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在周六給市場送來了“雙降”的大禮包,結合上周常務會議擬刪除75%存貸比的規定,這無疑說明未來幾個月,貨幣的寬松狀況還會非常穩定。傳言國家隊入市的消息如果確認為真,這也將為牛市續命帶來非常重要的保障。
清查兩融和配資的執法行為,實際上有一定的彈性,在如此暴跌之後,市場的看空情緒已得到大比例釋放,相關檢查可能暫告一段落。否則,對場外配資和傘形配資的窮追猛打,大量無辜的股民將受到牽連,所謂“投鼠忌器”,最終財富的集體縮水,必將導致消費進一步萎靡不振。
目前而言,場外配資等違規現象也不是迫在眉睫的時候,原來的趨利之徒,應該受到了市場的教訓,短期內興風作浪的概率降低。現在最要緊的是為牛市續命,因為最近大盤兩周深調,創小板三周的暴跌已經嚴重損傷了股市的人氣,預期一改,牛市變熊市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事情。
人心不穩,後面涉及資本市場改革、經濟轉型升級等都可能面臨重大的考驗。對股市而言,現在信心比黃金重要,否則繼續暴力殺跌,將無人可以幸免,甚至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威脅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這不是說要救市,而是要確保股市的健康發展,糾偏原來用力過猛的一些舉措。
盡管監管層認為過去一段時間的下跌是自然調整,從純市場角度而言,漲多了會跌,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它又不可能是純粹的自然調整,監管層的一些言語和行動成為這次大跌的催化劑。比如偏緊湊的新股發行,就是這番暴跌的一個導火線。
此前,監管層曾提出要建立逆周期調節機制,那麽在牛市遭遇超20%幅度大跌之際,這無疑是牛熊的十字路口,如果要逆周期調節,顯然,這就是一個絕佳的檢驗機會,不應該等坐實熊市後才動手。
正如關於這場大調整以及周末的雙降,網民有一個生動的比喻:明明一句話就能哄回來的,偏要鬧到分手了才拿0.25克拉的小鉆戒來哄,還回得去嗎?當然,這比喻也不見得很精確,能不能回去,說到底還是看牛市的情緒還有沒有。
坦白說,股民還是寄望在今年有一場超越歷史的大牛市,既是對改革牛的樂觀預期,也是對七年熊期的奮起反擊。也就是說,這次大跌雖然損傷人氣,但沒有讓人心盡失,這就是牽回牛頭的心理基礎。光有心理基礎還不夠,股市畢竟是真金白銀。所以,關於國家隊出手的消息今天開始喧囂塵上,如果社保資金此時增資進入二級市場,那麽帶動效應將非常大。
據新浪財經,地方社保金劃撥給全國社保基金統籌管理的方案已獲得中國國務院通過,方案最快將在年底之前落實。此次納入全國社保統籌管理的地方社保資金規模約在兩萬億元人民幣。華爾街見聞也刊文引述消息人士稱:“方案已經獲國務院通過,整體資金規模約兩萬億,近期股市大跌,可能會推動相關部門加快落實。”
如果這是一場超過6124點的牛市,甚至有8000點,乃至10000點的上升空間,國家隊在4000多點出手,不能說就是高位。尤其是未來MSCI接納中國股市的大概率事件,相比外資大舉入市,這個點位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改革牛得以順利兌現,新興經濟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麽隨著上市公司盈利狀況的改善,幾大板塊的高市盈率狀況也會得到改善。即便一些高價股、瘋長股會因為業績得不到支撐被打回原形,其他企業也不能就此被拖累。中國經濟的未來,尤其是“互聯網+”激活的企業群體,都有賴一個成熟健康的資本市場。
一旦股票市場重歸熊市,其融資功能可能難起作用。原來居民財富大搬家,從樓市到股市的資金轉移可能發生逆流,這樣調控充分的樓市可能再度面臨一次爆炒,這種局面恐怕也是於國於民不利的。正因為如此,當下恢複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至關重要。
國家隊再投入股市的資金或許只有幾千億,但是其帶動的財富效應可能有幾萬億,甚至幾十萬億。尤其是國企改革、註冊制改革等任務尚未完成,這種投入盡管會承受一定的風險,但是過往的經驗也表明,這種風險也是總體可控的。
中國股市需要走出一條平穩發展的路子,告別牛熊劇烈轉換,這樣於國於民才是最好的結果。(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讀者請註意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