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撳錢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25.html

      今日撳得好high,尋日沽晒d貨,今朝開巿有機會競價回補返所有倉位,但係因為排唔到我,結果失之交臂,以為今日又係得個睇字,點知唔夠二 十分鐘居然又有一個進貨機會,諗到唔諗三十萬成交,然後掛高少少又沽過,咁樣來回又六十萬,跟手見到第二間同類型公司無啦啦跌喎,二話不說又推二十萬進 場,都係掛高少少又沽,來回又一百萬啦,上半場結束。中午梗係食飯同芒亨啦,然後芒到咁上下,就去睇下有乜股好買賣,搵搵下無啦啦比我又搵到間個個都升佢 無厘頭跌既綜合公司,隨便睇下位年報就推十萬進場,諗過坐倉過夜,突然好似巿場發現滄海遺珠咁,又爆上,我梗係又沽啦,咁又百二萬。最尾個三十分鐘,又一 次比我入返尋日沽個堆貨,仲要係靚價,三十萬呢舖真係打算過夜,咁又手痕痕求其掛返個高位試沽,心諗都無乜機不如去打機,打打下赤甲獸,無啦啦"清"一 聲,成盤,就咁樣我今日刷新左單日交易額既記錄,係一百八十萬。賺幾多唔好講啦,笑死人,不過即日仲要咁隨便,我覺得好好架啦,反正原意係空倉,有機咪趁 一趁佢囉。

        撳錢呢隻game真係令人著迷,香港now TV推左個撳錢節目,完全唔需要乜野技巧,單單一個錢既概念就可以令到你花一小時去撳佢睇佢,看來8號仔都唔係講少,咁都比佢食到條水,個個時段支出少收 入真係大,每日送十萬出去,你都可能會心動不如花百幾蚊裝返個NOW撳一撳,錢就係如斯令人著迷。股巿都係一樣,好奇怪,因為可能快,而且當你失敗既時 候,你都可以用投資呢兩個字去說服自己唔係係到做緊傻事,實情係傻人先會咁去諗,呢個巿場只係有對同錯,錯既投資比對既撳錢仲要離譜得多,即係簡單D講, 股票係用幾多錢去買一盤乜野生意,但係更多人理解係往後會有多少升幅,鬼知咩,比你知道都無用,因為到時候只有人沽無人買,咁你又點沽呢,岩唔岩。

        說時遲那時快,倫敦個邊又無啦啦話交易技術問題而要停巿,點解一到三四月份就會有技術問題,上年好似又係差唔多時間美國個邊又跌到九彩,都係程式問題,係人係鬼遲下就會知道,本交易日我又係空倉過週末,現金為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1

業績潮開始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28.html

        今日搶閘既有匯控、恆生、新鴻基等主要公司公佈業績,大致上可以話係符合巿場預期,其中匯控純利升幅和派息也要較巿場預期為好,恆生亦都 交到貨,新鴻基幾本上都係穩中有漸進的升幅,表現優秀,三月份繼續炒業績炒過不亦樂乎,短線投資者也可以趁一趁今趟業績混水,長線投資者也應該抱持好自己 有信心的股票等待一份理想的成績表,我相信按照上年度的經濟發展,如非重大問題影響的話都應該有不俗的成績。

        不過匯控雖然好,可是英象表現差勁,執筆時倒跌4%,明天香港開巿情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外圍受中東局勢和商品影響,這樣的情況令我想到 上年度業績潮時又受歐債危機拖累,不得不慎之,所以應該保守地交易或者趁價格好時轉入較具防守性質的公司,持盈保泰為上,紿終目前情勢而言,不是該進取的 時候。

        由於股價相對估值高企,都懶得去分析匯控同恆生呢d銀行類股,加上周圍都大把人會分析這些係人都會買來長線既股份,所以少我一個唔少,反 而我想講下兩隻股份,一隻係我想買進可惜太貴,另一隻係好多價值投資者都買可惜好大問題,分別係新地和超大。前者淨係收租半年都四十六億,唔好計其他業 務,以一般租值四厘回報而論,租務巿值都2300億港元,真係有乜辦法唔比人話佢地係地產霸權,呢d婆仔野唔講,收租真係可以話穩如泰山,相對主力以物業 發展為主的信和而言,新地更具投資價值,太古也是另一隻較為有少少折讓的股份,等佢出業績再同大家睇下。至於超大,應該多數人買進有兩個理由,第一係佢係 上巿最耐和最大的農業股,第二係佢手頭淨現金幾乎相當於佢既巿值,買入防守性很高,可惜係我唔明點解佢咁多現金係手都不斷配股和發可換股債券,唔知係咪佢 地係澳門輸大左叫股東們幫手填數,純粹吹水,這種公司我真係會敬而遠之,咁多錢又唔派仲要問股東拿錢,比你你都覺得係有問題啦,或者真係十年後再睇呢間公 司,而家各家各說,大把價值投資者話佢係明日之星,我真係睇唔出,同埋無眼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1

