金都会向风控能力强的平台集中,大量的中小P2P平台将面临倒闭或者转型。



史諾登之後最大國際資安事件 攻擊程式攤在陽光下 當駭客被駭!你的一舉一動難逃監視



2015-07-20  TWM

國際間再傳重大資安危機。七月五日長期供應政府組織駭客工具的資安公司Hacking Team近期遭駭,流出多達四百GB的機密資料,不僅醜陋的勾當曝光,就連駭客攻擊程式都被攤在陽光下,恐將導致大規模資安威脅,而且事件至今仍在持續延燒。

撰文•何凱莉

如果一家長期與各國政府合作,且擁有最前端毀滅性武器的軍火公司遭竊,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又如果這家軍火商被偷走的不只有客戶交易清單,還包括各種先進武器設計圖及製作材料,又會是怎樣恐怖的場景?

而最可怕的或許是,這已經不只是假設性問題,而是正在真實生活中上演的危機。這家遭竊的公司叫作Hacking Team,它不賣實體槍炮彈藥,只賣攻擊於無形的駭客工具。

成立於二○○三年的Hacking Team是一家位於義大利米蘭的資安公司,在國際間小有名氣,但或許用惡名昭彰來形容更為貼切,因為Hacking Team主要的產品是監控工具、間諜程式和惡意程式,而他們主要出售對象就是各國政府。

駭客程式曝光 恐被惡用過去對於外界有關Hacking Team協助政府執行侵害人權行為,甚至導致大規模暴力鎮壓,他們都是以只和「有道德」政府合作作為回應,但這次遭曝光的資料卻顯示他們的客戶之廣,不只 有美國、德國、韓國政府,也包括俄羅斯、蘇丹、埃及這樣的極權政權。對他們一直以來的辯白說詞,可以說是狠狠打了一巴掌。

如果故事停留在駭客將資安界毒瘤真面目公諸於世,大概可以稱得上是一部行俠仗義的現代羅賓漢,只可惜真實世界不如想像中完美。

這次Hacking Team因被駭而流出的檔案大小高達四百GB,當中除了曝光客戶清單、內部來往e-mail,更大量流出駭客程式。可以想像,這就好像是一家五星級餐廳不 只將所有菜端上桌供所有人免費食用,還連同傳家食譜都一併公開,從此五星級私房菜就像街邊小吃一樣常見。

但這些曝光的駭客工具畢竟不是無害的食譜,更像是核武等級般的高端武器設計圖,甚至在中國網友的「幫助」下,網路上還出現「人手一份核武器 ──Hacking Team 洩漏(開源)資料導覽手冊」。

現在稍有能力的人,只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輕易把這些頂尖工具變成自己的武器,並即刻發動攻擊。這代表的是,未來這些武器的使用者不再只有政府,也可能是犯罪集團,和任何有心人士。

那麼誰會成為受害者?就曝光的文件來看,不論是Android、Windows、Mac OS X、Linux、黑莓,甚至是冷門的Windows Phone和Symbian作業系統,全都可能成為被攻擊對象。

你撥打的電話、Skype可能被監聽,你用LINE、WhatsApp傳的訊息、在facebook、Twitter上的私密文章、照片,還有e-mail、簡訊……,你的一舉一動統統都會被監看,駭客還能夠即時定位出你的GPS座標……,你將無所遁形。

試想,這樣的能力可能會被用來做什麼事?又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更甚者,被駭文件顯示,大量非政府人士將可能藉此一覽政府長期累積下來的監控資料。

而且不同於使用實體武器容易引人注目,被駭過程卻是悄然無息的,可能只是不經意瀏覽某個網頁、隨手點開一封e-mai的附件,或是在Google Play下載一個免費App,就可能中招。

換句話說,在現在這個當下,你可能已經被非法監視,但你仍渾然不知。

台灣多數人 不察嚴重性此外,這次Hacking Team事件還引發另一起案外案。在流出的資料中發現,美國安全部門(NSA)對SELinux(安全增強式Linux,一個開源專案)的貢獻中,不知是 有心或無意地留下後門(指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狀況下遠端操控系統),成為滲透進各種系統裝置的重要管道。而SELinux和Android是相容的,也就是 說,這個漏洞存在所有Android系統裡!

雖然部分相關企業在發現漏洞後,已著手展開補救,但同時間,因這些資料外洩產生的攻擊也悄悄在世界各地展開。這次事件的規模和影響範圍之大,在國際間受關注程度絲毫不亞於一三年的史諾登事件。

然而,在台灣,這彷彿就只是一家米蘭駭客公司,被駭客入侵的國際趣聞而已,多數人似乎都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然而,很多事情不會因為你不了解,或是你不關心就可以當作沒有發生,更別小看這些虛擬世界的武器,殺傷力恐怕比槍炮彈藥來得更巨大。

或許有人以為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檔案,或者將作業系統更新至最新版本就可以保護自己,但就這次事發僅兩日就已經被挖出數個0day(未曾被破解,也沒有工具可以及時修補的漏洞)來看,自保絕不如想像中容易,也是所有人都該認清的事實。

(本文作者為資深資安研究員)大規模監聽事件曝光,我們的生活安全嗎?

時間 內容 後續影響

Hacking Team 事件 2015年7月 和政府密切合作的資安公司Hacking Team遭駭,有多達400GB的祕密資料流出,包括內部郵件、駭客攻擊程式,和購買相關監控工具的各國政府清單等 1. 多個0day(未曾被破解,也沒有工具可以及時修補的漏洞)被發現,包括Windows、Android等眾多作業系統都陷入資安危機2. 頂尖駭客工具落入非政府人士手裡,將導致非法監聽行為更難以控管3. 賽普路斯情報單位首長 Andreas Pentaras,因採購Hacking Team監視產品的相關資料曝光,引發爭議而下台

整理:何凱莉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