2011年3月2日巿況、業績及感想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3/201132.html

今日持股公佈業績,一如預期盈利數字上升,派息持平,不過旗下業務未完全反映真實情況,要等待今年半年業績出來後才會有較好的數字,有時候毫無起眼的公 司,只要做得優秀,一樣成為亮點,另外同系的情況亦如以往一樣,其實兩間公司各有各賣點,只係睇下邊間距離價值較接近一點就取那一家,是什麼就不多說,費 事人地又話我講錯野,即係我想講如果嫌棄呢到弱智加上覺得我反口覆舌的話就唔好再來啦,何必再係我身上花時間呢。

        另外港交所都出左業績,因為每天成交量幾乎你都會目睹,所以業績係點絕對有得計,不過我認為雖然獨巿但係估值太高了,不值得持有。假設現 在有一家公司派息比你持有的公司好,公司業績雖然不同卻都有好的管理者和獨特性,盈利又持續增長,但估值來講相對偏低一點,我諗你都會換馬啦,所以我覺得 遇到呢種情況,我老早而我的而且確老早就換馬了。

        今天只係好少成交額,但波動性非常巨大,尤其連續幾日的成交情況來看,幾本上可以每日上下幾百點波動,咁既情況係乜呢就難以判斷,不過人 心就非常虛脅,如果資金再持續轉為負面,我想大巿跌幅應該會加深,觀乎拆息的發展形勢,目前再加息的機會就不太大了,相信受外圍地緣政治和戰爭風險增加而 影響的機會較大。之前講過如果資源價格再進一步推高,一定會打擊唔少製造業活動和商業活動,問題沒有這麼快浮現的,目前來看,應該半年後會有明顯的轉變, 經濟變差絕對唔係好事,但對手持現金的投資者一定係天大的喜訊,又係買平野既時候,係呢個Moment我又變左個看淡的好友了。

        係唔係價值投資者有乜所謂,你就算得左呢個名又點,或者你係CFA又點,根本改變唔到既係本性,人性會左右投資決策,我係人係鬼都好,總 之賺既錢係我,輸既錢都係我,我又無用枝槍指住你個頭叫你跟我買,輸同羸自己負責就好了,莫非你要我好似恆基主席咁,向各位講我唔係股神,只係股民,有都 係冒牌股神咁先安樂嗎,如果係既我係呢到認左去算,我最想讀者們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1

13家央企利比亞大撤退 最大限度保全資產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1MMDAwMDIyMzM1MQ.html

中國企業已陸續從利比亞撤退。

3月1日,本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利比亞騷亂爆發後,國資委組織駐利比亞央企成立應急指導小組和前方指揮部,並啟動撤離方案。

其中,中國建築、中交集團、中國水電和葛洲壩集團四家央企負責利比亞的4個分區指揮中心,除組織本企業人員撤離外,還統一協調安排了其它中資企業、華僑華人等撤離工作。

除了人員撤離,國資委和其他有關部門還對資產保全工作做了部署。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項目幾乎全部停工。

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規劃一處處長賈立克告訴本報記者,共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亞有相關業務,各家企業採取了設備關鍵零部件深埋、資產託管、技術資料保存等措施。

賈立克表示,中國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金額尚未統計完全,統計工作由商務部牽頭。

來自中國商務部2月24日提供的消息,截至2月23日,共有27個中國在利比亞企業工地、營地遭到襲擊搶劫,給在利企業造成大量直接經濟損失,包括被搶、砸和燒燬的車輛、施工機具、材料、辦公設備及現金等。

分4區大撤退

利比亞動亂發生後,國資委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任組長的應急小組,指導、協調央企在利人員撤離工作,並制定了分期分批撤離在利人員、留守人員安全保障和財產保全三大方案。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季洪全表示,這是一場「不講價錢,以生命為最高利益」的大撤退。

在此次撤離工作中,國務院按區域確定了4個分區指揮中心的前方總指揮,協助使館做好撤離工作。

例如,葛洲壩集團負責利比亞西區撤離工作,這一區域包括中冶一局、長江岩土、華為、中建材、中海油等11家中資公司,共5000餘人。

目前,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的1060名人員已經全部安全撤離。

中國鐵建在組織撤離其在利比亞項目職工的同時,還全面負責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地區的華人華僑的撤離總協調。

來自外交部網站的消息,截至3月1日14時,我國已從利比亞撤出迄今我瞭解掌握的絕大部分在利中國公民,累計約32000人。其中約9000人已回國,約21000人暫時安置在第三國,約2100人正在赴第三國途中。

外交部方面還公佈,我國在利比亞東部和中西部人員已基本撤離完畢,在南部還有約3000人也將搭乘我國軍機及外航包機於日內撤離,暫時安置在第三國人員很快將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

保全資產

據本報記者瞭解,近年來,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在利比亞承攬了不少鐵路、住宅、基礎設施、水利水電等項目,隨著利比亞戰亂爆發,這些項目幾乎全部被迫停工。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是較早進入利比亞市場的央企。在利比亞動亂之前,該公司在利比亞有在建項目6個,合同總額17.88億美元。葛洲壩在利比亞的項目為7300套房建項目,合同金額8.29億美元。

中國鐵建的合同金額可能是央企中最大的。中國鐵建總公司董事會秘書餘興喜透露,中國鐵建在利比亞的合同總額為42.37億美元,其中,已完成6.86億美元,35.51億美元未完成。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國資委組織央企採取了一系列財產保全措施。包括:與當地有關方面簽訂資產保管協議,做好固定資產的登記、備案工作;在營地和工地周圍深挖壕溝,用砌牆、推土等辦法封堵大門,想盡辦法保護好貴重物品,最大限度地保全國有資產。

葛洲壩集團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葛洲壩已與業主協商移交財產,關閉一部分合同,並與中行等金融機構提出資產保全問題,為整個工程保險的索賠做準備。

中建材在利比亞有一家水泥廠,動亂爆發後,中建材深埋了一批重點設備。此外,大部分央企都保存相關財務、經營、技術等有關資料,有的還與當地管理委員會、軍方、業主等有關各方簽訂了物資移交協議。

後續工作

撤退尚未全部結束。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孫越對本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公司要做個四個確保,確保從營地到機場行進途中的安全;確保登機的安全;確保滯留第三國人員的轉運安全;確保回國後的疏散工作。

葛洲壩集團則將撤離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回國人員的接應、疏散、安置等工作上。

季洪全表示,中航集團下階段將繼續增加包機數量,併合理安排運力。

實際上,此次撤退工作的成本極高。例如,對三大航這樣的大型公司而言,抽調一架包機意味著一連串國內航班的取消,多達上百架航班需要重新調整,在經濟利益方面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在資產損失上,各家央企將做出相應核算,為後續索賠、合同變更或繼續等做準備。

餘興喜表示,中國鐵建(601186.SH)會在3月1日晚發佈公告,對公司在利比亞項目的損失情況做出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5

李嘉誠英國再購電網資產失利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03/2216465.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继去年7月以700亿港元收购英国第一大电网之后,李嘉诚日前再度出手,准备收购当地第二大电网,尽管这次他在竞标过程中出价最高,仍以失败告终。据了解,这或许与英国担心其垄断该国电网资产有关。
昨日(3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电力生产商PPL集团表示,同意斥资35亿英镑现金来收购德国能源巨头E.ON旗下的英国电网业务,并承担5亿英镑的负债,预计交易将在4月初结束。这一表述也意味着李嘉诚的收购失败。
E.ON是德国最大的基建投资公司,由于金融海啸后负债攀升,因此计划在2013年底前出售总值约150亿欧元的资产来削减债务,并拓展欧洲以外的业 务。去年12月,公司将英国第二大电网资产挂牌出售,吸引了包括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美国电力供应商PPL以及巴菲特旗下的Mi-dAmerican能源 控股公司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长江基建以37亿英镑成为出价最高的买家,但仍然不敌PPL集团。有分析指,这与李嘉诚去年7月收购的英 国另一电网资产有关。去年7月,他以57.75亿英镑(约合700亿港元)收购法国电力公司(EDF)在英国的电力网络100%的权益,而该收购也将成为 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史上最大金额的收购项目。
据了解,作为英国第一大电网,EDF向780万客户提供服务,供应了英国近四分之一的电力。而 E.ON拥有的当地第二大电网有500万用户,供电量约占17%。也就是说,如果李嘉诚收购E.ON成功,将掌控英国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电网设施,占到英 国全国40%以上的电力供应,也将增加与电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电力监管办公室曾经表示,对于电网部分缺少竞争感到担忧,因此有分析指出,李嘉诚此次收购失败与当地监管部门担心其垄断当地电网资产有关。
实际上,PPL此次交易成功也是一年时间里对E.ON旗下资产的第二次收购。公司曾在去年4月份同意以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ON位于美国的两个公共事业单位。
从李氏财团近年来几笔大的收购来看,李氏财团向外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且专注于基建领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4

大陸資產泡沫 李兆富

2011-4-7 NM




當今的大陸市場,應該是史上眾多地產泡沫之中,最離譜的一次。

最近跟一位在大陸行走江湖朋友聊到房產泡沫,他提到一個有趣說法:「○五年,一個農民要在北京買房子,他要從乾隆年代開始便勞動;六年之後的今天,同一個農民,恐怕要從周武王的年代便開始勞動,才負擔得起在今天北京市裡置業。」

這個描述或者有點超現實。據說,大陸農民,去年的收入約為人民幣五千,到城市打工的鄉下人,待遇好一點的,每年或許可以拿到人民幣三萬多,而北京的樓價, 則每平方米平均約人民幣兩萬,地點好一點的,價錢還可以更高。北京以外,大陸幾乎所有城市,房產價格都嚴重脫離負擔能力,由此可知現在大陸的泡沫,規模有 多大。

八十年代末,一個日本平民家庭,要由爺到孫三代人一起去揹起物業的按揭,接下來就是近代經濟史中,最可怕的一次資產泡沫爆破。當年日本的經濟繁榮,惠及社會各階層,爆破的殘局仍然超乎想像。以大陸現時的客觀環境,更難想像這個社會又怎樣可能安然應對一次真正衰退。

「大陸政府有的是錢。如果社會有什麼不穩,派點錢安撫那些窮人。盧梭的社會契約,在中國人眼中,不是都變了用金權換治權嗎?房價高,便搞房屋福利;農民收入低,便補貼農產品。」許多人就是相信,大陸政府可以用穩定壓倒一切。

大陸政府花的錢,究竟是從什麼地方鑽出來?是稅收嗎?實情是大陸人多地廣,山高便皇帝遠,由上而下的政令,包括稅收機制,都像蜜蜂巢一樣,到處漏洞。十三億人當中,如實付稅的人,又有幾個?

大陸政府的經濟循環,多年來由貨幣政策驅動。信貸由國有銀行流入各非官非商的機關和地方部門,經過層層「過水濕腳」,最後才回到稅局。環環緊扣的利益輸送鏈,幾乎可以解釋大陸自九十年代起的所有政治現象,當然也包括這個持續多年而且越來越嚴重泡沫。

「如果說大陸政府透過信貸充撐場面,人民幣升值的現象又可以怎樣解釋?」在大陸國境以外,多數人都以為人民幣可以永遠升值,不過在大陸的國境內,人民幣的 購買力卻不斷被削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在外匯管制之下,大陸境外的人民幣供應持續不足,而在銅板的另一面,就是大陸境內太多人民幣追逐太少貨物。

大陸雖然是世界工廠。不過無論是工人或投資者,既不可以真正自由地投資海外,政府便可以透過通脹,變相徵稅。另一邊廂,當人民想買外國貨,或者享受外國公司的免費服務,政府則重重阻撓,背地裡讓有關係人士肆意壟斷。

難怪大陸民眾,不會放過任何在境外消費人民幣的機會,享受自由的氣味。換個角度看,共和國的人民,跟周武王年代的農奴差不多,一生所有都奉獻給國家和權貴。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6

史上第二次大洗澡:中國石化154億資產減值之謎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4/2MMDAwMDIzMDc2Mg.html

淨利潤707億,史上最高,增長12.8%。上市第十年,中石化(600028.SH)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2010年成績單。

但相比老對手中石油(601587.SH)1399億的淨利潤、35.6%的增長率,仍顯單薄。即使是中海油(0883.HK),2010年淨利也有544億,增長率更是高達 84.5%。「三桶油」相較,中石化增速最慢、驚喜最少。

不少分析人士坦言,至少,和此前預期相比,這不是一份讓人驚喜的成績單。

中石化到底怎麼了?

答案的關鍵在中石化突然間大手筆計提的154億資產減值損失。

154億資產減值:史上第二次大洗澡

市場的失望不言而喻。年報公告後,中石化股價連續小跌兩天,累計跌1.5%,短暫微彈後,又繼續下探。中石油的待遇則大不一樣。從公佈年報第二天開始,中石油連續收穫了6根陽線,累計漲3.54%。

不少分析人士也對此深感困惑。年報公佈前,中石化給出的信號甚是積極。「1月份去調研,當時公司高管說每股收益可達0.9元」,上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回憶,「結果卻只有0.82元」。

在前述分析人士看來,中石化業績低於預期,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受油價大漲影響,中石化2010年第四季淨利大幅下滑,淨利只有143.16億,僅佔全年淨利的20%。

另 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石化冷不丁大幅度計提了154.4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比去年計提的74.53億多出了79.92億。其中,商譽(無形資產)減 值62.77億,固定資產減值75.67億。相比之下,中石油僅計提了44.08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中石化的29%。

「這個問題,我們把它當成重點看待。」上海一位知名分析人士表示。

這是中石化上市十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地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中石化第一次大規模計提發生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當年計提了166.17億資產減值損失。同期,中石油也計提了247.65億的史上最大規模資產減值損失。

如此大額的計提讓分析師們措手不及。在2010年三季報上,中石化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21.87億。一切發生在年度資產減值測試後。

這樣的資產減值計提對業績的影響是實質性、不可逆轉的。按新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的規定,「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衝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

歷年年報顯示,2006年以來,中石化每年都計提減值損失,累計計提479.77億,平均每年計提96億,而期間中石化的年平均營業利潤為611.74億,相當於平均每年計提掉中石化15.7%的營業利潤,對業績吞噬甚多。

東北證券分析師王偉綱也在研報中指出,154.45億資產減值增加導致當期EPS減少約0.065元,是業績低於預期的原因。

為5年前私有化埋單,62.77億商譽蹊蹺計提

困惑還在於,中石化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點計提如此之大的減值準備?

年 報披露,中石化最大的兩塊減值損失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其中,62.77億的商譽(指收購成本與所獲得可辨別的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異)減值損失主要來 自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石油大明計提了13.61億,齊魯石化計提了21.68億,揚子石化計提了27.37億。

正是對這三家子公司商譽的計提,讓分析師們連連說「看不懂」。

「計提的62.77億商譽減值損失很奇怪,這幾家被計提商譽損失的子公司是幾年前買的。」北京一位分析人士的疑惑頗具代表性。

追 溯這三家公司的歷史,這筆關於商譽的計提其實根源於由2006年中石化發動的那場聲勢浩大的「私有化」運動。2006年2月25日,中石化董事會通過斥資 143億現金要約收購旗下齊魯石化、揚子石化、石油大明、中原油氣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決議。經一番複雜流程後,中石化順利完成收 購。

其中,中石化對中原油氣的收購價為30.91億,溢價13.2%;對石油大明的收購價為27.51億,溢價16.9%;對齊魯石化的收購價為33.82億,溢價24.4%;對揚子石化的收購價為48.83億,溢價13.2%。

當 時,市場對中石化的收購價格反應不一。據當時媒體報導,以上4公司小股東當時對定價多有異議,認為收購價偏低。而中石化內部則認為,若非中石油提前洩露了 私有化的消息,如果在2005年7月20日之前進行,最多只需支付90多億,這筆收購其實多付了50多億。中石化當時確實覺得"貴了",收購當年,對這四 家公司記入的商譽總和為76.48億(143億收購成本減去4公司可辨別淨資產的公允價值)。

5年後,這筆收購到底給中石化帶來了什麼?

2008年,中石化首先對中原油氣的商譽計提13.91億減值損失;2010年對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計提共62.57億商譽減值損失。至此,4家公司76.48億商譽全部計提完畢。

「這說明中石化覺得,要約收購的這些公司盈利能力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後果是,中石化2008年、2010年的業績被侵蝕了一些。」廣州一位資深審計師表示。

資產減值背後的焦灼

對此,一位跟蹤石油行業長達20年的資深分析人士並不認同:「這些資產其實是很值錢的,但中石化假裝它不值錢。相比5年前,機器鋼鐵都漲價了,按重置成本計算肯定要高於現在的賬面價值。從當時的環境看,143億的收購價並不吃虧。」

事實上,這四家公司自被中石化收購以來,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虧損較多以外,業績表現一直不錯。以揚子石化為例,2006年-2010年,淨利潤分別為20.32億、29.03億、-29.48億、28.88億及23.25億。

前述資深人士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中石化出於盈餘管理的需要,在業績好的年份大洗澡,等同於加速折舊把業績推後釋放,減少業績波動。

而資產減值的業務部門看,中石化154.45億的減值準備主要來自化工業務部和煉油業務部,減值虧損分別為51.21億和49.02億,僅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就共計提了49.05億。

對此,前述資深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中石化要為自己的煉化業務受油價影響造勢,從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資產巨額減值的衝擊下,中石化與老對手中石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0年,中石油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98億,幾乎是中石化707億淨利的兩倍,兩者相差691億。而2009年,兩者淨利差距僅418.83億。

業界將兩者盈利差異的根源歸結為戰略定位不同。中石油長於上游勘探業務,中石化擅長下游煉化業務。在油價高歌猛進的形勢下,中石油的盈利優勢越發明顯。

「事實上,中石化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戰略定位進行修正,加大了勘探業務比重,強調產業鏈一體化。」前述資深人士指出。2010年,中石化勘探板塊營業利潤467.25億,比去年增長225.82億,是四大板塊中盈利最大、增速最快的。

而最能體現中石化核心競爭力的煉油板塊卻隨著油價高漲大幅下滑,2010年營業利潤卻從2009年的274.77億下滑至148.73億,下降了36%。

儘 管如此,中石化勘探業務較中石油差距仍然巨大。從油氣儲備看,中石油探明儲量是中石化的3.23倍。年報披露,2010年,中石化剩餘原油可採儲量 2888百萬桶,剩餘天然氣可採儲量6447十億立方英呎,合計3963百萬桶油當量。而中石油原油探明開發儲量7605百萬桶,天然氣探明開發儲量 31102十億立方英呎,合計12789萬桶油當量。

在上述資深人士看來,這是歷史定位問題所致。「國內很多勘探項目都給中石油,不給中石化。即使在海外擴張上,中石油也具有絕對優勢。在老外看來,中石油首先是石油公司,而中石化首先是石油化工公司。」

而市場也毫不客氣地對中石化低估值。目前,中石化市盈率僅10.4倍,而中石油市盈率為15.6倍;中石化總市值5985億,只有中石油19285億總市值的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5

中海油96億在東非購油氣資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31/226143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08

清盤人無力海域資產大陸流失


2007-2-8  NM




自從去年中海域爆煲,賬目中有八億四千多萬不翼而飛後,多名公司董事紛紛「跳車」,主席葉劍波亦避走內地,半年來都不肯回港。

事件最近又有新發展,雖然香港高院委任臨時清盤人德勤接管海域資產,但屬於上市公司、位於佛山南海的海域鋁業和弘力鋁業廠房,卻在本週一被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安排強制性拍賣。

現時本港不少中資股,其資產大多位於內地,海域事件正好暴露出中港法制不同,一旦有中資公司出事,香港監管機構根本是鞭長莫及,無能力保護上市公司在國內的資產。香港小股東的利益,根本毫無保障。

上月十日,佛山的《佛山日報》刊登了一則廣告,一間位於佛山南海的鋁材廠會於本週一在佛山市順德拍賣行進行拍賣。這間鋁材廠,就是屬於香港上市的海域集團所有。然而,拍賣一事在香港卻不為人知。

記者接通在海域爆煲後,已遠走高飛的海域主席葉劍波的大陸手機,傳來的鈴聲是英文歌《I Believe I Can Fly》。「我依家唔得閒,呢度好嘈,我……唔 ……無可奉告。」他支吾一番,便立即掛線,電話中的背景嘈雜而帶音樂聲,似是身處娛樂場所。

原 來今次是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委託佛山市順德拍賣行,拍賣海域位於南海里水的廠房。這間是海域在當地的舊廠,已有十二年歷史,海域集團旗下海域鋁業及弘力 鋁業,均在此營業。「這間廠是在最高峰期停產,誰買下了就可以馬上恢復生產。十多日前,法院和拍賣行便帶了約十名有興趣的買家來參觀。」廠內一名保安說。

拍賣難產捲土重來

由於佛山海域欠下佛山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及深圳發展銀行等,合共二億元人民幣債項,銀行告上佛山法院,法院遂查封廠房,並委託拍賣行拍賣廠房還債。

據知情者指,法院為該廠評估的市值約八、九千萬元,其中地皮方面因估值只有二千萬,當地債權人認為太低而表示不滿。「其實間廠單係鋁材、地皮同機器,已值過億,再加埋其他嘢,一定唔止八千萬,將佢拆骨賣都有賺。」葉劍波佛山的友人說。

到本週一早上的拍賣時間,約七、八名銀行代表紛紛到場。然而拍賣行總經理袁焯輝卻表示,因為投標人士須先繳付四千萬保證金,但無人向法院交保證金,最後拍賣告吹。「可能因為依家年尾,好多公司都等錢用,立時要交四千萬保證金,又要喺一星期內交埋尾數,唔係人人都籌到。」袁焯輝說。雖然今次拍賣難產,但還會捲土重來。「何時再次拍賣,要等法院另行通知,估計法院下次會將定價下調。」

大權仍掌握

這間本屬香港上市公司全資擁有的廠房,竟落入順德市拍賣行手中,直頭當臨時清盤人德勤無到。「海域係本地註冊嘅企業,有獨立法人,同香港無關。買家經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買嘅資產,一定合法o架,而且今次賣嘅係海域嘅資產,唔係佢間公司名。如果想連公司名都買埋,可以再同法人傾。」代表債權人的南海交通銀行代表律師盧先生說。

據當地工商局登記資料顯示,佛山海域鋁業的法人代表是葉劍波,註冊資本一千二百萬美元,換句話說,海域在佛山廠房的命運,就是由葉劍波話事。

市傳葉劍波與當地法院人士相熟,如售價低於八千萬便會買回,希望東山再起。而他亦早有部署,海域出事後,雖然其妹葉蘊鋒曾被商業罪案調查科拘捕,後來獲保釋,但葉劍波、葉蘊鋒以及海域執行董事李利祥,至今仍不肯應德勤要求,辭去旗下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皆因一旦辭職,國內的資產便會被德勤接管,賴死在國內,葉劍波則仍有話事權。

清盤人有心無力

對於如何保護上市公司的大陸資產,海域臨時清盤人,德勤的黎嘉恩以書信回覆本刊說:「臨時清盤人並沒有實質的中國法律效力,一如控制在香港的公司般,控制海域在中國大陸的公司。」同時,有關廠房的法定代表人至今未能配合臨時清盤人的要求,辭去職務及協助更改法定代表人,都對清盤工作帶來困難。

不過,他指現正繼續與投資者洽商重組海域的方案,並重申即使海域其中一家在內地的附屬公司拍賣資產,亦不會妨礙上市公司重組的工作。

而海域副主席許浩明,亦得悉海域廠房被拍賣。當被問及有關方面是否未能保護上市公司的資產時,他沒有正面回答,只說要按照香港的法律程序辦事,而自己正積極與臨時清盤人合作,「大家一條心」處理海域清盤的工作。

去年海域出事後,德勤雖曾派人到南海和三水的廠房清點財產,兩個月前德勤亦接管了持有佛山弘力九成權益、海域旗下的子公司天隆實業,及持有三水海域的海域建業。但內地法院和大陸的債權人一於少理,拍賣行動陸續有來,實行與香港清盤人爭「家產」:「海域建業持有三水海域的廠,估計亦將會被拍賣,只是時間的問題。」盧律師說。

部署東山再起

近月,有傳葉劍波頻頻現身佛山,皆因他在佛山三水,有一間私人公司名叫弘力南方鍍鋅板(三水)有限公司,○三年時他以一億六在拍賣場上買入,現時該廠以他的妹妹葉蘊鋒名義持有九成權益。然而四個月前,這間公司已開始賣盤,惟現時仍無人問津。

要 東山再起,便要打好人脈關係。據悉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高官,跟葉劍波關係友好,更稱他為「波哥」。而廣西平果亞洲鋁業的老闆劉孟軍,據傳是挽救海域白武 士之一,他與葉相識十多年,曾為葉劍波策劃三水海域新廠的籌建事宜,近年又曾得葉借二千噸鋁材應急。近月有消息指,他旗下位於南海大瀝的一間鋁材廠——紹 祥鋁材的廠房內,重新裝修過其中兩層辦公室,以供葉劍波使用。記者致電劉的太太,她說:「我同佢(葉劍波)好耐冇聯絡啦,不過佢係間唔中有出入我哋間廠 嘅。」

監管機構無能為力

然而,事件卻反映出本港對中資上市公司的監管有漏洞。現時不少香港中資上市公司的資產集中在內地,但中港兩地法制卻有斷層,內地不承認本港法院的頒令和香港清盤人的地位,以致清盤人難以接管問題公司在大陸的資產,香港清盤人亦被「廢武功」。

香港會計師公會破產管理會計師委員會副主席江智蛟表示,香港的清盤人要得到內地法院承認,需要額外向當地法院申請,固然要再花上時間。即使得到了承認,要凍結內地的資產亦有困難,例如法院會要求清盤人先支付相當數額的按金,金額有時相當於凍結資產的總值。

江智蛟更表示,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利用上述「機會」,將公司在內地的資產拍賣,最終以低價取回上市公司的資產。他本人以往在履行清盤人的工作時,就曾遇到這些問題,但無奈沒有方法阻止。

一名資深會計界人士亦指出,既然香港的清盤人是「無牙又無力」,於是就要等內地的債權人把子公司的資產拍賣後,尚有餘款的話,才會撥還給上市公司。他說:「咁咪叫做一國兩制囉,亦正正是反映投資這類公司的政策風險,連清盤人都管不到,小股東要有心理準備『渣都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9

老婆分5億資產江若琳焗林小明棄家

2008-9-11  NM




標榜玉女形象的江若琳,自從被老闆娘林小明太太高調發表「引蛇入屋」言論,暗示她是第三者,形象馬上告急,由她擔任代言人的Neutrogena廣告合約原本到○九年中才屆滿,亦突然易將,改由樂基兒頂上。

為保住公司這張王牌,林小明火速開拍新片《三角錯》,讓江若琳擔正,同時更與林太趙雪英劃清界線,搬離與林太及一對仔女同住的九龍塘大宅,離婚事在必行。床褥都搬走

江若琳的玉女面具被林太的「引蛇入屋」論撕破後,事件最新進展,林小明搬離九龍塘大宅。

九月一日早上九時多,林小明已經在大宅外指手畫腳,指示搬運工人將行裝搬上貨車,除了衣服用品,連床褥被單都搬埋走。

當日林太及一對仔女均無出現。據知,自從林小明被指因為江若琳而婚變後,一對仔女與父親感情不再。

「林小明兩個仔女都大晒,大女已經十八歲,細仔都十六歲,佢哋睇住媽咪幫老豆打江山,乜都一清二楚,而家搞成咁,就算喺屋企見到面,對仔女都掉頭走唔瞅唔睬,甚至超過一年冇同枱食飯。」知情者說。

四十五歲的林小明最終選擇放棄家庭,甚至搬離市值兩億的九龍塘大宅,租住新世界酒店服務式住宅,正式與林太分居。

「喺屋企,始終有老婆同仔女喺度,搬去酒店住,出入就方便好多,加上新世界酒店多路走,唔容易俾人發現。」

分家產

八十年代中期因為投資蛇舌草沖劑生意失敗,林小明全靠老婆趙雪英典當所有首飾還債,其後,二人在旺角中心租鋪經營地產代理及批發錄影帶生意,並於八六年成立寰宇鐳射錄影,東山再起;九九年,寰宇更成功上市。過去,林小明亦從不諱言自己之有今日,全靠老婆,故其名下資產物業,大多是夫婦共同持有。

股權:透過Globalcrest共同持有53.7%寰宇股權,現市值約五千五百萬。

物業:九龍塘德雲道地皮,現市值約二億。葵涌大連排道偉倫中心(四層),現市值約二千萬。

流動資金:約二億

林小明、趙雪英共同持有總資產約五億,離婚的話,林太可分一半身家,袋二億五。

廣告易角

今年七月,林太出席阿Sa新書《單‧親‧愛》發布會,公開發表「引蛇入屋」言論,揭開江若琳玉女面紗。為此,原本由江若琳做代言人至○九年中的Neutrogena亦即時變陣,改由黎明嫂樂基兒替上,而按計劃在書展後推出的新唱片,亦因負面新聞而延期推出。

打可憐牌

雖然形象插水,不過有老闆撐腰。

「件事爆出嚟唔夠一個禮拜,林生就大派定心丸,開咗部新戲俾江若琳擔正,仲落order要公司旗下嘅彭氏兄弟寫劇本,幫佢洗底。林生講明要彭氏兄弟寫個慘情劇本俾江若琳,俾佢扮癌症病人,希望搏觀眾同情。」

現年廿歲的少男殺手江若琳其實絕不天真,中三輟學發明星夢入行,○五年參加寰宇為《伙頭智多星》舉行選角活動,向搞手林太大獻殷勤,更暗示可以接受改造配合入行,簽約寰宇十年。

醜女大變身

現年二十歲的江若琳,○五年獲寰宇老闆娘林太(趙雪英)賞識,成功簽約寰宇。

當時的江若琳相貌平庸,單眼皮、包包面仲有棚哨牙,有指林太不惜大灑金錢,將她收埋兩年重新改造。

最終江若琳由高峰期一百二十磅減至一百零二磅,接受牙齒矯形,並令包包面變成瓜子面,加上長期佩戴「大眼仔」扮大眼妹,少男殺手,三年兩個樣。

為塑造「大眼妹」的形象,她長期佩戴俗稱「大眼仔」令眼睛變大的隱形眼鏡之外,更聘請御用化妝師,在化妝上幫她增強大眼的效果。三年前的江若琳,跟現在大眼少男殺手的形象,完全兩個樣。

趕絕對手

成功由豬扒變玉女,江若琳為博取老闆林小明歡心,經常陪劈酒;兩年前,她一度遇到勁敵,當時林小明計劃將另一女新人俞融蓉收歸旗下,得知地位將受威脅,江若琳再次大施冧功,將對方踢出局。

「林小明想簽俞融蓉,連合約都準備好,江若琳收風即刻發功,逢大小飯局、K局都黐住老闆,又陪劈酒劈天光,唔俾機會其他人埋身,最終俞融蓉都簽唔成寰宇。」

有老闆射住的江若琳,於九月一日林小明搬離九龍塘當晚,陪住林小明為寰宇新人Square慶祝生日,據現場目擊者說,當一眾記者離開後,江若琳即放下戒心,第一時間黐實老闆,力證自己地位超然。

就林小明搬離寓所一事,本刊記者找着林太回應。

壹:聽講江若琳叫林生搬走?

林太:係搬走咗。

壹:同林生係咪無得掹?

林太:係。

壹:覺唔覺得江若琳好有手段?

林太:唔想講佢!

壹:係咪怕再俾佢激到入醫院?

林太:過去咗,真係唔想再講。

套套擔正

曾經以五千元代價拍《17歲的夏天》的江若琳經過改造後,○七年再度出擊,唱片、出書出寫真,成新一代的少男殺手,更獲公司開戲力谷,尤其寰宇合約導演彭氏兄弟,江若琳做女主角幾乎是指定動作。

單是○八年,江若琳已先後接拍五部電影,當中只有一部《六樓后座2家屬謝禮》是由星皓電影投資,雖然多產,但比起同跑程,已成千萬票房女星的Stephy鄧麗欣,仲差大截。

票房

《愛鬥大》$5,126,138

《嚇死你》$2,627,963

《六樓后座2》$4,550,097

《同門》未上映

《三角錯》拍攝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